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处理温度对CaO-Al2O3-SiO2系粉煤灰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温度对CaO-Al2O3-SiO2系粉煤灰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 5 -

第36卷第4期 非金属矿 Vol.36 No.4 2013年7月 Non-Metallic Mines July, 2013

微晶玻璃是经特定组分设计的基础玻璃在加热处理中通过成核和晶化过程制成的一类含有微晶相和玻璃相复合材料,具有玻璃和陶瓷双重特性[1],其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热稳定性和绝缘性能良好,热膨胀系数可调,广泛用于建筑装饰、机械、化工、电子电工、航天等领域[2]。

粉煤灰作为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固体工业废渣,主要用于水泥掺和料、路基材料、砌块骨料、土壤改良剂和橡塑填料等[3-4],

其附加值一般较低。粉煤灰中富含SiO 2、

Al 2O 3、CaO 、Fe 2O 3 等[5],可作为制备微晶玻璃的原料。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烧结法和熔

融法,近年来人们利用烧结法分别制备了以硅灰石、长石类及辉石类矿物为主晶相的粉煤灰微晶玻璃,并对其配方做了大量研究[6-9]。在烧结析晶过程中所生成的晶相增加了玻璃黏度,进而阻碍玻璃的烧结致密化过程[10]。玻璃的黏度及析晶速率受到热处理温度的影响,通过调整热处理温度可控制析晶和烧结过程,所以热处理温度影响微晶玻璃的晶相种类、含量,显微结构及组织形态等[11],

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影响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6]和耐酸碱腐蚀性[12]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热处理温度对微晶玻璃烧结过程及性能影响的研究。目前对粉煤灰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研究较多[7,9],而烧结过程对微晶玻璃的属性如晶相种类、含量,显微结构及组织形态及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较少。

本实验以江油发电厂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配入一定量石灰石和纯碱,采用烧结法制备了粉煤灰微晶热处理温度对CaO-Al 2O 3-SiO 2系粉煤灰微晶玻璃析晶及

性能的影响

曹?超1?彭同江1,2*?孙红娟1,2?丁文金1

(1 西南科技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010;2 西南科技大学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010)

摘?要?以粉煤灰、

石灰石和Na 2CO 3为原料,通过熔融烧结法制备了粉煤灰微晶玻璃。借助DTA 、XRD 及SEM 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核化温度(760 ℃)及晶化温度(850~1000 ℃)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显微形貌、烧结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核化处理后除生成少量霞石相,主体仍为玻璃相;在晶化处理后,所形成的微晶玻璃样品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相;随晶化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样品晶相种类不变,但主晶相含量、线收缩率及体积密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粉煤灰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析晶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在晶化温度为950 ℃时得到的微晶玻璃烧结效果和化学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粉煤灰?微晶玻璃?核化?晶化?烧结

中图分类号:

TQ171.73+3; X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098(2013)04-0005-04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Glass-ceramics

of CaO-Al 2O 3-SiO 2 from Coal Fly Ash

Cao Chao 1 Peng Tongjiang 1,2* Sun Hongjuan 1,2 Ding Wenjin 1

(1 Key Laboratory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Resource Recycl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2 Institute of Mineral Materials & Appli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Abstract The glass-ceramics was prepared with coal fly ash, limestone and Na 2CO 3 by sintering process. Effects of nucleation temperature (760 ℃) an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850~1000 ℃)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sintering character and chemical stability of glass-ceramics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DTA, XRD, SEM and other analy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sides a limited amount of nepheline emerges in the nucleating samples, the main form of the sample is glass phase. The main crystalline phase of the obtained glass–ceramics after crystallization is gehlenite (2CaO ·Al 2O 3·SiO 2).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the species of the crystalline is the same, but the main crystalline intensity, line shrinkage rate and bulk density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The glass-ceramics have goo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tability. The glass-ceramics samples with best sintering character and chemical stability are obtained by crystallizing at 950 ℃.

Key words coal fly ash glass-ceramics nucleation crystallization sintering

收稿日期:2013-05-15

基金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2zxgk04)。

*

通讯作者,E-mail: tjpeng@https://www.doczj.com/doc/9a11601000.html, 。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 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 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 1.表观色泽 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 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 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因为45μm 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至于代替细集料或用以改善工作性的粉煤灰细度则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3.比表面积 因为粉煤灰中密实颗粒和内部表面积很大的多孔颗粒混在一起,用比表面积方法不易准确测定颗粒的粗细。沿用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法测定粉煤灰比表面积的变化范围一般为1500~5000cm2/g,仍可用作反映粉煤灰组合颗粒内外表面积的综合情况。 4.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大致可分三种形式: (1)细灰。颗粒级配细于水泥,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中取代水泥或水泥混合材料。

粉煤灰简介

粉煤灰简介 1、粉煤灰是怎么产生的? 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称为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 粉煤灰的燃烧过程:煤粉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煤中的绝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炉内烧尽,而煤粉中的不燃物(主要为灰分)大量混杂在高温烟气中。这些不燃物因受到高温作用而部分熔融.同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球形颗粒。在锅炉尾部引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含有大量灰分的烟气流向炉尾。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一部分熔融的细粒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急冷呈玻璃体状态,从而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在引风机将烟气排入大气之前,上述这些细小的球形颗粒,经过除尘器,被分离、收集,即为粉煤灰。 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现阶段我国年排渣量已达3000万t。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因此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 2、粉煤灰的品种及主要用途 煤在锅炉中燃烧后有两种形状的固态残留物——灰和渣。随烟气从锅炉尾部排出的,主要是经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固体颗粒即为粉煤灰,简称灰或飞灰;颗粒较大或呈块状的,是从炉堂底部收集出来的称为炉底渣,简称渣。我们通常讲粉煤灰综合利用,也包括渣在内。 根据燃煤电厂燃烧的煤种不同,排放收集的粉煤灰就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按照上海市标准DBJ08—230—98<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凡氧化钙含量大于8%或游离氧化钙含量大于1%的粉煤灰称为高钙粉煤灰.故一般情况下,高钙灰和低钙灰都是以测定粉煤灰中氧化钙含量或游离氧化钙含量的数值来区分的.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 随着人们对煤灰研究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趋广泛。目前粉煤灰可应用于墙体材料,水泥生产,混凝土和砂浆,筑路,回填等领域。 3 我国粉煤灰的主要应用途径及评价 目前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有近200项,其中得到实施应用的近70项,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建材制品方面的应用 此类用灰量约占粉煤灰利用总量的35%左右,主要技术有:粉煤灰水泥(掺量30%以上),代粘土做水泥原料,普通水泥(掺量30%以下),硅酸盐承重砌块和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烧结陶粒,烧结砖,蒸压砖,蒸养砖,高强度双免浸泡砖,双免砖,钙硅板等。 2) 建设工程方面 此项用灰量占利用总量的10%,主要技术有:粉煤灰用于大体积混凝士,泵送

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生产经验) 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热处理工作十五年的经验总结,此为实际生产所用,可能与教科书太一样,生产经验,仅做参考。以下HB代表布氏硬度值,HRC代码洛氏硬度C标尺。 1.45# 淬火温度830℃ 水冷硬度要求 HB229-269 回火温度 570 硬度要求 HB197-235, 回火温度 620 2.40Cr 淬火温度850℃ 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20 硬度要求 HB229-269, 回火温度 580 硬度要求 HB197-235,回火温度 640 3.35SiMn 淬火温度870℃ 油(水)冷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360 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197-235,回火温度 620 4.35CrMo 淬火温度870℃ 油(水)冷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360 硬度要求 H B260-300,回火温度 5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197-235,回火温度 620 5.30Cr2Ni2Mo 淬火温度870℃ 油冷硬度要求 HB290-341,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2 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6.34Cr2Ni2Mo 淬火温度870℃油硬度要求 HB290-341,回火温度 560硬度要求 HB260-300, 回火温度 600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7.34Cr2Ni3Mo 淬火温度870℃ 油冷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380 硬度要求 H B290-341,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8.34CrMo1A 淬火温度870℃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90 硬度要求 HB22 9-269,回火温度 630 9.35CrMoSi 淬火温度930℃ 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2 29-269,回火温度 640 10.38CrMoA1 淬火温度930℃ 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 229-269,回火温度 690

粉煤灰的性质

.2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粉煤灰的比重在1.95~2.36之间,松干密度在450 kg/m3~700 kg/m3范围内,比表面积在220 kg/m3~588 kg/m3之间。由于粉煤灰的多孔结构、球形粒径的特性,在松散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其渗透系数比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大数百倍。粉煤灰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同比粘性土其压缩变形要小的多。粉煤灰的毛细现象十分强烈,其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压实度有着密切关系。粉煤灰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微细颗粒集合体,主要由氧化硅玻璃球组成,根据颗粒形状可分为球形颗粒与......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粉煤灰的比重在1.95~2.36之间,松干密度在450 kg/m3~700kg/m3范围内,比表面积在220 kg/m3~588 kg/m3之间。由于粉煤灰的多孔结构、球形粒径的特性,在松散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其渗透系数比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大数百倍。粉煤灰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同比粘性土其压缩变形要小的多。粉煤灰的毛细现象十分强烈,其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压实度有着密切关系。 粉煤灰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微细颗粒集合体,主要由氧化硅玻璃球组成,根据颗粒形状可分为球形颗粒与不规则颗粒。球形颗粒又可分为低铁质玻璃微珠与高铁质玻璃微珠,若据其在水中沉降性能的差异,则可分出飘珠、轻珠和沉珠;不规则颗粒包括多孔状玻璃体、多孔碳粒以及其他碎屑和复合颗粒。 通常用扫描电镜来观察粉煤灰的颗粒形貌。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粉煤灰的绝大部分粒径范围,可以从1μm到400μm。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小颗粒粉煤灰表面为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较大颗粒的粉煤灰(>250μm)形状则不规则。图1是一组粉煤灰颗粒形貌的电镜照片,(a)为低钙粉煤灰,(b)为高钙粉煤灰,比较之下,高钙粉煤灰的颗粒表面粘附有很多微粒,而低钙粉煤灰的表面则显得比较光滑。 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 滑石主要成分是滑石含水的矽酸镁,分子式为Mg3[Si4O10]( OH)2。滑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或菱形的片状,偶见。通常成致密的块状、叶片状、放射状、纤维状集合体。无色透明或白色,但因含少量的杂质而呈现浅绿、浅黄、浅棕甚至浅红色;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硬度1,比重2.7~2.8。滑石具有润滑性、耐火性、抗酸性、绝缘性、熔点高、化学性不活泼、遮盖力良好、柔软、光泽好、吸附力强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由于滑石的结晶构造是呈层状的,所以具有易分裂成鳞片的趋向和特殊的滑润性,如果Fe2O3的含量很高则会减低它的绝缘性。滑石粉是一种硅酸镁矿物,以它特有的干滑性、硬度小且具有熔点高,对电和热都有良好的绝缘性,膨胀和收缩力低,其分散性高,遮盖力强,吸油和疏水性好。滑腻度大、磨擦系数小、化学性质稳定。抗酸、碱侵蚀。因其化学性能稳定,而被广泛的用于造纸、化工、油漆、陶瓷、电缆、橡胶等工业部门。 滑石粉应用于改良橡胶塑料树脂之压模、压延、押出、射出等加工性能,及可替换部份较昂贵之( 胶料) 10 ~15 %来降低原料成本并提供其物性在油漆、涂料方面,耐曝晒,抗高温,在紫外光照射下不变色,能长期保持原有的光泽与色彩,有较好的耐酸碱腐蚀的性能,且耐水性好,耐污染、耐老化性能 较强,耐磨、耐蒸汽及较强阻燃性能

粉煤灰特性及应用

粉煤灰的特性及应用 摘要: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电力产量的76%是由煤炭产生的,每年用煤超过4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1997年全国排放的粉煤灰已达到1.6亿t,成为世界最大的排灰国。但是,目前我国的粉煤灰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主要用于筑路基和回填,每年仍有1亿t未能利用的粉煤灰,储存于灰场中。每年需征地3 333 hm2用于储灰,建灰场费用和运行费用都很高;另外,粉煤灰用于筑路或回填会受地区、时间的限制,存在使用不均衡、不连续的问题。因此,应该大力拓展粉煤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粉煤灰特性综合利用 1.粉煤灰特性 1.1化学特性 燃料煤由有机物及无机物组成,有机物燃烧后生成碳、氢、氧,无机物燃烧后即生成粉煤灰。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煤种、产地、燃烧炉型等有关。我国低钙灰的成分比较接近,其化学组成见表1。 由表1可见,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其总量约占粉煤灰的85%左右。低钙煤中氧化钙含量较低,基本无自硬性;但是,目前我国高钙灰的排放量有明显增长的趋势,而高钙灰含有一定的自硬性矿物,有利于增进粉煤灰的强度贡献。另外,近年来随着锅炉容量的不断提高,炉内煤粉燃烧趋于完全,代表影响材料长期稳定性的烧失量也逐渐降低,因此可以说,经过高温燃烧后的粉煤灰是相当纯净的建材原料。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Ⅲ 成分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SO3 Na2O K2O 烧失量 含量50.6 27.2 7.0 2.8 1.2 0.3 0.5 1.3 8.2 1.2物理特性 煤粉在锅炉中燃烧时,其无机物经历了分解、烧结、熔融及冷却等过程,冷却后的粉煤灰颗粒主要由硅铝玻璃体和少量碳粒组成,玻璃体又以单珠、连珠体和海绵状不规则多孔体组成。粉煤灰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这些粒径、形貌不一的各种颗粒成分的组合比例。其中,粉煤灰的活化能力主要靠硅铝玻璃体,而在常温下硅铝玻璃体以多聚物组成为主,活化能力较低。因此,常温下粉煤灰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材料。 1.3粉煤灰的放射性和浸出物毒性 在人类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微量天然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238 U、232 Th、226 Ra和40 K等4种放射性元素,只要其含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对人类健康就不会带来负面影响。GB 6763—86中规定,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Ra/330+An/260+AK/3800≤1 (1) ARa/200≤1 (2) 根据杨钦元[4]等测得的粉煤灰天然放射性元素的比活度,按上述两个公式[2][33计算的结果分别为o.93和o.73,均未超出国家标准,说明粉煤灰产品的放射性对人体是安全的。 粉煤灰中除了主要元素外,尚有一定量的镐、砷、铬、铅、汞、铜、锌、镍等对人体健康可能不利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浸出作用体现。吴贤中[53等人

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

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生产经验) 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热处理工作十五年的经验总结,此为实际生产所用,可能与教科书太一样,生产经验,仅做参考。以下HB代表布氏硬度值,HRC代码洛氏硬度C标尺。 1.45# 淬火温度830℃ 水冷硬度要求 HB229-269 回火温度 570 硬度要求 HB197-235, 回火温度 620 2.40Cr 淬火温度850℃ 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20 硬度要求 HB229-269, 回火温度 580 硬度要求 HB197-235,回火温度 640 3.35SiMn 淬火温度870℃ 油(水)冷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360 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197-235,回火温度 620 4.35CrMo 淬火温度870℃ 油(水)冷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360 硬度要求 H B260-300,回火温度 5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197-235,回火温度 620 5.30Cr2Ni2Mo 淬火温度870℃ 油冷硬度要求 HB290-341,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2 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6.34Cr2Ni2Mo 淬火温度870℃油硬度要求 HB290-341,回火温度 560硬度要求 HB260-300, 回火温度 600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7.34Cr2Ni3Mo 淬火温度870℃ 油冷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380 硬度要求 H B290-341,回火温度 560 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8.34CrMo1A 淬火温度870℃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90 硬度要求 HB22 9-269,回火温度 630 9.35CrMoSi 淬火温度930℃ 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2 29-269,回火温度 640 10.38CrMoA1 淬火温度930℃ 油冷硬度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600 硬度要求 HB 229-269,回火温度 690 11.40CrMnMo860℃油硬度要求 HB330-360,回火温度 480硬度要求 HB290-341,回火温度 520硬度 要求 HB260-300,回火温度 580硬度要求 HB229-269,回火温度 640

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特性

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特性 1. 粉煤灰是燃煤锅炉排放的废渣,是煤燃烧后形成被烟气携带出炉膛的从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也称飞灰,是燃煤电厂将煤磨细成 100μm 以下的细粉,用预热空气吹入炉膛悬浮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经由捕尘装置捕集得到的粉状残留物,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材料。对于粉煤[16-20]。灰的综合利用,一般也包括炉底渣(1)颜色 粉煤灰的颜色一般在乳白色到灰黑色之间变化。粉煤灰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粉煤灰的细度,颜色越深,粉煤灰的粒度越细,含碳量越高。粉煤灰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 (2)粉煤灰的细度和比重 粉煤灰颗粒细度与磨制的煤粉细度有关,一般在0.4~320μm 之间,3。粉煤灰越细,细粉占的比重越大,其活 1.3~2.7g/cm相对密度一般为性也越大。粉煤灰的细度影响早期水化反应。(3)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堆积密度、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这些性质是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宏观反映。由于粉煤灰的组成波动范围很大,因此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很大。

表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平均值单位数据范围性质 3密度2 3~4 g/cm3堆积密度0.71 g/cm0.32~1.9 3密实度36.5 22~45 t/m2700~17000 氮吸附法:3330 /g cm 比表面积1340~6980 透气法:3230 原灰标准稠度% 26~69 49 需水量77~180 100 % 天抗压强度2833~78 60 % 比 (3)粉煤灰的化学成分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煤所含有的各种物质成分有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三氧化二铝(AlO)、三氧化二铁(FeO)、氧化钙(CaO)、32232氧化镁(MgO)、未燃尽的炭(烧失量),还有少量微量元素等。其中SiO、2AlO、FeO三种成分占70%左右,CaO

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 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 相图确定(如图所示)。对亚共析钢,其加热 温度为℃,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则 +淬火后可得到细小的

它直接影响到钢淬火后的组织 以保证 以减 使淬火工作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 鼻不同的冷却介质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的

实验二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用品 抛光机、各型号砂纸、抛光磨料、试样、浸蚀剂、吹风等。 三、实验步骤 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磨制、抛光、浸蚀四个步骤。制备好的试样应能观察到真实组织、无磨痕、水迹。 1.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应根据检验目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例如,检验表面脱碳层的厚度应取横向截面、观察纵裂纹就要取纵向截面。试样的截取方法很多,例如用手锯、机床截取、线切割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取样过程中要防止试样受热或变形而引起的组织变化,破坏了其组织的真实性。为防止受热可在截取过程中用冷却液冷却试样。 金相试样的尺寸要便于手握持和易于磨制,常用的试样尺寸为:Φ12×10或12×12×10,如果不是观察表面组织,可以倒角便于磨制。 根据需要,例如观察表面渗碳层的厚度,为防止在磨制过程中发生倒角,应采用镶嵌法,把试样镶嵌在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中。 我们所用试样为车削好的Φ10×20的45钢试样。 2.磨制这是最关键的步骤,磨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试样的好坏。 ①粗磨将试样在砂轮上或用粗砂纸之成平面。磨制时使试样受 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 ②精磨粗磨好的试样用清水冲干后,依次用01、02、03、04号 金相砂纸把磨面磨光。磨制时应把砂纸放在玻璃板或平整的桌面 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用力均匀、平稳,沿一个方 向反复进行,直到旧的磨痕被去掉,不要来回磨制。 注意:在调换更细一号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转动90o角,使新、旧磨痕垂直。

粉煤灰相关知识

粉煤灰相关知识 一、粉煤灰是怎么产生的? 二、1、什么是粉煤灰: 三、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排除的一种工业废渣,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粉末称为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也叫飞灰, 是由热电站烟囱收集的灰尘, 属于火山灰性质的混合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铁、钙、镁的氧化物, 具有潜在的化学活性, 即粉煤灰单独与水拌合不具有水硬活性, 但在一定条件下, 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类似于水泥凝胶体的胶凝物质, 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 由于煤粉微细, 且在高温过程中形成玻璃珠, 因此粉煤灰颗粒多成球形。) 四、 五、2、粉煤灰的产生过程(燃烧过程): 六、煤粉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煤中的绝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炉内烧尽,而煤粉中的不燃物(主要为灰粉)大量混杂在高温烟气中。这些不燃物因受到高温作用而部分熔融.同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球形颗粒。在锅炉尾部引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含有大量灰粉的烟气流向炉尾。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一部分熔融的细粒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急冷呈玻璃体状态,从而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在引风机将烟气排入大气之前,上述这些细小的球形颗粒,经过除尘器,被分离、收集,即

为粉煤灰。 七、由煤粉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汽及气体,一部分排放道大气中,一部分凝聚在飞灰的表面。为了控制SO x 的污染,在烟道气排出之前,通入石灰石浆或石灰石粉,捕获烟道气中的SO x ,特别是含硫高的煤作为燃料时。总的煤灰中的75 %~ 85 %变成飞灰,剩余部分则为底部灰及炉灰。) 八、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电力的76%是由煤炭产生的,每年用煤达4亿多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3,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1997年全国排放粉煤灰已超过1亿吨,到2005年,年排灰量达到1.6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排灰国,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因此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 九、 十、二、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十一、 十二、粉煤灰中硅含量最高,其次是铝,以复杂的复盐形式存在,酸溶性较差。铁含量相对较低,以氧化物形式存在,酸溶性好。此外还有未燃尽的炭粒、CaO和少量的MgO、Na2O、K2O、SO3等。粉煤灰中的有害成分是未燃尽炭粒,其吸水性大,强度低,易风化,不利于粉煤灰的资源化。粉煤灰中的SiO2、

粉煤灰区别

F类和C类粉煤灰的定义与区别 F类:是指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C类:是指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粉煤灰的分类是根据它含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来分的,可分为F类(低钙灰)和C 类(高钙灰)和复合灰。高钙粉煤灰通常是指火力发电厂采用褐煤、次烟煤作为燃料而排放出的一种氧化钙成分较高的粉煤灰,是一种既含有一定数量水硬性晶体矿物又含有潜在活性物质的材料。与普通粉煤灰相比,高钙粉煤灰粒径更小,用作水泥混合材或混凝土掺合料具有减水效果好、早期强度发展快等优点,但它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氧化钙,如果使用不当,用作水泥混合材及混凝土、砂浆掺合料可能会造成体积安定性不良等一系列后果。 2005年,国家首次将高钙粉煤灰的应用标准纳入2005版标准。为使高钙粉煤灰得到充分利用,在2005版新标准中,规定了C类粉煤灰即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的高钙粉煤灰用于拌制砂浆混凝土以及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技术要求,在新标准中,除对细度、烧失量、含水量都有了明确的指标外,还规定高钙粉煤灰的游离氧化钙的限量及沸煮安定性必须合格。 可参考的结论 1、通过对粉煤灰中火山灰作用的试验研究表明,粉煤灰硅酸盐制品6个月后,大于7μm的颗粒未受到石灰的侵蚀,这说明大于7μm的颗粒大多是起填料作用,而小于该粒径的颗粒主要起火山灰作用。(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综述) 试验方向 一、普通粉煤灰 缺点:水化速度慢,掺入混凝土后会引起早期强度明显降低。 1、密度:比重瓶法测定。 2、物质组成:主要以玻璃质结构为主,内含小部分晶体矿物,主要为: ①莫来石(AI6Si2O13)----(由煤灰冷却过程中直接结晶形成,由煤中的高岭土、 伊利石以及其他黏土矿物分解而成) ②石英(SiO2)---(来源于未来得及与其它无机物化合的石英颗粒) ③赤铁矿(α-Fe2O3)、磁铁矿(Fe3O4)-------(高温下煤炭中的FeS与熔融的硅 酸盐反应而成) ④微量石灰(CaO)等 3、粒径组成:用粒度仪测定。 粒径分布如图所示:以粗粉粒(50~10μm) 为主,占63%~72%,中粉粒(10~5μm)次 之,占13%~23%,细粉粒(5~2)μm含量 在1%~2%,黏粒(<2μm)含量5%~15%。 一般分析各有差异,这与粉煤灰的排放方式、 煤炭类型等因素有关。粗颗粒会导致水分渗 透困难。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

常见材料热处理 1、45(S45C)常见热处理 基本资料: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也叫油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 ⑴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 淬火:淬火温度840±10℃,水冷(55~58HRC,极限62HRC); 回火:回火温度600±10℃,出炉空冷(20~30HRC)。 硬度:20~30HRC 用途:模具中常用来做45号钢管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0Cr(SCr440)常见热处理 基本资料:40Cr为优质碳素合金钢。40Cr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 ⑴调质处理 淬火:淬火温度850℃±10℃,油冷。(硬度45~52HRC) 回火:回火温度520℃±10℃,水、油冷。 硬度:32~36HRC 用途: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⑵不同回火温度 淬火:加热至830~860℃,油淬。(硬度55HRC以上) 回火:150℃——55 HRC 200℃——53 HRC 300℃——51 HRC 400℃——43 HRC 500℃——34 HRC 550℃——32 HRC 600℃——28 HRC 650℃——24 HRC 3、T10(SK4)常见热处理 基本资料:T10碳素工具钢,强度及耐磨性均较T8和T9高,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淬火后钢中有未溶的过剩碳化物,所以耐磨性高,用于制造具有锋利刀口和有少许韧性的工具。 ⑴淬火+低温回火 淬火:淬火温度780±10℃,保温50min左右(视工件薄厚而定)或淬透。先淬如20~40℃的水或5%盐水,冷至250~300℃,转入20~40℃油中冷却至温热。(得到硬度62~65HRC) 回火:加热温度160~180℃,保温~2h。(回火后硬度60~62HRC) 用途: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口的各种工具,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 ⑵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一般不调至处理) 淬火温度780~800℃,油冷至温热。 回火温度(640~680℃),炉冷或空冷。(回火后硬度183~207HBS) 4、9CrWMn (SKS3) 常见热处理 基本资料:9CrWMn钢是油淬硬化的低合金泠作模具钢(俗称油钢)。该钢具有?定的淬透性和耐磨性,淬?变形较?,碳化物分布均匀且颗粒细?。该钢的塑性、韧性较好,耐磨性?CrWMn钢低。 优点:硬度、强度较高;耐磨性较高;淬透性较高;机械性能好(尺寸稳定,变形小)。 缺点:韧性、塑性较差;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对过热较敏感;耐腐蚀性能较差。 ⑴淬火+低温回火 退火(预先热处理):加热至750~800℃,,≤30℃/h控温冷却至550℃出炉空冷(约停留1~3h)。 (作用:改善或消除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 淬火:先预热至550℃~650℃,再加热至800~850℃,保温,油冷至室温(硬度64~66HRC),组织为高碳片状马氏体。 回火:加热至150℃~200℃,保温2h,炉冷(硬度61~65HRC)。 硬度:HRC60℃以上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修订稿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 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 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 1.表观色泽 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 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 级灰不大于45%。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至于代替细集料或用以改善工作性的粉煤灰细度则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3.比表面积 因为粉煤灰中密实颗粒和内部表面积很大的多孔颗粒混在一起,用比表面积方法不易准确测定颗粒的粗细。沿用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法测定粉煤灰比表面积的变化范围一般为1500~5000cm2/g,仍可用作反映粉煤灰组合颗粒内外表面积的综合情况。 4.颗粒级配

简述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

简述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 ⑴ 硬度与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 中、低碳钢在250℃一下回火时,机械性能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只有碳的偏聚,而无其他组织变化。高碳钢则不同,由于ε相共格析出,引起弥散强化,硬度略有升高。 250-400℃回火时,一方面由于马氏体分解、正方度减小以及碳化物转变和聚集长大,硬度趋于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残余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硬度则有所升高。二者综合影响,使得中、低碳钢硬度下降,而高碳钢硬度升高。 回火温度在400℃以上升高时,产生α相的回复与再结晶及碳化物聚集并球化,均使硬度下降。 ⑵强度和塑性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高、中、低碳钢回火时,弹性极限随回火温度上升而增加,大约在350℃左右出现峰值。这与回火过程中碳的偏聚、ε碳化物的析出、α相中碳过饱和度下降以及渗碳体析出α相回复等组织结构变化相联系。 钢的塑性一般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加大。 ⑶冲击韧性与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碳钢冲击值(αk)变化的总趋势是增加的。但是,高碳钢经扭转冲击试验,可测出250℃左右回火后冲击值下降的脆化现象。 ⑷断裂韧性与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400℃以下,随回火温度增高,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均降低。400℃以上回火时,断裂韧性增大。 解释碳钢回火脆性的定义、原因及消除或改善方法 在250-400℃和450-650℃区域存在着冲击韧显著下降的现象,这种脆化现象称为回火脆性。 ⑴其中在250-400℃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存在于一切钢种之中。此后若重新加热至第一类回火脆化温区,也不再出现脆性。故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因其出现与低温回火温度范围,故又称低温回火脆性。发生第一类回火脆性的钢件,断口呈晶间断裂;无第一次回火脆性的钢件,呈穿晶断裂。 消除或改善的方法: ①以极快的速度加热和冷却以及高温形变热处理。

加热温度、回火温度及冷却速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对于亚共析钢采用Ac3+30~50°,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采用Ac1+20~40°。 对于亚共析钢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淬火后严重影响和降低塑性和韧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奥氏体化就会不完全,淬火后会有铁素体,导致淬火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温度高了,同样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同时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多,淬火后容易变形开裂,同时严重降低硬度和强度,如果温度低了,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少,大部分碳化物保留下来,淬火后也容易变形开裂,奥氏体化后奥氏体含碳量过低,导致淬不上火,导致淬火后马氏体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1)低温回火 工件在150~250℃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 力学性能:58~64HRC,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应用范围: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2)中温回火 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35~50HRC,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 应用范围:弹簧、锻模、冲击工具等。 (3)高温回火 工件在500℃以上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细小球状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200~350HBS,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范围:广泛用于各种较重要的受力结构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零件等。工件淬火并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不仅作最终热处理,也可作一些精密零件或感应淬火件预先热处理。 冷却速度不一样钢发生固态转变的温度也不一样,得到的组织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冷却速度越快,钢转变的温度越低,转变后得到的组织的硬度也越高。主要是因为转变温度越低,原子的活动能力也越低,得到的组织就越细,比如珠光体型组织的层片间距就随形成温度的降低而变小;如果冷却速度足够大就可以发生马氏体转变而得到马氏体,它的硬度会更高。

粉煤灰.

粉煤灰 一.粉煤灰简介 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称为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的主要来源是以煤粉为燃料的火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锅炉,其中90%以上为湿排灰,活性较干灰低,且费水费电,污染环境,也不利于综合利用。 1.粉煤灰的燃烧过程: 煤粉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煤中的绝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炉内烧尽,而煤粉中的不燃物(主要为灰分)大量混杂在高温烟气中。这些不燃物因受到高温作用而部分熔融,同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球形颗粒。在锅炉尾部引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含有大量灰分的烟气流向炉尾。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一部分熔融的细粒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急冷呈玻璃体状态,从而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在引风机将烟气排入大气之前,上述这些细小的球形颗粒,经过除尘器,被分离、收集,即为粉煤灰。 2.粉煤灰的外观特性 粉煤灰外观类似水泥,颜色在乳白色到灰黑色之间变化。粉煤灰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粉煤灰的细度,颜色越深粉煤灰粒度越细,含碳量越高。粉煤灰就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粉煤灰颗粒呈多孔型蜂窝状组织,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5~300μm。并且珠壁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50%—80%,有很强的吸水性。 3.粉煤灰的组成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 2、Al 2O 3、FeO、Fe 2O 3、CaO、TiO 2、MgO、K 2O、Na 2O、SO 3、MnO 2等,此外还有P 2O 5等。其中氧化硅、氧化钛来自黏土,岩页;氧化铁主要来 自黄铁矿;氧化镁和氧化钙来自与其相应的碳酸盐和硫酸盐。 粉煤灰的元素组成(质量分数)为:O 47.83%,Si 11.48%~31.14%,A16.40%~22.91%,Fe 1.90%~18.51%,Ca 0.30%~25.10%,K 0.22%~3.10%,Mg 0.05%~1.92%,Ti 0.40%~ 1.80%,S 0.03%~4.75%,Na 0.05%~1.40%,P 0.00%~0.90%,C10.00%~0.12%,其他0.50%~29.12% 由于煤的灰量变化范围很广,而且这一变化不仅发生在来自世界各地或同一地区不同煤层的煤中,甚至也发生在同一煤矿不同的部分的煤中。因此,构成粉煤灰的具体化学成分含量,也就因煤的产地、煤的燃烧方式和程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GQ-3B 粉煤灰分析仪主要检测粉煤灰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铁、二氧化钛等元素。粉煤灰的活性主要来自活性SiO 2(玻璃体SiO 2)和活性Al 2O 3(玻璃体Al 2O 3)在一定碱性条件 下的水化作用。因此,粉煤灰中活性SiO 2、活性Al 2O 3和f-CaO(游离氧化钙)都是活性的有 利成分,硫在粉煤灰中一部分以可溶性石膏(CaSO 4)的形式存在,它对粉煤灰早期强度的发 挥有一定作用,因此粉煤灰中的硫对粉煤灰活性也是有利组成。粉煤灰中的钙含量在3%左右,它对胶凝体的形成是有利的。国外把CaO 含量超过10%的粉煤灰称为C 类灰,而低与10%的粉煤灰称为F 类灰。C 类灰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水硬性,可作水泥混合材,F 类灰常作混凝土掺和料,它比C 类灰使用时的水化热要低。 粉煤灰中少量的MgO、Na 2O、K 2O 等生成较多玻璃体,在水化反应中会促进碱硅反应。但 MgO 含量过高时,对安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粉煤灰中的未燃炭粒疏松多孔,是一种惰性物质不仅对粉煤灰的活性有害,而且对粉煤灰的压实也不利。过量的Fe 2O 3对粉煤灰的活性也不利。 粉煤灰的矿物组成 由于煤粉各颗粒间的化学成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粉煤灰在排出的冷却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物相。比如:氧化硅及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玻璃珠,另外,粉煤灰中晶体矿物的含量与粉煤灰冷却速度有关。一般来说,冷却速度较快时,玻璃体含量较多:反之,玻璃体容易析晶。可见,从物相上讲,粉煤灰是晶体矿物和非晶体矿物的混合物。其矿物组成的波动范围较大。一般晶体矿物为石英、莫来石、氧化铁、氧化镁、生石灰及无水石膏等,非晶体矿物为玻璃体、无定形碳和次生褐铁矿,其中玻璃体含量占50%以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粉煤灰是晶体、玻璃体及少量未燃炭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的混合体。混合体中这三者的比例随着煤燃烧所选用的技术及操作手法不同而不同。其中结晶体包括石英、莫来石、磁铁矿等;玻璃体包括光滑的球体形玻璃体粒子、形状不规则孔隙少的小颗粒、疏松多孔且形状不规则的玻璃体球等;未燃炭多呈疏松多孔形式。

40Cr热处理

40Cr热处理工艺 制定40Cr钢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 韧性,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40Cr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 1 40Cr材料简介 1.1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见表1。 表1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 化学成分临界温度C Mn Si l C Ac Ac0 A A 0 0.37~0.45 O.5~O.8 。.2~。.4I。.8。~1.1。 743 800 693 73O 1.2 4OCr的性质 从铁碳合金相图来看,40Cr钢属于亚共析钢,缓冷到室温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从钢的分类来看,40Cr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40Cr钢可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2 40Cr热处理工艺特性介绍 2.1 预备热处理 调质钢经热加工后,必须经过预备热处理来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热加工时造成的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对于 40Cr钢而言,可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 2.2 最终热处理 调质钢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一般可以采用较慢的冷却速度淬火,可以用油淬以避免热处理缺陷。当强度较高时,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反之选用较高的回火温度。 3 40Cr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按上述知识,对40Cr钢分别采用退火、正火、淬火、不同的回火温度情况下的热处理,测定不同情况下试样的硬度与冲击韧性值。 3.1 退火工艺的制定 图1为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加热温度:A 。+ (3O~50) 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 120min;冷却方式:随炉冷却。 t/mirl 图1 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 3.2 正火工艺的制定 加热温度:Ac。+ (30~50)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空冷。 3.3 淬火工艺的制定 图2为淬火工艺曲线图。加热温度:A 。+ (3O~50)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80min;冷却方式:油冷。 3.4 回火工艺的制定 3.4.1 低温回火 图3为淬火加低温回火工艺曲线图。亚共析钢的低温回火温度为150 C~3O0 C,但钢材的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在250 C~400 C,由于40Cr中含有硅、锰、铬等合金元素,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将有所增高,所以选用低温回火温度为240 C;保温时间为60min;采用空冷。 3.4.2 中温回火 中温回火温度为350 C~500 C,选用温度为460 C;保温时间为50min;空冷。 3.4.3 高温回火(调质处理) 高温回火温度为500C~650 C,可选用加热温度为620 C;保温时间为60min;空冷。空冷t/Ⅲlii 4 40Cr热处理冲击韧性与硬度为检测试样在热处理后的硬度与韧性,对退火和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