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酸钠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6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国庆节前,网上疯传最厉害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辉山牛奶”了,“硫氰酸钠”这个以前不被人们知晓的专业化学名词,几天来出镜率颇高。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氰”这个字似乎看着就有毒。
那么,“辉山牛奶”里的硫氰酸钠到底是个什么鬼?“十一”长假一过,我们赶紧给大家“解毒”一下吧。
事件回放9月24日河北食药监局通报,辉山乳业7月10日生产的高钙牛奶(240毫升灭菌奶)被河北省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硫氰酸钠含量达15.2mg/kg(最高限定值≤10mg/kg)。
硫氰酸钠是毒害品,被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就此,有关方面发布了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9月28日辉山乳业多名员工聚集在厂区,拉出“彻查真相”、“严惩帮凶”、“还我清白”的条幅,直接向河北食药监局叫板,抗议河北食药监局此前的行为。
9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表了情况说明,表示河北省食药监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出的销售安全警示。
9月30日中国乳制品协会发表声明,力挺辉山乳业,要求河北省局公开道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监测情况的通报》,还了辉山乳业一个清白,事情算是有了个了结。
为了让读者更放心,我们查文献、访专家,现在就把答案告诉大家。
牛奶本身就含有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本来就有,哪来的呢?饲料里。
那饲料是违法的、有毒的吗?也不是。
许多植物,尤其是十字花科类植物(包括花椰菜、卷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硫代葡萄糖苷,在植物组织遭破坏后,硫代葡萄糖苷可被葡萄糖硫苷酶水解产生硫氰酸盐。
而十字花科类植物常用作奶牛的蛋白补充饲料,也就成了原料乳中硫氰酸钠的来源之一(至于硫氰酸盐和硫氰酸钠的关系,不再细说,姑且认为是一个东西吧)。
除了饲料之外,奶牛的品种、生活环境、生长阶段、个体差异,都会导致原料乳中硫氰酸盐浓度的差异。
不止牛,其实人体中也本来就有硫氰酸钠,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全国各地原奶中硫氰酸钠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发现下图结果。
硫氰酸钠在水泥早强剂上的作用硫氰酸钠可供选择的非氯早强剂和其它硫氰酸盐一样,在硅酸盐水泥中加入1.5%~3%的硫氰酸钠和硫氰酸钙,并在20℃和-5℃养护,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反应速度。
在硫氰酸盐中,硫氰酸钠在冬季使用或作为含氯早强剂的代用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前言硫氰酸盐是硫氰酸的盐,化学表达式为H-S-C=N。
硫氰酸易分解,但是硫氰酸盐很稳定,因此广泛用于工业,并且也在动物和人的生物化学生产工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硫氰酸盐用于食品、卫生和药物的生产,其中重要的用途是用于建筑外加剂中的早强剂,掺硫氰酸盐外加剂的混凝土可以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因此用于冬期浇筑混凝土、作防冻剂和喷射混凝土的组分。
通过使用这种外加剂还有其它优点:保证工程有效的开工和完工,较早的脱模,堵漏和缩短养护期。
经济有效的早强外加剂是氯化钙。
在钢筋混凝土中广泛使用氯化钙的存在的局限性之一是如果不采取措施,在CaCl 2的作用下,将促进钢筋的锈蚀。
因此,近几年氯化钙的使用日渐减少,其它可选产品被开发出来,其中硫氰酸钠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日益广泛的使用。
二、硫氰酸钠在建筑外加剂中的应用低温下(在-7~5℃之间)混凝土的加工是特殊的问题,因为混凝土拌合物会结冻,并且无法得到所要求的稳定性或者硬化时间较长。
众所周知,出现这些问题时就掺用氯化钙。
掺氯化钙的混凝土有腐蚀性,但其硬化速度、抗压强度是10C时的基准混凝土是不可比较的。
硫氰酸钠与不同的非氯盐硬化促进剂复合使时,使混凝土具有许多优越工作性,因此更为可取。
复合有硫氰酸钠的不同外加剂也有着非氯促硬剂在寒冷、温暖和高温天气下全年使用的功能。
尽管硫氰酸钠本身是带腐蚀性的,但作为外加剂的组分却是安全的。
“硫氰酸钠对砂浆混凝土中钢筋的潜在腐蚀”一文中提到,在推荐掺量范围内,硫氰酸钠外加剂对钢筋混凝土是安全的。
三、掺硫氰酸钠混凝土的优点1.在混凝土拌合物和毛细孔中水溶液的溶点降低;2.在低于0℃的早期硬化临界时间不冻结;3.混凝土硬化的需水量减少,使得混凝土早期稳定性得到改善;4.用水量的减少也导致溶点有所降低,因此可使用更高浓度的外加剂;5.工作性好;6.混凝土浇筑后,对平面和筑面来说,有更好的装饰性;7.缩短凝结时间;8.生产混凝土板的成本下降;9.缩短混凝土在寒冷气候下的加热养护时间;10.提高混凝土早期和极限抗压、抗折强度;11.混凝土较早脱模,模板周转率提高。
非法食品添加物“硫氰酸钠”解读作者:奇云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2年第08期硫氰酸钠是什么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
熔点287℃时会分解出硫化物、氮化物和氰化物。
主要用作丙烯腈纤维抽丝溶剂、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某些植物脱叶剂以及机场道路除莠剂,还用于制药、印染、橡胶处理,黑色镀镍及制造人造芥子油等。
硫氰酸钠使用和禁用历史硫氰酸钠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主要是防腐保鲜作用。
1991年,国际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公布了《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用于原料乳的保鲜指南》,该指南严格规定了硫氰酸钠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规定在原料乳收集和运输至乳品加工厂期间,仅在缺乏必要的冷却设施时才可应用,并需对经此法处理过的原料乳检测硫氰酸钠的含量。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奶牛场缺乏冷却设施,采集后的生鲜乳常因细菌繁殖腐败而损失。
乳过氧化物酶体系提供了一种费用低廉而实用的方法,提高了原料乳的利用率,因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普遍使用。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收集鲜乳和将其运到加工厂时,由于条件限制还不可能普遍采用冷却设施。
在此背景下,为了暂时保存牛乳而使用化学保存剂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6年版本中,曾将硫氰酸钠列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与过氧化氢合用,用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的生牛乳保鲜。
我国也于1995年发布《活化乳中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乳实施规范》,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奶,防止牛奶腐败变质。
但由于硫氰酸钠的毒性作用及其滥用,以及我国经济条件的进步和原奶的冷链运输不断完善,我国于2007年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取消了硫氰酸钠的保鲜用途。
2008年12月12日,卫生部又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明确规定乳及乳制品中硫氰酸钠属于违法添加物质。
When you can't make a decision, let time help you decide.模板参考(页眉可删)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
1工艺简述
该装置以氰化钠、硫磺为原料,进行加成反应生产硫氰酸钠。
简要工艺流程是将氰化钠、硫磺粉、表面活性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生成硫氰酸钠。
反应产物经排氨、过滤、排硫化氢、脱色、过滤,得到成品硫氰酸钠。
本装置的物料硫磺易燃;氰化钠、硫氰酸钠有毒。
2重点部位
反应釜氰化钠与硫的加成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生成硫氰酸钠。
由于硫磺极易燃烧,氰化钠遇酸性物质会发生分解,放出的氰化氢气体易燃、易爆、剧毒,因此有很大危险性。
另外氰化钠有剧毒。
3安全要点
3.1反应釜
3.1.1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0℃。
3.1.2严防氰化钠分解放出氰化氢气体。
3.1.3硫磺易燃,要严加管理。
3.2其它部位
3.2.1严禁氰化钠溶液管线有泄漏。
定期对管壁厚度进行测试,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3.2.2硫氰酸钠严禁与酸类、氧化剂放在一起或接触,以免发生反应放出氰化氢气体。
3.2.3维修人员在检修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3.2.4如果氰化钠溶液溅到衣服、皮肤上,要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的用0.5%硫代硫酸溶液进行清洗或浸在溶液中解毒。
若口唇溅上氰化钠,应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嗽口解毒。
3.2.5严禁在工作场地饮食。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作⽤与⽤途)近⽇,河北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辽宁惠⼭乳业集团⽣产的⾼钙⽜奶中检出硫氰酸钠,数值⾼达15.20 mg/kg。
⽴即采取措施,停⽌销售辽宁惠⼭乳业集团⽣产的⾼钙⽜奶,并在市场上销售。
同时,随机抽取该企业在河北销售的7种产品进⾏调查。
河北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指出,“硫氰酸钠是有毒产品,少量硫氰酸钠会对⼈体造成很⼤危害”。
有媒体报道“检出剧毒氰化物”,也有⼈直接称其为“毒⽜奶”。
应该说,河北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处理措施是及时合理的。
然⽽,他们对硫酸氢钠的介绍并不客观,在媒体的帮助下,会有不必要的恐慌。
硫氰酸钠从哪⾥来?硫氰酸钠⼴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如⼗字花科植物、动物的⾎液和唾液等。
⽜奶中有⼀种天然的抗菌系统,称为“乳过氧化物酶系统(简称LP系统)”。
它由三种物质组成:乳过氧化物酶、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
其中硫氰酸钠的含量与⽜的⾷物等因素有关,波动幅度⽐较⼤,典型值为3 ~ 5 mg/kg,⼀般不超过10 mg/kg。
这就是国标“≤10 mg/kg”的原因——超过这个值说明有⼈为添加。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惠⼭⽜奶的检测结果为15.2 mg/kg,⽽惠⼭乳业则声称他们从第三⽅检测机构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超标——⽬前还不清楚到底是哪⼀⽅的检测出了问题,让我们拭⽬以待“到时候”。
“零售养殖-收购乳品企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的乳品模式。
在原奶从奶农到乳品企业的过程中,如何抑制细菌的⽣长是⼀个⾄关重要的问题。
当然,理想的⽅式是冷链操作,但很多情况下很难实现,化学防腐仍然是最后的选择。
在⽜奶中使⽤LP抗菌体系是⼀种可⾏的⽅案。
在⾃然状态下,⽜奶中有⾜够的乳过氧化物酶,但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含量较低,不能充分发挥LP体系的抗菌潜⼒。
如果加⼊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可以⼤⼤提⾼百特耐瑟系统的抗菌性能,从⽽达到防腐的⽬的。
联合国粮⾷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这个项⽬中⾮常活跃。
硫氰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硫氰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thiocyanat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sodium sulfocyanate技术说明书编码:1925CAS No.:540-72-7分子式:CNS.Na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硫氰酸钠540-72-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职业中毒少见。
主要由误服引起。
大剂量致急性中毒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率减慢。
可出现黄视症。
重度中毒可致肾功能明显损害。
慢性作用,可抑制甲状腺机能。
可使妇女经期延长而量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硫化物、氰化氢、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硫氰酸钠检测方法
硫氰酸钠(NaSCN)通常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或作为实验室试剂。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检测硫氰酸钠的方法:
1. 酸化检测法:将样品溶解于少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H2SO4)。
硫氰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氰酸(HSCN),后者可在高温下变为氮气和氢硫酸(H2S)。
当有硫氰酸钠存在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臭味,类似于硫化物的臭鸡蛋气味。
2. 沉淀反应法:将样品溶解于水中,加入少量过量的银离子(Ag+),硫氰酸钠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SCN)。
检测到白色沉淀的存在,即可确认硫氰酸钠的存在。
这些方法只是最常见的几种检测硫氰酸钠的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硫氰酸钠操作规程硫氰酸钠操作规程1原料配⽐:氰化钠:2400L硫磺:440kg操作规程:1.1合成釜(3000L)操作1.1.1先检查合成釜双底阀是否关闭,反应釜尾⽓系统是否开启,釜内是否已经有真空。
1.1.2开启反应釜夹套冷却⽔循环。
1.1.3按氰化钠使⽤操作规程将氰化钠打⼊合成反应釜。
1.1.4打开⼈孔,投⼊计量好的的催化剂。
1.1.5将200kg硫磺加⼊反应釜,盖好⼈孔盖,开搅拌。
由于反应放热,釜内温度上升,注意调节真空度,避免温度升⾼时真空太⼤造成液体暴沸冲料。
釜内温度得上升程度取决于冷却⽔的冷却效果,⽤循环⽔冬天⼤约上升⾄55度,夏天⼤约会上升⾄70度。
1.1.6待温度开始下降时继续投⼊剩余的硫磺,注意第⼆次投硫磺时要开搅拌,分批投⼊,每次以釜内的硫磺充分搅拌分散,被⽔浸润以后再投。
1.1.7投完硫磺以后,盖好⼈孔盖,待温度开始下降以后即可排夹套⽔,开盘管蒸汽开始升温。
注意过程控制真空度,避免暴沸。
1.1.8升温110度左右观察釜内液体表⾯是否有黄⾊硫磺漂浮,并可以补加氰化钠,以釜内有⼀定泡沫时⽬测是否有少量硫磺漂浮,液体整体清亮。
1.1.9降温60℃导⼊赶氨釜1.2赶氨釜(3000L)操作1.2.1导料前先检查反应釜底阀是否关闭,尾⽓系统是否开启,尾⽓真空是否导⼊反应釜。
1.2.2打开夹套快开阀,保证夹套⽔不会憋压。
1.2.3导料结束,开盘管蒸汽升温赶氨1⼩时。
1.2.4赶氨结束,降温60度以下,加⼊活性碳,继续降温。
1.2.5待赶酸釜准备好以后,将料抽滤⼊赶酸釜。
1.3赶酸釜(3000L)操作1.3.1抽滤前检查反应釜底阀是否关闭,放空阀是否关闭,真空是否导⼊。
1.3.2抽滤结束,关闭真空,开放空阀,开启尾⽓吸收系统。
1.3.3打⼊上批母液。
1.3.4滴加盐酸(30%)调PH值1-2。
1.3.5调酸结束,开夹套快开阀,防⽌升温过程夹套⽔憋压。
开盘管蒸汽升温赶酸⾄温度达到120度。
1.3.6降温80度下加⼊活性碳,继续降温⾄60度左右保温。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是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
相对密度1.735。
熔点287℃。
在空气中易潮解,遇酸产生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
水溶液呈中性,与铁盐生成血色的硫氰化铁,与亚铁盐不反应,与浓硫酸生成黄色的硫酸氢钠,与钴盐作用生成深蓝色的硫氰化钴,与银盐或铜盐作用生成白色的硫氰化银沉淀或黑色的硫氰化铜沉淀。
该产品属于高环境风险的产品。
基本简介中文名称:硫氰酸钠中文别名:硫氰化钠英文名称:Sodium sulfocyanate英文别名:Sodium rhodanide; Sodium thiocyanate; haimased; natriumrhodanid;scyan;sodiumthiocyanatesolutionsodiumthiocyanide; thiocyanatesodium; usafek-t-434;Sodium rhodanate; sodium sulfocyanide; Sodium isocyanate; sodium(thioxomethylidene)azanideCAS:540-72-7[1]EINECS:208-754-4分子式:NaSCN分子量:81.0722物理性质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乙醇、丙酮。
比重1.735。
熔点287℃时分解出硫化物、氮化物和氰化物。
与酸和强氧化剂反应。
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相对密度1.735,熔点约为287℃,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
化学性质与铁盐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与亚铁盐无反应。
与浓硫酸生成黄色的硫酸氢钠。
与钴盐作用生成深蓝色的硫氰化钴,与银盐作用生成白色的硫氰化银,与铜盐作用生成黑色的硫氰化铜沉淀。
在空气中易潮解。
有毒,慢性中毒出现甲状腺损伤,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0mg/m3。
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斜方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易潮解,易溶于水、乙醇和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
与浓硫酸作用生成黄色的硫酸氢钠,与铁盐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与亚铁盐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