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9 空间定位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6
专题19 空间定位能力[高考命题展望]区域定位就是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
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作为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区域、分析区域的基础,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预计今后高考命题关注点:⑴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区域自然、人文特征、区域内的人地关系等。
⑵以区域特征为素材,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分析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如中国西部与俄罗斯东部(或美国西部),珠三角与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黄土高原与亚马孙平原的环境问题等。
⑶以某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料为信息,进行区域有关知识的考查,此为“无图考图”。
需要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来进行地理空间定位,进而对区域内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解答问题。
[主干知识串讲]空间定位”十”法1.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
如:北美大陆中部经度约为100°w;我国中部经度约为100°E,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
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处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象人头,湖北则象顶帽子,黄河像个“几字”形、长江中下游的的形状则象个字母“W”。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4.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5.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学科能力篇专题二空间定位能力 1.2.1 空间定位能力检测新人教版(xx·河南天一大联考五)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示意图1中①②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①②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 )A.富士山区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D.墨累—达令盆地[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
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
[答案] B2.与图中③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A.动物复杂程度B.植被产草量C.流水侵蚀力度D.岩石风化程度[解析]根据图示可知,③处地势在逐渐增高,①③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
随着③处地势的逐渐增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而随着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强。
[答案] D角度二根据海峡位置进行空间空位(xx·河北唐山一模)下图示意的是由冰岛驶向甲、乙港口的海上运输线,该航线是“二战”期间重要的军事物资补给线。
据此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纬度B.地形C.洋流D.季风[解析]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看,该地位于北冰洋沿岸。
该处1月气温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甲位于乙的西侧,受到暖流影响更大而气温较高。
[答案] C4.由乙港口通往南部的1100多千米的铁路,其沿线地区( )①分布着波状起伏的沙漠②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③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④春秋季易受强沙尘暴影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注意乙地位于(65°N,40°E)附近,向南1100多千米的铁路,应该至55°N附近,此位置属于俄罗斯西部地区,降水较多而为针叶林分布区,因纬度高而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
专题十九地理空间定位技法1经纬网定位(2020·浙江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略图。
材料二乙地为所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所产棉花大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中国,已发展成为重要棉花输出基地。
(1)指出甲地径流的主要补给类型________,分析城镇沿甲河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地是重要棉花输出基地的主要原因。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材料,甲河是锡尔河,位于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小,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城镇沿甲河分布原因是该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大气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河流附近水源较充足,沿河布局方便就近取水;当地经济以农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河流沿岸人口密度大。
第(2)题,乙地为所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棉花产量大,当地消费量小,供过于求,需要大量出口。
据图可知,该地邻近铁路,铁路运量大,交通条件优越。
邻近俄罗斯、中国,距离市场近。
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棉花产量高、品质优良。
[答案](1)冰雪融水补给降水量小,气候较干旱;靠近河流,用水方便;灌溉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
(2)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棉花优质;棉花产量大,供过于求;棉花宜采用铁路运输,运输便利。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
结合下图区域定位:(1)关注过局部重点地区的经纬线:如20°W(经过大西洋的中部)、160°E(经过太平洋的西部)、120°W(经过北美西部、南太平洋中部)、60°E(经过乌拉尔山)、100°E(经过青海湖、横断山区)、110°E(经过包头、巫山、海口)、30°N(经过拉萨、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城市附近)、40°N(经过北京)。
【專題十】地理空間定位能力培養 【考情分析】地理空間定位能力是指根據提供的條件,確定地理事物的名稱、位置特徵;我們關注空間定位能力不僅僅是因為高考考,更重要的是它是地理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的一項基本素養,也是進行地理空間聯繫、地理空間想像的基礎。
研究近幾年高考試題發現,這項能力的要求有減弱的趨向,但更注重考查空間資訊的提取和空間思維的品質。
分析高考試題發現:空間定位僅僅是解題的一個突破口,建立在空間定位基礎上的綜合考查則是區域考查的主要方式。
領會空間定位試題的命題趨向:(1)在地理定位元的基礎上進行區域識圖、地理要素的認定;(2)以經緯網為背景,通過提供關鍵性點、線和麵的資訊,綜合各要素進行定位; (3)以某一地理要素為中心話題,採取輻射式問題探究;(4)從區域地理要素的特徵出發,構建要素聯繫,探討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
【知識交匯】地理空間地位是進行地理分析、地理探究的前提,學好地理的關鍵是會定位,它是入圖解題的關鍵。
與其說空間定位是高考考查的一項能力,不如說它是一種學科思想,這種理念應該貫穿地理學習的始終,而且越早越好。
準確地進行空間定位,有利於加強地理複習的針對性,增強地理學習的時效性。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下圖A 、B 分別表示不同的城市,說出北半球夏季時兩城市的氣候特徵。
如果不能定位出這兩個城市是哪,就不能回答與它有關的自然和人文特徵。
因此 空間定位是高考地理的瓶頸。
對於區域地理 題目絕大多數要考查空間定位。
一般先根據 位置特徵聯想自然地理特徵,再由自然地理 特徵聯想人文地理特徵。
如下圖:例題:右圖為亞洲兩個國家略圖。
(05全國一卷) 5、兩國的臨海分別是( )A 紅海、亞丁灣B 安達曼海、泰國灣C 地中海、波斯灣D 阿拉泊海、孟加拉灣31°32°121°122°A ●35°30°15°20°B ●聯想聯想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解析:本題要將海陸分佈和經緯網結合起來進行綜 合分析定位。
【专题十】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考情分析】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根据提供的条件,确定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特征;我们关注空间定位能力不仅仅是因为高考考,更重要的是它是地理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一项基本素养,也是进行地理空间联系、地理空间想象的基础。
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这项能力的要求有减弱的趋向,但更注重考查空间信息的提取和空间思维的质量。
分析高考试题发现:空间定位仅仅是解题的一个突破口,建立在空间定位基础上的综合考查则是区域考查的主要方式。
领会空间定位试题的命题趋向:(1)在地理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识图、地理要素的认定;(2)以经纬网为背景,通过提供关键性点、线和面的信息,综合各要素进行定位;(3)以某一地理要素为中心话题,采取辐射式问题探究;(4)从区域地理要素的特征出发,构建要素联系,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知识交汇】地理空间地位是进行地理分析、地理探究的前提,学好地理的关键是会定位,它是入图解题的关键。
与其说空间定位是高考考查的一项能力,不如说它是一种学科思想,这种理念应该贯穿地理学习的始终,而且越早越好。
准确地进行空间定位,有利于加强地理复习的针对性,增强地理学习的时效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下图A 、B 分别表示不同的城市,说出北半球夏季时两城市的气候特征。
如果不能定位出这两个城市是哪,就不能回答与它有关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因此空间定位是高考地理的瓶颈。
对于区域地理题目绝大多数要考查空间定位。
一般先根据位置特征联想自然地理特征,再由自然地理特征联想人文地理特征。
如下图:例题:右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05全国一卷)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 红海、亚丁湾B 安达曼海、泰国湾C 地中海、波斯湾D 阿拉泊海、孟加拉湾解析:本题要将海陆分布和经纬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定位。
第一步,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亚洲是东侧的白令海峡经度接近180°,最西侧的土耳其海峡接近30°E ,所以图中的经度数都为东经;亚洲只有东南部分地区位于南半球,所以图中的纬度数都为北纬。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空间定位一、知识结构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根据面积、轮廓、形状定位;地理空间定位根据地理事物典型区位特征定位;根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根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信息定位;根据题目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二、考点梳理(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空间定位的前提是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做到“心中有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在进行复习时,要抓住重要的经纬线并将沿线重要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叠加起来,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提取相关信息,准确进行空间定位。
1、世界地理轮廓、重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2)主要的经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山脉、河流、城市、地形区等)(3)主要纬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2、世界主要海峡的位置及轮廓(在哪些大洲、半岛、岛屿之间,沟通哪些海域)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达那岛之间;沟通太平洋的南海—印度洋的安达曼海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平洋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世界最长的海峡)3、世界重要国家的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及轮廓)中国:4°N——53°N,73°E——1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印度:8°N——33°N,72°E——97°E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9 空间定位能力[高考命题展望]区域定位就是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
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作为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区域、分析区域的基础,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预计今后高考命题关注点:⑴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区域自然、人文特征、区域内的人地关系等。
⑵以区域特征为素材,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分析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如中国西部与俄罗斯东部(或美国西部),珠三角与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黄土高原与亚马孙平原的环境问题等。
⑶以某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料为信息,进行区域有关知识的考查,此为“无图考图”。
需要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来进行地理空间定位,进而对区域内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解答问题。
[主干知识串讲]空间定位”十”法1.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
如:北美大陆中部经度约为100°w;我国中部经度约为100°E,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
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处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象人头,湖北则象顶帽子,黄河像个“几字”形、长江中下游的的形状则象个字母“W”。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4.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5.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日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6.利用地理原理来定位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7.利用特殊景观定位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北京的万里长城,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
8.利用题目中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有些题目在题干中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范围和提高定位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9.掌握地理的整体性规律,建立空间联系地理学科的原理之一是整体性,即各地理要素之间都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因此在地理事物的分布上更表现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在定位时就能由一事物想到其它事物,由此及彼。
例如:10.综合定位法给某一区域定位,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要点串讲一、世界重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1.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及位置特点经度范围纬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26°E-169°W10°S-80°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非洲17°W-51°E35°S-37°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10°W-66°E36°N-71°N处于中、高纬度北美洲170°W-20°W7°N-72°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南美洲82°W-35°W54°S-12°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大洋洲110°E--130°W47°S--30°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南极洲360°62°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3.用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给七大洲定位(4)世界上重要纬线经过的地区【例1】图中①②③④是世界四条大河入海口附近,据此回答⑴-⑶题:⑴四条大河的主要特点A.①河流经大平原地区,流程较短B.②河流经沙漠地区,水量较少C.③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大D.④河流经盆地地区,冬季为汛期⑵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①商品谷物农业 B.②水稻种植业 C.③混合农业 D.④大牧场放牧业⑶四地区所在的大洲A.①全为发达国家 B.②拥有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和输入地C.③以黑人为主 D.④面积最小的一洲【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坐标,确定①为密西西比河河口,②为恒河河口,③为巴拉那河河口,④为墨累河河口,再根据这些河流所在国有关地理特征加以分析判断。
【答案】⑴D ⑵B ⑶D二、中国空间定位思路1. 在经纬网中“面”的划分在对我国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时,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
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共分成六个区域(如下表)。
2. 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确定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在找到控制点后,我们就以控制点为中心,识记控制点周围的地理事物(如下表)3. 用经纬线把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在用经纬网对中国进行区域定位时,用80°E、100°E、110°E、120°E和23°26′N、30°、40°N等经纬线为轴,把重要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如下表)。
【例2】读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山脉为,A地区因矿产资源丰富而被称为“聚宝盆”,A的地形名称是。
(2)B铁路线名称为,制约该铁路在此地区走向的主导因素是,该铁路沿线分布的主要农业类型为农业,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3)城市C往南的铁路已竣工,该铁路通到(填城市名称),请简述该铁路建设的意义。
(至少写出3点)(4)图中湖泊属于湖(填类型),近年来该湖泊面积在不断缩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山脉为祁连山,A为柴达木盆地,则B铁路为兰新线。
【答案】(1)祁连山山脉柴达木盆地(2)兰新线地形绿洲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3)拉萨从根本上改变了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加快青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等(4)咸水湖或内流湖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增强;对入湖河流过度取水。
【高考导航】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性质特征,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往决定了其地理环境特征。
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区域定位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试题往往从地理空间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解题。
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应首先确立其所在的区域位置。
只有首先树立牢固的空间概念,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高考中才能得心应手。
如果空间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对于空间定位法要灵活应用,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由于目前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往往是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与学生平时学习和复习时接触的小比例尺地图有所不同。
解高考试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范围显得有点困难,这时就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
这样不仅能提高区域定位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印证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方面定位的正确性。
在做题时应该注意:认真审题,从题干、材料、题枝中获取信息;仔细读图: 图例、图名、比例尺等图中信息。
【高考冲刺演练】下图中,直线为晨线,O为中点,完成1~2题。
1.若过O 点的经线为西经20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北京时间为3时B.赤道上既在昼半球又在东半球的范围是 0°~180°C.此时太阳直射点到M 、N 的距离与到O 点的距离相同D.从M 到N 走最短距离则行进的方向为向东2.若M 点的纬度值为7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此时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度B.从波斯湾到马六甲的船舶顺水而行C.华北平原正在种植小麦D.M 、N 两地的昼长差值为24小时读世界某四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上图中所示四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四区域都濒临印度洋B.四区域居民大多都信仰伊斯兰教C.四区域都有热带沙漠D.四区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4.在图中所示区域中,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堪称发展奇迹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跨世界两大洲、两大洋B.图示区域中A 区域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55°35° 70° 126° 甲 乙 丙 丁38°30° 55°32° 60 ° 30 ° 50 ° 20 ° 70 ° 10 ° 80 ° A B资源产区C.B区域的实际面积大于A区域的实际面积D.图示区域中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6.关于B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所在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B.B区域有该国重要的新兴工业中心C.B区域的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D.B所在区域自然带分布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读“两个国家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