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沙坦终极版
- 格式:ppt
- 大小:457.50 KB
- 文档页数:16
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引言奥美沙坦酯(olmesartan medoxomil)是一种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其通过抑制Angiotensin II AT1受体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
目前,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缩酮化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偶氮化反应等多个步骤,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本文就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奥美沙坦酯的传统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①乙酰丙酮酶催化的丙酮与3-羟基-3-苯丙酸苄酯发生缩酮化反应,生成N-苄基-3-羟基-5-氧代-4,5-二氢吲哚丁二酰亚胺(1);②用乙酸乙酯/乙酸溶液分步加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使其能碱性,同时加入1,生成N-苄基-3- 羟基-5- 氧代-4,5- 二氢吲哚- 1- 基- 丁二酸亚胺丙酯(2);③在铜催化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使2中的苄取代为苯基,生成N-(2-羟基苯基)-4-羟基-3,5-二氧代-4,5-二氢吲哚丁二酰亚胺(3);④最后加入甲醇得到临床应用的奥美沙坦酯(4)。
但是该合成方法中的缩酮化反应和Michael加成反应都需要较高温度,同时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传统合成方法中,3-羟基-3-苯丙酸苄酯是奥美沙坦酯的关键中间体,因此探究新的得到该物质可能会为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带来新的变革。
同时,在缩酮化反应中,苄基苯甲酸酯是缩酮前体,因此探究新的合成方法也会为奥美沙坦酯的合成带来大的突破。
针对以上问题,最新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奥美沙坦酯合成方法。
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用苄基苯甲酸酯和二甲基碳酸酯在碘代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羧酸酯的成环反应,生成4-甲氧羰基-3,4-二氢吲哚(5)。
②用NaH/DMSO体系,使5中的羰基与氢生成4-羟基-3,4-二氢吲哚(6)。
③ 在酸催化下,使6中甲氧羰基发生水解生成关键的3-羟基-3-苯丙酸苄酯中间体(7)。
④ 在7中加入乙酸乙酯,反应生成丙酮和N-苄基-3-羟基-5-氧代-4,5-二氢吲哚丁二酰亚胺(8)。
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奥美沙坦酯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对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新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成果。
传统的奥美沙坦酯合成方法通常采用缩合反应,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反应废弃物多、合成工艺复杂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合成奥美沙坦酯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是以苯甲酰氯和二甲基胺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合成苯甲酸二甲胺。
接着将得到的苯甲酸二甲胺和二氧化碳在较高压力和适宜温度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苯甲酰胺。
然后通过在氢气存在下进行还原反应,生成甲酰胺。
最后通过加入氧气和硫酸进行氧化反应,最终得到奥美沙坦酯。
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反应废物少、操作简单、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特别是催化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
除了催化加氢反应,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了启发性研究方法,通过分子对接、构效关系分析和化合物筛选等手段,寻找了一些新的合成途径。
这为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奥美沙坦酯是一种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对其合成新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催化加氢反应和启发性研究方法为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该药物的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环保的合成技术。
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3期 127·药物与临床·0 引言在高血压的发病和靶器官的损伤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地位举足轻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最为重要的效应分子[1],有关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在高血压中的研究已做了很多,目前认为AngⅡ的血流动力学和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均由其受体介导,包括对血压的影响,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的降压疗效,并以坎地沙坦作为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初发或未经正规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和坎地沙坦组各50例。
(1)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即95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DBP)<110mmHg(1mmHg=0.1333kPa),同时平均坐位收缩压(SBP)<180mmHg者;(2)排除标准:所有病例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感染、出血、栓塞等全身性疾病;女性正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史;病例均无长期吸烟、饮酒嗜好。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1.2方法1.2.1服药方法试验周期为10周,包括药物洗脱期2周和治疗期8周。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经两周内未服用ACEI 和ARB类,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20mg)或坎地沙坦(8mg),一日1次。
若在治疗期第4周末门诊随访时,DBP未降至90mmHg以下,或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幅度<10mmHg,则调整剂量奥美沙坦40mg或坎地沙坦16mg,直至8周疗程结束,每例只加量1次。
1.2.2观察内容(1)治疗前后的血压平滑指数SI的变化。
沙坦类降压药怎么选?新型沙坦比效果最好的奥美沙坦还强,强在哪前几天有患者来问我,哪里能买到美阿沙坦钾片。
这位患者之前一直在吃缬沙坦,前段时间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史上最强的降压药美阿沙坦在我国上市了,而且文中说道,这种药比效果最好的奥美沙坦还要强。
正好最近患者吃的缬沙坦,血压控制得不太理想,本来就想换用其他的降压药,这会看到号称是“史上最强的降压药”,而且还和自己之前吃的是同类的沙坦,他就心动了。
这才想方设法地买到这种药。
目前临床常用的沙坦类降压药!提到沙坦类降压药,很多患者都不陌生,这是临床医生比较喜欢的一类降压药,主要是因为它的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少,而且还有很多附加的作用,比如保护肾脏、心脏等。
正因如此,沙坦类降压药对于合并有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尤为适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沙坦类降压药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阿利沙坦等。
①氯沙坦是全球首个沙坦类降压药,优势是有降尿酸作用,缺点是降压效果欠佳,药效短,可能没办法保证24小时的血压平稳。
②厄贝沙坦和氯沙坦是比较常用的沙坦,优势是降压效果较好,同时缬沙坦特别适用于合并有心衰、心梗的患者,厄贝沙坦特别适用于合并有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③替米沙坦的降压力度很强,部分患者只需每天用半片即可,优势在于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心血管健康。
④坎地沙坦酯起效慢但降压作用强,药效持久,除了有保护心脏和肾脏的作用外,同时在缩小脉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特别适用于单纯收缩压升高的老年患者。
⑤奥美沙坦酯是比较新的沙坦,其中奥美沙坦的降压效果被认为是沙坦之最,研究表明它的降压作用是替米沙坦的1.2倍,厄贝沙坦的1.5倍,坎地沙坦的2.1倍,缬沙坦的2.7倍,氯沙坦的3.5倍。
⑥阿利沙坦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与氯沙坦一样具有降尿酸的作用,价格偏贵。
美阿沙坦究竟是一种什么药?说了这么多,回到开头的问题,美阿沙坦是一种什么药?很显然,这也是沙坦类降压药的一种,不同的是,这是最新的一种。
奥美沙坦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r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戚海军;杜广清【摘要】目的比较奥美沙坦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要求的1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各90例,奥美沙坦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酯片20 mg和氯沙坦钾安慰剂50 mg治疗,氯沙坦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和奥美沙坦酯安慰剂20 mg治疗.研究对象服药前测量坐位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期间每间隔2周测量坐位血压,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8周治疗完成后,再次进行坐位血压测定、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变化.定义8周治疗结束后患者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且舒张压下降≥10 mmHg为治疗有效.结果从服药第2周起,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氯沙坦组相比,奥美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8周结束后,奥美沙坦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2/90),氯沙坦钾组治疗有效率为88.9%(80/90),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619).动态血压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口服1次奥美沙坦酯片20~40 mg,降压作用可持续24 h,药物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良好.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每天口服50~100 mg氯沙坦钾比较,每天口服奥美沙坦酯20~40 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耐受性良好,有较高的谷峰比值,能24小时平稳降压.【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27【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奥美沙坦酯;氯沙坦钾;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安全性【作者】戚海军;杜广清【作者单位】北京水利医院组织人事处,北京北京 10003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北京 100144【正文语种】中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是一类新型降压药物,主要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结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血管收缩、钠水潴留、心室重构等作用,现以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董越【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根据就诊号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62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治疗,每次50 mg,每天一次。
两组的总疗程均为8周。
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38.71%),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显效22例(35.48%),总有效率为87.09%。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可以看出,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美沙坦可以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27【总页数】1页(P26-26)【关键词】奥美沙坦;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作者】董越【作者单位】吉林省省直干部保健室,吉林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是威胁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
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有着紧密联系。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西药降压药有利尿剂、交感神经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钙拮抗剂等。
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奥美沙坦和氯沙坦对我院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62例。
观察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63±5.63)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32±1.43)年;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为66~84岁,平均年龄为(64±3.46)岁,病程为1.5~9年,平均病程为(5.45±1.23)年。
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
奥美沙坦酯(olmesartan medoxomil)是一种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
它是奥美沙坦(olmesartan)的前体药物,通过口服转化为奥美沙坦。
目前奥美沙坦酯通常采用酯交换反应来合成,即将苯甲酸与2,3-二甲氧基苯甲醇通过特定催化剂反应,得到奥美沙坦酯(图1)。
然而,这种合成方法需要使用二甲氧基苯甲醇较大的剂量作为原料,并且合成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奥美沙坦酯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近年来,一些新的合成方法逐渐被发现并应用:
1. 氧气氧化法。
该方法将苯甲醛和苯甲酸通过氧气氧化反应,生成奥美沙坦酯(图2)。
该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且产率高的优点。
研究表明,该方法的产率可以达
到90%以上。
2. 分子筛促进法。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高空间分子结构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化学反应
的发生。
该方法将苯甲醇和苯甲酸加入分子筛中反应,得到奥美沙坦酯(图3)。
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无需添加副反应物等优点。
3. 纳米铜催化还原法。
该方法使用纳米铜作为催化剂,将苯甲醛和苯甲酸在酒精溶
液中反应,得到奥美沙坦酯(图4)。
该方法具有催化剂重复利用能力高,产率稳定,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总体来看,新的奥美沙坦酯合成方法不仅提高了合成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更重要
的是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的优质合
成方法被发现并广泛应用。
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奥美沙坦酯是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
近年来,针对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以寻求更高效、更环保、更经济的合成路线。
本文将介绍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一般分为两步:首先是对氯苯乙醛与3-(2-丁烯-1-基)-5-甲基噻嗪-2-硫脲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2-丁烯-1-基)-5-(2-氯苯基)-2,3-二氢噻二嗪-4-酮,然后再将获得的产物与2-氯苯甲醛进行氨酸脱羧缩合反应制得奥美沙坦。
以往的奥美沙坦酯合成路线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缩合反应过程中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产率低,反应条件复杂;氨酸脱羧缩合反应易受杂质物影响,反应时间较长。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更好的合成路线,以提高产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合成效率。
还有学者提出了使用微波辐射技术进行奥美沙坦酯的合成。
微波辐射技术是利用微波场对反应体系中的分子进行激发,从而实现加热和传质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加热方法,微波辐射具有加热均匀、反应速率快、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研究者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对奥美沙坦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微波辐射下合成反应的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产物得率较高,而且产物纯度也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还涉及到了催化剂的研究。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反应能垒,提高反应速率,增加产物得率。
有学者针对奥美沙坦酯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以期提高反应效率。
随着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新的合成方法不仅提高了产物得率,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合成的要求。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会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合成路线,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
奥美沙坦酯(Olmesartan medoxomil)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其化学结构如下
图所示:
奥美沙坦酯由奥美沙坦(Olmesartan)和甲氧苄胺(Medoxomil)组成,其中奥美沙坦是一种存在于市场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而甲氧苄胺是一种对人体无毒的前体物质,只有在
体内代谢后才能生成奥美沙坦。
过去的合成方法中,奥美沙坦酯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将奥美沙坦与甲氧苄胺反应,生成
奥美沙坦酯。
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反应步骤多、反应条件较为复杂、产率较低等。
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
近年来,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被提出,该方法是通过使用固体酸催化剂来合成奥美沙坦酯。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奥美沙坦与甲氧苄胺在无溶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奥美沙坦甲氧苄胺盐。
2. 将奥美沙坦甲氧苄胺盐与固体酸催化剂(如蒙脱土、磷钨酸等)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生成奥美沙坦酯。
这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高温或高压。
2. 反应时间短,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反应。
3. 反应步骤少,简化了合成过程。
4. 收率高,合成效率较高。
在奥美沙坦酯的合成研究中,还有其他一些新方法被提出,如使用无铅催化剂、微波
辅助合成等。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更多研究
来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研究者们正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并为制备高质量的奥美沙坦酯提供技术支持。
奥美沙坦酯合成新方法研究奥美沙坦酯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步:首先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5-苯基-1,2,4-三氮唑-3-羧酸酯(化合物1),然后通过与4-(4-硝基苯基)苯基哌嗪反应,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奥美沙坦酯。
传统的合成方法中,化合物1的制备通常采用以邻苯二甲酸酐(化合物2)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而来。
最关键的步骤是对苯甲酸酐的氮化反应和环化反应。
这种方法虽然合成步骤复杂,但是得到的产率较高。
为了更有效地合成奥美沙坦酯,最近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催化剂,将4-(4-硝基苯基)苯基甲酸与化合物1进行酯化反应,形成奥美沙坦酯。
这种催化剂是由纳米材料和金属催化剂组成的复合物,通过调节催化剂中金属的含量和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可以催化苯甲酸与化合物1的酯化反应,并且具有高产率和高纯度的产物。
这种方法具有化学反应过程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
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利用生物技术合成奥美沙坦酯。
通过使用工程微生物进行发酵反应,将适当的底物引入到微生物中,并在特定生物条件下进行培养和代谢,最终合成奥美沙坦酯。
这种方法具有化学合成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如反应温和、选择性高、高产率、减少污染等。
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和最近的催化剂法以及生物技术法。
这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奥美沙坦酯的合成方法的效率和选择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来自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中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试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50.00%)(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采取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患者采取联合治疗后的血压改善情况较好。
因此,建议各大乡镇卫生院广泛采取这种联合治疗的模式。
关键词:奥美沙坦酯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高血压在临床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且发病范围非常广泛。
在各种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但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1]。
临床中如果对患者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的话,则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还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2]。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本乡镇卫生院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试验,对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效果进行检验,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中的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试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10人,男6人、女4人。
患者年龄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34±6.02)岁;观察组10人,男5人、女5人。
患者年龄4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01±5.89)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对奥美沙坦酯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不存在禁忌证;②患者认知功能无障碍,可以进行正常交流;③患者自愿参加试验;排除标准:①患者在试验途中发生急性病症;②患者合并严重的肝脏类疾病。
5种常见沙坦类降压药物哪家强?该如何选择?
提起来降压药物,就不得不提沙坦类降压药物。
沙坦类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临床上常见得沙坦类药物有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酯五种。
这六种沙坦类降压药物作用机制相同,但降压疗效和适应症有着细微的差别。
今天咱们一文说清。
一、氯沙坦
氯沙坦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沙坦类降压药物,单片氯沙坦降压强度较弱,明显低于其他5种沙坦类降压药物。
在2019年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种指出,在所有的沙坦类降压药物中,只有氯沙坦兼具降压和降尿酸的作用,可作为高血压伴高尿酸症的首选治疗药物。
二、厄贝沙坦
厄贝沙坦降压幅度强,单独使用该药物血压达标率比较高,并且半衰期长达15小时,具有长效降压的作用。
此外,厄贝沙坦被我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三、缬沙坦
缬沙坦降压作用相对较弱,与氯沙坦相当,仅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以及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
是唯一一个被FDA批准用于高血压、心衰、心肌梗死的沙坦类药物。
四、替米沙坦
替米沙坦最大优势为半衰期长,大于20小时,即使偶尔漏服一次,对血压影响也比较小。
降压效果强,更适用于重度高血压患者。
此外,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适合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五、奥美沙坦酯
奥美沙坦酯为前体药物,需要在体内水解为奥美沙坦才可发挥降压作用。
降压强度与替米沙坦相当。
该药物经由肝肾双通道代谢,各占50%。
因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