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九章电与磁第二节磁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二、能力目标: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场、磁感线的含义。
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场。
我国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二、新课教学:1、磁现象: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
2、磁场:试验:把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
结果: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
(1)、结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2)、结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其方向有N极→S极)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几种常见的磁感线。
指南针为什么总指一个方向?(3)、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3、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试验证明:生活中的磁化现象:探究:磁化钢针三、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布置作业:课本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一)磁现象。
1.磁性2.磁体3.磁极4.南极、北极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
1.磁场2.磁感线(三)地磁场(四)磁化。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学习目标:1、理解磁性、磁极、磁体、磁化。
2、知道磁体的类型、磁性材料的分类。
3、理解此现象的应用:记录信息、磁动力4、知道磁体周围存有磁场。
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5、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6、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级。
自主预习:1、磁体上的部分叫做磁极。
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下来后会一端指南,指南的磁极叫极,又叫;另一端会指北,叫极,又叫。
2、磁极间相互作用特点是:,。
3、,叫做磁化。
4、磁体周围存有一种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
5、在物理学中,把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6、用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
7、地球的周围存有磁场,叫。
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极附近。
合作探究1、磁现象:拿一块磁铁,分别让它去接触铁片、钢片、铜片、硬币、塑料片、纸片,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片、钢片、硬币。
介绍磁铁还能够吸引金属钴。
(1)、叫磁性;叫做磁体。
介绍不同形状的磁体。
〔演示实验〕:将一些大头针均匀撒在讲台上,用一块磁铁去接触或靠近大头针,发现:磁体上吸引的大头针数目较多。
(2)、磁极:。
磁体有个磁极。
〔演示实验〕: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让小磁针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会。
多做几次,也是如此。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3)、叫南极,又叫。
叫北极,又叫。
〔演示实验〕:将一根条形磁铁甲用细线悬挂起来,另一根条形磁铁乙的N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极和S极,再用乙的S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极和S极,观察现象可得去结论:(4)、、。
2、磁化〔演示实验〕:拿一根铁棒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然后在铁棒的上方放一根条磁铁,在让它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大头针被。
,叫做磁化。
介绍一些磁化方法。
3、磁场(1)、磁场是。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磁场,就是根据磁场的基本性质理解磁场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和磁第一节磁现象导学案新人教版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学习重点:1、磁体、磁极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习难点:磁化现象学习思路:本节是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
主要的内容有三块,分别是探究磁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方法,了解磁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一、磁现象活动1:阅读课本63页完成实验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课本63页图甲)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课本63页图乙和丙)填一填: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具有的物质。
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
磁体两端最中间最_____。
磁体都有个磁极,分别叫做极和极。
(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4、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注意: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二、磁化活动2:探究5: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我们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例如钢棒)获得磁性呢?填一填:1、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小资料: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合作探究:1、(1)根据彼此间相互排斥的现象,能否判定两物体都是磁体?能否判定相排斥的一侧是同名磁极?(2)根据彼此间相互吸引的现象,能否判定两物体都是磁体?能否判定相排斥的一侧是异名磁极?2、(1)怎样依据磁体的指向性判定磁极?(2)怎样依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定磁极?(3)判定一个钢棒是否具有磁性,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当堂训练:1、把一根有磁性的钢锯条掰成两半,则每一段有个磁极。
第九章电与磁第四节电磁铁(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三、德育目标: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蓄电池一个(6V),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m和1.2m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回形针适量,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看录像:电磁起重机。
看完的同学议一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入:电磁铁的概念。
本节课重点来解决下列问题:学会制作电磁铁;探究:哪些因素决定了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二、新课教学:(一)、制作电磁铁。
学生:讨论制作电磁铁的注意事项,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
自主选择器材。
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
(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师:巡视指导。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1、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
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
请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猜想,加以肯定鼓励。
本节课主要探究电流和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探究其它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二)、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电流、匝数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在探究匝数对电磁铁的磁性影响时,应如何排除电流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分别设计出探究电流和匝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实验电路图。
第九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磁体的吸铁指向性。
2.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什么是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及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有关磁现象,用大量多媒体图片、影视画
面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历史及磁化的原理。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磁现象的知识,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教师:司南拼图、指南针拼图、装水的瓶子、彩色曲别针、磁化的钢钉、纸包着条形
磁铁和蹄形磁铁各一块、各种磁卡、软盘、磁盘、磁带、存折、磁性眼睛盒、多媒
体课件。
学生:(二人一组)每组备有:铝片、铁片、铜片、玻璃片、木片、硬纸片、不同面的
硬币、两个条形磁铁、一人U形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根圆铅笔、小磁针、钢钉、
一盒大头针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司南、指南针两幅拼图.
引导学生说出拼图是什么物体?有什么用途?
(指着讲桌上的大磁针)
看前面的磁针,静止时指的方向就是指南北. 两名同学在黑板上拼出司南、指南针的拼
图来.
学生回答:是司南、指南针。它们能指示方向、指南北方向.
同学们再看,这两幅
拼图在黑板上为什么不掉下来?(边调整拼图位置边说)来回移动也不会掉下来?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们充分利用桌面的磁铁和其它物品,动手去发现去探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实验)
2、引导学生描述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学生回答:拼图后面有磁铁。磁铁能吸引磁性,能吸引黑板
3.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思考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完成下列知识点:
4、引导学生说出身边有关磁现象.
三、小结
南极: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
北极:磁针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
四、布置作业:
课本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磁体在什么位置磁性最强?
磁极之间怎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