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热网规程排版后1013
- 格式:doc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45
2023年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热力网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城市供暖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热力网的运行操作,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供热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确保供暖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第二条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由市政府负责,具体职责包括:1. 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供热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2. 制定热力网的运行操作规范,监督和指导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3. 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三条供热系统的运行操作规范应包含以下内容:1. 供热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供暖期和非供暖期的运行方式;2. 热力网的运行参数,包括进出口温度、压力等指标的要求;3. 运行调度,包括热源的调度、管网的调度等;4. 供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包括锅炉、换热器、泵站等设备的检修和维护;5. 能耗监测和节能措施,包括对供热系统的能耗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6. 应急预案,包括供热系统的突发情况处理和应急救援等。
第四章供热系统的运行要求第四条供热系统的运行应满足以下要求:1. 热源的供热能力应符合城市的热负荷需求,确保供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 热力网的运行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3. 热烟气回收和污水回用应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 供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5. 运行调度应科学合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热源的运行方式和管网的调度方案。
第五章供热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第五条供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应按照规定进行,包括:1. 定期对锅炉、换热器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3. 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设备的运行方式。
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热力网运行操作,确保热力网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热力网系统的运行工作,包括运行部门、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热力网运行操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四条热力网运行操作应遵循科学、规范、经济、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热力网运行操作应加强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
第六条运行部门应定期进行热力网运行操作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运行水平。
第七条制定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做到程序合理、流程规范、步骤清晰。
第二章运行准备第八条运行人员应熟悉生产设施的情况,对热力网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了解。
第九条热力网运行前应检查设备的完整性、紧固件的正常运转、热力流体的正常循环等。
第十条运行人员应按照操作程序,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仪器设备。
第十一条运行人员应核实热力流体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
第三章运行操作第十二条运行人员应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运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第十三条运行人员应保持设备的清洁,及时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
第十四条运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起停时间和顺序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运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开启和关闭,确保设备的正常启动和停止。
第十六条运行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七条运行人员应注意观察热力流体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八条运行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必要时应向上级汇报。
第十九条运行人员应正确使用和保管工具和仪器设备,不得私自带离工作岗位。
第二十条运行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第二十一条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二十二条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热力网应急演练,熟悉应急处理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第二十三条运行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理的技能和经验,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热力网是指由热源、管道、热交换设备及用户组成的供热系统。
为了保障热力网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热效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个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的示例,共计约2000字。
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二)一、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1 运行人员需熟悉供热系统的结构、原理、设备操作及安全知识,具备供热系统运行的必要技能和经验。
1.2 进入供热站时,需佩戴防护服和安全帽,并携带相关工具和设备。
1.3 进行操作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
1.4 在室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必要时使用操作平台和防护栏杆。
1.5 在操作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和参数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供热系统的启停操作2.1 启动操作2.1.1 检查锅炉、热交换器、泵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关闭状态。
2.1.2 按照启动顺序逐个启动设备,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2.1.3 检查设备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满足供热需求。
2.1.4 启动冷却水系统,确保设备和管道的运行温度不超过设计限制。
2.1.5 检查设备的油、水等防护系统,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2 停止操作2.2.1 在停止供热前,需先停止供水,然后逐个停止锅炉、热交换器、冷却水泵等设备。
2.2.2 停止设备前,必须将设备的电源和燃气源切断,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操作。
2.2.3 停止设备后,应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关闭状态。
三、供热系统的运行监测3.1 定期巡视设备和管道运行状况,密切关注设备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变化。
3.2 监测设备的燃气、电力、水网等供应情况,确保能源和水资源的充足供应。
3.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3.4 配合运行人员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3.5 进行供热管道的定期检验,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四、事故处理及应急措施4.1 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模版一、总则1.为确保热力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制定本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明确运行操作的标准和要求。
2.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热力网运行操作的人员,包括运行操作人员、监督人员等。
3.热力网运行操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
二、安全操作1.热力网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经过合格考核,持有相应操作证件。
2.操作前,确认个人及周围环境安全合规,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热力网的运行流程、设备操作规范和紧急故障处理方案。
4.禁止在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工具或进行无关操作。
5.作业区域应保持整洁有序,设备运行标识清晰可见,如有不明确情况应及时向监督人员咨询。
三、设备操作1.热力网设备的操作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超越或忽视操作规程。
2.在操作设备前,需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备周围无人员及其他障碍物。
3.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流程,精确控制各项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禁止私自开启设备的维护模式、变更控制参数等。
5.设备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和参数,确保通畅无阻,并填写相应的运行记录。
四、事故应急处理1.热力网事故应急处理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任何操作人员在发现事故情况后应立即按照应急处理方案采取相应措施。
2.当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冷静,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4.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分析,总结教训,完善应急处理方案,以提高热力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五、记录与报告1.操作人员应认真填写运行记录,记录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异常情况和操作措施等。
2.运行记录应按规定格式填写,条理清晰,真实准确,如实记录。
3.每天的运行记录应于当天完工后提交至相关负责部门,并留存备查。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热网运行,保证热网正常运营,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热网运行的人员。
第三条热网运行包括热源操作、热网操作以及用户热水使用等。
第四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第五条热网运行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第六条热网运行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风险最小化。
第二章热源操作第七条热源操作人员应具备热能设备操作资质,并熟悉热源设备的操作流程。
第八条热源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热源设备,保证供热质量和供热稳定。
第九条在进行热源设备操作前,应先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无异常情况。
第十条热源操作人员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进行任何操作,如需调整设备参数,必须经过相关审批。
第十一条热源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记录,记录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第三章热网操作第十二条热网操作人员应熟悉热网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掌握操作流程和关键点。
第十三条热网操作人员应定期巡视热网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热网泄漏、渗漏等问题。
第十四条热网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测热网水质,保证供热水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在进行热网操作前,应先确保热源设备正常运行,无异常情况。
第十六条热网操作人员应根据供热需求合理调节热网水温,避免供热过热或不足。
第十七条热网操作人员应根据热网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第四章用户热水使用第十八条用户热水使用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违规使用。
第十九条用户热水使用应定期检查水龙头和管道,如有发现漏水等问题,应及时向热网运行人员报告。
第二十条用户热水使用应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第二十一条用户热水使用应按照相关安全要求,正确使用热水设备,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等安全隐患行为。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二十二条在热网运行中,如遇到紧急情况,热网运行人员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热网调节操作规程
引言
为了更好地维护热网系统的运行,提高热力的利用率和安全性,特制定热网调节操作规程。
适用对象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热网调节的工作人员。
调节操作流程
1. 操作准备
操作人员要着工作服,并佩戴好安全帽、手套、口罩等必要防护设备,确保自身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 开始工作
1.打开控制中心主机,确保主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控制程序进行调节,包括温度、水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调节,确保热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操作结束
1.关闭控制中心主机,注意安全。
2.将调节参数归零,确保下次启动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3.整理现场,保持设备运行环境整洁卫生。
安全注意事项
1.在进行热网调节操作时,必须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相
关的培训和指导,并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2.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应高度关注设
备运行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
立刻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3.在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整理现场,保持设备运行环境整洁
卫生,同时要检查、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在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
结语
热网调节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提高热力供应效
率所制定的,必须严格执行。
我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
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守本规程,并不断完善本规程,确保热网系统
高效稳定地运行。
热力网运行操作规程1. 热力网概述热力网是指通过建设热交换站与不同建筑物之间的热网络,将中央暖气的热能通过换热器进行传输,以供暖房间内的温度达到舒适的程度。
热力网的运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 热力网运行班组为了保证热力网运行的顺利,公司需要设立热力网运行班组。
热力网运行班组由班长、副班长、操作员等人员组成。
班长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维修保养工作的监督;副班长负责辅助班长的工作、代理班长的职务;操作员负责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做好日常工作细节等。
3. 热力网的操作规范3.1 安全操作规范热力网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热力网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几条安全操作规范:•热力网操作人员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操作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管道无漏水或冻结等情况;•禁止在热力网设备操作时使用明火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操作证书或经过专业培训;•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配合维修保养工作。
3.2 日常操作规范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公司的操作规范执行操作。
以下是几条日常操作规范:•定期检查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热力站进出口压力,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运行参数;•定期清洗热力站板式换热器、泵、阀门等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设备故障时,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设备,保证热力网的正常运行;•确保各部门的沟通和配合,保证热力网的正常供热。
3.3 节能降耗操作规范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热损耗,操作人员需要遵守节能降耗操作规范。
以下是几条节能降耗操作规范:•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合理调节供回水温度,减小热损耗;•定期清洗阀门、泵等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能量的浪费;•在各建筑的供水管道中加入绝热材料,减少热能的散失;•在热力站中使用高效的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4. 操作流程热力网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开机操作操作人员按照公司规定完成开机流程,启动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前言本文档为热网运行操作规程,旨在为热网运行人员提供操作指导,确保热网安全稳定运行。
热网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其运行管理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用户的供暖需求,热网运行人员需要准确掌握运行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热网运行流程热网运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检查:热网运行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检查内容包括热力管道、阀门、水泵、热交换器和仪表等设备的状态。
2.启动水泵:检查完设备后,可启动水泵。
在启动水泵前,应先打开一级阀门,然后再打开二级阀门和水泵。
启动水泵后,应及时检查水泵运行状态,确保水泵正常工作。
3.热力管道调整:在启动水泵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热力管道的调整。
热力管道调整包括打开或关闭相应的阀门,以及调整管道的水位和压力等参数。
4.热交换器调节:在热力管道调整完成后,需要对热交换器进行调节。
热交换器的调节包括调整水流速度、水温、水位和压力等参数,确保供暖水温恒定,压力稳定。
5.仪表监测:热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仪表进行监测,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仪表。
确保仪表读数正常,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热网安全管理为了确保热网运行的安全性,需进行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安全检查:热网运行人员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空气和水中的氧含量、压力、温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2.防止管道破裂:热力管道可能发生破裂现象,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包括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加强防腐蚀措施、修补管道,以及做好应急预案等。
3.防止水质污染:热网中的供暖水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水质污染。
此外,还需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如酸碱度、氧含量、硫酸盐含量等。
4.应急处理:热网运行中,如遇到紧急情况,需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包括维修设备、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以减少事故损失。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热网运行操作规程,包括热网运行流程和热网安全管理措施。
热网调节操作规程本文档适用于热网调节人员,包括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旨在规范热网运行和维护,确保热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1.安全操作1.1 个人防护在进行热网设备操作或维护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
1.2 设备安全热网设备运行时,要保持设备和周围地面的清洁,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或有裂纹、变形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上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1.3 热网运行安全热网运行过程中,不得存在渗漏和漏电现象,发现任何安全问题都应及时上报维护人员处理,确保热网运行的安全。
2.热网调节2.1 热源局调节2.1.1 操作流程•先关闭热源集中控制器的主电源•确认热源总阀门关闭•关闭旁通阀门•打开费控热表上的调节阀,使调节阀在全开状态•打开局内阀门•打开旁通阀门•打开集中器电源,进行调节操作2.1.2 注意事项•调节热源温度时,需注意控制防止过温现象,最大温度不超过90℃。
•对于一些老旧的设备,要避免大幅度的调节,防止对设备造成损害的情况发生。
2.2 局内调节2.2.1 操作流程•确认热源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打开局内旁通阀,确认热水流动正常•检查各路热力管道的温度,确定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则使用局内调节阀进行调节,并适时调整阀口开度,达到热网的平衡状态。
2.2.2 注意事项•调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过温或过冷现象的发生。
•遇到热网故障或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3.热网维护3.1 操作流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热网的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中要注意管道、阀门等部件的损坏情况,以及水流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水或渗漏现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换或修复,避免问题扩大化3.2 注意事项•在维护过程中,要排除安全隐患,切勿简单处理,确保修复后问题彻底消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总结热网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系统,它的正常运行对于整个社会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因此,在热网调节和维护过程中,无论是设备操作、注意事项,还是维护操作流程,都有很高的安全要求和严格规定。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热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经过与相关单位研究商定,制定本运行操作规程。
第二章热网运行责任第二条热网的运行责任由能源公司负责,热网运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
第三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一)熟悉热网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操作规范。
(二)熟悉热网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程序。
(三)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四)具备热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五)具备热网监测和数据管理的能力。
第三章热网运行工作第四条热网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巡视和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热网设备的工作状态、水质情况、温度和压力等重要参数的监测和记录。
第五条热网运行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设备操作,严禁进行违章操作,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设备维护或修理工作。
第六条热网设备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应及时报修,做好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不影响热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
第七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热网数据的采集和监测,做好热网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章热网运行安全第八条热网运行人员应遵守热网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规定操作,确保热网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做好热网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不出现安全隐患。
第十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做好热网的防冻和防爆工作,保证热网设备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热网的安全演练和技术交流,提高运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五章热网运行管理第十二条热网运行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热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巡视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热网运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十四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做好热网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整理和归档热网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运行操作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Q/CDT-IDBSPC 105 0104-2014目次目次 (I)前言 (III)概述 (4)第一章供热抽汽的设备及系统 (1)1. 抽汽供热运行的原则 (1)2. 抽汽系统保护逻辑 (1)3. 供热抽汽投用具备的条件 (3)4. 抽汽供热的投入 (3)5. 抽汽供热工况的切除、停机 (4)6. 供热运行的日常维护 (4)第二章供热首站的设备及系统 (4)1. 首站设备技术规范及参数 (4)2. 投用前具备的条件 (9)3. 热网补水泵 (10)4. 热网循环泵 (11)5. 热网疏水泵 (13)6. 热网加热器 (14)7. 设备异常事故处理 (15)第三章软化水系统 (18)1. 概述 (18)2. 设备介绍 (19)3. 软化水系统运行操作 (23)4. 异常处理 (28)5. 硬度的测定方法 (28)IQ/CDT-IDBSPC 105 0104-2014第四章管路防冻及防腐 (32)1. 防冻 (32)2. 防腐 (32)第五章电气部分 (32)1. 概述 (32)2. 设备规范 (33)3. 热网首站电气系统运行方式 (34)4. 热网首站电气系统的操作 (35)5. 热网电气系统保护 (36)6. 热网循环泵变频器操作规范 (37)IIQ/CDT-IDBSPC 105 0104-2014前言本规程适用于辽宁调兵山发电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机组热网首站系统启动、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本规程对热网首站系统、软化水系统、设备的运行方式、事故处理进行了相应规范,明确了操作原则和要求,运行中如发生本标准未尽事宜,运行人员必须以实际经验正确判断,决定是否采取必要措施,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若与生产实际不符合,应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审核批准后执行;若规程与相关法定规定相冲突时应依法定规则为准。
本标准由发电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发电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兴、王文强、苏永、张荣华、朱家斌本标准主要审核人:王新蕾本标准主要审定人:王伟本标准批准人:李辉本标准委托发电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第一次发布。
IIIQ/CDT-IDBSPC 105 0104-2014IV概述采暖供热系统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热源为调兵山发电厂,一级热水网供、回水温度为120/60℃。
本次供热改造的采暖供热系统为“三环制”供热系统,一环在热电厂内为蒸汽网,二、三环为一、二级热水网,蒸汽网通过设在电厂内的首站将一级热水网介质加热,一级热水网通过各换热站加热二级热水网介质,二级热水网将热量送至各热用户。
用来加热一级热网水的汽水换热器设在电厂内的热网首站,该换热器采用一级换热方式,额定采暖加热蒸汽参数为0.4~0.9MPa、310℃~360℃。
热水网主干由电厂内热网首站引出,在首站内用蒸汽将60℃的水加热成120℃的高温水,高温水通过各换热站将用户50℃采暖回水加热到70℃,再送到采暖用户。
高温水为一级热水网,供、回水参数120℃~60℃;用户低温水为二级热水网,供、回水参数70℃~50℃。
一级热水网接至供热区域内各个换热站,利用换热站中的水水换热器加热二级热水网,二级热水网与各个热用户相连。
采暖供热系统简图汽轮机供至热网首站的低压蒸汽经换热后,凝结水全部经热网疏水泵回到汽轮机的凝结水系统。
Q/CDT-IDBSPC 105 0104-2014第一章供热抽汽的设备及系统1.抽汽供热运行的原则1)机组的启动、暖机、升速和并网都按纯凝汽式机组进行;当机组负荷大于180MW时可投入抽汽供热运行。
2)当联通管快开阀,供热逆止阀、抽汽快关阀、供热电动门动作不灵活、卡涩,抽汽供热安全门压力以及低压喷水装置未经整定、试验及工作不正常时禁止抽汽供热投入。
2.抽汽系统保护逻辑1)机组供热抽汽投入允许条件:下列条件同时满足(“与”逻辑)a.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开度大于95%b.机组负荷大于60%(180MW)c.DEH操作“抽汽供热准备”按钮按下d.供热抽汽系统阀门没有故障条件2)“抽汽已供热”判断条件:下列条件同时满足(“与”逻辑)a.抽汽供热准备投入条件已满足b.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已开c.供热抽汽气动逆止门已开d.供热抽汽电动门已开3)机组供热“抽汽切除”条件:下列条任一件满足(“或”逻辑)时,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快开,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LEV)快关,供热抽汽气动逆止门及供热抽汽电动门联锁关闭a.锅炉MFT保护动作b.汽机已跳闸c.DEH开出打闸d.机组负荷低于140MW,延时5秒(负荷由高到低触发动作)e.中压缸排汽压力(即供热抽汽压力)三取二低于跳闸值0.35MPa、(与)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关闭至最小开度20%、(与)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LEV)阀位开度>5%f.中压缸排汽压力(三选二)大于1.0MPag.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抽汽切除”h.抽汽已供热后,供热抽汽电动门关闭1Q/CDT-IDBSPC 105 0104-2014i.抽汽已供热后,供热抽汽气动逆止门关闭j.抽汽已供热后,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LEV)关闭k.热网首站发出“热网故障”信号(4台热网循环泵全停、热网断水)4)发电机解列或机组OPC保护动作时、供热抽汽系统控制逻辑a.发电机解列或机组OPC保护动作时、且无更高级别抽汽切除信号时,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先关闭至最小开度20%,保持10s后、发全开调节指令、全开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b.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LEV)快关c.供热抽汽气动逆止门联锁关闭d.供热抽汽电动门联锁关闭5)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控制逻辑a.存在“抽汽切除”条件、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保护快开,机组切换至纯凝汽工况运行6)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LEV)控制逻辑a.存在“抽汽切除”条件,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保护快关7)供热抽汽气动逆止门控制逻辑a.无热网故障信号,供热抽汽逆止门开允许b.存在“抽汽切除”条件,供热抽汽逆止门联锁关闭8)供热抽汽电动门控制逻辑a.无热网故障信号,供热抽汽电动门开允许b.存在“抽汽切除”条件,供热抽汽电动门联锁关闭9)汽轮机跳闸保护逻辑(暂未投)a.中压缸排汽压力高(抽汽压力三取二逻辑大于1.5MPa,),汽轮机跳闸10)热网抽汽控制回路自动切手动控制逻辑a.三个中压缸排汽压力变送器中有两个故障时,切除热网抽汽控制回路自动,(切自动,不关阀门EGV阀及LEV阀、保持阀位),发报警11)连通管快开调节阀(EGV)在线活动试验控制逻辑a.发电机并网后、DEH系统在自动控制方式下、可以进行EGV活动试验,连通管快开调节阀开启5%后延时10s,复位(功控方式下进行)12)中压缸排汽压力高闭锁高压调节汽门增逻辑2Q/CDT-IDBSPC 105 0104-2014 a.抽汽已供热后、中压缸排汽压力(即供热抽汽压力)三取二高于,高于0.95MPa闭锁高压调节汽门增13)供热抽汽系统报警a.中压缸排汽压力(即供热抽汽压力)三取二低于0.40MPa、报警b.中压缸排汽压力(即供热抽汽压力)三取二高于0.85MPa、报警c.快关阀24V失电报警d.快关阀输入信号故障e.快开阀1#传感器故障f.快开阀2#传感器故障g.热网故障综合报警h.快开阀1AC220V失电报警i.快开阀2AC220V失电报警j.快开阀24V失电报警k.快开阀输入信号故障l.快关阀传感器故障m.中压排汽温度高350℃报警3.供热抽汽投用具备的条件1)确认供汽系统中各设备、阀门的检修工作已结束,检修工作票已收回。
2)系统中管道,阀门,保护装置一切正常。
3)各表记齐全并指示正确。
4)热网供水系统已投入,压力正常,水质合格。
5)低压缸喷水能正常投入或切除。
6)检查联通管液控调节阀、各抽汽阀门动作灵活可靠。
7)做抽汽系统保护试验并确认动作正常。
8)热网及热网加热器等经过全面压力试验、无泄漏、无缺陷,投入备用。
9)设备及场地卫生清扫干净。
4.抽汽供热的投入1)当机组负荷大于180MW时,抽汽供热可以投入运行。
2)开启供热管道疏水门,供热抽汽阀旁路门。
3)开启供热蒸汽管道逆止门、开启供热抽汽电动阀,稍开供热蒸汽调节门,进行暖管。
3Q/CDT-IDBSPC 105 0104-20144)暖管结束后,关闭供热抽汽管道疏水门,逐渐开大供热蒸汽调节门,满足首站内循环水温度要求所需的供热蒸汽压力,如不能满足供汽压力则通过关小中、低压缸联通管快开阀,来满足循环水供水温度要求,注意对主机轴向位移、振动的监视,同时注意机组负荷的变化。
5)热网投运后,联系化学化验疏水水质,供热抽汽投入初期疏水排至地沟,疏水水质合格后,根据热网疏水温度匹配情况,投疏水倒至凝汽器或6号低加凝结水入口。
5.抽汽供热工况的切除、停机1)若需将供热工况的运行切换到纯凝汽工况运行,则应使联通管快开调节阀逐渐开启,热负荷逐渐减少,联通管快开调节阀全开后,逐渐关闭供热抽汽快关调节阀,快关调节阀全关后,关闭供热抽汽逆止阀、电动门,机组转入凝汽工况运行,停运过程中对主机轴向位移、振动加强监视,同时注意机组负荷、凝汽器、除氧器水位的变化。
2)若需要在供热工况下正常停机,则按第1条要求将供热工况转入纯凝汽工况运行,再按纯凝汽工况的停机步骤进行停机操作。
3)机组在供热工况下甩负荷,抽汽系统自动退出运行。
4)停机过程中须保证机组与外界供热抽汽管道完全切断,防止解列时抽汽倒灌引起机组超速,停机后也必须确定无蒸汽从供热抽汽管道漏入汽轮机,引起局部冷却或加热。
6.供热运行的日常维护1)对运行中的供热系统及各设备应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联系检修处理。
2)应定期检查调压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所属表计指示是否准确,液控调节阀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3)检查液压油站工作正常,液控蝶阀供油油压在12~14Mpa,系统无漏泄。
4)定期检查供汽管道有无漏泄。
5)冬季停运时做好防冻工作。
第二章供热首站的设备及系统1.首站设备技术规范及参数1)热网加热器的主要技术规范名称单位参数加热器型式卧置、U型管表面式加热器数量台 44Q/CDT-IDBSPC 105 0104-2014名称单位参数单台加热器总面积:m2 750蒸汽冷却段热交换面积m2/凝结段热交换面积m2680疏水冷却段热交换面积:m270壳侧设计压力MPa 1.10壳侧设计温度℃350.0管侧设计压力MPa 2.50管侧设计温度℃140.0壳侧试验压力MPa 2.07管侧试验压力MPa 3.12壳侧最大允许压降MPa ≤0.06管侧最大允许压降MPa ≤0.08管侧流速m/s 1.88(设计)蒸汽进口流速m/s 50.0疏水出口管内流速m/s 0.80疏水进口管内流速m/s 0.85热网水端差(TTD)℃41.84疏水端差(DCA)℃40.0单台热网加热器供水水流量t/h 1362.50热网水进口压力MPa 1.90热网水进口温度℃50.0热网水进口热焓KJ/kg 210.9热网水出口温度℃110.0热网水出口热焓KJ/kg 462.6蒸汽进口压力MPa 0.5~0.9蒸汽进口温度℃338.1蒸汽进口热焓KJ/Kg 3143.3疏水流量t/h 125.05Q/CDT-IDBSPC 105 0104-20146名称单位参数疏水度℃90.0 疏水热焓KJ/Kg 377.22)热网疏水泵的主要技术规范名称单位参数水泵型号EH100-80-3400水泵数量台 6 单台水泵额定流量m3/h 138单台水泵出口扬程mH2O 160 工作转速rpm 2950给水水质凝结水水泵入口温度℃≤120水泵入口压力MPa(g) ≤1.0泵体承压能力MPa(g) 5配套电机工作电压V 380配套电机功率KW 132 电机形式变频布置形式卧式调节方式变频调节配套电机型号YPT315m-2 额定电流 A 234.5 配套电机转速rpm2974电机加热器电压V 220电机加热器功率W803)热网循环水泵的主要技术规范名称单位参数电动热网循环泵型号KSR2000-150电动热网循环水泵数量台 4单台水泵额定流量m3/h 1680单台水泵出口扬程m 162工作转速r/min 1480效率% 82 水泵入口温度℃≤80水泵入口压力MPa 0.4厂家沈阳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4)热网循环水泵电机的主要技术规范项目单位参数型号YPT500-4 额定电压V 6000额定电流 A 130.4额定功率kW 1120额定转速r/min 1486 额定出力下的功率因数0.87 绝缘等级级 F厂家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5)全自动滤水器的主要技术规范项目单位参数型号OLS—1000 额定设计流量m3/h 6400工作压力Mpa 1.0过滤精度mm 2过滤压力损失Mpa 0.03项目单位参数厂家吉林飞特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6)滤水器的主要技术规范项目单位参数型号LS—1000 额定设计流量m3/h 6400工作压力Mpa 1.0过滤精度mm 2过滤压力损失Mpa 0.03厂家吉林飞特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7)热网定压补水泵的主要技术规范名称单位参数水泵型号125GDL 100-20*4水泵数量台 2 单台水泵额定流量m3/h 100单台水泵出口扬程mH2O 80 工作转速rpm 2900给水水质软化水配套电机工作电压V 380配套电机功率KW 37 电机型号YE2-200L2-2额定电流 A 67.9电机转速rpm 29508)热网事故补水泵的主要技术规范名称单位参数水泵型号DHBZ100-65-250水泵数量台 1 单台水泵额定流量m3/h 100单台水泵出口扬程mH2O 80 工作转速rpm 2950 水泵入口压力MPa(g) 吸上高度:5.5 m 配套电机工作电压V 380配套电机功率KW 45 电机型号YB3225m-2额定电流 A 82.2电机转速rpm 29659)热网冷却水泵的主要技术规范名称单位参数水泵型号zwf80-20-60水泵数量台 2 单台水泵额定流量m3/h 20单台水泵出口扬程mH2O 60 工作转速rpm 2900 水泵入口压力MPa(g) 吸上高度:5.5 m 配套电机工作电压V 380配套电机功率KW 18.5 电机型号Y2-160L-2额定电流 A 34.8电机转速rpm 29302.投用前具备的条件1)现场及设备管道完整,清洁,设备、阀门标牌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