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上饶县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下)语文第1次周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什么是经典?尽管我们首先会想到文学经典,但不应该忘记也有宗教经典———不同宗教的不同经典、哲学经典、政治经典、法律经典以及经济经典,它们分别表达并阐明各自领域里的通行的惯例。
文学传统之外的经典文本的存在使得重新评价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变得具有相对性。
文学经典的改变并不能直接影响社会组织和人们的政治及宗教生活,但它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生命和社会各方面的想法。
因为文学经典既关注人们的个人生活如爱情、孤独和死亡,同时也关注个体同他人的关系,比如他和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以及从大的方面来说,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说,所有文学经典的结构和作用都是平等的。
所有的经典都由一组知名的文本构成—-—一些在一个机构或者一群有影响力的人支持的文本。
这些文本的选择是建立在由特定的世界观、哲学观和社会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未必言明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的.这些文本被认为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它们为人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行为提供选择,它们提供着针对人们在真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选文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并被应用于教育.然而,经典不能只被描绘成一组文本,它的空间的、时间的和社会的维度也一定要被说明.我们不能只是表述为一个文学经典,即使是现代作品,因为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心中指的是中国经典还是外国经典或者二者都是,即世界文学经典.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考虑的是出于学校教育目的的相对严格意义上的选本,还是文学史或批评史上提到的相对宽松的选本,还是只是小说和诗歌中偶尔提到的文本。
往往还会有一个由出版社和书店提供的更为宽松的选本,因为总有一些不受机构权力干涉的非主流作品的印刷和买卖。
简言之,我们讨论的是“谁的”经典。
每一个经典都有自己的地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范围,有它自己的市场,在那个范围里,它自己的些许僵化的规则调整着文学权威(教育者、批评家或其他专家)和一般读者之间的关系。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祈(qǐ)祷怂恿(yǒng)辖(xiá)制怔(zhèng)住B.憎(zēng)恶歹(dǎi)毒难堪(kān)性情孤僻(pì)C.挽(wǎn)着哆嗦(duōsuo)埋葬(mán)降(xiáng)服D.契诃(kē)夫陶冶(yě)谗(chán)言战战兢兢(jīng)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B.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C.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D.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C.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D.青岛从被定为奥帆赛、残奥帆赛举办城市的那天起,备受关注的志愿者选拔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随着赛事的日益临近,志愿者团队主体将浮出水面。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把觉民不愿娶冯乐山的侄孙女为妻的意见向高老太爷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家》)B.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的阴谋。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度下上饶综合高中高二年级第1次月考语文考试范围:必修;考试时间:150分钟;AAAAA: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要求各种审美形式,都以温柔折衷为主调,必须要“中和”,不走极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不喜欢“怪力乱神”。
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的一脉传统,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需求。
而在宋、元以后勃发起来的戏曲艺术中,这种美学追求就体现得更为显著了。
元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把“中和美”阐释为“和顺积中”。
“和顺积中”,就是要如同孔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在结构上要把握“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李渔《闲情偶寄》)。
要通过悲喜交集的手法和大团圆的结局,来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
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报仇雪恨.,《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等等。
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即使是《石头记》里的林黛玉不能与贾宝玉团圆,但后来还是有了《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出来同贾宝玉团圆。
再比如像《桃花扇》,结局本是侯朝宗没能与李香君团圆,可顾天石却为其翻案“补恨”,在《南桃花扇》里让侯朝宗与李香君当场团圆。
可见,由悲转喜,由缺转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撒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和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和妥协。
德国美学家费里德兰德有一句名言:“艺术是一种心理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艺术都是心理的。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神境、禅境。
不论是《周易》中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还是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或是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甚至是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示之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文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p ∧q )为假命题,则( ) A .p 为真命题,q 为假命题 B .p 为假命题,q 为假命题 C .p 为真命题,q 为真命题 D .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 2.“x<2”是“x 2﹣2x <0”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椭圆121022=-+-m y m x 长轴在x 轴上,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A 、4 B 、5 C 、7 D 、8 4.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x 2≥1”的否定是( ) A .对任意x ∈R ,都有x 2<1 B .不存在x ∈R ,使得x 2<1 C .存在x 0∈R ,使得x 02≥1 D .存在x 0∈R ,使得x 02<1 5.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1,则“a>b”是“曲线C 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双曲线122=-y a x 的焦点为(2,0),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y=x B .y=x 55± C .y=x 33± D .y=x7.已知椭圆C :12222=+by a x (a >b >0)的左焦点为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AB|=10,|BF|=8,cos ∠ABF=,则C 的离心率为( )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密----------------------------------封---------------------------------线--------------------------------------------A .B .C .D .8.若函数)()(2R a xa x x 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内是增函数在),0()(,+∞∈∀x f R a B 、),0()(+∞∈∀在,x f R a 内是减函数C 、是偶函数)(,x f R a ∈∃D 、是奇函数)(,x f R a ∈∃9.如图,已知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O ,F (﹣2,0)为C 的左焦点,P 为C 上一点,满足|OP|=|OF|且|PF|=4,则椭圆C 的方程为( )A .+=1B .+=1C .+=1D .+=1 10.已知抛物线C :y 2=8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与C 的一个交点,若=4,则|QF|=( ) A .3 B . C . D .11.已知双曲线y 2﹣=1与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l 相交于M ,N 两点,线段MN 的中点为P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1,直线OP 的斜率为k 2,则k 1k 2=( )A .B .﹣C .2D .﹣212.已知F 1,F 2是椭圆12222=+by a x ,(a>b>0)的左右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PF 1⊥PF 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55[B .)1,22[C .]55,0(D .]22,0(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命题"若ab=0,则a=0或b=0"的否命题为 .14.已知双曲线C 与椭圆3x 2+8y 2=24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y=±2x ,则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为 .15.下列有关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命题“若x 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 2=1,则x ≠1”;②命题“∃x ∈R ,x 2+x ﹣1<0”的否定是“∀x ∈R ,x 2+x ﹣1>0”;③命题“若x=y ,则sinx=siny”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④若“p 或q 为真命题,则p ,q 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16.点M (20,40),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若对于抛物线上的任意点P ,|PM|+|PF|的最小值为41,则p 的值等于 .三、解答题(共6小题)(本题共6道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共70分)17.已知命题p :对m ∈[﹣1,1],不等式83522+≥--m a a 恒成立;命题q :不等式x 2+ax+2<0有解.若p 是真命题,q 是假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18.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曲线的标准方程(1)两焦点坐标分别是)22,0(,)22,0(-,并且椭圆经过点)3,21(--。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玉山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现在讲的“丝绸之路”,不是一般的道路,也不是一般的交通线,是有它特定的概念。
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他在19世纪60年代到中亚、中国西部一带进行地理考察,持续3年多时间考察过程中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记载。
回去以后,他在他的研究成果中提出,在公元前2世纪,存在着一条从洛阳、长安到中亚撒马尔罕的商道,这是一条从中国输出丝绸到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道路。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运送的物流是丝绸,所以他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因此,中国的《二十四史》《四库全书》或者1870年以前世界其他有关中国的书上,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说法的。
我们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条路本身早已存在。
比如,在商朝的妇好墓中发现了一些玉器,经鉴定是和田玉、昆仑玉。
它能葬在商朝的墓葬里面,说明商朝就有这条路了。
三千多年前,有人把玉石运到今天的河南,没有道路怎么行呢?另一方面,今天的新疆,历史上不仅有来自中原对它的影响,也有来自西方的影响。
比如在新疆发现的古尸,一看就是白种人,有的肯定是来自欧洲的,这也是一种交流。
所以,季羡林先生曾经讲过,中亚这个地方处在东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上。
无论是古人利用天然的道路,还是他们自己开辟的路,道路本身已经存在。
李希霍芬谈到的“公元前2世纪”,就是指西汉的张骞通西域。
但是张骞通西域并不是为了物资的交流,而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
在此之前,匈奴对汉朝曾经造成巨大的威胁。
西汉开国的时候,匈奴甚至可以威胁到西汉的首都长安。
随着汉朝实力的恢复,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候,汉朝终于有能力对匈奴发动全面反击。
但是,匈奴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汉朝需要防守从辽东到黄河西面的漫长边境,往往顾此失彼。
所以,汉武帝就想联络大夏,让大夏从西面进攻匈奴,汉朝在东面,两路夹击来打败匈奴。
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宫文华审题人:李维军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江西省上饶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上饶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上饶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的全部内容。
江西省上饶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l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文学:人类生存的一种支撑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
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甚至它的市场轰动效应。
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
在我看来,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它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ﻫ从原始文化学的意义上讲,人类在其还不太会直立行走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翩翩起舞,在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唱歌,在其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绘画,在其还不会制定法律条文、撰写科学论文的时候就已经会创作故事和诗歌。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命进化史中的一个包容诸多的“原点”,一个出发点。
而同时,这个“原点"又使它在人类生命活动史中永远占据一个“顶点”,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如俄国美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说的:“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它缓慢地、几乎不为人们觉察地向前和向上运动。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1. (6分)(2017·乌鲁木齐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
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
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
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
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
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
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
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
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
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值:150分第I 卷(阅读题 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
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
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
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
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
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
“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
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上饶县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卷命题人:祝金仙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I 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蓬蒿.(h āo ) 聒.噪(gu ō) 迤逦..(y ǐ l ǐ) 白云出岫.(xi ù)B 。
碣.石(ji é) 渌.水(l ǜ) 怆.然(chu āng ) 夜雪初霁. (q í)C.哀恸.(t òng ) 蕴藉.(ji è) 殷.岩泉(y īn ) 涸.辙之鲋(g ù)D.喟.叹(ku ì) 龟.裂(j ūn ) 扁.舟子(bi ān ) 诲人不倦(hu 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恻隐 扶摇 饷东菑 箪食漂饮 B 。
社谡 决择 谢公屐 当仁不让C 。
博奕 棺椁 契柯夫 揠苗助长D 。
危樯 饥馑 涕泗流 循循善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那小而发亮的眼睛,在刹那间把他溢于言表的得意,把他结记前怨的刻薄,都表露..得明白无遗了。
B 。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情,环保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善待大自然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和责任。
C 。
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出尽风头,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真是今非昔比....啊。
D.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常常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往往为世人所不齿..。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电影《让子弹飞》上映已经超过了半个月,票房也一路奔至5。
5亿。
随着“子弹”的猛飞,片中麻匪所佩戴的面具也成了当下的流行商品。
B 。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C 。
面对这把战国时期的青铜扁酒壶,在场专家没有一个估得出参考价,这真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l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
“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
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
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
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
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
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
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
縢囊是一种小包。
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
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
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
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
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
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
“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
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
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
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
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
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
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
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
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
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
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
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
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
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
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B.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C.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B.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
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C.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上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D.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就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C.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D.“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翻译奇人许渊冲邓郁“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70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
我是2014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93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
8月22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
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120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
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
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
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
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
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
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
可谓“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
自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
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
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
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
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
“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南联大。
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
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
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
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
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
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
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
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
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
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
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
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
”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节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②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到2014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B.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可见,这个奖没什么意义,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
D.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
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5.“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奇”在何处。
(4分)6.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
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剩一只胜出的风筝才告结束。
规则是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
若有风筝被割断,那些孩子就拼命地追逐那个随风飘扬的风筝。
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
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是哈桑。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和我坐在书房里烤着火,爸爸划了一根火柴,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比赛!”爸爸随口一说,却在我脑海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好办法!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