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生活体验活动。
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B. 烧烤食物C. 制作磨制石器D.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某部纪录片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能够最先吃到米饭的是()A. 半坡人B. 河姆渡人C. 元谋人D. 北京人3.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
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等级制4.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灿烂的文明包括()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
②诸侯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向天子纳贡。
③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取代周天子地位。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历史短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时,为扮演孟子的学生设计的台词应是()A.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 天法道,道法自然7.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A. 公元前3世纪初B. 公元前3世纪末C. 公元前2世纪初D. 公元前2世纪末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5分)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的著名远古人类代表,研究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古代诗歌C.学者推断D.考古挖掘2.(1.5分)如图是《河姆渡遗址》邮票,展示了我国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1.5分)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殷墟遗址属于()A.夏朝遗址B.商朝遗址C.春秋遗址D.战国遗址4.(1.5分)西周初年出现了鲁、宋、燕、卫等诸侯国,这体现了()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世袭制5.(1.5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其最有力的证据是()A.B.C.D.6.(1.5分)司母戊鼎是存世的中国青铜时代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铜器。
其纹饰精美,铸造时需要几百个工匠密切配合操作。
以上内容能解读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②商王朝能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生产③商代青铜铸造业规模较大④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1.5分)天子死后,王室还要向诸侯乞讨丧葬费,王室控制的土地还不及中等诸侯国,这种现象发生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8.(1.5分)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C.当时以牛肉为主要食物D.孔子的这两位弟子属牛9.(1.5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①孔子反对苛政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④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2019.01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河南安阳殷墟(WWW.AYYX.COM)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息(如图网站截屏),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A.青铜器B.圆形方孔钱C.兵马俑D.造纸术3.《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世袭制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2000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A.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B.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C.百家争鸣的局面D.诸侯争霸的局面6.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7.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
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公元前7世纪早期B.公元前7世纪末期C.公元前8世纪早期D.公元前8世纪末期9.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黔东南州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考生自己留存。
一、选择题:共40分(1-20题,每小题2分。
以下各题均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在答题卡内用28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标号涂黑)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你班同学准备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选择哪条线路A.黔东南——北京——周口店 B.黔东南——杭州——余姚C.黔东南—一云南——元谋县 D.黔东南——陕西——蓝田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3.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面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他们建造房屋的形式主要是A.干栏式 B.吊脚楼 C.窑洞 D.半地穴式4.“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父子关系 B.武艺高强 C.贤德之人 D.年长者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该王朝是A.夏 B.商 C.西周 D.秦6.“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7.当你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之后,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 B.齐 C.楚 D.秦8.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
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涿鹿之战9.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
如图文物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A. 直立行走B. 打制石器C. 洞穴定居D. 使用天然火2.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3.黄帝陵位子队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
这是因为黄帝()A. 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B. 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C. 实行禅让制D. 建立了夏朝4.“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5.“青铜文明”是对商周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高度概括。
在下列出土的青钢工艺成就中,最重的青铜器是()A. 青铜面具B. 四羊方尊C. 青铜神树D. 司母戊鼎6.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你知道春秋时期的首霸是()A. 楚庄王B. 晋文公C. 齐桓公D. 宋襄公7.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
”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A. 楚秦B. 齐燕C. 秦齐D. 秦燕8. 小王去四川旅游回来,用图照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参观的著名景点时说:这一伟大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早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他介绍的工程是( )A. 都江堰B. 灵渠C. 京杭大运河D. 会通河9.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矛盾,据此回答: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0.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 B. C. D.11.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开皇之治D. 开元盛世12.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如图体现的措施是( )A. 商鞅改革户籍制B. 文景帝以德化民C. 汉武帝的推恩令D. 挟天子以令诸侯13. 2017 年1 月9 日,屠呦呦获得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你班同学准备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选择哪条线路()A. 黔东南--北京--周口店B. 黔东南--杭州--余姚C. 黔东南-一云南--元谋县D. 黔东南--陕西--蓝田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3.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面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他们建造房屋的形式主要是()A. 干栏式B. 吊脚楼C. 窑洞D. 半地穴式4.“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聪明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 父子关系B. 武艺高强C. 有才有德D. 年长者为首领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该王朝是()A. 夏B. 商朝C. 西周D. 秦6.“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7.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 晋B. 齐C. 楚D. 秦8.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
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A. 桂陵之战B. 马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涿鹿之战9.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 老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10.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 B. C. D.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我们要反对秦的暴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A. 禅让制B. 神权政治C. 封建制度D. 分封制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始?A. 周平王东迁B. 齐桓公称霸C. 晋文公称霸D. 楚庄王称霸3. 下列哪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4. 下列哪个国家是战国七雄之一?A. 鲁国B. 卫国C. 韩国D. 中山国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秦朝的建立?A. 秦始皇称帝B. 秦灭六国C. 楚汉战争D. 吕不韦专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 西周实行______制度,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3. 春秋时期,______成为第一个霸主。
4. 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的学说。
5. 战国时期,______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3. 请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25分)1. 请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B4. C5. B二、填空题答案1. 夏2. 分封3. 齐桓公4. 儒5. 秦三、简答题答案1. 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包括:奴隶制度、神权政治、封建制度、分封制等。
2.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春秋时期战争规模较小,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较大;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较为完善,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等。
3.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倡君子之道,主张以德治国。
四、论述题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1. 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A. 会制造和使用石器等B. 已会种植庄稼C.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D. 懂得人工取火2.“稻花香里话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A. 北京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山顶洞人3.从使用的劳动工具的特点来划分,河姆渡居民应该属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传说时代D. 史前时代4.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 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 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 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 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5.仔细观察图,判断此图是()A.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B. 春秋形势图C. 战国形势图D. 秦朝疆域图6.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7.农具的发明和改进对农业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图农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②③①8.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展示并演绎了文物“商鞅方升”(见图)的前世今生。
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A. 奖励军功B. 奖励农耕C. 推行县制D. 统一度量衡9.为改变经济凋敝的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所体现的思想流派是()A. 道家B. 法家C. 墨家D. 儒家10.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想要完成这一建设,必须首先做到教育公平。
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 因材施教B. 兼爱C. 有教无类D. 仁政11.《论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流派的思想?()A. 兵家B. 法家C. 墨家D. 儒家1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A. 公元前2世纪早期B. 公元前3世纪早期C. 公元前2世纪晚期D. 公元前3世纪晚期1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汉字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和历史。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处。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叙述,与右侧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会使用火C.使用磨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3.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
该大战是()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桂陵之战4.“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
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
”他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5.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6.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建立于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好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务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A.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C.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D.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8.《论语》云:“管仲相齐桓,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齐桓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晋文公称霸 D.勾践称霸【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1页 9题图 10题图9.如上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C.燕、齐、秦、楚D.燕、齐、楚、秦10.上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它是:A.郑国渠 B.灵渠C.六辅渠 D.都江堰11.右图是安放在泰山岱庙大殿前的秦泰山刻石部分,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来源是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2.央视热播的《风味人间》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3.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下列的各项制度中,其中含有原始“民主”色彩的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等级制4. “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之易方向。
”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黄帝陵B.炎帝陵C.大禹陵D.秦始皇陵5.某学者在其所撰写的历史论文中呈现了如下材料。
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用的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贫富分化B.阶级出现C.国家产生D.封建亲戚6.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这段史料揭示出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主要原因是A.齐国有鱼盐之利B.管仲辅佐进行改革C.老百姓支持拥护D.以“尊王攘夷”为策略7.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仁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9.从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A. “春秋无义战”B. “无为而治”C. “兼爱”“非攻”D. “民贵君轻”10.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1.本卷分为试卷和答卷。
答案请写在答卷七,不要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2.本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能够使用并保存火种”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剩人 D.半坡人
2.下面这组邮票反映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已能够
①种植水稻②使用青铜农具③住干栏式房屋④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A.炎黄战蚩尤 B.黄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
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5.“平王之时,周势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中此段所述“诸侯争霸”出现于我国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6.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外江用于灌溉,内江用于分洪
C.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
D.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7.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下列选项与老子主张相符的是
A.“仁者爱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8.秦统一后,货币的标准样式是
9.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
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10.“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
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
”诗句歌颂的是
A.西汉的建立 R刘邦的统治 C.文景之治 D.汉武帝大一统
11.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 B.新朝 C.西汉 D.东汉
12.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13.以下关于两汉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司马迁写成《史记》 D.东汉末年出现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14.决定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垓下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1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兰亭集序》 D.《水经注》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请在答题卷上涂T,错误的涂F)
17 .传说中的炎帝,名轩辕,与黄帝一起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
18.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形声。
( )
19.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之久的战乱,它耗竭了西晋国力,此后少数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 )
20.“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成语故事,来源于淝水之战。
( )
三、综合题(本题共3大题,共40分)
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一一《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泰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
”一一李白
(1)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6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4分)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5分)
22.(1 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
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
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指出西周和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
(8分)
(2)两种制度中哪一种制度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从图中提炼出西晋时期的两大特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判断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7. F 18. F 19.T 20.T
三、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40分)
21.(1)按军功授爵;鼓励耕织。
(6分)
(2)秦统一中国。
(4分)
(3)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
(5分)
22.(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
(8分)
(2)郡县制(5分)
23.国家统一;境内分布了五个内迁的少数民族。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