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78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以下哪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4. 北宋时期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5. 下列哪位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马可·波罗二、判断题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业最发达的时期。
()4. 明朝时期,中国实行了海禁政策。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从北方转移到____。
4. 明朝的____下西洋,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海活动。
5. 清朝的____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指的是什么?3. 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和文化有哪些重要成就?4. 明朝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5. 请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唐朝的对外交往有哪些重要影响。
2. 请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3. 请说明明朝的“一条鞭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4. 请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请结合历史事件,说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分析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历史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2. 请设计一个关于宋朝的科技成就的科普活动,包括活动的主题、形式、内容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秦朝答案:D2.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多少年到公元多少年之间的时间段?A.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B.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C.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D.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答案:C3. 下列哪个工具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最早使用的?A. 石斧B. 陶器C. 石锛D. 磨盘答案:A4. 以下哪个宗教起源于中国?A.B. 教C.D.答案:D5. 以下哪位皇帝是明朝的创始人?A. 宋太祖B. 刘邦C. 朱元璋D. 康熙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通过殿试的人可以成为官员。
2. 说说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
它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和商品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瓷器、茶叶、药材等。
3.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社会分为皇帝、官僚、地主、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皇帝统治全国,官僚负责政务,地主收取农民的租税,农民务农生活,奴隶为奴隶主工作。
5. 请简述一下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
答案: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指远古时代的传说时期,据说由三皇和五帝统治。
三皇分别是伏羲、女娲和神农,他们是人类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
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役?A. 官渡之战B. 淝水之战C. 巨鹿之战D. 长平之战4. 以下哪个朝代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A. 后梁B. 后周C. 前蜀D. 南唐5. 丝绸之路起点是哪个城市?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
(√/×)4.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5. 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开始于____朝。
2. “三国演义”中的“三足鼎立”指的是魏、蜀、____。
3. 北宋时期,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了____。
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
5. 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郑和,他的船队被称为“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简述明朝的“靖难之役”。
5. 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是唐朝的皇帝,你会如何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2. 如果你生活在宋朝,你会如何参与到海外贸易中?3. 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你会如何应对倭寇的侵扰?4.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你会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5. 如果你是一位历史学家,你会如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七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试卷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沟通B、抵御了匈奴进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3、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 )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④暴政导致其灭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4、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5、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筒车曲辕犁推广,人口耕地齐增加B、中外交往很频繁,色彩绚丽唐三彩C、洛阳国际大都会,朝贡藩国七十多D、公私学校齐设立,藏书著述很丰盛6、李白、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色,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出身不同B、生活背景不同C.思想性格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7、唐朝一乐舞再现了唐太宗早年以秦王身份率众杀敌的情景,它出自哪部作品( )A、《霓裳羽衣曲》B、《龟兹乐》C、《秦王破阵乐》D、《突厥乐》8、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域分别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大致管辖今天的( )A、西藏地区B、新疆地区C、云南地区D、东北地区9、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A. 开始形成时期B. 初步发展时期C. 繁荣发展时期D. 走向衰落时期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 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 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 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 《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 《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 《缀术》和《天工开物》D. 《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4.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 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B.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C.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安5.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①李白②阎立本③杜甫④白居易⑤吴道子⑥柳公权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6.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 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 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8.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A.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 食客盈门的酒楼C.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 好汉比武的擂台9.宋朝时,我国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主要有()①南方战乱较少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③④10.对宋代经济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宋朝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B.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 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非洲东海岸D.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 士大夫的提倡B. 达官贵人的需要C.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 农民的需要12.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②③D. ①③②④1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A. 赵高B. 杨国忠C. 秦桧D. 李林甫14.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A. 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C. 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15.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兆页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④16.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 隋末农民战争B. 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 文天祥抗元的战争17.“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宋书》D. 《二十四史》18.元朝时,你如果到松江学习棉纺织业技术,你首先拜访的老师应是()A. 文成公主B. 王昭君C. 黄道婆D. 金城公主19.下列哪部作品被外国学者喻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 李时珍《本草纲目》B. 宋应星《天工开物》C. 徐光启《农政全书》D.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20.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A. 明朝国力雄厚B. 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先进的指南针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D. 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21.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雅克萨之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22.“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 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3.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 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B. 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 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D. 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24.“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电视C. 飞机D. 印刷术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D3.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A. 23B. 34C. 45D. 56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A. 韩国B. 英国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长城。
答案:中国的长城是古代中国修筑的防御工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度约21,196公里。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起源于东汉时期。
通过将纸浆制成纸张,造纸术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书写和记录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5分)1. 请解释什么是封建制度。
答案: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式,指君主授予贵族土地和特权,贵族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以保证封建君主的统治。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2. 请解释什么是农耕文明。
答案:农耕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文明形态。
农耕文明的特点是人们依靠农业生产为生,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并出现城市、政治组织、文化等各种社会形态。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
(√)2.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3.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
(√)4. 中国的国花是玫瑰花。
(×)5.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五、附加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答案: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卷面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请你选出最令人满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计42分)1.下面是对我国一远古人类的头骨的描述,请你判断描述的应该是()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学习历史得出结论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历史遗址、遗物,下列不属于历史遗物的是()A.半坡房屋复原图B.鱼纹彩陶盆:半坡聚落出土C.骨耜:河姆渡聚落出土D.稻谷:河姆渡聚落出土A.A B.B C.C D.D3.关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表述正确的是()A.秦国蜀郡郡守李斯主持修建的B.鱼嘴将长江分为内外江两部分C.沟通湘江漓江,便利南北水运D.成都平原由此成为“天府之国”4.“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5.将夏王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新王朝的开创者B.统治残暴,失去民心C.王朝鼎盛的建立者D.爱民如子,重用人才6.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从而确立的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A.禅让制B.郡县制C.世袭制D.分封制7.(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新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齐桓公、齐国B.晋文公、齐国C.楚庄王、秦国D.齐恒公、秦国8.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被称为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的是()A.分封制B.甲骨文C.百家争鸣D.焚书坑儒9.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10.商代后期,制造的大型器物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纺织业发达B.制瓷业水平高超C.青铜制造工艺水平高超D.造纸业发达1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初一年级第一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3分,共48分)1.长沙市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B. 北京周口店C. 浙江河姆渡D. 陕西半坡村2.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已知的史前历史信息均是从这些发现中获取的。
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B.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C.战国铁农具D. 汉代耕作石画像3.“今大道既隐(消逝),天下为家(私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这一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A.分封制B.禅让制C.王位世袭制D.种姓制4.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楚国的位置应是()5.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当时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6.右图所示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该工程是()A.长城B.灵渠C.郑国渠D.都江堰7.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 )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夏桀和商汤之间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项羽和刘邦之间8.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发展B.加强南北交通C.巡游享乐D.巩固封建统治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减轻刑罚D.善于纳谏
3、下列生产工具是在唐朝出现的有①耧车②秧马③曲辕犁④筒车A.①②B.①③ C .③④D.②③
4、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中后期,下列哪些现象是你能见到的①在长安城内可以见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②有人正在看雕版印刷的《金刚经》③饮茶风靡全国④妇女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
A.①B.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5、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A.唐朝设立都督府B.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C.修筑“参天可汗道”D.派大军扫平东突厥
7、“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的由隋朝工匠李春设
计的哪座桥
A.玉带桥B.赵州桥C.泸定桥D.卢沟桥
8、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D.造
纸术、火药
9、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B.甘肃敦煌C.河南洛阳D.陕西西安
10、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赵匡胤B.耶律阿保机C.阿骨打D.元昊
11、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B.岳飞的忠君思想C.岳家军纪律严明D.岳家军作战勇敢
12、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
A.北魏、西夏B.辽、北宋C.辽、西夏D.西夏、北宋
13、在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见右图)说:“看,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A.《天王送子图》B.《清明上河图》
C.《洛神赋图》
D.《步辇图》
14、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的建立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15、为鼓励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港口开设了专供外商居住的地方,称为
A.蕃坊B.蕃市C.蕃学D.市舶机构
16、下列哪一项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
A.建立蒙古政权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
17、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一部著作是A.《金刚经》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18、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
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B.《资治通鉴》C.《史记》D.《念怒娇•赤壁怀古》
19、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
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吗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0、穿越时空隧道的李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应该是
A.唐诗B.策问C.《三国演义》D.四书五经
21、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征。
你认为哪一项概括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22、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锦衣卫③设立东厂④设立廷杖制度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2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句出自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郑和
24、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
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A.闭关锁国的政策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D.军机处的设立
25、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中国的领土
A.黑龙江流域B.乌苏里江流域C.尼布楚地区D.库页岛26、明清时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你知道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吗
A.京城B.宫城C.皇城D.外城
27、郭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
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你知道吗?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28、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29、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出现在
A.唐朝B.宋朝C.明朝中叶D.清朝
30、电视剧《乔家大院》,再现了清朝一著名商人,从咸丰至慈禧太后统治年间的艰难创业史。
剧中的“乔致庸”是当时哪一商帮中的代表人物
A.徽商B.晋商C.粤商D.鲁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读“唐朝三省六部简表”图:
请回答:
(1)图中的A是;B是;C是;D是。
(2)三省中,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最后由执行。
(3)六部分管,它隶属于。
32、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回答:
(1)“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2)“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南宋时,通行的纸币又称为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请回答:
(1)唐朝时,文成公主人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清朝时期清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2)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反对分裂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4、明初,对外交往活跃频繁,中华民族实现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那就是郑和下西洋。
今年距郑和首次下西洋多少周年?郑和下西洋先后有几次?最远曾到达哪里?你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35、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期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5DBCDC;6-10BBBBB;11-15ABBCA;
16-20ABACD;21-25CBBBC;26-30BCBCB。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1)中书省尚书省户部刑部……②分
(2)中书省审核尚书省……③分
(3)具体政务尚书省……②分
32、(1)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等……②
分说明了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①分
(2)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的冶炼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回答任意两点均可)……②分
(3)交子会子(关子)……②分
33、(1)建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③分
(2)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伊
犁、西北与东北等地设立将军与参赞大臣;实行减免赋税、会盟、联姻等方式、修筑避暑山庄与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④分
34、603年……①分七次……①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①分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
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④分
35、体现:农民起义的打击;封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鄙薄科学技术、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等政策阻碍历史发展;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使中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
……④分
教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和强大,一定要对外开放,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重视科学技术,善于学习和创新。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