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2.24 KB
- 文档页数:2
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傅春恋;李雪晶;郭轶【摘要】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及门诊患者80例,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以HAMD、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作用快,其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副作用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起效快、副作用轻.【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1(023)012【总页数】2页(P1457,1491)【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抑郁症【作者】傅春恋;李雪晶;郭轶【作者单位】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5104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艾司西酞普兰为新型抗抑郁药,为观察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作用及安全性,将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1 资料广州白云心理医院近期住院和门诊患者,符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接受治疗前2周未用过任何抗抑郁药物;排除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合并症。
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45岁,平均(29.17±6.87)岁;病程 2 ~36 个月,平均(3.72±1.10)个月。
阿米替林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9~48岁,平均(27.86±9.67)岁;病程 1.5 ~38 个月,平均(3.48 ±2.30)个月。
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2 方法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mg/d,最大剂量20 mg/d。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韩嫣;马振武【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Method: Sixty-one patients with senil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scitalopram group and sertraline group treated for six weeks. The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 clinical general impression (CGI) 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respectively.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in scores of all scale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after 6 weeks treatment in two group (P < 0.01) , meanwhil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ere found in the escitalopram group than in the sertraline group at the end of first week treatment(P <0.05), which suggest that the research group took effects faster. Effective rate of escitalopram group was 93.5% and of sertraline group was 90%.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equivalente (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both groups were mild and didn't need special treatment. Conclusion:Escitalopram has an marked curative effect, higher safety and better toler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1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和舍曲林组3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1周比舍曲林组改善显著(P<0.05),提示西酞普兰组起效快,有效率93.5%,舍曲林组为90%,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处理.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起效快,耐受性好.【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1)005【总页数】2页(P346-347)【关键词】老年期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作者】韩嫣;马振武【作者单位】453002 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53002 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053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精神障碍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而老年抑郁症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的最常见老年精神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崔向波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16(14)7
【摘要】目的:对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
方
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AMD、HAMA分值均低于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B组
总有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A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B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也更高。
【总页数】1页(P70-70)
【作者】崔向波
【作者单位】洛阳荣康医院,河南洛阳 47101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J], 吕振雷;张云彪;祁曙光
2.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J], 李琪勇;李家磊
3.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 王巍
4.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J], 李霞;谭洪华;王树峰
5.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J], 曙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抑郁症发生在55岁或者60岁以上患者群体中被称之为老年抑郁症,以不愿参与言语活动、思维活动减缓以及情绪不高等表现为主要临床症状[1]。
罹患老年抑郁症之后,患者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和朋友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存在较大的威胁。
现阶段,针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药物疗法,使用适当的抗抑郁药物可以使抑郁程度得到显著缓解,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2]。
基于此,本次研究将针对舍曲林与艾司西酞普兰两种抗抑郁药物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11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男26例,女32例;年龄51~85岁,平均(62.33±1.29)岁;平均病程(9.98±1.49)个月。
观察组男27例,女31例;年龄52~86岁,平均(62.19±1.33)岁;平均病程(9.97±1.51)个月。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舍曲林进行治疗,用药初期阶段,剂量50mg/次,用药频率1次/d,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根据病情将剂量调整至100~150mg/d。
观察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口服,用药初期阶段,剂量5mg/次,用药频率1次/d,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根据病情将剂量调整至15mg/d。
两组患者按照上述方式服用8个疗程,每个疗程7d。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改善状况,观察时间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4、6、8个疗程。
抑郁症改善状况的评价借助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完成,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症状越明显。
②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头痛、便秘、心率过速)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整理和分析,(x ±s )表示计量资料,以t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C)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AMD评分、CDSS-C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且躁狂发作、恶心呕吐、便秘、失眠、胃纳差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症状纠正作用更佳,且安全性可靠。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青少年抑郁症;疗效抑郁症是以单次或反复发作的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少、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睡眠障碍等症状为典型表现的精神疾病[1]。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均是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药,其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2]。
目前已有众多报道提示两种药物均可以起到良好抗抑郁效果,但关于两种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的报道较少[3]。
基于此,本研究实际以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例开展实验,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现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15~18岁,平均(16.78±1.1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6.20±1.35)个月。
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5~18岁,平均(16.20±1.77)岁;病程1~8个月,平均(6.01±1.47)个月,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方法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选择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舍曲林片(国药准字H20080141),初始剂量25mg/d,两周后根据患者耐受加量至100~200mg/d。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比较解凯【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2【摘要】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方法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6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期间安全性。
结果治疗前两组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观察组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6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0% VS 80.00%,χ2=0.827,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用于治疗卒中后抑郁均有良好效果,且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短期内效果改善更为明显。
【总页数】2页(P112-113)【作者】解凯【作者单位】475003 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J], 许冬梅;赵利国2.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J], 冯连启3.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老年性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J], 么宪伟;于志军;李滟岚4.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差异 [J], 罗燕兰5.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NSE、NPY 的影响 [J], 卢伟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吕振雷;张云彪;祁曙光【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for depressive patients. Method: Forty-two depressiv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escitalopram group ( n = 20 ) and citalopram group (n=22) for a 6 weeks double-blind study. 17 items HAMD 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before treatment and by the end of 1,2,4,and 6 weeks. Results: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the HAMD scores decreased from (23.06±2.22)and(22.78 ±2.03)to(7.76 ±2.98) and (7.90 ±3. 11) in the escitalopram group and the citalopram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0.0% and 77. 3% ,and the curative rate was 50. 0% and 45. 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and curative rate between the 2 groups (χ2 =0.046,P = 0. 830; χ2 =1.828,P=0.176).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main side effects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 Escitalopram and citalopram are similarly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but escitalopram has earlier response.%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的HAMD总分分别从治疗前(23.06±2.22)分和(22.78±2.03)分降至(7.76 ±2.98)分和(7.90±3.11)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7.3%(x2=0.046,P=0.83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45.5%(x2=1.828,P=0.176).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相同,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1【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作者】吕振雷;张云彪;祁曙光【作者单位】214151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214151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214151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的精神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分析蔡旭明; 阮洪梅; 任季冬【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2(021)008【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49例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为期六周,采用HAMD、CGI量表评定临床效果,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共49例(艾司西酞普兰25例,舍曲林组24例),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5.1%和67.4%,无显著差异,治疗一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减分率优于舍曲林组,治疗二周后无显著差异。
艾司西酞普兰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0%,低于舍曲林组的37.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起效快的治疗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药物。
【总页数】2页(P51-52)【作者】蔡旭明; 阮洪梅; 任季冬【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相关文献】1.舒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对照分析 [J], 陈勤;汪仲春;邱堂威2.奥沙西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躯体疾病的老年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J], 闫翌君;马闯胜;阎琳3.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J], 费小聪;陈海支;陈小郧;李建华4.奥沙西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躯体疾病老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分析 [J], 杨崴5.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舍曲林治疗心内科门诊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J], 刘琴;彭楠茵;张雅楠;金超;龚山;宁亮;肖轶;余国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