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周天灸联合培元固本大膏药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598.64 KB
- 文档页数:4
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住院的寒湿型腰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予艾灸疗法及常规护理,治疗组予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及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数字评分法(NRS)、腰椎功能评定情况。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V 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 AS评分为(2.34±0.57)分,对照组为(3.07±0.83)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NRS 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RS评分为(3.21±0.87)分,对照组为(4.23±0.89)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冶疗前均得到改善,屈曲伸直比明显减小,中位频率斜率明显增大;腰椎功能评定指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Yaotong Powder medicine hot treatment for cold dampness syndrom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120 cases of cold dampness syndrom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3 in Shaog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col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xibus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Yaotong Powder medicine hot treatment and integra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V AS, NRS score and lumbar function assess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1.67%, which was higher than 81.67% of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V AS, NR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V AS, NRS scor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2.34±0.57), (3.21±0.87) score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3.07±0.83), (4.23±0.89)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egree of pain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flexion extension ratio were decreased, median frequency slope were increased; the lumbar function assessment index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wo groups ha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Yaotong Powder medicine hot treatment for cold dampness syndrom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Moxibustion; Yaotong Powder; Medicine hot treatment; Cold dampness syndrom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Nursing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较为常见,究其病因主要是因外力、劳损、扭伤等刺激使得患者的腰椎间盘受到牵拉、挤压和、扭转,从而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后侧,或者后外侧突出,导致腰腿痛综合症候的发生[1]。
2022年第8卷第9期Vol.8,No.9,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中药膏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的护理体会陈金铃1,刘洁1,张聘1,董玉霞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78)摘要:本文回顾中药膏摩的治疗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
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中药膏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下肢无力的症状。
中药膏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药膏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中图分类号:R 28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9-0113-04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massage therapy andnursing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CHEN Jinling 1,LIU Jie 1,ZHANG Ping 1,DONG Yuxia 2(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2.Depar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s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intment massage therapy and nursing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Based on the routine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TCM ointment massage therapy was adopted to relieve the lower extremity pain and weakness.TCM ointment massage therapy is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and well -accepted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intment massage ;manipulative therap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i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具有维持脊柱稳定、缓冲震荡等作用。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2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中有各包含91例患者,一组为联合组,采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其临床治疗和护理内容。
结果:联合组中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60%;对照组中的总护理满意度为76.92%。
联合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较常规护理而言,艾灸联合穴位贴敷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艾灸;穴位贴敷;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护理内容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属常见病,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因素为腰椎间盘突出,多发人群是中青年的患者,好发病部位有:腰背部的第四腰椎、第五腰椎间,或者是在第五腰椎和骶骨间,对患者的影响较为严重[1-2]。
在中医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又被称为“腰痛”,其病因多是因为外感或内伤造成腰部的血行不畅,从而出现腰部疼痛,近几年,中医的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如针灸、穴位贴敷等应用治疗,现今则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其效果则比单独应用的效果优异[3]。
本文择取我院2017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2例展开研究,采用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情况,具体内容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取我院2017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2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中有各包含91例患者,且患者均符合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心或肾等脏器疾病,并自愿签署知情书。
其中联合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10.2)岁;另一组为对照组,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46例,年龄区间在25-68岁之间,均年龄为(47.2±13.1)岁。
腰痛是全球导致残疾的三大主要病因之一,也是我国主要致残的前20种病因[1-2],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腰痛的常见疾病[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年轻化逐年上升,临床多表现为腰部疼痛,或牵涉下肢痛,甚则双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
在治疗方面,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中医采取保守治疗,特色明显。
在中医治疗中,需要中医护理的密切配合。
中医护理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导向,辨证论治为核心,结合“三因制宜”和“治未病”等原则,从生活方式、情志调护、膳食调养、中医护理技术、健康宣教等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巩固治疗效果。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3月- 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纳入标椎:腰部疼痛,伴或不伴下肢疼痛的患者,CT 或者MRI 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或伴神经根受压的患者,无心脏疾病、以及重大疾病的患者,无晕针,不惧怕针刺的患者。
排除标准:心、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认知沟通障碍,有精神疾病史患者。
观察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2~66岁;病程10天~8个月;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26~68岁;病程14天~5个月。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本证型为风寒湿滞型,辨证施护[4]中医特色护理主要为拔火罐、艾灸、蜡疗、中医定向透药,具体内容如下。
(1)拔火罐:其功效为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
选罐并检查罐口及罐体有无破损,一手以血管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另一手持火罐,在治疗部位(腰部)上方将燃烧的酒精棉球伸入罐内中下端,绕l ~2周后迅速移开棉球,立即将罐口按扣在所选部位(穴位)上,吸牢后撒手,侧身将燃烧的酒精棉球放入广口瓶内,并密闭广口瓶使棉球熄灭。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针灸推拿现对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2例进行研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MRI检查确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
在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37~60岁,平均年龄(47.92±8.75)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2.58±1.27)年;在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9~58岁,平均年龄(47.73土8.42)岁,病程8个月~3年,平均病程(2.69士1.58)年。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腰椎突出节段为L5~S1时,取委阳、秩边、环跳、腰夹脊穴、太溪、昆仑、承扶、承山、殷门、委中,腰椎突出节段为L4~L5时,取委阳、秩边、环跳、腰夹脊穴、悬钟、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施针者以平补平泻的手法进行治疗,将艾灸点燃置于针顶,留置针20分钟。
推拿:推拿医师使用按、揉、滚的手法推拿患者下肢后外侧、臀部、脊柱两侧膀胱经,持续5分钟,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按压患者脊柱至尾。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期间行艾灸+穴位贴敷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21.01-2022.01),随机等分患者,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艾灸+穴位贴敷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
结果:两组相对照,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期间,行艾灸+穴位贴敷干预疗效确切,满意度较好,推广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艾灸;穴位贴敷;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为外科常见疾病的一种,该病发病原因主要为纤维环破裂造成髓核突出,进而压迫或刺激神经根。
诱发LIDH的诱因主要为腰部外伤、腰部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引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及工作压力的增强,使得LIDH发病率逐年提升,且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
从中医层面分析,LIDH病因主要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加上风寒湿侵袭人体,出现了腰及腿部的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从而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当前,LIDH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两种。
临床实践发现,保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治愈率较高,患者对保守治疗青睐度较高[1]。
中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存在独特优势,基于此情形,本次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艾灸+穴位敷贴干预的效果做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21.01-2022.01),随机等分患者,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
对照组男:女为25:16,年龄26-68(47.15±3.04)岁,病程3-20(11.78±2.19)个月。
观察组男:女为24:17,年龄25-69(46.93±2.81)岁,病程3-20(11.86±2.15)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较。
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通过随机抽样选取8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低灸量组、中灸量组和高灸量组,每组20例。
进行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分别记录其疼痛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程度、活动度以及个体质量指数等指标。
结果表明,热敏灸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中、高灸量组疗效更佳,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具有内在合理性和较好临床疗效的方法。
关键词:热敏灸;灸量;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治疗一.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腰痛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其中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见,症状复杂且难以治愈,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困扰。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症状的方法较多,但其效果却参差不齐,很多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
热敏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腰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灸量的大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共随机选取8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均为中度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男女不限,病程在1个月以内,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低灸量组、中灸量组和高灸量组,每组20例。
2.2 方法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推拿、针灸等方法,同时进行镇痛处理。
低灸量组、中灸量组、高灸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灸量进行热敏灸治疗,灸位均在腰椎处。
其中低灸量组采用灸量为8粒,中灸量组采用灸量为16粒,高灸量组采用灸量为24粒。
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体内寒湿邪气侵袭所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
特点是疼痛部位明显,并有明显的湿气感觉,常伴有寒冷感,肌肉僵硬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体内寒湿邪气的侵袭密切相关。
火龙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以其温热作用可以温暖腰部并祛除寒湿,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火龙灸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特制的中医草药,制成火龙灸条,并点燃条刺激患者腰部的
穴位。
火烧灸的草药在燃烧时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和温热的热量,通过经络和穴位传导效应,进入患者的体内,起到疏通经络,温暖气血和通畅经络的作用。
这种温热的刺激可以
改善患者的腰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临床实践表明,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火龙灸
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使气血得到疏通,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腰痛、腿
痛等症状。
火龙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体内抵抗力,有助于抵御病
理寒湿的侵袭,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疼痛。
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
情需要综合考虑,火龙灸不适用于所有的病例,对于严重病情或者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不适宜使用火龙灸治疗。
火龙灸的治疗效果和持续时间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患者可
能会有暂时的缓解,但症状可能会重新出现。
火龙灸需要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如果操
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皮肤烫伤、过敏等并发症。
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2T16:28:53.1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作者:韩贺芳[导读] 目的:查看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效果解析。
韩贺芳利辛县中医院安徽亳州 236700摘要:目的:查看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效果解析。
方法:筛选40名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可划分为两小队。
其中20名对照组采取艾灸盒诊疗;另外20名治疗组采取督灸诊疗。
两小队统一诊疗四周之后汇总临床治疗,且查看两队诊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其中医证候评估。
结果:治疗组总体效率为95%;对照组总体效率为85%,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结论:督灸诊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效果明显,且可优化临床病症。
关键词:督灸诊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一般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撕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造成腰腿部疼痛的病症。
具体临床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不能久行久立等。
寒邪与湿邪入侵为日常起因,病患呈现为腰腿部位疼痛感,体现为冷痛性质,转身不利,遭遇寒冷或阴冷疼痛感加剧,受热则疼痛感减轻【1】。
现阶段,采取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0名,且跟艾灸盒灸治疗20名对比查看,结论如下述:1、具体资料和方式1.1详细资料整体筛选的40名病患均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参照随机划分为两小队。
治疗组20名,其中7名男性,13名女性;平均年龄在45至65岁;治疗时间在4个月至9年,病发位置在第四至五腰椎12名,第五腰椎至第一骶椎5名。
L4至LS、Ls 至S1突出3名。
对照组20名,其中9名男性,11名女性;平均年龄在42至64岁;治疗时长5个月至8年,病发位置L4至L5为10名,L5至S1 4名,L4至L5、Ls至S1,突出6名。
两小队详细资料对比区别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筛选病例第一,判断标准,西医按照实用骨科学来确定患者;中医则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诊断,分辨寒湿型,病症体现腰腿冷痛患者,转身不方便,逐渐加剧,静躺也不会缓解,相反则加剧,遭遇阴冷天气疼痛加重。
艾灸联合中药熏蒸在寒湿型腰腿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艾灸联合中药熏蒸在寒湿型腰腿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寒湿型腰腿疼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
入院后,两组均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护理中加用中医特色护理--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法。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较高,P<0.05。
结论:将艾灸联合中药熏蒸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寒湿型腰腿疼痛护理中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获得理想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艾灸;中药熏蒸;寒湿型腰腿疼痛;疼痛程度;日常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寒湿型腰腿疼痛是一组症候群,主要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损伤性疾病引起,以局部肿胀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为主要症状表现[1]。
此病患者病情较长,易反复发作。
临床治疗寒湿型腰腿疼痛以西药治疗为主,若长期服药,易引起不同程度不良反应[2]。
近年来,中医特色护理被广泛应用于寒湿型腰腿疼痛治疗中,其中以艾灸、中药熏蒸较为常用[3]。
本研究主要分析艾灸联合中药熏蒸在寒湿型腰腿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寒湿型腰腿疼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临床关于寒湿型腰腿疼痛诊断标准,晨起时症状加重,活动后明显减轻。
2)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沟通障碍。
2)临床资料不全。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3.06±1.06)岁;病程5-9年,平均病程(7.05±0.42)年。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53.26±0.98)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7.20±0.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