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练习题5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24.53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49分)1. (10分)给下列字组词征_______ 证_______;崖_______ 涯_______;闲_______闭_______ ;岷_______ 眠_______;磅_______ 榜_______2. (6分)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wán yámín bósuǒxián_______子山_______ _______山般_______ _______链 _______着3. (1分)请按一年四季的正确顺序排列下列诗句的序号:_______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 (12分)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例冽列举_______ _______举凛_______ _______行署薯暑曙_______假_______名马铃_______ _______光透诱绣_______人穿_______ 刺_______ _______惑5. (5分)选词填空。
截然偶然竟然必然显然①侵略者最终_______落得失败的下场。
②姐妹俩性格_______不同。
③他一向准时到校,这次迟到是_______的。
④没想到小红在这次讲演中_______获得了一等奖。
⑤敌人居高临下,_______更容易发现我们。
6. (5分)选择正确的字义。
①尽开颜_______A.完B.用力完成C.全部②尽责任_______A.完B.用力完成C.全部③山穷水尽_______A.完B.全部C.达到极端④想尽办法_______A.全;所有的B.完C.全部用出⑤物尽其用_______A.全;所有的B.完 C.全部用出7. (5分)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律(lù) 等闲(xián) 云崖(yá)B.迤逦(yí) 铁锁(suǒ) 逶迤(yí)C.长征(zhēng) 磅秤(bàng) 磅礴(páng)D.蒙骗(ménɡ) 岷山(Mín) 乌蒙(ménɡ)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四、给下列诗句断句。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体现《七律•长征》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哪句?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这首诗表现了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什么精神?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C。
二、1、普通,平常。
2、弯曲绵延的样子。
3、欢悦。
三、1、对偶夸张 2、对偶四、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课后能力提升六、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5 七律·长征一、比一比,再组词。
崖()历()寒()骄()渡()涯()厉()塞()娇()度()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难:①不容易,不大可能②不好③使感到困难④做起来费事,跟“易”相对。
1.红军不怕远征难.。
()2.这件事挺难.办的。
()3.他太不用心,做事难.免要出错。
()4.她唱歌太难.听了,真让人受不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⑥死亡5.三军过后尽.开颜。
()6.我会尽.心尽力做好这件事。
()7.知识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8、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天,就应该尽.职一天。
()9、他发誓要与敌人血拼到底,即使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10、他做事总是希望能尽.善尽美()三、写出带点词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 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发扬长征精神,渡过“万水千山”。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25 七律长征练习卷(解析版)现代文阅读1. 趣味故事:长征中的炊事班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直向我提议:“司务长!___”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
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
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
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
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
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
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
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
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
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 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
我急忙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
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
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七律长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七律(lù) 铁锁(suǒ)
B. 岷山(mín)云崖(yá)
C.逶迤(yí)迤逦(yǐ)
D. 磅秤(bànɡ) 磅礴(pánɡ)
2.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B.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3. 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联诗句是()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偶)
B.沾衣润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比喻)
C.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拟人)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夸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诗词两首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
1. 看拼音,写词语。
2. 填一填。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
(2)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三、选择.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七律(lù)等闲(xián)云崖(yá)B.迤逦(yí)铁锁(suǒ)逶迤(yí)C.长征(zhēng)磅秤(bàng)磅礴(páng)D.蒙骗(méng)岷山(mín)乌蒙(méng)四、课外阅读.课外阅读。
毛泽东和乘务员1957年,我被分到毛主席专列上工作。
那年我26岁,一直干到1976年。
在19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些普通的铁路工人跟着毛主席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今历历在目。
一次,专列停在邯郸附近。
我们几个乘务员抓紧时间下车检查空调设备。
这时,只见正在站台上散步的毛主席朝我们走来。
我们向主席问过好,主席微笑着点点头,停在我们跟前,边弯着腰看我们调试设备,边问:“这是什么设备?”我紧张得不知怎样回答。
主席以为我听不懂他的湖南话,放慢节奏又问了一遍:“这是什么设备呀?”旁边的同事提醒我:“刘工长,给主席介绍介绍吧!”我这才平静下来,赶紧说:“主席,这叫空调设备自动开关。
”主席又问:“那怎么启动呢?”我回答:“这开关分三级启动,一级比一级快,能自动开动,自动关闭。
”主席又详细询问了乘务员人数、如何分工、由谁带班等等。
临了,还和我们一起照了像。
生活里的主席没有架子,对乘务员体贴关心。
逢到夏季,车厢里温度高,一旦停车主席就安排我们住招待所。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律(lù) 等闲(xián) 云崖(yá)B.迤逦(yí) 铁锁(suǒ) 逶迤(yí)C.长征(zhēng) 磅秤(bàng) 磅礴(páng)D.蒙骗(ménɡ) 岷山(Mín) 乌蒙(ménɡ)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四、给下列诗句断句。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体现《七律•长征》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哪句?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这首诗表现了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什么精神?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C。
二、1、普通,平常。
2、弯曲绵延的样子。
3、欢悦。
三、1、对偶夸张 2、对偶四、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课后能力提升六、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
填空题
1. 看拼音,写词语。
2. 千山万水,在诗中形容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请再写出几个含有“千”“万”的词。
①千________万________
②千________万________
③千________万________
④千________万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
填空题
1.
【答案】
五岭;逶迤;乌蒙;云崖;铁索
【考点】
改正错别字
拼音
形近字辨析
七律·长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
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岭、逶、迤、崖、茫”容易写错。
2.
【答案】
言;语;辛;苦;门;户;头;绪
【考点】
成语
七律·长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
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含有“千”“万”的词: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门万户、千头万绪。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
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wēi yíwūmén?yǘn yátiěsuǒ【答案】五岭;逶迤;乌蒙;云崖;铁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岭、逶、迤、崖、茫”容易写错。
填空题填空。
①《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答案】七言;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政治;军事;诗人;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险阻;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解析】①?⑥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⑦?⑩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①《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即(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语言表达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1)英勇的红军是不怕长征的艰难的,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2)金少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七律·长征欧阳家百(2021.03.07)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丸崖岷基础区。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ɡ bó dà dù qiáoqiān lǐxuětiěsuǒní wán..xiéxián )。
2、更喜岷.( mínɡ m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jìnɡ jìn )开颜。
三、组词。
岷()崖()博()傍()度()眠()涯()礴()磅()渡()四、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 bànɡ()横磅hènɡ() pánɡ()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闲:A平平常常;B不在使用中;C闲空儿;D与正事无关的。
4、万水千山只等闲.。
()5、爸爸忙里偷闲.,为我编了蝈蝈笼子。
()6、老师们在办公室里闲.谈着,正巧,校长进来了。
()7、家搬了以后,有了一间闲.房,正巧给我做书房。
()六、判断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七、判断下列诗句是属于什么季节。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阅读区。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作者:佚名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
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
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时要认真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有感情
地朗读和背诵诗句中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一、我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远征难(nánlán)五岭(lǐnlǐng)腾细浪(ténténg)乌蒙(mé
ngméng)水拍(pāipò)桥横(héng hén)云崖暖(luǎnnuǎn)尽开颜
(jìnjìng)岷山(miánmín)
二、我能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全;所以的
1、尽开颜()
2、用尽力气()
3、尽力()
开:①打通;开辟②舒展③举行④发动或操纵
1、开动脑筋()
2、开运动会()
3、开路先锋()
4、尽开颜()
等:①等同②等级③等待;等候
1、等车()
2、只等闲()
3、一等奖()
三、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远──()细──()闲──()
暖──()大──()喜──()横──()
四、我能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这是实际的山;“细浪”、
“泥丸”
形容山的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诗句表现了红军___
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心情;“寒”字表现
了红军飞夺泸
定桥的______。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
___。
五、我能根据原诗填空
《长征》是____同志,___年___月写的。“____
________
____。”这句诗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
“五岭逶迤腾细
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
征难。“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
军历尽艰险,取得
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六、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
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
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
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
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
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
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
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
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
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
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家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坚定──()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