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6辆地铁列车编组的动车与拖车配置

关于6辆地铁列车编组的动车与拖车配置

关于6辆地铁列车编组的动车与拖车配置
关于6辆地铁列车编组的动车与拖车配置

地铁列车控制模式

摘要: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大力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和高效率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地铁列车控制系统以安全为核心,以保证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为目标。系统在保证列车和乘客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列车运行间隔和运行时分,实现列车运行的高效和指挥管理的有序。 关键词:地铁列车控制系统;地铁列车控制模式 1.正常控制模式 1.1 列车进路控制 列车进路控制的原则:以联锁表为依据,输出进路控制命令。正常情况下atc系统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进行正线进路的中心ats自动控制或设备集中站车站储存了当日时刻表的车站ats自动控制。必要时中心调度员可介入进行人工控制。在运营需要时中心与设备集中站经过一定的授与权和接受权手续后实现车站人工控制。当车站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车站值班员可以采取措施,强行进入车站人工控制。运行需要或ats通道设备故障或中心故障时可降级为车站自动控制。 车站ats分机可以根据时刻表或接近列车的车次号及目的地号等信息进行列车进路的车站自动控制。通过联锁设备可以办理列车自动进路和自动折返进路。车辆段值班员人工办理进路因轨道空闲检测设备故障而不能办理进路时,可由车站值班员办理引导进路控制列车运行,此时的列车运行安全由司机来保证。 1.2 列车运行调整 ats子系统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及车地通信设备提供的信息,实时对在线列车进行车次号更新、加车、减车等操作。列车运行偏离运行图时,应能自动对列车进行运行调整或提示调度员对在线列车实施运行调整,其中自动调整的主要手段为ato站间运行时分及atp/ato模式下的站停时分的调整。当因列车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运行大规模紊乱时,ats子系统应能提示调度员进行人工调整。人工调整主要包括:站停时分调整;增、减列车;列车始发、终到站变更等。ats子系统故障后,在恢复行车指挥功能的过程中,系统具有自动或辅助调度员使系统尽快投入运用的能力,包括在线列车检测与恢复、时刻表建立、列车跟踪恢复及进路控制恢复等处理。 1.3 列车站间运行及车站定点停车 系统根据线路条件、道岔状态、前方列车位置,控制列车以系统确定的安全速度运行或在必须停车的地点前方停车。由于系统判断列车在区间运行,因此由atp限制不能打开车门。若车门误打开,则atp报警并强迫列车停车。ato的停车控制功能可保证列车停在区间分界点前方一定位置或在前方列车或目标地点前方的安全防护距离以外停车。区间停车后,在atp 允许列车运行时,ato自动控制列车启动。列车依靠车站定位装置精确测定运行停车位置,ato控制列车制动,使其精确、平稳地停在设定的停车位置。在atc系统控制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列车在站台停稳、并进入规定的停车范围、欲开启车门的方位正确时,atp子系统发送开安全门和允许ato子系统向列车发送开左或右侧车门指令,ato子系统控制允许相应的车门自动打开或向司机提示应该开启的车门。无论是区间停车还是进站定点停车,ato均应保证控制的舒适度、停车过程的快速性。 1.4 车站发车 车站停车时间结束时,发车表示器显示0秒,指示司机发车。此时,可由司机控制关闭车门,车门、安全门全部关闭后,ato发车指示灯点亮,司机按压ato启动按钮后,列车自动由车站出发,列车进入区间后,发车表示器熄灭。若车门或安全门没有关闭,按压ato启动按钮动作无效,列车不能启动,发车命令无效。 1.5 行车交路折返站折返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编组列车)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编组列车) 1.旅客列车在编组上有何规定? 旅客列车按旅客列车编组表编组,机车后第一位编挂一辆未搭乘旅客的车辆作为隔离车,列车最后一辆的后端应有压力表、紧急制动阀和运转车长乘务室。 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并非乘坐旅客的车辆,应分别挂于机车后第一位和列车尾部,起隔离作用;在装有集中联锁计算机监测设备、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区段,旅客列车可不挂隔离车。如隔离车在途中发生故障摘下时,可无隔离车继续运行。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长批准。可不隔离。 军用列车的编组,按有关规定办理。 机械冷藏车组应尽量挂于列车中部或后部。 2.哪些车辆禁止编入旅客列车? 下列车辆禁止编入旅客列车: (1)超过定期检修期限的车辆(经车辆部门鉴定送厂、段施修的客车除外)。 (2)装载危险、恶臭货物的车辆。 3.哪些车辆禁止编入货物列车? 下列车辆禁止编人货物列车: (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 (2)曾经脱轨或曾编人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列

车内,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 (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 (4)装载跨装货物(跨及两平车的汽车除外)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 (5)平车、砂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 (6)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的,以及底开门的扣铁未全部扣上的,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 (8)厂矿企业自备机车、轨道起重机、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 (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 4.特快旅客列车及其他旅客列车编挂货车有何规定? 特快旅客列车不准编挂货车,编入的客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等级必须符合该列车规定的速度要求。其他旅客列车原则上不准编挂货车,在特殊情况下,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准许,跨局的旅客列车经铁道部准许,方可在列车后部加挂,但不得超过2辆。加挂货车的技术状态和最高运行速度,须符合该列车规定速度要求。 客运列车中乘坐旅客的车辆,与机车、货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须加锁。

上海地铁列车参数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 (BOMBARDIER) 车辆为铝合金A型车,全部由庞巴迪(BOMBARDIER)公司按照欧洲及相关国际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90公里。每列车6辆编组,4动2拖,每3辆车组成一个控制单元;通信和控制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控制技术,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车辆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低寿命周期成本等特点,使用寿命可达30年。该车外观时尚、美观,车内格调清新淡雅。车辆为流线型车头,“鼓型”车体,连续窗带结构;车体以白色为主色调,两侧各饰以一条红色的腰带。列车额定定员为1860人,最大定员为2592人。据介绍,该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性能参数: 编组 4M+2T 网压 1000-1500V DC 轴式 Bo-Bo 牵引电机额定功率 220 kW 最大速度 80 km/h 重量 M38.3 t,T35.5 t 定员 310 车体长度 M23690, T22100 mm 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 (SIEMENS) 上海地铁二号线电客车辆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Adtranz公司总体设计和总负责、Adtranz公司和Siemens公司制造,并由Adtranz负责组装和调试。引进车辆分为AC01和AC02型二种,其中AC01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一号线,AC02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二号线。 车辆总体设计目标按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要达到性能先进、经济有效、可靠安全、低维修、造型美观、乘座舒适,设计寿命为30年。 车辆类型与DC01型电动列车相同,仍分A、B、C三类型车,其中A型车为带司机室的拖车、B车为带受电弓的动车、C车为带空压机的动车,基本列车编组六节形式为:—A ═B * C═B * C═A— 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车钩 车辆的车体结构采用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及板材焊接结构,整体承载、轻量设计、耐腐蚀。车辆之间设有1.5m宽,1.9m高的贯通道。车辆每侧有5扇开度为1.4m、高为1.86m 的内藏式对开风动移门。座椅纵向布置,每辆车客室中心线上设置13根立柱,两边设垂直扶手和水平扶手,与一号线DC01型车辆相比较,AC01/02型车辆在车厢连接棚、灯槽、音箱罩、拉杆等方面都作了更新的设计处理,车厢更宽敞明亮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地铁基础知识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1.世界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情况如何? 答: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6.4 km。 2.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何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何年何月建成? 答: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1969年10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1971年投入运营。 3.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线性电机车辆、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独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线性电机车辆严格地说属于磁悬浮系统一类; 4.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概念及主要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车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运量在3万人次/h以上;轻轨相对于地铁来说运量较小,在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量在1.5~3万人次/h;主要划分依据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 5.地铁旅行速度一般为多少?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一般为多少? 答:地铁列车的旅行速度一般不低于35km/h。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大于80 km/h的系统,旅行速度应相应提高;各设计年度的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预测的客流量、列车编组、列车定员、系统服务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为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高峰时段初期列车运行间隔不宜大于6min。 6.地铁、轻轨的特点是什么? 答:地铁、轻轨有如下的特点: A.采用标准轨距的钢轨。线路铺设方式灵活,根据地形条件,既可建于地下,也可采

晚点情况下地铁列车间隔的实时调整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晚点情况下地铁列车间隔的实时调整方法 作者:吴洋, 王月明, 曾理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 刊名: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英文刊名:ELECTRIC LOCOMOTIVES & MASS TRANSIT VEHICLES 年,卷(期):2003,26(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4条) 1.SandidzadehM;李鹏;Bmenhaj M;Ghadrdani S一种用于地铁轻轨的智能行车控制方法[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2000(02) 2.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 2001 3.饶忠列车牵引计算 1996 4.朱世麟;蒋影斐电牵引计算 199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吴洋.罗霞.WU Yang.LUO Xia一种晚点地铁列车实时调整策略及其动态速控模式[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2005,26(6) 2.吴洋.罗霞.王月明.曾理.WU Yang.LU Xia.WANG Yue-ming.ZENG Li地铁列车在出站晚点情况下的"压赶结合"运行调整方法[期刊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2(2) 3.孙林祥.Sun Linxiang地铁运行发车间隔和旅行速度指标下降的分析[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2007,20(2) 4.张星臣.杨浩.胡思继京沪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共线混行模式下中速列车晚点影响的仿真分析[期刊论文]-铁道学报1998(5) 5.李兰波关于提高旅客列车正点率的思考与分析[期刊论文]-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24(3) 6.路飞.宋沐民.李晓磊.田国会.LU Fei.SONG Mu-min.LI Xiao-lei.TIAN Guo-hui基于事件的控制技术在地铁列车运行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2006,27(4) 7.陆越.张德明.LU Yue.ZHANG De-ming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期刊论文]-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8) 8.路飞.宋沐民.田国会.李晓磊基于Multi-agent的地铁列车智能控制集成框架[会议论文]-2007 9.沈洪波.吴方平.Shen Hongbo.Wu Fangping关于CTCS-2级列控系统应急预案的探讨[期刊论文]-铁道通信信号2007,43(12) 10.李国斌.Li Guobin铁路建设中信号设计方案的选择及系统集成的考虑[期刊论文]-铁道通信信号2007,43(1)引证文献(3条) 1.徐瑞华.江志彬.邵伟中.朱效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延误及其传播特点的仿真研究[期刊论文]-铁道学报2006(2) 2.肖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调整模型算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吴洋.罗霞.王月明.曾理地铁列车在出站晚点情况下的"压赶结合"运行调整方法[期刊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4(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918321670.html,/Periodical_dljcjs200305007.aspx

地铁列车编组相关知识

列车车厢主要有三种—— 1、带司机室的拖车(Tc车,习惯定义为“A车”),也就是列车的首、尾两节车厢; 2、带受电弓的动车(Mp车,习惯定义为“B车”),也就是有“小辫子”的车厢;、 3、动车(M车,习惯定义为“C车”),也就是外观最普通的、“什么都没有”的车厢。 其中,B车与C车必须连接起来构成动车组来使用(原因在于,列车携带有相当多的设备,而这些设备无法全部安装在一节车厢上,只能分装在各节车厢上。);光有动车组并不能组成一列完整的列车,还需要能够掌控列车的A车才行。在动车组的两端加挂A车后,一列完整的地铁就形成了。 提到车厢的连接,就不得不说一说车钩。 车钩主要有三种—— 1、全自动车钩(Automatic coupler),通常安装在A车的1端,用于跟其他列车(一般为救援车)的连接; 2、半自动车钩(Semi-automatic coupler),通常用于两个单元间车厢的连接; 3、半永久车钩/半永久牵引杆(Semi-permanent drawbar),通常用于同一单元内各车厢的连接。 只有同种类型的车钩才能连在一起。 用"="表示全自动车钩," - "表示半自动车钩," * "表示半永久车钩; 用"a"表示水平旋转180度的A车,"b"表示水平旋转180度的B车,"c"表示水平旋转180度的C车。 (为了表示方便而采用的临时符号,非国际标准。) 则一般情况下 A车的1端(通俗地说,就是前端)安装全自动车钩,2端(后端)要与同一单元内的B、C车相连,安装半永久车钩,A车的车钩形式为:=A* 或 *a=; B车的1端要与A车的2端相连,于是安装半永久车钩。B车2端要与C车1端相连构成动车组,动车组/同一单元内各车厢用半永久车钩连接,于是2端安装的也是半永久车钩,B车的车钩形式为:*B* 或 *b*; C车1端跟B车2端相同,安装半永久车钩。2端要与另一单元的C车2端相连,各单元间用半自动车钩连接,于是C车2端安装的是半自动车钩,C车的车钩形式为:*C- 或 -c*; 了解了各车厢安装的车钩,再根据相同的车钩才能相连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车厢连起来了—— =A**B**C--c**b**a 当然,也可以是 =A**B**C--c**B**a= 但这样编组的话,受电弓不对称,“不太美观”。所以六节编组的AC-03(3号线列车)、AC-04(1号线庞巴迪)和AC-05(4号线列车)最终采用了前一种编组形式。 这一编组形式的优点在于同一单元内的各节车厢均用半永久车钩“紧密”连接在了一起,且对称的编组看上去“比较美观”。但是,该编组方法有一个缺点——不够“灵活多变”,不能随意添加、减少动车组(原因在于动车组*B**C- 两头的车钩不同,不能编成 =A**B**C-*B**C-- c**B**a= 的八节车。要改成八节车,就必须修改第二辆B车1端的车钩,改为半自动车钩才能与前方的C车相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动车组两头的车钩统一,即把B车1端的车钩改成跟C车2端相同的半自动车钩,于是动车组变成了这个样子—— -B**C- A车为了跟动车组相连,也必须把2端的半永久车钩改成半自动车钩,变成=A- 或-a=,于是,六节车的编组形式就为—— =A--B**C--B**C--a= 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 =A--B**C--c**b--a= 至于为什么实际并没有采用这种对称的编组方式而采用了前一种编组,这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设计师不喜欢对称,而喜欢更统一、整齐一 些;也可能是B、C车车钩在细节方面有所不同,*C--c*不能相连,只能*C--B*相连。)。 八节车的编组形式为—— =A--B**C--B**C--B**C--a= 或 =A--B**C--B**C--c**b--a= 这样的编组形式相当灵活,可以轻松地增加、减少动车组。 所以,未有扩编打算的AC-03、AC-04和AC-05均采用了ABCCBA的编组形式,而准备扩编到八节车厢的DC-01(1号线DC车。因为没车了,扩编似乎不可能了)、AC-01(1号线AC车)和AC-02(2号线AC车)采用了ABCBCA的编组形式。

地铁运营的特点及调度调整的作用

地铁运营的特点及调度调整的作用 摘要:行车调度指挥是地铁运营的一项核心工作,调度指挥的安全、高校以及及时性是对地铁运营安全的有效保障。本文围绕地铁运营的特点以及调度调整的作用这一中心,来对地铁运营的特点以及调度调整在地铁运营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包括了地铁运营的规模、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最后根据列车的不同状态来采取相应的调度调整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铁运营;特点;调度调整的作用 一、地铁运营的特点 地铁运营的特点就是按照不同时段的断面客流,来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列车,并是这些列车按照固定的交路间隔来均匀的进行循环运行。在对行车间隔和客运服务水平进行考虑时,某一个单方向的运能必须要和该时段的最大断面客流的需求相符合,也就是动能要和运量互相满足。 (一)运营的规模 地铁的设计运输能力要和预测的远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的断面客流量的需求相满足;地铁车辆的数目,要按照初期运营需要进行配置,在运营后的远期要按照客流量增长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加和调配;地铁列车的速度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每小时35千米以上,在每小时80千米以下;地铁各设计年限的列车运行间隔,要依照各个设计年限的预测客流量、列车编组以及列车定员、系统服务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加以确定。高峰时段初期列车运行间隔要在六分钟以下,这是为了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 (二)运营的模式 地铁的线路必须要是安全封闭的,并且列车的运行必须要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来进行;通常列车要配置一名司机来驾驶;在客流量分布不均匀的线路上,要组织区段运行,列车运行交路要依照个设计年限客流量断面的分布情况来进行确定;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其速度要按照曲线半径的大小来计算,其离心加速度应该小于O.4m/s2;地铁要设有运营控制中心,并依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分布情况,每个中心可以控制一条或者数条线路。并且这一控制中心要有能力对列车的运行和供电系统进行监控;在各个地铁的车站都应该设置车站监控室,从而来监控列车的运行以及车站的设备;地铁应该采用计程票价制,并且要有对客流数据以及票务收入进行自动控制的能力。 (三)运营管理的方式 列车运营管理机构必须要和系统运营管理的任务要求相符合,通过对组织机构的合理安排,来进行管理;在安排运营机构以及人员数量时,要把依靠科技进

上海地铁列车参数终审稿)

上海地铁列车参数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 (BOMBARDIER) 车辆为铝合金A型车,全部由庞巴迪(BOMBARDIER)公司按照欧洲及相关国际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90公里。每列车6辆编组,4动2拖,每3辆车组成一个控制单元;通信和控制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控制技术,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车辆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低寿命周期成本等特点,使用寿命可达30年。该车外观时尚、美观,车内格调清新淡雅。车辆为流线型车头,“鼓型”车体,连续窗带结构;车体以白色为主色调,两侧各饰以一条红色的腰带。列车额定定员为1860人,最大定员为2592人。据介绍,该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性能参数: 编组 4M+2T 网压 1000-1500V DC 轴式 Bo-Bo 牵引电机额定功率 220 kW 最大速度 80 km/h 重量 t, t

定员 310 车体长度 M23690, T22100 mm 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 (SIEMENS) 上海地铁二号线电客车辆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Adtranz公司总体设计和总负责、Adtranz公司和Siemens公司制造,并由Adtranz负责组装和调试。引进车辆分为AC01和AC02型二种,其中AC01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一号线,AC02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二号线。 车辆总体设计目标按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要达到性能先进、经济有效、可靠安全、低维修、造型美观、乘座舒适,设计寿命为30年。 车辆类型与DC01型电动列车相同,仍分A、B、C三类型车,其中A型车为带司机室的拖车、B车为带受电弓的动车、C车为带空压机的动车,基本列车编组六节形式为:—A═B * C═B * C═A— 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车钩 车辆的车体结构采用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及板材焊接结构,整体承载、轻量设计、耐腐蚀。车辆之间设有宽,高的贯通道。车辆每侧有5扇开度为、高为的内藏式对开风动移门。座椅纵向布置,每辆车客室中心线

列车调度调整方式

1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作用 地铁运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运营中的各种情况都具有随机性、复杂性。客流的增减、列车的晚点、运营秩序的紊乱、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等的影响,都要求行车调度在日常的运营组织工作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合理地采取调整措施,使列车尽可能按运行图行车。 应急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是对全局性的行车组织进行安全、科学、灵活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设备、设施的潜能,维持一定限度内的地铁降级运输能力,把突发事件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2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 在地铁行车组织中,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快速、全面、服务。 安全———是运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任何情况下的运营调整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及乘客生命财产的安全。 快速———在调度调整时,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把握事发初期的关键时间,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全面———在运营调整时,行车调度要有全局观,不能只关注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和影响。 服务———运营是服务的基础,运营调整必须要考虑对服务及乘客的影响,并将相关信息告知乘客,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影响 3 调度调整方式: 地铁运营组织中,行车调度应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指挥行车。当列车不能按图行车需要进行调整时,必须考虑列车运行的安全以及对服务的影响,做到恢复正点运营和行车安全兼顾。主要的调度调整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列车停运、下线。对有故障并影响服务的列车,要组织停运或下线,使该列车退出服务。该方式主要在始发站、终点站使用。对中途运行的列车也可组织进入中间站存车线或回车厂检修。此种调整方式在列车运行图上的表示即为“抽线”,就是实际运行图的列车运行线条比计划运行图少。 (2) 列车加开、替开。由于客流的增加或故障列车下线的影响,可以组织加开列车,一般使用备用车或出厂列车。对在终点站退出服务的列车,可以使用备用列车替开,仍按原交路运行。加开、替开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列车服务的数量,即运能满足运量。 (3) 列车在车站扣车及区间临时停车。当前方列车或车站设备故障时,要对后续列车进行扣车或区间临时停车。扣车是将列车扣停在后方车站,基本原则是“谁扣谁放”。在区间临时停车是通知司机将列车临时停在区间,司机必须做好乘客安抚工作。扣车及临时停车是调度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是保证前方列车或车站有充分的时间处理故障。 (4) 列车减速运行并增加停站时间。为了保证故障列车或车站有充分的处理时间,使行车间隔均匀,应该对相关列车进行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控制运营节奏。 (5) 列车越站通过或加速运行。为了使晚点列车正点终到,可以要求司机加速运行,也可以组织列车不停站通过,即越站(也称跳停) 。采取越站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对乘客的影响,相关车站及司机必须做好服务工作。原则上客流较大车站及首末班车不安排跳停。还要避免一列车连续越站及多列车在同一车站连续越站。列车上客流拥挤或前方站出现意外情况时,也可以采用此方式。如“十运会”开幕当天,南京地铁为及时疏散奥体中心的大客流,就对客流量很小的元通、中胜车站采取了越站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 列车救援。列车在运行中发生故障,运行速度极其缓慢或停滞,势必会造成线路堵塞,给全

地铁车辆数据

1概述 列车采用两种编制型式,分别如下: ● 3M3T编组的列车:+ Tc-M1-M2-T-M1-Tc + ●4M2T编组的列车:+ Tc-M1-M2-M2-M1-Tc + 车辆型式 ●Tc车:带司机室的拖车, T车:拖车 ●M车:动车 1.1车辆自重 ●T车: 36吨 ●M车: 39吨 1.2载客量及列车重量如下: 平均乘客重量为60kg/人 1.3车辆参数: 头车(TC车):24.39m(车钩之间) 中间车:22.8m(车钩之间) 6辆总长:139.98 m 1.4阻力

基本阻力公式: Wv=[(1、65+0、0247*v)×Mm+(0、78+0、0028*v)×Mt+(0、028+0、0078× (N-1))v*v]×9、80665×10-3 kN 其中: Wv:列车基本阻力 [kN] Mm:动车重量 [t] Mt: 拖车重量 [t] N: 车辆数 v: 列车速度 [km/h] 列车启动阻力计算(按49×10-3kN/t)计算: (AW0):Rq0=M0×49=224×49×10-3=10、976 kN(3M3T) (AW0):Rq0=M0×49=228×49×10-3=11、172 kN(4M2T) (AW2):Rq2=M2×49=306、8×49×10-3=14、99 kN(3M3T) (AW2):Rq2=M2×49=310、8×49×10-3=15、19 kN(4M2T) (AW3):Rq3=M3×49=336、56×49×10-3=16、49 kN(3M3T) (AW3):Rq3=M3×49=340、56×49×10-3=16、687kN(4M2T) 最大坡度上的附加阻力Wi(kN) (i=30‰): (AW0):Wi0= M0×30‰×9、81=224×30‰×9、81=65、86(3M3T) (AW0):Wi0= M0×30‰×9、81=228×30‰×9、81=67、1(4M2T) (AW2):Wi2= M2×30‰×9、81=306、8×30‰×9、81=90、29(3M3T) (AW2):Wi2= M2×30‰×9、81=310、8×30‰×9、81=91、47 kN(4M2T) (AW3):Wi3= M3×30‰×9、81=336、56×30‰×9、81=99(3M3T) (AW3):Wi3= M3×30‰×9、81=340、56×30‰×9、81=100、23 kN(4M2T) 2列车基本参数与动力性能 最大坡度: 30‰ 供电方式:接触网 1500V 起动平均加速度:在超员载客情况下,列车速度从 0~40km/h,不小于

铁路调车作业方法

铁路调车作业方法 一、挂车作业方法 挂车作业有两种方法,一是单机挂车,二是带车连挂。挂车作业中易发生的问题:一是挂重钩(即撞大响),其后果轻则车门弹开或货物窜出,重则酿成事故;二是挂车挂不上会将车顶跑溜逸,挤坏道岔溜人区间或者造成车辆冲突;再就是挂车人员在接近挂车时,进人线路内调整钩位易造成人身伤亡。主要原因在于未执行作业程序和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易连挂前正确调整钩位;连挂时认真执行“十、五、三”车距离信号,连挂后确认连挂妥当。 1.连挂车辆 (1)调整钩舌、钩位: ①在车辆连挂之前,先检查车钩钩位是否位于中心(在 曲线上钩位有偏移),同时两车钩应是一个在关闭状态,一 个在全开状态。须使机车车辆停车后进行调整,再进行连挂。如两车钩均在关闭状态,则连挂时两钩舌互相冲撞而损坏车钩;如两车钩都在全开状态,又容易损坏钩舌或钩锁铁,且不易正确连挂。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钩位。

②在曲线上调整钩位的方法:在曲线上连挂车辆与在直线上连挂车辆不同,其情况如图2~5所示。 两车纵中心线相错,车身愈长,曲线半径愈小,则相错的差度愈大。要使两车钩正确连挂好,必须使两车钩的纵中心线相近,如差度过大,则不易连挂。如勉强进行连挂,可能使两钩头相错,甚至撞坏端梁。因此,在曲线上挂车时,应正确调整钩位,将两钩头向弯道内侧扳动,使两车钩纵中心线相近,并将两车钩各开六、七成位置,以加大两车钩接触面;或以小型连挂大型车。如经几次连挂不上时,在符合手推调车的条件下,将车辆推到直线上再连挂。 (2)正确及时地显示信号: ①推进车辆去连挂车辆时,调车长先向扳道员要道,得到扳道员道岔开通信号或调车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后,向司机显示连结信号和起动信号,司机鸣笛回示起动后再根据停留车位置,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距被连挂车辆十车约110m时,显示十车信号;距离五车约55m时,显示五车信号;距离三车约33m时,显示三车信号;距离11m时,显示稍行移动信号。如距离不足十车时,仅显示五车和三车距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14T10:04:06.2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8期作者:吴荣弟[导读] 摘要:列车运行调整是一个与实际运输生产过程紧密相关的运输组织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重要环节之一。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摘要:列车运行调整是一个与实际运输生产过程紧密相关的运输组织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重要环节之一。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轨道交通网络的各类突发事件发生频率提高,突发事件均会对列车运行产生干扰,造成列车运行延误。由于组成网络的众多线路间的客流相互影响,一旦某列车发生晚点,将通过换乘站对相邻线路的运营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列车运行调整措施,可能会 导致大面积的全线列车运行延误,波及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营。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可以为科学的调度指挥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降低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尽快恢复列车运行的正常秩序,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主要为立体式网络,各条线路之间列车运行仍然是独立的,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本文研究列车运行调整只对事发线路的列车进行调整。只有保障事发线路的列车正常运行,尽量降低列车运行延误对换乘站乘客的影,才能保障整个网络正常运营秩序。本文主要分析了列车运行延误的原因、分类和列车运行调整的基本方法。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延误;原因;调整方法正常情况下列车按照计划运行图规定的时刻运行,但列车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生产过程,实际运行中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运行图规定的时刻进行,列车运行延误即列车运行图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表现形式,主要有自身延误和连带延误两种情况。自身延误是指在列车运行中,受到以本列车为干扰源点的一些随机性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列车运行延误。连带延误是指前行列车延误后,由于延误的传播特点,造成后续列车运行延误。 1 列车运行延误原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个由车站、线路、列车、牵引供电、控制及通信信号系统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常运营中的自身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均会对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产生影响,造成列车运行延误。不同的突发事件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不同,国内大多数城市根据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等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级,例如天津将突发事件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三级以上的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严重威胁着系统的常运营,会造成列车大范围的运行延误或运营中断,但该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小,在实际处置中涉及的部门多,需要各方面的力量综合协调,超出了列车运行调整研究的范围,因此,本文只考虑一般的突发事件。在一般的突发事件中,系统设备故障是导致列车运行延误的最常见的因素,城市轨道交通常见的故障有车辆故障、线路故障、供电系统故障、信号系统故障、环控设备故障、车站客运设施故障等。车辆故障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其次是信号设备故障和车门故障,由于客流高峰时期,客流量巨大,导致大量乘客集聚在车门处,造成开关车门时车门的损坏;此外供电设备故障,屏蔽门故障以及异物侵入也是导致列车运行延误的主要原因。 2 列车运行延误分类不同的故障造成列车运行延误的情况有差异,根据列车初始延误的持续时间以及连带延误的传播范围等,列车运行延误的情况分为小值延误、大值延误、延误传播和聚团等类型。 (1)小值延误:列车的初始延误时间相对较小,且对其它列车造成的影响较小,这样的小范围延误称为小值延误。 (2)大值延误和延误传播:大值延误即列车的初始延误时间相对较长的情况,通常大值延误会伴随着延误传播,当列车运行延误时间较长时,为了保证最小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后续列车也会缓慢运行或停止运行,造成延误传播,延误影响范围较大。 (3)聚团:聚团是指延误传播比较严重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多辆列车的运行间隔很小,相聚很近,列车无法行驶或行驶缓慢。列车运行延误导致系统的能力损失,乘客服务水平下降,运营收益减小,需要针对不同的延误情况采取合适的列车运行调整措施,尽快恢复列车的正常运营秩序。 3 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列车运行调整是指由列车、区间、车站、区段内的各种技术设备和信号联闭设备以及计划运行图组成的列车运行系统中,当该系统受到干扰而使列车偏离规定的运行线运行时,通过各种组织手段,依据一定的优化目标,重新设定所有列车在各个车站的出发时间、区间运行时间以及车站停站时间的优化过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行车指挥自动优化功能,一旦发生列车运行延误,需要立即进行列车运行调整,避免延误传播目前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式,主要有基于计划运行图的调整和基于行车间隔的调整两种方法。 3.1 基于计划运行图的调整方法当小值延误时,基于计划运行图的调整使在线的延误列车尽可能降低列车偏离计划运行图的程度,主要通过冗余时间调整初始延误列车及其后续列车的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时间。列车运行延误后,通过压缩计划运行图中的各类冗余时间,可以使列车运行延误逐步减小,列车逐步恢复正点运行或降低列车偏离计划运行图的程度。一般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区间运行时间比较固定,运行时间冗余较小,而且高峰时期,列车开行密度高,线路能力利用基本饱和,追踪间隔时间冗余调整的余量也小,因此基于计划运行图的调整方法主要适用于平峰期的小值延误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此外,通过配备合理数量的折返站备用车可进一步减小延误的影响,当到达终点站仍不能通过冗余时间压缩消除延误时,为了防止延误在反方向传播,可以加开备车,增加了列车运行调整的灵活性。 3.2 基于行车间隔的调整方法当列车运行延误为大值延误时,基于计划运行图利用冗余时的调整效果已经不明显,压缩冗余时间后列车实际运行图与计划运行图之间仍然会有较大偏差。此时,以实际列车运行延误情况,应保证前后行列车能够以均匀的行车间隔运行。通过调整沿线各列车的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等因素,逐步恢复列车常秩序,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在线运行列车调整到等间隔的运行状态。行车间隔调整通过调整列车的停站时间和区间运行时间来实现,可以对初始延误列车的列车和后续列车同时进行调整,分为向前调整和向后调整两类。向前调整是指通过调整两列列车中的前车来达到改变两列列车行车间隔的目的,向后调整是指通过调整两列列车中的后车来达到改变两列列车行车间隔的目的,向前向后调整是指对前后车都进行调整达到改变行车间隔的目的。结语

上海地铁列车参数

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 (SIEMENS) 上海地铁二号线电客车辆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Adtranz公司总体设计和总负责、Adtranz公司和Siemens公司制造,并由Adtranz负责组装和调试。引进车辆分为AC01和AC02型二种,其中AC01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一号线,AC02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二号线。 车辆总体设计目标按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要达到性能先进、经济有效、可靠安全、低维修、造型美观、乘座舒适,设计寿命为30年。 车辆类型与DC01型电动列车相同,仍分A、B、C三类型车,其中A型车为带司机室的拖车、B车为带受电弓的动车、C车为带空压机的动车,基本列车编组六节形式为:—A ═B * C═B * C═A— 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车钩 车辆的车体结构采用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及板材焊接结构,整体承载、轻量设计、耐腐蚀。车辆之间设有宽,高的贯通道。车辆每侧有5扇开度为、高为的内藏式对开风动移门。座椅纵向布置,每辆车客室中心线上设置13根立柱,两边设垂直扶手和水平扶手,与一号线DC01型车辆相比较,AC01/02型车辆在车厢连接棚、灯槽、音箱罩、拉杆等方面都作了更新的设计处理,车厢更宽敞明亮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满足上海地区大容量运营的需求。 转向架采用无摇枕钢板焊接结构,一系簧悬挂采用人字金属橡胶簧,二系簧采用空气簧,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舒适性。 车辆通过受电弓从架空线网获得直流1500V供电。电气传动采用先进的交流调压

调频(VVVF)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直-交),与DC01型车辆牵引采用直流传动(直-直)相比,具有特性好、节能和维修工作量少的突出优点。 司机室操作的控制:司机能直接从屏幕上及时掌握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便于及时记录故障、排除故障。 车辆通风空调系统方面:与DC01型车辆空调系统相比,风道设计更趋合理。在紧急状态下,能在外部失电,靠蓄电池维持45分钟的紧急客室照明、头尾灯、通信设备和通风用电。车辆具有故障诊断系统和数字语言合成的广播系统,司机可通过无线电话与控制中心和车站直接联络。由于列车大量使用了光纤传输等先进技术和材料,车辆电气设备的电气性能进一步提高。 列车设有列车自动控制(ATC)装置,可以和地面信号系统密切配合,实现列车自动驾驶(ATO)、列车自动保护(ATP)列车自动监控(ATS),安全、快捷、准点运送乘客。 性能参数: 供电电压 直流1500V 六节车编组的列车长度 140000mm 车体长度A 车 23690mm B、C 车 22100mm 车体宽度

铁路列车编组计划基础知识

铁路列车编组计划基础知识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都是通过列车来实现的。由于旅客能自己上、下车或换乘列车,为此旅客列车中的车辆是用固定车底的方式连挂在一起的,车列一般不需经常进行改编,因而旅客列车的编组,只要按照列车运行区段的需要和运输设备的具体情况把车辆连挂在一起作为固定的车底,挂上机车及配备乘务员之后即成为旅客列车。 铁路货物运输中,由于货物的发、到站各不相同,货物的品种及所需要的车种又比较复杂,怎样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把各种重车和各种型号的空车编成列车,是运输组织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就是要解决怎样编组列车和编组什么样的列车等方面的问题。 一、列车编组计划的作用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以下简称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车流的组织计划。它统一安排全路的车流组织方案,具体规定货运站、编组站、区段站等编组货物列车的要求、方法和内容;是编制列车运行图、运输方案、日班计划及改善站场布局的依据,是加强货运营销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如下: 1.列车编组计划规定了全路重空车流向目的地运送的最合理办法。

2.制定列车编组计划,应最大限度地组织各种直达运输,减少技术站的改编作业量,加速货车周转和物资运送。 3.根据车流特点、设备条件和作业能力,正确规定装车站和技术站编组列车的办法,合理分配技术站编解作业量,充分发挥其设备潜力,为各技术站不间断地进行正常作业创造条件。 4.在具有平行径路的方向上,通过编制列车编组计划,可以按照运输里程、运送时间及区段通过能力和沿途技术站能力的利用情况,合理规定车流运行径路,以加速车辆的运送,平衡各铁路线的负担。 5.列车编组计划具体规定了各货运站和技术站编组列车的种类、到达站和办法,是技术站、货运站制定设备运用方案和作业组织方案的一项重要依据。 6.列车编组计划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础。 7.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要求,可以有预见地提出调整某些站场分工和新建、扩建站场的建议。 编组计划是各级运输生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作业规则。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编制列车编组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全局观念,局部服从整体,管内服从跨局;根据货流调查、车流规律和车流径路,以直达运输为主,合理采用多种车流组织方式;努力

国产化北京地铁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设计

2006年第4期机车电传动№4,20061QQ!生!旦!Q旦呈兰呈竺!墨!!里垦!∑里!竺垦兰竺竺竺竺竺!!∑呈!!!!!!Q!!QQ! 摘要:简述采用交流传动的北京国产地铁列车的基本参数和性能要求,阐述了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牵引/电制动特性、主电路、列车牵引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并将北京国产地铁列车与目前北京市地铁13号线日立车辆进行了比较。北京国产地铁列车及牵引电传动系统已通过线路型式试验和运行考核,目前正在北京市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运行情况良好。 关键词:北京;国产化地铁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交流传动 中图分类号:U266.2;U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8X(2006)04—0031—06作者简介:陈文光(1966一).男,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地铁系统研究开发工作。 DesignofElectricDriveSystemforLocalized MetroVehicleinBeijing CHENWen-guang,DINGRong-jun (TechnologyCenter,ZhuzhouCSRTimesElectricCo.,Ltd.,Zhuzhou,Hunan412001,China)Abstract:Basicparameters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arebriefedfortheelectricdrivesystemoflocalizedmetrovehicleinBeijing.Alsoexpoundedarethetraction/brakingcharacteristics,powercircuitaswellasthedesignideasand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thecontrolsystem.ComparisonismadebetweenthelocalizedmetrovehicleandthevehiclebyHitachiforNo.13metrolineinBeijing.ThelocalizedvehicleanditselectricdrivesystemhaspassedthefieldtypetestandrunninginspectionandisundertrialoperationinNo.13metroline,ingoodcondition. Keywords:Beijing;localizedmetrovehicle;traction;electricdrivesystem;ACdrive 0引言 北京国产地铁列车是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组织,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车辆厂、株洲时代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一列4节车编组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国产地铁列车,其中,株洲时代集团负责交流电传动系统的研制。 1车辆参数及性能要求 1.1车辆基本参数 北京国产地铁列车车辆为B型车体,第三轨受流,供电电压:DC750V(DC500~900V);轮径:840/805/770mm(新/半磨耗/全磨耗);动车轴式:B。一B。;列车编组:Tc?M—M?Tc(2动2拖);车辆自重:动车35t,拖车30t;列车载客量(人数):额定载荷AW2时,动车 收稿日期:2006—06—08244人,拖车226人;超员载荷AW3时,动车310人,拖车290人。 1.2列车动力性能 列车在网压DC750V、半磨耗轮径805Innl、平直道线路运行情况下: 平均启动加速度(AW3) 0。40km/h,不小于0.83m/s2 0~80km/h,不小于0.5m/s2平均制动减速度(AW3) 常用制动不小于1.0m/s2 紧急制动不小于1.2m/s2电阻制动能力(AW2) 最高运行速度 冲击极限 平均技术速度 不小于0.8m/st50~5km/h) 80km/h 0.75m/s3 不低于50km/h(典型区间,不含站停时间)平均旅行速度不低=J:39km/h(平均站停时间30S) 城市轨道车辆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