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品管理(一)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44.46 KB
- 文档页数:26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规定一、危险物品的定义与分类根据危险物的特性及其对人体、设施和环境的危害程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被定义为那些在一定条件下易于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根据其特性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大类: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可燃性尘埃。
二、危险物品的存放与运输1. 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门的仓库或库房中,在储存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热量集中;(2)储存区域的地面应平整、无漏水现象,以防液体泄漏造成火灾;(3)物品应分类存放,且与其他非危险物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2. 运输: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运输工具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如车辆应具备防爆装置;(2)运输过程中要确保物品的安全固定,防止碰撞、挤压等意外情况;(3)运输途中不得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附近吸烟、使用明火等。
三、危险物品的使用与操作1. 使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危险物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爆服、防毒面具等;(3)禁止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周围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
2. 操作:操作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仓库或操作区域的良好通风,防止危险物品积聚;(2)启动设备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漏油、无堵塞等问题;(3)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
四、事故应急处理与预防措施1. 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事故,应立即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处理:(1)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警,通知相关部门;(2)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3)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但不得冒险与威胁人员安全;(4)尽量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2.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制订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范,确保安全操作;(4)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防爆设备,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处置。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化学物质。
这类化学物品通常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燃烧热值,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热能和火焰。
此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还具有易挥发、易氧化、易自燃等危险特性。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危险程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液体易燃物品:包括丙烷、乙醇、甲醛、苯等。
液体易燃物品的特点是具有低闪点和较低的自燃温度。
在常温下,这类物质可能能够蒸发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遇到点火源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气体易燃物品:包括天然气、丙烷、丁烷、氢气等。
这类物质具有较低的火点和爆炸极限浓度,一旦泄漏可能会迅速扩散并形成可燃气体云,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或爆炸。
气体易燃物品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安全措施。
3. 固体易燃物品:包括铝粉、镁粉、黄磷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自燃温度,易在空气中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固体易燃物品还可能引起粉尘爆炸,因此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储存措施。
4. 自反应物品:包括过氧化物、亚硝酸盐、亚硝胺类化合物等。
这类物质具有易自燃、不稳定和易爆的特性,可能会因热、摩擦、震动等外界因素而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或爆炸。
5. 氧化剂:包括高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氢等。
这类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热能,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混合使用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除了以上的分类,易燃易爆物质还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特性,包括挥发性、易氧化性、易爆发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易燃易爆物质在储运、处理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火灾、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
此外,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也需要遵循特殊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根据其特性和危险程度可分为液体易燃物品、气体易燃物品、固体易燃物品、自反应物品和氧化剂。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常见的有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存放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在专门的防火仓库或仓库区域中,远离火源、热源和静电产生的地方。
仓库要定期检查,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2. 包装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应注明物品的名称、成分、危险性等信息。
包装容器应具有防火、防爆和密封的性能。
3. 运输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必须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定,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和设施。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爆,避免与其他物品混装。
4. 使用要求: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吸烟、明火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行为。
5.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封装和储存,并交由专门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置。
6. 应急准备:单位和个人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防护设备,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7. 监管和执法: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执法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以上是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遵守相关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二)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对人员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使用和运输进行规范。
以下是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燃烧性能和爆炸性能,易燃易爆物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液体易燃物品、固体易燃物品、气体易燃物品等。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要求1. 库房应位于平坦地,离火源、易燃材料、高温区域、交通干线等有一定的距离。
2. 库房的所有出入口应设有安全的防火门,并保证常闭。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特性及存储和运输的技术要求1.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特性常见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性:-液体易燃物质(如乙醇、甲醇)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并迅速燃烧。
-固体易燃物质(如木材、纸张)在易燃条件下燃烧,可能会导致火灾。
-气体易燃物质(如甲烷、氢气)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导致爆炸。
-易爆物质(如硝化棉、黑索金等)可以通过摩擦、冲击、电火花等小的外部能量源引发爆炸。
2.存储技术要求存储易燃易爆危险品需要采取特定的措施来确保安全性。
以下是存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技术要求:-存储区域应具备足够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易燃物质积聚污染的风险。
-存储区域应有防火设备,如灭火器、自动喷淋系统等。
-存储区域应远离明火、高温区域和其他易燃物质。
-易燃物质应储存在特定的容器中,标明正确的容量和易燃危险品标识。
-存储区域应设有合适的仓位隔离,以防止火灾蔓延到其他区域。
-存储区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设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运输技术要求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需要遵循特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的技术要求:-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防火和爆炸防护的车辆、船只和飞机。
-运输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有易燃危险品标记和警示标志。
-运输容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操作和密封性能。
-运输容器应采用适当的规范和方法进行装载和固定,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和破裂。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明火、高温和其他易燃物质接触。
-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速度和行驶路线,避免发生危险情况。
总结起来,存储和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要求,包括适当的通风和防火设备、容器和运输工具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正确包装和标识。
只有遵循这些要求,我们才能确保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管理易燃易爆物品根据其危险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气体类(如丙烷、乙炔等)、液体类(如汽油、酒精等)、固体类(如火药、硝化棉等)和混合物类(如溶剂混合物等)。
对不同类别的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管理1.存放场所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场所应选择在远离火源、有通风良好的地方,不与可燃物和氧化剂放在一起。
存放场所应达到防火、防爆要求,并应划定明确的存储区域。
2.存放容器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容器应具备防静电、防爆破、耐腐蚀等特性。
对于液体类易燃易爆物品,应使用专用的密封容器,避免泄漏;对于固体类易燃易爆物品,应使用密封、防潮的容器存放。
3.包装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其密封性和抗破裂性,以降低火灾爆炸的风险。
4.安全措施: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存放物品的安全。
三、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管理1.运输工具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工具应具备防火、防爆、防静电等特性,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物品不会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
2.装卸操作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在装卸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摩擦、碰撞等造成火灾和爆炸。
3.安全防护设施: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带、紧急切断装置等,以应对意外情况出现时的紧急处理。
四、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管理1.使用许可证: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单位,应取得相应的法律许可证,确保单位合法运营,并具备相关管理经验。
2.使用场所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场所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如通风良好、无明火等。
3.操作规程: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操作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4.安全设施: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爆炸的化学物品,它们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若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加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分类和标识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闪点低于60℃的液体燃料、溶剂和其他液体。
(2)易燃固体:易于燃烧的固体物质。
(3)易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
(4)易爆品:本身具有爆炸性的物质。
(5)氧化剂:能与有机物反应,使其氧化并放出热量的物质。
(6)有毒物品: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2.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标识,包括危险品标志、名称、成分、危险特性、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
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管理1. 生产环节:(1)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
(2)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企业应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4)企业应加强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防止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 储存环节:(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储存于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
(2)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距离、防火、防爆、防泄漏等规定。
(3)储存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应急处理器材。
(4)储存物品应按类别、性质分区存放,标签向外,易于识别。
3. 运输环节:(1)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2)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3)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了解所运输物品的危险特性。
(4)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安全行驶。
4. 使用环节:(1)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企业应建立健全使用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或者爆炸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
以下将介绍我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危险品分类、储存运输要求、事故防范措施等。
一、危险品分类易燃易爆危险品按其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等特性进行分类,分为九类。
其中一类是易燃气体,包括诸如氢气、乙炔等可自行燃烧的气体。
二类是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三类是易燃固体,如火柴、硝酸纤维等。
四类是自反应物质和自发燃物,如过氧化钾、硫化亚铁等。
五类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双氧水、硝酸等。
六类是毒性物质,如氰化钠、砷化氢等。
七类是放射性物质,如铀、镭等。
八类是腐蚀品,如硫酸、盐酸等。
九类是其他易爆物品,如雷管、炸药等。
二、储存要求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设施,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性。
首先,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品,有防火墙和防火门,并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其次,储存设施需要具备相应的耐火性能,如储罐、仓库等需要采用防爆材质制造,并设有防火、防爆、通风等设施。
另外,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危险品的质量和容器是否存在损坏,以及随时清除泄漏物。
三、运输要求易燃易爆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危险品的安全运输。
首先,运输车辆和容器应符合防爆要求,并有相应的安全标志和标识。
其次,运输车辆应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如固定设施、防火装置等。
此外,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车辆的稳定性,避免碰撞和摩擦导致的泄漏和起火。
同时,驾驶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事故防范措施为了预防和减少易燃易爆危险品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等。
其次,要加强危险品的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正式版)⽂件编号:TP-AR-L312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范⽂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正式版)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正式版)使⽤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计划,从⽽实现多⾓度地帮助决策⼈员进⾏更好的⽣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时认真阅读。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危险物品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CB69鸲-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规定,所谓危险物品系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伤亡和财产损毁⽽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其中的化学物品则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危险物品分类众所周知,危险物品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危险性⼤⼩不⼀,⽽且⼀种危险物品并不是只有单⼀的⼀种危险性,⽽常常具有多种危险性。
但是,每⼀种危险物品,在其多种危险性中,必有⼀种表现最为突出的主要危险性,即对⼈类危害最⼤的危险性。
鉴于危险物品品种繁多,性质各异的特点,必须根据其主要危险性进⾏科学的分类和分项,以便于管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
为此,国家标准C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将危险物品分为以下九⼤类:第⼀类爆炸品第⼆类压缩⽓体和液化⽓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类腐蚀性物品第九类杂类各类危险物品还可分为若⼲项。
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品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易燃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将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管理。
以下是我国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危险品分类和标志: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将其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并在危险品包装上进行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二、危险品的存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放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需要专门的储存设施,如化学品柜、防火柜等。
同时,危险品的存储地点要远离火源和热源,通风良好,以防止危险品蒸发或泄漏引发事故。
三、危险品的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必须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使用密封型运输容器、加强包装等。
四、危险品的使用和操作:在使用和操作易燃易爆危险品时,必须遵循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护目镜等,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危险品的处置和处理:对于已经使用完毕或过期的危险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六、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接触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七、事故应急和救援: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必须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事故隔离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八、违法行为的处罚:对于违反危险品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吊销执照等措施,以保证危险品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上就是我国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执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易燃易爆危险品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危险品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曾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44—86)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将危险物品分为九个大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
由于某一化学危险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掌握“择重入列”的原则,即根据各该化学物品特性中的主要危险性,确定其归于哪一类。
如上列九类中的毒害品和腐蚀品,就其分类名称来看,似与防火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首先这两类化学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
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着而列入腐蚀品。
再看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
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易燃易爆品管理(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462-32 易燃易爆品管理(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曾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44—86)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将危险物品分为九个大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
由于某一化学危险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掌握“择重入列”的原则,即根据各该化学物品特性中的主要危险性,确定其归于哪一类。
如上列九类中的毒害品和腐蚀品,就其分类名称来看,似与防火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首先这两类化学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
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著而列入腐蚀品。
再看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
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有1000多种。
公安部曾于1994年发布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第18号令),办法中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的消防监督管理作了具体规定。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往往危害大、影响大、损失大,扑救困难。
如:1989年8月1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油库油罐因雷击导致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大型油罐5座。
这次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大火扑救中有14位消防官兵牺牲,56人受伤;5名油库职工牺牲,12人受伤。
1998年3月5日下午4时左右,陕西省西安市煤气公司管理站贮气罐区一座400立方米球型贮气罐底部阀门爆裂,导致液化石油气大量泄露,液化石油气站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载体堵漏过程中,由于处置不当,下午6时左右突然发生爆炸起火造成11人死亡(其中消防官兵7人),31受伤(其中9人重伤,在抢救过程中又有3人死亡),罐区内2座400立方米球罐爆炸烧毁,4座100立方米卧罐报废,7台液化石油气槽车烧毁。
大量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从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的单位、个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其特性和必须的防火灭火知识。
第一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储存于耐压容器中的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气体称为液化气体。
一、特性1.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4.静电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
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5.腐蚀毒害性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
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6.窒息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
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
7.氧化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氧化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列为助燃气体的,如:氧气、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一种是列为有毒气体,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如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油脂接触氧气能自燃,铁在氧气、氯气中也能燃烧。
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是列为有毒气体的氯气、氟气,除了注意其毒害性外,还应注意其氧化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要与其它可燃气体分开。
二、消防注意事项1.严禁超量灌装,防止钢瓶受热。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剧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因此,内容物性质相互抵触的气瓶应分库储存。
例如,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室混放。
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
此外气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框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出通道。
3.油脂等可燃物在高压纯氧的冲击下极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应严禁氧气钢瓶与油脂类接触,如果瓶体沾着油脂时,应立即用四氯化碳揩净。
4.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
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
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5.气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超过使用期限不准延期使用。
6.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
搬运时不可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
搬运氧气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7.储运中钢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
储存中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
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
失火时应尽快将钢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可用大量水冷却钢瓶降温,以防高温引起钢瓶爆炸。
灭火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
8.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应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拦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9.为了便于区分钢瓶中所灌装的气体,国家有关部门已统一规定了钢瓶的标志,包括钢瓶的外表面颜色、所用字样和字样颜色等,应按照规定执行。
10.各种钢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
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
11.平时在储运气瓶时应检查:⑴、气瓶上的漆色及标志与各种单据上的品名是否相符,包装、标志、防震胶圈是否齐备,气瓶钢印标志的有效期。
⑵、安全帽是否完整、拧紧,瓶壁是否有腐蚀、损坏、凹陷、鼓泡和伤痕等。
⑶、耳听钢瓶是否有“咝咝”漏气声。
⑷、凭嗅觉检测现场有否强烈刺激性臭味或异味。
第二节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按照闪点大小可分为三类:1.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18℃的液体2.中闪点液体指—18℃≤闭杯试验闪点<23℃的液体3.高闪点液体指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一、特性1.易燃性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实质上是液体蒸气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
由于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易燃液体很容易挥发出易燃蒸气,其着火所需的能量极小,因此,易燃液体都具有高度的易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