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环境资源法》复习题集(第1566篇)
- 格式:docx
- 大小:21.67 KB
- 文档页数:17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不能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C【解析】:①《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因此,应为“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而非“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②《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2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因此,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2.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效力的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方排污标准须报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地方排污标准时,可略低于已有国家排污标准C、国家排污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标准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污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B【解析】:考查环境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环境日是:( )A、4,22B、6,5C、5,6D、6,6>>>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12条的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效力的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方排污标准须报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地方排污标准时,可略低于已有国家排污标准C、国家排污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标准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污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B【解析】:考查环境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16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由此可见,本题中B选项的说法不正确,是正确选项。
3.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答案】:A【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4.某省A市和B市分别位于同一河流的上下游。
A市欲建农药厂。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 )A、责令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整改B、公开进行通报批评C、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D、责令停产整顿>>>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政府监管责任制度【答案】:C【解析】:法律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第25条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2.关于我国生态保护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31题,单选)A、国家只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B、国家应积极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C、国家应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D、国家应指令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生态保护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生态保护制度。
A项:《环境保护法》第29条第1款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故A项错误。
B项:《环境保护法》第30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根据该条规定,引进外来物种,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经过认真研究才可以。
故B项说法错误。
C项:《环境保护法》第33.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不能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C【解析】:①《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0年卷一28题,单选)A、省级地方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和未作规定的项目,都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在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可以因地制宜,严于或宽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污染物排放标准。
A、B、C项:《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2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可见,省级地方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和未作规定的项目,都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据此,A项正确。
地方标准只能严于国家标准而不能宽于国家标准,故B项错误。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2.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D、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省级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D【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15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环境日是:( )A、4,22B、6,5C、5,6D、6,6>>>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12条的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中央环保督察组进行实地检查,发现某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严重退化,根据《环境保护法》.下列哪一主体应对该市环境质量负责?(2018年仿真模拟题)A、该市市长B、该市环境保护局C、该市环境保护局局长D、该市人民政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法的责任主体。
A、B、C、D项:《环境保护法》第6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因此D项正确。
3.关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核设施,绝密工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经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再开工建设C、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D、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答案】:A【解析】:①《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三)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 )A、鼓励B、支持C、奖励D、表扬>>>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政府监管责任制度【答案】:B【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23条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2.某省A市和B市分别位于同一河流的上下游。
A市欲建农药厂。
在环境影响评价书报批时,B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该厂对本市影响很大,对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提出异议。
在此情况下,该环境影响评价书应当由下列哪一部门审批?(2014年卷一31题,单选)A、省政府发改委B、省人大常委会C、省农药生产行政监管部门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3条第3款规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根据题意,A市农药厂的建设会对B市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造成跨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且B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异议,环境影响评价书应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因此,A、B、C项错误,D项正确。
3.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 )信息记人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污染物排放B、环境违法C、节能减排D、环保政策贯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政府监管责任制度【答案】:B【解析】:《环境保护法》第54条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我国生态保护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31题,单选)A、国家只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B、国家应积极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C、国家应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D、国家应指令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某省A市和B市分别位于同一河流的上下游。
A市欲建农药厂。
在环境影响评价书报批时,B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该厂对本市影响很大,对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提出异议。
在此情况下,该环境影响评价书应当由下列哪一部门审批?(2014年卷一31题,单选)A、省政府发改委B、省人大常委会C、省农药生产行政监管部门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3.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 )A、责令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整改B、公开进行通报批评C、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D、责令停产整顿>>>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4.某法学院校的四位同学甲、乙、丙、丁就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应如何解决展开讨论,下列哪一位同学的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甲同学认为,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B、乙同学认为,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C、丙同学认为,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D、丁同学认为,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5.某市一家养鸡专业大户周某养的鸡于2012年3月开始出现拉稀、消瘦等症状,4月就有500多只鸡死亡,到5、6月死鸡数量逐渐增加,周某买了很多药都没能遏制死鸡,至2012年7月,周某共死鸡6000多只,购鸡苗和饲料等直接经济损失12000元,如果鸡长成,则每只按市场价可卖6元。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效力的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方排污标准须报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地方排污标准时,可略低于已有国家排污标准C、国家排污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标准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污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B【解析】:考查环境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16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由此可见,本题中B选项的说法不正确,是正确选项。
2.某省天洋市滨海区一石油企业位于海边的油库爆炸,泄漏的石油严重污染了近海生态环境。
下列哪一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其中所列组织均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2015年卷一30题,单选)A、受损海产养殖户推选的代表赵某B、依法在滨海区民政局登记的“海蓝志愿者”组织C、依法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的环境保护基金会D、在国外设立但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海洋之友”团体>>>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保护法》第58条第1款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环境资源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_____的和_______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_____和_____。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____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______。
4.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旋,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___________的规定,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外。
6.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时起计算。
7.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__________________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___________向人民法院起诉。
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________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___________批准。
9.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用于_____________,不得挪作他用,并由__________依法实施审计监督。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不能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C【解析】:①《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因此,应为“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而非“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②《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2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因此,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 )信息记人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污染物排放B、环境违法C、节能减排D、环保政策贯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政府监管责任制度【答案】:B【解析】:《环境保护法》第54条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2019年国家法考《环境资源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某采石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获批后,采用的爆破技术发生重大变动,其所生粉尘将导致周边居民的农作物受损。
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31题.单选)A、建设单位应重新报批该采石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B、建设单位应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并报原审批部门批准C、该采石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完全相同D、居民将来主张该采石场承担停止侵害的侵权责任,受3年诉讼时效的限制>>>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侵权。
A项:《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4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本题中爆破技术发生重大变动,其所产生粉尘将导致周围居民的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 )信息记人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污染物排放B、环境违法C、节能减排D、环保政策贯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政府监管责任制度【答案】:B【解析】:《环境保护法》第54条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 )A、鼓励B、支持C、奖励D、表扬>>>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政府监管责任制度【答案】:B【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23条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4.中央环保督察组进行实地检查,发现某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严重退化,根据《环境保护法》.下列哪一主体应对该市环境质量负责?(2018年仿真模拟题)A、该市市长B、该市环境保护局C、该市环境保护局局长D、该市人民政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法的责任主体。
A、B、C、D项:《环境保护法》第6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因此D项正确。
5.某省天洋市滨海区一石油企业位于海边的油库爆炸,泄漏的石油严重污染了近海生态环境。
下列哪一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其中所列组织均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2015年卷一30题,单选)A、受损海产养殖户推选的代表赵某B、依法在滨海区民政局登记的“海蓝志愿者”组织C、依法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的环境保护基金会D、在国外设立但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海洋之友”团体>>>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保护法》第58条第1款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四个选项中仅C 项“依法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的环境保护基金会”符合前述规定之要求,故C项为正确答案。
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环境日是:( )A、4,22B、6,5C、5,6D、6,6>>>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12条的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7.关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核设施,绝密工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经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再开工建设C、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D、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答案】:A【解析】:①《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三)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故A选项正确,当选。
②《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8.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D、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省级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D【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15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9.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答案】:A【解析】: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10.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不能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C【解析】:①《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因此,应为“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而非“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②《环境保护法》第16条第2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因此,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11.关于我国生态保护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31题,单选)A、国家只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B、国家应积极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C、国家应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D、国家应指令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生态保护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生态保护制度。
A项:《环境保护法》第29条第1款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故A项错误。
B项:《环境保护法》第30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根据该条规定,引进外来物种,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经过认真研究才可以。
故B项说法错误。
C项:《环境保护法》第312.某省A市和B市分别位于同一河流的上下游。
A市欲建农药厂。
在环境影响评价书报批时,B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该厂对本市影响很大,对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提出异议。
在此情况下,该环境影响评价书应当由下列哪一部门审批?(2014年卷一31题,单选)A、省政府发改委B、省人大常委会C、省农药生产行政监管部门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3条第3款规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根据题意,A市农药厂的建设会对B市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造成跨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且B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异议,环境影响评价书应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因此,A、B、C项错误,D项正确。
13.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效力的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方排污标准须报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地方排污标准时,可略低于已有国家排污标准C、国家排污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标准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污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环境标准制度【答案】:B【解析】:考查环境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