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地图的起源
- 格式:pptx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9
地图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可地图的起源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地图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吧!地图的发明最早的地图大约是公元前2250年美索不达米亚(现今伊拉克人)人制作的,起先,地图仅仅包含一小块当地区域。
它们通常用来显示个人的小块土地,或者简要表明新建筑的计划。
古代埃及人还发现地图对表明所有权很有用,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尼罗河畔,而这条河每条都要泛滥。
泛滥的河水移动了分界石的位置,所以地图可以用为解决所有权方面的种种争执。
这张地图出自一份古埃及的莎草纸文稿。
它显示了诸如灌溉渠这样的地方特征,并且还标示了土地的拥有者。
古代希腊人以更为冒险的方式使用地图。
他们在地中海到处航行建立新的殖民地时,就在地图上把这些殖民地都圈进去,他们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世界性版图。
使人们更为方便地寻找到周围的道路。
另外,他们还会自己绘制世界地图,也许这些早期地理学家中最伟大的当数托勒密(约公元100年-公元165年)。
他写过一本关于地图绘制的书,叫做《地理学》。
书中描述了不同的投影图法,以及在平面上绘制地球曲线的方法。
早期的地图显得与现代的地图极为不同。
凡是地图绘制者不知道国家和大陆都被省略了,并且海岸线的描绘常常也不准确,尤其是在12世纪磁罗盘传到欧洲之前。
地图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同地图相关的领域中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
1、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设备在制图中的广泛应用,地图不再限于用符号和图形表达在纸(或类似的介质)上,它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磁介质上,或经可视化加工表达在屏幕上;2、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卫星遥感影像,这不但给地图制作提供了新的数据源,还可以把影像直接作为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同时把人们的视野拓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声音等都可以成为地图的表达手段。
在《多种语言制图技术词典》中对地图的定义是“地球或天体表面上,经选择的资料或抽象的特征和它们的关系,有规则按比例在平面介质上的描写”。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还为人们提供了导航、规划、交通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地图的起源与发展,并剖析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刚诞生的时候。
当时,人们借助于观察天象和地貌变化,开始尝试将周围的环境记录下来。
最早的地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时期,巴比伦人用黄土板制作了一张由河流和山脉组成的简易地图。
其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个文明古国纷纷制作了一系列与自身文化和地理环境相关的地图。
地图的发展离不开测量技术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和手工绘制的方式制作地图。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这些地图往往存在误差,并且无法反映真实地形的精确情况。
直到17世纪,荷兰的商船船长布伦斯威克创造了现代地图制图法。
他发明了投影法和经纬度,并利用这些方法绘制了全球第一张比例尺地图。
这一技术突破为地图的精密制作奠定了基础。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图的制作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伴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将海洋地图作为重要的制图对象。
17世纪末,奥兰达斯·米尔构建了三角测量法,为海洋地图的制作提供了新的依据。
18世纪,法国的卡西尼家族绘制了许多精确的地图,这些作品被认为是地理学中的里程碑。
在20世纪,地图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制图过程从手工绘制转变为电子绘制,使得地图的制作速度和精度大幅提高。
GPS技术的应用使得地图导航成为现实,人们在出行时可以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此外,遥感技术为地图制作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对于地质、天文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技术进步,地图还受到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图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和误导。
在历史上,一些国家为了达到政治和军事目的,故意改变地图上的信息,以控制民众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使用地图时需要对其背后的政治和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
分析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数字地图制图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的技术,是地图制图技术的一种现代化表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主要技术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技术起源和发展历程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兴起,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开始逐渐成熟。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完善,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交通管理、军事侦察、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地图制图技术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图制图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表达,为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主要技术特点1. 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采用了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精确和全面的获取。
2. 数据表达和表现技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通过多种手段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表达和表现,包括数字化地图、三维地图、立体地图、虚拟地图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表达。
3. 数据传输和共享技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还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为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便利。
4. 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图的发展》知识清单一、地图的起源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活动,需要了解周围的环境,于是开始通过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描绘他们所生活的区域。
例如,在洞穴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粗略的地形和路线的描绘。
这些早期的地图更多是基于直观的观察和记忆,没有精确的测量和比例尺的概念。
但它们为后来地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地图在古代文明中,地图的制作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确。
古埃及人绘制了关于尼罗河流域的地图,用于农业灌溉和土地规划。
古希腊的地图学家则开始尝试使用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位置和测量距离。
其中,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对后世地图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经纬度的概念,并绘制了当时已知世界的地图。
中国古代也有着丰富的地图制作传统。
例如,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包括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为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中世纪地图中世纪的欧洲,地图的发展受到宗教的影响较大。
当时的地图常常将世界描绘成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圆形,周围环绕着未知的海洋和奇异的生物。
而在伊斯兰世界,地图制作技术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绘制的地图在准确性和细节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近代地图随着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地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航海家们需要更加精确的地图来指导他们的航行。
这一时期,测量技术和制图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例如,三角测量法的应用使得地图的绘制更加精确。
同时,印刷术的发展也使得地图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五、现代地图进入 20 世纪,地图的制作迎来了新的变革。
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地图的绘制提供了大量准确的地理信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让地图制作实现了数字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出现,使得地图能够与各种数据相结合,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六、地图的类型1、纸质地图纸质地图是最传统的地图形式,具有直观、易于携带的优点。
但它们的更新速度较慢,且信息量有限。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让大班幼儿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素养。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能够认识地图上的基本元素,如方向、、比例尺等,并能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地图、描述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作用。
难点:学会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地图,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
2. 讲述法:教师讲解地图的起源、基本要素和作用,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
3.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地图,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图的运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实物地图: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中国地图,便于幼儿观察。
2. 教学PPT:制作地图相关知识的PPT,辅助教学。
3. 地图道具:准备一些地图道具,如比例尺、方向箭头等,方便幼儿理解。
4. 记录表格:准备一张表格,用于幼儿记录地图信息。
5. 画纸、彩笔:让幼儿绘制自己的地图。
六、教学内容1. 地图的定义:介绍地图是一种平面图形,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地理空间分布。
2. 地图的起源:讲述地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幼儿了解地图的历史。
3. 地图的基本要素:讲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
4. 地图的作用:阐述地图在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的应用,展示地图的重要性。
七、教学步骤1. 展示实物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解地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幼儿了解地图的历史。
3. 讲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4. 示例讲解地图的作用,如导航、学习地理知识等。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地图是人类认知和描述地球表面空间的工具,它既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理信息的图形,也是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图经历了漫长而独特的进化过程。
本文将探讨地图的起源以及它在历史和现代中的发展。
一、地图的起源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最早的地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古巴比伦时期。
当时的地图主要是为了记录土地和土地所有者的边界,以及农田和灌溉系统的位置。
这些地图通常是在粘土板上雕刻的,被称为“土地纲要(Cadastral Maps)”。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也开始制作地图。
古埃及的地图主要用来记录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希腊的地图则强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而罗马帝国的地图则用于管理领土和军事行动。
二、传统地图的发展1. 中世纪地图在中世纪,地图制作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时期的地图常常以宗教信仰为中心,侧重于描绘圣经中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宗教场所。
其中最有名的是13世纪的“埃舍尔世界地图(Mappa Mundi)”,这是一幅巨大的圆形绘画,其中描绘了世界各地的宗教和历史特征。
2. 大航海时代地图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地图学的发展。
15世纪和16世纪的地图主要用于导航和探险,帮助航海者在未知水域中找到正确的航线。
这些地图以描绘海洋和陆地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航海家荷马斯·滨古的世界地图。
3. 科学测绘时期到了16世纪末,地图制作开始运用科学测量和绘图技术。
一些突破性的地图绘制方法被发明,如经纬度和等高线。
这种科学测绘的方法使得地图的精确度和详细程度得以显著提高,为后来现代地图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地图的发展20世纪以后,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经历了巨大的革命。
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图的制作和更新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
现代地图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分为政治地图、交通地图、气候地图、地形地图等多种类型。
地图发展史一、地图发展史.(1)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
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
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
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
《管子·地图篇》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
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
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
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
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
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
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
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
地图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前的产生与兴起、17~19世纪的全面奠定基础和20世纪以后的不断飞跃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地图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地图是人类认识和描述地球表面、地理空间的一种工具。
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的制作和利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地图的发展涉及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在此,本文将从地图的历史、类型和制作技术以及地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面,对地图的发展进行总结。
一、地图的历史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最早的地图出现在古代文明的时代,如古埃及的《尼罗河图》、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图》等。
这些早期的地图以形态图为主,用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和自然景观,具有简单而原始的特点。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家克劳斯蒂·托勒密,是地图学和地图制作的奠基人之一。
他将地球表面分为三个带状区域,称为“dimensurae”。
在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中,他介绍了世界第一部形态图。
这为后世地图学家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世纪时期,地图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在13世纪,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地图由意大利学者卡托绘制。
这幅地图以正投影方式展示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大片土地,标志着地图的详细制作技术和现代化观念的开端。
在15世纪,随着欧洲航海业的兴起,地图制作技术也有所进步。
荷兰地图制作者Mercator发明了一种新的地图投影方式,称为“墨卡托投影”,使得航海和地图制作的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到了近代,地图的制作技术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世纪末,卫星和航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图的制作更加精确和可靠。
20世纪,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地图和遥感影像地图得到快速发展。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利用GPS导航、卫星图像等技术,制作和利用各种类型的高精度地图。
二、地图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地图的类型可以根据用途和制作方式来划分。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地形图、气候图、经济地图、交通图、地质图等。
按照制作方式可以分为手绘地图、印刷地图、数字地图、卫星图像地图等。
每种类型的地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制作技术。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本文将从四个大的阶段讲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原始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一、原始地图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
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
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
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
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
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
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
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
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
1954年江苏出土西周初期青铜器上的铸刻铭文,记载周分封诸候时使用到地图,谈及《成王、武王伐商图》与《东国图》。
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明确记载地图的可靠文字史料。
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
在平山县发掘出公元前299年左右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铜版《兆域图》,图上标明宫垣、坟墓所在地点、建筑物各部名称、大小、位置和诏书。
这是世界上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
放马滩古墓群出土的公元前239年7幅秦王政八年木板图,反映战国晚期秦国属地邦县(天水到宝鸡一带)的政区、地形和经济,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测木板图。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地图的由来作者:A.G.史密斯译者:吴樯整理制作:anglelx《地图的由来》讲述了人们如何逐步准确地找到自己在地球上的物理位置。
从这本书中,你能了解有关地图、海图的许多知识——它们的产生、发展及其用途。
你还会了解人们是如何学会在海洋、陆地间穿梭往来而不会迷失方向的,以及那些帮助人们辨认方向的工具。
几百年前,绝大多数人都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他们很少离家远行。
而那些远离家园、出外探险的人们——通常都是渔夫、猎人和牧民——却本能地有一种强烈的方位感,从而能准确地返回原位。
但随着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展,仅靠直觉来辨别方位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外出远行的需要,他们开始密切地关注大自然。
他们观察鱼儿、鸟儿的迁徙,河水、海水流动的方向以及风向。
最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的运行。
不久,人们开始将收集到的信息刻在白桦树皮或粘土板上。
从这以后,地图的绘制便应运而生了。
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人类早期的地图绘制方法和导航技术是如此的先进!尤卡吉尔人的白桦树皮地图居住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尤卡吉尔人最初的地图绘制方法,是把地图绘制在白桦树皮上。
他们将地图留在营地里,以便把行踪通知给部落里的其他人。
右边这张地图表示一位猎人从霍可顿河(1)边的一个村落出发,沿科累马河到达维克尼克米斯克的一个俄罗斯村庄(4)的行程。
两个小人儿(5)表示这位猎人向俄罗斯族长要猎枪的情景。
猎枪就在族长的身后。
猎人的路线还经过了科累马河边的一座小木屋(2)和同他们相邻的亚萨克那亚河边的一个部落(3)。
那时,白桦树皮还被北美的奥吉布瓦人用来制作地图。
巴比伦地图历史学家认为,古代巴比伦人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绘制者。
当时的巴比伦人是用木制的尖笔在粘土刻写板上绘制地图的。
尖笔是一种笔尖锋利的书写工具。
这样的地图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
在早期的地图中,有许多绘制的都是房屋图,记录的是房屋所有者的姓名;还有一些是城市的布局图。
19世纪晚期,考古学家发现了位于幼发拉底河岸的尼普尔城的城市全貌图。
地图的名词解释|有哪些基本特征地图的名词解释: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
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进地图里,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
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
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可惜,原物流传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因战乱被毁而失传。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
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而且注记着道里的方位,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
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地图的特征: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
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是地图根据制图的要求所表达的内容。
包括注记。
数学要素用来确定地学要素的空间相关位置,起着地图内容“骨架”的要素。
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
补充说明以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题图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
可根据需要配置在主要图面的适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