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概述2
- 格式:docx
- 大小:19.10 KB
- 文档页数:3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二)引言概述: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疾病,通常由主动脉内膜撕裂引起,形成了一个假道,使得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内层,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主动脉夹层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接下来将着重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 胸痛: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患者形容胸痛为“剧痛撕咬感”或“非典型心绞痛”。
- 脉搏不对称: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时可以观察到两侧脉搏强度不均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脉搏消失。
2.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主动脉夹层可以导致主动脉扩张和异常的主动脉形状,这些特征可以在胸部X线上观察到。
- 超声心动图:这是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常用无创方法,可以发现主动脉内膜剥离和主动脉瘤形成。
3. CT扫描和MRI- CT扫描:可以提供主动脉夹层的详细信息,包括剥离的位置、范围和夹层假道的形状。
- MRI:对于年轻患者或孕妇而言,MRI是一种更安全的无创检查方法,同样可以提供主动脉夹层的准确诊断。
二、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能减轻主动脉内压力,延缓主动脉夹层的进展,促进夹层假道的闭塞。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于不适合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以选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来抑制主动脉夹层的发展。
2. 外科手术- 主动脉替换术:在夹层形成后,患者一般需要进行主动脉替换术,将受损的主动脉进行更换。
- 内覆膜修复术:内覆膜修复术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法,通过在内膜撕裂处放置覆膜来修复主动脉夹层。
3. 内科治疗- 保持血压稳定:主动脉夹层患者需要保持血压稳定,一般可以通过给予降压药物来实现。
- 控制疼痛和炎症:对于胸痛和其他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镇痛药和抗炎药进行处理。
4. 分层治疗- 根据夹层的位置、范围和病情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或介入治疗。
5. 随访和预防- 主动脉夹层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监测病情变化。
主动脉夹层解剖和概述主动脉夹层解剖是指主动脉内膜和中膜之间发生的撕裂,导致血液在撕裂处形成虚假道路,形成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常常危及生命。
本文将对主动脉夹层的解剖和概述进行详细介绍。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负责将氧合血从心脏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主动脉由三层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是最内层,由内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
中膜是主动脉最重要的层,由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构成。
外膜是最外层,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
主动脉夹层通常发生在主动脉的上行段和降行段,其中上行段夹层较为常见。
主动脉夹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内膜发生撕裂,使得血液进入内膜和中膜之间的夹层。
夹层的存在导致主动脉的真腔和假腔形成,血液在其中流动,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血液供应。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原因是主动脉壁的退行性变。
主动脉壁的退行性变会导致主动脉壁弹性下降,容易发生撕裂。
其他引起主动脉夹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缺血、主动脉瓣膜疾病等。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与夹层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主动脉夹层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
严重的主动脉夹层甚至会导致主动脉破裂,出现大量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
这些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主动脉的解剖结构,帮助医生确定夹层的位置和范围。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通常需要紧急手术干预。
手术的目的是修复主动脉壁的撕裂,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手术的方式根据夹层的位置和范围而定,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主动脉置换术和主动脉内膜修复术。
此外,对于一些不能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制饮酒、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其次,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临床护理必看!主动脉夹层抢救的7大要点主动脉夹层也称为主动脉内膜分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胸痛中心排查的危重病之一,尤其是急性期病死率很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会发生死亡。
本文主要就主动脉夹层的抢救介绍如下。
1、主动脉夹层的基本概述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壁内膜损伤后,血液通过内膜的破裂口进入到主动脉壁中膜,出现真假两个腔道,并且在两层膜之间形成血肿。
主动脉夹层病情发展迅猛、凶险程度高且发病因素特别复杂,主动脉分为内中外三层,只有中层的动脉壁承受血流压力,如果出现外层破裂,一般根本来不及抢救,患者会在几分钟内会发生死亡。
主动脉夹层典型的征象:多部位疼痛(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持续难以忍受的锐痛为主);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抬高;心电图却无动态演变;剧痛,血压居高不下;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脏听诊心音钝、胸痛呈间歇性发作且伴有发热;年轻人、体胖且伴高血压病史;四肢脉搏改变、血压不对称者。
主动脉夹层的分期:依据病程时间长短可分作:<24h为超急性期、2-7天为急性期、8-30天为亚急性期、>30天为慢性期。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大多数降主动脉夹层会使用此疗法)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降压药及β受体阻滞剂)。
2、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任何累及到主动脉中层的疾病都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其中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发生了改变,具体如:边缘性高血压,因为其容易被忽略未进行干预而慢慢发展成为真正的高血压,当血压在不正常和正常之间来回波动时,使血管受到高压刺激,从而容易损伤血管内膜。
血管钙化,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修复动脉及其它地方损伤时钙离子会慢慢沉积到某处形成钙化,在钙化的地方容易发生撕裂。
还有主动脉局部外伤或者感染、主动脉炎性疾病、妊娠、创伤、马凡氏综合征(一种罕见病,因为患者血管弹性不好、血管的中膜层缺少一种弹力纤维,更容易发生破裂)、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等都会诱发主动脉夹层。
心内科相关知识—主动脉夹层一、主动脉夹层的概述主动脉自心脏发出至双髂动脉形似“拐杖”,主动脉的分支为全身各个脏器供血保证人体生命正常运转,这根“拐杖”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各个器官的供血,危及生命,所以我们把它看做是一根支撑人类生命的“金拐杖”。
作为人体最粗大的一根血液运输通道,主动脉的管壁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三合板”的多层结构。
管壁分三层,分别是:提供平滑内衬的内膜;具有相当强度、韧性和弹力的中膜;分布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外膜。
健康的动脉壁,三层膜之间亲密无间,天衣无缝。
当主动脉内膜出现破损,高速、高压的血流穿过内膜冲击进入中膜,足以把具有一定厚度的中膜撕裂开,在中膜层内冲击出另一个可容纳血流的腔隙。
这种在原有主动脉管腔之外形成了异常管腔结构(医学上称为假腔)的情况,就叫主动脉夹层。
二、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1、突发剧烈疼痛:这是发病开始最常见的症状。
★升主动脉夹层→胸前区疼痛;★主动脉弓夹层→颌颈前胸疼痛;★胸降主动脉夹层→肩胛区背部疼痛;★腹主动脉夹层→腰背部疼痛。
2、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因剧痛而有休克外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或反而升高,约有80%-90%以上的远端夹层和部分近端夹层有高血压,不少病人原有高血压者起病后疼痛使血压更高;★低血压,常是夹层分离导致心包填塞,胸膜腔或腹膜腔破裂的结果;★当夹层累及头臂血管使肢体动脉损害或闭塞时,则不能准确测定血压而出现假性低血压。
3、夹层破裂或压迫症状由于夹层血肿压迫周围软组织,波及主动脉大分支,或破入邻近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系统损害,出现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累及主动脉瓣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A型常见并发症;★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血肿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夹层血肿破裂到心包腔时,可迅速引起心包积血,导致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
由于夹层血肿压迫周围软组织,波及主动脉大分支,或破入邻近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系统损害,出现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主动脉夹层概述•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观察•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康复与预防•相关资料与学习资源目录01主动脉夹层概述定义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病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因素、外伤等。
定义与病因分类根据发病时间,主动脉夹层可分为急性期(<2周)、亚急性期(2周-3个月)和慢性期(>3个月)。
症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休克、血肿压迫周围组织等;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疼痛、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
分类与症状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等)进行诊断。
诊断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和疼痛;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在病变部位放置支架;外科手术则是切除病变段血管并重建主动脉。
治疗诊断与治疗02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观察疼痛观察观察疼痛是否因活动、情绪激动或饮食等因素而加重或减轻。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观察其疗效。
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
1血压监测23监测患者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是否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脉压差增大、双侧上肢血压不对称等情况。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心率观察监测患者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是否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律不齐、心悸等症状。
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其疗效。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其是否有抑郁、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
遵医嘱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情绪与心理状态观察03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03调整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疼痛护理01评估疼痛程度主动脉夹层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因此需要密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
主动脉夹层可以发生在主动脉的任何位置,但常见于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危急,死亡率高。
高峰年龄是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之比约为2~3:1。
大多数患者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症状是突发的胸部、背部或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常常难以忍受,呈撕裂样或刀割样。
疼痛的位置和范围可以反映主动脉夹层的位置和范围。
除了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头晕、晕厥等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疼痛、降低血压和心率,以减少主动脉夹层进展的风险。
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病变的主动脉段,并进行人工血管置换。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在主动脉内放置支架或封堵器,以封闭内膜撕裂口,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
总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主动脉夹层概述、护理要点及预防健康宣教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并且十分凶险的一类急重症,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
主动脉夹层概述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期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等疾病相混淆从而误诊。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裂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
需尽快阻止夹层血肿的进行性解离,采用药物有效降低左室收缩力和收缩压、控制心率及镇痛是治疗的关键措施。
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是非常高。
在24时之内,此病的死亡率高达约33%;在48小时内,死亡率可以达到50%;在一个星期内,死亡率甚至是80%,另外,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有性别区别,一般而言男性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大约是女性患病率的2.5倍,并且以中老年人为主,近年来年轻患者也越来越多。
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要点1、生活基础护理①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用力过度(如排便用力剧烈咳嗽);②协助患者进餐、床上排便、翻身;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③鼓励饮水,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④常规使用缓泻剂,如便乃通、果导片、芦荟胶囊、液体石蜡、开塞露等,保持大便通畅。
2、疼痛的观察及护理①每隔15分钟或者30分钟,对患者进行一次观察,包括疼痛程度、疼痛具体部位等;②对于中年并且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观察其是否出现跳痛,尤其是肩膀部分,必须提高警惕;③掌握患者疼痛的特点,不管疼痛减轻还是加重都预示着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3、血压的观察和护理①迅速降低血压、心室收缩力和收缩速率,以减少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是有效遏制夹层剥离、继续扩展的关键措施;②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作为临床用药的标准;③快速降压以硝普钠静脉滴注最有效和最常用,微量泵以12.5~25ug/min开始,根据血压水平逐渐增加剂量(单用硝普钠可反射性心率加快,故应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心肌的收缩力);④降低血压过程中需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神志、心电图、尿量及疼痛等情况。
主动脉夹层概述2
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
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
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1疾病概述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由3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流的通过。
而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
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
根据破口部位,所在的动脉的部位,夹层可累及全身各个部分,最为常见的和最为凶险的是主动脉夹层,其他的还有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等等,由于供血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主动脉夹层。
[1] [2]
2发病原因
主动脉夹层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之一。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有主动脉夹层呢?也就是说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或者原因是什么呢?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异常中膜结构和异常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主动脉结构异常是,自然容易发生主动脉的裂开,常见的因素
性中,50%发生于孕期。
主动脉夹层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
根据主动脉夹层内膜裂口的位置和夹层累及的范围,目前医学上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最广泛应用的是1965年DeBakey教授等,提出的3型分类法。
Ⅰ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
Ⅱ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
Ⅲ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B型。
1970年,Stanford大学Daily教授等,提出了另一种主要依据近端内膜裂口位置的分类方法:Stanford A型:相当于DeBakeyⅠ型和Ⅱ型,Stanford B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如图1)。
图1、主动脉夹层的分型:[1]
Debakey I
Debakey II
Debakey IIIA
Debakey IIIB
Stanford A
Stanford B
3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情况,也称之为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2、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应的脑、肢体、肾脏、腹腔脏器缺血症状:如脑梗死、少尿、腹部疼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甚
3、除以上主要症状和体征外,因主动脉供血区域广泛,根据夹层的累积范围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他的情况还有:周围动脉搏动消失,左侧喉返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声带麻痹,在夹层穿透气管和食管时可出现咯血和呕血,夹层压迫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
疾病危害
主动脉夹层的最大危害是死亡。
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以往的文献报告,1周内的死亡率高达50%,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在60-70%之间。
除此之外,即使患者得以存活,因假腔的扩大和压力的增加,真腔血管的血流量降低,则会导致主动脉所供血区域的脏器缺血。
[1] [2] 4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是: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MRA)或是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
一、胸片
普通胸片就可以提供诊断的线索,对于急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发现胸片中上纵膈影增宽,或主动脉影增宽,一定要进行进一步CTA等检查,明确诊断。
二、主动脉CTA
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其敏感性达90%以上,其特异性接近100%。
CTA断层扫描可观察到夹层隔膜将主动脉分割为真假两腔,重建图像可提供主动脉全程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其主要缺点是要注射造影剂,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而主动脉搏动产生的伪影也会干扰图像和诊断。
三、主动脉MRA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与CTA接近,核磁所使用的增强剂无肾毒性;其缺点是扫描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循环状态不稳定的急诊患者,而且也不适用于体内有磁性金属植入物的病人。
四、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
目前,尽管主动脉血管造影仍然保留着诊断主动脉夹层“黄金标准”的地位,但已基本上为CTA和因为是有创检查且需使用含碘造影剂,目前多只在腔内修复术中应用而不作为术前诊断手段。
脉弓分支动脉的阻塞等情况。
但同时也受患者的肥胖等情况限定,经胸超声随简单易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经食管超声,但经食
诊断项目,可清楚显示主动脉腔内的三维结构,诊断真确性无疑高于传统超声,但因其为血管内操作,主要应用于微创介入治疗时对夹层破口和残留内漏的判断上。
[1] [3] [2]
5疾病治疗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腔内介入修复技术丰富了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并且使手术的创伤性减小,安全性增加。
保守治疗
不过,对于急性夹层的患者,无论我们进一步要采取何种治疗手段,首先应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控制血压,控制疼痛。
通常需要应用强有力的药物,如降压的硝普钠,镇痛的吗啡等。
而对于情况危急的患者,往往需要急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急诊抢救手术,但也意味的极高的风险和死亡率。
在患者情况适当稳定后,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夹层的类型而定。
就目前的治疗现状而言,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以微创腔内治疗为主。
治疗的依据包括以下情况,或者说手术适应症:夹层持续扩大,表现为主动脉夹层直径快速增大、范围迅速增加、胸腔出血、疼痛无法控制;或是主动脉的主要分支,如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缺血。
传统的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修复术在技术上要求主动脉上至少有1.5cm的锚定区,以防止近端封堵不完全,出现内漏。
但是,随着腔内修复器材的改进和腔内修复技术的进步,这一指征已扩大,可以通过杂交手术或各种腔内修复巧术(烟囱、开窗、模块分支支架)来治疗主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cm以内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对于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有学者在升主动脉放置覆膜支架来隔绝近端夹层裂口,但这一术式需要特定的解剖条件限定。
急性期行升主动脉置换术,孙氏手术仍是当前A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
[3] [1]
6疾病随访
再次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腔内介入修复,定期的随访和血压、心率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降低血压,降低左心室收缩速率,以减轻血流波动波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可以有效的预防主动脉夹层发生、破裂,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