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1.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1、2、3…,一、二、三…。其中“一、二、三…”指的是()

A. 碳原子数

B. 氢原子数

C. 碳链位置编号

D. 某种基团的数目

『答案』D

【详解】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是主链碳原子数;1、2、3…,是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一、二、三…,为取代基的数目,故选D。

2.下列物质变化中,只克服一种作用力的是()

A. NaHSO4受热熔化

B. NaHCO3受热分解

C. 干冰溶于水

D.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

『答案』A

【详解】A.NaHSO4受热熔化只克服离子键,故A选;

B.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克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不选;C.干冰溶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克服了共价键,碳酸发生部分电离,需克服范德华力,共价键,故C不选

D.石墨变为金刚石发生化学反应,克服了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干冰和石墨中均存在范德华力,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需要破坏化学键。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l B. 氯化钠的电子式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

17

C. 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D. CH4的比例模型

『答案』D

Cl,【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故表示为35

17

故A错误;

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苯甲酸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

D.CH4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的相对体积较大,其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D。

4.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5×7

5.77%+37×24.23%=35.48中()

A. 35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35.48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D. 24.23%表示35Cl的丰度

『答案』C

【详解】A、35表示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A错误;

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计算得到的结果,35.48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

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数×原子百分比,35.5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

D、24.23%表示37Cl的丰度,故D错误;

故选C。

5.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B. 不可能立即出现沉淀

C. 不可能只有一种沉淀

D. 有可能变为澄清溶液

『答案』A

【详解】向KAl(SO4)2中逐滴滴加Ba(OH)2:先生成BaSO4和Al(OH)3,当铝离子完全沉淀,溶液中还存在没有沉淀的硫酸根离子,再加入Ba(OH)2生成BaSO4的同时Al(OH)3溶解,最后Al(OH)3溶解完,只剩余BaSO4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2Al(OH)3+SO42-+Ba2++2OH-═BaSO4↓+2AlO2-+4H2O,因此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两种沉淀氢氧化铝和硫酸钡沉淀,也可能生成一种沉淀,故选A。【点睛】明确物质性质及物质之间反应是解本题关键。解答本题要注意氢氧化铝能够被过量

的氢氧化钡溶解。

6.在如图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2NO 2(g)

N 2O 4(g)+Q(Q>0),改变下列条件,达到新平衡后,

224c(NO )c(N O )

的比值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升温

B. 向容器中通入Ar 气

C. 向内推活塞

D. 加入一定量N 2O 4

『答案』D

【详解】A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移动,224c(NO )c(N O )

一定变化,故A 不选; B .向容器中通入Ar 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224c(NO )c(N O )

一定增大,故B 不选;

C .向内推活塞,压强增大,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2422c(N O )c (NO )

不变,浓度的增大幅度不同,因此242c(N O )c(NO )一定变化,则224c(NO )c(N O )

一定变化,故C 不选; D .加入一定量N 2O 4,容器的体积增大,平衡时与原平衡完全相同,

224c(NO )c(N O )一定不变,故D 选;

故选D 。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 ,要注意242c(N O )c(NO )

不是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7.不可用于比较F 和Cl 非金属性的是( )

A. 溶液pH 值:NaF>NaCl

B. 共价键极性:C-F>C-Cl

C. 单质氧化性:F2>Cl2

D. 氢化物稳定性:HF>HCl

『答案』A

【详解】A.NaF>NaCl对应的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通过比较NaF、NaCl溶液pH值比较F和Cl非金属性强弱,故A选;

B.共价键极性:C-F>C-Cl,说明氟原子吸引电子的能量大于Cl原子,说明非金属性F>Cl,故B不选;

C.单质氧化性:F2>Cl2,说明非金属性F>Cl,故C不选;

D.氢化物稳定性:HF>HCl,说明非金属性F>Cl,故D不选;

故选A。

8.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氧化产物

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

【详解】A.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为+6价,所以H2S表现还原性,O2F2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

C.不是标准状况下,且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C错误;

D.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SF6,还原产物为O2,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4:1,故D错误;

故选A。

【点晴】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SF6,还原产物为O2,

以此解答该题。

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量MnO2和100mL6mol/L浓盐酸反应产生Cl2的分子数为0.15N A

B. 100mL1mol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 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碳碳单键的数目为3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答案』C

【详解】A.100mL 6mol?L-1浓盐酸中含有氯化氢0.1L×6mol?L-1=0.6mol,MnO2+4HCl MnCl2+Cl2↑+2H2O,完全反应0.6mol氯化氢可以生成0.15mol氯气,由于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所以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mol,产生的氯气分子数小于0.15N A,故A错误;

B.Fe3+为弱碱阳离子,水溶液中部分水解,故100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数目小于0.1N A,故B错误;

C.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碳碳单键均为3条,所以48g正丁烷和10g异丁

烷,即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48g10g

58g/mol

=1mol,所以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碳

碳单键数目为3N A,故C正确;

D.SO2和O2的催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所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则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2mol,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 A,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2O2露置在空

气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

Na2S溶液滴入

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

酸中

现象

淡黄色固体最终

变为白色固体溶液变红,随后迅

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

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

随后变为红棕色

『答案』C

【详解】A .Na 2O 2露置在空气中,会与CO 2和水蒸气发生反应,最终变成碳酸钠白色固体,O 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

B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变红与盐酸有关,后褪色与HClO 的

漂白性有关,体现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

C .Na 2S 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是AgCl 生成Ag 2S 沉淀,属于沉淀的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

D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涉及NO 转化为NO 2,N 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选;

故选C 。

11.关于合成氨工业:N 2(g)+3H 2(g)2NH 3(g)+QkJ(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N 2和3molH 2的总键能大于2molNH 3的总键能

B. 使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对Q 值的大小无影响

C. 用水吸收NH 3后,剩余N 2和H 2循环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

D. 反应采用高温条件,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BC

【详解】A .N 2(g)+3H 2(g)2NH 3(g)+QkJ(Q>0)为放热反应,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高于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即1mol N 2(g)和3 mol H 2(g)的总键能小于2 mol NH 3(g)的总键能,故A 错误;

B .使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热,对Q 值的大小无影响,故B 正确;

C .用水吸收NH 3后,氨气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剩余N 2和H 2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故C 正确;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氨气的合成,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 错误;

故选BC 。

12.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 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 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C

【分析】根据实验所给条件可知,本题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据此解题;

【详解】A.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铁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即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A错误;

B.铁的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

C.活性炭与铁混合,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加速了铁的腐蚀,故C正确;

D.以水代替氯化钠溶液,水也呈中性,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铁的腐蚀。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电化学腐蚀的类型,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为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H+ +2e-=H2↑;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

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

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读数时,眼睛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NaOH初读数为0.1mL

B. 当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 若使用混有KOH的烧碱固体配制标准液,则测得盐酸的浓度偏大

D. 做平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答案』C

【详解】A.读数时,视线应该水平,滴定管读数应该保留2位小数,因此眼睛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NaOH初读数为0.10mL,故A错误;

B.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盐酸,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酸性变成弱碱性,即当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

C.若使用混有KOH的烧碱固体配制标准液,标准溶液的浓度偏低,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盐酸的浓度偏大,故C正确;

D.做平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系统误差不可避免,而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的方法避免或减小。

14.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反应后,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可能满足:c(Na+)>c(CH3COO-)>c(H+)>c(OH-)

B. 反应后,若溶液呈酸性,则NaOH完全反应

C. 反应后,若溶液呈碱性,则CH3COOH完全反应

D. 反应后,若c(CH3COO-)=c(Na+),则NaOH溶液和CH 3COOH溶液的浓度相等

『答案』B

【详解】A.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c(CH3COO-)+c(OH-),不可能存在c(Na+)>c(CH3COO-)>c(H+)>c(OH-),故A错误;B.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若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过量,NaOH完全反应,故B正确;

C.反应后,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若溶液呈碱性,则

CH3COOH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略微过量,故C错误;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c(CH3COO-)+c(OH-),若c(CH3COO-)=c(Na+),则c(H+)= c(OH-),溶液显中性,因为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则NaOH 溶液和CH 3COOH溶液反应后醋酸过量,故D错误;

故选B。

15.少量氯水滴加到含Na2SO3和NaI的混合溶液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Cl2+SO32-+H2O→2Cl-+SO42-+2H+

B. 2I-+C12→2Cl-+I2

C. 2Cl2+2I-+SO32-+H2O→4Cl-+SO42-+2H++I2

D. Cl2+3SO32-+H2O→2Cl-+SO42-+2HSO3-

『答案』B

【分析】还原性SO32->I-,滴加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向Na2SO3、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若只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为:SO32-+Cl2+H2O═SO42-+2H++2Cl-,故A不选;B.向Na2SO3、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不可能只发生

2I-+C12=2Cl-+I2,故B错误;

C.向Na2SO3、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若亚硫酸根离子完全反应后,氯气剩余,可以再氧化碘离子,可能发生

2Cl2+2I-+SO32-+H2O=4Cl-+SO42-+2H++I2,故C不选;

D.向Na2SO3、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首先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若反应后Na2SO3过量,则可能发生Cl2+3SO32-+H2O=2Cl-+SO42-+2HSO3-,故D不选;

故选B。

16.实验室常用乙酸与过量的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类型为加成反应

B. 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 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鉴定体系中是否有未反应的乙酸

D.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大乙醇的量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答案』D

【详解】A. 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A错误;

B. 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丙酸甲酯,共三种,但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不只是酯类,还可能是羧酸类等,因此同分异构体大于三种,B错误;

C.因为硫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故不能用碳酸氢钠来鉴定体系中乙酸是否反应完全,C错误;

D.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大乙醇的量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的转化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17.螺[2,2]戊烷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不共平面

D. 与丙烷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详解】A.环戊烯结构简式为,螺(2,2)戊烷、环戊烯的分子式都为C5H8,螺(2,2)戊烷、环戊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能位于1号碳原子上、可能位于1号和2号碳原子上、可能位于1号和3号碳原子上、可能位于1号和4号C原子上,所以其二氯代物超过2种,故B正确;

C.该分子中中间的碳原子上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

D.螺[2,2]戊烷含有环状结构,与丙烷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D。

18.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

B. 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

C. 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 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 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

平衡移动方向不同

『答案』C

【分析】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据此解题;

【详解】A.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着电离方向移动,水中c(H +).c(OH -)=Kw 增大,故pH 减小,但c(H +)=c(OH -),故A 不符合题意;

B.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OH -)增大,醋酸根水解为吸热过程,CH 3COOH -+H 2

O

CH 3COOH+OH -,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所以c(OH -)增大,故B

不符合题意;

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故c(H +)增大;升高温度,促进铜离子水解Cu 2++2H 2O

Cu(OH)2 +2H +,故c(H +)增大,两者共同作用使pH 发生变化,故C 符合题意;

D.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故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明确化学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对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盐类水解是高频考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本题难度不大,是基础题。

19.某温度下,2HNO 和3CH 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45.010-?和51.710-?。将pH 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代表2HNO 溶液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C. 从c 点到d 点,溶液中()()()HA OH A c c c --?保持不变(其中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

酸根离子)

D. 相同体积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 n +相同

『答案』C

【分析】电离常数HNO 2大于CH 3COOH ,酸性HNO 2大于CH 3COOH ;

A 、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变化大,则Ⅱ的酸性比I 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B 、酸抑制水电离,b 点pH 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

C 、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 2)为HNO 2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

D 、体积和pH 均相同的HNO 2和CH 3COOH 溶液,c (CH 3COOH )>c (HNO 2)。

【详解】A 、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变化大,则Ⅱ的酸性比I 的酸性强,Ⅱ代表HNO 2,I 代表CH 3COOH ,故A 错误;

B 、酸抑制水电离,b 点pH 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故B 错误;

C 、Ⅱ代表HNO 2,

c(HNO 2)c(OH -)/c(NO 2-)=c(H +)·c(HNO 2)c(OH -)/[c(H +)·c(NO 2-)]=k w /k(HNO 2),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 2)为HNO 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故C 正确;

D 、体积和pH 均相同的HNO 2和CH 3COOH 溶液,c (CH 3COOH )>c (HNO 2),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 溶液至恰好中和,CH 3COOH 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多,HNO 2消耗的NaOH 少,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酸的稀释及图象,明确强酸在稀释时pH 变化程度大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C ,要将已知的c(HNO 2)c(OH -)/c(NO 2-)分子和分值母同乘以c(H +),变成与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和k(HNO 2)为HNO 2的电离常数相关的量,再判断。

20.某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 +、Na +、Fe 3+、Fe 2+、SO 42-、SO 32-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取两份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 (1)一份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另一份加入氯化钡固体,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没有Na +

B. 溶液中一定没有Fe 3+

C. 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

D. 溶液中一定没有SO32-

『答案』B

【详解】(1)一份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Fe2+、SO32-中的一种,二者不共存,所以不能同时存在;(2)另一份加入氯化钡固体,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至少含有SO42-、SO32-中的一种。分两种情况讨论:若存在Fe2+,则不存在SO32-,一定有SO42-,由于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只有Fe2+和SO42-;若存在SO32-,则Fe2+和Fe3+都不存在,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K+、Na+都必须存在,没有SO42-,即存在的离子是K+、Na+和SO32-。在两种情况下,都一定不存在Fe3+。故选B。

二.综合测试题

21.PV Ac是一种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可合成重要高分子材料M,合成路线如下:

己知:R、Rˊ、Rˊˊ为H原子或烃基

I.R'CHO+R"CH2CHO

II.RCHO+

(1)A的俗名是电石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已知A B为加成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检验E中不含氧官能团(苯环不是官能团)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E F G H的转化过程中,乙二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M的链节中除苯环外,还含有六元环状结构,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以乙炔为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1-丁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HC≡CH (2). CH3COOH (3). 酯基、碳碳双键(4).

+nNaOH+nCH3COONa (5).

(6).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含有碳碳双键(7). 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8). (9). HC≡CH

CH3CHO CH3CH=CHCHO CH3CH2CH2CHOH

【分析】A的俗名是电石气,A为HC≡CH,与X反应生成B,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CH3COO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 Ac,结构简式为,由转化关系可知D 为CH3CHO,由信息Ⅰ可知E为,由信息Ⅱ可知F为

,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应为

,H为,在E→F→G→H的转化过程中,乙二醇可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M为,以此分析解答。【详解】(1)A的俗名是电石气,A为HC≡CH,根据上述分析,X为CH3COOH,B()

中的官能团为酯基、碳碳双键,故『答案』为HC≡CH;CH3COOH;酯基、碳碳双键;(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nNaOH+nCH3COONa,故『答案』为

+nNaOH+nCH3COONa;

(3)E为,E中不含氧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可以是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醛基也能使溴水褪色,所以检验碳碳双键前,需要把醛基破坏掉,故检验碳碳双键的方法为: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含有碳碳双键,故『答案』为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热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含有碳碳双键;

(4)E中含有醛基,经E→F→G→H的转化后又生成醛基,则乙二醇的作用是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故『答案』为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

(5)M的链节中除苯环外,还含有六元环状结构,则M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以乙炔为原料合成1-丁醇(CH3CH2CH2CHOH),需要增长碳链,可以利用信息I,因此需要首先合成乙醛(CH3CHO),根据信息I,2分子乙醛可以反应生成CH3CH=CHCHO,然后与氢气加成即可,合成路线为:HC≡CH

CH3CHO CH3CH=CHCHO CH3CH2CH2CHOH,故『答案』为HC≡CH CH3CHO CH3CH=CHCHO

CH3CH2CH2CHOH。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3),检验碳碳双键时要注意醛基的干扰,需要首先将醛基转化或保护起来。

22.砷(As)与氮、磷同一主族,可以形成As4、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物质,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As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伸展方向有_____种。黄砷(As4)与白磷(P4)的结构类似,以下关于黄砷与白磷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黄砷的熔点高于白磷B.黄砷中共价键键能大于白磷

C.黄砷分子极性大于白磷D.分子中共价键键角均为109°28′

(2)As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98K时,将20mL3xmol/LNa3AsO3、20mL3xmol/LI2和20mL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aq)AsO43-(aq)+2I-(aq)+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平衡时,pH=1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b.v(I-)=2v(AsO33-)

c.

3-

4

3-

3

c AsO

c AsO

()

()

不再变化d.c(I-)=ymol/L

③t m时,v正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t m时,v逆______t 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4 (2). A (3). As电子层数比N多,原子半径大,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力弱,非金属性弱(4).

3

2

4y

(x-y)

(mol·L-1)-1(5). ac (6). 大于(7). 小于(8).

t m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分析】As和P位于相同主族,原子半径As>P,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知非金属性P>As,形成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以此分析解答(1)和(2);

(3)①首先计算反应前,混合溶液中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图像,反应达到平衡时,c(AsO43-)为ymol/L,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最后计算平衡常数;②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b.同一个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c.

3-

4

3-

3

c AsO

c AsO

()

()

不再变化,可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d.c (AsO43-)=y mol?L-1时为平衡

状态,据此分析判断;③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 m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④t m时比t n 时AsO43-浓度更小。

【详解】(1)As为33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为4s24p3,其中4p有3种电子云伸展方向,因此电子云伸展方向共有4种;A.黄砷(As4)与白磷(P4)形成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点越高,黄砷的熔点高于白磷,故A正确;B.原子半径As>P,键长越大,键能越小,黄砷中共价键键能小于白磷,故B错误;C.黄砷(As4)与白磷(P4)都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相同,故C错误;D.黄砷(As4)与白磷(P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共价键键角均为60°,故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4;A;

(2)As电子层数比N多,原子半径大,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弱,非金属性弱,因此As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弱,故『答案』为As电子层数比N多,原子半径大,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弱,非金属性弱;

(3)①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Na3AsO3的浓度为3xmol/L×

2020

2

2

00

++

=xmol/L,同理I2的浓度为xmol/L,根据图像,反应达到平衡时,c(AsO43-)为ymol/L,则反应生成的

c(I-)=2ymol/L,消耗的AsO33-、I2的浓度均为ymol/L,平衡时c(AsO33-)=(x-y)mol/L,

c(I2)=(x-y)mol/L,pH=14,溶液中c(OH-)=1mol/L,则

K=

2

2

y2y

x y x

()

()(1

)y

?

--?

=

3

2

4y

x(y)

-

(mol·L-1)-1,故『答案』为

3

2

4y

x(y)

-

(mol·L-1)-1;

②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同一个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都存在v(I-)=2v(AsO33-),故b

错误;c.

3-

4

3-

3

c AsO

c AsO

()

()

不再变化,可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正确;d.由图可知,当c (AsO43-)=y mol?L-1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达到平衡状态,由方程式可知此时c(I-)=2y mol?L-1,所以c(I-)=y mol?L-1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ac;

③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 m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v正大于v逆,故『答案』为大于;

④t m时比t n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则逆反应速率更小,t m时v逆小于t n时v逆,故『答案』为小于;t m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23.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Ⅰ.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实验二:

试管中的液体现象

a.0.1mol/L SO2溶液(pH=2) 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0.1mol/LNaHSO3溶液(pH=5) 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0.1mol/LNa2SO3溶液(pH=10) 溶液立即褪色

d.pH=10 NaOH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

e.pH=2 H2SO4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

(1)SO2水溶液中含+4S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性

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

红。

(5)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过量

_______(填编号),使溶液最终恢复红色。也得出结论:该褪色过程是可逆的。

A.稀硝酸B.氯水C.双氧水

『答案』(1). SO2、H2SO3、HSO3?、SO32?(2). HSO3?离子存在平衡有电离平衡:HSO3?

?H++SO32?,水解平衡:HSO3?+H2O ?H2SO3+OH?,因为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其

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3). 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对品红溶液褪色不产生干

扰(4). SO32?(5). 乙(6). SO32?能使品红褪色,因为SO2+2OH?+Ba2+ =

BaSO3↓+H2O,同时排除SO32?的干扰(7). AC

【分析】Ⅰ.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1)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存在两步电离,据此分析判断;

(2)NaHSO3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氢钠电离和水解,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大

于水解程度;

(3)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不褪去说明氢氧根离子对品红褪色不干扰;

(4)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abc分析判断;

Ⅱ.探究褪色过程

的可逆性(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氢氧根离子不影响溶液的褪色,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

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溶液变红,说明品红褪色可逆;

(6)选择的试剂不能具有漂白性,同时能够将二氧化硫反应除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Ⅰ.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1)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存在两步电离,SO2+H2O?H2SO3,

H2SO3?H++HSO3-,HSO3-?H++SO32-,SO2水溶液中含+4S的微粒有:SO2、H2SO3、HSO3-、SO32-,故『答案』为SO2、H2SO3、HSO3-、SO32-;

(2)NaHSO3溶液中,HSO3-离子存在的平衡有:电离平衡HSO3-?H++SO32-,水解平衡

HSO3-+H2O?H2SO3+OH-,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答

案』为HSO3-离子存在的平衡有:电离平衡HSO3-?H++SO32-,水解平衡

HSO3-+H2O?H2SO3+OH-,因为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

(3)pH=10NaOH溶液中红色溶液不变色,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对品红溶液褪色不产生干扰,故『答案』为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对品红溶液褪色不产生干扰;

(4)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说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SO2;

根据实验二的abc可知,a.0.1mol/LSO2溶液(pH=2)中主要含有SO2和H2SO3,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b.0.1mol/LNaHSO3溶液(pH=5)中主要含有HSO3-,溶液立即变浅,约15s 后完全褪色,c.0.1mol/LNa2SO3溶液(pH=10)中主要含有SO32-,溶液立即褪色,说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SO32-,故『答案』为SO32-;

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性

(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影响二氧化硫褪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可逆性;乙同学:向a 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溶液变红,说明品红溶液的褪色具有可逆性;乙方案合理,其原因是SO32-能使品红褪色,因为

SO2+2OH-+Ba2+=BaSO3↓+H2O,同时排除SO32-的干扰,故『答案』为乙;SO32-能使品红褪色,因为SO2+2OH-+Ba2+=BaSO3↓+H2O,同时排除SO32-的干扰;

(6)A.稀硝酸不具有漂白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因此溶液变红色,故A正确;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溶液不会变成红色,故B错误;C.双氧水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溶液变成红色,故C正确;故选AC。

24.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2),池鱼思故渊 (3)地崩山摧壮士死,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人生如梦, (8)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母育学校》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功能 3.家庭教养方式 4.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5.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6.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古法炼铁 D. 火药爆炸 2. “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 的材料类型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泰国银饰埃及棉制品捷克水晶饰品土耳其彩瓷 金属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成硅芯片、光电池、光导纤维等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不溶物生成,实验室可用该方法制备硅酸 D.“硅胶”由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制得,常用作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HCO 3-、SO 42-、K + 、Cl - B.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O 3-、Na + 、AlO 2-、K + C. c (NO 3-) = 1 mol ·L -1 的溶液中:H + 、Fe 2+ 、Cl -、NH 4+ D. 无色透明溶液中: K + 、SO 42-、Na + 、MnO 4 - 5.通常工业上监测SO 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SO 2 + H 2O 2 + BaCl 2 BaSO 4↓+ 2HCl 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ol BaCl 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 N A B. 25 o C 时,pH=1的HCl 溶液中含有H + 的数目约为 N A C. 标准状况下,17 g H 2O 2中所含电子总数约为9 N A D. 生成 g BaSO 4沉淀时,吸收SO 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L 6. 下图表示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雷电作用”中发生的反应是:N 2 + 2O 2 === 2NO 2 B .“人工固氮”过程中,氮元素一定被还原 C .①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2 NO 2- + O 2 === 2 NO 3- D .②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2NO 3- + 12H + === N 2+ 6H 2O 7.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放电 ① ②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98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Fe 56 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B.氯化铵的电子式: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碱,饱和食盐水 B.氯水,漂白粉 C.盐酸,碱石灰 D.液氨,硫酸铵 3.下列变化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镁B.煤的液化和气化 C.使用泡沫灭火器产生泡沫D.铝土矿用强碱溶解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磁性氧化铁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5.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不变且相同的两个容器中,一个充入NH3,另一个充入N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混合气,使两个容器的压强相同。则两个容器内一定相等的是()

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 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H原子的数目为0.2N A B. 1L 0.1 mol·L-1KNO3溶液里含O原子的数目为0.3N A C. 2.3g钠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D. 1mol H3O+和1molNH4+中含质子的数目均为10N A 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 H++OH-= H2O ” 表示的是() A.NaH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B.NaHC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C.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D.向Fe(OH)3沉淀中滴加稀硝酸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 H2O = 2H++ Cl-+ ClO- B.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 + 2H+=Fe2++ H2O C.向三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 D.金属钠投入水中:Na + 2H2O =Na++ 2OH-+ H2↑ 9.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Na+、NH4+、SO42-、CO32-B. Na+、Cu2+、Cl-、SO42- C. Na+、K+、Cl-、SO42- D. Na+、K+、Cl-、NO3- 10.工业上处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的主要反应是2CuFeS2 + 4O2= Cu2S + 3SO2 + 2FeO。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还原产物有Cu2S、SO2、FeO C.Fe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D.每反应1 molCuFeS2,转移电子8 mol 11.下列事实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Na > O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 H2S

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生命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 .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 .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 .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5、下列有关ATP 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 水解一般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 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 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有“能量货币”之称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6、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 ∕L 和400mmol ∕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 ∕min ,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芽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的有性生殖方式 。 B.质粒是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独立于拟核外的能自主复制的DNA 分子。 C.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核糖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 .注射相应抗体 D .室内定期通风 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 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班级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学军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 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 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 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 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新唐书·卷一五八·列传第八十三·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显:显扬 B、希烈数败王师,张.甚张:张狂 C、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何:怎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江苏省启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N 14 O 16 S 32 Cl 35.5 Cu64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9月,我国作出对于全球减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 B.煤的液化、气化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 C.CO2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属于化合反应 D.CO2分子间有间隔,故可将其压缩液化后封存 2.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 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右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基于LDH合成NH3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 D.利用NH3容易液化的性质,将混合气体加压降温可分离出NH3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K2O2加入H218O中:2K2O2 + 2H218O ==4K+ + 4OH—+ 18O2↑ B.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 Cl2↑+ H2↑+ 2OH— C.NH4Al(SO4)2溶液与过量KOH溶液反应:Al3++ 4OH—== AlO-2+ 2H2O D.用氨水溶解AgOH沉淀:AgOH + 2NH3?H2O == [Ag(NH3)2]+ + 2H2O + OH—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10月28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 lg 0A x x =>, { }220 B x x x =-<,则A B ?= ( ) A . {}210x x << B .{}110x x << C .{}12x x << D .{}02x x << 2. 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2 20x ax a +-≥的解集是R ,q :01<<-a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w.w.w.k.s.5.u.c.o.m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 函数x x g x x f -=+=122)(log 1)(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4. 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 A .186种 B .31种 C .270种 D . 216种 5. 等差数列{ n a }中, ,数列022112 73=+-a a a {n b }为等比数列,且 77 b a =,则 8 6b b 的值 为( ) A .2 B .4 C .8 D.16 6. 右图是函数 2 ()f x x ax b =++的部分图象,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 B . C . D . 7.设,a b R ∈,若3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b a 22+的最小值是( ) ()ln ()g x x f x '=+11(,)42(1,2)1 (,1)2(2,3)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重点

一、名词解释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 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侠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效率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缺点:不能照顾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人的发展”有两种释义:广义: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各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儿童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1.定义:即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填空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 及答案

高一政治试期中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界面、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心机”已经上市。据此回答3--4题。 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 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订做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 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 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 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 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6.2013世界X-CAT摩托艇锦标赛于今年11月在北仑梅山湾举行,门票从230元到2880元不等,共有5种不同票价,而且根据赛事激烈程度的增加,每天的票价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3区票价,11月8号、9号、10号票价分别为230元、290元和3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7. 金银货币与纸币在职能方面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是() A.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商品交换的计量单位 D.一般等价物 8.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个人支票。信用卡和支票的共同点是() A. 都有可以透支 B. 都属于电子货币 C. 都是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D. 都是由银行发行的 读下面2013年人民币汇率(100美元/人民币)变化情况表.回答9--10题: 8月20日10月8日11月4日 616.97 614.15 603.85 美元对人民币 汇率 9. 关于上述图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汇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③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跌落,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④10月8日100美元的人民币价格是614.15元人民币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人民币升值将会()

济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济南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7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Mn 55 Ni 59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2.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为除去KI 固体中少量I2单质,溶解后采取右图所示操作 B. “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漉出”指的是浸取 C.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检验Fe2(SO4)3溶液中是否有FeSO4,可选用氯水和KSCN溶液 3. 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g 20Ne 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 B.100 mL 1 mol·L?1亚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1N A C.4.6 g 乙醇和甲醚(CH3OCH3)的混合物中碳氢键数目为0.6N A D.0.1 mol S2O32?被氧化为S4O6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4. 缺电子化合物是指电子数不符合路易斯结构(一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使其价层电子数达到 8,H原子达到2所形成的稳定分子结构)要求的一类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3、BF3、CCl4中只有BF3是缺电子化合物 B.BF3、CCl4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 C.BF3与NH3反应时有配位键生成 D.CCl4的键角小于NH3 5.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溶液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材料) 3.20XX年11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卫 星,右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 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10.(20XX年高考天津理综)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3.正在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 A.v1v2 B.v22+v21 C.2v22+v21 D.2v22-v21 8.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 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4.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完整版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理由: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但說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是不全面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2、(√)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理由:首先在因材施教上,其次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再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也是创造性的表现。 3、(×)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理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理由: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性的,这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内在根据之一,人的遗传素质在后天的成熟过程中又是可以塑造的。 5、(√)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理由: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理由: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其中心环节。 7、(×)“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理由:班级授课制又叫班级教学或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教学时数,依学校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8、(√)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理由: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最高级别管理者,因此要全面负责。 9、(×)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理由: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理由:发展教育,就是推动生产力,也是带动一个国家往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答: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本走向: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