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4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肖宽祥【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2(000)033【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nal angiomyolipoma( RAML)and CT featur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renal lipom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5 cases prov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AML CT.Result:15 patients with RAML were detected by CT scan tumor 21,wherein the pair of kidney disease in 2 cases,single renal morbidity in 12 cases,single multiple renal tumor report of 1 cases.The tumor diameter is 0.9-6.7 cm.Correct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RAML in 12 cases,the accuracy rate was 80%,2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renal cell carcinoma,1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lipoma.Conclusion:CT fatty tissue,image shows a typical RAML diagnosis is not difficult,but easy to misdiagnosis of atypical RAML.%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和肾脂肪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表现.结果:15例RAML患者中经CT扫描共发现瘤灶21个,其中双肾发病2例,单肾发病12例,单肾多发瘤灶1例.瘤体长径为0.9~6.7 cm.术前正确诊断RAML 12例,准确率为80.0%,2例误诊为肾癌,1例误诊为脂肪瘤.结论:CT对含脂肪组织、影像表现典型的RAML诊断不难,但表现不典型的RAML易误诊.【总页数】2页(P91-92)【作者】肖宽祥【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 5461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PET-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申景涛;贾支俊;辛小燕;徐佩;冯雪凤;许守林;魏雪菲;郭万华2.大脑镰及小脑幕旁硬膜下血肿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88例CT分析) [J], 侯宗来;刘玉萍;张云霈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阎学谦;隋如新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田宗武5.双能CT碘浓度及碘廓清率在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林少帆;杨江爽;郑旭峰;吴耀滨;林黛英;张庆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07(023)019【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AML)的CT 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肾脏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结果:12例病人共有15个AML,根据肿瘤内脂肪成分可分为多、少、很少及无脂肪AML.本组多脂肪AML 7个病灶,少脂肪6个病灶,很少脂肪2个病灶.多脂肪AMLCT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份,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40~-120HU.少脂肪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机率.很少或无脂肪AML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结论: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CT检查对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总页数】3页(P2858-2860)【作者】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作者单位】太仓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太仓,21540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相关文献】1.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侧多发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报告 [J], 方卫华2.双侧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 [J], 钟晓健;梁蔚波;卓育敏;苏泽轩3.16层螺旋CT诊断颈椎单侧及双侧椎小关节脱位12例 [J], 邱书珺n;王家强;顾倩;王健4.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J], 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5.MSCT诊断主动脉夹层术后继发双侧颈动脉夹层1例 [J], 郭亚哲; 崔书君; 杨飞; 朱晓龙; 王燕飞; 朱月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AML)的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肾脏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
结果:12例病人共有15个AML,根据肿瘤内脂肪成分可分为多、少、很少及无脂肪AML。
本组多脂肪AML 7个病灶,少脂肪6个病灶,很少脂肪2个病灶。
多脂肪AMLCT 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份,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40~-120HU。
少脂肪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
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机率。
很少或无脂肪AML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
结论: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CT检查对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双侧;断层摄影术;CT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简称AML)来源于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因瘤内包含程度不等的脂肪、平滑肌及血管成分,故得其名,既往认为肿瘤由上述三者组成的“瘤样畸形”,又称为肾脏错构瘤。
目前研究认为该病具有独特的组织免疫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其克隆性增生,表明该病为一种真性肿瘤而非错构瘤。
肾脏为AML最好发部位。
AML临床发病率并不很高,占肾脏占位的0.3%~3%。
多数AML病例因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但双侧性AML临床较为少见,通常认为与结节性硬化病(tuberous sclerosis TSC)有关。
AML缺乏脂肪成分,合并出血的AML则有时与肾细胞肾癌等恶性肿瘤鉴别困难。
据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2年来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此类病例12例,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
结果:病理特征显示,20个(86.96%)病灶呈实性,3个(13.04%)呈囊性,最大约9.0 cm×5.9 cm,最小约0.8 cm×1.0 cm。
13个(56.52%)呈类圆形或圆形,6个(26.09%)呈楔形,4个(17.39%)有分叶。
16个(69.57%)呈外生型生长。
CT表现显示,平扫时,14个(60.87%)病灶呈等、略高密度,CT值平均(43.56±11.53)HU;增强后病灶与正常肾实质交界清晰,13个(56.52%)表現为“劈裂征”,4个(17.39%)“杯口”样改变;肾实质期,12个(52.17%)病灶呈均匀强化,动态增强示14个(60.87%)呈持续强化。
结论: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无症状,CT常表现为略高密度、外生型生长,多见劈裂征,增强后呈均匀、持续性强化。
肾良性肿瘤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omyolipoma,AML)占比最高,可达到60%以上。
AML属于间质来源的肾良性肿瘤,与平滑肌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肾素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来源相同,是临床鉴别诊断的要点。
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肾癌,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ML,两者临床治疗方案完全不同,早期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十分关键。
AML起源于中胚层肾间叶细胞,由不同比例的脂肪、平滑肌和异常血管组成。
CT检测到瘤内脂肪可明确诊断为AML,然而以软组织成分为主的乏脂肪型AML与肾癌鉴别困难[1-2]。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孤立性乏脂肪型AML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作者:苏平昌,陈跃辉,何毅,贾伟军,张鑫【摘要】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表现。
结果螺旋CT 显示1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5例边界清楚,2例破裂出血呈边界不清。
17例均含脂肪,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
17例全为单侧。
肿瘤最大者14cm×20cm×23cm,最小者0.8cm×0.6cm×1cm。
CT诊断率100%(17/17)。
结论 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以及其形态、大小、数目、扩展范围和邻近结构关系,为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CT diagnosis of renal angiomyolipoma.Methods Analysis of CT performance of renal angiomyolipoma in 17 cases.Results CT images show that renal angiomyolipomas have clear borders in 15 of the 17 cases and in the other 2 cases renal angiomyolipomas are broken and bleeding with unclear borders.Of all the 17 cases,renal angiomyolipomas contain fat,all or partially located in kidney and fat is foundin one side of the kidney in all the cases.The biggest tumour measures 14cm×20cm×23cm while the smallest one is 0.8cm×0.6cm×1cm.It proves that CT analysis and diagnosis is 100% in accuracy.Conclusion CT can diagnose the exsitence of renal angiomyolipoma and clearly shows the fat in there,blood vessel,the constituents of renal angiomyolipomas and the shape,size,number,extension scope and neighbouring relationships of the tumour,providing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treatment as a result.【Key words】kidney;renal angiomyolipoma;tomography;X-ray computed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理上为变异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成,它们的含量差别较大,多数以脂肪为主,少数以平滑肌为主。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
结果 CT显示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呈边界清楚,含脂肪肿块,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
其中单侧17例和双侧18例。
肿瘤直径0.5~23cm。
CT诊断率100%(35/35例)。
结论 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以及其形态、大小、数目、扩展范围和邻近结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简称AML)来源于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因瘤内包含程度不等的脂肪、平滑肌及血管成分,故得其名,既往认为肿瘤由上述三者组成的“瘤样畸形”,又称为肾脏错构瘤。
现搜集我院近5年来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AML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不典型CT表现进行重点讨论,以提高肾AML的CT诊断准确性。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1例肾AML患者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8~80岁,平均42.5岁。
其中右肾7例,左肾12例,双肾病变者2例。
无自觉症状、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者16例,腰腹部酸胀、不适者4例,肉眼或镜下血尿者1例,腰部或腹部可触及包块者2例,急腹症及出血休克者1例,结节型硬化就诊发现1例。
21例均行CT检查。
1.2 CT检查 CT检查采用Siemens emotion 16排螺旋CT扫描。
先行CT平扫,后行三期增强扫描。
增强对比剂为90ml 的碘海醇,快速静脉团注。
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0s行肾脏皮质期增强扫描,60 -90s行肾脏实质期扫描,4 min作肾盂期扫描。
扫描层厚2.5mm、层距2.5mm,感兴趣区1.25 mm薄层连续扫描。
2 结果肾脏体积增大,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瘤最小直径1.5 cm,最大瘤体直径12.0 cm,直径≤3.0 cm者3例。
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三种常见病理类型肾癌的CT鉴别诊断耿琳琳;吕英强;房中华【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24(34)1【摘要】目的探讨CT平扫征象及CT动态增强在鉴别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minimal fat,AMLmf)与三种常见病理类型肾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83例肾脏实性肿块,其中15例经病理确诊为AMLmf,15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乳头状细胞癌(PRCC),27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透明细胞癌(CCRCC),26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嫌色细胞癌(ChRCC)。
83例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分别测量肿块实性区域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CT绝对值,随后计算平扫与增强各期之间CT绝对值,三组(乏脂性AML与乳头状细胞癌、乏脂性AML与透明细胞癌、乏脂性AML与嫌色细胞癌)病例各期CT绝对值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类病例分别观察病灶平扫密度是否均匀、强化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囊变、有无星芒状瘢痕、有无劈裂征、有无钙化,随后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
结果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排泄期-实质期CT绝对值均显著大于PRCC,实质期-皮质期CT绝对值显著小于P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实质期-皮质期CT绝对值、排泄期-实质期CT绝对值均显著小于CCRCC(P<0.05);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小于Ch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f最大径显著小于PRCC、Ch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劈裂征方面,AMLmf与三种肾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化是否均匀、有无囊变、肿瘤生长内生/外生方面,AMLmf与CC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者:肖宽祥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33期【摘要】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和肾脂肪瘤的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表现。
结果:15例RAML患者中经CT扫描共发现瘤灶21个,其中双肾发病2例,单肾发病12例,单肾多发瘤灶1例。
瘤体长径为0.9~6.7 cm。
术前正确诊断RAML 12例,准确率为80.0%,2例误诊为肾癌,1例误诊为脂肪瘤。
结论:CT对含脂肪组织、影像表现典型的RAML诊断不难,但表现不典型的RAML易误诊。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癌; 体层摄影术; X线The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of Renal Angiomyolipoma/XIAO Kuan-x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33):091-092【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nal angiomyolipoma ( RAML) and CT featur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renal lipom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5 cases prov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AML CT.Result:15 patients with RAML were detected by CT scan tumor 21,wherein the pair of kidney disease in 2 cases,single renal morbidity in 12 cases,single multiple renal tumor report of 1 cases.The tumor diameter is 0.9-6.7 cm.Correct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RAML in 12 cases,the accuracy rate was 80%,2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renal cell carcinoma,1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lipoma.Conclusion:CT fatty tissue,image shows a typical RAML diagnosis is not difficult,but easy to misdiagnosis of atypical RAML.【Key words】 Renal angiomyolipoma; Renal carcinoma; Tomography; X rayFirst-author’s address:Laibin People’s Hospital,Laibin 5461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57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起源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的间质性肿瘤,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构成,易出血,可恶变,影像表现相当复杂,有时不易与肾癌、肾脂肪瘤等鉴别。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误诊研究【摘要】目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检验的患者6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根据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 CT诊断特征,以及常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混肴的肾细胞癌和肾脂肪瘤的CT诊断影像的特征,得出三者之间的鉴别异处,重点分析研究误诊的患者病例,确诊为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21例,其中,5例被误诊为肾脂肪瘤,1例误诊为肾细胞癌。
结论:加强对脂肪瘤的认识,提高CT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保证患者的正确治疗。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误诊【中图分类号】R69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50-0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肾脏常见的间质性肿瘤,由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以不同比例构成,易出血,可恶变,CT像上有时难与肾细胞癌(RCC)、肾脂肪瘤等鉴别。
CT扫描影像常与肾细胞癌和肾脂肪瘤诊断错误,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肿瘤的认知,谨慎区别开三者的诊断,提高CT的诊断率。
为此,我院对其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检验的患者6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9例,年龄在,29 - 66岁之间,平均年龄45.6岁,其中腰部疼痛者,22例,腰腹部出现包快者 6例,镜下血尿者7例,伴有高血压者2 例,无明显症状者 25 例。
1.2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GE公司的“Lightspeed pro 16”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层厚5 mm,再行多期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欧乃派克(300mgl/ml),1.2mL/kg(注射速度4.0mL/s),螺距1.375:1,螺旋时间0.5s,进行增强扫描,动脉期(30 s)、静脉期(75 s)及延迟期(5 min),记录肿瘤平扫的边界、密度、韩化、有无出血情况及肿瘤增强后的表现。
[腹部影像]“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of kidney),又称错构瘤(hamartoma),是肾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典型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成熟梭形平滑肌细胞、扭曲的厚壁血管及脂肪3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构成,各种成分在不同病例或同一病例的不同区域所占比例差别很大。
根据病变发病年龄、病变分布特点、有无合并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将其分为两型:Ⅰ型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多呈双肾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肾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常合并出血致血肿形成,常合并结节性硬化,有家族史,较少见;Ⅱ型多发生于中年,病变较大,常孤立单侧发病,不合并结节性硬化,无家族史,较多见。
【临床表现】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小部分患者可有腰背部疼痛、不适等症状。
【MRI表现】(1)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一般位于肾外围,轮廓一般光整,和周围的肾实质分界清楚。
(2)T1WI上肿瘤呈等高信号灶,即肿瘤内脂肪组织成明显的高信号(图1A)。
(3)T2WI抑脂序列上肿瘤呈等低信号灶,低信号灶为脂肪成分(图1B)。
(4)MRI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肾实质强化减弱,呈相对低信号,总体表现为“快进快出”的模式。
图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轴位T1WI;B.轴位T2WI压脂。
左肾中下极可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影,病灶呈稍高T1、等T2信号,T1WI上肿块内可见高信号灶,T2WI压脂序列呈低信号【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典型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于含有脂肪成分,而脂肪在T1WI上呈高信号,抑脂序列上呈低信号,这是特征性的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典型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于含有脂肪易于诊断,无需鉴别。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 TH INDUSTRY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构成肿瘤的组织,也可有结节性硬化,但我国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出现结节性硬化极少甚至没有,患者一般为家族遗传性疾病,一般症状为可出现腰部疼痛,面部出现蝴蝶状腺瘤,同时可伴有智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癫痫症状。
CT 扫描影像常与肾细胞癌和肾脂肪瘤诊断错误,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肿瘤的认知,谨慎区别开三者的诊断,提高CT 的诊断率。
1临床资料2005年11月—2011年12月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来我院就诊的患者6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9例,年龄在29~66岁之间,平均年龄45.6岁,其中腰部疼痛者22例,腰腹部出现包快者6例,镜下血尿者7例,伴有高血压者2例,无明显症状者25例。
2诊断方法就诊后,临床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及家族遗传史后,进行仪器检查,先平扫,发现低密度病灶,后加强螺旋CT 扫描,显示肾内实质性占位病变,层厚6.9mm ,部分病灶行1.25mm 薄层重组。
3结果CT 扫描见较多脂肪密度者35例,诊断为多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扫描肾实质较低密度,后进行加强型扫描,脂肪诊断明确,被确诊为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21例,其中5例被误诊为肾脂肪瘤,1例误诊断为肾细胞癌。
4讨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 特点主要是可测得CT 值很低的脂肪成分,也是诊断的标准之一,CT 平扫主要表现为肾脏改变,可见低密度的肿块,成圆形或类圆形,增强扫描,肌肉血管成分明显强化,脂肪组织不强化,一般典型的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扫描脂肪密度比较明显,较好诊断,但一些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扫描脂肪密度不明显,出现诊断困难,易误诊,而不典型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应谨慎与肾细胞癌的CT 扫描鉴别,两者在CT 扫描镜下均可见肾实质肿块,增强扫描也都可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点,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 扫描较均匀,肾细胞癌不均匀,CT 镜下检查肾血管平滑肌可见脂肪组织和钙化,而肾细胞癌并无此现象;CT 扫描检查可见血管平滑肌组织,应与肾脂肪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