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47 MB
- 文档页数:3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200)【摘要】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全部行b超检查和ct扫描,4例行磁共振(mri)检查。
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
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2例肿瘤直径小于4cm,无明显症状者采取每半年b超、ct随访观察。
手术治疗10例,肿瘤剜除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3例,肾切除术1例。
结果:病理检查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病情稳定。
结论:ct、mri诊断准确率高,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对确诊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肿瘤直径小于4cm者采取保守观察治疗,直径大于4cm者采取手术治疗。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中国分类号】r73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65-0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又称为肾错构瘤,是肾脏的良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临床检出确诊率明显增高。
我现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次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2岁。
左侧病变3例,右侧病变8例,双侧病变1例。
无临床症状者2例,为b超体检时偶然发现。
患者腰痛者9例,血尿2例,均为肉眼可观测,肾区扪及包块3例。
1.2 影像学检查均行ct扫描,平扫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低密度或极低密度混杂病灶,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不均匀强化,ct值均为负值。
均行b超检查,9例表现为强回声光团,界线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诊断准确率为75%。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4例,raml中的脂肪成分在mri扫描时,其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
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4例因肿瘤较大,表现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试题及答案1、单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特征性表现为()A.呈长T低信号和长T高信号的病变,且信号强度与游离水相似B.TWI和TWI呈混杂信号的肿块,脂肪抑制像上信号(江南博哥)强度明显减低C.TWI和TWI皆为均一高信号病变D.呈长T低信号和长T高信号的肿块,TWI比游离水信号高,TWI不如游离水亮E.TWI和TWI呈混杂信号的肿块,脂肪抑制像上信号无改变正确答案:B2、判断题MRI能比CT更敏感地发现隐匿骨折,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及脊髓的损伤。
正确答案:对3、配伍题TWI和TWI均为高信号()TWI和TWI均为低信号()TWI为低信号TWI 为高信号()A.脂肪组织B.白质C.骨皮质D.胆固醇E.脑脊液正确答案:A,C,E参考解析:试题答案A,C,E4、单选?男,35岁,曾有结核病史,现有午后发热,夜间盗汗等,腰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巨细胞瘤B.腰椎骨转移C.腰椎退行性变D.腰椎结核E.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答案:D5、单选视神经在下列体位中,能显示出全长的是哪些()a.矢状位b.冠状位c.横断位d.矢状斜位A.a,bB.b,cC.c,dD.a,dE.b,c正确答案:C6、单选MRI咽喉部哪种组织成像TWI及TWI均呈高信号()A.咽旁间隙B.喉旁间隙C.会厌前间隙D.翼腭窝E.斜坡、岩骨尖正确答案:E7、多选在常规MRI中,影响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组织特征值有哪几种() A.有效质子密度B.T1值C.T2值D.TRE.TE正确答案:A, B, C8、单选“Leigh病”的诊断要点下列哪项错误()A.基底节区分布,以壳核最常见B.多为幼儿型C.对称性、多发脑软化灶D.性染色体显性遗传E.增强扫描,可有边缘性强化正确答案:D9、问答题肺动静瘘的MRI表现有哪些?正确答案:在MRI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清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在MRI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楚,壁较薄,由于流空效应,其内的血液表现为低信号,但应用梯度回波快速成像技术,其内的血液则可表现为高信号,如动静脉瘘内血流较慢,TWI上呈中等信号,信号不均匀,TWI上呈高信号,MRI多方位成像有时可显示动静脉瘘的输入动脉及引流静脉。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
潘爱珍;甘毅
【期刊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01(20)5
【摘要】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lipoleiomyoma ,ALL)的CT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2 5例ALL的CT表现 ,并与 19例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ALL多见于女性。
外向性ALL(周边型肿瘤 )病灶较大 ,直径大于 4cm。
肿瘤出血及自发性肾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2 3例多脂肪及少脂肪ALLCT可作出诊断 ,脂肪成分很少或无脂肪的ALL应结合B超、MRI诊断。
结论CT对ALL及瘤内出血、自发性肾破裂多能作出明确诊断 ,对确定治疗方式有指导作用。
少或无脂肪成分ALLB超、MRI检查较敏感。
【总页数】3页(P379-381)
【关键词】肾错构瘤;诊断;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作者】潘爱珍;甘毅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1;R730.44
【相关文献】
1.2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 [J], 杨永海
2.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血管造影表现 [J], 袁曙光;阎东
3.探讨乏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 CT 和 MRI 表现 [J], 周敏清
4.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 [J], 胡泽旋; 吴嘉良; 曾祥灵; 韦瑞丽; 杨蕊梦
5.肾上皮样与类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影像与病理学表现的对照分析 [J], 刘子蔚;胡秋根;罗纯;杨少民;陈海雄;张榕;曾晓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MRI医师)预测试题卷二[单选题]1.肾结石的X线平片中,不透光(江南博哥)性结石占()。
A.75%B.50%C.90%D.30%E.4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肾结石的X线平片中,不透光性结石占90%。
[单选题]2.有关结节病描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结可呈蛋壳样钙化B.肿大淋巴结不压迫周围血管C.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肺门淋巴结不大者多见D.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E.激素治疗效果好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结节病是多数器官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淋巴结受累后肿大。
两肺淋巴结最易受累,其次为气管旁和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单选题]3.引起左心室负荷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肺循环高压B.体循环高压C.右心回心血量增加D.三尖瓣关闭不全E.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参考答案:B[单选题]4.类风湿关节炎病变最初是发生在()。
A.关节内韧带B.关节软骨C.关节滑囊D.关节囊纤维层E.关节骨关节面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病理为关节滑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而X线早期手足小关节多发对称梭形软组织肿胀。
两者对应不一样,故选C[单选题]5.代表小儿脑髓鞘形成的是脑白质()A.B.C.D.E.脂肪抑制信号降低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构成髓鞘的主要成分胆固醇、糖脂、磷脂、蛋白质均可使附着在髓鞘内化合物上的水分子T1弛豫时间缩短。
因此,在T1WI上开始髓鞘形成的部位呈高信号,可与低信号灰质相区别。
[单选题]6.下列哪种病变可出现Probst束()A.胼胝体缺如B.灰质异位C.脑穿通畸形D.脑裂畸形E.颅内脂肪瘤参考答案:A[单选题]7.溃疡型肠结核主要消化道症状是()。
A.呕吐B.便秘C.消瘦D.腹部肿块E.腹痛、腹泻、大便呈糊状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溃疡型肠结核主要消化道症状是腹痛、腹泻、发热。
[单选题]8.动态增强5~10分钟后延迟扫描,典型血管瘤的CT增强特征是()A.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呈等密度B.病灶比正常肝实质密度低C.病灶密度仍明显高于肝实质D.病灶密度曲线呈明显快速下降E.病灶逐渐轻度强化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典型血管瘤的CT增强特征是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呈等密度。
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MRI鉴别诊断张雷;范林音;丁国军;张凌男【摘要】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MRI表现,提高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94例肾细胞癌的MRI资料.通过病灶的T2WI信号特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分析病灶是否存在脂质、出血、坏死或囊变、假包膜、血管流空,与肾实质交界是否成角,并对两组肿瘤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病灶T2WI信号强度、与肾皮质交角、假包膜、坏死或囊性变发生率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肿瘤的增强表现有差异.结论:MRI对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仔细分析其信号特征有助于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3(028)009【总页数】4页(P968-971)【关键词】肾肿瘤;脂肪瘤;磁共振成像【作者】张雷;范林音;丁国军;张凌男【作者单位】31000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31000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31000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31000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7.11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肾脏最为常见的两种肿瘤,但两者的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因此对两种疾病的术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当AML 含有脂肪成分时,影像学特征明显,诊断并不困难,但当脂肪含量少或无脂肪成分时,其影像表现不典型,与RCC 鉴别困难。
本文搜集本院2008年-2012年CT检查无明显脂肪成分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 例乏脂肪AML及94例RCC(肾透明细胞癌80 例,肾嫌色细胞癌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RI信号特点,旨在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MAL)是肾脏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肿瘤。
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病灶易多发,体积偏大,大多数边界清楚。
2、“楔征”(或称为“劈裂征”)、“皮质掀起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楔征”指病灶肾内部分与肾脏交界平直或呈楔形尖端指向肾门,其病理基础可能是良性肿瘤对组织的浸润能力低,易向肾小叶间等相对阻力低的方向生长。
3、病灶可含有脂肪,CT平扫中病灶实质部分密度较肾实质稍高,较大者可出血、囊变,钙化少见,其中平扫高密度及囊变可认为是EAML的CT特征。
4、CT增强病灶强化方式可表现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病灶内显示“黑星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黑星征”系病灶内散在的点状低密度无强化区,边界清楚,主要分布于病灶周边或散在分布,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无序排列,脂肪呈结节样分布,主要靠近病灶的边缘部分,对诊断乏细胞EMAL具有特异性。
5、MRI平扫病灶T2加权呈稍低信号具有一定特征性,可能与病灶内含上皮和平滑肌细胞较多有关。
MRI 强化模式与CT略有不同,皮质期均为明显强化,髓质期强化持续,表现为“快进慢出”。
鉴别诊断:肾EMAL的影像学表现不同于肾间叶源性肿瘤,也有别于经典型AML;分富脂肪性和乏脂肪性两种。
对富脂肪性诊断不难,而乏脂肪性EAML,特别是并发瘤内出血或破裂出血时易误诊。
EAML大多体积较大,平扫也高密度,外凸型者角征阳性或皮质掀起征阳性,增强扫均匀明显强化;而较大肾癌常有大片状坏死,表现为周边密度向中间逐渐减低或有壁结节;EMAL坏死囊变区边界清晰,另外“楔征”、“黑星征”等也有助于EMAL与肾癌及其它少见肿瘤鉴别。
典型嗜酸细胞瘤中央星状瘢痕延迟强化具有特征性,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