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数字化校园
- 格式:docx
- 大小:189.44 KB
- 文档页数:15
浅谈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校园建设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数字校园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校园内的各项管理和教育活动进行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流和管理的过程。
数字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持。
通过数字校园建设,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校园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包括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
教学上,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和在线教育的方式,开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科研上,可以通过数字化实验室和科研管理系统等方式,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行政管理上,可以通过数字化办公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提高办公效率和学生管理水平。
数字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信息化支持,提高了教学和管理的效率。
数字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通过数字校园建设,高职院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和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获取更加广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获取优质的教学课程和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可以与其他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展联合教学和实训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贴近实际的教育资源。
数字校园建设丰富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字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校园生活环境。
通过数字校园建设,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校园生活服务。
可以通过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24小时的安全监控和报警服务,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可以通过校园卡和移动支付系统提供便捷的消费和管理服务,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度。
数字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创造了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校园生活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数字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对数字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在高职院校中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校园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探析摘要: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现代化,同时深刻变革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是信息经济条件下校园发展的大势所趋,基于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上述认知,同时也基于国内各高职院校既有建设的成果了解,本文总结国内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经验、主要问题,进而结合部分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的情况提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特点(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是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1990年率先提出,他在主持“信息化校园计划”项目时提出这个概念。
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演讲中提出的“数字地球”则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并实践“数字校园”拓宽了途径。
在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是自清华大学首先开始实施的。
数字化校园是指在可覆盖全校的信息化和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对学校各类资源(包括教学、科研、招就、校企、管理和生活服务等)进行数字化整合并充分有效利用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运作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信息化、现代化,提高学校的管理决策水平和整体办学水平。
(二)数字化校园的特点1.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处理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或网络技术,将学校的科研、教育、教学、管理、技术服务等各种数据信息转化成可以度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以这些数据建立起相关模型,编入计算机,实行统一处理、收集、存储、传输以及应用等。
2.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交换网络化即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校园各种数字化信息整合、交换、存储、传输及访问,实现信息的高效能传输和资源的充分共享。
3.信息管理和应用智能化通过各种应用和管理资源数字化,信息流转的网络化,办公、校务应用自动化、应用集成化,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支持,实现校园科学化决策。
4.教与学个性化5.教育空间虚拟化在数字化校园的数字化环境中,教与学的空间、时间、内容、对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体现“教育空间虚拟”、“数字化空间提升”的特点以及数字化校园对社会、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辐射和影响。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进展情况报告一、引言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数字化校园建设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进展情况。
二、数字校园建设的背景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效率,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我校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升学校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3.提高学校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便利性,提升学校对学生的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校加强了校园网的建设,拓展了校园网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网速和稳定性,为学校教学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持。
我校建设了数字化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推行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教学资源中心,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3.学生信息化管理我校建设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管理,建设了学生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和服务交流的平台。
4.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我校图书馆推行了数字化转型,建设了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了图书借阅、查询和阅读的电子化,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既是大环境的趋势所决定的,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和创新的教学体验。
本文将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内容、挑战和对策等方面,对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一些思考。
一、目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教学、管理、服务三个方面的效率和质量,打造贴近时代和实践的高效校园环境。
具体目标如下:1. 教学能力提高: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在线课程、视频课程、实验室虚拟化、虚拟仿真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生动化、灵活化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2. 管理效率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从信息采集、传递到决策支持的全过程数字化,提高学校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3. 服务水平提升:提高服务、学习与生活功能,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和创新性的需求,实现服务资源共享、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满意度和参与度,为学生提供更高品质、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内容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涵盖了校园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平台、远程教学、在线课程、虚拟化实验室、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 校园基础设施方面,应该着眼于建设智慧、绿色、环保的校园,包括智能化楼宇、数字化校园园区平台、能源管理等,为学生提供宜居、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的便利。
2. 信息技术平台方面,应该建设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和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包括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办公等多种方式的数字化管理。
3. 远程教学方面,以MOOCs为代表,实现远程教学资源共享,极大扩展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服务范围和深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关注度。
4. 在线课程方面,将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实际教学相结合,实现定制化、个性化教育。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提高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技术的信息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额化教育根底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和?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行动方案〔2021-2021年〕?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开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设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典型示范、分步推进、资源共享、深化应用的原那么,以长春市职业教育局域网和职业院校现有信息化设施为根底,以网络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逐步实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智能化。
建设目标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具备数字化校园建设根本条件的10所左右职业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建设高速的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学习和工作环境,数字化科研、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学习、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数字化校园,提高长春市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建设内容与要求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1.根底设施建设。
数字校园的根底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的核心设备、主干网络设备升级,网络线路的改造,网络平安体系的升级和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建设等。
2.应用软件平台建设〔1〕建设统一的信息化数据标准〔2〕建立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登陆系统平台。
〔3〕建立数字校园公共根底数据交换中心和数据共享数据库〔4〕行政管理软件包括:OA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综合查询系统、电子邮件系统。
〔5〕教学管理软件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顶岗实训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建设背景与趋势分析 (5)1.1硬件信息化要求标准 (5)1.2用户类型 (5)1.3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1.2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7)1.3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8)第二章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9)2.1规划思路与建设原则 (9)2.2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框架 (10)2.3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11)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14)3.1 基础支撑平台 (14)3.1.1 统一信息标准规范 (14)3.1.1.1 建设目标 (14)3.1.1.2技术要求 (14)3.1.2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 (15)3.1.2.1建设目标 (15)3.1.2.2功能要求 (15)3.1.2.3技术要求 (16)3.1.3统一门户网站 (17)3.1.3.1建设目标 (17)3.1.3.2 功能要求 (18)3.1.3.3 性能要求 (18)3.1.4手机应用平台 (19)3.2科迅高职数字化学校端平台 (20)3.2.1系统主界面 (20)3.2.2系统主功能 (21)3.2.2.1基础管理中心 (21)3.2.2.2学生管理中心 (22)3.2.2.3教师管理中心 (23)3.2.2.4教务管理中心 (24)3.2.2.5考务管理中心 (24)3.2.2.6课程管理中心 (25)3.2.2.8综合管理中心 (27)3.2.2.9资源管理中心 (27)3.2.2.10校情分析中心 (28)3.2.2.11教学科研系统 (29)3.2.2.12学生综合发展跟踪管理系统 (30)3.2.2.13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31)3.2.2.14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32)3.2.2.15教学评测管理系统 (33)3.2.2.16教材管理系统 (33)3.2.2.17资产管理系统 (34)3.2.2.18毕业生管理系统 (35)3.2.2.19财务管理系统 (36)3.2.2.20门户网站中心 (37)3.3科迅高职数字化学生端平台 (38)3.3.1系统主界面 (38)3.3.2系统主功能 (38)3.3.2.1我的基本信息 (38)3.3.2.2电子阅览系统 (39)3.3.2.3我的学习及成长 (39)3.3.2.4我的教学及查询 (39)3.3.2.5我的申请 (40)3.3.2.7我的问卷 (40)3.3.2.8实训管理系统 (41)3.3.2.9学生端与教师端的联系 (41)3.4科迅数字化校园移动端平台 (41)3.5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优势 (43)1)信息处理具有实时、权威性,解决校园信息孤岛问题 (43)2)提高业务效率,规范业务流程 (43)3)实现一站式的服务管理 (43)4)创建虚拟智慧空间,实现跨地域管理 (44)5)采用.net开发环境和sql server数据库,B/S架构更加简单、便捷 (44)3.6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带来的教育新模式 (45)1)安全机制的改变 (45)2)校园暴力的改善 (45)3)师生心理的转变 (46)3.7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大数据互动与创新 (46)1)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大数据应用到学生管理 (46)2)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大数据应用到教学管理 (46)3)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大数据应用到学校管理 (47)4)科迅高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时间都去哪了 (47)前言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效益分析与思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效益,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效益。
一、数字化校园的效益1、提高教育质量:数字化校园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数字化校园还为教师提供了更高效的教学工具,使教师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
2、优化资源配置:数字化校园通过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了学校的资源利用率。
例如,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大量的电子书籍和资料,避免了传统图书馆中书籍的重复购买和存储问题。
3、提高管理效率: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工具。
例如,通过数字化办公系统,可以实现文件的自动化处理和审批,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
4、增强学生满意度: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同时,数字化校园也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
二、提高数字化校园效益的思考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数字化校园的效益,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覆盖、数据中心、多媒体教室等。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为数字化校园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2、强化教师培训:教师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使用者,他们的技能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数字化校园的效益。
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深化教学改革:数字化校园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4、加强学生引导:数字化校园虽然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使用数字化资源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信息素养。
三、结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湖北职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第一项目建设目标校园一卡通采用手机卡或金融IC卡,主要具有消费、身份认证、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其应用覆盖校园内综合消费系统,包括收、缴费及各类款项支取,校内各类小额消费;以及信息查询系统,包括身份认证,管理信息查询及统计分析等。
整个系统应与银行系统和校内原有的软件系统及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有良好的衔接。
(1)建立一体化的一卡通平台建成一体化的、以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及共享数据平台为基础的“一卡通系统”的骨干平台,作为数字化校园一卡通应用的商务管理、银行转账、身份识别管理的各子系统都建立在该平台下,以后随校园规模的扩大和卡片功能的增加只需随时增加子系统,不需再对平台进行推翻改造。
持卡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和电子钱包都作为统一的公用数据在全网上实时共享,做到一人一卡、一人一户,所有数据的变更都做到全网立即生效。
(2) 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在校园内,凡涉及到现金使用的任何一个消费网点,校园一卡通的电子钱包都能通用,所有商户单位不论其性质与规模都可以授权代理收款、结算,商户资金可以实时到账。
如:缴费、食堂、超市、小卖部、浴室、洗衣、上机收费管理等。
用校园一卡通取代各个校园以前的各种证卡(包括校园证、工作证、借书证/卡、出入证等),实现身份识别一卡通。
所有用证、用卡的信息管理系统,其身份识别部分都连通“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身份识别的数据共享。
借助银行提供的自助终端设备,持卡人可实现银行卡的自助业务;在各校区建立统一的校园自助查询系统,包括电话查询,网上查询,触摸屏查询,领导查询,为持卡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3) 银行卡、校园卡两卡物理合一银行卡、校园一卡通二者物理合一,一卡通中的校园一卡通在校园内通用,银行卡在银行网点通用,进行电子货币结算。
(4)银行账户与电子钱包互通通过自助圈存、自动圈存等方式实现持卡人银行卡——校园一卡通实时自助、自动转账功能。
(5) 实现财务统一管理通过建设校园一卡通结算中心,对所有校园商户实现统一结算和管理。
一、弓丨言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作效率,最终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
二、大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认识的不断进步,大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各所院校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都有了大的发展。
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和用户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和网上服务。
但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起步晚,投入少。
从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就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一般已建立了公共数据库平台、网上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多个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
而大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最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并且可以投入的经费数量、技术力量与这些本科院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2)软硬件发展不够协调。
不少院校在规划校园网、选择设备时,考虑先进性多,而考虑与之相适应的应用方案较少,在基础设施“硬”的方面过于追求先进,而在信息、应用“软”的方面缺乏考虑。
(3)信息缺乏有效共享。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局统一的系统规划,应用系统建设容易各自为政,信息难以交换,形成信息孤岛,更难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
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对整个学校应用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建成满足未来几年发展需要的高带宽、高性能校园计算机网络,使校园内的任何合法用户在任何时间在校园内的任何地点使用任何一种计算机系统都可以进行互联网应用,使大学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更上一层楼。
大学的网络一般应当是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部分信息点千兆到桌面, 对于网络核心部分及有特殊要求的部分基于安全等因素有存在链路冗余的需求。
四、信息化标准以及统一数据库平台的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集成必须重视信息标准的建立,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标准。
在建设和整合信息时,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流通共享。
信息标准化、数字格式和表示的一致性是信息发展的一个主要议题,同时也是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和整合的一个重点,整个校园的数据表示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编码,方便学校内数据和行业之间数据流通。
如何建立学校的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统一数据库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统一数据库平台,为学校今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的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高级数据应用准备数据基础,逐步实现学校整体规划、统一协作的数字化环境。
对于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库整合:(1)将原有数据库和应用完全移植到新建的数据库平台上;(2)保留原有的数据库,在数据中心数据库中添加新的数据结构,然后通过专用的数据交换软件保持两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五、网络基本服务建设(1)网络安全体系。
通过网络、数据以及系统三方面的安全技术手段,为校园网络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解决方案。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校内用户使用安全标准来增强校园网络的安全。
通过技术防治和管理防范相结合,建立有效、健全的管理体系,最终达到保护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目的。
在拓扑结构上可以采用内网和外网分离,内网与外网之间由防火墙隔离,所有用户通过代理实现对外网的访问,安装有网络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内部网地址、端口、用户、应用系统的监控,各级服务器和应用计算机安装有防、杀病毒系统,重要数据实现了人工定时备份,并建有较全面的网络管理和使用管理制度。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数字校园中所有应用系统进行认证的平台。
用户登录成功后,访问其它应用系统,不必再次登录通过指定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新建系统用户认证的统一集中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的集中认证。
实现各应用系统的“集中认证”,可以彻底改变各自为政、管理松散的用户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网络管理维护部门的管理职责,规范用户操作行为,强化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3)统一门户平台。
统一门户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窗口,它位于各类应用之一匕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信息,整合各类应用系统之间的间隙,使得学校用户可以自由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
用户通过系统认证进入门户后,即可以获得与其身份相对应的各类服务访问权限。
通过校园统一信息门户提供的全面信息和服务,用户可以在特定的权限内使用校内各应用子系统或者访问相应的数据信息。
校园信息门户服务不仅能完成门户站点本身的所有功能,而且能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的接入,如电子邮件系统、行政办公系统、校园虚拟社区、主页托管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等。
(4)一^通系统。
一卡通以智能卡为信息载体,结合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诸多高新科技,使其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是其他应用系统的基础,可实现校园消费结算、内部身份识别,有机结合校园现有信息资源和网络硬件资源的使用。
一卡通系统具有电子钱包和身份识别功能,并建立校园卡与银行卡的链接,实现银行卡向校园卡转账。
电子钱包功能应用于学生注册交费、后勤服务和行政收费,身份认证功能实现工作证、学生证、医疗证、上机证和借书证的电子化,还可应用于门禁系统、会议签到系统等,达到教、学、考、评、住、用的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
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给现代化的高校实现财务统一管理提供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将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率,也为高校财务部门和师生员工提供更加及时、周到的金融服务。
(5)其他基本服务。
其他基本网络服务包括域名服务、电子邮件、DHCP等公共服务:1)域名服务是网络的基本服务之一。
它建立了主机名到IP地址的映像关系,是WW/VFTP,电子邮件及其它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在校园网架设1〜2台DNS服务器,完成DNS服务。
2)邮件服务也是网络最基本的服务之一,校园网内的用户通过邮件系统进行沟通,既方便又快捷。
原则上,校园内每个部门、每个教职工和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邮件帐号。
3)校园网的地址分配策略以固定IP地址配置为主,只在个别地区如教室和无线网络中,使用动态地址。
为了便于维护,对一些办公室也可以采用固定分配,以减少最终用户的配置工作。
六、应用系统的建设从应用层面上看,数字化校园是一个集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应用于一体的应用系统。
为此,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应用系统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是一种组织网络办公、协同办公,从而提高组织内部协作效率、信息效率的软件。
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要完成以下功能:1)信息发布通讯:公告、通知的发布与管理并具有办公论坛和网络投票功能;2)公文流转:满足学校领导高效率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提供邮件服务、会议组织、日程安排、公文发送等功能,有效协助学校领导顺利完成各项事务;3)归档处理:系统管理员或具有权限的用户可对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进行归档操作,归档后相关用户可进行查询、借阅等操作。
对己归档的文件可以定期进行销毁,放弃归档、删除等操作。
办公自动化系统着重完成办公文档全电子稿,构建网上办公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会议通知、活动安排、重大事件公告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必须能够使学校各级部门以及所有有关的办公人员都可以在桌面计算机上处理日常工作,在网络上完成绝大部分公文的处理和传送工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确保学校领导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并利用知识管理功能,将学校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在学校内部实现知识共享并推进知识创新。
(2)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数字图书馆是面向校园、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强大的资源管理和个性化阅读管理的网络图书馆。
它将资源管理、阅读管理、海量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计划,为师生创建一个自主、轻松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3)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定位于为学校创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网络教学空间,为教师消除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所需面对的技术障碍。
着眼于创造一个从传统课堂延伸出来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变革。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
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
(4)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可划分为:1)学生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变动信息、奖惩信息等,使全校各管理部门共享学生信息;2)人事管理系统:一个完整的人事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教职工的基本信息,以及职称、行政职务、绩效考核、科研学术、表彰奖励、学习培训、家庭信息等信息,使全校各教职工管理部门统一共享教职工信息并提供教职工自身信息的查询服务;3)教务管理系统:学校教务工作是在教务处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修订并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负责学生考试和教学管理,编制课表,落实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监督,教学事故的核实和处理;4)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财务业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管理、复核、报账审核、出纳、工资管理、收费管理、会计档案及票据管理、行政事务管理;5)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为基本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帐、卡、物相一致;6)档案管理系统:负责全校各类档案的管理,尤其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并负责档案的信息化处理。
主要包括学生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固定资产备案等。
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I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_I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