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野战卫生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269.65 KB
- 文档页数:3
外军标准经费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观念转变为牵引、以军事体系调整为中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全新军事变革。
关于物资和经费的供应和保障历来是外军实行后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为提高后勤保障效益和效率,以及实现对三军的公平保障,外军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实行标准化供应和制度化管理。
我们通过考察外军在物资以及经费保障的标准化建设有益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先进经验:一、能依托商业市场,进行后勤保障标准化建设重视军用保障的标准化建设,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而美军尤为重视。
他们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标准体系、编码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是:美军在强化军用标准化的同时,提出了优先采用商业性和其它非发展性产品的指导方针,并为此采取了—系列相应措施。
据美国1993财年国防报告透露,美国国防部最近已对3.5万多项军用品规格和标准进行了确定,目的在于用尽可能多的商业产品规格取代它们。
预计将有1.4万多项军用品的规格标准将被取消、取代或修改。
据称,这种减少军队专用物资品种、扩大军民通用物资品种的做法,可以减少军队专用物资的研制费用,同时也可防止因专用物资订货批量少而造成的价格昂贵,从而把更多的厂商吸引到军工生产中来。
为此,美国国防部于1990年10月颁发了《购置非发展性产品(即商业性产品)手册》,并作为培训的基础教材,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标准制订人员、采购人员了解市场商品。
其中包括武器装备、消耗性产品和消费性产品的有关知识。
美军这种军用标准尽可能向市场商品标准靠拢,并使有关人员了解商品、熟悉商品的做法,显然也是他们适应市场,利用市场的重要措施。
二、有完善标准体系,按照统一标准组织供应供应标准系指按部队编制、人员、车辆、武器、卫生床位等确定的物资、经费供应定额。
外军的供应标准通常包括:补给标准、储备标准、基本携运行量、消耗率等。
外军作战的发展趋势
外军作战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作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军普遍借助网络、卫星、无人系统等先进技术进行作战。
这种信息化作战可以更好地实时收集和传递情报、提供精确打击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精准度。
2.网络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外军将越来越重视网络战的准备和作战能力,包括网络攻击、网络防御和网络情报战等。
3.无人系统的应用:外军普遍开始采用无人系统,如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车等,用于侦查、打击和运输等任务。
无人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员伤亡风险。
4.非对称战争的崛起:非对称战争指的是相对弱小的一方利用创新战术和手段,对抗相对强大的一方。
外军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对称威胁,如游击战、恐怖主义等,需要采取适应性更强的作战策略和战术。
5.跨领域作战的融合:外军可能会越来越注重不同领域的作战能力融合,如陆海空协同作战、电磁战与信息战的融合等。
这种融合作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作战能力,增强战斗力。
总之,外军在作战发展上趋向于信息化、网络化、无人化、非对称化和综合化。
这些趋势的发展将对未来的作战方式和战斗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我军野战护理装备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敬娥;海鸥;杨晓娅;王晓坤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0(031)002
【摘要】通过分析军医背囊、手术清创包、通气装备、包扎止血器材、简易折叠床等野战护理襄备的现状,探讨了野战护理装备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突出初级生命救护,提高战地救护质量;加强卫生装备器材改革,提高护理装备的快速机动能力;依靠先进技术,提高护理装备信息化;加强护理装备的标准化建设;注重护理装备的平战兼用性能.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李敬娥;海鸥;杨晓娅;王晓坤
【作者单位】710054,西安,解放军451医院信息科;710054,西安,解放军451医院信息科;710054,西安,解放军451医院信息科;710054,西安,解放军451医院信息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9
【相关文献】
1.对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J], 米东
2.外军救护装备现状对我军护理装备建设的启示 [J], 邹敏;徐燕;宁丽欣;李娟
3.关于加快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袁筱刚;荆强;张振忠
4.我军高原寒区野战医疗队卫生装备建设的研究概况 [J], 曹芳;刘剑伟;于广远;闫
春城;李素芝
5.对我军装备物流建设的几点思考 [J], 任煜;张厚猛;高斌;刘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师不能随意对其进行抽血检查, 加了很多风险,尤其是眼科的 距离操作,有可能接触到病人眼 很多时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 。
因此,做好自身防护非常重 必须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眼罩 人民军医 !$$1 年第 0$ 卷第 ! 期( 总第 0"1 期)·"0·者给予口服抗生素。
行睑腺炎、翼状胬肉、白内障等 眼部手术 !" 例。
所有病例均治愈或好转。
在当地 卫生状况极差、用水匮乏、传染病较多的情况下,未 发生眼病流行,也未发生误诊、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等情况,圆满完成了维和卫勤保障任务。
! 体 会!# $ 眼病特点 当地结膜炎病例较多,以细菌性结 膜炎和沙眼为主,其次为过敏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 炎少见。
部分结膜炎病人在发热前先出现眼部充血 症状,均在第 ! 天分别诊断为艾滋病和疟疾。
角结 膜异物以结膜异物为主,很少有铁屑等异物,可能与 当地海洋性气候、空气湿润、风沙少有关。
眼外伤主 要由交通事故和行政管理不善所致,以眼睑皮肤外 伤多见,穿通伤和眼球破裂少见。
角膜炎以细菌感 染为主,少数病例为真菌感染,无病毒感染。
白内障 病例例数不多,可能与就诊病人多为军人有关,但年 龄均为 #$ 多岁,比国内发病年龄早。
!# ! 工作特点!# !# $ 工作量大 (% )保障范围大。
我们的保障 对象主要是参加利比里亚维和的各国军人、联合国 文职人员、一级医院转诊来的病人和部分当地居民, 其中大部分是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的维和官兵。
除此之外,还需到丛林部落等地进行义诊。
(!)接诊 病人多。
由于当地环境恶劣,河盲症、白内障等致盲 眼病高发,但眼科医师非常缺乏,且当地专科医师一 般都需要预约,而维和医院可随时就诊。
因此,维和 医院眼科门诊量很大。
(& )医师任务重。
由于医师 少,病人多,因此,所有医师必须做到一专多能。
除 正常接诊、收治病人外,还要负责所有眼科检查、治 疗器械和仪器的消毒、保养,药品的发放,以及兼职 其他工作,如耳鼻 喉科的工作和支援后勤保障等。
美军装备保障领域新兴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作者:袁田王辉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1期摘要:随着数字战争的不断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军队都在加速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传统保障装备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引领装备保障模式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将对保障装备的研发产生重要作用,也必将给未来战场装备保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美军装备保障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对我军新时期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备保障;新兴技术;现状及趋势一、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一)增材制造技术4D打印技术,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的物体能在外界激励下发生形状或结构改变的技术,按其属性分类有形状记忆型、压电反馈型、电致活性型、光驱动型和水驱动型等。
基于环境驱动4D打印的防护服,可实现不同环境下的自适应隐身。
将此技术应用在车辆轮胎后,可随路面、承重的不同自适应变形以改变贴地面积,增强平台和车辆运动的平稳性和机动性。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形状记忆聚合物打印出飞机的机翼和尾翼,可根据气压、温度、速度等变化,自适应调节机翼和尾翼形状,保持战机最佳气动特性。
美国犹他大学使用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IPMC)打印出固态飞行器,在安装电池后,可直接实现飞行功能。
将该技术应用在无人机、电子设备可更换模组等方面,可缩短前线保障物资运输所需成本。
(二)通用一体化测试技术随着作战装备种类日益增多,外军探索构建检测装备通用化的规范程序,减少保障装备专项专用的现象,促进检测设备通用化、多功能化发展。
美海军电子综合自动化保障系统(eCASS)可对750多种航电、舰船或维修基地的电子设备进行故障检查与维修,从而大幅减少部署所需测试设备总量,并高效地恢复作战状态。
美军的三军通用型智能万用表是一套通用检测设备,具有即时的全球范围跨军种保障能力。
使用人员能够在45分钟的时间内做完一个子系统的全部诊断修理工作。
(三)无人系统蜂群技术无人机组群平台成本低、可大量组网、覆盖范围大、使用灵活等特点,将蜂群技术与电子战设备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装备保障的空间灵活性,大量低成本无人机搭载电子战设备组成干扰体系,实现协同对抗与保障,显然具备更好的反导和抗毁伤能力。
探究外军地面无人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在当今世界的军事领域中,无人装备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特别是地面无人装备,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风险降低的特点,正在引起全球军事力量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外军对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当前的军事技术发展动态,还能为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就外军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无人装备;外军引言外军地面无人装备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这些装备在侦察、侦查、打击和支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作战效能和战场生存能力。
同时,外军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技术不断创新,包括自主导航、智能感知和自主决策等方面的进步;二是多样化应用,涵盖了无人车辆、无人机器人和无人战车等多种类型;三是网络化与协同作战,通过无人装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提高了整体作战效能。
未来,外军地面无人装备将继续向着更加智能化、自主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加强研究和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应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变化。
一、外军地面无人装备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发展现状第一,多国加速推进地面无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近年来,多个国家都在加速推进地面无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美国、以色列、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美国的“PackBot”机器人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以色列的“Carmel”无人战车也已经开始进行实战测试。
第二,技术不断创新,实现了自主导航、智能感知和自主决策等方面的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外军地面无人装备在自主导航、智能感知和自主决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例如,美国的“BigDog”机器人可以通过自主导航系统在复杂地形中行进,以色列的“Guardium”无人车辆可以通过智能感知系统识别目标并进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