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68.80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第二术眼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05-02T10:36:24.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文新[导读] 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眼球晶体蛋白代谢障碍,无法使充足的光线进入眼内而影响视力张文新(吉林省中医院眼科 130021)【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059-02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第二术眼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将行第二术眼的白内障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行术前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的脱残率,脱盲率分别为47例(94.0%)、49例(98.0%)。
对照组术后3天的脱残率,脱盲率分别为40例(80.0%)、38例(76.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5.5±2.4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9±2.4天。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第二术眼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脱残率和脱盲率,患者配合满意,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白内障患者第二术眼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眼球晶体蛋白代谢障碍,无法使充足的光线进入眼内而影响视力[1]。
白内障已成为致盲的首要原因。
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眼科领域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治疗手段。
已有文献报道白内障术后生存质量提高,但对双眼白内障患者单眼和双眼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报道较少[2]。
笔者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将行第二术眼的白内障患者50例进行临床治疗以及跟踪调查,分析护理干预等措施对于患者第二术眼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白内障的术后健康教育
《白内障术后健康指导》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术后的恢复关系到患者视力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因此,术后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休息,保持眼部卫生,并按医生指导使用防护眼睛。
饮食上,患者应注意忌辛辣刺激食物和饮料,避免咳嗽或者用力擤鼻,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眼部护理。
定期使用消炎药水,按时滴眼药以预防感染,并按医生指导进行复诊。
同时,注意避开灯光刺激和避免过度使用眼睛。
术后一个月内,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弯腰抬重,以免增加眼部压力。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和视力恢复。
术后三个月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切忌用力揉眼和过度用眼。
总的来说,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后的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眼部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科学康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快的康复。
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宋亚玲;张玉芳;焦丽坤;李娜;孙永;郝红艳【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7(026)036【摘要】目的探讨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对视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策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采取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策略,观察2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视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视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依次为(81.7±6.13)分和(80.9±0.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4.34)分和(74.8±0.83)分,并且试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视力轻度下降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视力下降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患者更有利于视力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4053-4055)【作者】宋亚玲;张玉芳;焦丽坤;李娜;孙永;郝红艳【作者单位】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安国 071200;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安国 071200;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安国 071200;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安国 071200;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安国 071200;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保定 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复明片联合麝珠明目滴眼液治疗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J], 李英2.复明片联合麝珠明目滴眼液治疗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效果观察 [J], 王家良;姚宁;王彩霞;王伟;高笑娇;栗小丽3.内障清滴眼液联合复明片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分析 [J], 纪晓霞4.复明片联合手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β2-MG、HbA1c、NO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J], 周星利5.芪明颗粒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眼干燥症疗效观察 [J], 郭宇;申勇智;刘丽娜;王丽坤;杜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节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摘要:白内障作为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病症,其具有致盲特点。
现如今,对白内障的治疗手段主要外科手术为较有效方法,但由于患者对围术期护理关注度较低,继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
白内障早期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若不对其进行关注可导致患病者完全失明,继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更多的并发症。
然而,由于患者对病症焦虑过多,导致其围术期依从性较低,继而致使患者术后预后能力质量不佳。
因此,本文将针对白内障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并对细节护理进行概述,再将两者联合,深入讨论细节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关键词:细节护理;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探究分析前言:我国是世界上盲人和视觉障碍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5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90%。
根据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白内障手术量逐年上升,到2020年已达383万例,每百万人口手术率达2662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白内障手术人员仍将持续增长。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不会有白内障复发情况,但是仍有患者在术后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在临床中将其称之为后发性白内障,且与晶体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有密切关系。
一、白内障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1.1白内障发病机制白内障是全球50岁及以上人群的首要失明原因,约1500万人受影响。
白内障也是导致中度和重度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病例数超过7800万例。
白内障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然而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器官老化、紫外线辐射、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眼内炎症、眼外伤、长期使用药物和化学品有关。
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青光眼、葡萄膜炎等,这些眼疾发生在白内障的中后期,不仅造成失明,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炎症,有的伴有长期的眼部疼痛,甚至导致眼球萎缩,继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而根据刘艳[1]等报道,我国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等差异。
白内障白内障患者的护理要点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眼中的晶状体逐渐变浑浊,影响视力。
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白内障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减少眼部感染的风险。
同时,定期清洁眼镜,并避免与他人共用眼镜和化妆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避免猛烈运动和剧烈眼部活动白内障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进行剧烈的眼部活动,如重物搬运、剧烈运动等。
这些活动可能会导致眼球震动,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延缓恢复。
三、定期复查和用药白内障手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眼部复查。
同时,按时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生素眼药水和消炎药。
这些药物有助于防止感染和减轻炎症。
四、注意饮食和营养适当调整饮食对白内障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
建议增加摄入维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同时,减少食用糖分高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维持良好的眼部健康。
五、合理使用眼睛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使用眼睛,但应避免过度用眼。
在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和手机等活动时,应注意休息和眼部保湿。
定期眨眼和远离屏幕,也可以帮助减少眼睛的疲劳。
六、避免刺激性物质白内障患者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烟雾、灰尘、化学物品等。
这些物质可能刺激眼部组织,导致不适或感染。
七、定期进行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眼部锻炼方法,对白内障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适量参与眼部运动可以增强眼部肌肉的灵活性,促进眼球血液循环,改善视力。
总结来说,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工作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剧烈眼部活动,定期复查和用药,注意饮食和营养,合理使用眼睛,避免刺激性物质,以及定期进行眼保健操。
这些护理要点的执行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我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对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提供一些帮助。
白内障手术的利弊风险大吗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成为一种相对常见且安
全的治疗方法。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通过取出模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的手术。
虽然白内障手术被视为低风险手术,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利弊和风险。
利益
视力恢复
白内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问题。
因为白内障会导致视力模糊,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通过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清晰的视野,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提高
白内障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减少对家人的依赖,增加独立性。
患者
在手术后可能不再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从而减轻了对视力辅助工具的依赖,更加方便自如地进行日常活动。
风险
晶状体假体选择
手术中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种类繁多,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术后出现眩光、反光等
问题,影响视力质量。
植入晶状体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眼部状况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选择。
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角膜水肿、视网膜剥离等。
这些并发
症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负面影响,严重者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其他治疗。
结论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虽然有利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决定是否进行手
术时,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利弊,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定期复诊和注意手术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保障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终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清晰的视力,提高生活品质,充分利用手术带来的益处。
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探索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7年4月22日-2018年3月25日,对照组选择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比较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延续护理模式;老年性白内障;应用;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88-01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是以遗传、免疫遗传、辐射、酒精中毒等因素使得晶状体代谢紊乱出现蛋白质变性等现象,进而造成患者出现看人、看事浑浊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甚至可能还会对患者的生存期限造成缩短的现象,临床一般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以护理干预手段,从而使得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本文研究就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选择不同手段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差异性,详细如下文所示: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7年4月22日-2018年3月25日,随机分2组。
本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2组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老年性白内障;(2)矫正后视力低于0.7;(3)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不配合研究者;(2)精神障碍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对照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6.53±2.03)岁;观察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7.20±2.22)岁;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基线资料数据指标差异,无差异性,P>0.05。
不同类型白内障手术中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卫玉芳;董慧【摘要】对我院白内障科200例不同白内障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器械护士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经验,指出器械护士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快速精准的术中配合、手术全程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眼科精细器械的精细化管理,均为白内障手术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提高了病人和术者的满意度.【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9(033)010【总页数】3页(P1812-1814)【关键词】器械护士;白内障;手术;优质护理;术中配合;人文关怀;精细化管理;满意度【作者】卫玉芳;董慧【作者单位】030002,山西省眼科医院;030002,山西省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7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多见[1],而且目前尚无疗效可靠的治疗药物,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并且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2-3]。
在我国,白内障病人数量与日俱增,手术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眼科手术器械精密、复杂、操作难度大,除要求术者具有较高的手术技能外,对手术器械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4月卫生部印发《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全国所有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覆盖60%以上的病房,并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已在我国医院广泛开展[4]。
手术室作为一个与病房不同的护理单元,所提供的护理服务应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保障病人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现将白内障手术器械护士的优质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白内障科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白内障手术病人,其中老年性白内障93例,疑难复杂白内障107例,年龄41~88岁。
病人出院时视力恢复良好,结膜无充血,角膜光滑透明,瞳孔圆,光反应灵敏,人工晶体位置正,身体状况良好,全部治愈出院。
1.2 手术方法 200例手术病人有13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例行飞秒激光联合白内障手术,13例行内窥镜下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手术,34例行白内障联合非正常晶状体手术,5例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由不同的手术医生分别完成。
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宋亚玲1,张玉芳1,焦丽坤1,李 娜1,孙 永1,郝红艳2(1.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安国071200;2.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探讨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对视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收集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策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采取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策略,观察2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视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治疗后,试验组视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依次为(81.7±6.13),(80.9±0.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4.34),(74.8±0.83)分,并且试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视力轻度下降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视力下降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复明片联合吡诺克辛滴眼液治疗糖尿病并轻度白内障患者更有利于视力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明片;吡诺克辛滴眼液;糖尿病性白内障;视力;生存质量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17.36.[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7)36-0000-00[基金项目]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糖尿病是最复杂的慢性疾病之一。
持续的血糖增高和机体代谢的长期紊乱等可能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肾、眼、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中,几乎所有的眼病如眼底出血、眼底血管瘤、青光眼、泪囊炎、玻璃体浑浊、白内障等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目前,糖尿病性白内障已成为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糖尿病患者第2大致盲性疾病[1]。
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发表时间:2011-11-30T13:12:04.31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芳[导读] 白内障手术是一个恢复视力的手术,其特点是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手术切口小不需要缝合,视力恢复快。
张芳(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医院山西大同037000)【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653例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总结其安全管理方法。
结果:在统计资料中,653例白内障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发生任何坠床等意外事件,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
结论: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重点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手术室护士及临床医护的学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物品和环境的管理。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无菌操作;防范意识【中图分类号】R30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49-02 白内障手术是一个恢复视力的手术,其特点是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手术切口小不需要缝合,视力恢复快。
在很多地区是以扶贫的性质由政府进行的行为。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定和法律允许范围意外的机体结构、心理、功能上的缺陷、障碍、损害或死亡,是护理质量最直接的保证。
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结合白内障手术的特殊性,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为今后的白内障手术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护理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行白内障手术653例,年龄为27~84岁。
日最高手术23台,手术时间集中在15pm~19pm,手术时间最短9min,最长30min。
麻醉监护5例,表面麻醉648例。
1.2手术护理安全管理1.2.1安全教育:加强手术护士的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