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6T13:49:09.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作者:殷兰华[导读] 术中无菌概念要强,同时流程室内要控制参观人员

殷兰华(常州市武进区坂上眼科医院 213165)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328-02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提出要点。结果192例手术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条不紊是做好常规连台白内障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白内障并发症护理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目前,眼科显微手术日益完善,超声乳化术真正实行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的手术理念,使许多的白内障患者重建光明。我院于2012年1-2月对192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2年1-2月192例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9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3例,并发性白内障29例;年龄40-50岁7例,51-60岁31例,61-80岁127例,80岁以上2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22例。手术方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住院3天.术前视力:指数38例,手动16例,光感8例,0.02 20例,0.03 1例,0.05 20例,0.1 54例,0.3 8例,0.5 1例;术后视力:0.8-1.2 61例,0.5-0.6 64例,0.3-0.4 30例,小于0.3 36例。术前后均无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白内障大多为老年患者,心理随能力和理解能力差,因此患者入院后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住院环境,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对不能人工晶体植入要给与安慰,说明原因,并告知术后配镜也能较好地矫正视力,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医生的技术特长,介绍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的优点等消除其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术前常规护理:(1)全身检查做好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表面抗原,心电图,胸透,血压小于150/90mmHg,空腹血糖正常,全身无感染灶,无上呼吸急性炎症。咳嗽易引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常规点抗生素眼药,连点3天。搞好个人卫生预防感冒,术前当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晚和术日晨测量体温,术日晨进餐不宜过饱,不宜饮水过多。(2)眼部检查光感,光定位,红绿色检查,眼压,裂隙灯显微检查角膜情况,特别注意晶体核的颜色,眼科A/B超,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体的曲光度。(3)术前准备术前剪睫毛,0.9%生理盐水冲洗泪道,0.3%阿米卡星眼水冲洗结膜囊,美多丽扩瞳,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下头饰。

3 术中护理

3.1患者护理手术室护士在患者进手术室前为病人戴好帽子,穿隔离衣,套鞋套,入手术室后向患者讲清术前铺洞巾消毒剂后有一定的刺激和异味,口鼻被消毒巾覆盖会感到闷,适应一下就可以了,如确定不能承受可提出来。白内障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时感到痛要忍住,造成不要摇头和用力闭眼,以免引起眼部出血。患者如术中想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可用舌头顶住上颚,不可用手做动作,以免污染消毒巾。如有不适,汇报医生,以达到通力合作,互相配合。

3.2手术配合对超乳患者手术室护士术前要将物品配齐,检查性能是否良好,术中护士要及时调节好灌注高度,要熟悉手术过程步骤以及时传递用物。

4 术后护理

4.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减少活动,低头时间不宜过长,不要揉眼以防出血和晶体移位。术后予以易消化无刺激性饮食,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3日未见大便予以处理。

4.2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术眼疼痛情况,眼部敷料是否干燥、固定。如术眼疼痛,眼睑水肿,脓性分泌物,视力下降应警惕眼内感染,要通知医生及时处理。疼痛还可由于眼压增高,护士要及时观察,一旦发现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一般使用典必殊眼液,护士要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对用药后出现的不适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4.4术后进行各项眼部治疗动作要轻柔,勿压迫眼球并严格无菌操作。

5 健康教育

5.1避免一切可能引起眼球受压或被感染的因素,如咳嗽剧烈运动等。

5.2如出现轻微刺激症状和畏光流泪和异物感为正常术后反应,能自行缓解和消失。

5.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用药,未植入人工晶体要告知3月配镜,出院后1周复查,如有眼部不适或变化及时就诊,对于有全身疾病的患者要继续治疗。

6 讨论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及重要手段。熟悉手术流程,精通机械的操作,具备一定的仪器故障排除能力。手术就能达到步骤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有条不紊是做好常规连台白内障手术的关键。术中无菌概念要强,同时流程室内要控制参观人员。治疗与护理缺一不可,护理人员应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适宜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视觉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790.

[2]工铮,魏挚,成洪等.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报,2007.14(1)58-59.

[3]赵银凤.表麻下超声乳化联合切除术治疗青白[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 23(4)436.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及其防治

·述评·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及其防治 姚克章征 作者单位: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通讯作者:姚克,Email: xlren@https://www.doczj.com/doc/595826784.html, 【摘要】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术后并发症,眼内炎的预防包括临床评价各种危险因素、正确的手术步骤和术前术后抗生素预防,只有迅速诊断和有效治疗才能成功地挽救患者的视力。(眼科,2005,14:6-8) 【关键词】白内障/外科学;手术后并发症;眼内炎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Y AO Ke, ZHANG Zheng.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phthalmic Center,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 AO Ke, Email: xlren@https://www.doczj.com/doc/595826784.html, 【Abstract】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that devastate visual function. The prevention of endophthalmitis include clinic assessment of risk factors, proper surgery procedure, using of antibiotics perioperatively. Rapid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re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ly saving the vision of sufferer. (Ophthalmol CHN, 2005, 14: 6-8 ) 【Key words】cataract/surge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endophthalmitis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一种十分严重、对视力极具破坏性的术后并发症,得益于消毒、手术方式和抗生素治疗等方面的较大改进,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稳步下降。Aaberg等[1]对美国三家眼科医疗机构从1984年1月到1994年12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从1984年~1989年,23 124例行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中发生了17例眼内炎,发病率为0.074%;从1990~1994年,18 530例行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中发生了17例眼内炎,发病率为0.092%。1998年Masket等[2] 开展的一项对美国1 300名白内障手术医生的调查显示,这些医生在430 000次手术中,发生了228例培养阳性的眼内炎,发病率为0.053%。Powe等[3]对1979年~1991年90篇关于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发现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13%。目前绝大多数统计其发病率为0.05%~0.13%之间[1,3-5]。但因其后果严重,时而发生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仍是临床医生最棘手的问题。眼内炎的预防包括临床评价各种危险因素、正确的手术步骤和术前术后抗生素预防,只有迅速诊断和有效治疗才能成功地挽救患者的视力。 一、致病菌 术后眼内炎约有69%为感染性的,其余为非感染性[6]。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眼表面和眼附属器的菌群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感染源。从正常眼表面提取的组织样本中,75%的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而在眼内炎眼中,找到了同样的微生物[7]。刘玉华和刘奕志[8]报告7 99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发生化脓性眼内炎17例(0.21%),对其中13例作前房水和玻璃体培养发现: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6例,微球菌1例,真菌1例。我院1 2000例白内障手术发生眼内炎5例(0.042%),其中2例是因粘弹剂所致。

白内障术后复查和注意事项

白内障术后复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白内障术眼病 白内障术后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术后应按医瞩用药。病人在术后第1天、1周、1月、3月、6月、1年等前来复查。病人眼睛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复查。复查项目:视力(术后一周以后查)、裂隙灯、眼屈光度、调整用药、必要时扩瞳检查眼底。 白内障术后的注意事项 白内障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需手术治疗,手术在门诊即可完成,术后回家休养,一定要做好家庭护理。 1、手术后当天,术眼要包盖,目的是使眼球减少转动,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术后要注意别磕碰术眼,以免造成前房出血,眼压升高等合并症。 2、术后次日来医院复查换药,配合医生检查,并按医嘱确定回家用药情况及下一次复查日期。 3、术后回家点消炎药水,每日4-6次。部分患者每日需用散瞳眼药水散大瞳孔、方法遵医嘱。 4、白内障术后眼花、有轻度异物感,眼眶淤血是正常现象,如发生明显眼疼、恶心、呕吐,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部分病人在术后5-7天开始眼红加重并眼疼、怕光、流泪等,这是人眼对人工晶体的一种反应,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早期处理。 6、如果有角膜缝线,一般不需拆线或根据情况拆线,拆线后局部应给予抗生素药水点眼,一日3次。晚上睡前可涂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等,以预防感染。年龄大,点药时要注意卫生,将手洗干净,最好让家属帮助点眼。

7、眼病术后2周内不要让脏水或皂水进入术眼,4周内不要对术眼施加压力(揉眼),避免外伤。 8、白内障术后3个月左右视力基本稳定,一般3个月时作屈光检查,必要时戴一副低度数的眼镜调整看远或看近的视力,以达到最佳效果。 9、部分眼病病人手术后后囊混浊产生后发障,须做激光治疗。 10、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因此,术后需吃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术前术后可用缓泻药,如开塞露等,以防排便时用力过猛,使眼睛局部伤口出血和伤口开裂。 11、患者还应保持心情开朗,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保证睡眠,预防感冒咳嗽,咳嗽厉害时,要服镇咳药,以免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

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

白内障 一、定义: 透明度晶状体由于某种原因变浑浊称为白内障。许多因素,例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浑浊。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大多数成人的晶状体会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浑浊。老年人晶状体核硬化,化学密度增加,皮质纤维有淡淡放射状纹理。这些情况为晶状体生理性改变,并不属于白内障。 白内障主要症状为病人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动黑点,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以恢复视力。 二、分类: 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天性等白内障等。 按发病时间:分为点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和板层白内障等。按晶状体浑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内障等。 分期:老年性白内障分为4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成熟期为最佳手术期。 三、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了解白内障类型,协助医生做好视力、光定位、色觉、眼压

等检查,人工晶体植入者需查角膜曲率、角膜内皮、A超、屈光度等。 2、术前进行泪道冲洗,手术日按医嘱滴用散瞳药物。 3、注意有无眼压变化,如有眼压增高,按医嘱服用降眼压药。 4、老人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情绪紧张者,手术日晨口服镇静剂。 5、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前控制血糖。 6、全麻者按全麻手术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平卧位,头部不宜过多活动,禁止低头和弯腰,室内光线宜暗。术后一个月内禁止看电视和打牌。 2、给予易消化、半流质饮食,3天内避免用力咀嚼,糖尿病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3、术后2周内避免脏水流入眼内,注意眼部卫生。 4、注意手术眼的保护,勿碰撞,按要求佩戴眼罩。避免咳嗽及情绪激动,给予心理护理。 5、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对有前房出血者应立即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防止血液流入玻璃体内。 6、注意眼痛情况,如出现持续性眼痛、发热、分泌物增多,应考虑有眼压增高及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处理。 7、术后第一天去除术眼外敷料,遵医嘱点抗生素眼药水,嘱病人勿揉眼或做猛烈瞬目动作。

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 一、术中并发症 1. 浅前房或无前房: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由于前房灌注量不足、切口过大而漏水、眼球受外力积压或玻璃体内压升高,都可能使前房变浅甚至消失。前房变浅使眼内手术操作十分困难,并极易损伤角膜内皮等眼内组织。 2. 眼内组织损伤:因眼内前房空间有限,操作不慎易损伤眼内其他组织。角膜内皮可被器械、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进出眼内时直接损伤,也可因灌注过猛或灌注液成分不合适而损伤;器械或人工晶状体进入角膜基质层与后弹力层之间会导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这两种损伤均会引起角膜混浊,严重者可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虹膜损伤可引起前房出血。 3. 出血:术中的前房出血常为切口处血液的渗入、虹膜根部离断等。视网膜血管也可能破裂出血引起玻璃体积血,可见于视网膜裂孔形成而使横越裂孔表面的血管断裂,或由于视网膜血管的异常或病变。暴发性出血主要是因为睫状后短动脉或后长动脉、脉络膜静脉的破裂,大量而迅猛的出血可导致眼内容物包括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甚至视网膜和脉络膜脱出到眼外,这是白内障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后囊膜破裂:菲薄的后囊膜在术中易破裂。裂口大者易致玻璃体脱出,或晶状体核和/皮质经裂口坠入玻璃体腔。 二、术后并发症

1. 出血:术后前房出血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大多来源于切口或虹膜血管出血。玻璃体积血常因糖尿病、视网膜裂孔或继发于低眼压。迟发性脉络膜出血较少见。 2. 眼内压升高:白内障术后一般有短暂的眼压升高,24小时可下降至正常。若眼压持续升高,则形成青光眼。眼压升高的原因包括:出血、晶状体皮质残留、炎症反应、瞳孔阻滞、黏弹剂残留或术前业已存在的青光眼。特殊情况下,由于房水向后倒流并阻滞于玻璃体内,虹膜隔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引起恶性青光眼(又名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3. 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感染源为手术野和手术器械、术后滴眼液等。根据病原体的致病性不同及病程长短,眼内炎可呈现急性或慢性表现。一般的临床表现包括眼痛、视力下降、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前房积脓和玻璃体混浊等。 4. 慢性葡萄膜炎:与毒力较低的细菌如丙酸痤疮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或术前既存在的慢性葡萄膜炎有关。部分病人尚可由对人工晶状体的反应所致。 5. 后囊膜混浊:既后发性白内障,术后数月即可发生。 6. 角膜散光:角巩膜缘的切开和缝合不可避免地使角膜的表面完整性收到破坏,引起散光。手术切口的位置、形态、长度、缝合的类型和缝线的松紧等都影响散光的大小。 7. 视网膜光毒性损伤:手术显微镜强光的长时间照射会导致

(完整版)白内障术中并发症

第二章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第一节术中并发症 一、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目前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大多邻近角巩膜缘之前或之后。按位置不同,可分为透明角膜切口、角巩膜缘切口和巩膜切口;按切口截面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双平面切口(先垂直后斜行)、三平面阶梯切口(浅1/2层垂直,深 1/2 层与角膜面呈120° )和四平面的巩膜瓣切口;按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切口(用于囊外摘除或囊内摘除)和小切口(用于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吸除或手法切核囊外摘除)。 (一)切口位置不当切口位置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多与内切口位置也就是切口进入前房的位置有关。内切口的理想位置应在小梁网与角膜前弹力层之间。 1.内切口太靠后原因有做板层垂直切口时太深,再穿刺入前房就会过早进入前房;做穿刺动作时角度过于垂直;做超声乳化切口时,隧道过短。内切口太靠后,可导致术中虹膜脱出,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等进入前房困难;器械进入前房时,容易损伤虹膜,造成术中出血、瞳孔缩小、虹膜色素脱落甚至虹膜根部离断以及术后炎症反应加剧;在超声乳化术中,还可导致切口的阀门自闭功能消失引起术后切口漏水;另外,切口过于靠后,还会造成小粱网组织损伤和术后发生房角粘连。 2.内切口太靠前原因有板层垂直切口太浅;选择位置过于靠近角膜中心;超声乳化切口的隧道过长等。内切口太靠前,器械或人工晶状体进入前房时,易碰伤角膜内皮或撕脱角膜后弹力层。 (二)切口大小不当 1.切口过大术中容易引起漏水,造成浅前房。 2.切口过小不利于娩出晶状体核和植入人工晶状体;在超声乳化手术中,过小的切口还会使器械操作受到限制,引起角膜牵拉性皱褶,影响手术能见性} 切口过紧还会压迫超声乳化手柄的硅胶套管,妨碍灌注液的流出,引起切口的灼伤。 (三)切口深浅不当 1.切口太浅过薄的外板层在器械进出前房时容易撕裂或失去张力而漏水。 2.切口过深容易损伤睫状体和深层血管。切口过深,内板层过薄,也会因器械进出而失去张力导致漏水。 (四)超声乳化隧道切口长短不当 1 .隧道过短会使自闭切口的阀门功能减弱而影响术后切口的自闭。 2 .隧道过长在操作时易产生角膜皱褶影响观察,尤其是切口对应处的操作,如上方撕囊和吸除上方皮质时困难,易引起后囊破裂。同时,隧道过长,内切口也相应靠前,易引起前述的相应并发症。 (五)切口不平整刀刃不锋利,切口断面粗糙,可影响切口的对合及愈合,减弱切口的自闭功能,并导致较大的术后角膜散光。隧道内切口不规整,器械进出切口易产生后弹力层脱离,术后内切口处可出现明显的绒状瘢痕。 (六)切口灼伤这一并发症见于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切口过小太小的切口妨碍了超声乳化针头的来回移动,热量从针头通过被卡住的硅胶管传递到切口。 2 .切口隧道过长硅胶套管卡在隧道中,使灌注液体断流,从而使超声乳化产生的热量灼伤切口。 3.超声乳化针头方向太垂直由于部分患者眼窝较深,术者又选择了上方切口,术者势必翘起手柄使针头向下。长时间这样操作会使切口上唇压迫硅胶套管,可造成切口上唇灼伤。 4.过长时间的能量释放此时针头与硅胶套管之间的灌注液不足冷却以抵消针头产生的热量。 5.粘弹剂的阻塞作用前房内注入的粘弹剂可能在低抽吸和低负压的情况下阻塞切口 和手柄的灌注孔,从而减少液体在前房内的循环,减弱灌注液的冷却作用。 切口一旦发生灼伤,术中立即可见切口豁开,严重者呈鱼嘴状,有时可伴有角膜内皮损伤和虫[ 膜损伤。术后患者可感到明显的异物感,持续时间较长,此为切口外唇纤维化增生所致。远期的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角膜散光,产生在切口子午线,上方切口为顺规性散光,颞侧切口为逆规性散光。散光程度取决于灼伤收缩的程度。 如果因切口原因产生的漏水、浅前房等并发症,可在切口处缝1针,或用镊子关闭部分切口,以防止灌注液过多漏出。若术毕时切口漏水,可加缝1针,确保切口的密闭性。若产 生后弹力层脱离,应首选气泡注入法使后弹力层复位,SF6气体因其在眼内留存时间长而好

-白内障护理常规

白内障护理常规 白内障是因各种原因导致晶体囊受损害或晶体蛋白改变,晶 体变混浊而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 【病因机制】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1、老化 2.、遗传 3、局部营养障碍 4、免疫与代谢异常 5、外伤 6、中毒 7、辐射等 【临床表现】视力进行性减退视物模糊。 【临床诊断】裂隙灯检查 【护理诊断】 1. 感知紊乱,视力下降与晶状体浑浊有关。 2. 有外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升高有关。 4. 潜在并发症角膜水肿、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 5. 知识缺乏缺乏白内障自我护理知识。 6. 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 【护理评估】 1、病史:是否外伤所致固定不动黑影,手术史,遗传因素,先天性等。 2、辅助检查:眼部B超检查,眼底检查,血糖检查。 3、症状:视力下降,晶体混浊,视物不清。 4、心理社会反应:因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质量 欠佳,出现焦虑情绪,失明恐惧 【主要护理问题】 1、视物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 2、情绪低落,由恐惧而引起,怕治疗及手术失明. 3、对疾病知识及手术的认识程度不够. 4、经济负担与困难.

【护理措施】 1、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理人员及周围住院环境. 2、鼓励病人手术协助,教会病人使用传呼系统便于及时得到护士的帮助 3、做好三大常规的检查,血糖测定. 4、抗菌素3-4次\日滴眼. 5、指导患者做眼球转动训练. 6、术前护理 1)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术前一天及术前当天各2次洗 眼后加滴抗菌素眼液. 2)术前散瞳每5分钟滴一次散瞳剂,术前1-2 小时开始. 3)术前十分钟滴表面麻药3-4次,同时做手术配合指导.术 前注意事项。 6)服饰避免套头、高领的衣服以免术后更衣困难或触 及术眼。术前注意事项预防疾病注意饮食起居避免感染流行性疾病 如感冒等。个人清洁卫生术前应洗净头发、沐浴、修剪指甲。7)饮 食手术当日可正常饮食但不宜过饱。 8)药物如患有哮喘、高血压、 糖尿病等需经常服用某种药物或有药物过敏的应预先告知医生手术当 日亦要常规服用该类药物。9)义齿、贵重物品、饰物如戒指、耳环、 手表等应先除下放在家中。10)手术当日应由家人陪同于约定时间到 达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请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做相应的处理。 11)手术时的配合手术进行时应保持安静如有不适、需咳嗽或移动体 位请先告知医护人员。 7、术后护理 1)体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侧卧位时取健侧卧位。 术后当天充分休息, (术后向上避免压迫眼球) 2)饮食进食营养丰 富、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3)环境 室内禁止吸烟。保持病室安静、整洁。4)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5)卫生 1避免灰尘、水进入眼内 2勿自行将纱布拆开或用手揉搓术 眼。 3在需要时可用棉签。6)防震,避免低头、剧烈运动;避免咳 嗽、打喷嚏,以免影响伤口和眼内容物;切勿揉眼拍眼低头,防止碰撞, 不对眼施加压力.7)病情术眼有无出血、疼痛、视力突然模糊如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师。8)用药遵医嘱用消炎、止痛药。9)两周内不 用肥皂水,脏水进入眼内,三个月不做剧烈运动. 10)术后一周内按医 嘱使用眼液,并按时滴用.11)适量补充营养,进易消化软食,少食刺激 性食物,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咳嗽,便秘等. 【出院指导】 1、半月内不能洗头。眼内勿进水。 2、术后1个月遵医嘱用激素及抗生素眼药及其他药物。长期用激素者注 意眼压情况避免产生激素性青光眼。遵医嘱用消炎药。 3、每周检查1次1个月后遵医嘱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行检查若出现疼 痛、发红、看灯光有彩色光环等症状及时治疗。 4、一般1个月后可正常工作和学习。控制读写和看电视时间。每隔半小 时应闭眼休息做眼保健操也可到户外活动几分钟。 5、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低头动作避免过度劳累防止感冒。 6、术后3个月应到医院常规检查并作屈光检查有屈光变化者可验光配镜 加以矫正

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白内障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据调查表明,老年人患有白内障疾病的人数非常多.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手术成功以后我们就可以康复了.术后的护理也特别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讲一下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 1.白内障术后当天,尽量闭眼休息,减少眼球转动,除吃饭、上厕所外,一般都要卧床静养.特别要注意别碰撞手术眼,以免造成切口裂开、前房出血、眼压升高和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 2.白内障术后第2天,可以生活自理,但仍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有的患者感到术眼轻微疼痛、流泪等,属正常现象.要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 3.白内障术后应点抗生素眼药水,一日3~4次.如果术中用缝线缝合切口,一般术后5天拆线,拆线后局部于睡前可涂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等,以预防感染.一周内术眼避免进水,以免造成感染. 4.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便秘,因此白内障术后需要注意吃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便秘者术前、术后可用缓泻药或开塞露等,以防排便时用力过猛,使眼睛局部伤口出血和伤口开裂. 5.心情开朗,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保证睡眠,预防感冒、咳嗽;咳嗽厉害时,要服镇咳药,以免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 6.术后定期复查很重要.若出现眼睛疼痛明显、发红、看灯光有彩色光环,合并头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到院检查治疗.如果无特殊不适,也应在术后1~3天、1周、2周、4周、3个月各复查一次;有屈光改变者,应配戴合适的眼镜. 7、长期应该注意事项:患者眼部植入人工晶体,需定期到医院复查,平时避免撞到术眼.

上面所写的就是关于老年人在手术以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内容了.希望大家在看了上述内容以后可以对其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护理病人,才可以尽快的康复.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健康快车青海乐都站对1160例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术后通过精心护理,视力均恢复良好。 1 临床资料 2013年健康快车青海乐都站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1160例,计1160眼,均行单眼,男571例,女589例,右眼493例,左眼667例。患者年龄3~86岁,平均62.45岁。 2 术前准备及护理 2.1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在术前要备好急救药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做好血、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对于心功能差、血压、血糖过高、精神过于紧张者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待血压、血糖稳定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后,在心电监护下再做手术。 2.1.1眼部一般检查光感、远视力、光定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眼内压,以便了解眼底是否有病理性改变。 2.1.2特殊检查A型超声检查、了解眼底视网膜情况。 2.1.3了解病史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内分泌等疾病,术前详细了解疾病史和出凝血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对严重心力衰竭、肾衰竭、尿毒症等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发现睑缘炎、泪囊炎、急性结膜炎,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术前3d用0.5%氯霉素眼药水滴双眼,3~4次/d,控制眼局部感染病灶。术晨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并行泪道冲洗,并剪除眼睫毛。术前1h用复方托品卡胺散瞳,每隔15min1次,共3次,以使瞳孔在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散大状态,便于手术进行。 2.2 术前护理 2.2.1心理护理白内障患者大多数是年龄偏大患者,心理承受力和理解力较差、情结不稳定,极度紧张,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全身疾病。患者的心理顾虑有多种,①对手术效果怀疑;②为自己身体状况能否接受手术治疗担忧。我们采取心理护理手段,解除患者恐慌及紧张心理,老年人普遍存在耳聋、反应慢、接受力差等特点,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时,需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方法及优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及饮食指导

白内障手术后常规注意事项? 1 1、手术后第1天必须要安静休息,不要用力低头,动作要轻,不能用流水洗脸,可用湿毛巾擦脸,不要用力揉眼睛,睡觉时不要按压术眼。 小贴士:除吃饭、上厕所外,都要卧床静养;特别要注意别磕碰术眼,以免造成前房出血、眼压升高等合并症。 2、手术后第2天,根据医嘱可由医生去掉遮眼纱布,此时生活虽然能自理,但仍以卧床休息为主。如感到术眼疼痛、流泪等均属正常现象,但如果眼睛明显疼痛,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以对症处理用药。 3、一般手术后5天拆线,按医嘱在拆线后局部要点眼药水或药膏,以预防感染。但点药时要注意卫生,将手洗干净,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建议让家人帮助点眼药水或药膏。 4、手术后避免揉擦、碰撞术眼;半个月内限制剧烈活动,洗澡、洗头、洗脸时切勿脏水溅入眼内;手术后一个月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以免用力过度、眼压过高而引起手术切口裂开,若有便秘现象要用药物帮助排便,如开塞露等,以防排便时用力过猛,使眼睛局部伤口出血和伤口开裂。 小贴士:眼前房人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者需长期避免用手揉擦眼镜,以免人工晶状体与角膜磨擦而损伤角膜内皮

5、术后3个月内,要少看书报、少看电视、少用或暂时不用电脑,少干费眼的精细活;患者应保持心情开朗,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保证睡眠,预防感冒、咳嗽,咳嗽厉害时,要服镇咳药,以免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 6、患者眼部植入人工晶体后,需定期到医院复诊;若发生视力下降,需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小贴士: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患者,需及早配镜矫正术眼视力。 手术后的饮食注意 1、流质饮食 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但也要保证一定的营养,建议吃一些如:瘦猪肉粥,鱼肉粥等。 2、补充维生素 白内障患者饮食宜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维生素E 的食物,维生素E具有强抗氧化性,能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重要成分,它还能减少和防止脂褐质的产生与沉积,从而保护了细胞膜磷脂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对稳定生物膜的结构,保持膜结合酶的活力和受体有良好作用;维生素E也能使生物膜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并能推迟细胞的衰老,含维生素E的食品有:有花生米、芝麻、莴苣、黄花菜、瘦肉、乳类、蛋类和深海鱼类等。 3、补充其它营养素

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摘要】[1]赵琳,李筱荣.眼前段毒性综合征[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2):180~184.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护理 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日趋成熟。因其具有切口小、视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甚至无须住院等。而广泛开展,其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由于白内障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并发症逐渐显现,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专科护士了解并熟悉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确保手术安全及疗效十分必要。现将我院对白内障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97例,男性412例,女性485例,年龄3~9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7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89例,外伤性白内障25例,先天性白内障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效果满意。

2 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1 眼前段毒性综合征其为眼前段的一种无菌性术后炎性反应。由进入眼前段的非感染性物质对眼内组织产生毒性所致。常见于白内障术后12~48h内发生,且常集体发病。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病变主要局限于眼前段。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痛、眼红、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折、瞳孔固定、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前房闪辉,严重者前房积脓或有纤维素样渗出及不同程序的眼压升高等[1]。眼前段毒性综合征主要病因可能有手术过程中进入眼内的灌注液pH值或渗透压与眼内组织不相容,使用的药物含有防腐剂,器械清洗和消毒过程中残留的洗涤剂、手套表面的滑石粉、眼内器械相关的感染源和细菌的内毒素等均会造成角膜内皮的损伤。 由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大部分医院已形成连台批量进行,日手术量可达数十台不等。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各环节的无误,对防范其感染尤为重要。如手术器械消毒前清洗后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器械表面洗涤剂,以减少毒性残留物。手套及用戍二醛浸泡消毒的器械术前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对超声乳化头和注/吸头等需用灭菌去离子溶液浸泡和冲洗。眼内灌注液添加散瞳的肾上腺素要求不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对术中、术后所使用的药物选择毒性低及不含防腐剂的药物,并保证其pH值、渗透压和浓度对眼组织无损害。术后加强巡视,局部换药或治疗时注

白内障术后护理

白内障术后护理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如损伤、压力升高、遗传因素、免疫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患者的表现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多为视力模糊和视物发黄,严重者会出现失明。目前对于白内障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确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通常预后良好。 5.2白内障患者的术后护理 老年白内障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老年人属于特殊人群之一,其具有年龄大、机体功能逐渐退化、心理压力大等的特点,老年人患有白内障视物不清时,极易出现跌撞等意外,同时也会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创伤,所以应注重患者的术后护理。 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应协同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适时充实患者的双眼,尽量减轻患者的迷茫和恐惧,同时协助患者的进行生活活动也减轻了术后意外事故的发生。其次进行饮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饮食清淡、忌酒及辛辣等,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取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营养等。 当患者出现眼部疼痛时,避免盲目用药,应积极与医师进行交流,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改变,避免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治疗延迟,造成不和挽回的后果。除上述护理外应给与患者情绪干预、环境优化等护理。 5.3研究 马春秀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中选择门诊于2015-2016年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情绪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全程陪同等方式进行人性化护理,研究结果为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并发症仅发生1人,发生率为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性化护理较常规护理具有优越性。 本次研究选择1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组间一致的方式进行分组,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31.02±5.14)分、SDS(42.25±4.9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6T13:49:09.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作者:殷兰华[导读] 术中无菌概念要强,同时流程室内要控制参观人员 殷兰华(常州市武进区坂上眼科医院 213165)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328-02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提出要点。结果192例手术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条不紊是做好常规连台白内障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白内障并发症护理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目前,眼科显微手术日益完善,超声乳化术真正实行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的手术理念,使许多的白内障患者重建光明。我院于2012年1-2月对192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2年1-2月192例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9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3例,并发性白内障29例;年龄40-50岁7例,51-60岁31例,61-80岁127例,80岁以上2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22例。手术方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住院3天.术前视力:指数38例,手动16例,光感8例,0.02 20例,0.03 1例,0.05 20例,0.1 54例,0.3 8例,0.5 1例;术后视力:0.8-1.2 61例,0.5-0.6 64例,0.3-0.4 30例,小于0.3 36例。术前后均无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白内障大多为老年患者,心理随能力和理解能力差,因此患者入院后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住院环境,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对不能人工晶体植入要给与安慰,说明原因,并告知术后配镜也能较好地矫正视力,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医生的技术特长,介绍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的优点等消除其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术前常规护理:(1)全身检查做好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表面抗原,心电图,胸透,血压小于150/90mmHg,空腹血糖正常,全身无感染灶,无上呼吸急性炎症。咳嗽易引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常规点抗生素眼药,连点3天。搞好个人卫生预防感冒,术前当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晚和术日晨测量体温,术日晨进餐不宜过饱,不宜饮水过多。(2)眼部检查光感,光定位,红绿色检查,眼压,裂隙灯显微检查角膜情况,特别注意晶体核的颜色,眼科A/B超,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体的曲光度。(3)术前准备术前剪睫毛,0.9%生理盐水冲洗泪道,0.3%阿米卡星眼水冲洗结膜囊,美多丽扩瞳,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下头饰。 3 术中护理 3.1患者护理手术室护士在患者进手术室前为病人戴好帽子,穿隔离衣,套鞋套,入手术室后向患者讲清术前铺洞巾消毒剂后有一定的刺激和异味,口鼻被消毒巾覆盖会感到闷,适应一下就可以了,如确定不能承受可提出来。白内障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时感到痛要忍住,造成不要摇头和用力闭眼,以免引起眼部出血。患者如术中想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可用舌头顶住上颚,不可用手做动作,以免污染消毒巾。如有不适,汇报医生,以达到通力合作,互相配合。 3.2手术配合对超乳患者手术室护士术前要将物品配齐,检查性能是否良好,术中护士要及时调节好灌注高度,要熟悉手术过程步骤以及时传递用物。 4 术后护理 4.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减少活动,低头时间不宜过长,不要揉眼以防出血和晶体移位。术后予以易消化无刺激性饮食,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3日未见大便予以处理。 4.2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术眼疼痛情况,眼部敷料是否干燥、固定。如术眼疼痛,眼睑水肿,脓性分泌物,视力下降应警惕眼内感染,要通知医生及时处理。疼痛还可由于眼压增高,护士要及时观察,一旦发现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一般使用典必殊眼液,护士要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对用药后出现的不适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4.4术后进行各项眼部治疗动作要轻柔,勿压迫眼球并严格无菌操作。 5 健康教育 5.1避免一切可能引起眼球受压或被感染的因素,如咳嗽剧烈运动等。 5.2如出现轻微刺激症状和畏光流泪和异物感为正常术后反应,能自行缓解和消失。 5.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用药,未植入人工晶体要告知3月配镜,出院后1周复查,如有眼部不适或变化及时就诊,对于有全身疾病的患者要继续治疗。 6 讨论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及重要手段。熟悉手术流程,精通机械的操作,具备一定的仪器故障排除能力。手术就能达到步骤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有条不紊是做好常规连台白内障手术的关键。术中无菌概念要强,同时流程室内要控制参观人员。治疗与护理缺一不可,护理人员应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适宜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视觉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790. [2]工铮,魏挚,成洪等.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报,2007.14(1)58-59. [3]赵银凤.表麻下超声乳化联合切除术治疗青白[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 23(4)436.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2017版)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2017年版) 一、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 (一)术前检查。 1.视功能检查:光感、光定位、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2.测量眼压:手术眼的眼压应当在正常范围。如果同时合并青光眼,应当作为复杂病例考虑。 3.外眼检查:应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检查,除外眼部和毗邻部位感染性病灶和活动性炎症。 4.角膜检查: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应用角膜曲率计检查角膜曲率。对于曾做过内眼手术、患有角膜变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眼病或年龄过大者,应尽量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 5.晶状体检查: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了解晶状体混浊程度和混浊位置,判断是否与视力损害程度相符。必要时散瞳后再行检查。 6.尽可能了解眼后节情况,以便除外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眼病。如怀疑有黄斑部病变或视神经病变,则白内障手术预后差,应当在手术前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并按规定记录在病历上。如条件允许应进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并给予后节疾病治疗建议。 7.应用眼科A型超声扫描仪测量眼轴长度。应用B型超声扫描仪了解眼内情况。 8.测算拟植入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9.冲洗双眼泪道,了解双眼泪道是否通畅,有无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如果患者任何一眼合并慢性泪囊炎,则须治愈后方可行白内障手术。 10.了解全身情况,进行血压检查、胸透或胸片、心电图检查,除外影响手术的一些严重疾病。高血压患者应当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后再行手术。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应当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后进行手术。 11.检测血常规、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 (二)手术患者选择标准。 1.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其最好矫正远视力应当低于0.3。对于最好矫正远视力≤0.1的白内障患者应当优先作为手术对象。 2.对于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的白内障患者,应当具有5米光感,光定位准确,红绿色觉正常。 3.伴有下列情况的患者称为复杂病例,应当在条件较好的眼科专科医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1)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 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如果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渐消失。 (2)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达到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为简便。 (3)由于角膜内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过高渗剂、配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缓解症状。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 (4)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 (5)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 (6)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7)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8)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 (9)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膜混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切开时应避免损伤人工晶体;此外,也可用穿刺刀从睫状体平坦部进入眼内,将混浊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开。 (10)对视网膜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可应用消炎痛、皮质类固醇。 (11)而视网膜脱离者当手术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护理常规

先天性白内障护理常规 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是儿童常见眼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可为家族性的或散发的;可以伴发或不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系统性疾病。 一、病因各种影响胎儿晶状体发育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 二、病情评估 (一)临床表现 1.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多为婴儿,因患儿年龄太小,不能自诉,常依赖其父母观察才发现。 2.先天性白内障可按晶状体混浊的形态、部位不同,分为前极、后极、绕核、冠状及全白内障。 三、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是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目的发生。 四、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多关心患儿,帮助患儿消除入院恐惧感、陌生感;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告知家属病因、治疗方法,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3.术前遵医嘱散大瞳孔。 (二)术后护理

1. 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 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3.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患儿有无眼痛主诉或长时间哭闹等反常表现。如有上述表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指导家属正确喂养患儿,术后保持排便通畅。 5.健康指导 (1)加强患儿个人卫生特别是眼部卫生,嘱家属勿让患儿用脏水洗脸,不洁净的毛巾擦眼等。 (2)注意劳逸结合,勿让患儿长时间看电视,注意眼睛的休息。 (3)嘱家属按时给患儿用药、按时复诊;发现患儿突然视力下降、眼红、眼痛应及时就诊。 (4)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可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以提高视力、预防弱视和促进融合功能的发育。 (5)内源性先天性白内障具有遗传性,应注意优生优育。

白内障手术护理常规

白内障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内眼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了解白内障类型,协助医生做好视力、光定位、色觉、眼压等项检查 3、按医嘱滴用散瞳药物,对行针拔术和白内障吸取术者,应充分散瞳,便于检查和手术 4、注意有无眼压变化,如眼压增高,按医嘱服用降眼压药 5、老人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前应控制血糖、尿糖 7、常规冲洗泪道 (二)术后护理 1、按内眼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取平卧位,保持头部固定,白内障吸取术者取半卧位 3、给半流或易消化软食,糖尿病者给糖尿病饮食 4、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对有前房积血者,应立即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5、嘱病人尽量避免低头弯腰动作,尤其是针拔术者,以免混浊的晶体浮起,影响视力 6、注意术眼疼痛情况,如出现持续性眼痛,发热、分泌物增多,应考虑有眼压增高及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处理 7、术后第一天开始滴用抗生素眼药及散瞳剂,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防止压迫眼球而致眼内出血。 8、老年性白内障应避免术后复明而情绪激动,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9、术后第一天换药,戴保护眼罩,瞩病人勿揉眼或作猛烈瞬目动作。 10、出院指导,交待病人定期复查,配戴适度凸透镜片,以提高视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内眼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不宜过暗,以免瞳孔放大,影响房水排泄而使眼压增高。 3、饮食应易于消化,无刺激性,适当限制饮水量。 4、按医嘱滴用缩瞳剂,对头痛、眼胀痛较剧烈伴高眼压者应及时给予脱水剂降眼压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5、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a)服用醋氮酰胺后可出现面部、四肢麻木、腰痛、血尿等,可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和氯化钾,以减少副作用。 b)滴用匹罗卡品眼液,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出冷汗、呼吸急促、流涏等毒性反应时,应及时配合医生处 理。 c)使用高渗脱水剂快速苏静脉滴入,并注意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等变化。 d)口服甘油,冬天应加温,不宜多饮水,以免药液被稀释,降低疗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