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26.11 MB
- 文档页数:70
园林树木实验报告园林树木实验报告引言:园林树木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资源,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园林树木的生长状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园林树木实验,以探究树木的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园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园林树木:榉树、松树和樱花树作为实验对象。
每种树木各选取10株,共计30株。
实验分为三组,每组分别设置不同的环境因素。
实验一:光照条件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第一组的树木放置在充足的阳光下,第二组的树木放置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第三组的树木放置在完全阴影的环境中。
每组树木的生长情况将被记录和比较。
实验二:水分供给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第一组的树木按照正常的浇水量进行水分供给,第二组的树木减少一半的浇水量,第三组的树木则只给予最低限度的水分供给。
通过观察树木的叶片状态和生长情况,我们将分析不同水分供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实验三:土壤质量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我们选择三种不同质量的土壤:肥沃的土壤、中等质量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
每组树木将分别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并进行比较观察。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光照条件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在充足的阳光下,树木的生长状况最好,叶片绿色鲜亮,树干粗壮。
半阴半阳的环境下,树木的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相对较浅。
完全阴影的环境下,树木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叶片变黄,树干细弱。
水分供给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正常浇水量的树木生长状况最好,树木的叶片饱满绿色,树干有弹性。
减少浇水量的树木叶片开始出现干枯现象,树干变得干燥。
最低限度的水分供给会导致树木的叶片枯萎,树干出现裂纹。
土壤质量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肥沃的土壤有助于树木的生长,根系发达,树木的叶片繁茂。
浅析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城市环境带来的气候变化、土壤情况、人为干扰等因素都会对树木的生长和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将就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进行浅析。
一、气候变化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城市环境带来的气候变化对园林树木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的高温、高湿和空气污染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城市环境中的烟尘、废气和噪音污染都会破坏树木的生态系统,影响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导致树木缺少养分,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而城市的高温和高湿的气候会导致树木失水过多,造成水分不足,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城市环境中的气候变化也会对树木的生长周期产生影响。
在城市中,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加速树木的生长,使其在短时间内长高,但同时也会影响树木的木材质量,导致其抗寒性和抗逆性减弱,使得树木更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其长期的生长发育。
城市环境中的土壤情况也会对园林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
城市中的土壤通常受到污染,土质疏松,含水量低,养分贫乏,都会对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困难。
土壤污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会对树木的根系造成伤害,影响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导致树木缺乏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受限。
城市土壤的疏松性和低含水量也会导致树木的根系难以扎根,影响其稳固性和养分吸收能力,制约树木的正常生长。
城市环境中的土壤养分缺乏也是园林树木生长的难题。
城市土壤中的养分通常比较贫乏,其中缺少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会限制树木的生长。
树木因缺乏养分而生长缓慢,叶色变黄,甚至造成叶片脱落,影响整体健康和生长。
城市环境中的人为干扰也是园林树木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为干扰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树木的砍伐和移植,以及城市生活中对树木的破坏和污染。
城市建设中,为了规划和美化城市环境,会对原有的树木进行砍伐与移植,这对原本生长良好的树木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的伤害,导致其生长受限。
与此城市中的人为干扰还表现为对树木的破坏和污染。
园林树木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一些关于园林树木的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与熟悉园林树木的知识。
试题一:园林树木的分类1. 什么是乔木植物?2. 什么是灌木植物?3. 什么是草本植物?4. 请给出一个乔木植物的例子。
5. 请给出一个灌木植物的例子。
6. 请给出一个草本植物的例子。
答案:1. 乔木植物是高大并且通常有木质茎的植物,如松树、橡树等。
2. 灌木植物是较低且通常有多个木质茎的植物,如杜鹃、玫瑰等。
3. 草本植物是非木质的植物,如牵牛花、向日葵等。
4. 松树是一个乔木植物的例子。
5. 玫瑰是一个灌木植物的例子。
6. 向日葵是一个草本植物的例子。
试题二: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1. 园林树木的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2. 园林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3. 园林树木受哪些因素影响生长?答案:1. 园林树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以及适宜的土壤条件。
2. 在春季,园林树木开始发芽并展开新叶,生长迅速;夏季是园林树木最茂盛的时候,枝叶茂密;秋季,树木开始凋落叶子,进入休眠期;冬季,树木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3. 园林树木的生长受到气候、土壤、养分、水分、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试题三: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1. 园林树木的养护工作包括哪些内容?2. 如何进行园林树木的修剪?3. 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方法?4. 园林树木遇到自然灾害如何进行抢救与修复?答案:1. 园林树木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防冻等。
2. 园林树木的修剪应根据树木的特点和目的进行,包括整形修剪、疏枝修剪、去横枝修剪等。
3. 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可以通过合理的药物喷洒、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
4. 当园林树木遇到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应及时进行抢救与修复,包括固定树木、清理残枝、补植等。
试题四:著名园林树木1. 请介绍国内著名的园林树木景点。
2. 请介绍国外著名的园林树木景点。
第七章园林树木栽植地环境与适地适树以往园林树木的栽植,考虑换土等改造因素较多,对栽植地环境研究认识不够,这样做既不科学又费工费时。
由于科学认识和预见不够,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功能效果。
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做“环境”,任何物质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植物的环境主摹包括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土壤因子、水文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及人类的活动等。
园林树林栽植的环境,广义地说包括自然保护区(相当于欧美的国家公园、游览区内的一切经保护,不加人为改造,只修路和少量进行饮食、住宿服务的设施)、风景名胜区(由自然景观和历史上人为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类游览资源)、城市园林绿地(基本是由人造或经艺术创造的生活环境)这三大类,其中最典型而有代表性的是城市环境。
园林树木栽植的城市环境是自然和人类生境的综合体,一方面,城市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水文等特征制约着园林树木的树种、品种的选择以及林木生长发育的规律,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城市独特的下垫面性质,决定了城市树木的生长环境与区域大环境在小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尤其是人类的生产、生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城市树木生长着的环境,并使树木的生长发育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就是说树木既要生长在于己不利的有别于自然环境的环境之中,又要使树木的生长发育满足、符合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群体的特定需要为目的。
因此,为使园林树木满足其功能和艺术上的需要,研究园林树木栽植地的环境,从城市特定的下垫面性质出发,结合树木自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真正做到适地适树,从而使树木能健康长寿的生长,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图7—1)。
第一节城市环境概述一个城市的建成、改建和扩建,对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大。
在原有平原、江河两岸、海滨、湖滨、山谷、山地等地修建城市,包括居住建筑、工厂建筑、道路、广场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部分地形地貌,各种建筑物、道路等代替了植物的覆盖,即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进而影响城市的光热状况和土壤状况。
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树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
凡是对树木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其中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
生态因素大致可分为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四大类。
一、气候因素(一)温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纬度0.5~1℃/度(110㎞),海拔0.6℃/100m。
温度与四季划分:10~22℃春秋,﹥22℃夏季 ,﹤10℃冬季。
影响树木分布的温度条件:年平均气温、积温、冬季极端温度。
树木生长的温度三基点:常绿针叶树种 温带落叶树种 常绿阔叶树种最低 -5~3℃ -3~1℃ 0~5℃最适 10~20℃ 15~25℃ 25~30℃最高 35~42℃ 40~45℃ 40~45℃不同树种的萌芽、生长、休眠、发叶、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一定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超过极限高温与极限低温,树木就难生长。
各种不同的树木对温度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树木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分:1、最喜温树种(热带树种):主要生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均温20~30℃,﹤5℃受冻害或死亡。
椰子、可可、橡胶、槟榔、木棉、红树等。
2、喜温树种(亚热带树种):可忍受短时间霜雪,大多-10℃受冻害。
鸡蛋花、凤凰木、白兰、樟树、棕榈、马尾松、毛竹、油茶、杉木等。
3、耐寒树种(温带树种):可适应霜雪天气,大多-20℃受冻害,夏季高温也会使树木生长受到影响。
桃、油松、刺槐、毛白杨、苹果等。
4、最耐寒树种(寒带亚寒带树种):可耐-30℃低温,在温热环境下生长不良或根本不生长。
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白桦。
不同树种都有自身的适应范围,树木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决定了树木的分布范围。
有些树种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如麻栎、桑树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有些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小,仅具有较小的分布范围,如橡胶树分布范围必定在绝对低温大于10℃的地区。
有些耐寒树种南移时,由于温度过高和缺乏必要的低温阶段,或者因湿度过大而生长不良,如东北的红松移到南京栽培,虽然不会死亡,但生长极差,呈灌木状。
浅析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的变化对园林树木的生长产生了诸多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1. 空气污染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是园林树木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施工等都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园林树木的叶片、光合作用和气孔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受到重金属、氮氧化合物和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侵害,园林树木容易出现叶片变黄、发干、落叶和生长缓慢等问题。
2. 土壤污染城市环境中的土壤污染也会对园林树木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城市中的土壤往往受到化工厂、垃圾填埋场和交通道路等源头的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氮化物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会渗透到树木的根系系统中,导致树木根系受损、营养吸收受阻,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3. 噪声污染城市中的噪声污染也是园林树木生长的一大隐患。
交通噪音、工厂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等都会对园林树木的正常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被高强度噪音环境包围,园林树木的根系生长、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都会受到干扰,树木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都会受到影响。
4.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中的热岛效应也会对园林树木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和水泥路面容易吸收和储存大量热能,导致城市环境的温度较高。
而高温环境会导致园林树木过度蒸腾,水分蒸发加剧,使得树木受到干旱和脱水的威胁,对树木的生长和存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二、影响因素1. 种植树种选择在城市环境中种植园林树木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根据城市环境的气候、土壤和空气质量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树种,以保证树木能够在城市环境中良好地生长和发育。
2. 生态建设在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开展城市绿化和园林改造等措施,改善城市环境中的空气、土壤和水质,为园林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环境主要是: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人为的活动等。
在研究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观念: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的,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
②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有的生态因子处于主导地位或在某个阶段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对植物的一生来讲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生存条件的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间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替代的,缺乏一种生存条件是不能以另一种生存条件来替代的。
④生存条件的可调性:生存条件虽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如果只表现为某生存条件在量方面的不足,则可由于其他生存条件在量上的增加而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但是这种调剂是有限的。
⑤各种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引起死亡,这种适应的范围,叫做“生态幅”。
不同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态幅,常具有很大差异。
第一节园林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一、温度因子在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一般植物在4-36℃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而多数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0~25℃之间,但原产地不同,所需温度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不同温度,给予相应的条件,才能生长良好,开花结实。
1、温度的三基点:(1)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原产热带的植物,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开始生长,能适应较高温度;原产于温带的植物,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左右就开始生长,不适应高温;原产于亚热带的植物,其生长的基点温度介于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开始生长。
(2)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的最适温度:略低于生长的最适温度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植物生长较生长最适温度下稍慢,但较健壮。
树的生活环境
树是大自然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使命。
树木在自然界中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氧气和净化空气,还为无数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因此,树的生活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
首先,树的生活环境需要有充足的阳光。
阳光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并生产出自己所需的营养物质。
因此,阳光充足的地方是树木生长茁壮的关键条件。
其次,树的生活环境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水是树木生长的必需物质,它们通过
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自己的生长提供支持。
在干旱的地区,树木往往会受到水分不足的困扰,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生存。
此外,树的生活环境还需要有适宜的土壤条件。
土壤的肥沃程度和质地会直接
影响树木的生长情况,一般来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更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而过于贫瘠或者过于潮湿的土壤都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树的生活环境也需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不同种类的树木对气候的要求
各不相同,有些树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而有些则更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
因此,不同地区的树木种类也各有不同。
总的来说,树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系统,需要有充足的阳光、水源、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树木才能茁壮成长,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和保护。
我们应该珍惜树木的生活环境,共同努力保护和维护我们的大自然。
1. 植物的环境--指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
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生物;人类生活等方面。
2. 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3.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植物必不可少的因素称植物生存条件。
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是指氧气、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
4. 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
5. 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态因子称主导因子。
在植物生命周期中,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
6. 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乏某一条件不可能用另一条件来代替。
7. 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指某一生存条件在量上不足而在其他生存条件量的增加而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
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
8. 生态幅--植物对生态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超过植物则死亡,这一范围叫"生态幅"。
9. 日较差--一日中大气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
10. 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
11. 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
12. 霜害--当气温降至0℃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霜害。
13. 冻害--气温降至0℃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导致植物死亡。
14. 冻拔--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
这种现象称冻拔。
15. 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