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8.87 MB
- 文档页数:94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一)根系的年生长动态(二)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部分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部分,秋季晚于地上部分。
(三)2、年生长有高低峰(四)(1)高低峰出现往往与地上部分交错进行(五)(2)根系出现高低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六)(3)夜间快于白天(七)(一)芽的特性(八)1、芽的异质性(九)(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十)4、萌芽力与成枝力(十一)(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则称萌芽力弱。
(十二)成枝力:母枝上的萌发芽能抽发长枝(15cm以上的枝)的能力,凡能长出长枝4条以上者,算是成枝力强;一般只能长1-2条长枝的成枝力弱。
(十三)(2)不同树种的萌芽力和成枝力不同(十四)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榆、松、枫、杨、柳等。
(十五)萌芽力弱和成枝力强的树种:梨、丁香、国槐、臭椿等。
(十六)萌芽力强而成枝力弱的树种:桃、杏等(5)萌芽力的另一种解释概念:不定芽的萌发能力。
大多数的阔叶树具有不定芽,萌芽力强,少数萌芽力弱,如桃树;大多数的针叶树萌芽力弱或无萌芽力,如松树和云杉无萌芽力,柏类有萌芽力。
萌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
萌芽力的强弱与部位有关,基部萌芽力强,上部萌芽力弱。
意义:这一点很重要,树木的栽植和修剪都要考虑这一点。
萌芽力强的可以在栽植、养护和老树更新时进行修剪,无萌芽力的树种不能进行修剪和无性更新。
(二)枝茎习性1、分枝习性(1)总状分枝2)合轴分枝式(3)假二叉分枝式2、顶端优势(1)概念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芽力、成枝力强,抽生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2)表现①抽生枝生长势自上而下递减。
②分枝角度自上而下开张。
1.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2018年3月5日23:161.1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1.1.1 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1.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离心生长: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性生长,地上芽背地性生长,由根颈向下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自然打枝:树木在离心生长过程中内膛骨干枝由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的现象。
•自疏:树木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须根由根系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的衰亡现象。
•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根冠的”自然打枝“2.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截顶:因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枝端重心外移、下垂,生长点离中心越来越远,运输距离大,生长势慢。
中心干延枝分杈或弯曲。
•长寿潜伏芽树种在主枝弯曲高处形成徒长枝一树冠更新一“树上长树”。
徒长枝形成的树冠同样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的规律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使得优势部位逐渐下移。
当新树冠达到其最大限度以后,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的优势部位下移,从而又可萌发新的徒长枝来更新。
这种由(冠) 外向内(膛),由上(顶部) 而下(部),直至根颈部进行的更新和枯亡称“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树木离心生长的持续时间,离心秃裸的快慢,向心更新的特点因树种、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等有关。
3.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具有潜伏芽的树种:长寿潜伏芽树种可多次更新;短寿潜伏芽较难进行向心更新。
•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如松属。
•只具顶芽而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枝的离心秃裸。
也无向心更新,如棕榈。
•根孽更新的树种:根孽更新(泡桐);竹鞭萌孽更新,无向心更新。
•灌木:离心生长时间短,部分灌木可向心更新,多数从茎枝部分及根上发生萌孽更新。
如黄杨、海桐、绿芽树种•藤本类:先端离心生长快,主蔓部分易光秃。
可在消除顶端优势后,促侧芽萌发,进行向心更新(紫藤、凌霄)1.1.2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划分1.实生树•种子期(胚胎期)一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一种子萌发•分两个阶段:a.受精到种子形成b.种子脱离母体到开始萌发•种子期的长短因植物而异。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一)根系的年生长动态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部分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部分,秋季晚于地上部分。
2、年生长有高低峰(1)高低峰出现往往与地上部分交错进行(2)根系出现高低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3)夜间快于白天(一)芽的特性1、芽的异质性(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4、萌芽力与成枝力(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则称萌芽力弱。
成枝力:母枝上的萌发芽能抽发长枝(15cm以上的枝)的能力,凡能长出长枝4条以上者,算是成枝力强;一般只能长1-2条长枝的成枝力弱。
(2)不同树种的萌芽力和成枝力不同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榆、松、枫、杨、柳等。
萌芽力弱和成枝力强的树种:梨、丁香、国槐、臭椿等。
萌芽力强而成枝力弱的树种:桃、杏等(5)萌芽力的另一种解释概念:不定芽的萌发能力。
大多数的阔叶树具有不定芽,萌芽力强,少数萌芽力弱,如桃树;大多数的针叶树萌芽力弱或无萌芽力,如松树和云杉无萌芽力,柏类有萌芽力。
萌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
萌芽力的强弱与部位有关,基部萌芽力强,上部萌芽力弱。
意义:这一点很重要,树木的栽植和修剪都要考虑这一点。
萌芽力强的可以在栽植、养护和老树更新时进行修剪,无萌芽力的树种不能进行修剪和无性更新。
(二)枝茎习性1、分枝习性(1)总状分枝2)合轴分枝式(3)假二叉分枝式2、顶端优势(1)概念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芽力、成枝力强,抽生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2)表现①抽生枝生长势自上而下递减。
②分枝角度自上而下开张。
③树种的差异。
乔木顶端优势强可形成高大挺拔的树干,灌木顶端优势越弱,生长矮小呈丛状。
④幼树、强树的顶端优势比老树、弱树明显。
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栽培学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二讲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第三讲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阶段、成年阶段、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一、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1、离心生长:树木从其生命周期初始,以根颈为中心,分别向“向地(向下)”和“背地(向上)”两个方向生长,不断扩大其空间,即所谓“离心”生长。
2、离心秃裸:(1)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2)自然打枝:地上部分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枝上的侧枝,逐年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枯落,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打枝”。
(3)离心秃裸:在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根系“自疏”和树冠“自然打枝”的现象,统称为“离心秃裸”。
(二)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导致地上生长旺盛的部位与地下吸收旺盛的部位距离拉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困难;地上部分外围枝、叶、花、果多,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枝端下垂。
基于以上情况,在树木生长接近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体量时,即出现转折----发生“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在主枝、中心干先端出现弯曲下垂的高位处萌生徒长枝,更新形成新树冠,并导致原主枝、中心干先端枯亡。
?这种更新和枯亡发生的方向,一般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直至根颈(“心”),故称为“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乔木类:(1)具潜伏芽的树种(枝条基部芽或枝条上部某些副芽,一般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称为潜伏芽或隐芽)*具长寿潜伏芽:可以靠潜伏芽萌生的徒长枝进行多次主侧枝更新。
*具短寿潜伏芽:因潜伏芽寿命短,往往失去萌发力,一般很难发生自然更新。
(2)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
如松属的许多种,因无潜伏芽,没有向心更新,最终从端部开始枯亡,整株死亡为止。
第一章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和发育在有机生命活动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且对立统一的两个立面。
2.离心生长:由根和枝干以根颈为中心向地下和地上不断地进行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3.自然打枝:自中心向外围按离心方式发生枝条枯死的现象,称之为“自然打枝”。
4.自疏:地下的根系同样会发生由树木的基部向根端方向逐渐衰老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5.离心干枯: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干枯”。
(离心干枯现象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条件好,内膛小枝寿命长,枯死得晚,相反则异然;喜阳的树种,内膛小枝寿命短,枯死得早,耐阴则异然。
)6.向心更新:对于一些阔叶树种,当骨干枝从树冠外围开始衰老死亡,并逐渐向内方、向中心方向发展时,在大骨干枝上,特别是在基部和分杈与弯曲的地方常常出现萌蘖枝出现的规律是由外向内直至根颈。
在乔木树种中,凡无潜伏芽或潜伏芽寿命短的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干枯,没有或几乎没有向心更新,如油松、白皮桃、松树等。
只有顶芽而无侧芽者,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离心干枯,更无向心更新,如棕榈等。
竹类,有短枝和叶片的更新,没有离心生长,离心干枯和向心更新现象。
灌木类,有的向心更新不明显,大部分以干基萌条和根蘖条更新为主。
多数藤本的离心生长比较快,有更新像乔木,有像灌木,也有介于介于两者之间的类型。
7.生命周期:植物体从产生结合子开始到个体死亡,这一生命过程经过胚胎、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的年龄阶段变化,这种年龄阶段的表现过程称为“生物年龄时期”也称“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种子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8.性成熟过程:在幼年阶段树木体内部达到某一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阶段的动态过程。
Ps:营养繁殖的树木没有幼龄阶段和性成熟过程,只有成年阶段和老化过程。
实际上也有树木在栽植当年不开花,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实(除接穗、插穗上带有花芽者可当年或第二年开花)9.孟繁静认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和某些草本植物幼年期不能感受环境主要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处于非感受状态,即不能对来自其他器官的成花信号起反应。
1.1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1)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概述生长发育是生物体共有的现象,园林树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
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以克服盲目性,从而科学地指导生产与实践,对于实际的园林栽培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正确选择树种,制定合理栽培技术,有预见性地调节和控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使之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如:可以在植物不同的年龄时期、不同的物候期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使之提早或延迟开花防止早衰;通过合理修剪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并且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保证移植的成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相关概念①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与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树木的生长通常是指树体质量和体积的增加,是一个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生(分裂和伸长)和能量积累的量变体现出来的。
树木生长(其他植物也一样)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原有个体体积的扩大和质量的增加是不可逆的;二是旧有个体的储藏物质(或从外界取得的物质)必须经过同化作用,才能组成新个体的物质成分。
树木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②发育在植物生活史中,建筑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与功能质的变化称为“发育”。
树木发育是树体生活史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是树体性机能的成熟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导致树木根、茎、叶的形成,由生殖器官(花器、果器等)形成的质变体现出来的。
③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部生活史称为生命周期。
④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年周期又可以分为生长期与休眠期,也有一些植物没有休眠期。
2)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
植物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生长积累才能进行花芽分化继而开花。
同时,树木发育的特性也影响生长的特性,如果没有完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树木就只能继续进行营养生长,不能通过有性繁殖再生出与自己相似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