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年周期
- 格式:ppt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6
林木的生长周期与特点林木是指自然生长的树木,其生长周期与特点对于林业管理和森林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林木的生长周期、生长特点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一、林木的生长周期林木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
1. 幼年期:林木在种子发芽后进入幼年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树高增长迅速,树冠形态逐渐形成,树干粗度逐渐增加。
幼年期时间长度因树种而异,一般为几年至十几年。
2. 中年期:林木进入中年期后,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树高和树冠的形态基本稳定。
中年期林木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生长,保持树冠结构的稳定。
中年期时间长度因树种而异,一般为几十年至数百年。
3. 老年期:林木进入老年期后,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树冠形态逐渐变小,树干粗度增加缓慢。
老年期的林木已经达到生长顶峰,逐渐进入衰老状态。
老年期时间长度因树种而异,一般为数百年至千年以上。
二、林木的生长特点1. 高度生长:林木的生长特点之一是高度生长,尤其是在幼年期和中年期,树高增长迅速。
树木的高度生长受到光照、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2.直径生长:林木在生长周期中的直径生长比较显著,特别是在幼年期和中年期,树干的粗度逐渐增加。
直径生长与土壤养分、水分供应以及树木自身的遗传性状有关。
3. 冠层发育:林木的冠层发育是林木生长的重要特点之一。
冠层具有光合作用和防御外界环境的功能,对生长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冠层的形态和结构受到树种、光照、空间资源和竞争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4.木材性状:林木的木材性状是林木生长特点的重要体现之一。
不同树种的木材在纹理、硬度、密度等方面有所差异。
这些木材性状对于林木的利用和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林木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照:光照是影响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树木的生长。
2. 温度:温度对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林木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不同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差异。
1.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2018年3月5日23:161.1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1.1.1 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1.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离心生长: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性生长,地上芽背地性生长,由根颈向下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自然打枝:树木在离心生长过程中内膛骨干枝由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的现象。
自疏:树木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须根由根系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的衰亡现象。
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根冠的”自然打枝“2.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截顶:因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枝端重心外移、下垂,生长点离中心越来越远,运输距离大,生长势慢。
中心干延枝分杈或弯曲。
长寿潜伏芽树种在主枝弯曲高处形成徒长枝一树冠更新一“树上长树”。
徒长枝形成的树冠同样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的规律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使得优势部位逐渐下移。
当新树冠达到其最大限度以后,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的优势部位下移,从而又可萌发新的徒长枝来更新。
这种由(冠) 外向内(膛),由上(顶部) 而下(部),直至根颈部进行的更新和枯亡称“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树木离心生长的持续时间,离心秃裸的快慢,向心更新的特点因树种、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等有关。
3.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具有潜伏芽的树种:长寿潜伏芽树种可多次更新;短寿潜伏芽较难进行向心更新。
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如松属。
只具顶芽而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枝的离心秃裸。
也无向心更新,如棕榈。
根孽更新的树种:根孽更新(泡桐);竹鞭萌孽更新,无向心更新。
灌木:离心生长时间短,部分灌木可向心更新,多数从茎枝部分及根上发生萌孽更新。
如黄杨、海桐、绿芽树种藤本类:先端离心生长快,主蔓部分易光秃。
可在消除顶端优势后,促侧芽萌发,进行向心更新(紫藤、凌霄)1.1.2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划分1.实生树种子期(胚胎期)一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一种子萌发分两个阶段:a.受精到种子形成b.种子脱离母体到开始萌发种子期的长短因植物而异。
树木栽培学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萌发起,经过幼年生长、开花结果、衰老直至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反映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是树木生命活动的总周期。
园林树木的年周期:一年中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生长发育过程总体表现为“慢-快-慢”的S形曲线式生长规律。
根据树高加速生长期出现的早晚,可分为速生树种、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
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胚胎阶段: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到胚具有发芽能力以种子形态存在时至2.幼年阶段3.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可通过发育的年循环而反复多次地开花结实4.衰老阶段:树木经过多年的开花结实后,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现象多年生实生树树体发育阶段,表现为:“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
无性繁殖树的概念: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选取树体上一定部位的枝条、根段、芽和叶等,通过扦插和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培育出的独立植株。
无性繁殖树的发育特性:取决于母树的发育阶段和部位,不但有成熟和衰老阶段,而且也可能有幼年阶段。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指树木每年都有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即树木的年生长周期,简称年周期。
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及特点:1.休眠转入生长期:树液流动,芽膨大,叶初展,抗寒能力减弱,遇突然降温,易发生寒害或冻害2.生长期:经历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等过程。
生长期是园林树木的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发挥的最好的时期3.生长转入休眠期:养分的转化,贮藏阶段,不当的管理手段或不良环境,会影响休眠期的正常转入。
4.休眠期:抗性强,生命活动较微弱、缓慢。
常绿树木的年周期特点: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2.落叶期多数在新叶萌发期落叶。
3.生长发育表现出多次性,如多次开花,多次抽梢,果实发育期长等。
4.无自然休眠期,但会因高温或低温而被迫休眠。
园林树木自然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
园林树木栽培学最明显的可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三)常绿树的年周期常绿树也要经过四个时期,但落叶不集中,保持常绿。
所以年周期不明显。
二、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一)树木个体生长大周期 1、树木大周期以“S”曲线生长;2、不同树木在一生中生长高峰出现的早晚及延续期不同。
阳性树:速生期出现的早,如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刺槐、速生期出现在5年左右。
阴性树:速生期出现晚,如华山松、红松、云杉,其生长高峰出现在20年左右。
3、根据早期生长速度的快慢划分为三类:速生树:20年能达20米,杨、柳、刺槐、臭椿、落叶松。
中生树:20年能达10-20米,油松、园柏、榆树、国槐等。
慢生树:20年能达10米以下,如云杉、侧柏、卫茅等。
(二)实生树的生命周期1、幼年阶段(1)时期种子萌发——具有开花潜能。
(2)特点①绝大多数实生树达到一定年龄才开花,如“桃三、杏四、李五年”;②不同树种和品种,其幼年期的长短差别很大,个别的一年就开花,即不需要幼年期,如石榴,多数树木幼年期较长,需经过5—10年,有些长寿耐荫树种幼年期可达四、五十年;③处在幼年期的植株不能接受成花诱导;④幼年期的长短受环境影响而有很大差别 2、成年阶段(成熟年段)(1)时期性成熟——死亡。
(2)标志开花标志着幼年期的结束和成熟期的到来。
(3)特点①同一树上存在两个阶段(幼年、成年)有些从形态上加以区别,如桧柏、臭柏。
有些则不能,壮龄后一般难以区别。
②同一树上存在着两个生长区(幼年区、成年区)即,“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如桧柏、刺槐。
③成熟过程是不可逆的,老化过程是可逆的。
如萌芽力强的树种通过修剪使其复壮,返老还童(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营养繁殖树,一般都已通过了幼年期,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诱导条件,随时就可成花。
从定植时起,经多年开花进入衰老死亡。
可见营养繁殖的生命周期,只有成熟阶段和老化过程。
营养繁殖树一般寿命短。
如何缩短实生树的幼年阶段,加速性成熟过程,以及维持成年阶段和延缓老化(或衰老)过程,是树木栽培者和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的任务之一。
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栽培学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二讲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第三讲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阶段、成年阶段、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一、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1、离心生长:树木从其生命周期初始,以根颈为中心,分别向“向地(向下)”和“背地(向上)”两个方向生长,不断扩大其空间,即所谓“离心”生长。
2、离心秃裸:(1)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2)自然打枝:地上部分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枝上的侧枝,逐年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枯落,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打枝”。
(3)离心秃裸:在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根系“自疏”和树冠“自然打枝”的现象,统称为“离心秃裸”。
(二)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导致地上生长旺盛的部位与地下吸收旺盛的部位距离拉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困难;地上部分外围枝、叶、花、果多,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枝端下垂。
基于以上情况,在树木生长接近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体量时,即出现转折----发生“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在主枝、中心干先端出现弯曲下垂的高位处萌生徒长枝,更新形成新树冠,并导致原主枝、中心干先端枯亡。
?这种更新和枯亡发生的方向,一般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直至根颈(“心”),故称为“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乔木类:(1)具潜伏芽的树种(枝条基部芽或枝条上部某些副芽,一般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称为潜伏芽或隐芽)*具长寿潜伏芽:可以靠潜伏芽萌生的徒长枝进行多次主侧枝更新。
*具短寿潜伏芽:因潜伏芽寿命短,往往失去萌发力,一般很难发生自然更新。
(2)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
如松属的许多种,因无潜伏芽,没有向心更新,最终从端部开始枯亡,整株死亡为止。
树木成材时间表
树木成材时间表会因树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树种的大致成材年限:
1. 速生林树种:
1)桉树(Eucalyptus):5至7年左右可以采伐作为纸浆或燃料木材。
2)杨树(Poplar):6年至8年即可达到一定的直径和高度用于造纸、人造板等工业
用途。
3)松树(如马尾松、黑松等):15年至20年可成材,但如果是速生型的松树品种,
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达到一定利用价值。
2. 普通用材林树种:
1)杉木(Cedar):通常需要20至25年才能成为优质建筑用材。
2)樟树(Camphor Laurel):大约10年至15年可以成材。
3. 珍贵硬木树种:
红木类(Rosewood, Mahogany等):这类树种生长周期长,成材时间通常需要数十年至上百年,例如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红木品种往往要几百年才能成材。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树木成材时间还会受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种植密度、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成材”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强调达到一定直径,有的则要求达到一定的干物质积累量或者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