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20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说起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大家是不是都会有点云里雾里,感觉这俩词听起来就像是高中生物课上的"必修课"?但其实它们可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多了,想明白了其实挺有意思的。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
你想啊,有丝分裂呢,顾名思义就是细胞复制的过程,像是细胞界的“复制粘贴”。
这可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让细胞分裂出来两个完全一样的“复制品”。
就像是你照镜子,一模一样地照出一个“分身”来。
所以,给咱们的身体更新细胞,修复伤口,甚至是长个儿,都是靠这招。
要是没有有丝分裂,我们也就没法长高,伤口也不会愈合,简直就像是电脑死机了——一切都停摆。
想想如果细胞不分裂,身体怎么运作?那可真是"开了天窗"。
不过呢,减数分裂就有点不同了,讲白了它就是专门负责生殖的。
你可以想象成它在搞“特殊操作”,让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减数分裂的重点就是让染色体的数量减半,好让卵子和精子合起来形成新的生命的时候,染色体数量不至于翻倍。
要知道,咱们人体细胞里有46条染色体,到了减数分裂那一关,染色体数目得从46变成23。
这么一来,等卵子和精子结合时,染色体数目才能恢复到正常的46。
要不然,小孩子出来就得是外星人,根本不像是人类了。
这就好比你去银行存钱,账户里原本有1000块,然后你减去500块,只剩500块。
减去的这一部分是为了未来某个时候能和别人一起拼成一个新的、更完美的1000块。
懂了吗?这就是减数分裂背后的“战略眼光”,用“减少”来达到“增加”!现在你可能会问,既然这两种分裂都有各自的意义,那它们在遗传学上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别急,咱慢慢来。
咱先说说有丝分裂。
在遗传学上,这个“复制粘贴”可不只是简单的“照抄”,它确保了每一个新细胞都和母细胞一模一样,也就是“精准复制”。
这让咱们的身体能够快速修复,比如皮肤被划破了,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疯狂地分裂,新的皮肤细胞赶紧填补伤口。
题型06 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应用1.有丝分裂与DNA复制(1)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①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同位素标记),如图:②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如图:(2)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2.减数分裂与DNA复制(1)过程图解: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规律总结: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一、选择题1.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C.每个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D.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4【答案】A【解析】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期的S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中DNA分子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标记,A正确。
第二次分裂中期,1/2的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1/2的DNA分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BC错误。
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3/4,D错误。
2.水稻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现有一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此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15N标记。
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A.细胞有丝分裂一次,被15N标记的子细胞占所有子细胞的比例为100%B.细胞有丝分裂两次,被15N标记的子细胞占所有子细胞的比例为50%或100%C.细胞有丝分裂N次(N>6),被15N标记的子细胞最多有48个D.细胞有丝分裂N次(N>6),被15N标记的子细胞最少有2个【答案】B【解析】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解答选项中疑问时,若能结合细胞分裂简图分析即可迎刃而解。
高考生物总复习: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考纲要求】1.理解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2.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理解其发生时期3.理解细胞分裂与遗传的关系4.重点掌握细胞分裂与变异的关系【考点梳理】要点一、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指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1.基因重组(1)概念:通常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2)产生原因: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结果: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如上图: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产生了4种配子。
②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结果: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基础上,使配子更具有多样性。
产生配子要点诠释:我们一般讲的基因重组的原因就是上面阐述的两个,需要注意的是基因工程即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它是不同种生物间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结果:产生等位基因(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发生时期:最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时间为DNA复制时DNA复制过程是外界诱变因素起作用的有利时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3.染色体变异(畸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某片段(缺失)增加某片段(重复)倒位易位注意: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
病例:猫叫综合征患者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发生时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易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非整倍体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发生时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病例:21三体综合征病因:减Ⅰ时同源染色体(两条21号染色体)或减Ⅱ时21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未被分到两个细胞中②整倍体变异: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当你学好生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和广告中也充满了生物的奥秘,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离定律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自由组合定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2、基因在染色体上:①萨顿假说;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伴性遗传:①类型及应用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3、DNA的复制:①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4、基因是有遗传物质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①RNA的组成与分类;②转录;③翻译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中心法则;②控制途径;③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染色体变异:①结构变异;②数目变异3、人类遗传病:①常见类型;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在生物进化理论1、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②隔离和物种形成③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精卵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4.1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2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5.1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区别5.2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5.3“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5.4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所测染色体分析5.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5.6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6.1育种方式的选择6.2几种育种方式7.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7.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7.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启动子、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常见几种酶学好生物的几个小方法1首先,我们需要端正心态,不能再拿得过且过、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对待生物。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能充分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现就这一部分内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图像题中最难得分的,学生不仅要把各个图像准确的识别出,而且还要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只要其中一个序号排错,这一步就不得分。
根据上面的视图方法可得: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因此,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
加强提升课(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突破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1)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2)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时期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模型(2)判断方法3.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变化上图所示曲线适用于减数分裂,也适用于有丝分裂,相关分析如下:A→B B′→C C→D D→E 特点及其变化减数分裂对应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有丝分裂对应时期间期前期和中期后期末期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①,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②。
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③,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④。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1)模型图(2)相关解读①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才可能是0,染色体和核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
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若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的数目不可能超过核DNA分子的数目。
因为核DNA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一样多,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即核DNA∶染色体可能为1∶1 或2∶1,但不可能是1∶2。
1.以下甲~丁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些细胞分裂图,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乙→丁→丙→甲B.乙是卵原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甲最可能为卵细胞C.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1、2、4、1D.没有突变、交叉互换发生时,如果乙的基因组成是EEeeFFff,那么丁的基因组成是EeFf解析:选C。
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丙→乙→丁→甲;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没有突变、交叉互换发生时,如果乙的基因组成是EEeeFFff,那么丁的基因组成是EEff或eeff或EEFF或eeFF。
2.(2020·河北定州月考)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C.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D.图③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解析:选A。
题图④表示减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故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A正确;题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③⑤,细胞①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进行的是减数分裂,B错误;细胞①③④⑤中均有同源染色体,由于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②中无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但是没有形成四分体,D错误。
3.(2020·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④②D.④③解析:选C。
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2n∶4n∶4n,即题图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2n∶0∶2n,即题图②,C正确。
4.(2020·山东济宁一模)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B.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AB段表示DNA复制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条Y染色体解析:选C。
若题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由2个变为1个,A项正确;若题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AB段表示DNA复制,核DNA含量加倍,B项正确;果蝇为二倍体生物,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题图1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若题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1条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含有0或1条Y染色体,D项正确。
5.(2020·济南高三模拟)下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图1中的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B.图2中AF段和图3均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图1中EF段与图2中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D.图2中HI段只有1个染色体组解析:选D。
图1中,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则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A项正确;图2中AF段和图3曲线表示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均有加倍现象,所以均表示有丝分裂过程,B项正确;图1中EF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2中DE段表示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C项正确;图2中HI段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短暂加倍,此时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
突破二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1.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若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下图所示。
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下图中A与B 或A与b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也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配子,可通过配子将这些变异传递给下一代,现分析如下: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下图所示:4.XXY与XYY异常个体成因分析(1)(2)XYY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进入同一精细胞。
6.(2020·甘肃武威十八中诊断)下图1、图2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所示细胞中①处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图2所示细胞中②处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很可能是交叉互换C.图1所示细胞与图2所示细胞均具有四对同源染色体D.选该动物的睾丸制作切片可同时观察到图1、图2所示细胞图像解析:选C。
题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①处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A正确;题图2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处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很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图1所示细胞具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由于图2中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想在一个装片中同时观察到图1、图2所示细胞图像,应选该动物的睾丸制作切片,D正确。
7.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甲、乙是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精原细胞能产生AB、aB、abb、a四种配子B.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C.A(a)与B(b)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甲、乙两细胞所示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选B。
甲、乙两细胞为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由题图可知,甲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个精子,乙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b 和a的两个精子,所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上述四种配子,A正确。
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B错误。
A、a与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基因型为AaBb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由题图甲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的,又因乙细胞中没有出现A基因,所以只可能是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乙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应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
8.(2020·江西九江十校一模)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C.基因重组的发生与丙细胞有关,而与乙细胞无直接关系D.丙细胞与丁细胞的变异类型相同解析:选C。
题图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产生的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因此基因重组的发生与丙细胞有关,而与乙细胞无直接关系,C正确;丙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丁细胞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易位),D错误。
9.(2020·临沂高三月考)果蝇是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二倍体生物。
在基因型为AaX B Y 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发现有基因组成为AaX B X B、AaX B、aX B X B的异常精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受基因的控制B.基因组成为AaX B X B的精子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基因组成为AaX B的精子的产生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D.基因组成为aX B X B的精子的形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解析:选C。
细胞中的正常生命活动都受基因的控制,A正确;精子的形成有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基因组成为AaX B的精子的产生是由于A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没有分开,C错误;基因组成为aX B X B的精子的形成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