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晨曦,冷曦,崎滨,正曦四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H
- 格式:doc
- 大小:7.74 KB
- 文档页数:4
福建省福州市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52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8分)(1)《观沧海》中诗人展开雄奇的想象,最能表达其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年少天性的句子的是:,。
(3)《兰亭集序》中作者批评把生死等量齐观的观点的句子是,。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5)《离骚》中表明诗人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6)《氓》中与“青梅竹马”一词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7)《赤壁赋》中从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
(8)《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句子是:,。
2.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2分)(1)我国第一位诗人是(朝代)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让人赞叹。
(2)“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
(3)古代表示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年龄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年龄是总角,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少女的年龄是,百岁可以称为期颐。
(4)马丁·路德·金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5)苏轼,字,书法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并称“宋四家”。
(6)《兰亭集序》作者是,该文的文体为序,放在卷首;放在卷尾的叫做。
3.补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或者汉字。
(10分)(1)蓊.蓊郁郁()(2)靡室靡.家()(3)妖童媛.女()(4)相勖.()(5)一()chuán 破屋(6)点()zhuì(7)揽( ) chǎi(8)( ) pán石(9)( ) yì业(10) bì( )益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D. 侣.鱼虾而友麋鹿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行道迟迟..,载饥载渴(缓慢)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忍受)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会)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趋向,取向)D.举酒属.客(劝人饮酒)夫夷.以近(平坦)6.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死生亦大矣②凌万顷之茫然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有碑仆道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⑦渐见愁煎迫⑧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B.①③⑥/②/④⑦/⑤/⑧C.①③/②/④⑦/⑥/⑤⑧ D.①③⑥/②④/⑤⑧/⑦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2分)A.白露..横江而世之气伟、瑰怪、非常..之观B.酾酒临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凌万顷之茫然..形骸之外..放浪D.本自无教训....亦将有感于斯文8.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你”B.举匏樽以相.属:互相C.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她”D. 幸可广问讯,不可便相.许:互相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从各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长歌当(dāng)哭寥(liáo)落赠(zēng)言噩(è)梦B.殒(sǔn)身不恤作揖(yī)佳肴(yáo)锭(dìng)子C.翻箱倒(dào)柜乾坤(kūn)翌(yì)年屏(píng)D.放浪形骸(hái)修禊(xì)旌(jīng)旗愀(qiǎo)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加思索沧海一栗冯虚御风白鸥骄翼B.露湿青皋村墟夜舂祟山峻岭少长咸集C.书生意气星辉斑斓天伦之乐毫不相干D.黯然泪下阴谋鬼计头破血流摇头摆尾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可是在这时节又有谁愿意________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
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________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③她________“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________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接受舞动不仅是也是B.接受挥动不是是C.接收挥动不是是D.接收舞动不仅是也是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B.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福建省晨曦,冷曦,崎滨,正曦四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Al27S32Cl35.5Cu64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含N A个氩原子的氩气体积约为22.4L②34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 A③常温常压下,21g氧气和27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 A④在Fe参与的反应中,1mol Fe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5N A⑥在O2参与的反应中,1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 A⑦1L1mol·L-1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2N A⑧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A.①②⑤B.①⑥⑧C.①③D.③④2.下列有关化学术语或物质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为B.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C.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分子或离子D.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不一定是1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A错误;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用托盘天平可以称取25.2 gNaCl,B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错误;D.一个氢气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32316.02101 6.0210mol2-⨯⨯⨯=0.5mol,D正确,答案选D。
英语试题第Ⅰ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coming for tea?A. Mark.B. John.C. Tracy.2. Where is the man probably now?A. At home.B. In the office.C. In a restaurant.3.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hospital?A. By taxi.B. By motorcycle.C. By bus.4. What is the man’s second present?A. A watch.B. A car.C. A computer.5. When will the man call the woman?A. At 5:30 pm.B. At 6:00 pm.C. At 6:30 pm.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ay is it probably today?A. Tuesday.B. Wednesday.C. Thursday.7.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A. Prepare for a test.B. Go out with Alice.C. Go to a lectur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A.偌.大nuó踯躅..zhízhú商榷.qiè猗.郁yīB.裨.益bì訾詈..zìlì蜕.变tuì蕈.菌xùnC.咀.咒zǔ敛裾.jù肄.业yì相勖.xùD.弥.除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pán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道.芷阳间行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 交广市.鲑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秋以为期B.高余冠之岌岌兮C.客有吹洞箫者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③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________。
A.鱼目混珠息息相关望其项背B.鱼龙混杂息息相关望尘莫及C.鱼目混珠休戚相关望尘莫及D.鱼龙混杂休戚相关望其项背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日的四川大学以江河奔涌之势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推动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 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 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
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 2015.11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B.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畅想 C.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D.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36分) 19分) 4一7题。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
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
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
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 .沧茫鲰生陨身不恤义愤填膺 B .斑驳愆期喻之于怀没精打彩 C .袅娜宛然好高骛远委曲求全 D .葱笼谙熟相与枕籍揠苗助长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长;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________,无虞缺乏矣。
试卷第2页,共10页④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 。
A .消失衰落旁征博引情谊B .消逝衰落旁稽博采情意C .消逝衰弱旁征博引情意D .消失衰弱旁稽博采情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B .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京剧音乐的风格鲜明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征服了现场观众。
C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 等成分,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使皮肤美白细腻。
D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一诗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14 年 10 月底,位于滩尖子的万达百货盛大开业,从早到晚商场里的购物者,充分显示出万州市商贸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②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出,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与育人质量的提高。
③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 V、U、L、W 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
这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
④诸葛亮地坐于城楼之上,抚琴远望,只见司马懿在城下按兵不动,疑虑重重。
A. 络绎不绝息息相关一叶知秋泰然自若B. 络绎不绝休戚相关明察秋毫泰然自若C. 不绝如缕息息相关明察秋毫安之若素D. 不绝如缕休戚相关一叶知秋安之若素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住下,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B.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会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弱的触觉。
C.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不是质量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D. 上个月,109 名编剧就琼瑶女士起诉于正一案发表联署声明,表示在道义上支持琼瑶依法维权的主张,谴责一切抄袭、剽窃、非法改编他人作品。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年度上期“四地六校”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1、C(A族:灭族;B竟:完毕;D冠:打了胜仗,将领骄傲,士卒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
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
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
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
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
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大泽中。
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
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
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
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
1.理解默写。
(8分)【小题1】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2分)【小题2】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2分)【小题3】《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4】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根据你的理解,任选一句,填在横线上(2分)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志向远大。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小题1】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小题2】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小题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小题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小题5】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小题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小题7】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揭示此文的主旨。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5分)海啸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
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今年3月11日在日本近海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就引发了约10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重大地质灾害。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根据有关资料改编)【小题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4分)【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小题3】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4分)①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小题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
(4分)①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2.春 风 老舍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
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
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½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
青岛的山,虽然秀美,却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
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
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
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
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
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
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
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
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
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
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
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
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
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
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
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
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
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
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
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
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小题1】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分)相同点:不同点:【小题2】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4分)【小题3】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3分)【小题4】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
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
(4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小题5】请认真阅读第④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分)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小题1】给加点词解释:京中有善口技者()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妇抚儿乳()【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小题3】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2.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③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④休祲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⑤国险而民附。
(《隆中对》)1.赏析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共4分)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回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诗中采用“”和“”(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2分)【小题2】诗中名词“,”表现出诗人的性格。
(2分)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5分)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分)(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
请作简要赏析。
(3分)3.晓过鸳湖 查慎行1.作文(30分)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
妈妈的一碗热汤,老师理解的一个眼神,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书海的油墨馨香,家人团聚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请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4.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