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分布与变化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3.00 KB
- 文档页数:4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习题一、基础题1.2.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A.正午12点B.午后2点C.午后1点D.午后3点3.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4.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A.21.3℃B.30.7℃C.26℃D.-4.7℃5.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一月B.七月C.八月D.十二月6.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A.南极洲大陆B.西伯利亚C.北冰洋上D.格陵兰岛7.地形的高低起伏,对各地的气温也有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下降,其规律是()A.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0.6℃B.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0.06℃C.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6℃D.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60℃8.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9.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10.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是因为()A.不同纬度,太阳照射角度不同,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一样B.不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状况不同C.不同纬度,地面起伏不一样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只有海洋性质均匀,才有纬度变化规律二、综合题11.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A点的气温在________℃以下;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分层练)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年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年平均气温约为()A.20°C B.18°C C.22°C D.10°C2.据图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3.运动会开幕期间正值堪培拉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大翅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每一个种群都有特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线。
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
右图为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翅鲸的繁殖区和捕食区大致位于()A.20℃以上,-10℃—10℃B.-10℃--10℃,20℃以上C.20℃以上,0℃—10℃D.20℃以上,一10℃—o℃5.影响大翅鲸全球洄游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下左图为某地2023年12月份连续4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6.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B.℃C.℃D.℃7.12-07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减弱,℃增强B.℃减弱,℃增强C.℃增强,℃减弱D.℃增强,℃增强8.图是我国东北部年平均气温(°C)分布图,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是()A.4°C~8°C B.8°~12°CC.12°C~16°C D.10°C~14°C石家庄市7月31日的天气预报是雷阵雨,23-3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34°C大概会出现在7月31日的()A.上午8时B.上午10时C.午后2时D.午后4时10.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A.11℃B.23°C C.34℃D.57℃(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
_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能演练提升福州的一位同学将6月5~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图中。
读图,完成第1~2题。
1.这位同学最有可能看到电闪雷鸣的日期是( )A.5日B.6日C.7日D.8日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6月 5日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A.5 ℃B.10 ℃C.15 ℃D.20 ℃3.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说法,有误的是(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4.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判断该地位于(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读等温线模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的低温中心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④地B.气温差异最大的地方是②地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4 ℃D.⑤地的气温可能是-8 ℃7.关于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南半球情况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C.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也相同D.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上的气温比陆地的气温高8.根据下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9.读等温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B.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C.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D.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10.下图为某地某日的等温线图,据此判断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约是( )A.2 000米B.1 200米C.1 800米D.1 000米★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低纬向高纬,气温变化的规律是,这主要是受影响所致。
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单选题1.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A. -4℃B. -8℃C. -12℃D. -14℃【答案】B【解析】解: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8)+(-4)+(-9)+(-11)}÷4=-8℃.故选:B.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本题考查气温的测定,据表中的数据解答即可.2.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2时B. 北半球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C.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D. 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世界气温已经在迅速降低【答案】C【解析】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故A错误;北半球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故B错误;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故C 正确;人类的活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故D错误.故选:C.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本题考查气温分布的规律,牢记即可.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和海洋的平均气温最高月分别是()A. 1月和7月B. 7月和8月C. 8月和2月D. 1月和2月【答案】B【解析】解: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属基础题.读图“福州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题。
08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梳理(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A. 0.6℃B. 0.06℃C. 6℃D. 60℃2.如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 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 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C. 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 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3.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A. 高山上B. 高原地区C. 沿海地区D. 内陆地区4.暑假期间,一野外考察组对右侧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济宁市某区域考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B.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C.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D.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2)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A.①地B.②地C.④地D.⑤地5.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6.当海拔500米的地方气温为28 ℃时,海拔4 500米的地方气温是( )A. 0 ℃B. 2 ℃C. 4 ℃D. 8 ℃7. 下图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选择题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气温2℃出现在一天中()A. 午夜B. 日出前后C. 日落之后D. 早晨8时【答案】B【解析】【分析】题中气温为2~8℃,2℃为该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8℃为该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了解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
难度一般。
需要学生识记。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 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 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A、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南半球地形单一,以海洋为主,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3.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答案】B【解析】【分析】A.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B.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符合题意;C.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不符合题意;D.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A. 日出前后B. 正午时分C. 日落前后D. 午后2时【答案】D【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昆明四季如春”,这句话是说昆明()A.气温日较差小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年较差小D. 气温年际变化小2.在山地,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A.12℃B.0.6℃C.9℃D.6℃3.关于地球上五个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极圈B.气温变化最大的温度带是热带与寒带C.只有寒带地区才有极昼、极夜现象D.热带和温带地区都有太阳直射现象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7月份气温分布的是()A. B.C. D.5.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北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北向南递减C.从东向西递减D.从东向西递增(2)影响北半球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3)甲地为低温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距海近C.深居内陆D.海拔高6.下列有关世界气温的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都一样7.读“1月份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反映()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8.如果某地等温线分布呈闭合状,且等温线的值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那么()A.此处为盆地B.此处为山峰C.此处为迎风坡D.此处为河谷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以“温常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过程】①将一壶水加热至45℃,分别向A、B两个玻璃器皿中倒入等量的热水;②用塑料薄膜覆盖A器皿,B器皿保持无遮盖,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插入A、B两个器皿;③在室内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变化,每隔5分钟做一次记录。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气温的分布【预习速填】1.等温线:将温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作等温线。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
2.等温线图的判读3.气温的分布规律(1)纬度差异: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_。
(2)地形差异: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___。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_。
(3)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_;冬季相反。
【自我检测】1.下列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东西方向存在气温差异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小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2.考察队在南极考察结束后,乘船往北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
考察队员一路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越往北走越冷B.先是越来越冷,后是越来越热C.越往北走越热D.先是越来越热,后是越来越冷3.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B.海洋面积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答案【预习速填】1.相等2.封闭、低温、密集、大、稀疏、小3.(1)递减(2)降低、0.6 ℃(3)高、低【自我检测】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D 解析:此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要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二要了解南极和北冰洋的地理位置。
根据题意,考察队行进的路线是高纬度—低纬度—高纬度,所以考察队员对气温的感觉是先越来越热,后越来越冷。
3.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所以等温线比较平直。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基础】必备知识1 气温的变化1.下图示意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A.aB.bC.cD.d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7月份气温达到最高,而北半球海洋气温达到最高的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9月3.下图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下列关于该地所在半球及海陆概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B.南半球陆地C.北半球海洋D.南半球海洋必备知识2 气温的分布4.下列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小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5.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B.海洋面积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B.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C.由亚洲中部向两极递减D.由海洋向陆地递减7.某山山麓的气温为22 ℃,山顶的气温为10 ℃,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 )A.600米B.3666米C.200米D.2000米【练能力】“洛阳牡丹甲天下。
”牡丹不耐高温,在2月份发芽,16~20 ℃的条件下进入开花期。
读洛阳气候资料图,完成8~9题。
8.洛阳牡丹2月份发芽时,气温(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接近30 ℃9.洛阳牡丹开花的最佳时期在( )A.3月B.4月C.5月D.6月读某区域等温线(单位:℃)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1.下列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差异最小的是④地B.气温差异最大的是②地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2 ℃D.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北半球下方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2示意因纽特人特色民居——冰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1【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题号-二二总分得分、选择题1. 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B.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温度变化小C. 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D.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2. 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in-| 4"i j i n A. A B. B C. C D. D3. 下图是中纬度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①②两地纬度相同)。
读图完成下列问14时的气温状况A.①处的平均气温低于②处B.①②两处的平均气温相同C.①处是海洋,②处是陆地 ___________D.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 2.每年7月,下面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内蒙古高原昼长夜短 ____________B.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C.长江进入枯水期 _____________D.寒潮频繁南下2.图中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31°C B. 24°C C. 12°C D. 76.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在海拔高度 8844米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在最后一棒火炬点燃时,与珠峰同纬度,海拔约 44米的长沙市的气温为28 C,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时珠峰的气温约为( )A. 28 CB. 24.8 CC. -28 C D. -24.8 C)C. 14 时 _______D. 16 时 C4.读“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A. 8 时 ___________B. 12 时 ___________ 5. 去年寒假,小敏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勇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
下图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地形类型 ___________B. 海陆位置 ____________C. 纬度位置 _________D. 地势高低7. 图中四地反应了当地气候寒冷的是()r丄F VI J*A. ①B. ②C. ③D. ④A B C DA. AB. BC. CD. D9.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分布与变化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2.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3.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4.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5.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
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
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6.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7.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时刻8 14 20 2
气温(℃)7 18 15 4
8.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9.下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10.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以上,气温年较差最,属于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一月气温约为℃,年温差为℃.
(3)A、B、C三地都位于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12.读图 3.2-17回答: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洲,最冷的地方位于洲.
(3)亚洲中部的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C
6、C
7、B
8、B
9、C 10、C
11.(1)20 小热(2)27 -5 32 (3)北
12.(1)热(2)非南极(3)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4)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