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并购吉列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1
案例1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表中表明宝洁公司产品组合的宽度是五条产品线(实际上,该公司还有许多另外的产品线,如护发产品、保健产品、饮料、食品,等等)。
在表中,产品项目总数是26个。
我们再来看一看该公司产品线的平均长度。
该公司产品组合的平均长度就是总长度(26)除以产品线数(5),结果为5.2。
宝洁公司的产品项目如“佳洁士”牌牙膏有三种规格和两种配方(普通味和薄荷味)。
“佳洁士”牌牙膏的深度就是6。
通过计算宝洁公司每一品牌的产品品种数目,然后加总除以宽度,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公司的产品组合的平均深度。
由于宝洁公司的产品都通过同样的分销渠道出售,因此可以说,该公司的产品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就这些产品对消费者的用途不同而言,该公司的产品线缺乏关联性。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案例2 双向延伸的成功案例1.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延伸策略。
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便携式计算机进入市场前,该市场主要由玻玛公司低价、低质的计算机和惠普公司高质高价的计算机所控制。
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以中等价格和中等质量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计算机。
然后,它又逐步向市场的高低两端增加计算机品种。
该公司推出了质量优于玻玛公司但价格与之持平,甚至更低的计算机品种,击败了玻玛公司;该公司还设计了高质量的但售价低于惠普公司的计算机,夺走了惠普公司高端产品的大部分市场,控制了高档市场。
双向延伸策略使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占据了便携式计算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2.丰田公司的产品延伸。
丰田公司对其产品线也采取了双向延伸的策略。
在其中档产品卡罗纳牌的基础上,为高档市场增加了佳美牌,为低档市场增加了小明星牌。
该公司还为豪华汽车市场推出了凌志牌。
这样凌志的目标是吸引高层管理者;佳美的目标是吸引中层经理;卡罗纳的目标是吸引基层经理;而小明星牌的目标是手里钱不多的首次购买者。
此种策略的主要风险是有些买主认为在两种型号之间(如佳美和凌志之间)差别不大,因而会选择较低档的品种。
宝洁菁英商业实战大赛吉列系列产品营销方案计划书2010-4-14目录前言 (2)第一章产品分析1.1产品历史介绍…………………………………………………41.2现有产品系列…………………………………………………41.3产品设计分析…………………………………………………51.3.1锋速3系列产品…………………………………………51.3.2锋速3科技创新…………………………………………6第二章市场分析2.1行业分析………………………………………………………82.1.1行业现状…………………………………………………82.1.2发展趋势…………………………………………………92.2竞争对手………………………………………………………92.2.1竞争分析…………………………………………………92.2.2同类产品分析 (11)2.2.3替代品分析 (11)2.3消费者分析 (12)2.3.1文化因素 (12)2.3.2社会因素 (13)2.3.3个人因素 (14)2.4SWOT分析 (16)第三章广告推广方案 (17)3.1广告推广方案 (17)3.1.1平面实体广告设计理念 (18)3.1.2平面实体广告推广模式 (19)3.1.3动画广告设计理念 (23)3.2促销方案 (23)3.2.1成人礼套装 (24)3.2.2父亲节促销 (24)3.2.3情人节促销 (24)3.2.4吉列110周年促销 (26)附录 (28)后记 (29)前言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全世界沉睡了一夜的男人们都将要握起一样东西,它不是汽车方向盘,也不是电脑鼠标,而是一把剃须刀......在这个本属于后工业时代的早晨,男人们将享受那几分钟由最原始操作——剃须,所带来的自信与愉悦。
在谷歌上面搜“男人”和“剃须”两个词,“男人”一词约有137000000篇网页,“剃须”一词约有13600000篇网页,基本上是10:1;然而在搜“女人”和“口红”这两个词时,发现“女人”一词约有151000000篇网页,“口红”一词约有6520000篇网页,约为23:1。
并购案例分析报告1.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并购活动不仅能够加快企业的扩张速度,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家公司的并购案例,探讨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成功并购的关键要素。
2. 案例背景本案例选取了2014年发生的麦当劳收购中国吉列餐饮公司的案例。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而吉列餐饮公司则是中国快餐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这次并购使得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3. 并购的动机麦当劳选择收购吉列餐饮公司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 -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收购吉列餐饮公司,麦当劳能够迅速进入中国快餐市场,并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 品牌价值:吉列餐饮公司在中国市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对于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 资源整合:麦当劳和吉列餐饮公司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存在重大的协同效应,通过整合资源,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4. 并购的过程并购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初步洽谈:确定双方意向,进行初步的商业谈判,包括价格、条件等方面的讨论。
- 尽职调查:对被收购方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经营业绩等方面的评估。
- 合同签署:在尽职调查通过后,双方签署正式的收购合同,明确各项权益和责任。
- 合并整合:在完成并购后,进行组织结构和业务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协同效应。
- 监督管理:对合并后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并购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5. 并购的影响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市场份额:通过并购,企业能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
- 资源整合:并购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 品牌价值:并购能够使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 技术创新: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取对方的技术和专利等创新资源,加速自身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
一、技术因素对吉列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从刮胡刀技术的历史发展来看,刮胡刀经历了干式(已淘汰)到湿式(卡式及可丢弃式)的转变,在附件及配套技术方面有所革新,如刮胡膏及不锈钢刀片等.虽吉列刮胡刀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技术成果,吉列都是刮胡刀行业的领袖。
但也存在着威胁.机会:①感应刮胡刀含22项专利,竞争对手不易模仿②大批量生产感应刮胡刀,抢在被竞争对手模仿之前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威胁:①“反托拉斯法”,新产品很容易被模仿②大批量生产感应刮胡刀并投放市场,如市场不接受,则会危及吉列生存二、市场因素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美国市场上可丢弃式占据市场首位,且有上升趋势。
虽可丢弃式虽然在美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但因其技术含量小,竞争激烈,互相打价格战而利润微薄,但更新换代产品上市后,因追随产品的更新换代,势必会减少卡式及可丢弃式刮胡刀的销售量.所以,市场会带来机会和威胁:机会:①感应抢先更新换代,作为高档消费者的新宠,必能领先潮流,为吉列走出低谷注入新的活力威胁:①感应会分摊卡式及可丢弃式的生产与销售量,势必会造成原工厂的设备闲置及工人减员或生产率下降。
②可丢弃式占市场的份额可能继续上升。
三、竞争因素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在案例中发现,从市场占有率看(静态),吉列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舒适,但从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幅度(动态)来看,其真正的竞争对手是BIC,下面分析其两大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及他们的竞争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吉列的优势、劣势及竞争策略是否正确,最后做出竞争因素对吉列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判断。
其三个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策略,列表如下,四、吉列的内部优势与弱点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从案例介绍,首先让我们总结吉列的传统(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些构成了吉列的企业文化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1、吉列有如下内部优势:①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化学方面的改进,而非技术方面的创新。
感应号称“更新换代产品”,其实质是卡式改良产品,但其创新还是集中在机械方面.②行销:广告活动支持新产品上市③广告:在各国推出相同的影像音乐广告-—GILLETTE 在过去国际性的发表令人惊奇,被喻为以一国为基础,在各文化区可看到差异.④风险管理:吉列公司的优势之一。
宝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综述宝洁公司创始于1837年,是向杂货零售商和批发商供货的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并且在品牌消费品制造商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策略设计方面是一个领先者;在1993年,宝洁公司的3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占一半;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了许多种类的产品,公司组织成了5大产品部:保健/美容、食品/饮料、纸类、肥皂、特殊产品如化学品;宝洁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类别的竞争比较及集中,在每一个产品类别中,2个或3个品牌产品生产商控制了总品牌产品销后额度额的50%以上的份额;宝洁公司的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在产品销售数量发面最重要的几个渠道是杂货零售商、批发商、超级市场、和俱乐部商店;尽管公司于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的和谐,但是宝洁公司的管理层认识到,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要满足渠道的需要;保洁工产品的需求主要是由最终消费者的拉动通过渠道的,而不是通过贸易推动的;消费者对宝洁产品的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为公司在与零售商和批发商交易过程中提供了优势;在150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宝洁公司已经在积极和成功地进行高质量消费品的“世界级”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建立了声誉;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中,宝洁公司强调给消费者提供能带来良好的价值的出色的品牌产品;并且将公司定位于:为忠于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根据价值定价的产品的基础上构造公司的未来;20世界70年代,产品促销显着发展;伴随大量的促销活动,使提前购买成为行业的惯例,而且导致了制造商很难准确的预测需求的变化;各个环节的库存不断扩大来满足消费者的提前购买需求;它不仅提高了库存成本,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也导致了品牌价值和供应链渠道的无效率;90年代的渠道转变的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有力的关系,用合作来替代谈判,从而有效率地、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通过将消费者的忠诚于改进的渠道效率和关系相结合,宝洁公司认为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增长,而渠道和消费者的服务成本将会下降,使渠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受益;二问题分析1分销渠道的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宝洁对渠道进行了改革;它希望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互利的关系,用合作来代替谈判;它的目的是提高渠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此,它有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集中于通过连续补充计划CRP来提高供应物流和降低渠道库存;第二个项目是通过订货和开票系统的修改来改善对渠道客户的总订货周期和服务质量;CRP的实施对各个零售商来说解决了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断扩大的顾客需求和有限的仓库容量的矛盾,使零售商不得不通过零担运输的方式来满足需求;零担运输无疑增加了零售商的物流成本,这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涨;而价格对零售商来说是争取顾客的有利武器;宝洁的这种做法解决了零售商的后顾之忧,使零售商只需要关心他的前台运作了;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由于投入太大不会看见很大的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CRP 实施不但降低了宝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消除了信息放大作用而导致的大的库存成本,同时还可以扩大宝洁产品的市场份额;总之,CRP的实施达到了双赢的局面;宝洁还参与了杂货业渠道的改革,开发有效消费者反应ECR方法;订货,发货和帐单系统OSB是宝洁分销渠道改革的另一项目;原有的系统是宝洁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开发的,虽然经过了多次的升级,但是仍然缺乏效率,也没有什么效果;OSB系统支持宝洁公司在为渠道成员提供服务方面的所有活动,包括定价,订货,发货,开票以及单独的信用系统;OSB项目还集成了许多原先不能在职能部门和产品部门之间一起运行的相互分离的系统,使宝洁公司能够提高协调性和总体的服务水平;OSB的目的在于理解业务是如何运作的,然后将现有的流程自动化,使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满足不同部门和职能的各种不同的需要;系统消减了现有流程的大量的复杂性问题,消除手工处理的步骤,但不是对现有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新的系统在解决了客户的发票扣除额大的问题,也改善了订单发货的质量,但是现行的定价和促销策略和过程问题人造成了扣除额;要彻底的改进定价和促销的问题,就必须修改OSB的前端;在新的订货流程中,宝洁将产品定价和产品规格整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用于简化定价的数据库被设计成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将数据提供到客户自己的系统中,这种做法导致了发票扣减的大大减少;这种新的订货流程使订货质量有了显着的提高;从1992到1994年,发票出错的概率降低了5 0% 多,同期,有利于宝洁的发票的争议问题增加了300%多;在新的订货流程中,宝洁还采用了价值定价的策略;所谓理解价值定价法,就是根据消费者理解的商品价值,即根据买主的价值观念来定价;这种定价要求企业在有利润可赚的同时适当减价,以及找到维持甚至改善质量的方法;价值定价立足于消费者,它不仅消除了零售商提前购买的动机,从本质上提供不变的采购成本以及伴随一些灵活的折扣或提供用来开展零售商店促销的基金,还培养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一个中型的企业不可能实施如此做法;原因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宝洁在渠道改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做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这种巨大的投入不是一个中型企业可以承受的;2. 宝洁是一个有着很强管理体系的大企业,它对整个渠道有很强的控制力,在这种控制力的约束下来对分销渠道进行改革,当然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一个中型的企业没有这么强的控制力,它的重点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而不是对渠道的监控和改革,一旦失去这种强有力的约束,就会对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对于零售商来说,特别是杂货零售商,他们的利润时很低的;商品的单位价格低,而销售数量很大;商店的运营利润也就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有效率的运作;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零售商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是有限的仓库容量,他们的订单大多是小批量的,采用成本很高的零担运输,尽管这样,他们也还是会时常出现缺货问题;并且,零售商为了进一步提高利润,他与制造商之间的价格之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文章中所指出的,零售商们把采购的价格作为利润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80年代出现为促销而出现的大批量的提前突订货的现象;总的来看,宝洁的这种做法会给零售商带来一些好处,但是要很好的实施这种做法也不是平坦顺利的;在实施上零售商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1. 建立信息交互平台用于与宝洁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VMI的库存管理方式使零售商节约了库存的成本;但是VMI是建立在有效的EDI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零售商同样也应该拥有也宝洁信息系统匹配的数据交换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开发同样也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支持;2. 与宝洁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零售商和宝洁的这种合作要求零售商能够对宝洁信息透明,同时宝洁也要保证能给零售商及时,充足的供货;要达到双赢的目的,二者必须要有高度的信任作基础;2信息技术的运用在1985年,宝洁公司与一个中等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进行了补货的渠道的新方法实验;这一试验设计到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每天将仓库想每个商店的产品发货数据从里零售商发给宝洁公司;然后宝洁公司利用发货信息而不是根据零售商产生的订单来确定向零售商的仓库发运的产品的数量;产品订货由宝洁公司计算,目前在于提供充足的安全库存,同时将物流总成本最小化,并消除零售商仓库中多余的库存;这一初始实验的结果在降低库存和提高服务水平以及为零售商节约劳动力等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的订货流程的第二次试验是在一个超级市场进行的,在这个阶段,宝洁公司建议零售商将尿布产品储存在连锁超市的配送仓库,零售商向宝洁公司提供有关仓库从各个商店每天所接到的订单数据,并允许宝洁公司根据仓库每天的发货数据来确定仓库所需要的补货数量;通过这样的操作,消除了昂贵的零担运输,并减少零售商店的缺货;公司和零售商通过降低成本和增加销售都会获得收益;总的来说,较低的成本促使较低的价格,通过更高产品可获得性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导致销售额的增加;第二次试验证实了,通过减少渠道成本和增加销售量,物流创新在为零售商和制造商提供共同收益方面存在潜力;与主要超级市场之间的CRP的成功实施使其他零售商对这一新的流程产生了兴趣;到1990年,大多数超级市场已经全面实施了CRP;这些较早采用CR P的杂货零售商,在降低库存和缺货水平方面都取得了高度成功;CRP的成功不能离开EDI ;EDI体现了宝洁公司提高订货过程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于CRP的实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EDI本身不能被认为在提高效率和订货质量方面的工作重视特别重要的,就其本身而言,EDIs并不是一个解决方案,然而,当流程和系统重组平行实施时,EDI能够成为一个强力的工具;在宝洁公司,EDI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CRP的运行提供一个基本的平台; CRP曾被表述为双向的EDI,于双方公司的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CRP不仅需要系统变革,而且在CRP中,每个组织的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程度,要比在没有CRP客户的EDI中要紧密得多;两个公司的系统之间由EDI促使的连接,导致了公司之间的大量数据的无误差的自动交换;CRP大大增加了渠道公司共享的数据量,这使得EDI成为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技术;尽管早期的第C RP试验是用传真和电话来发送数据,但是宝洁公司的几位经理表示,没有EDI 的CRP是不可行的;EDI通过降低交易成文为公司提供经济效益,即使在没有投入CRP的情况下,这也促使了EDI的采用;在上述的应用当,生产家庭用品的宝洁P&G开始将信息系统作上、下游整合,希望通过正确和快速的信息传递、分析和整合,达到对市场的需求作快速反映并降低库存等目的;同时,这种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可以给企业带来如下好处:1、缩短需求响应时间;2、减少需求预测偏差;3、提高送货准确性和改善客户服务;4、降低存货水平,缩短定货提前期;5、节约交易成本;6、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应商管理;7、减少生产周期;8、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顾客的满意度;1987年,宝洁公司通过了改写整个订货、发货和账单系统的决议;它支持宝洁公司为渠道成员提供服务方面的所有活动,包括定价、订货、开票和单独的信用系统;OSB项目集成了许多原先不能在职能部门和产品之间一起运行的相互分离的系统,使宝洁公司能够提高协调性和总体服务水平;通过对总订货流程的重新设计,宝洁公司在减少成本和提高质量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收益;除了减少发票扣除额以外,重新设计过的业务流程使宝洁公司能够降低整个订货流程中的成本;其尿布产品经理认为:随着宝洁公司协力合作,更好地利用从CRP订货数据中获得的有关需求的改善信息,宝洁公司将实现进一步的成本节约;通过与供应商之间的更加有效的谈判,以及更好地利用实际需求数据进行计划和安排,在生产中还可以实现额外的成本节约;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的业务流程中,新的信息技术影响了各个环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新的信息技术支撑着整个环节的运转;宝洁是处于渠道核心环节的企业,它要将与自己业务有关直接和间接的上下游企业纳入一条环环相扣的渠道中,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渠道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增强了整个渠道在市场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我们从渠道管理涉及的主要领域来谈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渠道管理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产品服务设计、生产、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物流供应等;它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通过采用各种不同信息技术来提高这些领域的运作绩效;而信息系统的建立是需要大量信息技术来支撑的,在宝洁的整个运作流程中,新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对渠道的支撑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标识代码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基础信息技术构成;当中要特别提到电子数据交换ED I;EDI技术是指不同的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方法;EDI是实施快速响应QR、高效消费者响应ECR、高效补货等方法必不可少的技术;目前,几乎所有的渠道管理的运作方法都离不开EDI技术的支持;EDI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电子数据传输和交换、传输数据的存证、文书数据标准格式的转换、安全保密、提供信息查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供信息增殖服务等;第二层面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发的支持企业生产;在具体集成和应用这些系统时,不应仅仅将它们视为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而应深刻理解它们所折射的管理思想;宝洁深刻把握了这一点,更通过和IBM的合作,在更广泛的范围推广了它的应用;就在宝洁加快发展的脚步时,它依然没有忘了向信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宝洁希望完全根据实际销售结果发货,而不是基于预测;为了更接近这种实时要求,宝洁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具体成效包括:成本大大降低了;流程的改善带来了更优服务、更高效率和更低零售商成本……3 ECR的利用高效率的消费者反应ECR,内容是“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通力合作,及时对消费信息作出反应,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商品或服务;”核心内容有五个原则:原则1:向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原则2:确立商品供给链内部的合作关系原则3:建立高效率的物流;原则4:建立正确、及时的信息流;原则5:建立共同的费用评价方法在这些原则下,ECR提出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实行变革:1.高效率的商品归类;采取最新的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等,对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进行合理分类,统计分析各类商品畅销或滞销的原因;由于采用了电脑技术,这种分类变得非常容易,成本也很低;2.高效率的库存管理;通过对商品进行合理归类、统计等,利用有关的数据建立各类商品销量变动模型,并据此预测商品的销量,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商品库存量,既能减少了库存量,降低成本,又不至于脱销;3.高效率的促销活动;对于促销活动,ECR一改过去应用广告“狂轰滥炸”的形式,而是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积极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性能、优点和适用范围等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4.高效率地推出新产品;ECR对消费者的偏好反应迅速, 并在收集消费者偏好信息的基础上,快速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及时把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投放市场;与零售商、批发商和其他制造商、行业贸易协会和咨询公司合作,宝洁公司参与了渠道创新中的有效者反应ECR方法的开发,这一方法将使杂货零售连锁企业能够有效地与其他低成本的零售形式展开竞争;CRP是ECR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到1994年平均增长率月为止,总共有家渠道客户采用了与宝洁公司之音的CRP,宝洁公司超出26%的销售量是通过C RP来进行订货的;随着这些客户将CRP的使用扩展到新的产品系列和多个配送中心,预计到1995年年底,这些客户的总CRP需求将增加到宝洁销售额的3 5%;CRP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在为零售商降低库存水平和缺货的同时,管理增加了的库存存储单元的解决方案;CRP计划对宝洁及其分销商的另一个重要的收益是增加了销售额;整个订货流程的重新设计根植于“简化,标准化然后机械化”的哲理,减少大量人工操作;对于那些利用新的定价数据库来核实或确认采购床单信息的零售商来说,这导致发票扣减的大大减少,大大的提高了宝洁公司的总订单质量;从92到94年发标出错的概率降低了50%多,同一时期内,以有利于宝洁公司的方式解决的发票争议问题的比例增加了300%多;订货流程的重新设计在减少成本和提高质量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收益;定价方法的根本性调整改变了以前由于价格不稳定所带来的信息放大作用,消除了零售商提前购买的动机,从本质上提供不变的采购成本以及伴随一些灵活的折扣或提供用来开展零售商店促销的基金;不采用这种定价结构,想要提高渠道的物流效率几乎是不会有什么收益的,CRP的实施也是不可能的;价值定价法的实话使宝洁公司的价格变动次数从1992年的每天55次减少到1994年初的每天少于1次;新的定价方法虽然在销售额要低一些,但利润要强一些,而且将公司更好的地定位在:为忠于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根据价值定价的产品的基础上构造公司的未来;CRP、OSB和价值定向法的共同实施实现了有效率的库存补充,使整条链上的信息流及时、准确、无纸化,并能产生与消费相匹配的平滑、连续的产品流;并使以前盲目的促销更趋于理性,有效;从品牌管理到类别管理的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宝洁公司的管理层开始实话类别管理;类别管理方法为宝洁公司产品线的重构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在以前的结构下,品牌的重新构造或者合并是很难实现的;品牌经理仍然负责广告和有限的促销活动,但是类别经理制定总体的定价和产品政策,使宝洁公司能够消除较弱的品牌,还能够避免在同一渠道中的相似品牌之音,为争夺广告和分销资源而导致的冲突;向类别管理的转变,是公司将运营和产品线简化和标准化的努力相一致的,既可以清洁卫生许多不必要的库存存储单元也可以增加新的库存存储单元;库存存储单元的重新构建为消费都提供了更多的符合他们需要的产品选择,而能够更好的实现ECR;行业联合ECR方案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零售高从购买者向类别管理者的转变;类别管理是指零售商与供应商共同协作,将品类作为战略管理单元,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提高共同投资效益的管理过程;品类管理的关键零售商与供应商共享零售管理信息,分析研究影响品类业绩的因素,协调双方之资源,共同提高品类的销售及利润;品类管理是ECR高效消费者回应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扩大需求,最大化店内资源的主要手段;向类别管理的转变,对于零售高和宝洁公司都有好处;类别管理者的工作更好地定位在,掌握产品中的每一种产品产生的真实成本和利润;此外,类别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由宝洁公司定价政策和物流计划的简体带来的储存和搬运成本的节约;宝洁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完全实施;4下一步战略宝洁应当更专注核心业务,宝洁将CRP出售给IBM公司的资公司——集成系统解决公司,一方面是可以使零售商以同样的形式与供应商相互合作,增加了制造商采用CRP的可能性,在行业中创造了一种强大的标准化动力,另一方面,将合适的工作交给擅长的人,可以使整个CRP服务在运行和维护上更专业化,更具效率,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方面IBM无疑在信息系统方面堪称行业翘楚,由IBM运营的CRP对更广泛的使用群体而言,其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举动,将导致整个行业的进步和生产运营成本的大大降低,而且,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也有了稳步的提高,为这个流程的高速运转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而宝洁也能将集中其主要的精力用于品牌的发展和服务的提高,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另外,完善ECR战略;ECR战略通过有效率的库存分类、库存补充、促销和产品引进,能够实现销售空间和库存的最优化、订货流程中时间与成本的最优化、促销的总系统效率的最大化、新产品开发效率的最大化;在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店、消费者之间传递及时、准确、无纸化的信息流,达到与消费者匹配的平滑、连续的产品流;使渠道中的所有成员的成本下降,都能够受益;彻底实施行业联合的类别管理;向类别管理的转变所带来的潜在利润的提高能够很容易地超过CRP的成本节约;向类别管理的转变,对零售商和宝洁公司都有好处;类别管理者的工作更好地定位在,掌握产品类别中的每一种产品产生的真实成本和利润;宝洁公司的客户服务小组与类别管理者能够利用可靠的经济分析,证实他们管理的品牌应该被分配更多的货架空间或种类,因为宝洁公司品牌的每单位货架空加的零售利润比该类别中大多数其他产品要高;此外,类别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由宝洁公司定价政策和物流计划的简化所带来的储存和搬运成本的节约;但这一过程序要执行总裁强烈的要求以及变革的命令;。
一、并购背景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强劲复苏,美国企业本来就现金宽裕,加上股价持续了一年多的上涨提升了企业本身市价,要获得快速增长的欲望使企业掌舵人青睐于并购方式,不断跃跃欲试。终于在沉寂了三年之后,美国企业从冬眠中苏醒,于2004年末2005年初掀起了一轮汹涌的并购潮:摩根大通580亿美元收购美一银行;健康护理公司强生收购佳腾;美国移动电话运营巨头SPRINT收购NEXTEL通讯公司;甲骨文公司并购仁科公司,宝洁也不甘示弱,挺身加入了这股热浪中。
二、并购双方概况 (一)宝洁公司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3-2004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七,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七十四。
如今宝洁的产品每天都同消费者发生着二十亿次的亲密接触,它的大名是家喻户晓,旗下品牌更是耳熟能详。这些都离不开宝洁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成熟的品牌管理技巧和生动灵活的卖场推销战略。尤其是其“让品牌经理象管理不同的公司一样来管理不同的品牌”的品牌管理理念,使它各品牌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也为其赢得了品牌管理鼻祖的美名;同时它对消费需求采取“精耕细作”,实行产品细分战略,对消费者实施交叉覆盖,以最大限度占有市场。
而在中国,近十年来都是中国日化用品行业翘首,其各类日化产品一直是中国消费者首选。据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位国人拥有的十件日常洗化用品中,保守估计,至少有3件出自宝洁,可见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相当之高至于公司发展的历史,则是一个充满兼并和创新的过程。
(二)吉列公司 吉列公司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赛诸塞州的波士顿,销售一系列日用消费产品包括MACH3及VENUS品牌在内的吉列剃须刀、刀片及其他剃须用品、金霸王电池、欧乐-B手动及电动牙刷、博朗剃须产品及小家电。在全球14个国家的31个地区设有生产设施,员工总数超过3万,2004年的全球销售总额为103亿美元。
男性剃须业务是其主攻方向,因其对消费者的需求体贴入微而誉满全球,也为吉列公司赢得剃大王的美名,拥有坚强持久的品牌忠实度。如今该公司不仅在男士护理方面领先,在某些女性护理产品,如脱毛产品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百多年来,吉列公司善于将富有新意的想法变成日用消费品,尤其近年来发展迅速,2004年公司在净销售额增长、业务盈利、净收入方面都获得了两位百分数的增长量。这都与之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高级产品的战略密切相关,仅2004年就推出M3POWER(第一款电池驱动湿润型刮脸系统)和Venus diving shaving systerm(维纳斯可爱型刮脸系统)、Oral-B Sonic Complete(充电式音速牙刷)、Brush-Ups(口部护理产品) 、complete Skincare(男用完备的皮肤护理)产品线、高灵敏度电动剃须 、女用电力湿润型刮毛系统、Venus Disposable(最高级的女用一性剃 )等许多产品,可谓用心良苦。
吉列最大的股东是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哈萨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持股9600万股。它因帮助吉列反击恶意并购,在1989年就收购了吉列公司价值6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可谓渊源已久。
三、并购的动因及将带来的效益 (一)完善保洁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 宝洁对吉列爱慕已久。早在5年前,宝洁前任CEO德克·贾格尔就曾以非公开方式暗送秋波欲将吉列拥入怀中。但是,宝洁的多次求婚均遭到吉列的无情拒绝。现在两巨头有情人终成眷属,堪称门当户对:两者文化相近,合并之后容易磨合;在品牌经营、创新、规模以及进入市场的能力等核心方面又互为补充。难怪连股神巴菲特都感叹:这是一桩梦幻组合式的联姻。 1、两者都建立在领先品牌基础上。宝洁拥有16个十亿美元以上品牌,吉列拥有5个十亿美元以上品牌,合并后将拥有21个十亿美元以上品牌,在其业务三分之二的范围内将处于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2、两者都有积极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3、两者都具有全球规模,虽然一大一小,却不约而同地重视发展中国家业务的增长。 4、两者在健康及个人护理业务上互补有无。宝洁这个新娘,在女性个人护理产品方面魅力四射,婀娜多姿。宝洁了解女性的需求,并设法去满足,在美国,购买宝洁产品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女性,公司的营销目标也以女性为主;而吉列则在男性护理产品领域一展英雄气概,有着完整的产品线及丰富的知识,两者的结合无疑给宝洁的妩媚中增添了一份力量。依托佳洁士及欧乐-B品牌,宝洁和吉列在口腔护理技术上也互相补充,有利于更大程度的享受口腔护理这块蛋糕,从而打破佳洁士与高露洁市场份额的竞争均势。吉列的剃须刀业务尤其有望成为宝洁在全球超市中经销的Tide洗衣剂和Crest牙膏等消费品系列的自然延伸。此外,与吉列的合并,还可以使宝洁得以进军须后水以及电池及小家电市场。拥有庞大品牌组合的宝洁通过不断创新,可能更容易击败联合利华、金佰利等竞争对手,从而成为日用品市场的新霸主。
(二)强强联手,共创家业 过去,以活尔玛为首的零售巨头一直在对宝洁、吉列这样的供应商施加巨大的定价压力,以获得更便宜的进货吸引购物者。现在宝洁、吉列强强联手成为了一家人,活尔玛就很难在价格上各个击破了,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消费品行业的格局。显而易见,宝洁今后与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谈判时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在定价上赢得更话语权,在全球超市中占据越来越长、位置越来越好的货架,其对市场发号施令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强。
1、通过并购来获得更大的增长 与吉列联手之前,宝洁的产品诸如汰渍、帮宝适和伊卡璐等主要将目光瞄准女性用品市场,相比而言宝洁的产品比较成熟,改善空间有限,而吉列的产品增长速度很快,宝洁希望通过收购吉列来获得更大的增长。现在男性对护肤品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增速大大超过女性的需求。有专业人士预计,未来3年内商店的增长势头将更加迅猛。今天高达20%的男性使用护肤品,另外还有1/3的男性准备购买此类产品。男用护肤品市场直到现在基本上还未被充分开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十亿美元,嗅觉灵敏的宝洁当然关注男性消费者逐美的天性。牵手吉列之举,便是直接将触角伸入男性美容产品市场,大大扩张了产品的消费人群,使宝洁的美丽产业进一步扩容。剃须业务的市场领导地位,让吉列的品牌得以延伸到更广阔的男性用品领域,更有望成为宝洁在全球超市中经销的汰渍洗衣剂和佳洁士牙膏等消费品毓的自然延伸。
此外,从现金流角度来看,吉列一贯以高档新型剃须产品而著称,其产品利润丰厚。将这样一家公司纳入麾下,宝洁正在发展壮大的个人护理产品组合中将新添一个能带来丰厚现金流的生力军。宝洁/吉列合并后年销售额将超过600亿美元,一举超越年销售额约530亿美元的联合利华,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将沉重的竞争压力置于竞争对手之上。
宝洁以一个将品牌的技术用于另一个品牌的技术转化(technology transfer)的能力而闻名业界,吸纳吉列将有助于并购后公司产品的推广。例如,宝洁可能会将玉兰油的护肤技术用于吉列女性剃须 ,因为剃须 正日益加入护肤细节。它也可能加大产品的联合营销力度,比如将一种新香型的汰渍洗衣液与纤维柔顺剂共同出售。这样,拥有庞大品牌组合的宝洁,略施小计就可轻而易举地将联合利华、金佰利等竞争对手击败,稳坐全球日用品的第一把交椅,这种竞争力是业内人士所不能小看的。
2、通过并购,加大双方与上下游合作者的谈判地位 由于宝洁销售额中有18%来自于沃尔玛,沃尔玛一直采取压低宝洁价格的策略,有时甚至会先帮宝洁推广一款产品,打开市场后,就以更低价格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让宝洁先前的努力前功尽弃。沃尔玛之所以能够在合作中牵制住保洁,就在于宝洁销售额中有18%来自于沃尔玛,而沃尔玛销售额中仅有3.5%来自于宝洁——18%与3.5%的数据对比就体现了双方谈判筹码的相对大小。在同沃尔玛的搏弈中,吉列处境和宝洁类似。
那么,在宝洁以540亿美元大举收购了吉列后,合并后形成的新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600亿美元,超过竞争对手“联合利华”,成为业内最大企业。但合并的真正意义在于,新公司在沃尔玛的销售额从之前的87亿美元上升到100亿美元,虽然只占到沃尔玛销售收入的4%,但新归入宝洁旗下的风速3剃须刀和金霸王电池等拥有垄断地位的品牌增加了宝洁对沃尔玛的谈判地位。可以说,正是宝洁旗下拥有的21个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最著名消费品牌才是其对抗沃尔玛的最有力筹码。自然,因为收购,吉列也将获得对抗沃尔玛的有力筹码。
(三)双方股东及管理层的利益 股东的利益取向,往往在并购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宝洁/吉列的联姻过程中,身为美国吉列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就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他热衷于促成这桩缔造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公司的并购交易,使得交易在出现危险境地之时,最终得以继续下去。
宝洁以530亿美元收购吉列的交易在2005年1月中旬时曾处于危险境地,因为两家公司无法就并购价格达成一致。宝洁最初提出以每股50美元收购吉列,按照这一报价计算,每1股吉列股票将获得0.915股宝洁股票。促使两家公司重回谈判桌的关键人物包括吉列的并购顾问高盛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Henry Paulson及吉列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而巴菲特之所以如此积极促成双方的联姻,究其根源,还是与他的投资理念有关,即他一贯奉行的选择优质成长性公司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
早在1989年巴菲特就曾表示,持有吉列的股票,他每晚都可以安然入睡,因为他会想到第二天早上全球总会有25亿男性要刮胡子。他买进吉列股票的成本是6亿美元。对吉列股票的坚定信念主要还是基于他一以贯之的投资理念:长期持有,集中投资。巴菲特奉行长期投资战略,当公司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他大量买进,然后一直长期持有。这就是巴菲特著名的内在价值高于市面价值的投资理论。这次为他带来巨额投资回报的吉列股票,他就整整持有16年,而目前看来,他还会继续持有下去。当他想到还有另一半的女性每天都要护肤、洗发……而他即将持有全球最大家庭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股票时,他恐怕更是好梦不断了吧。“投资于这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对照巴菲特的投资原则来看,合并后的宝洁无疑也具有巴菲特所青睐的特点:全球最大的家庭用品公司、强大的竞争地位、优质的成长性公司。事实也正是如此,2005年1月28日,当宝洁宣布了收购吉列的交易,计划按0.975股宝洁股票换1股吉列股票的换股方式进行交易,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回报立时大增:吉列当天收盘股价猛涨12.9%,再创52周高点,达到51.60美元。这一涨使巴菲特持有的吉列股票总市值冲破了5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