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诵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26
传承文化诵读经典的演讲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传承文化诵读经典的演讲稿传承文化诵读经典的演讲稿(通用8篇)对于传承文化诵读经典的演讲稿,你会写吗?来看看吧。
100篇经典诵读篇目(2010-07-23 08:51:58)标签:经典诵读教育分类:经典共享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橘颂(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婷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术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久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4.国殇(屈原)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5.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诵读中华经典演讲稿5篇诵读中华经典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滋润人生。
中国的经典诗文,博大精深,已存高远,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了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_中学隆重举行经典诗文集体背诵比赛。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的发展,我们的中华经典诗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的极大兴趣。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研究学习中华经典诗文,开始想深刻的了解中国,而我们学习中华经典诗文注重的是传承祖国的民族文化。
不学习祖国的经典诗文会使我们离祖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远。
由于我们平时积累少,有些同学在引经据典时常常出错或者根本不会;有些同学把很多历史典故都张冠李戴。
这种情况让老师很痛心。
因此深入学习祖国的经典诗文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应成为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文明使者,让中华经典诗文走进每个学校,走进每个班级,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同学们,老师们!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
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
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这次经典诗文集体诵读比赛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诵读中华经典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经典,爱我中华》。
翻开传统文学的经典著作,指腹悄无声息地掠过一个个溢满灵动的字符。
伴随着幽幽的墨香,在五千年书海中徜徉,追寻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脉动,捕捉那刻骨铭心的心灵感触。
翻开《诗经》,攀登这座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令人心驰神往。
看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中华经典诵读朗诵稿5-7分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中华经典的诵读朗诵。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优秀的道德标准,是我们立身立业的重要指南。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中华经典的魅力吧!首先,我要为大家朗诵《论语》中的一段课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人格品质的道德建议。
君子坦荡荡,指的是有大气、胸怀开阔的人;而小人长戚戚,指的是心胸狭窄、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这句话告诫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心胸宽广,待人坦诚,不计较得失,而不是为了一点小事就心生不满。
通过朗诵这句经典的课文,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感悟,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朗诵《大学》中的一段课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
它告诉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承担重大责任,必须首先修炼内心,承受各种困苦和考验。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努力和坚持。
只有在经历了种种磨砺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才能成就自己的非凡事业。
通过朗诵这句经典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奋斗的力量和意义。
最后,我要给大家朗诵《红楼梦》中的一段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赞美之词,也是对真爱的美好诠释。
金风、玉露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美景,因为相遇而增添了无限的快乐和美好。
这句话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纯真、美丽、真爱的力量,也可以用它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浓厚的情感色彩。
中华经典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朗诵中华经典,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文化的美,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提升我们的修养和人格。
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朗诵,能够对中华经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经典诗朗诵稿篇一:经典诵读朗诵稿经典诵读朗诵稿,领,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合,我爱你-----祖国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合,:我爱你-----祖国,领,: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啊~我是你广袤大地上一棵稚嫩的幼苗~摇曳在你温暖呵护的怀抱~我是你无垠天空中一只飞翔的小鸟~鸣唱在你春风和煦的心头~,领,:我的血管里~,合,:涌动着黄河的波浪~,领,:我的心灵里~,合,:开放着文明的鲜花~,领,:我心中的理想~,合,:正展现在祖国蔚蓝的天空里。
,领,: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家~,领,:茫茫大海~,合,:是她广阔的胸怀~,领,:巍巍长城~,合,:是她坚强的脊梁~,领,:滔滔黄河~,合,:是她奔腾的血液~,领,:青藏高原~,合,:是她刚硬的臂膀……她—---就是我的祖国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世界最高坡。
我们的共和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威武强大~齐:《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篇二:放飞理想经典诗文朗诵稿放飞理想六,一,班经典诗文朗诵稿男: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女: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合: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齐: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女: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男: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合:让我们放飞自己的理想~齐:放飞理想~走向辉煌: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男: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女:身为祖国栋梁~我们要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凌云壮志~男:肩负祖国未来~我们要时刻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合:请欣赏《放飞理想》第一章:回顾历史~牢记使命。
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9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0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1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2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3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4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5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第16篇称象曹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50篇经典诵读篇目和内容2011-09-22 23:29:16|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传统经典(15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8、送杜少府之人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0、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1、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经典诵读活动形式:
1.个人朗诵:参与者可以独自朗诵一段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道德经》、《诗经》等。
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参与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小组朗诵:将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朗诵一段经典文学作品。
这种形式可以增强团
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参与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亲子朗诵: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共同朗诵一段经典文学作品。
这种形式
可以增强家庭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4.班级朗诵: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这种形式可以增强班级
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线上朗诵:通过网络平台组织线上经典诵读活动,参与者可以在家中自行录制和上传自己的
朗诵视频。
这种形式可以扩大活动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来。
6.朗诵比赛:组织一场经典诵读比赛,参赛者可以自由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诵。
这种形式
可以激发参与者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7.主题朗诵:设定一个主题,如“爱国”、“感恩”、“励志”等,让参与者围绕主题进行经典文学作
品朗诵。
这种形式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主题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8.配乐朗诵:为经典文学作品配上音乐进行朗诵,这种形式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感受到文学作
品的情感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
1 《读点经典》第一辑电子版本 目 录 经典语录........................................................................................................................................... 2 《论语》六则 ........................................................................................................................... 2 《孟子》三则 ........................................................................................................................... 3 《大学》二则 ........................................................................................................................... 4 《中庸》二则 ........................................................................................................................... 4 官箴一则 ................................................................................................................................... 5 红色语录三则 ........................................................................................................................... 5 散文选萃........................................................................................................................................... 5 苛政猛于虎 ............................................................................................................................... 5 劝学(节选) ........................................................................................................................... 6 牧民........................................................................................................................................... 8 刻舟求剑 ................................................................................................................................... 9 杂说(乊四) ........................................................................................................................... 9 爱莲说..................................................................................................................................... 10 清贫......................................................................................................................................... 11 论学问..................................................................................................................................... 13 我有一个梦想 ......................................................................................................................... 14 诗词撷英......................................................................................................................................... 16 君子行..................................................................................................................................... 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16 满江红..................................................................................................................................... 17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18 沁园春·雪 ............................................................................................................................. 18 自嘲......................................................................................................................................... 19 出益州..................................................................................................................................... 20 囚歌......................................................................................................................................... 20 冬夜杂咏 ................................................................................................................................. 21 名誉......................................................................................................................................... 21 楹联集锦......................................................................................................................................... 22 经典释名......................................................................................................................................... 24 《论语》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