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庆国庆 (1)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设计者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初步认识国家象征,知道国旗,国歌,国徽。
知道要尊重国家象征。
教学重点认识国家象征,树立爱国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国旗、国徽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声音导入探究新知1、教师播放一段生日歌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会怎么过呢?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就要过生日啦。
那一天我们全国人民要一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呢。
2、国庆的由来师:谁知道国庆节的由来?生答(多媒体展示:国庆节的由来,1949年十月一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思考:今年的10月1日式第几个国庆节?揭示课题1、你知道关于国庆节的那些故事,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2、教师分享国庆节的故事,让大家懂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3、介绍国家象征: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五星天安门谷穗齿轮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我们应该尊重国旗,国徽,学会唱国歌(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国家象征?(2)这时应该怎么办?出示11页12页下四幅图讨论你该怎么做?教师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唱国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欢欢喜喜庆国庆10月1日是国庆节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五星天安门谷穗齿轮教学反思。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由来,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
2.认识国旗、国歌及国徽,初识国家的象征。
教学重点知道国庆的由来,认识国旗、国歌及国徽,初识国家的象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崇敬国旗、国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么庆祝你的生日的呢?(学生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祖国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日。
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过的吗?2.板书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
二、国庆节的由来1.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2.你想不想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呢?3.观看视频《1949年开国大典》片段,同学们边看边想,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教师讲述: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且向全世界宣布:中共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所以那一天震惊了世界,也轰动了整个中华民族,从此以后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的节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庆节。
(板书:国庆节10月1日)4.算一算:今年的10月1日是第-----个国庆节。
三、新中国的故事1.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血雨腥风,经历了万重艰辛,其中数以万计的中国儿女为此付出了鲜活的生命。
你们知道有哪些抗日英雄的小故事吗?(1)学生说故事(2) 观看视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小结: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前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新中国来之不易啊!我们要珍惜和热爱这来之不易的家!2.出示图片:为了纪念逝者,鼓舞生者,各地建立烈士陵园,并把9月30日定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在那一天,我们也要特别的向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
板书: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四、认识国旗、国徽、国歌(一)出示国旗图片1.这是什么?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一颗大星代表什么?四颗小星代表什么?教师讲述: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星围着一颗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了解自己的祖国,懂得国庆节的由来,对革命先烈满怀敬意。
2、通过学习,让学生从细节做起,珍爱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懂得基本礼仪,做到行为文明。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从细节做起,珍爱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懂得基本礼仪,做到行为文明。
课前准备:1、中国地图。
2、50面手挥小国旗,作为答题奖品,也是演唱《国家》时的道具。
3、课件。
课前谈话:1、小朋友,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过生日的?2、有谁知道自己的妈妈是哪一天过生日?点评:有的同学知道妈妈的生日,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有的同学还不知道妈妈的生日,今天回去问一问,把这个重要的日子也记在心里。
教学过程:一、祖国妈妈的生日1、师:课前我们交流了自己的生日,有蛋糕、有美食、有礼物,有家人朋友相伴,过生日真快乐啊!有的同学还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真有孝心!其实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妈妈——祖国妈妈(教师手指中国地图)她也有自己的生日,你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板书:10月1日】2、【开国大典图片】师: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课件)从这一天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一天意义非凡,它就成了我们的国庆节!【板书:国庆】齐读:10月1日是国庆节3、填空:今年2019年的10月1日是第__70__个国庆节。
指名学生完整地读一读:2019年的10月1日是第70个国庆节。
4、再过几个月,国庆节就要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欢欢喜喜为我们的祖国妈妈庆祝她的70岁生日吧。
【板书课题:欢欢喜喜庆】齐读课题。
二、隆重的阅兵仪式1、为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国家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出示阅兵仪式的图片。
(课件)3、交流: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及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
三、回忆历史、缅怀先烈1、过渡:新中国从风风雨雨中一路走来,不计其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未来献出宝贵的生命,更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欢欢喜喜庆国庆-1(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知道如何庆祝国庆节。
3.培养爱祖国、敬爱国旗、尊重国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重、自强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壮丽。
2.如何让学生理解爱国的内涵和外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国庆教学目标1.认识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知道如何庆祝国庆节。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手段和方法: - 讲授。
- 示范。
- 互动。
教学内容: 1. 先给学生放一段视频,内容为:拥抱祖国,我们共奋斗! 2. 请学生表示家乡的风俗和习惯。
3. 介绍国庆节的来历及意义。
4. 请学生表述庆祝国庆节的方式和活动。
教学时间安排40分钟左右。
教学效果评估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 你们对国庆节有什么感受?3. 国庆节有哪些活动?第二课时:制作手工国旗教学目标1.制作手工国旗。
2.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重、自强的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手段和方法: - 示范制作。
- 答疑。
教学内容: 1. 准备红、黄、五角星、两根长竹签等材料。
2. 模仿老师示范,学生自己制作国旗。
教学时间安排60分钟左右。
教学效果评估让学生评估自己制作的国旗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达到了制作手工国旗的目的?四、课堂拓展1.展示学生制作的国旗。
2.召集全班学生,举行一次学校或社区的小型国庆庆祝活动。
3.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国庆有关的歌曲、故事或诗歌。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置了两个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产生爱国情感,培养爱祖国、敬爱国旗的思想。
但是,在课堂上有一些学生没有那么积极参与,可能是因为本节课程的设计不够生动有趣。
下一步的教学,可以多结合游戏和实地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国庆的快乐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课题:3.欢欢喜喜庆国庆(一)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时间:第3 周星期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初步认识国家象征,知道国旗,国歌,国徽。
知道要尊重国家象征。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方式了解身边的人是怎样建设祖国的,他们将会怎么过国庆节。
教学重点认识国家象征,树立爱国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国庆节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生日歌。
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会怎么过呢?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就要过生日啦。
那一天我们全国人民要一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呢。
2.国庆的由来。
师:谁知道国庆节的由来?(生答)思考:今年的10月1日是第几个国庆节?3.揭示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
二、教学活动1.你知道关于国庆节的那些故事,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2.教师分享国庆节的故事,让大家懂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3.介绍国家象征: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五星天安门谷穗齿轮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尊重国旗,国徽,学会唱国歌。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国家象征?这时应该怎么办?出示11页12页下四幅图讨论你该怎么做?4.小调查:调查身边的人,他们的职业,他们是怎么庆祝国庆节的?5.国庆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都怎么庆祝国庆节?6.国家法定假日。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生一起交流。
四、拓展学唱国歌。
五、作业布置做国庆节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3.欢欢喜喜庆国庆10月1日是国庆节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五星天安门谷穗齿轮教学后记。
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让学生了解安全、文明、和谐过节的重要性。
3.能够掌握简单的国庆节礼仪和常见的国庆节庆祝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对中国国庆节的理解和认知。
难点:如何让学生了解如何文明、和谐地过节。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图片、音乐、小礼品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播放国庆节庆祝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欢乐的氛围。
2.教师展示中国国旗和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哪里?3.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国庆节。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讲解中国国庆节的含义和由来,让学生了解国庆节是庆祝什么的节日。
2.展示和讲解国庆节常用的国旗、五星、绿色植物等装饰品的含义。
3.介绍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如:阅兵、升旗仪式、烟火晚会等。
4.讲解国庆节的礼仪,如:向国旗鞠躬、唱国歌。
三、活动环节(30分钟)1.小区巡游:孩子们佩戴着国旗、五星标志,带着国庆节的欢笑和热情,沿着小区的道路周游,走过每一段颜色缤纷的路,感受节日的氛围。
2.制作国庆节手工:教师提供各种颜色的纸、贴纸和国旗模板等,让学生制作国旗、五星、绿色植物等装饰品。
制作完成后,可以到教室门口陈列,一起庆祝国庆节。
四、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手工活动的心得和感受,让学生有机会表述自己的想法。
2.教师跟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国庆节的认识。
五、巩固作业(5分钟)让学生画出自己对国庆节的印象图,可以描绘国庆节庆祝活动、装饰品、国旗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提高对国庆节的认知和情感。
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国庆节及其意义。
2.学习国旗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形状、含义等。
3.学习手折国旗,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五角星的图形,让学生猜猜它代表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国庆节。
授课
1.讲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要庆祝什么。
2.介绍国旗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形状和含义等。
让学生观察国旗,体验红色、黄色、五星等特征。
3.领读《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朝气和力量。
4.在讲解的基础上,示范手折国旗,并让学生跟着折叠,一起完成手折国旗。
练习
1.学生按照教师示范,利用纸张练习折叠国旗。
2.将折好的国旗挂起来,让学生欣赏、回味。
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记忆。
2.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之情。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简单地了解中国国庆节及其意义。
2.学生能够辨别国旗的颜色、形状和含义。
3.学生能够完成手折国旗,并理解其含义。
4.教师能够准确、流畅地讲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预测
1.学生在完成手折国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国旗的含义,增强爱国情感。
2.学生将在课后对国庆节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