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83.38 KB
- 文档页数:3
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并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这几年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较为适合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工作室1 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
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优劣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将影响到学生能否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按照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并且要求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新的技术成果和科学管理方式,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从中也可以看到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交叉专业,它与人们使用的产品、生活的环境以及人们的休闲都息息相关,这就更要求我们要根据区域的特点和专业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探索一种适合高职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具备更多较快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现阶段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艺术设计企业的大量走访和调研、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我们从中发现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2.1 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先理论再实习的教学模式,没有明显地提高学生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没有兴趣,对专业缺乏认识,导致对实践阶段的学习缺乏重视,缺乏学习的动力。
2.2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往往不能完美的结合,学生们比较适应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而对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可持续学习的自主动力。
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高职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与建议,高职艺术设计课教学要充分和市场相联系,体现其社会性和应用性,具体表现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市场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作者简介]林雅尔(1977- ),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
(江苏苏州 215000)[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08-02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从诞生的这一天起就担负着双重任务,即一面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另一面又直接为社会培育一批专业艺术设计人才。
由于其双重性和发展的阶段性,这注定了艺术设计课的教学是十分艰难的。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转轨过来的,高职设计教育照着本科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和模式上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在现行高职教育体系下,本科教学模式不一定能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特点。
除此之外,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能力差,如何面对自己的施教对象,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这是高职学校最重要的问题。
本文针对近年来高职学校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的现状,笔者作一些阐述和思考。
一、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困境1.招生状况不容乐观。
从现实方面来看,全国多个省市高考考生人数都在降。
据教育网上的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比2008年约减少30万。
而据江苏省考试院统计,2010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52.7万,比2009年的54.6万减少近2万。
据统计,江苏18~22岁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正呈下降趋势,2010年江苏共有52.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2009年的54.6万人减少约1.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