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化学高二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同步练习.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44.38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试题2一、选择题1. 在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是( )A.取代→消去→加成B.裂解→取代→消去C.取代→加成→氧化D.取代→消去→水解2.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的结构有几种()A.2 B.3 C.4 D.53.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A.A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 B.B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C.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D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5. 下列过程最终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A.C2H5Cl中加入AgNO3溶液B.NH4Cl中加入AgNO3溶液C.CCl4中加入AgNO3溶液D.CH3Cl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直接加入AgNO3溶液6. 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可能得到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的是( )A.CH3CH===CH2与HCl加成B.CH3CH2CH2Cl在碱性溶液中水解C.与H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D.CH3CHCH2CH3Br与NaOH醇溶液共热7. 如下图所示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8. 已知有机物A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产物C和溶液D。
C与乙烯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高聚物。
而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9. 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Cl2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10. 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n个—CH2—,m个,a个—CH3,其余为—Cl,则—Cl的个数为( )A.2n+3m-a B.n+m+aC.m+2-a D.m+2n+2-a1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荷原子团或原子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
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的是()A.CH3OH B.C.D.2.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溴乙烷与NaOH 醇溶液共热B.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C.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共热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3.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A.NaClB.NaHSO4 C.NaOH D.乙醇4.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CH3I B.CH3OH C.(CH3)3COH D.(CH3)3C﹣CH2C15.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蔗糖B.葡萄糖C.蛋白质D.油脂6.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①加入AgNO3 溶液②加入NaOH 溶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HNO3 酸化.A.②③⑤①B.④③⑤①C.④①⑤D.②③①⑤7.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B.CH3 CH2Br C. D .CH2ClCH2CH38.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蛋白质B.油脂C.蔗糖D.葡萄糖9.下表为部分一氯代烷的结构简式和一些性质数据.下列对表中物质与数据的分析归纳错误的是()B.一氯代烷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着支链的增多而升高C.一氯代烷的沸点随着碳数的增多而趋于升高D.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数的增多而趋于减小10.水解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物质不能水解的是()A.油脂B.淀粉C.蛋白质D.葡萄糖11.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适合由相应的烃制得的是()A.B.C. D .12.乙酸乙酯在NaOH 的重水(D2O)溶液中加热水解,其产物是()A.CH3COOD,C2H5OD B.CH3COO N a,C2H5OD,HOD C.CH3COONa,C2H5OH,HOD D.CH3COO N a,C2H5OD,H2O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14.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5.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A.乙苯B.全氟丙烷C.氯乙烷D.氟里昂1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产物正确的是()A.蛋白质﹣﹣葡萄糖B.淀粉﹣﹣葡萄糖C.纤维素﹣﹣氨基酸D.脂肪﹣﹣维生素17.松节油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消去反应,最多可有()种有机产物.A.3 种B.4 种C.8 种D.11 种18.下列不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CH3CH2OH→C H2=CH2↑+H2OB.CH3CH Br CH3+N aO H→C H3CH=CH2↑+N a Br+H2OC.CHClCH2Cl+2NaOH→C≡CH+2NaCl+2H2OD.2CH3OH→CH3﹣O﹣CH3+H2O19.3﹣氯戊烷是﹣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6H9Cl3B.3﹣氯戊烷属于烷烃C.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 种D.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 种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A.C6H5Cl B.CH2=CHCl C.CH3COCl D.CH2Br2二.填空题(共10 小题)21.实验室用少量的溴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1)烧瓶A 中发生的主要的反应方程式:CH 3CH2OH CH2=CH2↑+H2O .(2)安全瓶B 可以防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 中的现象: B 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3)在装置C 中应加入c(填字母),其目的是除去CO2和SO2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4)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b 洗涤除去.(填字母)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5)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22.1,2 一二氯乙烯有如图两种结构.试回答下列问题:(1)A、B 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填“相同”或“不同”,下同),分子极性不同;(2)A、B 两种分子在CCl4 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B ;(3)将A 、B 加入Br2 的CCl4 溶液中,可得物质C ,则C 的结构简式为CHClBrCHClBr ,C 物质有(填“有”或“无”)手性异构体.23.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进行命名:(1)CF3Br: 1301 ;(2)CF2Br2: 1202 ;(3)C2F4Cl2:2420 或242 ;(4)C2ClBr2: 2012 .2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乙醇、浓H2SO4、溴化钠和少量水的混合物来制备溴乙烷,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一)溴乙烷的制备及产物的检验:设计了如图1 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是三颈烧瓶.(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abc .(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Br2 的生成c.减少HBr 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3)加热片刻后,A 中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该橙红色物质可能是 Br2 .(4)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还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氢等.①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氢: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 装置检验.B、C 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硝酸银或石蕊试液(答出一种即可)②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乙醚: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含有“﹣CH2CH3” 基团,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不正确,溴乙烷中也含乙基(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c .(填字母)a.NaI b.NaOH c.NaHSO3 d.KCl(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用如图2 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溴乙烷的性质:Ⅰ:在试管中加入10mL6mol/L NaOH 溶液和2mL 溴乙烷,振荡.Ⅱ:将试管如图2 所示固定后,水浴加热.(1)观察到液体不分层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 溶液已完全反应.(2)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 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3 装置.A 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乙醇,若无A 试管,B 试管中的试剂应为溴水.2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1,2 一二溴乙烷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加热及夹持设备已略).有关数据列表如下:(1)装置G 的名称为连通滴液漏斗,G 中药品为1,3 的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写出制备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H2OH C H2=CH2↑+H2O(2)装置B中长直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3)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E 中大试管,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1,2﹣二溴乙烷易凝结成固体而发生堵塞(4)某学生发现反应结束时,G 中试剂消耗量大大超过理论值(装置不漏气),其原因是副反应发生或反应太剧烈乙醇部分挥发(5)有学生提出,装置F 中可改用足量的四氯化碳液体吸收多余的气体,其原因是尾气的成分是乙烯和溴,二者都易溶于四氯化碳(6)若消耗无水乙醇的体积为100m L,制得1,2 一二溴乙烷的体积为40mL,则该反应的产率为 27.26% .26.为检验利用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 1 )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2Br+NaOH C H2=CH2↑+NaBr+H2O ;(2)试管a 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3)若省去试管a,试管b 中试剂为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7.在体育比赛场上,当运动员受伤时,队医常常在碰撞受伤处喷洒一些液体,已知该液体是一种卤代烃(RX).(1)在该卤代烃中加入NaOH 水溶液,加热后再往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该卤代烃是氯代烃:若出现浅黄色沉淀,则证明该卤代烃是溴代烃.(2)若该卤代烃可由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则该卤代烃与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的方程式为CH3CH2Cl+NaOH CH2=CH2↑+NaCl+H2O ,该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28.请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编号)填写在表格对应类别中.验证溴乙烷的性质:Ⅰ:在试管中加入10mL6mol/L NaOH 溶液和2mL 溴乙烷,振荡.II:将试管如图1 固定后,水浴加热.(1)观察到液体不分层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 溶液已完全反应.(2)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 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2 装置.A 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乙醇,若无A 试管,B 试管中的试剂应为溴水.30.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 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 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 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1)烧瓶a 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 .(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Br2→CH2BrCH2Br .(3)安全瓶b 可以以上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 中的现象: b 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甚至溢出.(4)容器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烯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6)e 装置内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Br 和Br2 等气体,防止大气污染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的是()A.CH3OH B.C.D.【解答】解:A.CH3OH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 错误;B.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甲基﹣1﹣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2﹣甲基丙醛,故B 正确;C.(CH3)2COHCH3 不能氧化生成相应的醛,故C 错误;D、物质不能氧化生成相应的醛,能得到相应的酮,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得到1﹣丁烯,故D 错误。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易错题训练一、单选题1.某些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剂三氯生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癌症,已知三氯生的结构简式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氯生的分子式为:C12H6Cl3O2B.三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推知CH4是正四面体C.三氯生能与NaOH溶液反应D.常温下,三氯生易溶于水2.卤代烷C5H11Cl的结构有八种,其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的结构有A、二种B、三种C、四种D、八种3.下列除杂方法(括号中为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可行的是()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烧碱,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分液)4.某烯烃CH3CH=C(CH3)2是由卤代烷消去而生成,则该卤代烷的结构有()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5.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①为C—X键,②C—H为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C.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D.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6.为了检验某溴代烃中的溴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A.取溴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
B.取溴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
C.取溴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
D.取溴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C.鉴别乙烯和苯:向乙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8.组成为C4H9Cl的卤代烃,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A.两种B.三种C.五种D.四种9.某饱和一卤代烃发生消去后,若可得到三种烯烃,则该饱和一卤代烃至少有几个碳原子()A.5 B.6 C.7 D.810.某共轭二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二烯烃与Br21:1加成后的产物可能有A.1种B.2种C.3种D.4种11.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发生一元氯代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有两种结构,则原C3H6Cl2应是( )A.1,3二氯丙烷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D.2,2二氯丙烷12.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发生一氯取代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则原有机物(C3H6Cl2)应该是A.1,3—二氯丙烷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D.2,2—二氯丙烷二、填空题13.烯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面的框图进行反应。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知识归纳一、卤代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2.通式及官能团通式为R—X(X为卤素),官能团是__________。
3.分类按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种类的不同,分为氟代烃、__________、__________、碘代烃。
4.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大多数卤代烃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溶解性:卤代烃都__________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5.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二、溴乙烷1.物理性质无色__________体,沸点38.4℃,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2.分子结构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①化学反应溴乙烷与NaOH 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消去反应的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__________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X 等),而生成含__________化合物的反应。
三、卤代烃的应用与危害1.用途:制冷剂、灭火剂、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化合物。
2.危害:含__________可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
【答案】一、1.卤素原子 2.—X 3.氯代烃 溴代烃4.(1)液体 固体 (2)不 5.强 偏移 较强 极性二、1.液 大 难 2.C 2H 5Br CH 3CH 2Br —Br3.(1)C 2H 5Br+NaOH −−→水△C 2H 5OH+NaBr (2)①CH 3CH 2Br+NaOH −−−→乙醇△CH 2=CH 2↑+NaBr+H 2O ②一个分子 不饱和键 三、2.氯、溴的氟代烷重点一、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取代反应1.取代(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CH2Cl2l2F2C.D.2、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B.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醇C.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3、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的是( )A.CH3—CH2—CH2—ClB.C.CH3—CH2—CH2—BrD.4、下列有机物,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1-溴丁烷B.2,2-二甲基-3-溴丁烷C.3-氯戊烷D.2-甲基-3-氯戊烷5、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又可生成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乙烯的条件是氢氧化钾的水溶液B.生成乙醇的条件是氢氧化钾的水溶液C.生成乙烯的条件是在170℃下进行D.生成乙醇的条件是氢氧化钾的醇溶液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CH Cl3B.C.D.7、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加入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观察下层是否变为橙红色B.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8、下列有关氟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氟氯烃是一种含氟和氯的卤代烃B.氟氯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有毒C.氟氯烃大多无色、无臭、无毒D.在平流层中,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层的循环反应9、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A.B.C.D.CH3Cl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能溶于水B.该有机物不含官能团C.分子式为1485C H ClD.1 mol该物质能与26 mol H加成11、已知RCH=CH 24KMnO u u u u u u u u rRCOOH+CO 2,如图表示4-溴环已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 .氯乙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硝基苯答案:D解析:解答:硝基苯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硝基化合物,不含卤素原子,肯定不属于卤代烃。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概念、卤代烃的判断,数卤代烃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分子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 2H 4Cl 2B .C 2H 3Cl 3C .C 2HCl 3D .C 2H 2Cl 2答案:C解析:解答:C 2HCl 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只表示一种纯净物,C 项正确。
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表示的有机化合物可能有多种结构,不一定表示纯净物。
3..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A .CH 3CH 2Br HBr →溶液△B .CH 3CH 2Br Br →2光照CH 2BrCH 2Br C .CH 3CH 2BrNaOH →乙醇溶液△CH 2===CH 2 HBr →CH 2BrCH 3Br →2光照CH 2BrCH 2Br D .CH 3CH 2BrNaOH →乙醇溶液△CH 2=CH 2 →溴水CH 2BrCH 2Br 答案:D 解析:解答:对此题而言,选择加成反应比取代反应要好得多,而使用加成反应,必须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显然D项的步骤较少,最后产率也较高。
分析:在有机物的制备反应中,应尽量选择步骤少、产率高、副产物少的合成路线。
4.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受紫外线辐射时产生Cl·原子,并能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将O3转变为O2B.Cl·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起分解O3的作用答案:C解析:解答:分析题给信息,总反应为O3+O·===2O2,Cl·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说明Cl·起催化剂的作用(ClO·是中间产物),反应的结果是将O3转变为O2。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试题3一、选择题1.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D.C7H15Br2.下列有机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CH2与HCl加成B.CH3CH2CH2Cl在碱性溶液中水解C.CH3CH2OH与浓H2SO4混合加热D.CH3CHBrCH2CH3与NaOH醇溶液共热3.某烃和C12充分加成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则原有机物一定是()A. 2-丁炔B.1,4-二氯-2-甲基-2-丁烯C.2-甲基-1,3-丁二烯D.1,3-丁二烯4.列选项的分子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6Cl2 B.C3H8 C.C2H6O D.C3H65.能够证明某卤代烃中存在氯元素的操作及现象是()A.在卤代烃中直接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6. 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2CHCH(CH3)2③(CH3)3CCH2CH3④(CH3)3CC(CH3)3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7. 已知苯跟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物.如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A.CH3CH3和Cl2B.CH2=CH2和Cl2C.CH2=CH2和HCl D.CH≡CH和Cl28. 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使溴水褪色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 H2反应D.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9. 下列有关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2Cl2有两种结构B.氯乙烯只有一种结构,而1,2二氯乙烯有两种结构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将其与过量NaOH水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后,再滴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浅黄色沉淀生成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时,乙醇的作用是催化剂10.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11. 下列有机物能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不饱和有机物的是( )A.1丙醇 B.2丙醇 C.(CH3)3CCH2Br D.2丁醇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D.1 molHOOCOOCCH3O与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能消耗5 mol NaOH13. 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
第二章第三节一、选择题1. 涂改液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文具,很多同学都喜欢使用涂改液。
经实验证实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或慎用涂改液B. 二氯甲烷沸点较低C. 二氯甲烷易溶于水,涂改液沾到手上时,用水很容易洗去D. 二氯甲烷为四面体的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涂改液中的很多成分对人体有害,污染环境,所以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涂改液;因为题目中描述二氯甲烷易挥发,因此可推断其沸点较低;二氯甲烷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因此涂改液沾到手上时,只用水很难洗去;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因为甲烷为四面体结构,所以二氯甲烷为四面体构型,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因此答案为C。
答案:C2. 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①C6H5Cl②(CH3)2CHCH2Cl③(CH3)3CCH2Cl④CHCl2—CHBr2⑤⑥CH2Cl2A. ①③⑥B. ②③⑤C. 全部D. ②④解析:根据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实质,分子中与连接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H3)3CCH2Cl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CH2Cl2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故其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此外C6H5Cl若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故C6H5Cl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B. 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为醇类C. 能发生消去反应D. 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A项,“-CH2Br”中碳原子的位置相当于苯环上氢原子的位置,所以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B项,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为,属于醇类;C项,相邻碳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苯环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甲醛 B. C 3CI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3. 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A.消去、加成、水解 B.取代、加成、水解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丙烯D 苯B. 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D.卤代烃都可发生消去反应 )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4.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C. 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D. 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 10: 7I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6.将1 -氯丙烷跟 NaOH 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冋分异构体有 (除它之外)( ) A. 2种B.种C.种D.种7.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化学式为 QH 5CI,沸点为12.3C ),A. CH 2—CHBr B. CH 3COCI C. CH2CI 2 D.C 6H 5BrA. CHs - CH? - CH2 - CH2BrB. CH>—CH- CH2 - CH2 - CH2CIC. CHsCID. CH2—CH- CH2 - C ( CH3) 2CH2CI8. 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 CH3CH 2Br 」八"宀 ' .CWCHOH ' 1 iH ;- 1 CH — CH CH z BrCHBr 「乙二醇---------------------------------------------- ---------------------------------------------- I T------------ *■B. CH^CH 2Br |广{C H BrC H Br "下:乙二醇C. CHCH 2Br ' ' H ":,「'CH2— CH^^T CH3CH 2Br - rCH^BrCWBr '二乙二醇--------------------------------------- r r---------- 1- -------------- ■*-D. CH3CH2Br ,J ' lh ',::'"".CH2— CH LCHBrCTBr 一 旷乙二醇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备乙烯时,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B. 将液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 NaOH 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C. 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 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 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D. 制取硝基苯时,应取浓 H 2SQ 2mL ,加入1.5 mL 浓HNO 3 ,再滴入苯约1mL ,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 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10•关于卤代烃与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卤代烃与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C. 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D. C 2H 5Br 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那么( CH3) 3CBr 也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填空题(共2题;共6 分)11. 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有下列几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_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12. 在下列有机物中: ① 溴乙烷,②乙醇,③ 丙醛,④乙酸,⑤甲酸甲酯,⑥ 苯酚,将符合题面的序号 填到下面空白处(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有 ;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其中一个物质的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 _________三、综合题(共3题;共23 分)13. 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氯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________ 。
第2章第3节卤代烃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 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 H0CH2CH0HCH0HB. CI^OHC. CH s COOCHCHD. CH3COOH2•将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A. HNO3B. COC. C2H5OHD. H2SC43.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戊醇(属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A. 5B. 6C. 7D. 84.常温下为气态的有机化合物是A. —氯甲烷B.甲苯C. 氯仿D. 1-氯丙烷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Q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A. 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 H个数之比为1:2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46•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常喷一种液体物质,使受伤部分表面温度骤然下降,减轻伤员痛苦,这种物质是A. 碘酒B.氟里昂C.氯乙烷D.酒精7.某饱和一元醇37克跟足金属钠充分反应,收集到 5.6升标况下的氢气,此醇是A. C4H9OHB. C3H7OHC. C2H5OHD. CH3OH&在常压和100 C条件下,把乙醇气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为A.2V LB. 2.5VLC. 3VLD.无法计算9. 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 已知:将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40C,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并生成乙醚,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OH T C2H5-O-C2H5 + H2O。
用浓硫酸与分子式分别为C2H6O和C3H8O的醇的混合液反应,可以得到醚的种类有A. 1B. 3C. 5D. 6A . CH 3CIB . CHC 3C . CH b =CHCID . CH 3CH 2Br19.己知维生素A 的结构简式可写为CF2OH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11 •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碱的作用是A .催化剂B .氧化剂12. 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 3 一氯丙醇(CICHbCfCfOH )-6- OH含量不得超过1ppm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答案:D解析:解答:硝基苯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硝基化合物,不含卤素原子,肯定不属于卤代烃。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概念、卤代烃的判断,数卤代烃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分子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2H4Cl2B.C2H3Cl3C.C2HCl3D.C2H2Cl2答案:C解析:解答:C2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只表示一种纯净物,C项正确。
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表示的有机化合物可能有多种结构,不一定表示纯净物。
3..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A.CH3CH2Br HBr →溶液△B.CH3CH2BrBr→2光照CH2BrCH2BrC.CH3CH2Br NaOH→乙醇溶液△CH2===CH2HBr→CH2BrCH3Br→2光照CH2BrCH2BrD.CH3CH2Br NaOH→乙醇溶液△CH2=CH2→溴水CH2BrCH2Br答案:D解析:解答:对此题而言,选择加成反应比取代反应要好得多,而使用加成反应,必须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显然D项的步骤较少,最后产率也较高。
分析:在有机物的制备反应中,应尽量选择步骤少、产率高、副产物少的合成路线。
4.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受紫外线辐射时产生Cl·原子,并能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将O3转变为O2B.Cl·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起分解O3的作用答案:C解析:解答:分析题给信息,总反应为O3+O·===2O2,Cl·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说明Cl·起催化剂的作用(ClO·是中间产物),反应的结果是将O3转变为O2。
分析:正确分析题给信息并且能够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B.卤代烃不属于烃类C.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答案:B解析:解答:卤代烃不溶于水,但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常温下,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液体或固体,A项错误;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B项正确;卤代烃也可通过加成反应制得,C 项错误;只有某些卤代烃是良好的有机溶剂,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性质,熟练掌握卤代烃的同姓是解题的关键。
6.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解答:由对称性分析知CH3—CH2CH—CH2—CH3CH3、中1、5,2、4号碳原子上的H的化学环境相同,因此3甲基戊烷的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只有1、2、3和取代基(甲基)上的H被取代后所形成的4种取代产物。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熟练掌握等效氢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7.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C.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答案:D解析:解答:检验氯乙烷中氯元素,氯乙烷可以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氯离子,也可以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离子,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如何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是解题的关键。
8.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B.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C.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可生成乙醇D.溴乙烷通常用溴与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答案:B解析:解答:CH3CH2Br中的溴不能与AgNO3发生反应,A选项错误;CH3CH2Br与NaOH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C选项错误;溴与CH3CH3的反应产物有多种,不能用来制备CH3CH2Br,D选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属于高频考点。
9.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答案:B解析:解答: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选项中的四种物质均为卤代烃;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的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
C、D项中的两物质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均没有相应的氢原子,A中无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分析: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的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答案:C解析:解答:A选项是CH4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取代的产物,A属于卤代烃;B选项是CH4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取代,另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氟原子取代,都是卤素原子,B 属于卤代烃;C选项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属于硝化物,不属于卤代烃;D选项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卤代烃。
分析:根据卤代烃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11.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的是( )答案:A解析:解答: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熔、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升高,同碳卤代烃随卤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分析:卤代烃都属于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
12.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答案:C解析:解答:卤代烃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产物,故分子中一定含有卤素原子;卤代烃一般难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为液体,也有气态卤代烃,如CH3Cl;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分子中,与卤素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卤代烃不但能由取代反应制得,也可由烯烃、炔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概念和卤代烃的性质以及卤代烃的制取方法。
13.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①C6H5Cl ②(CH3)2CHCH2Cl ③(CH3)3CCH2Cl④CHCl2—CHBr2⑤⑥CH2Cl2A.①③⑥B.②③⑤C.全部D.②④答案:A解析:解答:(CH3)3CCH2Cl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为与—Cl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CH2Cl2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其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此外,C6H5Cl若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故C6H5Cl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分析:熟练掌握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和反应需要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4.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发生水解反应,又可发生消去反应,现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取代—加成—消去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就可以引入羟基,而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分别引入一个羟基就需要首先在相邻的碳原子上分别引入一个卤素原子,这就需要得到烯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就可以得到烯烃:分析:本题考查以卤代烃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的选择,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卤代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乙烷与水互不相溶B.氯乙烷中含有两种官能团C.氯乙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氯乙烷的结构只有一种答案:B解析:解答:CH3CH2Cl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分析:本题考查氯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类型,题目难度不大。
16.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答案:B解析:解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有两类:一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如CH3F;二是连接卤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如(CH3)3CCH2Br。
分析:本题考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和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的条件,可以用排除法得到答案。
17.有机物CH3CH=CHCl可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正确的是(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答案:C解析:解答:该有机物属于不饱和卤代烃,具有烯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只有在发生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用稀硝酸中和之后,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明确卤代烃和碳碳双键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解答:一溴环己烷无论发生水解反应还是发生消去反应,都能产生Br-,甲不正确;Br2不仅能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使其颜色褪去,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使颜色褪去,乙也不正确;一溴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变浅或褪去,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醇也会还原酸性KMnO4溶液而使溶液紫色变浅或褪去,丙也不正确。
可行的实验方案是:先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和过量的碱,再滴入溴水,如果溴水颜色很快褪去,说明有烯烃生成,即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反应的探究,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到实验方案的评价。
19.欲证明某一卤代烃为溴代烃,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的水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为溴代烃。
乙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冷却后,用硝酸酸化,加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为溴代烃。
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评价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方案可行B.乙同学的方案可行C.甲、乙两位同学的方案都有局限性D.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所涉及的卤代烃的性质一样答案:C解析:解答:甲同学让卤代烃水解,在加热冷却后没有用稀硝酸酸化,由于OH-也会与Ag+作用生成褐色的Ag2O,会掩盖AgBr的淡黄色,不利于观察现象,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有局限性;乙同学是利用消去反应让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变成离子,但是,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所以此法也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