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小学科学教师招考专业知识考试卷(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5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君山路小学武璇一、填空:(16分)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
2.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3.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4.、、、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周期约为小时。
6.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7.腐生细菌会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水和。
二、选择题:(6分)1.铁钉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水和空气并存②酸碱盐溶液③前两项均有2.以下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②病毒③真菌3.以下是夜行性动物的是。
①喜鹊②猫头鹰③燕子4.“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名称是。
①嫦娥工程②阿波罗计划③奔月计划5.采用警戒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①毒箭蛙②壁虎③枯叶蝶6.滑翔机是人们受到了下列的启示而发明。
①海鸥②蜻蜓③蝙蝠三、判断题:(8分)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2.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3.月球是一个没有刮风和下雨的世界。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干燥的环境中。
()5.“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学家伽利略提出的。
()6.物体运动时才有惯性。
()7.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8.昼夜更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形成规律性的影响。
()四、观察思考:(6分)右图为汽车前部打开的安全气囊,你知道汽车设置安全气囊目的是什么吗?这是为了,安全气囊为什么要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呢?。
五、连线:(8分)1.把天文现象与它们的成因连线。
2.下列物体是否容易生锈?请连线。
昼夜更替地球公转潮湿地方的小刀四季形成月球公转涂油漆的篮球架容易生锈月相形成日、月、地成一直线与盐水接触的铁钉不容易生锈日食形成地球自转包塑料外套的铁钉六、列举:(6分)在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格一分,共16分)1、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取出木板中的螺丝钉,合适的工具是。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3、铁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铁跟或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4、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在建造上使用了结构。
5、冬天的早上很冷,我要使自己热起来的方法有、。
6、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发光发热、、和产生沉淀等现象。
7、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主要是来源于。
8、太阳系是以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矮行星、慧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太阳的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是。
9、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个小时。
二、判断题(对的打“√”表示,错的打“×”表示,每小题2分,共20分)1、动植物在地下埋久了就一定会变成煤和石油------------------------(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有害的动植物消灭干净---------( )3、宇宙中时时刻刻都有新恒星产生,同时又有恒星灭亡------------( )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 )5、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 )6、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太空物质撞击而形成的------------------( )7、焚烧也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它有优点也缺点--------------------( )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9、<京都议定书>是一份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 )10、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放大镜镜片的凸度就越( )。
小学科学招聘考试试题一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对计2分,多答、错答或不答计0分)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B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格一分,共8分)1、___·___虽然不是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但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取出木板中的螺丝钉,合适的工具是螺丝刀。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薄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3、铁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铁与氧气或水蒸气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
4、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在建造上使用了结构钢。
5、冬天的早上很冷,我要使自己热起来的方法有慢跑、跳绳、打拳等。
6、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发光发热、气体的产生和产生沉淀等现象。
7、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主要是来源于太阳。
8、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矮行星、慧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太阳的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木星,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是金星。
9、古代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
二、判断题(对的打“√”表示,错的打“×”表示,每小题2分,共20分)1、动植物在地下埋久了就一定会变成煤和石油------------------------(×)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有害的动植物消灭干净---------(×)3、宇宙中时时刻刻都有新恒星产生,同时又有恒星灭亡------------(√)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5、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6、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太空物质撞击而形成的------------------(√)7、焚烧也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它有优点也缺点--------------------(√)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9、是一份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10、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20 分,每空 1 分)1 、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 、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3、我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国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
8 、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选择(10 分,每题 1 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 (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 )。
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四)、案例分析(10 分)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 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老师,应该是 15 颗。
选择题在小学科学中,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观察的特点?A. 系统性B. 主观性C. 客观性D. 重复性【答案】B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A. 提出问题B. 假设答案C. 得出结论D. 背诵课文【答案】D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A. 一天B. 一月C. 一年D. 十年【答案】C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答案】A以下哪个不是物质的基本状态?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对于小学生来说,此选项可能较难,可改为“雾态”)【答案】D(或“雾态”)下列哪个不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A. 显微镜B. 温度计C. 尺子D. 画笔【答案】D填空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________行星。
【答案】行星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________、表达交流。
【答案】假设答案;得出结论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生物圈科学实验要求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这是为了保持实验的________性。
【答案】可重复在科学分类中,动物和植物都属于________界。
【答案】生物水的三态是固态的________、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
【答案】冰简答题简述什么是观察,并举例说明。
【答案】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系统地收集、记录和分析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过程。
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或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描述科学实验中假设的重要性。
【答案】在科学实验中,假设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它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未知现象或问题提出可能的解释或预测。
假设的重要性在于,它指导我们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帮助我们得出结论。
通过不断验证或修正假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格一分,共16分)1、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取出木板中的螺丝钉,合适的工具是。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3、铁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铁跟或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4、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在建造上使用了结构。
5、冬天的早上很冷,我要使自己热起来的方法有、。
6、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发光发热、、和产生沉淀等现象。
7、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主要是来源于。
8、太阳系是以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矮行星、慧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太阳的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是。
9、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个小时。
二、判断题(对的打“√”表示,错的打“×”表示,每小题2分,共20分)1、动植物在地下埋久了就一定会变成煤和石油------------------------(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有害的动植物消灭干净---------( )3、宇宙中时时刻刻都有新恒星产生,同时又有恒星灭亡------------( )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 )5、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 )6、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太空物质撞击而形成的------------------( )7、焚烧也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它有优点也缺点--------------------( )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9、<京都议定书>是一份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 )10、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放大镜镜片的凸度就越( )。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评价与反思2. 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A. 生命科学B. 地球与宇宙C. 技术与工程D. 数学与逻辑3.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下列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用手拿取药品B.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C. 注意安全事项D. 清洗实验器材4. 下列哪个教学方法不适合小学科学教学?A. 探究式学习B. 讲授式学习C. 合作学习D. 任务驱动学习5.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B.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C. 形成科学态度与价值观D. 学会解数学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
2.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请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5.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并让学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自转》一课时,通过讲解、演示实验和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等方式进行教学。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共35分)请根据以下内容,设计一节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案:课题:《磁铁的性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磁极、磁性等。
2. 能够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磁铁的基本性质。
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教学难点:1. 磁铁磁性的理解。
2. 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片等实验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试题卷及参考答案(6)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新课程理论部分、填空。
(16分,每空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_________。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_________观、_________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________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_________者,也是新课程的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课程_________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________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具有__________的人。
(二)、简答4分)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二、专业知识部分(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前言】近年来,小学科学教师的招聘考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章节一:知识与技能】问题一:请简述物质的三态。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互相吸引,难以流动;液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比固态更为松散,可以流动,但容器中的液体表面上会呈现平面的状态;气态是指物质的分子非常松散,容易流动,几乎可以占据容器的所有空间。
问题二:请简述光的传播方式。
答案:光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方式。
在真空中和同种介质中,光线均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间,光线会发生折射。
光线撞上光滑表面后,会发生反射。
问题三:请简述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及差异;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基因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具有不同结构、功能、组成和范围的生态系统。
【章节二:教育教学】问题一:请简述探究式学习。
答案: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自己独立探究和实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角色,而是指导学生依据自行发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广泛地获取材料,进行观察、记录、分类、推理和表现,以达到探究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目的。
问题二:请简述多元评价。
答案:多元评价是指使用不同工具和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多种能力。
多元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多种参与和表现,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问题三:请简述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科学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为其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为其将来参与社会建设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