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印尼钛矿砂对华出口增长逾173倍
- 格式:doc
- 大小:659.50 KB
- 文档页数:6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基础化工指数 3795 沪深300指数 4890 上证指数 3347 深证成指 13555 中小板综指 12232相关报告1.《钛白粉价格年内新高,有机硅、氨纶价格高位-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0.12.6 2.《钛白粉、有机硅价格坚挺,周期产品高位震荡-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0.11.293.《钛白粉、有机硅等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行-【国金化工】行业研究...》,2020.11.224.《多数化工产品涨价持续,行业景气度上行-【国金基化】行业研究周...》,2020.11.165.《钛白粉、有机硅、氨纶、维生素E 价格上行-化工行业周报》,2020.11.7陈屹 联系人chenyi3@杨翼荥 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20090002 yangyiying @ 王明辉联系人wangmh @醋酸、尿素价格大幅上涨,粘胶短纤价格稳中有升行业观点⏹煤化工: 煤炭价格高位回落,煤化工基础产品价格小幅调整。
本周煤炭价格高位回落,单吨价格下降幅度约30元/吨,多数煤化工产品的成本支撑力度略有调整。
本周乙二醇价格上行,目前来看乙二醇价格仍然由油头产品主导,原油价格上行带动乙二醇油头原料石脑油价格上行,带动乙二醇成本支撑力度提升,本周乙二醇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65.68%,其中乙烯制73.34%,煤制53.21%,乙烯制开工大幅上行,需求端聚酯开工暂时维持相对高位;本周醋酸产品山东地区价格约为4900元/吨,较上周价格上行约100元/吨,本周行业开工率约为77.52%,其中河南顺达装置停车预计节前恢复,塞拉尼斯装置故障半负荷运行预计下周恢复,整体开工上行但供给压力尚可,产品价格预期将以小幅波动为主。
⏹化肥行业观点:化肥价格继续走高。
本周尿素价格继续大幅提升,山东及两河报价涨至2080-2150元/吨。
即将进入春耕季节,海外尿素价格也实现了大幅攀升,2021年以来,价格上行约30%以上,对国内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同时国内冬季持续地开工状态使得尿素供给相对低位,下游采购需求支撑较强,整体尿素维持高景气运行,本周气头尿素开工有所恢复,尿素日均产量13.58万吨,环比增加1.23万吨,行业开工率70.85%,其中煤头开工78.59%,环比增加2.08%,气头开工50.48%,环比增加28.68%,预计进入2月份尿素开工将逐步提升,下游工业生产按需采购,淡储形成一定支撑,建议持续关注装置动态;本周磷肥价格维持高位,华中地区55%粉状一铵价格2100-2200元/吨,价格小幅上行,二铵产品企业以发运前期订单为主,磷肥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一方面海外的一铵在2021年上行了近30%,二铵价格上行了15%,价格持续攀升对于国内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同时合成氨及硫酸价格持续上行,从成本端对于磷肥价格形成支撑,本周一铵开工相对平稳至63%,企业控量挺价意愿较强,二铵开工上行至69%,供给偏紧的状态略有缓解,企业以发运前期订单为主,预期春耕前以高位运行为主。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摘要】印度尼西亚作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频繁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本文通过分析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以及成因,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加强贸易合作和建立互信机制。
在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反倾销可能带来贸易摩擦和损害双方关系。
建立互信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强贸易合作可以带来双赢局面,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未来双方应继续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双边贸易关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现状,成因分析,应对策略,加强贸易合作,互信机制,重要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引言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长久的贸易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印度尼西亚对华贸易规模逐渐扩大,双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贸易摩擦的增多。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华出口产品遭到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
许多印尼企业因为涉嫌在出口产品中存在倾销行为而面临中国政府的处罚和限制。
这对印度尼西亚的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损失和就业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印度尼西亚政府需要认真分析反倾销的现状和成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维护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这不仅对双方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秩序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1.2 问题提出印度尼西亚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往往过度依赖单一的手段,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对华贸易关系的紧张和不确定性,对双方经济发展不利。
印度尼西亚在制定反倾销政策时,往往缺乏客观和公正的立场,存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考量。
这种做法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和国际纠纷,影响双方经济合作的积极发展。
如何有效解决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问题备受关注。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为了更好地了解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现状成因1. 贸易不平衡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是导致反倾销问题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近年来印尼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其中钢铁、纺织品等产品的进口量明显超过出口量,这导致了国内市场的严重冲击。
2. 产能过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寻求市场,中国大量出口产品至印度尼西亚,这导致了当地产业的严重挤压和冲击,加剧了反倾销的问题。
3. 价格倾销在贸易中,价格倾销是一种常见现象。
中国对印尼市场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这无疑给印度尼西亚的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应对策略1. 加强监管印尼政府应加强对进口产品的监管,严格执行反倾销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并处罚涉嫌倾销行为的企业,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价格倾销的冲击。
2. 发展新产业面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压力,印度尼西亚政府应积极发展新的产业,拓宽出口渠道,减缓反倾销问题的影响。
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
3. 促进贸易平衡印尼政府应推动自由贸易与多边协议的签署,促进双边和多边贸易平衡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协调解决贸易纠纷,避免贸易摩擦扩大,为国内产业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4. 提高企业竞争力印度尼西亚政府应支持本国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应对价格倾销和产能过剩的能力。
5. 强化对外合作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印度尼西亚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协商,形成联合应对中国产能过剩和价格倾销。
可通过WTO等国际组织渠道,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和反倾销问题。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需要综合各方因素进行分析和制定,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企业的自主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华反倾销政策既是其对内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对外贸易保护的工具。
本文将从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与中国不同,印度尼西亚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对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能力有限。
由于面临中国制造业的挤压,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减少,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
2.中国商品低价倾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商品制造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商品以便宜的价格和良好的质量占据优势,这对印度尼西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3.贸易逆差扩大:印度尼西亚对华贸易逆差日益扩大。
根据印度尼西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印尼对华贸易逆差为329.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0.18%。
贸易逆差的扩大直接导致了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需求增加。
4.政策支持:印度尼西亚政府高度关注对华贸易逆差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反倾销。
比如2013年起,印度尼西亚实施了一系列关税提升措施,并对一些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了反倾销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1.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印度尼西亚应该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升印度尼西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加强国际市场拓展:印度尼西亚应该加强对其他国家市场的拓展力度,降低对华贸易依赖度。
通过开拓其他国家市场,引入新的贸易伙伴,减轻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并分散贸易风险。
3.完善贸易保护政策:印度尼西亚应该加强对本国产业的贸易保护,完善反倾销政策。
可以通过提高关税、采取非关税壁垒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低价倾销的冲击。
4.加强区域合作:印度尼西亚应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通过东盟内部的市场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力和抵御外来竞争的能力。
印度尼西亚印尼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印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新加坡加坡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12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泰国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越南综合越南报纸近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37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进口432.76亿美元,同比下降28.2%,贸易逆差51.21亿美元。
报道称,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降幅为14.2%,较前7个月高1.4个百分点,如剔除黄金再出口,降幅高达20.1%。
其中国内企业出口下降5.9%(如剔除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则下降10%),外资企业出口下降21.1%(如剔除石油出口则下降8%)。
在23种主要出口商品中,仅4种商品(煤炭、木薯、茶叶、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金额有所增长,其余商品出口金额大幅下降,如原油下降48.1%,咖啡下降17.7%,腰果下降13.5%,水产品下降7.9%等。
Rare Earth Information 2021.No.022020年我国稀土产品进出口统计分析一、稀土出口 2020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3.54万吨,同比减少23.49%,出口额3.44亿美元,同比减少21.88%,均价9.70美元/公斤,同比增加2.13%。
其中,稀土化合物出口约2.93万吨,同比减少25.90%,出口额约2.63亿美元,同比减少18.84%,均价8.99美元/公斤,同比增加9.55%;稀土金属出口约6193吨,同比减少9.60%,出口额约8080万美元,同比减少30.37%,均价13.05美元/公斤,同比减少22.98%。
详见表1。
2020年海关编码稀土产品出口数量排名前10的稀土产品约3.13万吨,占总出口数量的88%,出口额1.6亿美金,占47%。
其中,氧化镧出口数量约5177吨,居第一位,同比减少48.77%,出口额约1041.4万美元,同比减少51.92%;未列名氧化稀土出口数量5058吨,同比减少21.79%,出口额7871.7万美元,同比减少31.51%。
详见表2。
2020年按元素分类出口情况见表3。
镧类出口数量13322吨,占37.58%,同比下降31.32%,出口金额4008万美元,占11.65%,同比下降16.68%;铈类出口7587吨,占21.4%,同比下降16.73%,金额1746万美元,占5.08%,同比下降12.36%。
镧铈类合计占总出口量的58.99%,占总出口金额的16.73%。
镨类出口数量108吨,占0.31%,同比增长40.77%,金额538万美元,占1.56%,同比增长5.81%。
钕类出口数量634吨,占1.79%,同比减少29%,金额3239万美元,占9.42%,同比减少表1 2020年稀土产品出口统计分析市场MarketRare Earth Information 2021.No.0230%。
铕类出口量约4.8吨,占0.01%;金额28.8万美元,占0.08%。
2月份印尼对华出口铜矿砂突破1万吨据海关总署数据网站显示,2012年2月,我国自东盟进口矿砂、矿渣及矿灰8.369亿美元,是我国自东盟进口的第四大产品。
其中,以进口矿砂最多,进口额达8.36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占矿砂、矿渣及矿灰进口总值的99.9%。
进口较多的矿砂依次是镍、铁、铝、铜、锆、钛,进口额分别为2.77亿美元、2.41亿美元、1.67亿美元、7014.89万美元、3012.82万美元、2999.96万美元,较上月环比增长14.1%、80.9%、57.1%、10.1%、76.8%、-24.2%。
图1 2012年2月中国自东盟主要进口矿砂金额镍:2月,我国主要自印尼和菲律宾进口镍矿砂。
其中,我国自印尼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26.42亿千克,环比增长23.3%,金额为2.38亿美元,环比增长16.3%;菲律宾次之,数量为6.54亿千克,环比增长9.8%,金额为3813.2万美元,环比增长1.9%。
累计我国自这两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32.96亿千克,进口金额为2.77亿美元,分别较上月环比增长了20.3%、14.1%。
图2 2012年2月中国镍矿砂主要进口东盟国家情况铁:我国主要自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和越南进口铁矿砂。
其中,我国自印尼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16.99亿千克,环比增长82.1%,金额为1.36亿美元,环比增长78.1%;其次是马来西亚,数量为4.13亿千克,环比增长16.6%,金额为4489.81万美元,环比增长31.2%;再者是缅甸,数量为2.59亿千克,环比增长451.5%,金额为973.69万美元,环比增长455.8%;第四是越南,数量为1.37亿千克,环比增长54%,金额为1267.35万美元,环比增长55.5%;第五是菲律宾,数量为2.21亿千克,环比增长140.1%,金额为3303.93万美元,环比增长226.3%。
累计我国自这五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27.29亿千克,进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分别较上月环比增长了80.1%、80.9%。
1月份印尼钛矿砂对华出口增长逾173倍据海关总署数据网站显示,2012年1月,我国自东盟进口矿砂、矿渣及矿灰6.27亿美元,是我国自东盟进口的第五大产品。
其中,以进口矿砂最多,进口额达6.22亿美元,同比增长0.9%,占矿砂、矿渣及矿灰进口总值的99.1%。
进口较多的矿砂依次是镍、铁、铝、铜、钛、锆,进口额分别为2.43亿美元、1.33亿美元、1.06亿美元、6374.05万美元、3958.85万美元、1704.14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8.7%、-18.5%、15.4%、-53.9%、296.4%、192.9%。
图1 2012年1月中国自东盟主要进口矿砂金额
镍:1月,我国主要自印尼和菲律宾进口镍矿砂。
其中,我国自印尼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21.43亿千克,同比增长59.9%,金额为2.05亿美元,同比增长59.2%;菲律宾次之,数量为5.96亿千克,同比增长30.4%,金额为3743.89万美元,同比增长9.2%。
累计我国自这两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27.39亿千克,进口金额为2.4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2.4%、48.7%。
图2 2012年1月中国镍矿砂主要进口东盟国家情况铁:我国主要自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进口铁矿砂。
其中,我国自印尼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9.33亿千克,同比下降3.5%,金额为7640.45万元,同比下降2.8%;其次是马来西亚,数量为3.54
亿千克,同比增长42.7%,金额为3422.71万美元,同比增长51.1%;再者是菲律宾,数量为9192.11万千克,同比下降27.7%,金额为1012.69万美元,同比下降42%。
累计我国自这三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13.79亿千克,进口金额为1.21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8%和1.7%。
图3 2012年1月中国铁矿砂主要进口东盟国家情况
铝:我国主要自印尼进口铝矿砂,数量为24.09亿千克,同比增长4.5%,金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铜:我国主要自老挝和菲律宾进口铜矿砂。
其中,我国自老挝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2042.72万千克,同比下降0.5%,金额为4104.28万美元,同比下降21.8%;菲律宾次之,数量为1171.04万千克,同比下降59%,金额为2112.27万美元,同比下降48.2%。
累计我国自这两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3213.76万千克,进口金额为6216.56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4.5%、33.3%。
图4 2012年1月中国铜矿砂主要进口东盟国家情况钛:我国主要自印尼和越南进口钛矿砂。
其中,我国自越南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1亿千克,同比增长59.3%,金额为3548.5万
美元,同比增长267.7%;印尼次之,数量为2959.71万千克,同比增长14697.1%,金额为351.15万美元,同比增长17327%。
累计我国自这两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1.35亿千克,进口金额为3899.66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3.5%、303.2%。
图5 2012年1月中国钛矿砂主要进口东盟国家情况
锆:我国主要自印尼、泰国和越南进口锆矿砂。
其中,我国自印尼进口的数额最多,数量为995.1万千克,同比增长164.5%,金额为1414.77万美元,同比增长330.4%;其次是泰国,数量为72万千克,同比下降49.2%,金额为174.6万美元,同比增长1%;再者是越南,数量为63万千克,同比增长6%,金额为110.4万美元,同比增长68%。
累计我国自这三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为1130.1万千克,进口金额为1699.77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5.8%、199.6%。
图6 2012年1月中国锆矿砂主要进口东盟国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