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19.27 KB
- 文档页数:8
有趣的发现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有趣的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下面就来分享一下。
教案课时安排的微妙之处首先是教案中的课时安排。
在我教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案中的课时分配非常的合理,每个课时的时间都是充分的,既不会浪费时间,也不会过于紧凑。
尤其是在教书新的进度方案“宋歌学韵”(第6课)中,教案对于时间的安排更加的微妙。
整个进度方案分为三个课时,每个课时的时间大致是40分钟左右。
但是,在第一课时中,教案在拓展课时的安排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而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则更加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了学生对于知识点基础的打牢,又不失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机会,非常的恰到好处。
学生对于教材中细节的眼观六路其次是学生对于教材中一些细节的观察力和探究欲望。
在阅读教材《扫雷英雄》(第4课)的过程中,学生们非常仔细地观察了教材中的插图,特别是插图中的表情。
他们会发现,教材中的表情和文字表达的意思是相符合的,通过插图可以更好的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非常关注细节,以此来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延伸最后是教材所引导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延伸。
在教学进度方案中,有一些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人与自然》(第5课)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树叶的长相和叶脉的分布,去发现树叶之间的异同。
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还能够在思维上得到拓展和延伸,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材的优秀和教学的重要性。
教材的编写和教案的设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对于思维的拓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借鉴教材和教案中的优点,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有趣的发现》教案这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有趣的发现》教案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提问:达尔文是谁?(他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人,是一位的科学家)2、什么是“”?你能换一个词来代替它吗?(有名,对,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他第一个对生物的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了上帝造人的谎言。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
他花了 ___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对生物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着他的名字,这就是“”)3、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达尔文的一个小故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观察插图,达尔文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考察)2、简介太平洋:它是世界上的海洋, ___达17968万平方千米。
3、什么叫“考察”?(就是观察、调查)4、你怎么知道这是一个小岛?(四周是望不到边的海洋,达尔文站着的地方是一片陆地。
所以这是在一个小岛上。
)5、那么,小岛上的气候怎么样?(经常刮大风)你 ___出来的?(花草树木在风中摆动得很厉害,海上的风浪也很大)6、他考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研究昆虫)对,他面前就飞舞着许多大蝴蝶。
那么。
他在这个小岛上发现了什么现象?(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7、达尔文觉得很奇怪,你觉得奇怪吗? ___?大家讨论讨论(讨论后小结:除了“翅膀特别大”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就没有翅膀小一点的昆虫,这不是很奇怪吗?)8、出示句子: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7、有趣的发现
一、请将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
趣著考察因淹而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è bié bǐ jiào rónɡ yì yuán lái
shēnɡ cún yán jiū zhú jiàn fā xi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
现()较()鸟()容()
观()效()岛()究()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著名的()有趣的()重要的()认真地()慢慢地()仔细地()五、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
1、我()屋角有个马蜂窝。
2、爱迪生经过反复实验,终于()了电灯。
观察观看
1、老师组织我们去()《雷锋的故事》这部电影。
2、达尔文经过反复(),终于找到了答案。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达尔文捉来昆虫,反复观察,
找到了答案。
原来,岛上经常刮,那些
翅膀的昆虫,,就不大可
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
而那些翅膀,因为能
顶住,也。
可怜的是那些
翅膀的昆虫,由于很容易被刮到,便逐渐消失了。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_句话。
2、为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把表示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来。
有趣的发现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还认识他吗?他是谁?2.师述:对,他就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考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趣在哪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趣的发现。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达一起乘船到小岛上去考察一番吧。
好不好?二、指导朗读2-3第2自然段1.好,我们出发吧,来到小岛上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1)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2)你们刚才看到的蝴蝶和蚂蚁都是昆虫,小朋友,再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你们发现岛上的昆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再出示)2.这岛上的昆虫可真有意思,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小朋友,看到这些,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达和小朋友一样,看到这么奇怪的事情,他心中也有很多的问号,谁愿意来读好这句话。
(自由-指名-齐)小手不是很多,先自己读读看。
谁愿意来达尔文心中有很多的问题,想一想,应该怎么读?你读得真好,谁愿意和他比比看。
读得真好,而且,老师从你好奇的表情中也感觉到了。
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读一遍。
4.读的真棒,那么,遇到这些奇怪的事情,小朋友,你们想搞清楚吗?你们会怎么办呀?第3自然段1.达尔文他是怎么解决的呢?他找到答案了吗?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
2.他找到答案了吗?(找到了)他找到了什么答案呢?请小朋友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找找答案看?3.你也找对了,我们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出示:原来……消失了),请小朋友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同桌讨论讨论,课文写了哪几种昆虫?(1)同桌讨论好了,课文写了那几种昆虫呢?(指名交流——板帖)(2)你们说得很对,课文写了三种昆虫,有……4.那么,当大风吹来的时候,这三种不同的昆虫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请小朋友再读读这段话,认真想一想。
(交流板书:不会淹死也能生存逐渐消失)5.原来,当大风刮过来的时候,这三种不同的昆虫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下面请你挑选一种你想做的昆虫,表演一下当大风吹来的时候你的表现,等会儿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你表演的是哪种昆虫,可以站起来加点动作。
二年级课文《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要求德: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
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有趣的发现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有趣达尔文小岛昆虫翅膀观察比较因为生存研究重要(2)出示第3,m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
(3)指名试读课文。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2、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3、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四、当堂巩固。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岛因存二、分析理解。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读。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3、细读率4自然段。
(1)齐读。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指名试复述。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夏( )校( )容( )应( )复( )较( )究( )因(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有趣的发现说课稿《有趣的发现》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达尔文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岛上的昆虫翅膀都不同。
于是,他亲自去岛上观察,终于被他找到了昆虫翅膀不一的答案。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知识铺垫。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虫有一些相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翅膀特别小,还有的没有翅膀。
(教师用笔圈出同类,并分别标上“翅膀大”“翅膀小”“没翅膀”)二、揭示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与昆虫有关的小故事,名字就叫——(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2、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3、读了题目在你脑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小问号呢?4、学生质疑:(谁发现?在哪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要求:(1)标好小节号。
(2)读准生字字音。
(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词。
(出示下列词语)有趣达尔文小岛昆虫翅膀观察比较因为生存研究重要指名带读,正音后,再指名带读,开火车读。
(2)去拼音后,指名带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
(3)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评议。
3、范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读一读,巩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样记住每个生字的?指导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
上下结构——容、易、究。
左右结构——较、研。
半包围结构——达、存。
3、指导书写: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用它来说一句话吗?5、集体书空这些生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发现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材分析:课文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体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风。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堂_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能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读准字音。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生字卡。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教师预案一、质疑导入。
1、读题目质疑。
1、出示课题。
2、归纳学生质疑的问题:发现了什么?这个有趣的发现有趣在哪儿?是谁发现的?二、自读课文。
1、明确自学课文要求。
要求:借助音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理解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2、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三、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的音。
2、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读全文,大体了解四个自然段的内容。
4、比赛读课文。
1、出示生字。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生字:容存四、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练习描红、临写。
1、重点指导识记以下生字:容:注意两个八的写法。
复:注意下面是一个折文儿。
2、范写。
3、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和道理,学习达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有趣的发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学会本课堂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确良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破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重难点,关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3自然段,读中贯穿词语训练.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出示达尔文像)他就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你对达尔文有什么了解简介达尔文和《进化论》.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是讲述达尔文关于发现的一个故事的,这就是《7.有趣的发现》教师边述边板书课题.解题.(1)有趣是什么意思(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边讲教师边在题目旁打小问号.(3)齐读课题.初读课文自由练读文章.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和多音字.(2)读通文工中的长句.(3)标出文中的小节号.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一类生字词)一百达尔文反复比较生存容易研究1自已读读词.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正音:文反研:都是前鼻音.存:读平舌音.容声母是r易,研:读整体认读音节.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4 去掉拼音齐读词语.5.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组成语,或用生字说一句话.(2)(出示二类生字词)1自已读读生字词.2齐读生字词.3去掉拼音后,会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长句子多读几遍.5.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重点指导读通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第三\四句.6.齐读课文三、初步理解课文汇报内容1.刚才我们提的小问号有哪个可以擦去了剩余的问号我们下节课来解决.2.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生字词,巩固字音.2.分析字形.(1)自已先看笔顺表,自学生字.(2)有熟字记忆生字.鸟---岛交----较穷-----究在-----存开----研(3)哪个字难写,哪个同学可以当小教师教教大家3.指导书写.易: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平行,最后一撇比前面一撇长.达:里面的大最后一笔捺改为点.较:车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应是提.存:半包围结构,看准在田字格的位置.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
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
理,学习达尔文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
学精神。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
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提问:达尔文是谁?
(他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人,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2.什么是“著名”?你能换一个词来代替它吗?
(有名,对,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他第一
个对生物的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推翻了上帝造人的谎
言。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的规律。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物
种起源》,对生物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到今天全世
界的人都记着他的名字,这就是“著名”)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达尔文的一个小故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