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粉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制粉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制粉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制粉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ICS

Q/×××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分

Q/2012—4-20

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制粉分册)

2012-04-20发布2012-04-21实施

目次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磨煤机及其附属设备 (2)

4 SAIMO赛摩型电子称重式给煤机 (31)

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制粉分册)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分公司5×33OMW机组锅炉磨煤机、给煤机的检修规范、检修项目;检修周期、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等。适用于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电分公司5×330MW机组锅炉磨煤机及其附属设备、给煤机等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D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

DL/T74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设备使用、维修说明书

3磨煤机及其附属设备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分公司5×330MW机组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156t/h,锅炉属于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运转层以下封闭、固态排渣。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5台磨煤机,4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磨煤机配1台密封风机,共5台密封风机,密封风机用于磨煤机传动盘与磨辊处密封。

3.1磨煤机

3.1.1 设备规范

型号 ZGM80G -III Z-中速 G-辊式 M-磨煤机 80-磨盘辊道平均半径(cm)

标准研磨出力:≤38.3(当R90=20%,HGI=50。,Mar=10%,Aar≤20%)

电动机额定功率:335KW

额定功率285

额定电压: 6KV

电机转速: 990r/min

电机旋转方向: 逆时针(正对电机输出轴)

磨煤机磨盘转速: 38.2r/min 通风阻力:5750KPa

人磨一次风量: 13.47kg/s

磨煤及磨煤电耗率: 6-10 KW.h/t(100%磨煤机出力)

制造厂家: 北京电力设备厂

数量: 25台(每台炉5台)

磨煤机电动机

型号:YMKQ450-6型

额定电压:6000V

额定功率:335KW

额定电流:42A

额定转速:990r/min

旋转方向:逆时针(正对电机输入轴)

3.1.2 工作原理与结构简介

ZGM-80G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磨盘,减速后,输出转速是:990转/分。碾磨元件由三个沿磨盘滚道圆周按1200均匀固定布置。需粉磨的原煤从磨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辊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是经磨环,磨辊,压架,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

一次风进磨煤机风室后,按一定风煤配比通过喷嘴环并入磨内,烘干并输送经过碾磨后从磨盘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中煤粉至磨上部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完成粗细粉分离,合格煤粉经过分离器出粉管道送出,不合格煤粉重新落回磨内碾磨,煤粉混合物中重量大于一次风上浮力的石子煤及杂物由喷嘴环孔落入一次风室,在刮板作用下进入石子煤排渣箱,定时排下由人工(或由自动排渣装置排走)定期清理,清除渣料的过程在磨运行期间也能进行。

为减速机配用的稀油站用来过滤、冷却减速机内的润滑油,确保减速机内的良好润滑。

磨煤机配用的高压油泵站,其作用是通过加载装置对磨辊加载并和排渣系统连锁,控制排渣系统排渣。

每台磨煤机配用的一台密封风机,也可几台磨共用一台密封分机,用于磨煤机传动盘与磨辊处密封和拉杆关节轴承处密封。磨煤机维修时,在电动机的尾部连接盘车装置。

3.1.3 磨煤机主要零部件材料及标准见表1

零件名称材料牌号标准代号

1 辊套、衬瓦Cr2021 Q/DL01.J301-1998

2 辊轴38CrMoAL GB/T3077-1999

3 传动盘HT25-47 GB/T9439-1988

4 喷嘴高铬铸铁

5 铰轴#45调质GB/T699-1999

6 机座、机壳

分离器

Q235-A JB/ZQ400.3-86

3.1.4 大修周期、小修周期

磨煤机检修周期由设备状态确定,一般经验值为累计运行6000小时大修一次,累计运行3000小时小修一次。

3.1.5 磨煤机的检修:

3.1.5.1 磨煤机小修(磨煤机停机时维护、保养项目)

(1)分离器

检查分离器操作器扳手活动情况、各注油孔注润滑脂。

检查折向门门板的磨损情况,清理挂在折向门上的异物。折向门轴注油孔注润滑油脂。检查内锥体、支撑板的磨损情况。

检查处理各部接合面泄漏。

(2)加载装置

检查拉杆磨损情况。

检查加载装置的泄漏情况。

检查液压站油箱中的存油量,保证油位在规定范围内。

检查填料装置的密封情

(3)磨辊

磨煤机停机时用油标尺检查磨辊油位。

检查油封、各丝堵处是否漏油。

测量辊套、衬板的磨损量并作好记录。

检查铰轴座、铰轴磨损情况或塑性变形。

检查磨辊支架防磨护板、防磨护板紧固螺钉的磨损情况,紧固防磨护板螺钉。

检查各部螺丝齐全紧固情况。

(4)喷嘴:检查喉口磨损情况。

(5)磨盘及刮板

检查磨盘衬瓦磨损情况。

检查分段法兰磨损情况。

检查刮板磨损情况,紧固刮板螺栓。如果刮板间隙大于15mm把刮板调到正常间隙。(6)机壳

检查机壳防磨板的磨损。

检查导向块与导向板间隙,当间隙大于3毫米时,加垫调到要求值。

检查防磨板螺丝,并紧固。

检查导向块磨损情况。

检查机壳各部严密性。

(7)机座部分及其它。

检查碳精密封环有无损坏,过度磨损等。

检查各处人孔、手孔、一次风引入法兰、密封法兰、排渣门是否有泄漏。

排渣门、液压落渣门作灵活性实验。石子煤斗室检查、清理。

检查一次风室是否积煤。

蒸汽系统各部阀门、法兰的严密性检查。

(8)减速机及主电机。

检查减速机油位并化验,

检查减速机各人孔、箱体结合面严密性。

检查地脚螺丝紧固性。

检查减速机输入轴对轮径、轴向偏差。

检查电动机地脚螺丝紧固性。

检查减速箱润滑系统油管路严密性。

(9)稀油站及液压油站

清理稀油站及液压油站滤网及油室。

检查稀油站及液压油站系统阀门。

检查处理稀油站及液压系统管路、部件漏油。

油泵检查处理。

3.1.5.2磨煤机停机时的维护、保养工艺及检修更换要求见表2

维护部

维护要求、工艺及注意事项检修、更换要求

1.分离器的操作器

检查扳手活动情况、各注油孔注二硫化钼润滑脂。

注油时间:调整折向门开度时和磨煤机检修时完成。

2.分离器折向门

检查折向门门板的磨损情况,通过分离

器内锥上的人孔门清理挂在折向门上的异

物。折向门轴注油孔注润滑油脂。

门板检查周期:3000—4000小时一次。

注油时间:调整折向门开度时和磨煤机

检修时完成。

折向门门板磨损剩原厚

度的1/3,或不均磨损而穿

透时,更换折向门。

3.分离器内锥体、内锥体和落煤管的支撑板检查内锥体、支撑板的磨损情况。

检查时间:磨煤机解体检修期间。支撑板磨损后应贴板加

固。

4.回粉挡板

检查回粉挡板的磨损情况,清理回粉挡

板上夹有的异物。

检查周期:1000—2000小时一次。

门板磨损严重或关闭不

严时更换新门。

5.加载

拉杆

检查是否磨损,如果磨损严重则更换。

6.导向装置

检查导向块与导向板间隙,当间隙大于

8毫米时,加垫调到要求值。

检查导向块磨损情况。

检查周期:1000小时一次。

导向块表面磨损情况严

重,无法调整间隙或调整后

障碍运行,更换新导向板。

如果在导向块或导向板上出

现阶梯磨损现象时,应予更

换。

7.铰轴装置

检查铰轴座、铰轴磨损情况或塑性变

形。

检查时间:磨解体检修期间

如果磨损严重、变形更

换新件。

8.机壳防磨护板检查机壳防磨护板的磨损情况。

检查周期:1000小时一次。

机壳防磨护板磨损超过

原厚的1/2时,予以更换。

8.辊架防磨护板

检查防磨护板、防磨护板紧固螺钉的磨

损情况,紧固防磨护板螺钉。

检查周期:1000小时一次。

防磨护板磨损超过原厚

度的1/2时予以更换。

9.磨辊油位

检查油封、各丝堵处是否漏油。打开磨

辊支架上的罩盖,测量油位,其油位必须在

要求的最低油位之上,最高油位之下,否则

必须补油或放油。

油质化验不合格时,更

换新油,随大修进行。

维护部

维护要求、工艺及注意事项检修、更换要求

检查测量时间:1000—2000小时一次

(可随化验取油同步进行)。

10.辊套套、衬瓦

用样板测量辊套、衬瓦的磨损量并作好

记录。检查周期:1000小时一次

只测辊套磨损,其中心

线处的磨损量在35mm一45mm

范围,可翻身使用。翻身以

后可使用到剩余厚度10毫

米。衬瓦随同辊套更换。

11.磨辊油封油封检查在磨辊解体时进行。油封使用寿命8000—

20000小时,更换由使用情况

和检修周期决定,当出现骨

架变形、唇口磨损、唇口划

伤时更换新油封。

12.橡胶O形圈检查在磨辊解体时进行。一般使用寿命8000—

20000小时,更换由使用情况

和检修周期决定。

13.油封轴套解体磨辊时检查轴套外表面情况。轴套表面不能磨损,如

果磨损予以更换。

14.磨辊轴承

磨辊解体时检查以下内容:轴承游隙、

有无点蚀、塑性变形、裂纹。

出现磨损、点蚀、塑性

变形、裂纹更换新轴承。

15.喷嘴检查喉口磨损情况。

检查周期:3000小时一次。

喉口磨损严重,石子煤排量增多,更换新喷嘴。

16.刮板装置

打开机壳下部的一次风室的检查门,检

查刮板磨损情况,紧固刮板螺栓。如果刮板

间隙大于15mm把刮板调到正常间隙。

检查周期:1000小时一次。

当刮板调整余量过小,

更换新刮板。

17.一次风室

检查是否积煤,每次启磨前或长期不运行的磨煤机一次风室内都不应积煤,以防止积煤自燃和启动时损坏刮板。

18.各处密封

首次运行100小时以内,正常运行间隔

1000小时,检查各处密封情况。

如密封处有泄漏应及时

进行处理。

19.螺栓、螺母、垫片

首次运行之前,首次运行100小时以内,

正常运行间隔1000小时,检查各部位螺栓是

否松动,尤其是减速机,基础螺栓等。

检修时拆卸过的螺栓、

螺母,必须检查表面质量,

方可确定是否再用。

尼龙嵌件六角锁母使用

次数不能超过3次,每次使用

前必须检查尼龙部位,是否

老化、松动、出现裂纹、掉

渣,如果存在以上情况,更

换新锁母。

板边止动垫片只能使用

一次。

维护部

维护要求、工艺及注意事项检修、更换要求

20.齿轮油、磨辊油、液压油定期检查,化验油的品质。油的使用、更换见《磨

煤机润滑油脂一览表》,加

入的油必须有合格证,其技

术指标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加油时应用过滤精度

5um的过滤机过滤或加温后

加入,温升不能太快、太高。

3.1.5.3磨煤机的大修标准项目

(1)分离器

对分离器作内部检查并清理。

检查测量分离器挡板磨损情况,并调整其开度。

检查活动调节挡板传动装置,门轴加油孔加注润滑脂,并校对开度指示。

检查内外锥筒的表面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分离器顶板及靠近顶板处输粉管段的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落煤管段的磨损情况。

对回粉挡板活动检查,并作自由开启实验。

测量调整碾磨力。

(3) 磨辊

检查测量辊轮衬套磨损。

检查测量密封风管道及密封管道活节的磨损。

检查测量磨辊支架防磨板磨损情况。

检查化验磨辊油质。

检查磨辊支架铰轴与铰轴座。

清理磨辊轴并检查其受力情况。

检查更换辊轴各部密封。

检查测量磨辊密封风耐磨套管。

检查测量轴套的磨损情况。

(4) 磨盘及衬瓦

检查测量磨盘衬瓦端面磨损量。

检查测量磨盘衬瓦压板(分段法兰)、压板紧固螺栓磨损情况,根据磨损情况进行修补或更换。

检查测量并调整磨盘与喷咀环周向间隙、轴向间隙。

(5) 磨盘支架及刮板

检查支架密封环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刮板磨损作。

测量调整刮板各部间隙。

(6) 喷咀环及壳体防磨板。

检查喷咀环的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喷咀环切向压板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机壳内壁防磨板的磨损。

(7) 减速机

化验更换减速机润滑油。

推力瓦解体检查。(待定)

减速机各部齿轮啮合作驱动图痕或塑料压痕检查。

检查测量减速机各部轴承。

检查更换减速机各部密封。

检查测量减速机台板水平度。

减速机内部油管路及喷咀清理、作畅通检查。

清理机内杂物,检查减速机各部人孔,检查更换观察窗玻璃。

(8) 磨煤机各人孔、检修孔及其它。

对各部人孔、检修孔严密情况作检查。

检查磨煤机范围内各部密封管路、法兰作严密性。

检查灭火防爆蒸汽管道、法兰及系统阀门严密性。

解体检修润滑油系统各设备,消除管路及设备渗漏点。

解体检修液压系统各设备,消除管路及设备渗漏点。

磨煤机水、煤、粉系统渗、漏、冒处理。

3.1.5.4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见表3

表3磨煤机大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检修项目工艺方法及注意事项质量标准

1.检修前

准备工作

1.根据运行状况和前次检修技术记录,明确各部

件磨损程度,确定重点检修项目及技术措施。

2.查阅易磨损配件清册,准备足够的备品及润滑

油(脂)

3.准备齐全检修专用工具,普通工具和量具。

4.布置现场施工电源及照明灯具。

5.按照定置图,安排各部件的拆卸放置位置及主

要部件专修场所。

6.准备齐全的记录表、卡。

7.准备足够的储油桶、枕木、沙木杆及其它。

8.办理合格的工作票后方可开工。

工具齐全

备品充足

照明良好

工作票合格

2.分离器

拆卸

1.拆卸分离器上部的落煤管、煤粉输出管、防

爆蒸汽管、平台栏杆、分离器和机壳之间的联接

螺栓。

2.用过轨吊两小车将分离器吊起25-30m。

注意:用过轨吊出

分离器前,检查上压环

上的锥形罩是否碍事,

否则必须加载。

3.拆卸 1.卸载。2.磨辊用夹具固定,。

4.吊磨辊 1.做铰轴,密封风管相对磨辊的位置记号。

2.卸下铰轴,密封风管,磨辊夹具,吊出磨辊。

5.吊磨盘 1.卸下锥形盖板。

2.做磨盘相对传动盘的位置记号。

3.用50T

液压千斤顶(2台)将磨盘与传动盘吊出磨盘。

6.喷嘴座

拆卸

1.做好喷嘴压板相对于喷嘴座,喷嘴相对于机壳的位置记号。

2.卸压板、喷嘴。

3.吊出喷嘴座。

7.传动盘

拆卸

1.做好传动盘相对于推力盘,刮板装置在传动盘的位置记号。

2.拆去石子煤刮板装置。吊出传动盘。

8.密封环

的拆卸1.做好密封环相对于密封环的位置记号。

2.上好吊环(M20)吊出密封。

9.下部拆卸

1.清理减速机周围环境,清扫一次风室、磨盘

内积煤,安装盘车装置,打开底座上四个顶传动盘

的孔盖。

2.启动稀油站。

3.启动盘车装置,使传动盘的四个平台正对顶

起位置孔。

4.放油:稀油站各放油口放油,减速机内油用

滤油机或稀油站袖泵抽干净。

5.拆卸减速器的进出油管,拆卸后油管口加堵

密封,防止灰尘杂物进人。

6.联系电气、热工人员拆线、表管。

7.拆除盘车装置。

8.拆除电机和中间垫座,拆卸电机和减速机联

轴器的弹性销,电机地脚螺栓和中间垫底,吊去电

机和中间垫座。

9.拆卸减速器地脚螺栓,顶丝座。拆卸密封和

密封管的连接螺栓。拆卸密封环处耐火纤维绳密封

支架联接螺栓。拆卸传动盘和减速器的连接螺栓。

10.吊起密封,把密封稍稍顶起,用螺栓把密

封吊在底座的密封环上,卸支架。

11.顶起传动盘:准备工具:四个顶传动支架,

四个30T分离式液压千斤顶,空位板,止动块,安

装顶传动盘的四个支架,把四个千斤顶放在支架

上,上定位板,止动块,固定千斤顶和支架,打压

把传动盘顶起30-5Omm.吊出传动盘。

卸下的支架做位置

记号。

顶传动盘时必须四

点同步,避免传动盘倾

斜损坏密封。

拖减速器前必须做

减速器和下部台板的精

确位置记号,以便于回

装。

10.分离器的检修

1.打开分离器人孔,加强通风,确认无瓦斯气

体后,对内部积粉和杂物进行彻底清理。

2.利用钻孔法和其它方法对分离器内外锥体

的磨损检查记录,局部超标补焊。

3.利用卡尺对折向门门板的磨损作检查记录,

局部超标应挖补。

4.清理检查传动装置和调节挡板套管,加适量

润滑脂使之开关灵活。

5.检查出口输粉管段,对其磨损检查记录,超

标应挖补或更新。

6.检查落煤管的磨损情况,局部超标应挖补或

更新。

7.对回粉挡板清理除锈,使其活动灵活。

8.检查分离器内部所有焊口,是否平滑、有无

积粉并处理。

9.检查清理分离器法兰结合面。检查清理输粉

出口法兰面。

10.清理检查分离器人孔法兰接合面。

11.将人孔结合面涂粘合剂,绕压石棉绳。

12.利用涂粘合剂或二硫化铝的螺丝将人孔门

装置紧固。

1.分离器内外锥体

磨损应不超过原厚2/3。

2.折向门门板的磨

损不超过原厚2/3,

3.调节挡板应开关

灵活,开度一致。

4.传动装置开并灵

活,指示开度与实际开

度一致。

5.输粉管段与落煤

管段的磨损应不超过原

厚的2/3.

6.回粉挡板活动灵

活,内部干净无杂物,

挡板磨损不超过原厚

2/3,

7.分离器内部所有

焊口平滑无积粉。

8.法兰衬垫不允许

伸人管内,以防积粉和

增加阻力。

9.石棉绳应用粘合

剂压粘,且在螺丝内侧

绕成波浪形。

10.各部法兰人孔

严密不漏。

11.加载装置的检修1.对锥形盖的磨损作检查记录。

2.检查铰轴座。

1.压盖有裂纹或磨

损超过原厚2/3应更换。

2.铰轴座的磨损严

重或有裂纹应更换。

3.切问支撑板表面

凹深不超过5mm。

4.导向板螺丝紧固

齐全。

12.磨辊的冷却磨辊从磨煤机室内解体应作正确的冷却注意冷却时间在24

小时以上或更长时间,

使磨辊内维持较长时

间热量,在任何情况下

决不允许用压缩空气对

称进行冷却

13.辊套解体准备工作:1.把磨辊送到检修场地,放尽磨辊

内旧袖。

2.准备好拆卸工具。

拆卸辊套(拆卸辊套分冷态和热态两种方法)

1.把磨辊放到检修架上。

2.拆卸辊套固定环。

3.安装拆卸工具,装上千斤顶打压顶拔,如不

成功改用热态拆卸。热态拆卸:对辊套加热,由于

辊套材料对热敏感性较高,所以加热必须小心,

不允许用较强火焰加热,只能用弱火距辊套

100-15Omm均匀加热,加热速度不得大于0.5。

C/min,加热过程用测温笔测试,当加热60。C-70。

C时安装拆卸工具顶拔。如果拆卸不成功,再加热

拆卸。

14.磨辊支架的解体

1.松开保护箱固定螺丝,取下保护箱盖,螺丝

及衬垫放置于指定位置。

2.将空气呼吸器拆除放好。

3.松开轴头压盖螺丝,将压盖螺丝及衬垫取下

置好。

4.松拆支架外侧充填螺丝,并在该螺丝中拧人

专用吊环。

5.调整固定支架拉拨专用装置。

6.利用拉拨专用装置,将支承架平稳拨出,必

要时可加热再拨。

7.将支承架利用吊车运至指定位置。

此项目外委(暂定)

15.磨辊轴承的解体

1.松开透盖六角螺丝,将螺丝、垫环及保险片

取下置好。

2.松开透盖充填螺丝及衬垫。

3.在充填螺丝中拧入顶丝,借助该顶丝,将透

盖随同密封环取下置于指定位置。

4.取下O形环,旋转套筒,钢质环和轴径问密

封环。

5.松开轴承内套压环内六角螺丝,将螺丝,保

险片及压环取下置于指定位置。

6.利用过轨吊小心将磨辊翻个,也就是轴头向

下,放置专用支座上。

7.松开端盖接合面螺丝,将螺丝弹簧垫和保险

片取下置于指定位置。

8.在充填螺纹中拧入压紧螺丝,将端盖随同密

封环取下置指定位置。

9.松开轴承内套压盖螺丝,将螺丝保险片,弹

簧垫和压盖取下置于指定位置。

10.调紧固专用装置,用5OT千斤顶将圆柱轴承

此项目外委(暂定)

(32672) 内套连同辊轴取出置好。

11.利用过轨吊将辊轮同轴承吊置专用台座。

12.调整紧固专用装置。将摆动轴承取出置指定位置。必要时可拆除压力充填螺丝装接压力油泵解体。

13.利用吊车将辊轮随同圆柱轴承外套小心翻个置好。

14.调整紧固专用装置。将圆柱轴承外套取出置好,必要时拆除压力油填充螺丝装接压力油泵解体。

15.将磨辊轴小心翻个倒置,调整紧固专用拉拔装置。把圆柱轴承内套取出置指定位置。

16.对轴承和所有部件进行清扫检查,检查测量记录评价传动和管应力情况,从而判断轴承的连续使用或更

新。

16.轴的组装

1.对轴承和磨辊各部件进行安装前的清洁工

作。

2.检查使用的轴承应无麻点、裂纹和坏球等恶

劣缺陷,测量轴向、径向间隙及配合尺寸,合格方

可使用。

3.对转动套筒和径向密封环检查应无微伤,无

压痕、无锈蚀,其旋转表面应光洁,形位误差在规

定范围内。

4.将圆柱轴承内套置油中加热到80℃-9O℃与

轴套装,然后利用专用环盖自然冷却。

5.将轴承内套压紧环装在圆柱轴承内套上,利

用螺丝紧固保险。

6.将辊轮吊置支架上,使滚动轴承侧向加热。

7.把摆动轴承在油中加热约一个半小时,加热

到1OO℃时,与辊载配套,轴向作止动。

8.辊轮翻动,且圆柱轴承侧向上。

9.将圆柱轴承外套随同滚柱装入较热辊毁内。

10.利用吊车将辊轴随圆柱轴承内套垂直装人

轮毁内。

11.将辊轮和轴承利用专用盖盖压,使之自然

冷却,然后做轴承灵活性检查。

12.圆柱轴承侧压力螺孔利用充填螺丝涂密封

胶紧固。

13.将旋转套筒加热到90℃与轴配合。

14.将带钢丝绳的密封0形环涂润滑脂压装于

轴与旋转套筒间。

此项目外委(暂定)

15.将0型环涂黄油装人辊毁槽内,必要时可利

用粘合剂粘几点放入。

16.利用一个法兰式专用环,将径向轴密封环

分别以弹簧压侧向辊支架和支承环的螺丝轻轻装

人,同时两个密封腔室注入适量黄油。

17.利用专用安装环并涂黄油,将透盖随同径

向密封经辊轴装置辊载上,并用螺丝紧固保险,请

小心不得损伤

胀圈和密封。

18.取下专用安装环。

19.将密封环间隙测量检查安装并紧固。

20.利用吊车翻动辊毁,将滚动轴承侧向上。

21.解除轴承安装止动,将轴头压装复紧固且

保险。

22.将摆动轴承侧压力螺孔利用先填螺丝涂涂

密封剂固。

23.将0型密封环涂黄油装人端盖槽内。

24.将端盖搂合面螺丝涂铅粉或二硫化铝均匀

压装端盖并紧固保险。

25.把所有开孔堵死,利用千净而干燥的压缩

空气对辊腔作严密性试验。

26.当试验合格后,检查抽粘度,测量其性质

和清洁度,将合格润滑油或防腐剂加人适量。

1.支撑架装刮应对旋转与固定密封环之间的

磨损测量,检查确保该规定间隙值和密封风出口截

面尺寸在规定范围。

2.将合格的旋转密封环利用涂MOS2螺丝调校

紧固。

3.松开支架外侧运输螺孔中充填螺丝,拧人吊

环将支架翻转,吊置支架。

4.检查校正轴键及配合。

5.将支撑架均匀加热到65℃,利用过轨吊水平

吊运至辊轴上。

6.将支架缓慢找正下落,待支呆凸肩与旋转套

筒相吻合为止。

7.将轴压盖螺丝涂铅粉或MOS2,然后把轴压盖

紧固保险

此项目外委(暂定)

8.松开吊环,在支架运输孔中涂以MOS2拧人充

填螺丝支撑架随同磨辊一起运输使用该吊环一般

是不允许的。

9.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吹扫空气过滤网,然后

将过滤网装复。

10.检查防护箱盖接合面和密封面,涂MOS2紧

17.辊架组装固。

11.磨辊架组装完毕,对其作灵活性转动实验。

12.检查或更新新支撑架防磨护板,利用涂二

硫化钮的螺丝紧固。

13.检查支架铰轴座光滑无裂,利用涂MOS2的

螺丝紧固,如磨损严重需更换。

18. 辊套的组装

1.检查辊套配合面是否光滑,配合尺寸是否合

格。

2.检查辊芯配合是否光滑无毛刺。

3.用枕木将辊套水平艾起,用水平尺找平。

4.利用履带式加热器给辊套加热到5O℃

-60℃。

5.在辊架充填螺丝中拧人吊环。

6.用吊车吊起辊芯并作平衡调整。

7.平衡调整后的辊芯水平运到辊套上方。

8.将辊芯与辊套找正后逐渐下落,待辊套凸肩

与辊芯接触后放人。注意安全槽的正确位置。

9.加装止动法兰,止动法兰与辊同心,用涂有

二硫化钥的螺丝紧固,且加装保险。

10. 整个磨辊安装完毕,对其作转动灵活性实

验。

1.磨辊内使用的合

成径5SHG634润滑油油

量标准每个磨辊22升。

2.磨辊磨损后残余

厚度为lOmm时作百分之

百的更新,对应的衬瓦

也必须更新。

3.铰轴座光滑无裂

纹,螺丝齐全紧固。

4.铰轴光滑无裂

纹,活动灵活。

5.磨辊各部件密封

完整无损。

6.防磨板的磨损不

超过原厚的 2/3,

7.密封管道的磨损

应不超过原厚的2/3.

8.磨辊支架衬板的

磨损应不超大原厚2/3。

9.辊内保持清洁,

无杂物侵人的可能。

10.辊轴ф260轴承

4053752的配合标准

H7/g6,

11.辊轴ф360与轴

承32672的配合标准

H7/g6.

12.辊轴ф360支撑

架的配合标准H7/g6,

13.轴承径向间隙

一般在0.25-0.80mm,最

大报废间隙按其设名的

振动、温度、音响来决

定。

14.固定密封环与

转动密封环间隙为

18. 辊套的组装0.4-0.6mm,

15.两个径向轴密封环间为达到满足润滑和旋转套筒的腐蚀,应加注适量MOS2。

16.严密性实验介质为压缩空气,必须是于净而干燥。

17.2kg/cm2压力试验,三十分钟压力不小于lkg/cm2为合适。

组装完毕的磨辊试车,应灵活无异音。

19.磨盘的检修

1.松开24个楔形锁紧螺丝螺母,将螺丝、弹垫

取下置指定位置。

2.松开并取下磨外四条充填紧固螺丝。

3.在该螺丝中装人顶丝,将第一块衬瓦抬起。

如不能抬起,需用碳弧起爆器从中爆裂,取出。其

余依此法取出。 4.清理磨盘和更新衬瓦接合面,

检查其有无裂纹等现象。

5.检查清理衬瓦空位锁柱。

6.利用衬瓦吊运专用装置将全部衬瓦吊运磨

盘上,接合面涂MOS2空位锁柱处装配就位。

7.分别将全部锁紧螺栓涂MOS2穿装。

8.校正并紧固所有锁紧螺栓,若最后一块衬瓦

出现凸肩或留有间隙时应磨肩或加装整板。

9.装磨盘外侧的充填螺丝涂铅粉或MoS2拧人

紧固。

1.衬瓦磨损一般应

不超过原厚的60%,残余

厚度lOmm时,必须百分

之百更新

2.辊套更新后,一

般情况衬板亦更新。

3.衬瓦及螺丝不允

许有裂纹。

4.螺丝不允许有松

动并止动。

5.衬瓦间不得出现

压边和留有凸肩。

6.磨盘与喷嘴环四

周间隙均匀,空向间隙

为5mm,轴向间隙为8mm,

最低不得小于5mm。

20.喷咀环组检修1.清理检查喷咀座,有无裂纹。

2.清理检查喷咀与喷咀座结合面。

3.检查喷咀磨损,对其磨损作测量或更新。

4.检查测量冗体防磨板磨损,必要时更新。

1.喷嘴的磨损应不

超过原厚的2/3.

2.压板组的磨损应

不超过原厚的2/3。

3.喷嘴与外壳间的

密封石棉绳应完整无

损。

4.压板组紧固螺

丝齐全,并均匀紧固。

5.喷嘴的方向正

确,且组装平整。

6.喷嘴环与磨盘四

周间隙均匀,一般径隙

为5mm,轴隙为8mm。最小不得小于5mm。

7.喷嘴座的磨损,应不得超过原厚的2/3。

8.喷嘴座支承牢固,其水平差不得大于0.1mm/m。

9.壳体防磨板的磨损,一般不超过原厚度的2/3。

10.防磨板螺丝齐全,密封完整,紧固均匀且保险。

21.传动盘和刮板装置的检修

1.解体前对密封间隙测量检查。

2.清理检查密封处密封石棉绳,必要时更新调

整,然用涂MOS2的螺丝紧固。

3.清理检查传动盘与减速机输出盘结合面,将

法兰面均匀涂抹二硫化铝。

4.清理检查传动盘与磨盘结合面空位销柱。

5.清理检查石子煤刮板装置,对刮板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必要时更新。

6.对刮板与壳体间隙作调整测量。

7.将壳体人孔门螺丝涂MSO2,把人孔盖均匀紧

固。

1.各部接合面螺丝

齐全紧固且保险。

2.底座密封间隙为

0.10- 0.25mm。

3.密封环与传动盘

斜向间隙应不超过

2.5mm。

4.刮板与壳体间隙

应为8-1Omm.

22. 传动盘及刮板装置安装

1.彻底清理减速机输出法兰面、螺栓孔涂上一

层MoS2。

2.吊起传动盘,清理干净传动盘和减速机输出

盘的结合面并薄薄地涂上一层MoS2。

3.首先将三个导向用的传动盘安装定位销拧

入减速机的输出传动法兰伞1150的M48螺孔中。

4.起吊传动盘时,注意与机座密封装置的密封

环中心对准,同时使φ1150圆周上的φ52通孔对准

上述的三根导向定心销。

5.缓慢落下传动盘。注意不得损伤碳精密封

环,保证安装过程中不损伤密封面,必要时适当调

整机座密封上连接环径向位置,控制机座密封与传

动盘之间的密封间隙。

6.用塞尺检查传动盘与减速机输出法兰接合

面是否密合。

7.带上传动盘内与减速机输出法兰相连接的

螺栓。

8.检查传动盘与机座密封的间隙是否均匀。

1.MoS2涂抹均匀。

2.定位销每间隔

120°左右安置一个,拧

紧程度以定位销不能晃

动为准。

3.控制机座密封与

传动盘之间的密封圆周

均匀为2±0.5mm。

4.结合面必须严

9.取下三根导向定心销。

10.带上全部螺栓,在对称方向上拧紧。

11.螺栓全部拧紧后扣死止动垫圈。

12.把刮板装置安装到传动盘上。

13.调整刮板下部和风室底面的间隙。

14.各处防松垫片扳边。

15.检查刮板装置的轴销转动是否灵活。密。

5.螺栓紧定力矩5300Nm。

6.刮板与机座顶面的间隙保持在6~10mm。

7.刮板内侧与机座密封壳体间隙必须大于10mm。

8.刮板装置的轴销转动必须灵活。

23.磨环及喷嘴环安装

1.清理传动盘上平面、磨环下平面,涂抹一层

MoS2油脂。

2.安装传动销(三个),将磨环锥盖板卸下。

3.吊磨环及喷嘴环就位。

4.用塞尺检查传动盘和磨环接触面,确认接触

良好。

5.检查喷嘴环与磨盘间的间隙。

6.安装密封耐火纤维绳、压板

7.把密封垫、法兰盖及锥形罩用螺栓固定在磨

盘上。

1. 检查喷嘴环与

磨盘间的轴隙和径隙为

5mm,允许误差为±

0.5mm,并作好记录。

24.磨辊装置安装

1.安装密封风管装置:把密封风管路安装在磨

辊辊架上。螺栓连接紧固,密封风关节球应能装入

机壳外部的密封风管座内。

2.清理辊架上的铰轴孔,涂MoS2油脂。

3.将磨辊安装保持架固定在机壳上,在辊架上

安装磨辊起吊工具,把磨辊装置吊入机壳就位。辊

套、衬瓦均为高铬铸铁制造,在安装时不得撞击、

焊接、加热,以防脆裂。

4.将磨辊与保持架用夹具固定。

5.拆下磨辊起吊工具。

6.将磨辊找正杆插入磨辊端盖孔中,对磨辊初

步找正,使三个找正杆尖端标高大概一致和对中。

1.密封风管道密封

严密不漏。

2.密封风管的磨损

因不超过原厚的2/3。

3.铰轴座光滑无裂

纹,螺丝齐全紧固。

4.铰轴光滑无裂

纹,活动灵活。

25.铰轴安装

1.清理铰轴座并涂上MoS2油脂。

2.清理铰轴表面并涂上MoS2油脂。

3.保证铰轴座与磨辊辊架相对位置。

4.拆下磨辊安装夹具,此时磨辊应在磨盘滚道

中。

5.调节磨辊方向,使三个找正杆尖端与磨中心

1.M润滑油脂涂抹均匀。

2.以三个磨辊找正杆对中为准)。

线相交。

26.分离器安装

1.清理机壳法兰上面,在密封槽内加密封石棉绳。

2.吊装分离器时,注意操作器方向。

27.防爆蒸汽管道、楼梯、栏杆、出粉管等的安装

1.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道尺寸,并安装。

2.在地面先将出粉管伸缩节安装在源分离器出口上,并上紧螺丝。

3.分离器就位后,按照原做标记进行配管或安装出粉管及弯头。

28.电动机安装找正

1.先将两对轮加热后分别装在电动机和减速

机的轴上。

2.清理电动机底面和台板加工面、中间垫片。

3.吊入电动机。

4.找正电机,并用螺栓固定。

5.安装联轴器防护罩。

1.电动机台板清

洁,无泥垢。

2.两半联轴器轴线

偏心≤0.2mm。

3.两半联轴器轴线

偏摆角≤0°30′。

29.磨煤机试转1.请电气人员连接电动机。

2.联系运行试转磨煤机。

磨煤机试转无异常

声响和泄漏。

3.1.5.5磨煤机运行中一般故障现象和可能原因、预防及处理办法见表4

故障现象可能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1.磨煤机运转不正常

碾磨件间有异物

或堵煤

停机,消除异物,检查磨内部件是否

脱落;(注意:当磨煤机进入铁块等高硬度

异物时,应及时消除否则会损坏碾磨件) 磨盘内无煤或煤

量少

落煤管堵塞;

导向板磨损或间

隙过大

更换或调整间隙;

碾磨件损坏更换;

蓄能器中氮气过少或停磨和高压站,充气检查蓄能器气囊损坏

2.磨煤机一次风和密封风间压差

密封风机入口滤

网堵塞

停磨,清洗滤网;

故障现象可能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减小密封风管道逆止

阀门位置不准确

将门板调至正确位置;

密封风管道漏气

或损坏

修理或更换;

密封件失效修理或更换;

密封风机故障消除故障;

密封风管道逆止阀门

板位置不准确

将门板调制准确位置。

3.棍套断裂磨煤机运行出现

过剧烈振动

消除振动来源;

停磨煤机后机壳

检查门打开过早,冷风

激冷造成;

避免磨辊受较大温差的影响;

更换辊套;

4.运行期间分离器温度太低或太高;分离器温度提高很快

磨煤机出口快关

门未关闭

关闭磨煤机出口气动门;

一次风温度控制

装置故障

将一风温度转换为人工控制并消除故

障。

一次风控制失灵;检查冷热风门是否存在故障

磨煤机内着火;

分离器温度大于

110℃

磨机应紧急停机,打开消防蒸汽阀门

通入消防蒸汽直至温度降低;

5.磨煤机内部部件脱落

磨辊架保护板、机

壳衬板、喷嘴压板、磨

盘分段法兰的紧固螺

栓磨损或脱落

停磨处理脱落部件

按检修要求预防部件脱落

6.磨棍油位低

密封件失灵。轴承

损坏,磨辊密封风损坏

或磨穿。

停机,修理或更换密封件,注油达规

定油位;停机,更换磨辊轴承;修理或更

换磨辊密封管道。

7.刮板脱落

紧固螺栓脱落或

折断

重新紧固或更换螺栓;

8.石子煤排量过多紧急停磨或磨机刚启

动;煤质较差;运行

后期磨辊·衬瓦·喷嘴

磨损严重;运行时磨出

力增加过快,一次风量

偏少(即风煤比失调);

启动磨煤机和紧急停磨引起的石子煤

增多属正常情况;

对于由于喷嘴喉口磨损引起的石子煤

增多,应及时更换喷嘴;

重新调整一次风量;

9.一次风从机座密封处泄露密封风量不够检查密封风机;密封磨损更换密封;

计算机监控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Q/3XS 237-101.0 8-200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1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大修、小修的周期、检修和试验方法及质量验收 标准。 1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位机检修及#1~#5G机组、公用LCU的大修、小修、临检,日常维护和消缺必须参照本规程。 2.引用标准 本规程根据国家标准和厂家有关资料,结合本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管理、检修维护情况而 编写。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Ifix系统组态用户手册》 《Ifix Advant Station系列操作员站组态与操作》 《Vijeo-Designer用户指南》 《Vijeo-Designer 现地控制台组态与操作》 3.设备规范和技术规范 详见维护规程 4.检验项目、周期、验收等级 4.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周期工期备注 B级检修四年30~40个工日随机组检修进行 C级检修一年7~9个工日随机组检修进行 临检随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故障检修 巡检一天0.5个工时设备维护 4.2检修项目与质量标准 4.2.1机组LCU检修 检修项目验收标准验收等级序 号 1 机组LCU电源测量、记录、整理、比较输入输出正常二级 2 机组LCU屏卫生清扫清洁无尘二级 图实相符、清洁无松动二级 3 机组LCU柜内模块清扫、接线整理、端子紧 固及电缆整理、风扇、滤网清扫 4 机组LCU逆变电源、I/O站电源检查、卫生 清洁、工作正常二级清扫 5 机组LCU 控制器检查、卫生清扫清洁、工作正常二级

6 机组LCU柜手、自动准同期回路、参数、装 置检查、校验、模拟试验参数与定值单一致,接线正确, 装置工作正常 二级 7 机组LCU数据库、程序常规检查运行正常二级 8 机组LCU柜空气开关检查动作可靠二级 9 机组LCU与现场改动信号对点与设计一致二级 10 机组LCU图实相符检查图实一致二级 11 机组LCU模拟量工程值校核与实际相符二级 12 机组LCU变送器校验达到设备精确等级要求二级 13 机组LCU触摸屏卫生清扫、检查清洁、工作正常二级 14 无水模拟试验、定值校核程序执行正确、定值正确二级 15 机组LCU顺控模拟试验参照《机组整体实验方案》二级 16 所有继电器动作校验、自动化元件、传感器 或变送器校验及调整 准确、可靠二级*17 机组升流升压试验参照《机组整体实验方案》二级 18 自动开停机、假同期试验参照《机组整体实验方案》二级 19 带负荷试验参照《机组整体实验方案》二级*20 配合进行机组甩负荷试验参照《机组整体实验方案》三级*21 与现场所有接入信号对点正确二级*22 机组LCU数据库、程序重组、检查配置正确、合理,运行正常二级*23 机组LCU触摸屏程序更新、检查界面美观、动作正确二级*24 机组LCU光纤网络检查通道畅通、无隐患二级注:序号前打“*”的项目为大修时进行的工作项目,其余为大小修时均需进行的检修项目。 4.2.2公用LCU检修 序号检修项目验收标准验收等 级 1 公用LCU电源测量、记录、整理、比较输入输出正常二级 2 公用LCU屏卫生清扫清洁无尘二级 3 公用LCU柜内模块清扫、接线整理、端子紧固及 电缆整理、风扇、滤网清扫 图实相符、清洁无松动二级 4 公用LCU柜逆变电源、I/O站电源检查、卫生清 扫 清洁、工作正常二级 5 公用LCU控制器检查、卫生清扫清洁、工作正常二级 6 公用LCU数据库、程序常规检查运行正常二级 7 公用LCU柜空气开关检查动作可靠二级 8 公用LCU与现场改动信号对点与设计一致二级 9 公用LCU图实相符检查图实一致二级*10 公用LCU模拟量工程值校核与实际相符二级 11 公用LCU变送器校验达到设备精确等级要求二级 12 公用LCU触摸屏卫生清扫、检查清洁、工作正常二级*13 所有继电器动作校验、自动化元件、传感器或变 送器校验及调整 准确、可靠二级*14 与现场所有接入信号对点正确二级*15 公用LCU数据库、程序重组、检查配置正确、合理,运行正常二级*16 公用LCU触摸屏程序更新、检查界面美观、动作正确二级*17 公用LCU光纤网络检查通道畅通、无隐患二级

烟气脱硝系统氨区安全操作规程

烟气脱硝系统氨区安全操作规程 1.氨区内严禁明火,氨储存区半径15米范围内需动火操作时,应执行相应的动火管理规定。 2.脱硝氨区正常运行期间为无人值守岗位,运行值班人员通过接入中控室的控制系统对氨区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监控,并辅助值班人员定期巡回检查。 3.运行值班人员负责氨区的日常运行和机组的供氨运行操作。按指定路线对氨水储罐系统进行巡回检查,完成巡检记录,及时发现缺陷并按公司缺陷流程正确处理。 4.运行人员进入氨区前须确认无漏氨报警,如有报警应立即停运相关运行设备,靠近氨区前明确上风位,进入氨区必须穿戴好全身防护用品,如发生氨泄漏,应及时汇报部门领导。 5.运行操作人员须熟悉并掌握漏氨应急处置各项规定。在氨区内进行设备操作时,操作人和监护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脱硝系统停运启停操作票进行操作。 6.运行值班人员每周检查一次洗眼器,操作及检查结果记录在运行日志上,当该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立即报修并汇报上级。 7.氨泄漏监测装置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运行值班人员发现仪器超过检定周期时,应及时通知仪器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并汇报上级。 8.氨水的接卸工作由运行操作人员和氨水运输人员共同完成。 9.进行卸氨操作时,运行操作人员和运输人员需穿好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护目眼镜,带有氨气过滤功能的口罩或防毒面具。 10.氨水槽车到现场时,运行操作人员负责审核氨水出厂单据、质量证书,并确

运输人员是否携带《危险品运输操作证》,如有缺项应拒绝接卸。 11.氨水卸车时,运行操作人员应对作业区域内大气中的氨浓度测试,并控制作业区域内大气中的氨浓度低于30mg/Nm3,否则应立即停止卸氨,查找漏氨点,处理后才能继续卸氨。属于槽车运输方问题且无法处理正常时,现场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接卸。 12.运行值班操作人员陪同氨水运输人员到现场进行确认,口头交代好注意事项。先由卸氨人员连接好槽车的进出管道。接卸人员开启相关阀门,并严格按照《卸氨规程》进行卸氨操作。氨水接卸时应注意控制流速不能过快,防止因静电摩擦起火。 13.接卸人员根据接卸前后氨水储罐的液位差,估算所来氨水的数量,并做好相关台帐。当氨水数量与出厂单据所列值有较大出入时,及时向上级汇报。 14.氨区内配置如下的安全防护用品,由部门安全员负责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正压式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化服、防酸碱橡胶手套、防酸碱橡胶雨靴、防酸碱口罩、防护眼镜各2套,2%稀硼酸溶液1瓶。 15.急救措施: a.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b.溅入眼部: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30分钟,立即就医。 c.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用2%硼酸水洗鼻腔, 让其咳嗽。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2X300MW锅炉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总目录 第一篇锅炉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第二篇制粉系统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第三篇除灰系统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第四篇锅炉风烟系统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第五篇管道、阀门、水位计检修工艺规程 第六篇空压机检修工艺规程 第七篇启动锅炉检修工艺规程 第八篇干灰分选检修工艺规程 第九篇除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第一篇 锅炉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锅炉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目录 1.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和概述 (5) 2.汽包检修 (8) 3.水冷壁检修 (13) 4.过热器检修 (19) 5.再热器检修 (25) 6.省煤器检修 (29) 7.锅炉水压试验 (33) 8.暖风器检修 (35) 9.燃烧器的设备规范及结构 (38) 10.炉架、平台扶梯、门类检修 (40) 11.炉墙检修 (44) 12.吹灰器的检修 (46) 13.容壳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51) 14.连定排扩容器检修 (61)

1.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和概述: 1.1锅炉机组安装简况和主要技术规范: SG-435/13.7-M760型锅炉为超高压、中间一次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中间储仓式煤粉炉。 a.主要技术规范: 锅炉型号:SG-435/13.7-M760型 过热蒸汽:额定蒸发量 435t/h 额定蒸汽压力 13.7Mpa(表压) 额定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蒸汽流量 357t/h 进出口蒸汽压力 2.59Mpa/2.46Mpa(表压) 进出口蒸汽温度 313℃/540℃ 锅炉给水温度 244℃ 给水压力 15.7Mpa(绝对大气压) 空预器进口风温 20℃ 炉膛出口空气过剩系数 1.2 排烟温度 135.6℃ 炉膛容积热负荷575.7×103KJ/m3 .h 炉膛断面热负荷14.8×106KJ/m2 .h 锅炉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η=91.0 % 锅炉保证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η=90.95% b.技术特性 点火方式:高能点火 燃油雾化方式:机械雾化 油枪配备数量: 8支 炉前油压: 2.94Mpa 油枪出力总容量: 30%BMCR 锅炉主要尺寸: 炉膛断面:(宽×深)9600×8840mm 炉顶标高: 42100mm 锅筒中心标高: 45750mm 锅筒重量: 65t 大板梁顶标高: 50450mm 煤质资料: 设计煤质校核煤质 Car % 61.03 55.03 Har % 3.08 2.08 Oar % 2.86 2.26 Nar % 0.96 0.86 St.ar % 1.61 1.31 Aar % 24.58 29.58 Mar % 5.88 8.88 Mad % 0.9 1.5 Vdaf % 16.62 14.62

SNCR烟气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SNCR烟气脱硝系统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四月

氨水安全基本知识介绍 一、氨水的特性 SNCR脱硝系统通常使用浓度质量比17-25%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氨水又称氢氧化铵,是氨气溶于水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气味。 1、刺激性:因水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氨分子; 2、挥发性: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增大挥发量增加; 3、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4、弱碱性:氨水中水和氨能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5、腐蚀性: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 二、还原剂氨水的危险性 SNCR烟气脱硝系统工艺中的还原剂采用17-25%的氨水,由于氨水中氨气挥发体积浓度极限16-28%的因素,对氨水系统需考虑防爆、防腐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氨水或氨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人体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吸入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氨水泄漏后,从中分离的氨气具有强烈的气味,有毒、有燃烧和爆炸危险,能损伤皮肤、眼睛等。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2、氨气的易燃易爆性:氨气在空气中可燃,连续接触火源,且温度要在651℃以上才可燃烧。当氨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在15%~28%时,遇到明火会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如果有油脂或其他可燃性物质,则更容易着火。氨与强酸、卤族元素(溴、碘)接触发生强烈反应,有爆炸、飞溅的危险;氨与氧化银、汞、钙、氰化汞及次氯酸钙接触,会产生爆炸物质。氨对铜、铟、锌及合金有强烈侵蚀作用,氨区需严格杜绝上述物质; 3、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皮肤灼伤;氨在泄漏汽化时将吸收大量热,使温度降低,在抢修过程中易使人冻伤。 三、氨水或氨气的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 1、中毒症状 (1)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2)重度中毒:中度中毒症状时上述症状加剧,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出现呼吸困难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外露皮肤可出现II 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的硼酸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

火力发电厂 输煤岗位 操作规程(2017修订)

火力发电厂 输煤岗位操作规程 *********************公司2017年元月份修订

目录 第一章输煤系统概况 第二章输煤系统相关设备及规范第三章输煤系统的运行 第四章输煤设备的巡回检查 第五章输煤系统定期工作 附件

第一章输煤系统概况 1.1概况 我公司输煤系统由卸煤、贮煤、破碎、运输及辅助设备和设施组成,燃煤采用汽车运经地磅称重后存至厂内的贮煤场,贮煤场长177米,宽118米,贮煤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侧为露天煤场,南侧为干煤棚; 露天煤场储存量约37500吨,可供4×260吨锅炉大约10天天燃用。干煤棚可贮煤量25000吨,可供4×260吨锅炉满负荷运行时7天的燃烧量,输煤给煤量最大可调至700T/h煤。 1.2 输煤系统流程 干煤棚→桥式抓斗起重机(或装载机)→受煤斗→甲、乙往复式给煤机→1#甲、乙胶带输送机→甲、乙电磁除铁器→ 甲乙滚筒筛→筛下小于10mm煤块→2#甲乙胶带输送机(电子皮带称) 10mm煤块→环锤式破碎机 1.3输煤系统参数 输煤系统出力700 t/h 全厂锅炉小时耗煤量(4炉) 145 t/h 贮煤量62500 t 原煤粒度~200 mm 入炉煤粒度0~30 mm 设备设计寿命年 第二章输煤系统相关设备及规范 2.1 输煤系统设备及设施 a.地下通廊部分设受料斗4个,其中每条皮带两个为受煤斗。燃煤通 过受煤斗下往复式给煤机向1#甲乙胶带机给煤。 b.棚内设两台跨距22.5m,起重量5t,抓斗容积2.5立方米的桥式抓 斗起重机。 c.胶带输送机采用DTⅡ型通用固定式胶带输送机,带宽1000mm,带 速1.25m/s,驱动装置采用电机外置式电动滚筒。输送机胶带采用硫化

制粉系统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最新版)

制粉系统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措 施(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91

制粉系统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最新版)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1 人员思想状况不稳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睡眠不足、也变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

场。 3 误动其他设备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4 落物伤人 (1)检查检修区域上方和周围无高空落物的危险,上方有作业应交错开,或做好隔离措施。 (2)高空作业时,作业点下方装设围栏并且挂警示牌,以免落物伤及别人,较小零件应及时放入工具袋。 (3)高空作业不准上下抛掷工器具、物件。 (4)脚手架上堆放物件时,应固定,杂物应及时清理。 (5)搬运、拆卸较重的部件,要多人一起或使用倒链,禁止抛

脱硝系统安全注意事项

行业资料:________ 脱硝系统安全注意事项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脱硝系统安全注意事项 在开始运行之前,应确定罐体及所有管线、阀门已经正确连接并且没有泄露、SNCR烟气脱硝系统启动前,厂内安全员和巡检人员共同检查系统操作准备事项。所有与脱硝操作有关人员,皆应详读操作手册并熟悉该系统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制定操作安全会议制度,并应定期召开,同时进行内部管理检查,所有相关人员均应参加。 SN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期间,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厂内安全规程及相关标准、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相应的消防、人员防护等安全装置处于正常可使用状态。 系统巡检时,回转部分时(如泵)一定要将电源开关关掉后再操作。另外为了防止在不注意时将开关合上,在开关上挂上禁止操作或作业中的禁告牌。 SNCR烟气脱硝系统运过程中,如发生危及人身安全或设备损坏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该设备或系统运行。 一、主要设备安全要求 1氨水储罐 氨水储罐为氨水存储区域,由于氨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氨气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因此氨水储罐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旦发生泄露,应及时堵住围堰的排水孔且切断氨水供应,及时划定隔离带,向上级汇报。 2氨水泵及其他控制系统部件 氨水泵及其他管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原因出现破损,要注意其泄露风险。一旦发生泄露,SNCR系统应及时停机。待切断 第 2 页共 10 页

氨水供应后,进行处置,并向上级汇报。 3喷枪 喷枪是SNCR系统的核心,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喷头的保护。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喷枪之后,要及时清理喷枪内部,将喷头拆下,疏通喷枪、喷头相关管道;另一方面,将喷枪取出后,需注意喷枪头温度较高,防止烫伤,也要保护氨水和压缩空气管道不接触喷枪头部。在喷枪使用中,严禁将氨水喷到平台上或其他一切非分解炉内部的空间。 二、氨水储区安全 1氨水储区安全事项 本SNCR烟气脱硝工程采用氨水作为脱硝氨水,氨水中的氨易挥发,是属于危险源,主要存在的危险是对人的伤害和氨气会与空气结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第 3 页共 10 页

除灰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除灰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第一节、设备简介 电厂一期2×350MW机组锅炉飞灰处理采用德国公司设计的双套管紊流浓相正压输送系统,通过气力将电除尘器灰斗、省煤器灰斗、空预器灰斗收集的飞灰用管道输送到灰库。 该系统的输送原理:在输灰管内上方增设一根辅助空气管,在辅助空气管上每隔一定距离开一小孔,并在小孔径向方向上安装节流孔板,飞灰在正压气力输送源的作用下,呈紊流状态输送,当管内飞灰沉积时,输送空气自辅助空气管上小孔进入,并在下一小孔处喷出,吹散灰堆,使飞灰继续向前输送。 锅炉燃烧设计煤种为牢寨原煤与临汾冼中煤的混合煤,混合比为2:3。在BMCR工况下,设计煤种燃煤量153.5t/h,灰份为30.88%,低值校核煤种燃煤量165.25t/h,灰份为33.75%。每台炉省煤器设有四个灰斗,空预器设有六个灰斗,电除尘器设有四个电场十六个灰斗,每个电场四个灰斗;省煤器四个灰斗为一列,通过空气斜槽连接到一台压力输送罐;空预器六个灰斗为一列,通过空气斜槽连接到一台压力输送罐;电除尘器每个灰斗下接一台压力输送罐。 每台炉飞灰输送分成七个单元,一单元由空预器压力输送罐单独组成;二单元由省煤器压力输送罐和电除尘器一电场第三、四列的两个压力输送罐组成;三单元由电除尘器一电场第一、二列的两个压力输送罐组成;四、五、六、七单元分别由电除尘器二三四电场各一列压力输送罐组成。一二三单元公用一根粗灰管,将粗灰输送到粗灰库,粗灰管由DN175普通单管和DN300、DN350、DN400三种规格的紊流双套管组成;四五六七单元公用一根细灰管,将二三四电场的细灰输送到细灰库。细灰管由DN300、DN350、DN400三种规格的紊流双套管组成。 输灰系统和设备均满足锅炉MCR工况下的最大排灰量,且留有100%的裕量,粗细灰管出力均为85t/h,系统满足间断运行要求,留有检修设备的时间。 输灰系统的输送压缩空气由输灰空压站内的输灰空压机提供。两台炉共设3台无油螺杆空压机,每台空压机都单独配备电气控制系统及自动运行装置。正常工况下,输灰空压机两台运行一台备用。 省煤器和空预器的斜槽气化风由输灰空压站内的斜槽风机提供,两台炉共设3台,2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炉设一台斜槽空气电加热器。 为使电除尘器灰斗中储存的飞灰排灰流畅,每个电除尘器灰斗的下部装四块200×500气化板。两台炉共设三组气化设备,每组包括1台气化风机,1台电加热器,两组运行,一组备用。 输灰系统设计有三座灰库,其中No.1、No.2炉各一座粗灰库,另一座细灰库为No.1、No.2炉公用,粗细灰库可互为备用。每座灰库有效容积为2450m3,粗灰库可储存一台炉MCR工况下45小时粗灰量,细灰库可储存两台炉MCR工况下143小时细灰量。为使灰库贮灰能顺利通畅卸运,每座灰库安装有一台气化风机,并公用一台气化风机作为备用。 每座灰库底部设有三个排灰口,一路经气化斜槽到干灰散装机,直接装密封罐车;另两路经气化斜槽接至湿式搅拌机,将灰加水搅拌成含水15-25%左右的调湿灰,用自卸汽车运至灰场。 第二节、设备性能及规范

SNCR脱硝系统运行操作规程

SNCR脱硝系统运行操作规程 一、SNCR脱硝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是指无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适合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口”内喷入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该技术一般采用炉内喷氨、尿素或氢氨酸作为还原剂还原NOx 。还原剂只和烟气中的NOx 反应,一般不与氧反应,该技术不采用催化剂,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由于该工艺不用催化剂,因此必须在高温区加入还原剂。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为850 ~ 950℃的区域,迅速热分解成NH3,与烟气中的NOx 反应生成N2和水。 我公司SNCR脱硝技术,采用20%的氨水作为还原剂。氨水槽车将氨水送至厂区内氨水储罐后,由氨水加注泵打入氨水储罐内。氨水储罐存放按3台炉5天脱硝的量,以保证整个脱硝系统连续平稳运行。 在进行SNCR脱硝时,氨水输送泵将20%的氨水直接从氨水储罐中抽出,并输送到静态混合器与稀释水泵输送过来的稀释水混合形成浓度5%-10%(以5%设计)的氨水,5%氨水继续输送至炉前SNCR喷枪处。氨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枪时,与同时喷入喷枪的雾化空气剧烈混合而雾化后,以雾状喷入炉内,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去除氮氧化物,从而达到脱硝目的。 喷枪外层通雾化风,一方面将氨水进一步雾化,另一方面在检修时起吹扫作用,还有起到保护喷枪不受磨损和冷却喷枪的效果。

烟气脱硝技术工艺流程图: 二、脱硝系统工艺原理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用NH3为还原剂喷入炉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不用催化剂,因此必须在高温区加入还原剂。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为850~950℃的区域,该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NOx进行SNCR反应生成N2,该方法是以炉内为反应器。 研究发现,在炉膛850~950℃这一温度范围内,在无催化剂作用下,NH3作为还原剂可选择性地还原烟气中的NOx,基本上不与烟气中的O2作用。在850~950℃范围内,NH3还原NOx的主要反应为: 4NH 3+4NO+O 2 → 4N 2 +6H 2 O 不同还原剂有不同的反应温度范围,此温度范围称为温度窗。NH 3 的反应最 佳温度区为 850~950℃。当反应温度过高时,由于氨的分解会使NOx还原率降 低,另一方面,反应温度过低时,氨逃逸增加,也会使NOx还原率降低。NH 3 是高挥发性和有毒物质,氨的逃逸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三、脱硝系统主要模块 SNCR脱硝主要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氨水储存模块;(2)氨水输送模块;(3)稀释水输送模块;(4)计量混合模块;(5)还原剂喷射模块;(6)控制系统模块。

二十吨锅炉岗位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二十吨锅炉岗位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二十吨锅炉岗位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艺指标: 炉顶温度:750~800(视煤而定) 煤层厚度:120—140mm 炉内水位:1/2~2/3(色带40~60) 水箱水位:1/2~2/3(着两个灯)炉膛压力±=0 煤最大粒度:50mm 煤中加水:5—7% 挥发份:15%以上 炉灰余C:20%(视煤而定) 风档调节:以煤掌握,蒸汽压力1.3~1.5Mpa 供水压力:1.8~2.3Mpa 炉水水质总碱:10~12mqN/2 总盐:≤500ppm 电机温度:按铭牌规定 润滑油位:机械油1/2黄油每班拧三把黄油咀每班打一次 二、分工专责制 负责拉煤工车数及车头大小。设备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放细灰、回收返焦,工具照明(包括胶管):煤中加水,加煤装斗正常运行。鼓风机房内文明清洁:(包括设备、地面),鼓风机、引风机、多机泵、二次风机、水膜、除尘泵、刮板机、除渣机、水喉除渣、水箱等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上由一楼操作工负责。 二楼操作工职责:负责二楼全部设备的正常使用,巡回检查及维护 第 2 页共 10 页

保养,蒸汽压力的调整及水位的调整,二楼放细灰、近路门灰、链片的更换(按车间规定):各仪表的正常使用:风挡的调辖及火床的正常使用:使用工具的交接:(包括胶管、墩布、火钩等工具);二楼卫生(包括水泥楼梯);水位计的冲洗及各排污的排污;锅炉的冲灰:交接班记录本及门报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的填写。 三、三楼操作工职责: 负责三楼设备的正常使用:钢丝绳及设备的加油。三楼卫生(包括铁梯):吊煤斗数记录:三楼工具的交接,巡回检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 三、各运转设备的操作: 1、引风机启动时必须空载运行,电磁调节部分仪表指针为一格,不许恢复到零。以免损坏设备。 2、启动时按启动电钮,观察电流表指针,待下降后倒运转。 3、鼓风机启动必须空载,电磁调节部分为一格。 4、链条部分投入运行后,不准停刮板机与出渣机。以免因灰多损坏设备。 四、交接班制度: 1、司炉工在值班时间内要严肃认真,集中精神,监督管理好所负责的全部设备,不准打盹、闲谈打闹、看书报、私自离开岗位或操作其它与锅炉操作无关之事。 2、接班司炉工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班。如接班人员没有按时到岗,交班者除报告主管人员外,自己仍应继续值班,一直到接班者到岗。办完交接手续方准离开岗位。 3、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有病或其它问题,不能胜任工作时,应向锅炉房主管人报告,由主管人采取措施指派别人代班。 第 3 页共 10 页

8号机组A级检修A磨煤机大修作业指导书

Q/XXX XXXXX—XXXX A磨煤机大修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机组锅炉HP1103磨煤机大修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DL/T748.4- 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四部分:制粉系统检修》; Q/CDT-ITKTPC 10702 54-2017 《三、四期磨煤机技术标准》; Q/CDT-ITKTPC 1070267—2018 《制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HP1103型磨煤机使用说明书》; 《HP1103型磨煤机图纸》; 《集控运行规程》; 《集控运行系统图》。 图1 HP1103型型中速磨煤机结构示意图 1

Q/XXX XXXXX—XXXX 3 安全措施 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2 热工相关测点已拆除,电气相关电源线已拆除。 3.3 解体前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已全部执行,磨煤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已断电、消防蒸汽门已关闭并断电,脚手架经过验收合格,各种起重工具检验合格,具备工程开工条件。 3.4 所有工作人员对技术交底、安全措施交底、安全组织措施交底、岗位分工、危险点分析及控制预防措施均已熟悉并确认签字。 3.5 检修设备区域设置好临时围栏,地面铺好胶皮。 3.6 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起吊作业,必须有专业人员指挥、监护。 3.7 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备件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3.8 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起吊重物时,下面严禁有人站立或行走,吊装区域设置围栏。高处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3.9 脚手架使用应验收合格,攀登脚手架使用合格的防坠器,安全带高挂低用挂在牢固的物体上。 3.10 当天检修任务结束后一定要将检修电动工具、照明电源断掉。 3.11 有限空间作业保持良好的通风,氧气浓度19%-21%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12 密闭容器内作业不允许电焊、火焊同时开工,不得用火焊照明。 3.13 动火作业前清理磨煤机内部积粉,并测量有害气体浓度<20g/M3,方可开展动火作业,持续工作2-4小时测量一次,间断超过2小时需重新测量有害气体浓度。 3.14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3.15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3.16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备品备件清单 2

SNCR烟气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SNCR烟气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53-36 SNCR烟气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氨水的特性 SNCR 脱硝系统通常使用浓度质量比17-25%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氨水又称氢氧化铵,是氨气溶于水的水溶液, 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气味。 1、刺激性:因水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氨分子; 2、挥发性: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臵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增大挥发量增加; 3、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4、弱碱性:氨水中水和氨能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5、腐蚀性: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

二、还原剂氨水的危险性 SNCR 烟气脱硝系统工艺中的还原剂采用17-25%的氨水,由于氨水中氨气挥发体积浓度极限16-28%的因素,对氨水系统需考虑防爆、防腐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氨水或氨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人体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吸入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氨水泄漏后,从中分离的氨气具有强烈的气味,有毒、有燃烧和爆炸危险,能损伤皮肤、眼睛等。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压力过大造成设备损坏,在未经授权允许及专业人员检查确认后任何人不得随意启

叶轮给煤机检修工艺规程

叶轮给煤机检修工艺规程 1主要技术数据 1.1型号意义: Q Y G -—— 1000 A 带除尘装置 生 产能力 叶 轮给煤机 桥 式 1.2技术参数 型号出力范围主电机行走电机水泵电机 QYG-1000 300-1000t/h 型号:Y180L-4 电流:42.5A 转 速:1470r/min 功率:22kW 功率:2*3 kW 电 流:2*6.82A 功率:3kW 电流: 3.65A

2 概述 叶轮给煤机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缝隙式煤沟,通过设备沿轨道前后行走和拔煤叶轮的转动,将煤沟槽两侧的原煤连续、均匀地拔到煤沟输煤胶带上,能在行走中给煤,也可定点给煤,并适用于煤炭、化工、建材、矿山、冶金等行业实现连续给料。 我厂共安装4台叶轮给煤机,A、B路各安装两台,相互备用。 QYG调频式叶轮给煤机电气控制采用最先进的变频调速方式实现无级调速,并对原有的控制回路以及元器件的选型进行了全面的改进,保证了整个系统正常、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故障点,减小了检修工作量,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全面改进。并适用于就地、集控、程控等不同的运行方式。 QYG型调频式叶轮给煤机电气控制箱采用变频器。变频器特别适用于交流变速传动的电压源型变频器,包括各种选件。该变频器为微处理器控制,采用特殊的脉宽调制方法和可选择的脉冲频率,使电动机静音运行,各种不同的保护功能使变频器和电动机得到全面的保护。 3 工作原理 根据叶轮给煤机的工作环境及现场较高的电磁干扰,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的所有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均采用220VAC控制。变频器的调速信号采用4~20mA的电流传输及加阻容滤波器降低线路的干扰。闭合启动按钮,左行限位、右行限位时间继电器吸合,保护延时继电器及中间继电器吸合。中间继电器吸

260吨锅炉规程内容资料

26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岗位操作规程 (YG-260/9.8-M) 1 工作的任务及意义 1.1 本操作法规定了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岗位的任务及意义、工艺过程概述、生产操作方法、不正常情况及事故处理、安全技术要点及保安措施等。本操作法适用于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岗位。 1.2 本岗位的任务是操作控制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该锅炉充分利用粒度小于10mm的混合煤质(烟煤+煤泥+煤矸石),混合煤质按一定比例配比后,由称重皮带式给煤机送入炉膛中充分燃烧,通过辐射换热炉膛四周水冷壁内经除氧的脱盐水,产生饱和蒸汽,进入汽包汽水分离之后,再经过热器过热及喷水减温器减温得到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供系统生产使用。 1.3 本锅炉还能充分利用弛放气、煤泥等燃料,实现节约能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260t/h锅炉的运行,可以实现一期装置有备用锅炉,保证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2 锅炉的基本特性 2.1 锅炉工作参数 2.1.1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蒸发量 260t/h 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 9.8Mpa 给水温度 132℃ 锅炉排烟温度 136℃ 排污率≤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热效率 88-91% 燃料消耗量 34.94t/h 一次热风温度 150℃ 二次热风温度 150℃

一、二次风量比 60:40 循环倍率 25~30 锅炉飞灰份额 70%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5时)≧90% 2.1.2 设计燃料 混合煤质(烟煤+煤泥+煤矸石)分析资料 采用0#(冬季为-10#)柴油作为锅炉的点火助燃用油。 恩氏粘度(20℃时) 1.2~1.67O E 灰份≯ 0.025% 水份痕迹 机械杂质无 凝固点≤ 0 ℃ 闭口闪点不低于 65 ℃ 低位发热值 41000 kJ/kg 硫≤ 0.2 %

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新编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脱硝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操作流程 风险分析 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事项 应急措施 作业前 1、联系现场检查管道、阀门有无渗漏; 2、现场打开A储罐或B储罐的出液口阀门; 3、确认5层6支、6层4支喷枪已经安装进分解炉并开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压力大于0.4MPa(0.4-0.5); 4、确认中控控制界面上各信号正常;若出现通讯异常退出重启系统,还不正常联系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1、灼烫; 2、物体打击; 3、爆炸; 4、高空坠落; 5、辐射; 6、触电 1、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字迹工整、清晰,内容详实、明了; 2、中控员将各项指标(NOX)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出现异常的要及时对窑况进行调整; 3、氨水喷枪每条窑必须保证10只喷枪的完好使用(包括正常使用和备用); 4、为了使整个分解炉截面积被雾状氨水覆盖喷枪使用支数最少不能低于5支,减少增加喷枪时以中控通知现场为主。 1、严禁使用不合格劳保用品; 2、严禁使用带有接头线路; 3、严禁不断电进入设备; 4、严禁违章操作及指挥;5,不准疲劳作业、脱岗、睡岗、酒后上岗;

(完整版)220kV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220KV升压站ABB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 1. 设备概况及参数 1.1 设备概况 ××太电启备变压器电源取至于环保发电厂三期220KV升压站,由两组型号:GW7-252ⅡDW河南平高开关厂生产的隔离刀闸、一组单柱式三相连动型号为:HPL245B1北京ABB开关厂生产的六氟化硫断路器、和一组型号为:IOSK245上海MWB公司生产的电流互感器组成一组间隔向启备变压器供电。 其断路器有三个分离的极柱,每个断路器极柱又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底部是操作机构,装在合金制成的机构箱中;操作机构箱部是中空的支持绝缘瓷瓶套,绝缘操作杆穿过其中;断路器的顶部是灭弧单元。 六氟化硫断路器采用具有优良灭弧性和高绝缘强度的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灭弧和开距同步吹弧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开端电流大、绝缘水平高、耐震性能好、安全可靠、检修期长、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断路器柱内永久地充SF6气体在20℃时,气体压力为0.7MPa 。 1.2 设备参数 设备型号:HPL245B1

1.检修周期: 表:3 三相断路器的加热器 加热器要随时防冻结失效①为需要而特别设计的辅助开关 3.检修项目 3.1检修周期和时间: 3.1.1大修周期; 3.1.1.1大修周期为12年。参照说明书是否25年? 3.2检修项目: 3.2.1大修标准项目: 3.2.1.1断路器本体: 1) 充气套管检修; 2) 断路器外部检修; 3) 大罐内灭弧室检修。 3.2.1.2 SF6气体系统: 1)气体截止阀检查并操作; 2)SF6气体检漏; 3)检查充气盖板;

4)测SF6气压及环境温度;核对SF6气压是否正常; 5)检查SF6密度控制器整定值;用专用仪器校验SF6密度继电器6)检查气体截止门的合分位置。 3.2.1.3储能弹簧系统: 1)检查是否变形; 2)检查弹簧基座是否位移; 3)检查弹簧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4)检查链条是否完好变形; 3.2.1.4操动机构: 1)检查操动机构的润滑系统,润滑是否良好; 2)检查油缓冲器; 3)螺母和护圈是否松动; 4)更换某些零件,确认控制阀的密封与过滤网是否需要更换。 3.2.1.5控制系统: 1) 检查辅助开关触点; 2) 检查加热器; 3) 检查位置指示器的位置; 4) 检查操作计数器记录的数字; 5) 检查箱体是否漏水和生锈; 6) 检查门密封垫是否老化; 7) 拧紧箱内螺钉; 8) 拧紧控制回路及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 9) 测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 10) 测量控制回路绝缘电阻; 11)检查润滑连杆系统。 3.2.1.6操作试验(功能检查): 1)手动分合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2)检查储气罐各压力整定值是否正确; 3)测试分合闸及同期。 3.2.1.7现场试验项目: 1)SF6密度控制器调试; 2)SF6气体检漏;

余热锅炉工艺规程

唐山市丰南区凯恒钢铁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编号:KH/ZY—DL—14 余热锅炉工艺流程说明书 编制:王洪江 审核:李友 批准:肖宝玉 2013年2月28日发布2013年3月1日实施

前言 本规程依据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QC287/350-23-1.6/320,QC160/280-7-1.6/240型锅炉有关技术资料、图纸,同时参照河北冀电电力工程设计院有关图纸进行编写。 本规程为试用本。 本规程自颁发之日起生效。 一、本规程 编写: 审核: 批准: 二、下列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 1、运行班长、司炉及运行人员 2、值长 3、车间主任及专业技术人员 4、生产技术科科长 5、电厂厂长 6、总工程师

目录第一篇运行篇 第一章概况及主要设备规范 第一节总则 第二节主要设计参数 第三节主要设备规范 第二章锅炉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检修后的验收 第二节主要转动机械的试运行 第三节安全门的校验 第四节水压试验 第五节联锁试验 第三章锅炉机组的试运行 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 第二节锅炉的启动与升压 第三节锅炉启动后的检查 第四节锅炉运行调整与监视 第五节锅炉机组的停运 第四章锅炉机组的运行维护及保养 第一节锅炉机组的运行维护及巡检 第二节锅炉排污

第三节停炉后的防腐 第五章锅炉机组常见故障及事故处理 第一节事故处理原则 第二节锅炉满水 第三节锅炉缺水 第四节汽水共腾 第五节受热面的损坏 第六节汽水管道损坏 第七节负荷骤减 第八节安全门故障 第九节锅炉水位计故障 第六章锅炉辅机的运行与维护 第一节循环风机的运行与维护 第二节三通挡板门的运行与维护 第三节插板门及卷扬机的运行与维护 附表1:锅炉低压汽水系统阀门各阶段开关状态附表2:锅炉高压汽水系统阀门各阶段开关状态第二篇运行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