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33.28 KB
- 文档页数:3
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青年护理教师是指刚刚开始从事护理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承载着培养护理学生的重要责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和自信。
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支持策略。
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工作领域中的支持与帮助对其自我效能感起到重要作用。
护理学科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青年护理教师可能会面对各种教学难题和疑惑。
如果能够得到学院和主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例如提供培训、指导和资源,那么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提升。
教学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对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影响。
青年护理教师刚刚进入职场,相对于有着丰富经验的资深教师来说,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通过参与教研活动、观摩其他老师的授课以及不断反思与沉淀,青年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会逐渐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青年护理教师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
青年护理教师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如果他们能够积极评估自己的能力,并对自己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认可,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提升。
情绪状态也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如果青年护理教师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挫折,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鉴于以上影响因素,可以采用一系列支持策略来提升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学校和学院可以为青年护理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学校可以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支持体系,鼓励青年护理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成长和提高。
学校还可以鼓励青年护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和科研项目,不断拓展他们的教学经验和能力。
学校和学院可以根据青年护理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和任务量,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特点自我效能感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感受。
自我效能感与自尊、自信等概念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个体对于特定任务的判断和信心。
青年护理教师作为护理教育的承担者,其自我效能感对于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护理专业的教学任务繁重,内容复杂,学生群体多样化,教学环境复杂多变,因此一个青年护理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
二、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青年护理教师的个体因素包括教育背景、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
教育背景和专业水平是决定一个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个具有丰富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护理教师往往会更有自信心。
教学经验也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教学经验丰富的青年护理教师通常会更有信心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2. 环境因素护理教育的环境因素包括学校教学环境、学生群体、教学资源等。
良好的学校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会对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让他们更容易获取成功的体验。
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也会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背景的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和学习效果都会有所不同,这对教师的自信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行为因素青年护理教师的行为因素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
一个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会增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更有信心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积极阳光的教学态度也是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个充满信心和热情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1. 不断提升专业水平2. 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资源等方式,为青年护理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更容易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青年护理教师已经成为了医护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青年护理教师教学任务重,并且具备各种复杂的职业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之相应的自我效能感就尤为重要。
自我效能感,也叫自我信心,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于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及潜力的评估认识。
而这种自我评估认识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呈现形式更是在任务完成中影响了个人表现的能力和信心。
目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这其中涵盖了青年护理教师这个群体。
青年护理教师的职业特性青年护理教师这一职业特性是非常强烈的。
首先,他们在教育领域中承担着相当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任务贯穿于科研、临床护理,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其次,这一职业要求青年教师具备极为复杂的护理技能,例如,护理技能、沟通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紧密相连的;最后,青年护理教师的工作场所是在严苛的医护环境之下,对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青年护理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其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自我评估偏低、没有信心等在内的问题。
首先,青年护理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使他们必须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复杂学科和技术问题,那么当这种任务过于沉重时,很容易引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而且,当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去处理这些教学任务时,自然会出现评估的偏差。
其次,青年护理教师的职业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紧张,这一环境压力也会对于他们的自我评估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境下,他们很容易出现自我评估过低,对于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经常会存在缺乏信心的情况。
在对于青年护理教师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时,以下建议可以为标准:1、制定明确的个人目标青年护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此来推动自己积极向上的发展。
他们应该具备可执行的计划,然后通过反复实践一步步实现目标,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2、接受自身能力与不足青年护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对于不足之处也不必过于在意或自傲自满。
护理本科生现状分析及对策近年来,大学生护理本科生教育在国内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实验教学的缺乏。
由于国内护理本科生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科生在上课时往往只会讲授书本知识,而没有足够的实验训练,从而很难把知识从理论上实践到实践上,从而影响了本科生护理专业的实践能力提高。
此外,缺乏专业服务和护理研究开发能力。
国内护理环境不断发展,病人的护理需求日益增加,护理服务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多数本科生在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提供准确的护理服务,因此需要合理的教学细节,培养本科生的专业服务能力,以及通过护理实践进行护理研究开发。
最后,对国外护理教育模式研究不够深入。
由于国外护理教育环境较为成熟完善,护理专业科研水平更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国外的护理教育模式,调整现行的本科护理生教育模式。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提高本科护理生教育质量。
首先,要加强理论教学,加强实验教学。
本科生护理教育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重视实验教育,不仅要提供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次,设立专业服务实践培训考核制度。
要求本科生护理实践培训和考核,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熟悉临床实践以及重要的护理流程,提高本科生的护理专业服务和科研能力。
最后,要加强本科护理专业在国外和国内的学习研究。
让本科护理生能够学习、研究国外的护理教育模式,由此丰富自身的学习经历,进而提升本科生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本科护理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在国内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本科生护理专业护理服务能力、护理研发能力,以及通过研究国外护理教育模式,提高国内护理专业服务和研究能力。
从而推动本科护理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护理专业教育,促进护理职业的发展,从而满足我国基层护理需求。
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引言在当今社会,护理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专业领域。
随着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青年护理教师作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将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青年护理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中能力的信念和评价,即对自己在实现特定目标时的能力和信心的判断。
在教育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视为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表现,还会影响到学生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因素、教学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1. 个人因素青年护理教师的个人能力、教育背景、职业经验等都会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在护理教育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支持和资源条件是影响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包括家庭、同事、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等。
青年护理教师需要得到家庭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和鼓励,这些都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着重要影响。
三、提升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路径提升自我效能感是青年护理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路径和方法:1. 提高专业素养青年护理教师可以通过进修和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水平,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信心和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 加强职业辅导和支持青年护理教师可以通过职业辅导和同事互助等渠道,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他人求助,并接受来自他人的建议和帮助,这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引言:青年护理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护理教育。
在工作中,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包括定义、来源、影响因素以及提升方法等。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和能力评估。
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即指他们对于自己作为护理教师能够成功执行教学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二、自我效能感的来源1. 教育经历:青年护理教师的教育经历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起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能够提高他们对教学任务的信心。
2. 教学经验: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青年护理教师逐渐熟悉教学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自我效能感。
3. 学生反馈:学生的反馈对于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起着重要影响。
正面的反馈能够增加他们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而负面的反馈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信心,影响自我效能感。
三、影响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 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降低自我效能感,可能与性别角色期望和社会压力有关。
2. 先天因素:个体的天生特质和能力对于自我效能感是有影响的。
一些个体在与护理教育相关的能力上可能天生更具优势,从而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3. 心理状态:自信、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紧张的心态则可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4. 支持与认可:青年护理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和认可程度,对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影响。
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认可能够增强他们对教学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四、提升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方法1. 继续教育: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青年护理教师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 交流合作:与其他护理教师、教育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支持和鼓励,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
临床护士职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提升措施及重要性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是指护士在综合各种信息后,基于对自身职业行为能力的判断与评估,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这•概念源自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任务的主观判断。
在护士的职业生涯中,这种自我效能感不仅关乎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现,更影响着工作态度、职业满意度及整体职业发展。
影响护士职业自我效能因素1.工作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长时间的工作时长、夏杂多变的病情以及紧急的医疗状况等,都可能给护士带来H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2.医患关系:紧张的医患关系、患者或家属的不理解与指责,可能导致护士产生挫败感,降低职业自我效能。
3.职业倦怠:长期重复的工作内容、频繁的夜班以及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失调,容易引发职业倦怠,进而影响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认知。
4.组织管理: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不公平的绩效评估、玦乏晋升机会等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可能削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
5.社会认可度:社会对护理职业的低评价或误解,可能影响护士对自身职业价值的判断。
6.个人健康状况:护士自身的健康问题可能限制其工作能力的发挥,从而对职业自我效能产生负面影响。
7.新技术与新要求: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如果感到难以适应,可能降低自我效能。
&经济待遇:相对较低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可能使护士感到自q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职业自我效能。
9.家庭支持:缺乏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可能在工作与生活的冲突中增加心理负担,进而影响职业自我效能。
10.差错事故经历: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或事故,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给护士留卜心理阴影,降低自我效能。
护士职业自我效能重要性1.提升护理质量:高自我效能感的护士更加自信地执行护理任务,能够更好地应对豆杂病情和突发事件,确保患者安全。
2.增强工作动力: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能够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提高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和效果分析。
方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结合临床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举办培训班,掌握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树立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加替代性经验;取得社会支持;组织心理学知识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等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结果: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提高。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结论: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护士的自信,更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潜能,且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标签:护士;自我效能感;干预;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能力的信心或信念[1]。
护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护士在护理工作领域中对自己胜任护理工作能力的信心,以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的信念和意志。
如何从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院结合临床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临床科室和急诊科护士260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37±7.39)岁,其中20~30岁101名,30~40岁128名,40~45岁31名。
工作科室:临床科室227名,ICU 11名,急诊科22名。
学历:中专72名,大专166名,本科22名。
职称:护士85名,护师121名,主管护师53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 方法1.2.1 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医院文化是以相应的形式反映医务人员工作的社会文化,是反映医院医疗实践特点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表现形式[2]。
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概述,然后分析了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以及提升途径,探讨了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青年护理教师的特点。
结论部分强调了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其自我效能感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于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注意,并为其在教学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青年护理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案例分析、重要性、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年护理教师是医学院校中的重要一员,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医护人员的责任。
随着社会对医疗水平和医护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青年护理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他们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力的信心和认知。
一个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青年护理教师往往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教学中的挑战,更有动力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反,如果一个青年护理教师缺乏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在面对学生的不理解或挑战时感到沮丧和无力。
研究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出更优秀的医护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 研究目的抱歉,我无法提供超过300字符的文本。
如果需要更多内容,请分多次请求。
感谢理解。
1.3 意义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教师的教学表现和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更有可能展现出积极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加强青年护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教学研究·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 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学生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1]。
许多研究证实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思维、动机、行为和学习成就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应的对策,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川北医学院5年制护理本科在校学生506人为研究对象。
一、二、三、四年级学生人数分别是125、126、129、126人,其中,女生428人,男生78人;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269人,来自城镇家庭的237人;第一志愿录取的394人,第二、三志愿和调剂录入的112人。
纳入标准:①护理本科在校学生;②自愿参与本调查。
1.2方法1.2.1研究工具使用梁宇颂等[2]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 的问卷编制而成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
每个维度有11道题,共22个题目,采用五分制评分,即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依序给5~1分,其中反向题反向计分。
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
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已被广泛用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评[3]。
1.2.2调查方法调查者先向被试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被试者的同意,然后统一以指导语指导被试者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问卷,问卷回收率达100%。
1.3统计学方法将量表的调查结果全部录入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
比较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 检验和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两两多重比较。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赵莉1,2沈军3谭敏1,2雷蓉1,2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2.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0;3.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重庆400016[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策,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梁宇颂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228±0.439)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录取志愿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生源地、性别、年级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成就。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a )-0143-03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ZHAO Li 1,2SHEN Jun 3TAN Min 1,2LEI Rong 1,2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2.Department of Nursing,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3.Department of Nursing,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learn the status of academic self -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providing a reference to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Methods The nursing students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ale worked out by Liang Yusong,et al.Results The score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3.228±0.439)scores was above averag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imensions of self-efficacy of ability to learn and self-efficacy of learning behavior was not obvious (P >0.05).The score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among the different admission volunteer nursing students had no difference (P >0.05).The score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places,gender,grades,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Conclusion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should be improved further,and a variety of targeted measures c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tudents ′academic self-efficacy,and thereby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achieve -ment.[Key words]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Academic self-efficacy;Current situation;Strategies[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课题(CJF09009)。
[作者简介]赵莉(1967.11-),女,护理学硕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教务科长;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143·教学研究·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2结果2.1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况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理论均值是2.5),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不同性别、不同录取志愿、不同生源地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男女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女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方面得分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不同录取志愿的护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两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来自农村家庭的护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两维度上得分均低于来自城镇家庭的护生(P <0.05)。
表2不同性别、不同录取志愿、不同生源地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x ±s ,分)2.3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一年级护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两维度上得分最高,其中一年级护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二、三、四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三、四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比较,一年级和二、四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3讨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身应付特定学业问题的能力及从事相应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4],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2]。
本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两维度得分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与其他研究比较得分还是偏低[5],说明护生看待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是很乐观,有待进一步加强。
男护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这一维度得分比女护生高(P <0.05),这与刘发勇[4]的研究一致。
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体现出男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这可能与社会从小对男女生的期望及男女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关。
男生从小就被鼓励要坚强、勇敢,遇到困难要独立面对、解决;对女生的要求则不一样,女生可以柔弱、娇气,当她们遇到困难时容易求助于他人,久之,则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不够。
另外,男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往往更自我、更全面,而女生则容易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不理想的成绩等影响,从而导致了女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普遍要比男生低[6]。
调查发现,录取志愿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无关,但与生源有关。
来自城镇家庭的护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得分均高于农村护生(P <0.05),表明来自城镇家庭的护生对自己成功完成学习任务所具有的能力和技能更为自信,并认为自己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