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营改增_对财政经济的动态影响_基于CGE模型的分析_田志伟
- 格式:pdf
- 大小:642.11 KB
- 文档页数:15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和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税收是国家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尤其是增值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0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的增值税改革,已经历了从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变,以及增值税率下调和税负转移等多个阶段。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挑战。
为此,国家开始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即从制度性质、征收方式、纳税人等多个角度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以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实现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能力。
市级地方财政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和财政现状直接关系着国家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本文将以实证分析的方式,研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和经济的影响,对于深入探究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和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主要包括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前后市级地方财政收入的对比分析,以及探究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包括探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前后市级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就业情况等因素。
3.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
主要探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主要支出方向的影响。
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法,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和经济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以揭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和经济的实际影响。
三、拟达成的预期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和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情况以及具体原因;2.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分析其具体原因;3.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情况。
通过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市级地方财政和经济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营改增〞对于我国经济开展和财税改革的作用“营改增〞对于我国经济开展和财税改革的作用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营改增政策通过其产生的结构调整效应以及资源配置优化效应等,所具有的各种现实与潜在的意义。
并且进一步指出,营改增不仅影响宏观经济层面,也会影响到财税体制,并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牵动一场全面的改革。
关键词:营改增;经济开展;财税改革一、“营改增〞的涵义“营改增〞是属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
长期以来,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处于并行状态,这为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
因此,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成为我国经济开展中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2021年元旦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效劳业率先进行“营改增〞试点工作。
紧接着该项工作从上海市扩展至北京、天津、广东等十多个省市。
这是继2021年实施增值税转型后在税制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改革。
“营改增〞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开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现行的财税制度提供改革的动力。
二、“营改增〞对于我国经济开展的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的开展从微观层面来说,“营改增〞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本钱,增强企业开展能力等。
从宏观层面来看,“营改增〞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其二是为局部行业带来了税负降低的优势,形成减税效应。
这两者结合起来影响和带动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具体来分析:首先,“营改增〞的实施,防止了重复征税,并且许多增值税的税率较之前的税率低,为企业减轻了税负负担;其次,这些减税行为产生的良好的经济影响:“营改增〞后,进项税从不能抵扣变为允许抵扣,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本钱;“营改增〞后,许多生产企业纷纷采用效劳外包经营方式,转变了经营方式;“营改增〞后,缴纳的是增值税并同时允许抵扣进项税额,许多效劳部门从母体企业别离出来;“营改增〞后,许多税率降低,保护了小企业的生存和开展。
2.“营改增〞的结构调整效应“营改增〞具有结构调整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实施“营改增〞后,许多企业精细了产业分工和加深了专业协作。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张国兴;马闪闪;张永勤【摘要】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增值税改革将是我国未来五年税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2013年8月,河南省也加入“营改增”改革行列,根据对河南省2013-2016年扩围行业增值税收入的预测,发现扩围行业会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分析可能影响河南省财政收入变化的因素,从而提出可行的建议,对于合理把握地方财政收入规模,推进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年(卷),期】2014(030)002【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财政收入【作者】张国兴;马闪闪;张永勤【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422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流转税制中两个最主要的税种,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两税并存的税收制度也存在诸多弊端。
因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的税收改革思路。
上海市在2012年1月1日率先拉开了增值税改革的大幕,河南省自2013年8月1日起也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下文中就以此行文)的政策。
改革中先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由营业税改为征增值税,并在现行增值税税率17%和13%的基础上,增设11%和6%两档税率。
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税率为11%,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与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税率为6%。
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税基是互不交叉、相互独立的关系,实施“营改增”政策,势必会导致将营业税的税基扩展到增值税的税基上。
由于营业税是地方税收的主要税种,“营改增”将会对地方的财政收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手段调整国家财政收支,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稳增长、保就业、控制通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最常见手段是通过维稳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维稳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照顾力度,增加债务承受能力等。
扩张性财政政策则是指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投资等手段提高全社会的有效需求,刺激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投资等,加强将政策优惠落实到实际项目中,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促进产业升级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部分,不仅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例如,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等措施扶持国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增强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实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中国制造2025”、“大飞机”、“量子通信”等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优势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针对国内经济结构短板而制定的。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了产业快速升级发展。
三、促进消费升级财政政策适当的调整也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
政府通过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出台购房、购车等权益保障措施,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 2019年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全面降低,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盈利能力。
企业在轻装上阵的同时,也通过加大对员工的奖励,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促进了消费升级的发展。
四、促进就业增加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促进就业增加。
加大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调控手段优化就业市场结构,降低就业壁垒,提高就业人口素质等,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就业市场的稳定,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质量。
“营改增”对安徽省财政收入的影响
刘晓伟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6)005
【摘要】“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2016年,“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增值税将完全取代营业税。
通过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营改增”进行情况,利用模型模拟静态分析“营改增”对安徽省财政收入的影响,阐述“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部分企业税负增加,政策不完善,具体执行困难,并提出加大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地方税制体系的对策。
【总页数】2页(P278-279)
【作者】刘晓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2
【相关文献】
1.营改增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 徐雯
2."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和财税体制改革的策略分析 [J], 程兴玲
3."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和财税体制改革的策略 [J], 陈曦
4."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以无为市为例 [J], 张玉琴
5.营改增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财税体制改革应对 [J], 邓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营改增”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作者:任爱华李阅历王宁来源:《会计之友》2015年第21期【摘要】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过渡时期以及全部扩围后“营改增”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认为必须从制度上彻底改革才能减少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造成的不稳定影响,进而推进“营改增”这一结构性减税举措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营改增;河北省;财政收入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1-0115-04“财政新常态”是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低速,而财政支出呈现刚性增长的特性,这种情况下对政府管理要求更加规范科学。
“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增值税改革的最后也是最关键一步。
“营改增”从上海、北京等地率先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扩围已有两年,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国情,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但营业税的隐退,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失去当前最大、占比最高的主体税种。
那么,地方财力缺口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弥补,如何寻求、培育稳定的地方财力,应当成为当下未雨绸缪之事。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具体分析过渡时期以及在全面扩围后,在不同分成比例下对河北省政府享有的增值税收入进行了科学的测算。
通过测算分析了“营改增”对河北省财政收入的具体影响;并根据“营改增”这一项结构性减税政策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进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能保证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营改增”的背景(一)重复征税问题日益凸显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主要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的一种税,而营业税是对销售不动产、无形资产、加工修理修配之外的劳务征收的一种税。
二者在征税对象上互不兼容,而且相互补充,在理想状态下二者可以涵盖我国所有货物和劳务;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比较健全的税收制度。
第2期(总第435期) 2020年2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2(General Serial No.435)February,2020㊃财政与税收㊃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估基于中国CGE模型的情景模拟李雪松1,刘 明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44;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北京 100045)摘 要:为考察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影响其政策效应的约束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中国CGE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情境下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㊂考虑到增值税的正确设置对科学评估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效应的重要性,本文CGE模型中采用抵扣法设置增值税㊂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降低增值税税率不仅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和投资,而且还能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相对价格,重新在各部门间配置资本和劳动要素来促进产出增长㊂鉴于汇率㊁财政赤字和劳动供给等在减税效应发挥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实施减税过程中,应加强与货币㊁汇率等政策的协调,保持政府财政的持续性和不断扩大劳动供给㊂关键词:增值税;减税降费;宏观经济;CGE模型中图分类号:F812.42;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0)02⁃0072⁃09一㊁问题的提出营改增”以来,面对增值税税率多档次问题,以及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和促进制造业发展的要求,中国连续两年下调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㊂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达国家进入减税周期的背景,减税政策作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中降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评估其经济效应对于政策制定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财税和供给侧改革㊁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㊂当前,通过财政补贴降成本容易给发达国家质疑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口实,通过人民币贬值来降成本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通过金融自由化降成本又面临金融系统性风险,那么,通过减征增值税来降成本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要使减税收益最大化,还需哪些配套措施,减税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中国CGE模型模拟分析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的经济效应,考察降低增值税税率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路径㊂增值税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格传递效应㊂Carbonnier[1]研究了 收稿日期:2019⁃11⁃10作者简介:李雪松(1970-),男,江苏宿迁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㊂E⁃mail:xsli@ 刘 明(通讯作者)(1984-),男,湖北嘉鱼人,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评价研究㊂E⁃mail:lming@法国1987年和1999年两次增值税改革的价格传递效应㊂研究结果发现,这两次增值税改革对价格的转嫁率都小于1,分别是77%和57%㊂Carare 和Danninger [2]研究了2007年德国政府提高增值税政策的价格传递效应㊂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增值税的价格转嫁率为73%㊂Benedek 等[3]使用1999 2013年欧元区17国的行业月度数据研究了增值税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转嫁效应㊂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增值税税率对商品价格的转嫁率只有30%左右;转嫁率也会随商品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耐用品的转嫁率大于非耐用品㊂由于降低增值税税率对GDP 的负面效应具有时滞,因而非常适合财政整顿计划(Fiscal Consolidation)㊂第二,资源重新配置效应㊂Giesecke 和Nhi[4]认为复杂的增值税征收系统会产生由于相对价格扭曲产生的配置效率损失,以及由企业合规成本和政府征管成本产生的技术效率损失,这些成本的存在意味着简化增值税征收系统就会得到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收益㊂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统一增值税税率和取消自由裁量的税收减免会对实际投资㊁资本存量㊁实际GDP㊁消费产生促进作用㊂第三,投资效应㊂申广军等[5]㊁许伟和陈斌开[6]都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降低增值税有效税率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㊂增值税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一般有微观计量模型㊁投入产出模型和CGE 模型㊂近来,由于大量优质微观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学界可以通过使用微观数据分析增值税税率的政策效应[7]㊂使用微观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政策效应是对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增值税政策作为一个能够同时影响经济中所有部门的外生冲击,其间产生的衍生效应和反馈效应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般均衡,这使得适合局部均衡分析的微观计量难以全面分析增值税改革政策的经济效应㊂刘柏惠[8]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中国降低增值税税率税政策对各部门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负向影响㊂投入产出模型能够全面考察经济中各个部门间的相互作用,但该模型具有一个完全供给弹性的潜在假设㊂现实经济中,供给侧往往受到技术㊁要素投入和需求等方面的多重约束,采用完全供给弹性假设往往会高估政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政策制定者带来误导㊂CGE 模型以其全局性㊁系统性等特点,一直是分析税收政策效应的首选工具[9]-[11]㊂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估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经济效应,本文选择采用CGE 模型这一研究方法㊂CGE 模型是多部门模型,既考虑直接效应,又考虑间接效应,可以刻画多种效应的综合效应和反馈效应,定量解析所有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㊂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应用CGE 模型进行减税效应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更详细㊁全面㊂考虑到增值税的正确设置对科学评估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效应的重要性,本文在CGE 模型中采用抵扣法设置增值税㊂中国增值税采用抵扣法计算,且具有税率多档次和差异大等特点,这使得在CGE 模型中不适合采用简化方法设置增值税㊂模拟结果表明:降低增值税税率不仅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㊁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和投资,而且还能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相对价格,重新在各部门间配置资本和劳动要素来促进产出增长㊂另外,本文还通过不同情景的设置,模拟和分析出影响减税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㊂本文通过比较降低增值税税率在六种不同情景下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发现:政府赤字和劳动供给是影响减税经济增长效应的重要因素,外国资本流入对减税经济增长效应影响较小,人民币汇率是影响减税的国际收支效应的重要因素㊂二、模型构建大部分CGE 模型采用一种简化方法设置增值税,即将增值税设置为增加值产出与增值税税率的乘积㊂在各行业税率相等的情况下,采用简化方法设置增值税虽然形式上不符合中国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但实质上与抵扣法等价㊂简化方法相当于将增值税设置成总产出与中间投入品的差值与增值税税率的乘积,即将增值税设置成总产出和增值税税率的乘积与中间投入品和增值税税率的乘积的差值,从而将增值税设置成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后的差值(抵扣法)㊂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设置方法是等价的㊂但是,当每个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不同时,这两种设置增值税的方法不再等价,使用传统的增值税设置方法的正确性将大打折扣㊂特别是在研究增值税税率变动的经济效应时,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变动不再同步,从而导致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与税率变动方向不再同步,各个行业的实际增值税不会随增值税税率变动方向一致,可能会有增有减,而使用简化方法设置只能得出行业增值税37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估 基于中国CGE 模型的情景模拟的变动与增值税税率变动一致的结论㊂考虑到增值税的正确设置对科学评估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效应的重要性,本文在CGE 模型中采用抵扣法设置增值税㊂已有的文献中,徐利[12]㊁王敬峰[13]虽然在CGE 模型中采用了抵扣法设置增值税,但只将抵扣法运用到政府增值税收入的方程中,在生产阶段并未考虑增值税㊂本文的CGE 模型将在生产端和收入端同时设置增值税㊂本文构建的中国CGE 模型是基于社会核算矩阵(SAM)的建模方法㊂CGE 模型包含二十九个产业部门,国内国际两个产品市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企业㊁居民㊁政府和国外四个经济主体㊂图1展示了以企业为主线的CGE 模型的框架㊂图中主要刻画了三类企业:第一类企业是总吸收商品的生产者,总吸收商品的生产者是一个虚拟的厂商,该厂商在给定进口商品㊁国内商品价格,以及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技术条件下,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通过购买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生产一种虚拟的复合商品(也称为阿明顿商品),并将复合商品销售给国内的中间产品需求者和最终产品需求者;第二类企业是总产出商品的生产者,一方面总产出商品的生产者利用固定系数(Leontief)生产技术将中间投入和增加值合成为总产出商品,另一方面总产出商品的生产者在给定出口商品㊁国内商品价格,以及不变转换弹性(CET)生产技术条件下,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商品出口和国内销售的生产决策;第三类企业是增加值的生产者,该生产者在给定资本租金㊁劳动力工资,以及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技术的条件下,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决策㊂图1 以企业为主线的CGE 模型框架本文CGE 模型共包括七个模块:价格模块㊁生产模块㊁投资模块㊁收入模块㊁消费模块㊁贸易模块和均衡模块,模型中大多数方程参考李雪松[14]的设计㊂其中,价格模块中有九个方程,分别为进口价格㊁出口价格㊁含增值税总吸收价格㊁不含增值税总吸收价格㊁含增值税总产出价格㊁不含增值税总产出价格㊁净增加值价格㊁消费者价格指数㊁GDP 平减指数㊂生产模块含有五个方程,分别是增加值㊁总产出㊁中间投入㊁资本需求㊁劳动需求方程㊂投资模块含有四个方程,分别是库存㊁名义总固定资产投资㊁分部门固定资产投资㊁折旧方程㊂收入模块包括劳动要素收入㊁部门工资率㊁资本要素收入㊁部门资本租金率㊁企业净收入㊁企业储蓄㊁居民资本收入㊁居民收入㊁居民可支配收入㊁居民储蓄㊁政府收入㊁政府储蓄㊁关税㊁增值税㊁企业其他间接税㊁居民收入税㊁总储蓄㊁名义GDP 等十八个方程㊂贸易模块有进口需求㊁出口供给㊁总吸收(也称阿明顿商品总需求)㊁总产出供给㊁贸易赤字等五个方程㊂均衡模块包括国内商品市场均衡㊁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均衡㊁国际收支平衡㊁政府收支平衡㊁储蓄投资平衡㊂商品市场均衡要求每个部门的国内市场总供给等于每个部门的国内市场总需求㊂假设劳动总供给不变,劳动市场均衡要求所有部门的劳动需求之和与总劳动供给相等㊂假设资本总供给不变,资本市场均衡要求所有部门的资本要素需求之和与总资本供给相等㊂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平衡㊂政府收支平衡是指政府收入等于支出㊂储蓄投资平衡是指总投资与总储蓄相等,方程中设置一个平衡变量,用于检验模型是否达到平衡㊂模型中所有变量如表1所示㊂47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第2期 总第435期表1变量列表为刻画中国增值税率多档次和差异大的特点,本文分别在价格模块和收入模块中采用抵扣法对增值税进行了设置㊂在价格模块中,分别设置了不含增值税总吸收商品价格㊁含增值税总吸收商品价格㊁不含增值税总产出商品价格㊁含增值税总产出商品价格,并且重新推导出净增加值价格㊂其中,含增值税总吸收商品价格为:P i =1Ψiμ1/(1+ξi )i PM ξi /(1+ξi )i +(1-μi )1/(1+ξi )PD ξi /(1+ξi )[]i (1+ξi )/ξi ,不含增值税总吸收商品价格方程为:PS i =PSN i 1+vtax i (1-vacut i []),含增值税总产出商品价格为:PS i =1Φiν1/(1-φi )i P M φi /(1-φi )i +(1-νi )1/(1-φi )P D φi /(1-φi )[]i(1-φi )/φi ,不含增值税总产出商品价格方程为:P i =PN i 1+vtax i (1-vacut i []),净增加值价格为:PVA i =PV i -[vtax i (1-vacut i )PSN i av i -∑j a ji PN iav ivtax i (1-vacut i )]-itax iPSN iav i)㊂收入模块中,增值税收入公式为:VATAX i =vtax i (1-vacut i )PSN i Q i -∑j a ji Q i PN j vtax j (1-vacut j )㊂模型中所有参数如表2所示㊂57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估 基于中国CGE 模型的情景模拟表2参数列表三、数据与参数校准本文构建的中国CGE模型是基于社会核算矩阵(SAM)建模方法,首先需要编制中国社会核算矩阵表(以下简称 SAM表”)[15]㊂表3是中国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简化表(未区分行业)㊂表3中数据主要来自‘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12年中国资金流量表“‘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㊂表3中国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简化表单位:亿元支出→收入↓商 品活 动要 素机 构劳动资本企业居民政府资 本国 外总 计商 品1064757200954731392488761586988活 动14649611366661601627要素劳动264320264320资本198962198962机构企业105303105303居民2643205251820340410337589政府7230735882200858208699-196117149资 本716525278413081523670-21346257575国 外114797114797总 计15869881601627264320198962105303337589117149257575115535除了SAM表数据外,CGE模型所需数据还包括资本㊁劳动力㊁税率和各种系数㊂其中,劳动力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 分产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㊂资本存量采用一种简便算法,即各部门的资本存量使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的折旧数据除以折旧率10%得到㊂直接消耗系数利用归并后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㊂分行业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参考陆菁和刘毅群[16]㊁娄峰[17]的估计结果㊂CET出口替代弹性和阿明顿进口替代弹性参考娄峰[17]㊁王敬峰[13]的估计结果㊂分行业增值税实际税率采用建立方程组求解得到㊂67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第2期 总第435期除以上系数外,本文CGE 模型的其他系数如增加值产出方程中的转移系数㊁指数系数和资本报酬系数㊁出口供给方程中的份额系数和转移系数㊁进口需求方程中的份额系数和转移系数㊁居民边际消费倾向㊁政府储蓄倾向和企业储蓄倾向㊁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㊁居民收入税实际税率等使用校准方法得到㊂校准的主要依据是基期的社会核算矩阵表㊂四、模拟情景与结果 表4模拟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经济效应的六种情景情 景条件一条件二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情景五情景六政府储蓄外生,政府支出内生政府支出外生,政府储蓄内生政府一般储蓄率外生,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储蓄内生汇率外生,外国储蓄内生外国储蓄外生,汇率内生汇率外生,外国储蓄内生外国储蓄外生,汇率内生汇率外生,外国储蓄内生外国储蓄外生,汇率内生情景模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情景一条件下模拟降低增值税税率5% 100%冲击下的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效应,第二部分是在六种情景下分别模拟降低所有行业和部门行业一定数额和一定比例的增值税税率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㊂六种情景如表4所示㊂如此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效应;二是考察影响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㊂(一)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无论长短期,在政府储蓄外生,政府支出内生㊁汇率外生㊁外国储蓄内生的闭合条件下,降低增值税税率对实际GDP㊁固定资本形成㊁居民收入㊁进口㊁出口和净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增值税降低幅度的不断增大,实际GDP 等变量也呈不断增长趋势㊂降低增值税税率对GDP 平减指数和政府收入有负向促进作用,并随着GDP 平减指数和政府收入随着增值税降低幅度的不断增大而不断减少㊂从需求侧来看,虽然降低增值税税率导致政府消费支出减少,但减税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报酬,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且消费和投资增加的绝对值大于政府消费支出减少的绝对值,所以导致总需求增加㊂从供给侧来看,降低增值税税率通过改变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要素投入的相对价格,从而使得资本和劳动要素在部门间重新配置,进而使得产出增加㊂增值税税率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包含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㊂价格效应是指降低增值税税率导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使得居民消费增加;收入效应是指降低增值税税率带来的资本报酬和劳动报酬的增加将使得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进而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上升㊂由于消费者价格指数保持不变,价格效应为0,所以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幅度与居民收入增加幅度基本趋同㊂降低增值税税率,一方面导致政府的增值税收入下降,另一方面使得企业所得税㊁个人所得税㊁关税等其他收入增加,但由于其他税费收入增加的绝对值小于政府收入变动的绝对值,从而使得政府收入随着增值税率的降低而下降㊂降低增值税税率会使得固定资本投资增加㊂在政府一般储蓄外生㊁政府支出内生的假设下,降低增值税税率使得居民储蓄㊁企业储蓄增加,外国储蓄减少,但外国储蓄减少值小于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增加值,总储蓄和总投资增加,进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㊂降低增值税税率对出口的促进影响来自正向的供给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㊂正向的供给效应是指GDP 上升带来的供给增加;正向的替代效应是指GDP 平减指数下降将导致国内商品价格相对于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根据不变出口转换弹性的出口方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出口增多㊂降低增值税税率对进口的促进影响来自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面的替代效应共同作用㊂正向的收入效应是指降低增值税税率带来的居民收入的增加,进而使得居民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㊂负向的替代效应是指降低增值税税率带来的国内商品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进口商品价格相对国内商品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居民减少对进口商品需求㊂另外,短期的宏观经济效应大于长期的宏观经济效应㊂主要原因是指短期模型假设存在大量失业,降低增值税税率使得这些闲置的生产资源得到重新利用,从而使得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扩大㊂(二)影响减税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分析通过比较降低增值税税率在六种不同情景下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可以发现:政府赤字和劳动供77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估 基于中国CGE 模型的情景模拟给是影响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的重要因素,外国资本流入对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较小,人民币汇率是影响减税的国际收支效应的重要因素㊂如表5所示,在六种情景下,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降低增值税5000亿元(相当于降低增值税税率9.74%)对实际GDP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作用㊂在短期,六种情景下经济增长幅度差异不大,但在长期,经济增长幅度却差异明显㊂这反映出降低增值税税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了政府赤字(模型中为政府储蓄)和外国资本流入(模型中为外国储蓄)变动的影响㊂其中,政府赤字对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最大㊂具体来说,政府赤字越大,降低增值税税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小,反之亦反㊂在情景一和情景二中,由于假设政府储蓄不变,再加上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由于各自收入增长而上升,进而使得总储蓄增加幅度最大,又由于模型假设总投资由总储蓄驱动,所以总投资在总储蓄的带动下也增长幅度最大,最后使得经济增长在占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投资带动下也增大幅度最大㊂反之,当假设政府储蓄随着政府收入的减少而降低时,即在情景三和情景四下,总储蓄由于政府储蓄减少而降低,进而导致总投资和固定资本形成下降,即使消费和净出口增长,最后也只能使得GDP微弱增长㊂表5六种情景下降低增值税50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单位:%宏观经济变量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情景五情景六实际国内生产总值0.260.270.040.060.180.20居民消费1.401.401.351.351.381.38固定资产投资0.281.31-2.11-1.01-0.540.29总投资0.111.04-2.13-1.13-0.660.30总储蓄0.231.16-1.98-0.99-0.530.42政府收入-2.58-2.55-3.10-3.06-2.76-2.73政府消费支出-6.16-6.12 不变 不变-4.05-4.05政府储蓄不变不变-22.00-21.86-7.53-7.48外国储蓄-10.86 不变-11.51 不变-11.08 不变在情景二㊁情景四㊁情景六中实际GDP的增长幅度都分别大于在情景一㊁情景三㊁情景五1 2个百分点,这说明虽然外国储蓄由于占总储蓄比重较小,但外国资本流出(外国储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是清晰可见㊂如表6所示,降低增值税对进出口的影响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较大㊂在汇率不变时,即在情景一㊁情景三㊁情景五下,无论长短期,无论出口的增长(进口的增长)总是明显大于(小于)在汇率升值时(即情景二㊁情景四㊁情景六)㊂表6降低增值税国际收支效应与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比较单位:%宏观经济变量时 期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情景五情景六出 口短 期2.471.562.101.201.781.42长 期2.000.601.37-0.111.780.66进 口短 期1.621.851.201.420.031.69长 期0.330.71-0.54-0.140.030.34净出口短 期9.55-0.839.62-0.6016.34-0.75长 期15.86-0.3217.280.1316.343.38实际GDP 短 期1.521.501.551.531.511.51长 期0.260.270.040.060.180.20居民收入短 期2.822.792.992.852.842.84长 期1.401.391.261.291.421.45劳动总供给短 期2.322.262.652.592.382.38固定资产投资短 期1.742.380.310.93-0.541.86长 期0.281.31-2.11-1.01-0.540.29无论在短期中的哪种情景,降低增值税税率对实际GDP的影响都至少是长期影响的3倍,这反87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第2期 总第435期映出劳动供给在减税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㊂另外,还可以看出,劳动供给对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基本不受政府赤字㊁外国资本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㊂(三)敏感性分析CGE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通常考察采用不同弹性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18]㊂由于本文CGE 模型使用的资本 劳动替代弹性㊁进口 国内商品替代弹性和出口 国内商品替代弹性等三类参数来自其他文献,本文选取这三类弹性参数作为扰动参数来检验模拟结果的稳健性㊂根据模型的有解范围和文献中的三类弹性的区间,本文将三类弹性扰动范围分别设置在0.16 0.05㊁0.15 5.00㊁0.18 4.00区间内㊂参数扰动范围覆盖了要素之间㊁进出口商品与国内产品之间从互补关系到替代关系的主要区间㊂本文模拟情景一中上述三类弹性扰动对增值税税率降低9.74%的长期宏观经济效应㊂从表7可以看出,所有宏观经济变量都没有方向性的变化,只显示政策效应强弱的差别,这表示本文的基本结论并不受三类替代弹性的影响㊂相对而言,实际GDP㊁GDP 平减指数和居民消费稳健性相对较强,投资和出口稳健性相对较弱;进口在资本 劳动替代弹性和出口 国内商品替代弹性扰动下稳健性较强,在进口 国内商品替代弹性扰动下稳健性较弱;居民消费在进口 国内商品替代弹性和出口 国内商品替代弹性扰动下稳健性较强,在资本 劳动替代弹性扰动下稳健性较弱㊂表7三类替代弹性不同取值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变动情况单位:%五、结论和启示为考察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政府储蓄外生㊁政府支出内生㊁汇率外生㊁外国储蓄内生的闭合条件下,分别模拟降低增值税税率5% 50%冲击下的长期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在政府储蓄外生㊁政府支出内生等六种情景下,分别模拟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㊂鉴于政府赤字㊁劳动供给和人民币汇率在减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建议:第一,保持政府财政可持续性㊂如果企业预期减税缺乏可持续性,那么企业可能对增加投资持谨慎态97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估 基于中国CGE 模型的情景模拟。
中国经济的CGE模型及政策模拟中国经济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发展状况一直备受。
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时,经济模型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CGE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政策模拟和经济发展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中国经济的CGE模型及政策模拟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CGE模型,全称一般均衡模型,是基于福利经济学构建的一种分析经济系统的有效工具。
它通过构建一系列方程,模拟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并分析各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CGE模型在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贸易、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CGE模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中国经济的CGE模型是根据中国经济实际情况构建的一种经济模型。
它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模拟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并分析各种政策的影响。
其构造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一种研究经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它根据经济体的规模和距离来模拟贸易流的变动。
在中国经济的CGE 模型中,引力模型被用来模拟中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流动,从而反映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其次是输出生效模型。
输出生效模型是一种模拟经济体对外贸易的模型,它根据出口产品的属性和市场需求来模拟出口收入的变动。
在中国经济的CGE模型中,输出生效模型被用来模拟中国的出口收入变动,从而反映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情况。
基于CGE模型,我们可以进行政策模拟,即预测不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的CGE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各种政策参数来模拟不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税率、政府支出等参数来模拟需求管理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产业结构等参数来模拟供给调整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CGE模型的模拟,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 年 第33 卷 第8 期CHINA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33 No.82023中国水资源税制体系政策效应模拟——基于动态CGE 模型的分析信春华,郭凤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水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多省市均处于国际公认人均水资源标准中极度缺水的区间[1]。
除了可利用水资源短缺外,还存在利用效率低,开发难度大,污染较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更好进行水资源治理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要突破的关键瓶颈。
为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水利部联合推动水资源税制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水资源税和水污染税,两税并行,分别从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两方面对水资源进行生态保护。
税收政策影响广泛,为了确保水资源税制体系在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目标的同时保障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科学准确评估税制政策变化后的效应至关重要。
但由于水资源税制政策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及各产业间动态关联等因素密切相关,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因此如何从系统角度将各重要因素集成在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全面刻画、准确分析税制政策效应,对于指引中国水资源税制体系改革方向、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加快经济绿色转型进程等政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水资源税和水污染税从税收分类角度看分别属于资源税和环境税。
1920年,Pigou [2]提出根据自然资源受破坏程度征税,将破坏环境产生的外部效应内化到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1931年,Hotelling [3]建立“时间倾斜”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资源税收政策来控制资源的开发速度。
以这两个重要理论为基础,有关环境税和资源税的研究不断完善。
①环境税的政策效应研究。
Pearce [4]提出“双重红利”理论,包括环境改善形成的环境红利(第一收稿日期:2022-10-20 修回日期:2023-05-18作者简介:信春华,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学。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分析,总结该项改革对于地方财政收入,产业结构,我国税收制度结构的影响,以及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的分析,着重指出了,采取改革应当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做好相应准备。
这一改革也应当采取渐进的措施,但是地区划分不宜过细,否则试点地区的洼地效应不利于周围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后续推进。
盱眙作为一个小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应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中小企业的登记,应税程序和措施,积极迎接挑战。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风险加大,尤其在20xx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出口中加工贸易占主导等因素使得在面临美国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下行风险。
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即将快速到来,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不能够再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贸易经济。
因此解决上述弊端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扩大内需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走出去。
但是,近十年来我国税收高速增长,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
税收的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这使企业苦不堪言(黄凯平20xx)。
税收增长失控,政府增税权力不受约束固然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税种繁多,税率高,重复征税严重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此为了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困境,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强,实施力度大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黄凯平认为我国新税改的方向是以增值税为基础的单一税制度,符合最优税制的特点即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经济的扭曲和同时满足国家财政需要。
本文接下来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理论和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具体分析税改内容和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论和解释。
财经纵横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的应用邓文霞 南宁市中房逸居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摘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且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企业财务运行管理模式的完善程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具有较为关键的影响,财务运作模式落后的话,就会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不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
为了促使企业的利润有所提升,对企业的竞争力加以提升,就需要加强对本量利分析财务管理工具的应用,这一财务管理工具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工具,使用本量利分析方式对企业决策提供必要依据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企业;应用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7-0199-02随着经济的发展,本量利分析法逐渐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广泛应用,不断受到关注和重视,企业的特点就是其经营发展的目标是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在获得利润的过程中是在进行成本控制和业务量调整等方式进行的,促使其自身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多数企业在进行利润分析的时候,利用本量利分析法的方式对自身经营成果加以分析,在进行利润分析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发展优势加以了解和保持,企业发生亏损情况的时候,就需要本量利分析法对这一情况逆转,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1]。
一、本量利分析的相关概念本量利分析是指成本和业务量以及利润分析等方式的简称,其在对成本和业务量以及利润等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并且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内容,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目标的控制等方面提供较为有效的方式,它是在对成本内容加以认识的时候,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成本和业务量以及利润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有效反映,其发展的原理是在对企业预测和计划以及决策控制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
本量利分析的内容包含有本量利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相关内容,对产品生产销售的保本点加以确定,同时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产品销售的安全边际,在此基础上,促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其中具有更小成本生产出更多产品促使企业得到更多利润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