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卜氏历史名人

卜氏历史名人

卜氏历史名人
卜氏历史名人

卜氏历史名人

卜商(前507-?),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卫国人。擅长文学,与子游并列入文学科。曾与孔子讨论诗歌,颇颖悟,孔子赞叹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仕鲁,曾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居西河讲学,李克、吴起皆其弟子,魏文侯也尊以为师,向他谘问国政。晚年丧子,哭之失明。相传《诗经》、《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由他传授下来的。卜偃,春秋晋大夫。曾预见毕万之后必大和虢国必将灭亡。《左传》载:前637年,晋怀公圉执狐突而杀之。

卜偃:春秋时晋国卜官卜偃,不但有高超的占卜技巧,而且知识广博,头脑清醒,智谋过人.他的思想,显然跟当时的思维发展有关,即从古代的神秘思维到后来的

理性思维占优势的过程中,他实际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卜偃一方面拥有卜官的职业技能,又能超越专业,达到理性的境界,做到从实际出发,直击时代问题要害,洞其本质,为晋文公等君王的霸业贡献了大谋略.

卜式,西汉大臣。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黄河南岸)人。出身大畜牧主,入山放牧,羊至千余头。当时汉朝对匈奴用兵,耗赀甚巨,府库匮乏。他上书愿以家财之半捐助政府,武帝任为中郎,赐爵左庶长,并布告天下以为范,鼓励其他富商出钱助官。后累迁齐王太傅、齐相,官至御史大夫。

卜静,三国吴官吏。字玄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博览群书而闻名江东,与同郡陆逊,名士顾邵、张敦齐名,官至剡县令。

卜珝,十六国时前赵人。字子玉,匈奴人。好读《易》,善卜筮,郭璞见而叹曰,恨己不如珝。后珝隐居龙门山。刘元海起兵攻晋,欲引为官,珝以有病不就。待刘聪嗣位出仕太常、平北将军,领兵伐刘琨,兵败被杀。

卜天兴,南朝宋将领。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善射,文帝时为广威将军。元凶刘劭入弑文帝,他率众攻劭,为劭兵所杀。孝武帝即位,追赠龙骧将军,谥壮侯。

卜天生,南朝宋大臣。卜天兴弟。累迁至西阳王刘子尚抚军参军。随沈庆之攻广陵城,率军先登。明帝时为弋阳太守。

卜伯宗,南朝宋将领。卜天兴子。明帝时为殿中将军,领军攻叛将,于赭圻战死。

卜伯兴,南朝宋将领。卜天兴子。官至前将军、南平昌太守。顺帝升明元年(477)与袁粲等谋反,事泄被杀。

卜名祖,吴兴余杭人,南朝宋将领。孔武有力,被刘裕召为队主,随刘裕东征西讨,以功封关中侯。天兴天生父。

卜谦:字伯让,颍上人。明永乐九年(1411年)举人。由太学入侍东宫(太子居住的宫院)讲书,接着调授工科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稽查工部弊误等事的官员)。

永乐十五年(1417年),随从皇太孙去南京监国,朝夕在身边诤言进谏。后因父母双亡,在家守丧3年。宣宗继位后,赐卜谦正五晶官,织金衣两件,仍授予给事中官职,值班文华殿,为皇帝顾问。他曾向宣宗皇帝陈述10件国家大事,皇帝欣然接受。宣德十年(1435年),被提升为陕西省佥事,后又调任山东副使。因得罪宠臣,降为山西参议。后因辞官还乡。著有《百孝歌》。人祀颍上乡贤祠。

卜世昌,卜天璋之父,仕金为河南孔目官。元宪宗南征时,率众归附。为真定路管民万户。1256年将河北籍民众三千余人迁徙河南。他专领之。

卜天璋(1250-1331),元大臣。洛阳(今属河南)人,迁居开封。字君璋。历官工部主事、刑部郎中。皇庆初,为归德知府,后累迁广东廉访使。天历二年(1329)拜山南廉访使,至则厉风纪、清吏治,有治绩曾上《中兴济治策》万余言,切中时弊。后谢病归。卒。赠河南郡侯,谥正献。

卜大同(1509-1555),明将领。浙江秀水(今属嘉兴)人,字吉夫,号监泉。嘉靖进士。由刑部主事官至湖广按察使。倭寇骚扰东南时,任福建巡海副使,边备多所兴革,使倭寇三年不敢犯。著有《征苗图记》、《备倭图记》及《监泉集》。

卜世臣,明学者。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大荒、大匡,号蓝水、大荒逋客。磊落不谐,日扃户著书,有《乐府指南》、《卮言》、《山水合谱》等。另作传奇《冬青记》、《乞麾记》、《双串记》、《四劫记》。

卜舜年

江南吴江人,明末清初画家。工画,为董其昌等名家赞誉。明亡后佯狂而卒。有《云芝集》。

卜允照

江苏丰县人,字履廷。读书精医,轻财好义。

卜尔昌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芗门,清代诗人。工山水,亦能诗。有《芗门遗稿》。

卜道英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名医。精于医术,以幼科知名。子卜绍英,孙卜桂森,皆精幼科。

卜善瑞

山东费县人,字统万,清代医学家。精于医学。晚年著有《数验录》。

卜祖学

浙江嘉兴人,清代医学家,著有《伤寒脉诀》。

卜永升:字际时,号澹庵,顺治己丑进士,江苏安东人(今涟水),历任河南郏县修武县知县,政声载于县志,郏县之民纪念他建有卜公祠.著有《澹安文集》。

卜应天,唐朝人。卜氏字则巍,号昆仑子,又称濮都监。卜应天世居赣州,荐太史不就而人道门,为黄冠师。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而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雪心赋》是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著,是形势法(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作品。

卜少夫:当代新闻界人士、政论家。江苏江都人。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新闻科。著有《经过阵痛》、《战地记者讲话》、《无梯楼杂笔》、《人在江湖》、《龙蛇走笔》、《我见我思》、《大地足下》、《日本军阀专政史》、《受想行识》等。

卜天寿,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人。唐代学者。

卜隱之,唐朝人,開元處士,著有《擬文選》三十卷

卜善庆(1790-1869)字伊辅,号自庵、养斋。清泉(今衡南县)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右中允、左中允、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等。1828年(道光八年)出任贵州乡试正考官,后又任广东乡试正考官,1835年(道光十五年)任会试同考官。次年任广西学政。后辞官归籍,1846年受聘为岳麓书院山长,讲学二十余年。著有《左氏兵论》、《续修岳麓书院志》等。

其他近当代卜姓名人还有,医学家卜国铉,电影导演卜万苍,书法家卜捷昌,画家卜星光,民族音乐学家卜锡文,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卜祥志等。

明清卜氏进士名录

序号名字府县朝代年号年甲名次注

77 卜同直隶宜兴50 明成化11 2 1

40 卜大顺浙江秀水明嘉靖32 3 81

40 卜大有浙江秀水明嘉靖26 3 178

40 卜大同浙江秀水明嘉靖17 3 30

46 卜相浙江嘉兴10 明嘉靖41 3 14 回

77 卜履吉顺天府江宁吴江明万历26 3 9

10 卜云吉直隶武进10 明崇祯6 3 135

32 卜兆麟直隶固安10 明崇祯16 3 217

34 卜汝弼河南兰阳清顺治3 3 25

23 卜永升江南安东清顺治6 3 234

80 卜镜山东东平州清康熙3 3 82

60 卜景超顺天府固安清康熙18 3 93

23 卜峻超顺天府固安清康熙21 3 6

23 卜俊民江南武进清康熙51 2 1

32 卜兆龙江南武进清康熙51 2 29

48 卜松源江南阳湖清雍正8 3 217

40 卜大川顺天府固安清乾隆1 2 73

30 卜宁一山东日照清乾隆4 2 72

38 卜祚光山东日照清乾隆26 2 43

63 卜贻直江南武进清乾隆26 3 82

10 卜云程直隶朝阳清道光6 3 79

44 卜葆鈖浙江平湖清道光20 3 90

44 卜燕宾直隶朝阳清光绪3 3 175

00 卜文焕江南武进清光绪6 3 33

00 卜象乾江南吴江明崇祯4 3 279

注;

1 以上资料由北京图书馆《明清两代进士提名碑录》提供。

2 县后数字,10 表示民籍50 表示官籍30表示民匠籍

3 元代进士有卜士安卜继先见《元代进士考》系父子关系

4 卜宁一卜祚光系父子关系

5 卜大顺卜大有卜大同系兄弟关系

6 卜象乾卜云吉父子关系

7 卜兆麟卜景超卜峻超系父子关系

8 卜云程卜燕宾系叔侄关系

9 另外还有以下卜氏进士。

卜强本湖州人,卜之先之子。绍圣元年(1094)进士(18)。陆佃(陆游祖父)弟子。

卜汝梁湖州人,明万历进士,著有《长平吊古》。

卜陈彝秀水人,字简庵,明崇祯元年戊辰生,卒于清康熙28年己巳年。大有曾孙。

卜伸字大用,山东青州人,北宋天圣甲子年(1024)进士,官屯田郎中。

卜芸字玉秀,南宋乾道壬辰年(1172)进士,官信州弋阳县(今属江西)县丞。

卜起元清光绪进士,著有《潜庄文钞》六卷,曾作《上扬威将军书》给林则徐将军。

姓王的名人有哪些

姓王的名人有哪些 王亥,公元前20世纪末期,又名振,河南商丘人。是阏伯(契)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族首领,殷人先公之一。 王诩,即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军事教育家。著有《鬼谷子兵法》,弟子有苏秦、张仪等。 王良,春秋时代著名的善御者。 王廖,战国时期秦人,名将兼兵法家。贾谊《过秦论》中例举六国当时的顶级名将亦有王廖。 王翦,战国时期军事家。频阳东乡人,秦国灭六国的军事主帅。 王绾,秦国人,有秦朝以来历史上的第一位丞相。 王陵,沛县人。西汉初年大臣。汉初的第三任丞相。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浙江绍兴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书圣。人称王右军。一生书法作品颇多,代表作品《兰亭序》。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浙江会稽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书法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王懿荣,字正儒(1845-1900)山东福山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 王国维,字伯隅(1877-1927年),号观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我国近现代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正廷,字儒堂(1882-1961)浙江奉化人。任政界要职,但热心体育事业,并致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之一。 王若飞(1896-1946年),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尽美(1898-1925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王亚南(1901-1969),著名现代经济学家。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军之一。

张氏家族的分布

张氏家族得分布及族谱 本文主要就是描述我们张氏家族在全国得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张氏族谱,这些族谱记载张氏家族得内部资料与家族渊流、家规祖训。 始祖:张挥 1、安徽 1、1安徽寿县、长丰县张氏(百忍堂)主要分布在寿县得李山庙,长丰县得拐集 周边地区,吴山庙周边地区以及王楼等张氏族人,还有淮南、合肥、安庆等区域得张氏族人零星分布,源自于山东省枣庄,于明朝1435~1572年间迁址寿县(拐集),落户后生了九个儿子,本族谱就是老九成业得后裔,从拐集迁居李山庙,并在长丰县张拐子、吴山庙等地区发展,后世子孙延绵昌盛,分枝分叉星罗棋布分至周边,在清光绪年间,由徳世,字名馨,文采出众,就是当时地方出名得文人,编修了张氏宗谱南谱,其祖庭在长丰县张拐。 张氏宗派:(百忍堂)族谱南谱:光业宏开寿,意谋信孔长,照钱承祖泽,世本有书香,立志希贤德,为仁发善良,万年传继远,永久乐安康。(安徽省长丰县吴山镇王楼村下郢张立新、又名秋枫、字浩然提供) 1、2安徽涡阳县新兴镇张氏(百忍堂)族谱:廷步全玉德,凤兴钦继常。民国初后续家谱为:儒来庆万寿,荣华成吉祥,功业千秋明,精神山河在。 涡阳新兴集及周边张氏族人,源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鸹巷大槐树,于明洪武年间迁址龙庙(新兴集)北张老家,后世子孙延绵昌盛,分枝分叉星罗棋布分至周边,其祖庭在北张老家。 1。3安徽阜阳颍泉区大鹿村张姓族谱:维文忠贺庆,宗朝建家邦,万春青红杰,治国臣凤良…… 1.4安徽阜阳阜南前黄庄张姓族谱:文治武功,喜结贤良 1。5安徽安庆枞阳“连城张氏”字辈:(自11世起)永承宗德,克绍贤良,复起文士,为国之光、。。、。 1、6安徽省金寨县麻河张氏宗祠麻河张氏字辈: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张姓字辈:忠厚传家德仪辅国勋慕益稷道宗伊洛 1。7安徽省桐城姥山张氏(植根堂)派行: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1。8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丁峰村张郢张姓字辈:之瑞,时兆成平,家传孝友,永来可久,百世奇昌。

50个成语,每个背后都有一位历史名人

50个成语,每个背后都有一位历史名人!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姓王的研究报告

姓王的研究报告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百家姓向来都是:赵钱孙李,现在听说新百家姓成了:王李….. 怎么变化那么大呀!于是我新百家姓中的第一王姓产生了兴趣做了一次调查!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 例如:百家姓等 网上浏览 2.调查情况和资料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的内容 书籍王姓的来源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的姓。现在是中国第一大姓。 爸爸的讲述历史上王姓的名人王翦,王莽,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溥,王安石,王实甫,王守仁,王夫之。 上网王姓的人口数量王姓人口占中国12%的人。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的内容 书籍 王姓的来源

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的姓。现在是中国第一大姓。 爸爸的讲述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 王翦,王莽,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溥,王安石,王实甫,王守仁,王夫之。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人口占中国12%的人。 1、据我调查,王姓来源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出自姬姓,而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晋之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以此为氏,此其一。此支源于太子晋的王氏,后来成为天下王氏的主要支派。京兆郡,河间郡有王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此其二。河东猗氏有王姓,是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此其三。二是出自媙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此是河南王氏。三是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也为河南王氏。四是由北方他族该王姓而来。五是出自赐姓或冒姓而来的王氏。 2、王姓作为我国十大姓之一,在各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物涌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定赵,燕,蓟,荆等地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后建新朝称帝的王莽。东汉

张氏族谱

张氏族谱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甚至有只知大槐树而不识其始祖者。时至今日,洪洞移民的后裔已遍及全国,而大槐树也就誉延神州大地了。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问,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民国《洪洞县志.古迹》)。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明初移民记载,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次移民对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尔后我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明朝政府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研究明朝政府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措施,对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张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和韩国,在姬姓后人以张为姓,这一支张姓后来居上,繁衍很广,在京兆、太原等26处都形成望族。同时,也可知,张姓最

初的发祥地,应当是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省境,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耀,超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侍中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五子:壮、讚、彭、睦、述。壮生裔,裔生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犍为。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万城。宇孙肥如侯孟成,生平,魏渔阳郡守。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生二子:祎、韪。棉字彦仲,散骑侍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族,徙居襄阳……韪,晋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六世孙隆,太常卿,复还河东,后徙洛阳。”战国秦汉时期,张姓族人已从祖居的河南段的以北地区,逐渐繁衍到黄河南北,他们的足迹遍布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其中,巴蜀地区,战国秦时已有张姓人人蜀郡为太守,至汉代。巴蜀地区张姓人士落籍增加。同时张姓先民也有迁入吴郡的。这其间张姓已是北方的一大姓氏,如京兆杜陵张氏仍然显贵,汝南细阳张氏三相汉室,敦煌酒泉张氏威震西北。汉末,由于董卓之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北方的张姓族人被迫第一次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张姓也同其他士族一起大举南迁,以至后不久,吴郡张氏首先崛起,后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张氏的繁衍中心。同时,张姓也有的迁往东北的辽宁、吉林和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最南已称盛于今广东韶关。唐至五代,张姓在南迁的同时,再创辉煌,在许多州郡的显姓望族中.都有了张姓的存在。到北宋末年,即金兵占领了黄河南北到蒙古军队南下期间,北方的张姓族人又一次大规模南迁。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使得张姓至宋以后,已遍及全国各

周姓有哪些名人

周姓有哪些名人 周公:周公解梦,传说中的人物。 周勃:江苏省沛县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省舒城人。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周处:晋朝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南)人,是一位改恶从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兴: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书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书。 周亚夫: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名将,以治军严整闻名于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吴郡人也,亡其名,家于昆山县。元和中,以明经上第。调选,得尉昆山。既之官,未至邑数十里,舍于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于肖像、佛像画。画风“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尤以仕女为最,题材多取自宫廷生活。 周越:[宋]字子发,起弟。官主客郎中。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酣,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当天圣、庆历(一O二三至一 O四八)间,以 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然终未有克成其业者。集古今人书并所

更体法为书苑十卷。黄庭坚云:“周子发下笔沈著,是古人法,若是笔意姿媚似苏子瞻(轼),便觉行间茂密,去 古人不远矣,何止独行于今代邪。”《宋史本传、山谷集、墨池编》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湖南省道县人。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浙江省杭州人。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韵学家,江西省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韵》,为北音韵书的创始人。 周树人:浙江省绍兴人,笔名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淮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走进历史人物——李清照_初中作文

走进历史人物——李清照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

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

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人物形象分析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本文就《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几位主要人物的思想言行,并联系当时的政治思想背景,分析了王氏家族的人物形象,大致可概括为王祥的伦理道德型,王导的政治实干型和王羲之父子的自然审美型。他们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王氏家族;身份;性格 The people’s character analysed of Wang family in West-wing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dea and behaviour of Wang family,on account of politics and ideology, this acti cle analysed the people figure of Wang family.There are three types :the ethics, the doing solid work, the naturalism. They were the represent of the time of Wei and Jin. At the same time, we could see the basic of style and features of scholar of that time. Key words:West-wing ; Wang family ; Identity ;Character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引言 (3) 一、《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的主要人物 (4) 二、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 (5) (一)士族的判断标准 (5) (二)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 (5) 三、王氏家族人物类型 (7) (一)粗鲁刚狠型 (8) (二)伦理道德型 (8) (三)政治实干型 (9) (四)自然审美型 (9) 四、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张氏家族祭祖仪式程序

张氏家族祭祖仪式程序 张氏清明祭祖纪实 横幅标语:热烈欢迎各位宗亲清明来宗祠祭祖! 时间:2013年4月4日 古历:二月二十四(清明节) 一、前期安排: 1、场地安排布置,方桌三张,上铺红布,白毛巾、水盆等所需器物,鞭炮、横幅。(正面方桌一张摆放贡品,左右两则各放一张,一边放洗手盆,一边是发言席,桌面均铺上红布) 负责人:箭弓山支族张举孺,工作人员由箭弓山支族安排。 2、祭祀用三牲水果香烛等贡品等:箭弓山方圆各支族。 3、参与人员分工: 主持人:张清孺 执事两名: 诵祭一名: 主祭官一名: 从祭每支一人: 4、人员安排导引:由箭弓山支族负责。 二、礼仪程序:

第一项:开始 1、播放祭祀专用音乐开始。 2、所有参与祭祀等人贡案前肃立。 、司仪诵读祭祀开场词:3. 盛世祭祖钟鼓响,光前裕后谱华章。 尊敬的各位宗亲: 大家好!时惟公元2013年,岁在癸巳,时值二月。所有张氏族人恭集宗祠,共同祭祀功德先祖。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这是我们张氏家族所有族人的共同心愿和情怀。在这庄严而隆重的时刻,我们首先要虔诚地感谢我们的先祖,凭着他们的卓越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坚强意志,使我们的家族日渐繁荣兴旺!同时,我们要由衷地感谢张氏家族修谱理事会的全体成员、修复宗祠筹资出力的各位族人,感谢你们为这次宗祠落成、祭祖活动和我们张氏家族的修谱工作所付出的众多辛劳! 祭祀祖先,追忆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社会,时逢盛世。正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家族骨肉亲情的支撑,我们今天才得以相识、相聚,才能够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一个人,一个宗族,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中,才有可能发展壮大,才有可能走上阳光大道。因此,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宗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探讨家谱中元代时期的数字人名

探究家谱中元代时期的数字人名 在翻阅家谱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所有家谱在宋末到明初(主要集中在元代)这段时期的老祖宗的名字几乎都是数字名字: 江西九江庐山区杨家大屋《王杨氏支谱》:省四、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念十郎、念三郎、念八、念九、千五、千四、千十、千十一、千十六、千九五、万五、万六郎、万七郎、再二郎、再四郎、云一、仲一、仲二、楠二、胡百、小一、百一、百七、宗一秀、宗四秀、福一秀、福二秀、尚二、尚八、贵大、贵二、贵三…… 同样为元末的始迁祖,江西九江县分水岭杨家大屋始祖兄弟名字是:保一、保二、保三、保四、保五;安徽潜山县的《王杨支谱》始迁祖兄弟名字也是:祖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 《三沙王氏宗谱》之中沙阳湖礼嘉桥周陈支:第一世(行四四)、第二世(行五十五)、第三世(行九十一)、第四世(行百十五)、第五世(行细二)…… 《新安琅琊王氏宗谱》思经公支派:第四世(伯五)、第五世(千十三)、第六世(就二)、第八世(祥二)、第九世(奇二)、第十世(万四)、十一世(代三)、十二世(兴四)、十三世(隆一)、十四世(次

六)、十五世(大四)…… 除了《王氏宗谱》有数字人名外,其他姓氏也有数字人名,如江苏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二年刘世祺所编的《洞庭刘氏族谱》:刘伯亭生3子:刘金、刘石、刘丝。刘丝考中宣和年间(1119--1125年)进士,官任仆射。靖康二年(1127年),刘丝奉父随宋高宗南渡,迁居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岱心湾立业,后裔世代居此,形成洞庭刘氏。刘金、刘石则仍居汴梁。刘丝娶夫人周氏,生3子:刘巨丞、刘巨相、刘巨卿。其中,二子刘巨相生子刘昂,刘昂迁居常州县。刘巨卿生2子:刘吉、刘泰。刘吉生2子:刘谷、刘足。刘谷生2子:刘台、刘各。刘台生子刘承事,刘承事生子刘三九,刘三九生3子:刘十三、刘十四、刘十七。刘十四生的儿子叫刘四十一。刘四十一生2子:刘七四、刘七六。刘七四官任佥判,生2子:刘元一、刘子三。刘元一生5子:刘贵一、刘贵三、刘贵四、刘贵五、刘贵七。刘贵一生子刘仁一,刘仁一生子刘谦一,刘谦一生子刘忠一秀。刘谦一的从兄弟刘敬一秀长子刘升,字伯昂,生子刘旭。刘旭生子刘瑶,刘瑶生子刘秉文,刘秉文生子刘禄…… 再如朱元璋家谱:朱五一娶妻刘氏,在盱眙生了朱重一、重二、重三;朱五四呢,娶了陈氏,在盱眙生了朱重四和一个女儿。到了钟离以后,朱五一的家里又添了一个朱重五。朱五四又在灵璧生了朱重六,在虹县又生了朱重七和一个女儿,迁到了钟离东乡之后,又生了

历史名人故事【四篇】

历史名人故事【四篇】 历史名人故事篇一:人生的真谛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历史名人故事篇二: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在中学时酷爱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只有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他们就想成立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灵感一样,个人电脑突入比尔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

周氏溯源世系表

周氏溯源世系表 (上古世系(轩辕黄帝-----威显公) 一世 黄帝讳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其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门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生帝子轩辕之邱,因名曰轩辕,生而神灵,日角龙颜,有景之象,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习用于戈,以徵不享诸侯感来宾从,于是即位为天立,始立制度,万世赖之在位百年,寿百二十有一岁,崩于荆山之阳,葬在陕西省延安府中部县桥山(公元前二六九七年即位,甲子)妣曰嫘祖,生子:昌意玄嚣。 二世 少昊讳玄嚣,名挚,其母曰嫘祖,见大星如虹,下临华渚之祥而生帝以金德玉,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寿一百岁,葬在衮州阜县云阳山(公元前二五九七年即位甲辰)妣无怀氏生子:侨极颛顼。 三世 颛顼祖黄帝,生身父昌意,初其父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业,是为女枢,感瑶光贯日之祥,而生帝于若水,年十岁佐少昊,年二十即帝位,以水德绍金天氏,初国高阳故号高阳氏,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七岁,葬在东昌府业阳(公元前二五一三年即位戊辰)妣邹屠氏,又妣胜溃氏生子:卷章、穷蝉、嗣子:帝喾。 四世 帝喾讳俊,祖少吴,生身父侨极,帝生而神灵,年十五佐颛顼,受封于辛年,三十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主以其肇基于辛故号高辛氏,都于毫,在位七十年,寿一百五岁,葬在直棣省大名府清丰县顿丘山(公元前二四三五年即位丙戌)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子:弃;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子:契;三妃陈锋氏女曰庆都生子:尧;四妃取訾氏女曰常仪生子:

挚; 五世 后稷讳弃,其母曰姜嫄,出杞郊,某见大人迹心忻然悦之,而履其拇遂,歆歆然如有人道之感,於是震动有娠,诞弥厥月,居然生子,以为不祥,乃弃之隘巷马牛羊过者皆避不践,县城腓字之徒,置之不林,适会伐山林者,多迁而归之,又置之渠中,水上飞鸟以翼覆之其母以为奇遂收养焉,因初欲弃之,故名曰弃,其为儿时游戲好种树麻菽,长大遂好耕农,虞命为农师,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天下得其利,启世赖之有功,封于邰以主,母祀号曰后稷,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周公制礼,尊后稷以配天实,以其受天命而生也(约公元前二二五五年)娶有娀氏女,生子:不窟。 六世 不窟先袭父爵,以服侍虞帝,后弃其官,守自徒于西北方,以化夷狄,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鞠陶。 七世 鞠陶善继父志,忠厚可风,娶葛天氏之女,生子:公刘。 八世 公刘公居在戎狄之间能修先祖之业,百姓怀之,多徒而保焉,乃相土地之宜回於豳,各修旧业服其先畴,虽豳地苦寒,能成活壤,使民殷富周道之兴,实自州始矣,娶姒氏之女,生子:婺玺。 九世

王姓历史

王陵:西汉与周勃等齐名的政治家,曾反对吕氏专权 王昭君:汉元帝时北嫁匈奴的著名“和番”美女 王政君:王莽之姑,汉元帝之妻,在她糊涂的庇荫下王莽夺取了汉朝天下 王凤:王政君兄弟,汉成帝时实际统治者,王莽伯父 王莽:西汉王朝的终结者,新王朝的建立者,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者 王匡:绿林军首领,推翻王莽统治的主力军 王霸:汉光武帝之大将王陵:西汉与周勃等齐名的政治家,曾反对吕氏专权 王昭君:汉元帝时北嫁匈奴的著名“和番”美女 王政君:王莽之姑,汉元帝之妻,在她糊涂的庇荫下王莽夺取了汉朝天下 王凤:王政君兄弟,汉成帝时实际统治者,王莽伯父 王莽:西汉王朝的终结者,新王朝的建立者,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者 王匡:绿林军首领,推翻王莽统治的主力军 王霸:汉光武帝之大将 王朗:东汉末年大官僚,三国演义中传说他被诸葛亮骂死 王祥:中国著名孝子,魏晋时期名士 王览:王祥之弟,琅邪王氏始祖 王衍:西晋时清谈政客,清谈误国导致西晋分崩离析 王导:东晋王朝建立功臣,扶助司马睿偏安江南,王氏势力之大达到“王与马共天下”的程度; 王敦:王导之堂兄,东晋初期军阀,反叛朝廷窘迫而死 王羲之:著名书法家和政治家 王献之:王羲之子,著名书法家 王诩:战国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鬼谷先生"。 王翦:秦代名将,为秦始皇平定赵、燕、苏、荆诸地,立下赫赫战功。 王实甫:元代著名戏剧家,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 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一位无神论者。 王勃:绛州龙门人,著名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腾王阁 序》露绝世才华。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人。他 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称。 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宇少伯。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

【9A文】张氏家谱世系图

张姓祭祖歌 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书记详。用于狩猎,猎物盈仓,衣食无忧,黎庶赞扬。用于御敌,威力无双,大胜凯旋,拓土开疆。诸侯咸服,颛顼帝王,华夏共主,万民敬仰。挥公功德,万古流芳,颛顼嘉之,封为弓长。以职为姓,乃赐姓张,张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绵延,繁荣盛昌,遍及全球,远播五洋。英贤辈出,峥嵘自强,为将为帅,入阁拜相。科技艺文,工农学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而今我等,飞临濮阳,不远万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铭记心上,不忘故土,为国增光。挥公后裔,再创辉煌,祖神有灵,来格来尝。 家谱编修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 (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张氏祖训 笃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粮息讼,营生业言。士农工商,各执其业。 慎丧祭言,慎终追远。宜尽诚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择。严内外言,治内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亲敬,敦宗睦族。笃教学言,养不废教,作养人才。厚风俗言。吉凶庆恤,孤寡有体。敦和睦言,捍忠御灾,协力同心,严杂禁言,奸盗赌博,占欺谋吞。 继承祖德 清河张氏,广居丁旺,黄帝赐姓,源远流和。缅怀先辈,精忠善良,圣贤众多。功高德望。劝我族人,继承发扬,效郡报国,雍泽民心。孝敬父母,弟恭兄让,族和邻睦,遵纲守常。礼信仁义,嫉仇豪强,慎婚传嗣,家教有方。读书习文,勤为农桑,禁戒非为,习武自强。 忠效国家 国家与民,关系互相。民忠国盛,国富民康。国泽黎民,民增国光。天经地义,效国理当。劝我族人,以此为尚。奉事国家,蹈火赴汤。为国稳安,戎马扛枪,为国振兴,农工学

张氏族谱-张华(整理)

始祖黄帝,姓公孙,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国于有熊,号有熊氏,公元前2697~前2598在位。寿一百十一。娶四妃,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二子:玄嚣、昌意。(《史记?五帝本纪》) 尹城派 一世张挥,黄帝长子少昊青阳氏玄嚣之子,一说黄帝第三妃彤鱼氏生挥,行居第五。公字玉爵,号天禄。仰观弧星,始制弓矢,为弓正,因赐姓张。(封于太原尹城,为尹城派之始祖。生二子:昧、般。) 号天禄,青阳之子,与颛顼同为黄帝之嫡孙,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帝颛顼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张挥公仙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因此说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 二世张昧,挥公长子,为玄冥司水正,封诸分川,掌水旱疾疫之职。世享其祀,庙存太原县,世居尹城(山西太原),号尹城派。生二子:允格、台骀。 三世张台骀(允格),颛顼帝封于汾州;继司父之职,因治汾洮二水有功,帝嘉之,封渚汾川,是为汾神,有庙存太原县,尚存塑像。 四世张伊源,帝喾时司水正,居山西太原;生四子谟、侯、简竹、突美。突美子果正,为尧臣,精通金木之术,号通玄先生,即八仙张果老是也。(《山堂世考》)五世张侯,为帝尧大夫;生三子:若、敬和、立芳。 六世张立芳,为帝尧大夫;生二子:乾、坤。 七世张坤。 八世张敦吾。 九世张郊(大效、效),亦执掌火正。 按:《张氏南轩通谱》:侯四孙名坚单字圣宇,制汤车,驾白龙,振策登天,为天公之主事,世人称为玉帝。(《文苑》)。又有后单字子郭,因发明火灶,被后世尊为司命真君、即灶

神。(《通典?五祀考》)。 十世张重熙(仲熙、垂熙),帝舜时执掌火正。 十一世张吴光,执掌火正(台湾张世英家谱此世为张单)。 十二世张天杰,佐夏禹治水,为四岳诸侯之长。 十三世张钦若(钦);继父职,与诸侯会禹于涂山,执玉帛受典则,后迁于防山。生二子:桃、榆。 十四世为张榆(检),生二子:临、卧。 十五世张临(卧),为仲康大夫。 十六世张宜(宣),为帝相大夫。 十七世张阳,为帝相大夫。 十八世张安,为浞寒大夫。 十九世张考(孝),为少康大夫, 廿世张承,为帝槐大夫,生二子:喾、誉(黉)。 廿一世张喾(发),为帝芒大夫;生三子:琦、珑、珍。 廿二世张琦(珍),为帝芒大夫;生二子:契、希。 廿三世张希(馀),为帝扃大夫, 廿四世张燧(躜),为帝廑(扃)时大夫; 廿五世的张秦(泰),是帝孔甲的大夫; 廿六世的张还(环),夏末帝发为大夫; 廿七世张纯,为商朝开国之主商汤的大夫。 廿八世张质(质明);生二子:厢、康。 廿九世张康,为太康时大夫, 卅世张启;商太康时大夫 卅一世张立;商小甲大夫 卅二世张瑰;商雍已大夫 卅三世张秩(秋);商雍已大夫 卅四世张庖; 卅五世张颢(颖、灏) 卅六世强洙(决、珠);商祖丁大夫 卅七世张逸;继父职调理祖辛时为大夫 卅八世张都(郁), 卅九世张助, 四十世张须(顺乙); 四十一世张圆(图、园); 四十二世张萧(肖、辛萧); 四十三世张昶(润); 四十四世张浚,为武丁(小乙)时的将军; 四十五世张惠,为祖甲时司马(武丁时将军),

高中语文文学百家满分作文历史名人篇:走进李白素材

走进李白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里走进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叠重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寄沧海的李白的心灵深处.叩响他的灵魂之门,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华与金钱交织的霓虹灯的世界里,尔虞我诈之风吹得我们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钱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掷地之音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长存.他扬帆出海,他凝望烟云庐山,他荡舟湍流之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壮美把他的心凝接于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刹那,镶嵌在心的最深处.流水不羁,任意东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脱,发黑的葡萄才露出一点光泽,霜白的头发才摇曳黑的光辉.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义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丽山水画卷里,不让污浊的泥淖玷污高洁的灵魂.也许他在物质上很穷,然而精神之上他却超越了众人,寻得一方净土安放自己的心灵.在山与水的交映下,谛听两岸猿声啼不住,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放歌轻舟已过万重山.水的灵动,带走了心的疲劳;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洒脱的心灵让欣羡;你那不羁的仗剑天涯的豪情让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旷心胸让人追求!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头是秋,时间的车轮悠悠.人生的仕途,为民为国,人的使命应崛起潜在于心的宝藏.他向往仕途,但又蔑视权贵,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然而命运总和他开玩笑.在那浑浊的官场,李白这支高洁之莲欲出淤泥而不染,又怎能办到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脊梁不能弯,处江湖之远也要昂扬阔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贬谪在李白的沉浮之船上显得那么分外招摇.失意之时,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心灵平静的李白,行动浮躁的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赶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败也金樽,金樽定格了你的心声! 李白,你那莲之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守你那金樽对月的豪情留给我们深思! 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 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谪仙人! 穿越千年古道,诗语的李白,生命的价值在泛渣的空气里得到重生生命的意义在疲惫的床上得以休憩生命的力量在失意的凉风下显得那么活力四射.李白似风,春风归来遍地绿,生命之禾不得不绿.李白似风,秋风君临千叶黄,失意梧桐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四季里,永远不老的是这风,是你,李白.沉浸在你的诗里,走进你的心灵世界。

关于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多人都姓王,他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一万年前是家!”有几 次在家里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历史文化,很值得你去研究哦!”于是, 我开始了对王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来了解王姓的来源与王姓的历史名人。 2、通过历史教科书、报刊来进一步了解王姓人口的数量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 姬晋为王姓始祖。 2014 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 。[1]中国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 ,中部占了王 姓人口的 26.0% ,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 ,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 [2] 12.2% 。全 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 王姓历史名人: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四、结论 1、王姓历史久远,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西汉美女之一王昭君;书 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 大思想家王夫之;清末大文学家王国维;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经济学家 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共和国上将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 的辉煌感到自豪。 2、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生活在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周姓氏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後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後稷,姓姬。後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後,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後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西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後,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後,周公旦之後。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後,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後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後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後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四、家乘谱牒: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後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瑜[175-210]: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後,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後任建威将军,封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著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好几个同学姓王。他们常开玩笑说:“不知道我 们长大后会不会当王。”听妈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 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姓王的同学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 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 王姓的来源和王姓的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王姓的来源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先秦时期 太子晋。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 王姓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书籍、报刊、历史上的王昭君、王羲之、王献之、王之教科书王姓名人王维、王勃、王安石?? 上网王姓人口数量目前已超过一亿

奶奶的讲述王氏族谱在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仍保存 《王氏族谱》 ??????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源远流长,传说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晋, 太子晋聪明早慧,才识过人。后来,洪水泛滥成灾,太子 晋献计给灵王,没想到灵王不但不听,还废掉了太子晋的 名位。为纪念太子晋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为“王”姓。 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后都改为“王”姓,大臣们也纷纷效仿。 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长 的主要原因。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辈出。有女中豪杰王昭君;著名 书画家王羲之,王献之;唐代诗人王维、王勃、王之涣、 王安石??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王姓是当代中国人中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姓氏。据统计,王姓人口总数超过一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