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钨矿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3
安徽某低品位白钨矿浮选试验研究1.引言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钨矿石,广泛用于金属钨的提取和冶炼。
然而,一些白钨矿的品位较低,含杂质较多,使得其在提取和冶炼过程中效果不佳。
因此,研究低品位白钨矿的浮选技术对于提高钨矿石的品位和提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索适用于安徽低品位白钨矿的浮选工艺,以提高其品位和提取效率。
3.试验方法3.1试验样品的制备:从安徽矿区采集一定量的低品位白钨矿样品,经过研磨、分散等预处理工序后,制备成符合试验要求的试样。
3.2试验条件:试验采用实验室规模的浮选设备,主要包括浮选机、搅拌机、泡沫机等设备。
试验条件包括浮选时间、药剂用量、搅拌强度等。
3.3试验流程:3.3.1前调试试验:通过前调试试验确定最佳的试验条件,包括浮选时间、药剂用量等。
根据初步试验结果,反复调整试验条件,以获得更好的浮选效果。
3.3.2批量试验:根据前调试试验的结果,确定最佳的试验条件,进行批量试验。
在批量试验中,对试样进行多次浮选,分别浓缩和清洗物所得的白钨矿样品进行品位和回收率的检测。
4.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与分析:4.1最佳试验条件:经过前调试试验和批量试验,我们确定最佳的试验条件为浮选时间为10分钟,药剂用量为0.5kg/t,搅拌强度为600r/min。
4.2浮选效果: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样品的白钨品位从原始样品的0.3%提高到2.5%,回收率达到80%以上。
5.结论本次试验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安徽低品位白钨矿的浮选工艺。
经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浮选效果。
通过本次试验的研究,为安徽低品位白钨矿的提取和冶炼提供了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白钨矿的化学分选白钨矿(石英脉型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钨资源,也是钨的主要矿石之一。
白钨矿的化学分选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将白钨矿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钨的品位和回收率。
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含钨矿物,常见的有白钨矿、黑钨矿等。
白钨矿的颜色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硬度较高,密度较大。
白钨矿通常与石英、黄铁矿等伴生,形成石英脉型矿体。
化学分选是利用白钨矿与其他矿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过程。
白钨矿与石英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的比重和浮选性。
一般情况下,白钨矿的比重较大,而石英的比重较小。
因此,可以通过密度分选的方法将两者分离。
在化学分选过程中,常用的药剂有氢氟酸、硫酸、磷酸等。
首先,将白钨矿矿石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矿石粉末,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中进行搅拌。
由于白钨矿的比重大于石英,所以白钨矿会沉淀到底部,而石英会悬浮在溶液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搅拌后,将上清液倒出,然后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的白钨矿,以去除残留的酸溶液和杂质。
最后,将洗净的白钨矿进行干燥,得到纯度较高的白钨矿产品。
化学分选是白钨矿精矿提纯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化学分选,可以将白钨矿中的杂质有效地去除,提高钨的品位。
同时,化学分选还可以减少后续冶炼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冶炼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分选过程中需要控制酸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
过高的酸溶液浓度和温度可能会对白钨矿产生腐蚀作用,影响分选效果。
而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也会影响分选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化学分选还可以与物理分选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分选效果。
物理分选方法常用的有重介质分选、浮选、重选等。
通过物理分选可以进一步提高钨的品位和回收率。
白钨矿的化学分选是提高钨品位和回收率的重要方法。
通过控制化学条件,利用白钨矿与石英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可以有效地将白钨矿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化学分选在白钨矿的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白钨矿工艺类型探究白钨矿的赋存状态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含钨矿石样品显示钨元素以白钨矿形式产出。
镜下显示白钨矿一般呈中粗粒浸染状分布于透辉石、萤石、石榴石矽卡岩中(照片2B,E),少量呈细脉状沿透辉石、萤石、石榴石矽卡岩内裂隙充填(照片2A,F)。
白钨矿多被后期方解石和萤石穿插交代(照片2C),与石榴石、透辉石、辉钼矿、锡石、方铅矿、辉铋矿、自然铋、黄铁矿等矿物共生(照片2D)。
脉石矿物石榴石、萤石多呈均一的块状产出,透辉石、方铅矿、黄铁矿、辉铋矿、自然铋、锡石等多呈星点浸染状和细脉状分布。
白钨矿的矿物特征通过对白钨矿样品进行能谱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白钨矿中普遍含氧化钼。
氧化钼质量分数0.64%~21.74%,平均7.8%。
将白钨矿样中WO3含量与相对应的MoO3含量投影到WO3-MoO3含量关系图中(图2),可见WO3与MoO3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即WO3的含量随着MoO3的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互为消长关系。
在背散射电子图像中(照片3),可见白钨矿内含钼高的区域亮度低,白钨矿含量也低;含钼低的区域亮度高,白钨矿含量也高。
该现象与柿竹园矿区含钼白钨矿特征相似,紫外灯下柿竹园矿区含钼高的白钨矿呈黄色萤光,含钼低的白钨矿发蓝色萤光。
为了研究白钨矿内所含钼的赋存形式,对白钨矿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由长沙矿冶研究院测试,仪器为Dmax/2200-γA10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光公司),测试条件为:X射线管选用铜靶,管压50kV,管流100mA,4°/min,自动狭缝系统。
X射线衍射结果(图3)表明白钨矿粉末内不含独立的钼矿物的机械混入物。
博基(1971)和香农(1976)指出W6+的离子半价为0.065nm或0.060nm,Mo6+的离子半价为0.065nm和0.059nm,即W6+和Mo6+具有相似的离子半价和相同的电荷。
根据V.M.Goldschmidt(1937)的类质同象法则,丰度高的W6+形成独立的矿物白钨矿,而丰度较低的Mo则进入白钨矿的矿物晶格置换相应位置上的W6+。
白钨矿离子导体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矿石,主要含有钨元素。
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离子导体是指具有离子传导能力的物质,能够在电场的驱动下发生离子运动。
白钨矿具有离子导体的特性,下面将详细介绍白钨矿离子导体的相关内容。
我们来了解一下白钨矿的基本情况。
白钨矿化学式为WO3,是一种含钨矿石。
它的颜色通常为灰黑色或棕色,有时也呈黄色或褐色。
白钨矿是一种硬度较高的矿石,具有金属光泽。
它的密度较大,为7.5~7.6 g/cm³。
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钨矿石,可用于提取钨金属,也可以作为钨化合物的原料。
白钨矿作为离子导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首先,白钨矿的结构中含有钨氧八面体,钨原子周围被氧原子包围。
在这种结构中,钨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存在着离子键。
因此,白钨矿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来形成离子。
这使得白钨矿具有离子传导的能力。
白钨矿在高温下具有更好的离子传导性能。
随着温度的升高,白钨矿中的离子运动能力增强,离子传导性能也会增强。
因此,在高温条件下,白钨矿的离子传导性能更好。
白钨矿的离子传导性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白钨矿中离子的浓度、晶体结构和杂质等都会影响离子的传导性能。
浓度越高,离子传导性能越好。
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杂质的存在都会对离子传导性能产生影响。
白钨矿离子导体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首先,白钨矿可以用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装置,而白钨矿作为电解质材料具有较好的离子传导性能,可以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
白钨矿还可以用于制备电解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是一种储能设备,能够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白钨矿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电解质材料,可以提高电容器的储能效率。
白钨矿还可以用于制备传感器和电化学催化剂等。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物理量转化为可感知信号的装置,而白钨矿作为电解质材料可以提供传感器所需的离子传导通道。
电化学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电化学反应的物质,而白钨矿作为电解质材料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离子传导条件。
青岛东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白钨矿性能检测摘要白钨矿是一种矿石,外形为粒状石块,白色带黄,有脂肪光泽。
橙色,双锥状晶体,晶体硕大,且尖端呈透明深橙色。
与方解石白云母和黑色锡石共生,其中白钨矿和方解石具有萤光性。
加热或经紫外线照射,略呈紫色。
是炼钨的主要原料。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可为各地质行业、矿石选冶、建筑工程、矿山开采、水利建设等以及其它与岩石矿物、石材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的检测服务。
检测项目白钨矿石:钨、钼、铜、铅、锌、铬、镍、钴、砷、铋、硫、锡、银、镓、锗、硒、碲钨矿硬度、矿石元素、岩石积密度、氯离子含量、金属元素、蒸汽压、有机物含量、水分、抗冻性、抗压强度、轻物质含量、折光率、耐水色牢度、颗粒级配、矿物形态分析、磨耗试验、细度、白度、不容物、折射率、含泥量、空隙率、吸水率、含水率、碱活性试验、耐磨性、透明度、耐酸性、碱含量、光泽度相关检测标准GB/T14352.1-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钨量测定GB/T14352.10-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砷量测定GB/T14352.11-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铋量测定GB/T14352.12-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银量测定GB/T14352.13-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锡量测定GB/T14352.14-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4部分:镓量测定GB/T14352.15-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5部分:锗量测定GB/T14352.16-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硒量测定GB/T14352.17-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碲量测定GB/T14352.18-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铼量测定GB/T14352.2-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钼量测定GB/T14352.3-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铜量测定GB/T14352.4-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铅量测定GB/T14352.5-1993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量GB/T14352.5-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锌量测定GB/T14352.6-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镉量测定GB/T14352.7-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钴量测定GB/T14352.8-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镍量测定GB/T14352.9-2010白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硫量测定GB/T26019-2010白高杂质钨矿化学分析方法三氧化钨量的测定二次分离灼烧重量法SN/T3370-2012白钨矿中砷、汞含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流程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检测流程:1.咨询---申请人提供产品资料图片及描述。
白钨矿黑钨矿的浮选药剂方案白钨矿、黑钨矿的浮选药剂方案实例钨矿物可分为白钨矿和黑钨矿。
一般来说,白钨矿比黑钨矿更容易上浮。
a白钨矿浮选(1)白钨矿浮选法。
白钨矿的分子式为CaWO4。
由于分子式中含有钙,因此容易对脂肪酸发生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
常用的捕收剂是植物油酸和731氧化石蜡皂。
植物油油酸山苍子油酸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可回收性。
731氧化石蜡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收集效果较差。
近年来生产的新型白钨矿试剂zn633具有耐低温、选择性好、捕收性能好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品位和回收率。
白钨矿由于常和各种钙镁的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氟化物共生,它们的可浮性相似,往往难以选出合格精矿。
为了加强过程的选择性,可以使用下列方法:1)使用硫化钠、氰化物、铬酸盐等抑制其伴生硫化矿物(当硫化矿物较多时,必须先单独浮选);用水玻璃、单宁、多聚磷酸钠、铬酸盐等抑制脉石矿物:用水玻璃或碳酸钠将矿浆pH值调节至9.5~10,清洗时调节至11~12。
2)“石灰―浮选”法。
其要点是:用石灰(约0.5kg/t)调浆,再加入碳酸钠(约0.15kg/t)和水玻璃(约2.2kg/t),最后用油酸和环烷酸(二者之比为1:1)捕收。
该法的特点是使矿浆中的ca2+先吸附在脉石矿物的表面,当加入碳酸钠以后,吸附在脉石表面的ca2+就变成较易被抑制的caco3薄膜。
因而能大大地提高精矿品位。
3)采用大量水玻璃加热和选择方法(即Petrov法)。
将低品位粗精矿加入40~90kg/t硅酸钠中,加热至60~90C一段时间,搅拌脱水(基本去除矸石表面多余的药剂),然后调整矿浆,选择4~8号精矿。
如果精矿中含有更多重晶石,则重晶石可以通过pH值小于1.5~3的烷基硫酸盐或磺酸盐进行反浮选。
当精矿磷含量不合格时,可用盐酸浸出精矿,溶解其中的磷酸盐矿物。
经过固液分离和洗涤,白钨矿精矿中的磷含量合格。
在白钨矿矿床中,通常存在一些共生矿物(如锡和钼)。
这些共生矿物在重选过程中会进入白钨矿精矿,影响精矿质量。
1 实验部分1.1 样品加工样品置于600 ℃马弗炉中焙烧2 h 并碾磨至200目以下。
1.2 试剂盐酸、草酸、柠檬酸、氨水(均为分析纯,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3 钨华的分离一般钨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中只有钨华干扰白钨矿和黑钨矿的测定[3],去除钨华的溶剂一般有碳酸铵-氨水溶液,磷酸钠溶液、硫酸钠-碳酸钠溶液等。
大多数研究人员一般建议用氨水提取,主要是可以防止黑钨矿和白钨矿的溶解。
由于氨极易挥发,一般提取在60 ℃左右的低温水浴下进行。
步骤如下:称取1 g 试样于300 mL 锥形瓶中,加入50 mL 氨水,盖上含有长玻璃管的橡皮塞,置于60 ℃水浴锅中加热2 h 。
取下冷却,投入0.5 g 碳酸铵,摇匀后用慢速滤纸过滤,用热的2%氨水溶液洗涤锥形瓶及残渣。
滤液弃去或用100 mL 容量瓶承接测定以便评价钨华浸取效率。
1.4 白钨矿和黑钨矿的分离白钨矿和黑钨矿性质相似,难以找到理想的选择性溶剂,早期研究用钙量换算法,其根据白钨矿中钙的含量由化学式换算出白钨矿的含量,若样品中含有其他含钙的钨矿物,则使白钨矿的测定产生正偏差。
现已报道的溶剂有盐酸、硝酸、结晶氯0 引言钨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为0.007%,因钨元素是亲氧元素,因此钨矿床基本上是钨酸盐矿床,最常见的有黑钨矿(Mn,Fe)WO 4、白钨矿CaWO 4和少量钨华WO 3。
由于其他类的含钨矿床很少见,所以工业上有应用价值的矿床基本上包含这三种矿石。
尽管目前所知的含钨自然矿物有20余种,但能实际工业利用的只有白钨矿和黑钨矿。
目前钨是一种战略资源,是计算机、航天、医药、光电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本文讨论的钨矿石仅包含白钨矿、黑钨矿及少量的钨华。
白钨矿和黑钨矿的分离与测定属于物相分析的范畴。
目前的基本思路是利用钨华易溶于氨水,而白钨矿和黑钨矿仅微溶的性质,先将钨华除去。
再选择适当的浸取液分离黑钨矿和白钨矿[1-2]。
分离出来的钨华、白钨矿和黑钨矿均可用硫氰酸钾光度法测定[3]。
白钨矿::矿物概述钨酸盐矿物。
成分为Ca[WO4]。
含WO380.6%,与黑钨矿同为钨的最主要工业矿物。
四方晶系,晶体为近于八面体的四方双锥;通常呈不规则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无色或白色,一般多呈灰色、浅黄、浅紫或浅褐色。
玻璃光泽到金刚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
解理中等,断口参差状。
莫氏硬度4.5 ~5,比重大,达6.1。
在紫外线照射下发浅蓝色荧光。
主要产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交代夕卡岩中。
中国湖南瑶岗仙和朝鲜南部的山塘都是世界有名的夕卡岩型白钨矿床。
白钨矿过去叫钙钨矿或钨酸钙矿,它是重要的钨矿,是钙的钨酸盐矿物。
钨被用于合金钢和我们熟悉的电灯灯丝。
1781年瑞典化学家从白钨矿中提取了钨酸。
白钨矿常常呈一种致密的块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有白色、黄色、褐色、绿色、无色等,具有玻璃光泽。
多数白钨矿都能发出荧光来,颜色在蓝、白、黄之间变化。
颜色变化是因为其内部所含的钼或多或少。
化学组成:CaWO4,CaO19.47%,WO380.53%;鉴定特征:以色浅,油脂光泽,比重大、在紫外线下发出淡蓝色荧光和难熔的特征作为鉴定特征;成因产状:主要产出于接触交代矿床中,与石榴子石,符山石,透辉石等矿物伴生,或产于高温热液中与黑钨矿等伴生;著名产地:世界著名的产地有中国四川平武;德国的Saxony、Bohemia;英国的Cornwall;澳洲的NewSouthWales、Queensland;玻利维亚的北部;美国的Ne vada,Arizona和California等州;加拿大的BritishColumbia、Yukon和Northwest Territories边界的东方等地。
::晶体形态四方双锥晶类,晶形常呈近于八面体的四方双锥,也有沿呈板状。
主要单形为四方双锥e和p,四方双锥e的晶面常具斜纹和蚀象。
依(110)成双晶。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硬度:4.5比重:6.1g/cm3解理:解理断口:参差状断口颜色:灰色、浅黄色、浅紫色或浅褐色,有时带有绿色、桔黄色或红色条痕:黄绿色透明度:透明到半透明光泽:油脂光泽或金刚光泽发光性:荧光,UV短波为亮蓝白色.其他:在短波紫外光下,此矿物发出鲜艳的蓝白荧光。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
白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钨矿石,常用浮选工艺进行提炼。
浮选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通过对矿石的浮力、湿性和其他特性进行调控,使其与泡沫脱附,从而实现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分离和提纯。
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破碎和磨矿:首先将原矿进行破碎和磨矿,以便将矿石粒度降至适合浮选的范围。
破碎后的矿石经过细磨,得到较为细微的矿石粉末。
2. 磨选分离:经过初步破碎和磨矿后的矿石,进入磨选分离阶段,通过在磨矿机中进行进一步的碎磨,将矿石中的矿物和杂质进行分离。
得到含钨的粗粒矿石浆。
3. 粗浮选:将粗粒矿石浆与药剂混合,并通入浮选机槽中,通过气泡的作用,使含钨矿物与泡沫一起上浮,而非有用矿物则下降到底部。
泡沫浮选后,得到含钨较高的精矿。
4. 精矿反浮选:将粗浮选得到的精矿再进行反浮选处理,以提高钨的回收率。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增加一些特定的药剂,以增强泡沫的浮选选择性,从而得到更纯净的钨精矿。
5. 脱泡和脱水:经过反浮选后的钨精矿经过脱泡处理,将泡沫
从矿浆中分离出来。
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得到最终的钨精矿产品。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白钨矿中的有用矿物可以得到有效分离和提纯,从而实现了对白钨矿的有效提纯和回收。
这一工艺流程在白钨矿的开采和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棒磨一细筛闭路磨矿
白钨矿性脆,易过粉碎,而石榴子石硬度大、难磨,磨矿过程中应及时将已单体解离的白钨矿排出。
为此采用捧磨一细筛闭路磨矿,使最终磨矿细度控制在-0.23mm,为重选创造适宜条件。
2、重选粗选和粗精矿精选
通过试验,确定原矿可不分级不脱泥直接用螺旋选矿机粗选,得粗精矿、中矿、尾矿和溢流矿。
粗选中矿用摇床选别,也产出四种产品。
其中摇床中矿返回摇床再选,其余产品与螺旋溜槽粗选相应产品合并。
闭路试验指标见下表。
由表中可以看出,重选可丢弃产率达74.16%的尾矿,大大减少了浮选的矿石量。
重选粗精矿含w03为30.5%。
主要为白钨矿、硫化矿、石榴石等,而萤石、方解石、磷灰石等含钙脉石矿物很少,可采用普通常温浮选药剂。
选出硫化矿后,再用Na2CO3或NaOH调浆,改性水玻璃抑制脉石,改性脂肪酸浮选白钨矿。
作业回收率达97%以上。
3、细泥(溢流)矿的浮选
重选溢流(细泥)矿,均为—20μm细泥,用重选难以回收,采用浮选法先浮硫化矿,再用Na2CO3、改性水玻璃和改性脂肪酸选白钨矿,可获品位(WO3)10.34%的白钨粗精矿,作业回收率83.46%。
该粗精矿除含白钨矿外,还有大量方解石、萤石及少量石榴石、磷灰石、硫化矿等,采用常规白钨加温精选工艺,即加水玻璃,加温搅拌,然后脱药,为强化抑制作用,可添加少量LN药剂,浮选白钨精矿品位(WO3)54.30%,作业回收率90.12%。
重-浮联合选别结果如下表:
总结
1、用棒磨~细筛闭路将矿石磨至-0.23mm是防止白钨矿过粉碎,保证钨回收率的重要措施。
2、用螺旋溜槽全粒级入选,可丢弃74.1%的尾矿,产出含方解石、萤石和磷灰石极少的重选粗精矿,用简单的浮选法就可直接得到合格商品白钨精矿,流程简单,可提高选厂处理能力,与全浮流程比,选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3、少量(占原矿22.23%)细泥矿用浮选法回收白钨矿是确保钨回收率的重要手段。
4、采用重一浮联合选矿流程,对品位(WO3)1.47%的白钨矿矿石进行选别,可获品位66.58%的白钨精矿,钨回收率82.15%。
钨矿重一浮联合选矿工艺,充分利用矿物密度差异和嵌布不均特点,在粗磨时丢弃多量尾矿,可降低选矿成本,能有效适应原矿品位降低和原矿泥化较严重的情况,但工艺流程稍嫌复杂,有待进一步扩大试验。
5、细粒浸染的白钨矿石一般以单一浮选流程为主,粗粒嵌布的白钨矿以重选--浮选联合流程为主。
白钨矿常伴生有多种硫化矿,常见的有辉钼矿、黄铜矿与黄铁矿等。
选矿过程中先浮选硫化矿,后浮选白钨矿。
白钨矿浮选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用碳酸钠、氢氧化钠调节矿浆PH910.5.常用的抑制剂有水玻璃、丹宁、各种磷酸盐。
捕收剂常用的有油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