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写字与指导教案

第1课立刀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用具

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笔画: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

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

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

4.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

5.揭示课题:立刀旁

二.引导观察

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2.学习书写“立刀旁”

(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动笔方法。

(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

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师生交流:

位置;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

关系:短竖与竖钩同向——外拓

短竖与竖钩相向——左边内收

特点: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

教师示范立刀旁时,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

(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哪一个立刀旁最美?

三.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判”,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把“判”写得“左宽右短,右窄长”?

(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

(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范字“则”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

(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1)师生赏评:“则”字与“判”字中的立刀旁。

(2)老师小结。

4.巩固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则”象形字,溯源。

四.作业展评

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幅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并改正。

五.拓展赏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立刀旁的字欣赏:“利”

2.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则”对比欣赏。

3.课堂总结。

第2课力字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力字旁的形态特点,体会力字旁的间架结构,掌握力字旁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功”和“动”,关注力字旁在范字里的形态变化,认识其结构规律。

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力字旁的不同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力字旁的形态特点,体会力字旁的间架结构,掌握力字旁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功”和“动”,关注力字旁在范字里的形态变化,认识其结构规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力字旁的不同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用具

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横折钩的写法

2.学生书写后讲评指正。

3.学生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习掌握写法

1.仔细观察,看看作为“力字旁”的“力”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读教材的动笔步骤示意图。

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力”字。

3.掌握了方法,自己试着在作业纸上练写两个。

4.书写力字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5.学生练习书写力字旁三遍,老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什么样的力字最美呢?

三.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功”,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把“功”字写“左窄小.右宽大”呢?

(3)“功”字中的力字旁模样有什么变化,怎么写呢?

(4)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

(5)老师示范.学生练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范字“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力字旁的特点和写法。

(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生情况。

(1)师生赏评:横折形态变化和横与竖之间的连接技巧。

(2)学生巩固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四.作业展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2.全班点评。

3.利用红笔圈画写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

五.拓展赏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力字旁的字欣赏。

2.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带力字旁的字对比欣赏。

3,课堂总结。

第3课右耳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笔画右耳旁的形态特征掌握颜体右耳旁的书写要领。

2.使学生书写字“都”和“部”,引导学生发现右耳旁的不同变化规律,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的字形结构。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4.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笔画右耳旁的形态特征掌握颜体右耳旁的书写要领。

2.使学生书写字“都”和“部”,引导学生发现右耳旁的不同变化规律,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的字形结构。

教学难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用具:

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邑”,猜猜它是什么字?最早是什么意思呢?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右耳旁。板题:右耳旁

二.对比观察

1.过渡语:在我们学习的汉字中,你知道哪些含右耳旁的字呢?

学生竞相回答,教师出示:“郎”“郭”“郡”。

2.右耳旁在字里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右耳旁运笔步骤图,并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针对疑难之处提出疑问,师生讨论。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1)逆起横撇;(2)露锋起笔写弯钩;(3)逆起悬针竖。学生边念要领边书空。

6.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展评。

(一)学生观察“都”: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把它写行左上右下?

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有什么特点?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点评与反馈。

(二)出示范字:“部”:

1.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特点。

2.小组代表发言。师小结:左上右下,右部竖画上齐左部首横。左右长短.宽窄相近。左部上点偏右,横画平行。横撇弯钩不相连。

3.请“小老师”上台讲解边示范,其他学生书空。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与指导。

5.点评与反馈。

三.拓展评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右耳旁的字欣赏。

(1)请你说说这些字中的右耳旁与我们刚刚学过的“都”“部”的右耳旁有什么异同?

(2)请你说说字中结构和笔画有什么特点?

四.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带力字旁的字对比欣赏。

2.学生说说各字体中右耳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课堂总结。

第4课反文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部首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写好反文旁。

2.让学生学习范字“故”和“政”,掌握左右部分的避让和穿插关系,书写和谐美观,提升书写技能。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部首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写好反文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范字“故”和“政”,掌握左右部分的避让和穿插关系,书写和谐美观,提升书写技能。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类似的右偏旁有哪些?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要领?

2.找一找:出示一些左右结构的汉字,找出带有相同偏旁的两个字来。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故”和“政”两字都带有反文旁,并在黑板上示范:将左右部件写成无穿插,再写一个有避让关系的,让学生讨论哪一个更加好看。

4.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部首反文旁和含有这类部首范字的写法。

二、赏析和练习

(一)出示反文旁:

1.学生尝试临写三个。

观察思考:反文旁特点和书写要领是什么呢?

2.老师指导赏析并且书写示范:

3.学生练写反文旁四遍。

4.赏评学生作业。

(二)出示范字:“故”和“政”、

1.学生分组学习:

(1)这两个范字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2)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

2.教师巡视指导书写,“又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三、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师生评议:

1.评议范字中反文旁形态是否准确,笔画是否有变化,运笔是否到位。

2.评议范字的结构是否把握了穿插、避让关系。

3.指名三位同学上台,在米字格中演示书写。

四、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故”字,与颜体范字“故”进行对比欣赏。

2.从“对比欣赏”的几个“故”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仿真”临写,看谁写得最逼真。

五、赏评拓展

1.学生分组推荐本课的优秀书写作业进行展示。

2.欣赏含有反文旁的其他范字,进一步加深认识。

3.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之道,让学生们不仅践行文化,还要从内心深处接受中华文化。

4.课堂总结,宣布下课。

第5课页字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右偏旁“页字旁”的笔画组成和形态特点,掌握其笔画的轻重和平行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须”和“顺”,注意写好页字旁的形态特点。

3.通过对比与欣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培养细心观察、用心书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热爱中国书法文化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右偏旁“页字旁”的笔画组成和形态特点,掌握其笔画的轻重和平行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须”和“顺”,注意写好页字旁的形态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与欣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培养细心观察、用心书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热爱中国书法文化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笔画复习,引入观察

1.教师:本课页字旁的笔画有哪些特点?

学生观察并讨论。

2.展示页字旁部分笔画,第一横(左轻右重),第三横(右尖横),横折(横轻竖非常明显)。3.师生小结,复习笔画并展示页字旁的挂图。

二、指导练习,临摹实践

1.老师利用实物投影仪,用毛笔蘸墨在纸上练习页字旁的书写要领,用书空的方式先书写一遍。

2.学生在纸上练习页字旁。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

(1)两个页字旁有什么异同?

(2)“三点水”的形态特点是怎样的?

4.教师进行小结并范写“须”“顺”二字。

5.学生练习“须”“顺”二字。

6.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评课堂作业、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评价,拓展赏析

1.展示学生作业,学生通过讨论找出有问题的地方,提高认识,继续练习。

2.展示课堂上有明显进步的作业,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进步?

3.老师用大字再次范写“须”“顺”二字,提示重要的笔画和结构,如:三点的形态特点,笔画的粗细变化,的夸张效果,两个页字旁的相似与变化之处。

第6课广字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颜体的广字头的形态特点,学会广字头的书写方法。

2.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的临习“度”和“康”,提高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时整体观察字形,准确把握结构的能力。

4.使学生不断领略书法艺术之魅力,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颜体的广字头的形态特点,学会广字头的书写方法。

2.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的临习“度”和“康”,提高书写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书写时整体观察字形,准确把握结构的能力。

2.使学生不断领略书法艺术之魅力,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用具: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方式检查预习效果。

师:什么是字头?大家对字头有哪些了解?

广字头由哪些笔画组成?尝试用语言描述广字头的形态特点。

2.提示课题。

二、观察了解,感知笔画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三个笔画各有什么特点,笔画之间有什么空间关系。

2.提炼广字头的形态特点。

三、讲解示范,规范临写

1.教师讲解动作概念,示范书写广字头。

2.学生对照书写,掌握广字头书写要领。

3.及时反馈,出示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习作,探讨缘由,及时纠正。

4.引导学生展开互评和自评。

四、分析范字,运用笔画

1.出示“度”和“康”两字,讨论形态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笔画。

2.观察分析笔画与米字格的对应关系以及笔画间的比例关系。

3.老师示范,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作品评议。

五、作业展评,拓展延伸

1.展示作业,师生赏评学生临作。

2.对比与欣赏:同颜体中广字头比较,其他三大书家的广字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7课尸字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部首尸字头的形态特点,学会“尸字头扁短,长撇伸展”的书写技巧。

2.使学生欣赏范字“居”和“属”,认识左上包围部分和右下被包围部分的位置关系,掌握字中被包围部分“向右、向下伸展”的书写规律。

3.引导学生观察字中“重横”“重撇”的现象,领略书法“同中求变”的艺术之美。

4.拓宽学生的书法视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部首尸字头的形态特点,学会“尸字头扁短,长撇伸展”的书写技巧。

2.使学生欣赏范字“居”和“属”,认识左上包围部分和右下被包围部分的位置关系,掌握字中被包围部分“向右、向下伸展”的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字中“重横”“重撇”的现象,领略书法“同中求变”的艺术之美。

2.拓宽学生的书法视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用具: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问道广字头的特点和写法。

2.出示部首尸字头,学生观察:尸字头和广字头的书写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3.提示课题

二、赏析指导

出示尸字头。

1.学生尝试临写三个。

2.怎样才能把尸字头写得“尸字头短扁”呢?

3.指导赏析:

(1)认识撇画和横画的关系:

(2)认识尸字头的笔画特点。怎样才能把尸字头写好呢

4.小结。

5.学生练习写尸字头三遍。

(一)出示范字:“居”和“属”。

1.学生分组学习:

(1)这两个范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如何才能使这两个字的下部宽展?

(3)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

2.老师示范,学生临习范字各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三、临写反馈

1.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师生评议。

(1)反馈范字外形特点。

(2)反馈范字中笔画形态和空间分布是否准确、合适。

2.指名同学两人上台,在米字格中演示添写笔画。

3.学生练写,自我校帖修改。

四、对比欣赏

1.和颜体相比,欧、柳、赵的尸字头的书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在楷书这四体中,“属”字的书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赏评拓展

1.学生自荐优秀作业展示。

2.欣赏《颜勤礼碑》中含有尸字头的其他范字。

第8课宝盖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宝盖头的形态特点,明白宝盖头的正确书写。

2.使学生基本学会范字“官”和“室”的写法,把握笔画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斯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宝盖头的形态特点,明白宝盖头的正确书写。

2.使学生基本学会范字“官”和“室”的写法,把握笔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斯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教学用具: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宝盖头与房屋的对比图。

2.师:早社会的房屋多是茅草房,屋顶有什么特点?

3.揭示课题。

二、观察指导

1.了解笔顺规则,复习其组成笔画的写法。老师范写宝盖头,边写边讲解宝盖头的书写要领。

2.读教材运笔步骤图,教师示范宝盖头写法,速度稍慢,边写边念要领。

3.说说宝盖头的笔画位置关系有休特点。

4.学生练习书写宝盖头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哪一个宝盖头最美呢?

三、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宫”,学生观察。

2.出示范字“室”,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1)师生赏评:宝盖头的形态变化和书写技巧。

(2)学生巩固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四、作业展评

选择有代表性的三幅作业进行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再改正。学生修改调整,自我评价。

五、拓展赏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宝盖头的字欣赏。

2.任选其中一至两个原碑字进行临写练习。

3.课堂总结。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设计 第1课立刀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用具: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笔画: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 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 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 4.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

5.揭示课题:立刀旁 二.引导观察 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2.学习书写“立刀旁” (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动笔方法。 (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 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师生交流: 位置;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 关系:短竖与竖钩同向——外拓 短竖与竖钩相向——左边内收 特点: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 教师示范立刀旁时,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 (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哪一个立刀旁最美? 三.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判”,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把“判”写得“左宽右短,右窄长”? (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 (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范字“则”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 (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1)师生赏评:“则”字与“判”字中的立刀旁。 (2)老师小结。 4.巩固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则”象形字,溯源。 四.作业展评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写字与指导教案 第1课立刀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用具 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笔画: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 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 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

4.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 5.揭示课题:立刀旁 二.引导观察 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2.学习书写“立刀旁” (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动笔方法。 (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 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师生交流: 位置;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 关系:短竖与竖钩同向——外拓 短竖与竖钩相向——左边内收 特点: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 教师示范立刀旁时,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 (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哪一个立刀旁最美? 三.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判”,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把“判”写得“左宽右短,右窄长”? (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 (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范字“则”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 导》教案 湖南美术版五年级上册《书法练指导》教案 课目:女字旁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 1.探究“女”字旁的演变历程,导入课题。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并与女字旁进行比较。 3.出示几个写得明显有问题的女字旁,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4.教师示范正确的女字旁,学生进行初步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对“如”、“好”两字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6.教师示范“如”字,讲解右旁“口”部两竖的写法,并指导学生临写。 7.教师示范“好”字,讲解伸缩、穿插、应让的写法,并指导学生临写。

8.对学生作进行评价,教师反馈纠正学生书写的问题。 反馈评价: 1.学生找出颜体不同经典碑帖中“如”字的图片,进行对比 欣赏。 2.对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如”字进行对比,欣赏其不同 风格。 教学反思:需要更加清晰地表达教学步骤和注意事项。 课目:弓字旁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 1.教师示范弓字旁写法两遍,边写边念并让学生进行空练。 2.引导学生对书写弓字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进行讨论。 3.学生练书写弓字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书写练,师生辨识哪一个弓字旁最美,并明确提、顿的力度和直弯的笔画。

5.同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反馈并提示学生注意弯钩起笔 和收笔时与其他笔画的位置关系。 6.学生巩固练书写三遍。 7.出示范字“强”,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写出“左窄长, 右宽短”的字形。 8.PPT展示范字及结构外形,进行形态赏析和临写范字。 教学反思:需要更加明确地表达教学步骤和细节注意事项。 2、教师示范,学生跟写三遍,重点指导绞丝旁中的折撇 和点撇的顺序和连接。 3、学生分组讨论,合作练书写绞丝旁。 4、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问题,重点指导写 字有困难的学生。 5、学生书写展示,汇报研究情况。 6、师生赏评:选取几份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优点 和不足之处,互相研究提高。 7、学生修改调整,自我评价。 8、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带有绞丝旁的字进行 对比欣赏,让学生体会不同书体中绞丝旁的变化。

(完整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课教案第6课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二)

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课教案 第6课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以作品形式节临原碑的准备工作. 2、使学生通过节临原碑,感受原碑风貌,提高书写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作品的整体把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热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提高兴趣 1、欣赏《颜勤礼碑》拓片,提问:细心观察,你们会在拓片上发现什么?试着探究原因。 师:白色的直线,是作者书写时画格留下的印迹,我们在临写时也要 计字画格。(上面班斑驳驳的白点是石花,是原碑千百年来日晒雨淋 侵蚀的结果。)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原碑节临训练二) 二、阅读了解,提问解答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原碑节临要点”。 2、提炼在书写时该思考注意的事项: (1)节临时可以三行条幅式也可以四行斗方式。

(2)格子可以画也可以折。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画法和折法。 (4)讲解什么是落款,以及怎样留好落款的位置和空间。 (5)节临时具体的书写要求:笔画精到、结构准确、大小适宜、款 字小于正文. 三讲解示范,规范临写 1、教师示范:同时讲解书写时的具体操作细节。如从右至左的书写原 则,断句不需要标点符号,款字与正文的距离,款字下留印章的位置, 书写时如何蘸墨、如何移纸等. 2、学生结合节临要点开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3、及时反馈,出示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练习,探讨缘由,及时纠正。 四、作业展评,总结升华 1、展示作业,师生赏评学生临作. 2、总结节临原碑的技巧,让学生感受书法作品的形式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使其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3《竹字头》 湖南美术出版社

《竹字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欧体“竹字头”的书写要领。 能力目标: 让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写“策”字,并能根据这一类字的书写规律去书写其他“竹字头”的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整体观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 2、体会欧体干净利落、疏密相当、“险劲”的特点,在书写中去感受竹的品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竹字头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竹字头例字中的写法,做到收放自如,刚劲有力。 教具准备 文房四宝、PPT、竹字头学具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美丽的荣昌,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小桥流水;可听溪水潺潺,可见竹林葱茏,细细密密的竹林,四季长青,一根根轻盈轻巧,细细的叶,疏疏的节,这就是咱们的——《百竹园》。 看了刚才的图片,你觉得咱们的百竹园怎么样? 教师: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走进“百竹园”,去欣赏“竹”的魅力。 二、探寻竹的来源 师:“竹”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两根细竹枝上垂下了六片树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竹的演变:(播放视频——竹字的演变)这是竹字,这是作为部件的竹字头,看看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竹左边的一竖变成了一点,竖勾也变成了一点。

师:这样变了之后,觉得它更像…… 生:就更像六片竹叶了。 师:对,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汉字产生于生活,日常生 活中六片竹叶的组合,就是一个竹字头。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竹字头”。(4分钟)(板书竹字头) 三、初步感知竹字头的基本形态 1、(看一看)师:请孩子们看一看,这两撇形状一样吗? 生:左边的一撇有点像一个三角形,右边的一撇更像柳叶形。 师:书写离不开仔细地观察,多观察,多思考,这是书写好字的前提。 2、(摆一摆)请大家分小组拿出竹字头的学具模型,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摆学具模型。 师:竹字头的左右两个部分在位置上不一样,是——左低右高。 我们用一条斜线就能明显地感受它们直接的位置关系。 3、(摸一摸)请大家摸一摸竹字头的横画,再说说这一横在粗细上有什么 明显的特征? 生:左边细,右边粗。 师:这是左尖横。 4、师:孩子们,刚才,你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摸一摸,感受了竹字头的基本特征,请根据你们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试着写一写,你觉得什么地方有 难度,请仔细体会,我们等会儿做交流。 (提醒:请把我们的字帖摆在左边,注意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学生展示,谈感受 师:所以,只知道笔画的方向和特点,要想写出满意的竹字头,还是有难 度的,下面,我们将一起来探寻写竹字头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让孩子动用多种感官,看一看、摆一摆、摸一摸 的方式,直观形象地感受竹字头的左右位置的关系,以及笔画尖头横的特征,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为后面的探索竹字头的写法做好铺垫。】(8分钟) 四、探究竹字头的基本写法

《书法练习指导》教材解读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9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曲靖市2015年小学书法教师教材培训,下面我和您们交流一下我培训的内容,在交流中存在许多不足,还请您们批评指正. 西泠印社出版社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实验)是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编写思路体现了整套教材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务求使小学生在书写规范汉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同时,了解书法基本常识,初步掌握书写楷书的基本技法,感受书法字体的线条美和结构美。强调在“寓教于乐的交流”中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汲取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在编写过程中,该教材选取唐代法度严谨、保存相对完好的颜真卿《多宝塔碑》为主要临习范本,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4“基本字表”和同学期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力避书法用字的异体字.以书法“双钩"、“描红"法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代技术手段,针对《纲要》的有关要求及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系统地编排教学内容。 教材基本结构 本套教材按《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的要求,每学期安排16课时,共128课时。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上册选取法度严谨的楷书名碑颜真卿《多宝塔碑》为教学范本,使学生系统地认识书写工具,学习书法文化,掌握书写姿势、运笔方法、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等。在六年级下册学习另一种楷书名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兼与其他经典碑帖对照学习,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审美水平。同时安排了部分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书法,提升学生书法水平,激发学生对学习书法的热情。 教材的主要特点 1。碑帖选择考究,附高清原拓图。 编者从唐四家入手,考虑到历史基础、碑帖的风格特征、保存程度、学生认知水平等,确定本套教材前7册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为教学范本,第8册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教学范本.并在每册教材的封二、封三及插页部分连续编录了高清不失真的颜真卿《多宝塔碑》原拓共35页。 2.教材质感精美,练习册用宣纸印刷. 全套教材正文均采用四色印刷。为了便于学生练习,特研制出质优价廉的竹浆宣纸印制练习册,这在同类书中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3.用笔讲解透彻,图示直观清晰.

最新人民美术版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人民美术版五年级书法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西岗镇祝陈小学 王绪清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课时安排: (一)钢笔字7课时 (二)毛笔字9课时 第一单元硬笔书法 第1课横短竖长与撇捺居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 2、通过练习,把不同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横短竖长与撇捺居中的书写方法,做到密处不犯,疏处不离。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前半学期上钢笔字课,后半学期上毛笔字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第4页,指名读字。 2、板书例字:檐、柜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檐、柜为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些,右边较舒展。 (3)各学习小组讨论“书法医生”的二字为什么写得不好。 指名回答,应该怎么写。 3、学习“盒”“零”的写法。 四、学生练习 1、学生描描、临写。 2、请学生上黑板写。 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我们在书写横短竖长与撇捺居中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和上中下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做到密处不犯,疏处不离。 教学反思: 写字之时身坐稳, 肩平背直头摆正。

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一课:上宽下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上宽下窄结构的合体字的书写规则。 2.正确、规范地书写这类合体字。 教学重点、难点: 合体字“替、昔、普、空”属于上宽下窄结构,要指导学生找出字的主笔,并确定好主笔与其他笔画的关系,才能写好这类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纸、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本学期研究性研究的目的内容及要求,激发研究兴趣。 1.为什么要写好汉字? 2.怎样才能写好汉字? 3.写字的要求有哪些? 二、研究合体字的书写规则 1.介绍合体字的书写规则,合体字笔画一般较少,书写时 应注意笔画均匀、长横要平、长竖要正、字形要端正。 2.出示汉字“替、昔、普、空”。 3.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替:替的主笔横的斜度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竖,这是替字重心能不能平稳的关键。 昔:昔的横画起笔应在方格中央偏左处,主笔横稍短,左低右高。 普:普的上横是短横,左低右高。 空:主笔捺画自横撇的撇端起笔。 4.让学生练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临写一 段话。 三、总结

小组内评选谁的字写得漂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窄下宽的字 教学目标: 1.研究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合体字的书写规则,练书写合体字,将字写端正。 2.继续加强学生的写字姿势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这些合体字书写并不是十分困难,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能从这类字中总结出一些书写的规律,最终写好行款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纸、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一些上下结构的字及由它们组成的字的写法。谁能告诉我们直接由笔画组成的字(不包括任何部件)叫什么字?怎样写好合体字呢?讲后请一生上台试写几个合体字。(留作后面评点)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一下怎样写好合体字。 板书:独体字 二、笔画复 复竖折折钩、横折折钩、横折折撇、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 三、讲授新课 1.认识合体字。读一读“入、面”,观察笔画多的和笔画少 的合体字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笔画少的合体字。 2.“晃”字。边讲边示范:上小下大,上窄下宽,下脚XXX。请学生上台写,评议。学生练写两个。 3.“万”字。学生读提示,体会书写要点。请学生上台写, 老师指导(注意捺的开张度)。学生练写两个。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书法练指导》教案 教学设计 周次 1-6 教学内容:女字旁、弓字旁、绞丝旁、金字旁、言字旁、横与竖的分布、点与撇的分布、对称部件的分布、左右、左中右结构的伸展避让、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比例、上下结构与上中下结构的比例、包围结构的内外比例、边学边用、认识隶书1、书联迎春。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部首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不同部首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的写法。

教学课时:共计18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源导入:引导学生探讨不同部首的演变和变化,导入课题。 二、对比赏析:出示有问题的字,让学生分析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观察指导,示范临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然后进行示范临写。 四、反馈评价,巩固练:对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并进行纠正。 五、对比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六、综合实践:进行书联迎春的练,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设计 周次 1-6 教学内容:女字旁、弓字旁、绞丝旁、金字旁、言字旁、横与竖的分布、点与撇的分布、对称部件的分布、左右、左中右结构的伸展避让、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比例、上下结构与上中下结构的比例、包围结构的内外比例、边学边用、认识隶书1、书联迎春。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不同部首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不同部首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的写法。 教学课时:共计18课时。

湖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小学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 1.中竖独撑,左右均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毛笔字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毛笔字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教学难点】: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教具准备】有关资料,毛笔、墨汁、白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说明本课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中竖独撑,左右均衡 二、指导学生体验: 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道理。 1、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同一汉字不同字形的字(每字三种形态,分别是符合美学规范1种字形,不符合美学规范2种字形)。 2、指导学生逐个评议分析: ?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美,为什么这样说, ?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不美,为什么这样说,怎样修改才能让他美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逐条记录学生发现的美学规律。 3、教师总结: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规律。 ?中――左右对称 ?军――左右均衡 ?平――把握中线。 三、指导学生。 1、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2、学习小组对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相互之间交流、评议。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 4、师生根据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要求评议。 5、指导学生临摹。 6、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四、总结。

XXX《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案

XXX《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内容 备课时间 课前准备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 2、通过练,把合体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写好合体字 教学过程 一、复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 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要领图解” 1学生自读“要领图解”,了解合体字的结构。 2、了解写好合体字结构的要领: (1)注意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关系; (2)关注高低、宽窄等位置关系。 三“比一比” (1)观察四个“观”字,体会不同书法家处置惩罚“观”字摆布 比例关系和上下各部分位置高低变化的特点。 (2)小组讨论 4、“临指点” 了解不同形体结构的字组合方式的不同。 五、“拓展思考” 了解包围结构的字要内外相称,松紧得宜。 六、自读《知识链接》,了解《急就章》。 七、根据学生练情况总结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合体字的结构

年月日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新讲课 年月日 1 教学内容 备课时间 集字临摹练(一) 年月日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年月日课前准备写有范字的投影片、笔墨纸砚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1.进一步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

2.集字创作“实事求是”四字书法作品,掌握“实事求是”的书写特 点。 重点:写好“实事求是”四个字。 难点:处理好四个字的大小、笔画粗细、字距宽窄等章法白。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集字作品“实事求是”,请学生欣赏。 教师:今天我们来完成一幅内容为“实事求是”的集字作品。 2.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一)》。 二、“集字解读” 1.了解集字出处。 教师:请学生自读《集字解读》,了解XXX的《汉书》及“量力而行”的意义。 2.观察分析。 观察并思考:“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大小有何变化? 笔画的字线条略细,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三、“临指导” (1)请学生自读“临指点”,并分组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