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快慢的描述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23.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3 运动的快慢》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10s内通过20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的速度是()A.5m/s B.10m/s C.20m/s D.40m/s2.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4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A.50m/s B.100m/s C.200m/s D.400m/s3.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2m/s D.5m/s4.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 B.2:1 C.2:9 D.9:2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骑马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
则()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李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小张速度最大6.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9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A.36km/h B.60m/h C.82km/h D.108km/h7.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8.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A.排球B.半程马拉松C.撑杆跳D.标枪9.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则速度快的是()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10.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2.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与s、t 有关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4.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2.5m/s D.62.5m/s15.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 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16.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17.以下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5km/hB.对人体最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1.2kW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9.小明是一位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的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B.他上楼梯的功率约为1.2WC.他两只手之间的电阻值约为120ΩD.他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20Pa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20~3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物体在3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2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图3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6秒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则()A.甲的s﹣图象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C.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 D.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c2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A.乙车速度是20km/s B.4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60mC.甲车速度是72km/h D.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足60km二.多选题(共1小题)23.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三.填空题(共6小题)24.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车里,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为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km,则v=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 知道直线坐标系中坐标与位移的关系2. 了解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定义的3. 理解速度的意义,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速率4. 能够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坐标:以直线为x 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2.坐标的变化量:Δx =________,Δx 的大小表示____________,Δx 的正负表示______________。
3.时间的变化量:Δt =________。
二、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表示式:t∆∆=x ν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
1 m/s =________ km/h 。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自主练习1.(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B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C .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D .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2.(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注意: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说明该速度与所选正方向同向或反向。
②比较速度大小时只看其绝对值的大小。
3.(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t ∆∆=x 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Δx 跟发生这段位移_________的比值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公式:t∆∆=x ν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________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_(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2)物理意义: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度和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__叫做速率.(2)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速率只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速度却同时反映运动的________和运动的________。
第1.3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 ,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的 ,不同含义的坐标轴上坐标的变化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 坐标轴,则位移用 表示,即Δl =Δx =。
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如图甲。
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即Δt = ,如图乙。
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 。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3.定义式:tx v ∆∆=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m/s 或m·s -1。
常用单位: (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等。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大小。
(2)方向:就是物体 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可以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率: 的大小。
答案:坐标 变化量 坐标的变化量 x2-x1 大小 方向 时间 t2-t1 快慢 比值 米每秒 千米每小时 矢量 位移 运动 一段时间内 粗略 某一时刻 精确 瞬时速度考点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公式的辨析一、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跟位移和路程关系相类似,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成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这是因为平均速度有方向,平均速率无方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是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坐标变化量的物理意义,能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2)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识瞬时速度。
通过瞬时速度,初步了解极限的思想(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的分析,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4)理解速度和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是矢量【学习重点】比值法定义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习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学习过程】精讲精练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例2、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3.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4.一汽艇在相距2km的甲乙两码头之间往返航行,逆水时用1.5h,顺水时用1h,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1.3 运动的快慢课前预习1.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公式数学表达式为v=s/t,国际单位是m/s,常用的有km/h,换算关系是1 m/s=3.6km/h.2.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3.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整体的快慢程度.知识点解读与典例突破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2)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例题1】(2019湖南株洲)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A.一B.二C.三D.四【答案】A【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知识点二: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s/t 公式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4)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1 km/h=1/3.6 m/s。
注意:应用公式时s、v、t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在同一运动区段所对应的三个物理量,用相同的下标。
【例题2】对速度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物理学中,把时间与路程之比叫做速度;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每时,符号是km/h;C.速度公式v=s/t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任意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1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双基限时练(三)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 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9 m/s B.汽车以40 km/h的速度通过飞云江大桥 C.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解析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故C正确;而A、B、D中的速度是物体经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因此选C. 答案 C 2. (多选题)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解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选项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 ABD 2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3. (多选题)如下图所示是某物体在0~10 s内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4 m B.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为8 m 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为8 m D.物体在后5 s内的位移为16 m 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知,物体在0~2 s内位移从0均匀增加到8 m,即每秒钟发生的位移是4 m;从2 s到6 s物体的位移都是8 m,即在2~6 s内物体是静止的;从6~10 s物体的位移从8 m均匀增加到16 m,即每秒钟发生的位移是2 m.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是4 m,A选项正确;物体在第5 s内是静止的,故位移为零,B选项错;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即为前2 s内的位移,等于8 m,C选项正确;物体在后5 s内的位移即为6~10 s的位移,等于8 m,D选项错. 答案 AC 4. 物体在某段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B. 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C. 平均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D. 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3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解析 平均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如果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A、B、C选项错误;如果是单向直线运动,那么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 D 5. (多选题)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解析 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A、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可求出10 s后两质点相距60 m,故D选项正确. 答案 ACD 6.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 s内速度从v0=12 m/s增加到v=18 m/s,通过的位移是x=70 m,这个物体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4 m/s B. 15 m/s C. 6 m/s D. 无法确定
解析 v-=ΔxΔt=705 m/s=14 m/s. 答案 A 7.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图①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图②是路线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 4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B. 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C. 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 D. 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 解析 限速标志表示允许的最大速度是80 km/h,因而是瞬时速度,题图②是线路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代表的是路程,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8.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3.75 m/s B. 12.5 m/s C. 12 m/s D. 11.75 m/s 解析 设每段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v=2st1+t2=2ss/v1+s/v2=2v1v2v1+v2=2×10×1510+15 m/s=12 m/s.
答案 C 9. 一旅客坐在一列速度为54 km/h的火车中,迎面从旁边的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150 m、速度36 km/h的货车,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 ) 5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A.10 s B. 15 s C. 6 s D. 30 s 解析 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相对位移为150 m,两者的相对速度
v=v1+v2=54 km/h+36 km/h=25 m/s,则所需时间t=xv=15025s=6
s. 答案 C 10. (多选题)物体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①、②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时间(t=6 s)内做往复运动,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时间(t=6 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总位移大小为4 m C. 乙在整个时间(t=6 s)内做往复运动,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时间(t=6 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总位移大小为4 m 解析 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选项错误;图①中物体在t=0时刻x1=-2 m,当t=6 s时,x2=2 m,所以在Δt=6 s内物体的位移Δx=x2-x1=4 m,故B选项正确;乙在前3 s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 3~6 s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在整个时间t=6 s内做往复运动,总位移为零,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6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答案 BC 11.某人从A点出发,先以2 m/s的速度向东走了40 s,到达B点,接着以3 m/s的速度向北又走了20 s,到达C点,求此人在这60 s内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析 x1=AB=v1t1=2×40 m=80 m x2=BC=v2t2=3×20 m=60 m 60 s内的路程为:s=x1+x2=80 m+60 m=140 m 60 s内的位移为:x=x21+x22=802+602 m=100 m
平均速率为st=14060 m/s=73 m/s
平均速度为xt=10060 m/s=53 m/s. 答案 73 m/s 53 m/s 12.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了t2=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3=2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解析 设客车的速度为v1,声音的速度为v2,第一次鸣笛时客 7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x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x2,则有 v2t1=2x1-v1t1 v2t3=2x2-v1t3
又x2=x1-v1(t2+t1)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
v1=v29≈37.8 m/s≈136 km/h>120 km/h
故客车超速行驶 答案 客车超速行驶 1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服役后,进行了舰载机起降等多项科学实验,使我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舰速为多大?
解析 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 8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1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用的时间t=x1v1=3 h 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 x2=x1-120 km=150 km
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v=x2t=50 km/h.
答案 (1)12(v1+v2) (2)2v1v2v1+v250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