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 让生活充满阳光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考点聚焦+考点拓展+考题探究)课件 鲁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986.0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增强防范意识,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提高抵制不良诱惑和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归纳整理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
3、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生活主题是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过安全健康的生活。
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让学生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
只有抵制不良诱惑,才能杜绝不良行为,才不至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保护好自己。
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因,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课从国家和社会的特殊保护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两个层面展开讲述,这是本单元的落脚点。
本单元主要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易受不法侵害,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这一生活主题而设,这一内容的针对性决定它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是复习重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围绕“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法律特殊保护”和“青少年自我保护”四个方面展开复习,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具体采用“连线中考,导入复习---师生互动,知识梳理---精典讲评,探究技巧---瞄准热点,拓展升华---实战演练,能力提升----学后反思,积累收获”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课堂复习。
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教案一、复习教案:1.识记: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基本方法;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X,一般某某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的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某某犯罪;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3.运用: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善于同某某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重难点分析:1.难点:(1)“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之一。
这一问题道理好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就比较难。
因为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另外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也给抵制不良诱惑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本单元的又一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处事不深,缺少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维护,因此帮助他们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重点:(1)“预防某某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未成年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经常会不拘“小节”,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
如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便可能会滑向严重不良行为乃至犯罪。
因此,帮助他们了解一般某某与犯罪的区别,懂得一般某某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才能自觉地杜绝不良行为,预防某某犯罪,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2)“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是本单元的教学的另一重点。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引导学生知道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法律保护,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五单元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2.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养成自我防范意识。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司法保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1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权利?(1)在法治社会里,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任何侵害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2)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2为什么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1)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2)未成年人是祖国、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
(3)现实生活中,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坏其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还存在着。
(4)由于自身特点,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3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家庭: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观念落后,没有尽到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没有以健康的思想和品行引导子女,没有做好家庭保护。
(2)学校:学校管理不严,教育观念、方式落后,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学校安全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安全防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4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教案两个方面进行复习,具体通过“好题再现——知识梳理——热点链接——实战演练——学后反思”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结合往年的中考试题,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教师应注重留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尽量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识记,形成知识网络,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在课堂上通过习题的实战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组织试题答案。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建构,形成知识网络,掌握相关知识点,注重学生迎考能力的培养。
采用小组讨论、实战演练、学后反思等参与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以及答题的技巧。
【教学过程】环节一:好题再现一、(2019年·黑龙江龙东)【抵制诱惑保护你我】下面是某校九年一班QQ群的群聊记录。
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问题:快乐小猫:近年来,一些网站以各种形式发布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甚至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信息,真该狠狠地整治一下。
厚德载物:就是,网上低俗信息泛滥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如:(1)这都是网络惹的祸!我们都是好学生,一定不能上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风轻云淡:厚德载物,你的想法可不对哦!因为:(2)宁静致远:风轻云淡说的对,未成年人要想避开、战胜不良诱惑,成为网络的主人,主要在于自身的努力,具体应做到:(3)快乐小猫:让我们一起努力,将网络低俗信息赶出我们的视线!二、(2019年·江西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学生每天三元的标准,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于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条例指出,用于接送学生的校车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行车安全;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保护自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
(2)简述我国法律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些特殊保护。
(3)叙述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1)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3)初步形成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
(2)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
(3)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种种侵害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身边的保护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方法(1)可以用材料收集的方法,帮助学生搜集生活中存在着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实例。
(2)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教学,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材料中了解自己可能受到哪些侵害,又会得到哪些保护。
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见闻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然后讨论、分析,在活动中学习。
(3)运用真实的案例或模拟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深化学生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第一节身边的侵害与保护导入新课:投影:据统计,近年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
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31日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
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的侵害吗?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吗?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板书)(一)种种侵害(板书)视频:《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化学课之后》学生分组讨论:这段视频说明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第4课时保护自我法律护我成长保护自我1.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1)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板报、智力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小常识。
(3)开展应对突发事故的演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自救方法。
2.未成年人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少年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
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非诉讼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它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3.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
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面对凶恶、狡猾的违法犯罪分子,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拓展提升►面对安全隐患,各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1)国家: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经常对中小学校进行检查。
(2)社会:应创造条件保障学校安全,如整治校园周围环境,严厉打击侵犯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3)家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尽到保护的义务,用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同时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