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6-5宇宙航行(完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4.76 MB
- 文档页数:56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自由落体运动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六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4 抛体运动的规律5 圆周运动6 向心加速度7 向心力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1、电荷库仑定律2、电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流和电源5、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交变电流4、变压器5、高压输电6、自感现象涡流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光谱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2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及其热运动2、物体的内能3、固体和液体4、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1、能量守恒定律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机的工作原理4、热力学第二定律5、有序、无序和熵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核能1、放射性的发现2、原子核的结构3、放射性的衰变4、裂变和聚变5、核能的利用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3、新能源的开发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1 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1、电场2、电源3、多用电表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5、电容器第二章磁场1、磁场磁性材料2、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3、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动势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变电流电机1、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变压器3、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电磁波通信技术1、电磁场电磁波2、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3、电视移动电话4、电磁波谱第六章集成电路传感器1、晶体管2、集成电路3、电子计算机4、传感器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2 第一章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平动和传动3、力矩和力偶4、力矩的平衡条件5、刚体平衡的条件6、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1、物体的形变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3、常见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1、常见的传动装置2、能自锁的传动装置3、液压传动4、常用机构5、机械第四章热机1、热机原理热机效率2、活塞式内燃机3、蒸汽轮机燃气轮机4、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1、制冷机的原理2、电冰箱3、空调器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3 第一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折射率2、全反射光导纤维3、棱镜和透镜4、透镜成像规律5、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眼睛2、显微镜和望远镜。
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6再别康桥..............徐志摩8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10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6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186.*鸿门宴.....................司马迁 22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278.小狗包弟.................巴金 32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3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11.包身工...............夏衍 44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52必修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朱自清2.故都的秋.............郁达夫3.*囚绿记..............陆蠡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氓采薇5.离骚..............屈原6.*《孔雀东南飞》(并序)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王羲之9.赤壁赋...............苏轼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第四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必修三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2.祝福................鲁迅3. *老人与海................海明威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劝学..............《荀子》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必修四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窦娥冤............关汉卿2.雷雨..........曹禹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8.拿来主义............鲁迅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信条..............富尔格姆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2.苏武传..............班固13.*张衡传.........范晔必修五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3.*边城..........沈从文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5.滕王阁序........王勃6.*逍遥游....庄周7.*陈情表..........李密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朱光潜9.*说“木叶”......林庚10.*谈中国诗.....钱钟书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13.*宇宙的未来...高中数学课本数学必修11. 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集合的基本运算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函数(2)指数函数(3)对数函数(4)幂函数(5)函数与方程(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7)实习作业数学必修21. 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2)圆与方程(3)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6.5宇宙航行【学习目标】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2.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3.理解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别.4.掌握卫星的变轨问题.知识点一、人造地球卫星【知识梳理】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原理 (1)牛顿设想:如图甲所示,当物体被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它将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人造地球 .甲 乙(2)发射过程简介:如图乙所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一般使用 火箭,最后一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的速度称为 ,使卫星进入地球轨道的过程也大致为三个阶段.2.动力学特点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 运动,其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 提供.3.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规律 由G m E mr 2=m v 2r 可得v = .【判一判】1.发射人造地球卫星需要足够大的速度.( ) 2.卫星绕地球运行不需要力的作用.( ) 3.卫星的运行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 【想一想】人造卫星能够绕地球转动而不落回地面,是否是由于卫星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合作探究】在地球的周围,有许多的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转动,请思考:(1)这些卫星的轨道平面有什么特点?(2)这些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要点突破】1.人造卫星的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因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而这样的轨道有多种,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和通过两极点上空的极地轨道.当然也存在着与赤道平面呈某一角度的圆轨道.如图所示.2.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类似行星运行规律. (1)常用关系式.①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 2r .②mg =G Mm r2.③G Mmr2=ma .(2)常用结论:卫星离地面高度越高,其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可以概括为“越远越慢、越远越小”.3.地球同步卫星(1)概念: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做地球同步卫星. (2)特点:①确定的转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②确定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 =24 h ; ③确定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④确定的轨道平面: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其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⑤确定的高度:离地面高度固定不变(3.6×104 km); ⑥确定的环绕速率:线速度大小一定(3.1×103 m/s). 【题组训练】1.如图所示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b 、c ②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c ③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c ④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A .①③是对的B .②④是对的C .②③是对的D .①④是对的2.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 ,“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地球同步卫星一定在赤道上空 B .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不同 C .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名师点拨】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物体的比较1.近地卫星是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的卫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是在赤道平面内,定点在某一特定高度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是地球的卫星,充当向心力的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2.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共同点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当比较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往往借助同步卫星这一纽带,这样会使问题迎刃而解.知识点二、宇宙速度【知识梳理】1.三种宇宙速度数值意义第一宇宙速度km/s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km/s使卫星挣脱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km/s使卫星挣脱引力束缚的地面发射速度2.梦想成真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踏入太空.2010年10月1日,我国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2013年6月11日,我国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判一判】1.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 km/s.( )2.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3.要发射一颗月球人造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 )【想一想】美国有部电影叫《光速侠》,是说一个叫Daniel Light的家伙在一次事故后,发现自己拥有了能以光速奔跑的能力.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如果“光速侠”要以光速从纽约跑到洛杉矶救人,可能实现吗?【合作探究】发射卫星,要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行,请思考:(1)不同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第一宇宙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把卫星发射到更高的轨道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还是越小?【要点突破】1.认识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近地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备的速度,即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2.推导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 重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公式 G MmR 2=m v 2R mg =m v 2R 结果v =GMRv =gR3.“地球对它的引力.近地轨道是人造卫星的最低运行轨道,而近地轨道的发射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4.“最大环绕速度”:在所有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小,由G Mmr2=m v 2r 可得v =GMr,轨道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大,所以在这些卫星中,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题组训练】4.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大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C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D .第三宇宙速度是物体逃离地球的最小速度5.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 ,某行星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A .16 km/sB .32 km/sC.4 km/s D.2 km/s6.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表面航天员以速度v0水平抛出的小球经过时间t 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不计一切阻力,忽略星球的自转,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的质量;(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名师点拨】地球三种宇宙速度的理解(1)三种宇宙速度均指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3)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其运行速度越小,但其地面发射速度越大.【参考答案】知识点一、人造地球卫星【知识梳理】1. (1)卫星 (2)三级 发射速度 2.匀速圆周 万有引力 3.Gm Er. 【判一判】 1.√ 2.× 3.× 【想一想】不是,卫星仍然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但地球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 【合作探究】(1)这些卫星的轨道平面都通过地心.(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跟卫星的轨道半径有关. 【题组训练】1.【解析】 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但是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地心必须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因此卫星可能的轨道一定不会是b .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的正上方,所以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答案】 B2.【解析】 由G Mm r 2=mrω2=m v 2r =mr 4π2T2=ma ,得v =GMr,ω=GMr 3,T =2πr 3GM,a =GMr2,由于r 天>r 神,所以v 天<v 神,ω天<ω神,T 天>T 神,a 天<a 神;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 B3.【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上方,周期一定,离地面高度一定,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所以A 项正确,B 、C 项错误;由于F =G Mmr 2,所以不同的卫星质量不同,其向心力也不同,D 项错误.【答案】 A知识点二、宇宙速度【知识梳理】1.7.9 匀速圆周运动 11.2 地球 16.7 太阳 最小 2.人造地球卫星 月球 杨利伟【判一判】 1.× 2.√ 3.× 【想一想】不可能实现.当人或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会脱离地球,到达外太空,即在地表运动的速度不能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 km/s.【合作探究】(1)不同,根据G Mm R2=m v 2R ,v =GMR,可见第一宇宙速度由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决定. (2)轨道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题组训练】4.【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同时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故A 对,B 、C 错;第二宇宙速度是物体逃离地球的最小速度,D 错.【答案】 A5.【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对于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星球半径,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r2=m v 2r解得v =GMr因为行星的质量M ′是地球质量M 的6倍,半径R ′是地球半径R 的1.5倍,故v ′v =GM ′R ′GM R=M ′RMR ′=2 即v ′=2v =2×8 km/s =16 km/s ,A 正确. 【答案】 A6.【解析】 (1)平抛的速度垂直斜面,由运动规律:v 0=v y tan θ,v y =gt 星球表面:G MmR 2=mg解得M =v 0R 2Gt tan θ.(2)星球表面转动的卫星m ′g =m ′v 2R 解得v =v 0Rt tan θ. 【答案】 (1)v 0R 2Gt tan θ(2)v 0Rt tan θ。
江苏物理教材目录必修1(高一上)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3.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必修2(高一下)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抛体运动的规律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圆周运动6.向心加速度7.向心力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选修3—1(高一下学完第一章)第一章. 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与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 恒定电流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电阻定律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组10.简单逻辑电路第三章. 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1—1(文科)第一章.电场电流1.电荷库仑定律2电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容器5电流和电源6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1.指南针与航海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3.交变电流4.变压器5.高压输电6.自感现象涡流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波谱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5. 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选修1—2(江苏不学)第一章.分子动力论1.分子及其热运动2.物体的内能3.固体和液体4.气体第二章.能量守恒与耗散1. 能量守恒定律2. 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机的工作原理4. 热力学第二定律5.有序、无序和熵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 核能1.放射性的发现2.原子核的结构3.放射性衰变4.裂变和聚变5.核能的利用第四章.1.热机的发展和利用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3.新能源的开发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 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选修2—1(江苏不学)第一章. 电场直流电路1. 电场2. 电源3. 多用电表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5. 电容器第二章. 磁场1. 磁场磁性材料2.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3. 洛仑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 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2. 感应电动势3.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 变压器3. 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1. 电磁场电磁波2.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3. 电视移动电话4. 电磁波谱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1. 晶体管2. 集成电路3. 电子计算机4. 传感器选修2—2(江苏不学)第一章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平动和转动3.力矩和力偶4.力矩的平衡条件5.刚体平衡的条件6.物体平和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1.物体的形变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3.常见的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1.常见的传动装置2.能自锁的传动装置3.液压传动4.常用机构5.机械第四章热机1.热机原理热机效率2.活塞式内燃机3.蒸汽轮机燃气轮机4.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1.制冷机的原理2.电冰箱3.空调器选修2—3(江苏不学)第一章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折射率2. 全反射光导纤维3. 棱镜和透镜4. 透镜成像规律5. 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眼睛2.显微镜3.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偏振1.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1.光源2.常用照明光源3.激光4.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2.原子核衰变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4.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1.核反应和核能2.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3. 核裂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选修3—2(理科学)第四章. 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选修3—3(江苏不选)第七章.分子运动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和温标5.内能第八章. 气体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固体2.液体3.饱和汽与饱和汽亚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选修3—4(理科学)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 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像3.波长、频率和波速4.波的衍射和干涉5.多普勒效应6.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 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2.全反射3. 光的干涉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颜色色散8.激光第十四章. 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选修3—5(理科学)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碰撞5.反冲运动火箭6.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2.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氢原子光谱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6.重核的裂变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江苏物理近五年高考题结构08年:一单选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二多项选择题(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