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综述雷莉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是一个主要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的情况仍然存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丑闻不断曝出,不仅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形象,也使人们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独立性产生了质疑。
因此,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文章将主要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种类、动机、治理措施等,这对于规范市场,维护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财务一、引言目前,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经常采用各种手段操纵利润,导致了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逐渐增多,这些舞弊和欺诈事件的发生对完善管理机制及市场监督提出了新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会计范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了社会问题。
因此,加强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管理,对完善会计舞弊治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种类范围舞弊范围是很广的,其中包括政治上舞弊行为及财务上舞弊行为两种。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就是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用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不法行为。
会计舞弊主要分成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两种。
管理舞弊是指管理层为追求机会利益,蓄意利用财务报表所实施的欺诈性行为。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会直接引起股东及其他使用者的经济损失,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非管理舞弊还可以叫作非管理层舞弊,通常是指无管理层内部工作人员参与的舞弊活动。
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1.个人动机。
为了个人利益,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对高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来决定其奖金、晋升等,那些业绩不佳的高管人员随时面临着被降职或解雇的风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财务指标能充分的反映出高管人员的绩效,也决定了高管人员的价值,为了达到公司所设定的目标,管理人员就有了进行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他们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将财务指标向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修正,从而实施了财务舞弊。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分析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健康发展。
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监管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现状分析1.财务舞弊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主要体现在利润操纵、虚假披露、会计准则违规等方面。
利润操纵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不当的会计政策和手段,使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呈现出与实际状况不符的情况,从而误导投资者的判断。
虚假披露和违规会计处理也成为财务舞弊问题的突出表现。
2.财务舞弊问题的危害财务舞弊问题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和市场信任度,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财务舞弊问题也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财务舞弊问题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3.造成财务舞弊问题的原因财务舞弊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薄弱,监管制度滞后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和股价表现,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规避市场风险。
一些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的失职监管也为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二、监管对策分析1.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预防财务舞弊问题的重要抓手。
对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自律管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将是有效预防财务舞弊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的把关。
从源头上防范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
3.加强会计准则和监管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规范会计处理,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把控,提高会计准则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我国证券市场自诞生以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就一直存在,国外,英国的南海公司会计舞弊,意大利的帕玛拉特公司会计舞弊,美国的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国内,会计舞弊案件也是屡屡发生,如:琼民源、银广夏、郑百文舞、科龙电器和天津磁卡等会计舞弊案件。
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阻碍着资本市场的向前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会计舞弊案件频发的今天,切实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防治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切实维护公众利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以我国舞弊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国内外会计舞弊问题研究,从会计舞弊的特征、产生的原因等角度研究如何识别治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以降低会计舞弊对相关利益各方的危害,并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研究意义: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识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理论上和现实上两个方面的意义。
1.理论上的意义(1)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会计舞弊征兆理论本文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征兆进行分析,重点在财务、经营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征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近距离了解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风险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对会计舞弊征兆理论的认识。
(2)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政府相关机构制定和防范会计舞弊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目前,会计舞弊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政府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抑制并减少了会计舞弊行为,但无法彻底根除。
任何会计舞弊案件在其暴露前总会存在着征兆,如果能从此角度出发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并且这些措施与事后的管控与处罚相结合,就能降低会计舞弊的发生风险,本文从这个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相关机构制定防范会计舞弊的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与扩张,上市公司数量及交易规模均呈显著增长趋势。
然而,伴随这种趋势,财务报告舞弊现象频发,其对社会、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负面影响也愈发突出。
如何有效地识别并监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已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及其监管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概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指公司在编制、报送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此类行为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至关重要。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一)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线索。
例如,收入异常增长、存货周转率异常等,均可能为舞弊行为的信号。
(二)审计法审计法是防止和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通过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变更、关联方交易等高风险领域。
(三)大数据分析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法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关联性,可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例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公司的经营数据、市场数据等,可以找出异常的交易模式和关联关系。
四、监管策略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同时,应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执行监管任务。
(二)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应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指公司为谋取个人或集体利益,在经营活动中故意操纵财务数据,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利益,还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正常运作。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屡见不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背景介绍中,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和影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也将介绍一些经典的财务舞弊案例,以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财务舞弊的实质和危害。
财务舞弊不仅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也与外部监管密不可分,因此对内外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全面把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本质。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望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000字内容暂时只有这部分,是否需要继续?】1.2 研究意义财务舞弊一直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还对整个市场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于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深入探讨财务舞弊的动因有助于发现其根源,帮助上市公司及监管部门更好地预防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
通过揭示财务舞弊的动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公司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障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
研究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和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治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度,提升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监管效果,更有助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保障投资者利益。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舞弊手段日趋复杂和隐蔽,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以及识别和防范这些舞弊行为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构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合同、虚开发票、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以掩盖其真实的经营状况。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公司通过低估或忽视资产减值准备,掩盖资产质量下滑的问题,导致资产价值虚高。
3. 关联方交易舞弊公司利用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舞弊,如通过虚假交易、转移利润、资金转移等方式,掩盖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4. 财务报表错报和漏报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错报和漏报重要信息,如成本、费用、负债等,以误导投资者。
5.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舞弊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如改变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
三、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1. 分析财务报表投资者和分析师应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比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发现异常波动和矛盾之处。
2. 关注关联方交易对于关联方交易,应仔细审查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了解交易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3. 审计报告的解读审计报告是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依据,应关注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声明。
4. 关注媒体报道和监管处罚关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关注监管机构的处罚情况,了解公司是否受到过财务舞弊的处罚。
5. 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投资者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如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顾问等,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和分析。
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舞弊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壮大,上市公司在中国的数量逐渐增多,而财务舞弊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财务舞弊不仅影响着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更是对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造成巨大的冲击。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及监管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财务舞弊的定义及特征财务舞弊通常指的是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通过操纵财务数据、账目和报表等方式进行欺诈行为。
财务舞弊的特征主要包括:成本上涨、价格削减、销售减少、资产减值等。
这些行为既损害了公司的长期利益,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财务舞弊的原因十分复杂,可能是由于公司内部的管理不善,也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自身的业绩目标,便可能采取不当手段进行操作;市场的变化也可能让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从而诱发财务舞弊行为。
财务舞弊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虚增销售额、虚假资产减值、虚增盈利、漏报负债等。
这些行为不仅仅是涉及公司内部,还可能关联到外部的供应商、客户、投资者等相关方。
财务舞弊不仅仅是延误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更是给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带来了重大损失。
这些后果包括:公司形象受损、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监管部门的处罚等,从而影响了市场的信心和秩序。
对于财务舞弊问题,公司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财务制度和监管机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以震慑潜在的财务舞弊行为。
二、监管对策1. 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该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从立法、监管、执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2. 提高处罚力度对于有财务舞弊行为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应该严格依法给予处罚,不仅仅是罚款,更应该进行行政处罚和司法追究,使其承担法律责任。
3. 强化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市场的重要基础,监管部门应该要求上市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完善信息披露,提高财务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严重隐患,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而且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为了深入分析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并寻找有效的识别方法,本文将从舞弊手段的种类、案例分析以及识别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一)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财务报告中虚增或虚减资产、收入、利润等关键指标是常见的舞弊手段。
企业可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虚构交易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的。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
企业可能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转移资产等方式进行舞弊。
(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可能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调整财务报表,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例如,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费用、变更折旧政策等手段来影响利润。
(四)利用其他非财务信息舞弊除了上述财务手段外,企业还可能通过伪造非财务信息来掩盖其财务舞弊行为。
例如,伪造公司内部文件、编造业绩宣传等。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某公司财务报表虚增收入和利润案例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和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
监管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存在明显异常,并进一步查实了其舞弊行为。
该案例表明,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
(二)某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资产案例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虚假交易,将资产从公司账上转移到关联方名下。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权益。
该案例表明,关联方交易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财务舞弊的关键。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审批程序,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是监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秦江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710049)【摘要】国外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会计舞弊的动因、识别、防范与治理等多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为我国研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然而,由于中外国情和体制不同,国外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对国外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提出了许多我国未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综述启示自从会计信息作为传递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会计舞弊就与之形影相随。
会计史上出现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实际上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规则和独立审计制度的重要因素,也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舞弊的研究和探索。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会计舞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舞弊的成因、识别、防范与治理等三方面。
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对国外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评述,并立足于我国现实,探讨对我国未来研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的启示。
一、相关研究回顾(一)关于会计舞弊动因的研究由于会计舞弊从属于舞弊,因而国外的舞弊动因理论同样可用于分析会计舞弊的动因,这构成了会计舞弊的规范性理论支持。
国外有代表性的的舞弊动因理论用于分析会计舞弊则形成以下四个会计舞弊动因理论: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
冰山理论把舞弊比喻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
从结构和行为方面考察舞弊,海平面上的是结构部分,海平面下的是行为部分。
舞弊结构的内容实际上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这是客观存在且容易鉴别的。
而舞弊行为的内容则是更主观化、更个性化、更容易被刻意掩饰起来的。
冰山理论说明,一个公司是否可能发生会计舞弊,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严密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压力,是否有潜在的败德可能性。
16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国内外研究综述潘 威(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摘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成因、手段和治理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差别,以期帮助国内学者在比较的基础上批判性借鉴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d oi:10.3969/j.issn.1673-0968.2018.12.005一、引言上市公司舞弊行为不仅对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更破坏了证券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成因、手段和治理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差别,以期帮助国内学者在比较的基础上批判性借鉴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财务舞弊成因研究对于财务舞弊成因的研究,国外学者提出有冰山理论、GONE理论、风险因子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
在Bologna和Lindquist(1987)的冰山理论中,把舞弊形容为冰山,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部分。
能看得见的冰山部分表现为显性,也是舞弊结构考虑的基本因素,即组织目标、效率衡量、等级制度、技术状况、等级制度以及财务资源等;隐藏在海平面下的部分表现为隐性,也是产生会计舞弊行为的根本原因,包括认知道德、情绪情感、文化价值、观点态度和思想素质。
Bologna 等(1993)在GONE 理论指出舞弊四因子Greed(贪婪)、Opportunity(机会)、Need(需要)、Exposure(暴露)。
Greed(贪婪)时舞弊主体的一种心理特征因素,Need(需要)则是动机,上述四因素便是构成舞弊行为的四个条件。
Bologna和Lindquist(1995)在GONE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指出舞弊风险因子由个别和一般两种风险因子组成,舞弊动机(压力)、情绪情感、道德品质为个别风险因子;而舞弊机会、被发现的概率、舞弊后果为一般风险因子;当舞弊者判定结合在一起的两个风险因子对自己有利时,便会实施舞弊行为。
企业财务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Raval(2020)指出可能导致财务报表舞弊的四个人为原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它们具有自觉的性格,自我控制,判断力和自我效能感。
使用选定的所谓欺诈案件和实际舞弊案件,可以识别并说明从这些因素分别或集中考虑后得出的舞弊风险因素,包括每个因素的说明性控制[1]。
Hugo van Driel(2019)对商业历史中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了调查,并深入研究了财务舞弊和其他可疑金融行为,构建了决定因素与其后果的观点框架。
他认为财务舞弊事件发生主要由个人特质,公司治理控制,经济环境法规所决定[2]。
2.国内研究综述李菲(2019)农业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不断发生,会严重干扰整体市场的经济运行[3]。
王蕾(2019)通过对我国2012—2018年间IPO企业上市的情况进行研究以外,分析了近年来相关的审计不成功案例和类似处罚案例,对审计失败案例中的财务造假行为的进行分析,发现了利润、关联方交易信息不充足等是造成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4]。
于丽莎(2019)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过去20年证券市场IPO金融欺诈案件,并以欺诈的数量、时间规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农业企业IPO金融欺诈具有欺诈发生率高、长期性的特点[5]。
赵宇(2019)目前来看,我国舞弊数量最多的行业还是制造业,但其他行业如农业舞弊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70.41%的舞弊上市公司会对报表内的某些确认事项进行虚构或粉饰,其中调节资产类项目的占比达到57.14%,调节收入和其他损益类项目占比达到65.82%[6]。
张晓晨(2019)针对财务舞弊问题提出,应明确农业企业发展方向、加强对农业企业内部道德建设、拓宽农业IPO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引导媒体舆论监督,控制交易风险,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结构,相关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财务舞弊行为,加强对舞弊企业执法惩治力度[7]。
潘红英(2020)首先,财务舞弊的原因包括管理层激励绩效审计的故意和主观行为、由此产生的资本压力、上市公司回避“ST”和“PT”以及退出市场、隐瞒违规行为和谋取利益的压力;还有促进公正的动机;还有内部缺陷,包括会计和各种控制制度系统的缺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会计舞弊论文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为了保护文献作者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也是为了不让人误会是剽窃盗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以下是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会计舞弊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会计舞弊论文参考文献:[1]陈孝新.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9(13).[2]冯高飞.由财务欺诈引发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9(5).[3]李晓梅.盈余管理问题初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6).[4]葛家澍,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中华会计网.新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孙建军.企业重大会计舞弊与审计对策[J].陕西审计,2019(01):156-162.会计舞弊论文参考文献:[1]黄宏.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9,18:121-123.[2]郭威威.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万福生科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9,11:152-156.[3]高金花.财务报表的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分析[J].时代金融,2019,18:157-158+165.[4]叶淑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04:75-80.[5]贺京同,汪丁丁实验方法:经济学家入门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6]李雪峰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会计舞弊行为分析[J]财会研究,2019,(20):27-28[7]陈艳,田文静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会计舞弊行为研究[J]会计师,2019,(6):4-9[8]蔡赟论财务造假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J]经济师,2019,(1):194-195[9]陈艳,刘欣远前景理论的职务舞弊行为决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3):9-17会计舞弊论文参考文献:[1]黄新建,吴江。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我国ST公司的经验证据[J],生态经济,2019(1):78-82[2]周继军,张旺峰。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作为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体现,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备受关注。
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
因此,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并加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及其监管研究,以期为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概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是指公司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通过虚构、隐瞒或误导等手段,使财务报告失真或误导投资者的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性和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异常的会计处理、不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异常的关联交易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舞弊的迹象。
(二)审计意见与审计程序审计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审计师应通过严格的审计程序,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查。
同时,关注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内容,如果审计意见中存在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可能意味着公司存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三)关联交易分析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关联交易的规模、类型、定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异常的关联交易行为,如过度关联交易、价格不合理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舞弊的迹象。
四、监管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关键。
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舞弊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同时,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二)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是防止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应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信息披露,包括财务报表、关联交易、风险提示等。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上市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对投资者和社会大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谋取暂时的利益,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即发生财务舞弊问题。
财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增加企业价值或者操纵股价等目的,通过虚构交易、虚增业绩、违规披露等方式,对外界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还严重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对于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产生并非偶然,其背后通常隐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企业目标设置不当是导致财务舞弊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企业往往面临短期利益和长期稳健经营之间的选择,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和业绩,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从而采取了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其次,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诱发财务舞弊问题的重要原因。
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监管存在缺失,导致了内部控制不严格,给了从业务上有机可乘之机。
再者,外部监管不到位也是造成财务舞弊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逃避监管,故意在财务报表中掩盖真实情况,而监管部门对这些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较小,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屡禁不止。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具有多种形式,常见的包括虚增收入、夸大资产、隐瞒负债、虚构交易、突出业绩、变相担保等。
其中,虚增收入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虚构销售额、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给投资者造成了误导。
此外,夸大资产也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虚报资产价值、掩盖资产减值等方式,使企业看起来更为强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与治理研究学专姓院:业:名:国际教育合作学院会计学指导教师:2015年月日摘要财务舞弊现象自资本市场产生以来一直存在,是一个令学界和实务界万分关注的问题。
尤其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是很成熟,财务舞弊现象的频繁发生,会对市场机制的正常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信用危机,从而阻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因此,找出财务舞弊发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严格治理、提出防范措施是我们迫在眉睫要进行的工作。
通过深入分析典型财务舞弊案例——湖南万福生科有限公司造假案,同时结合其他参考文献,对财务舞弊的动因做出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方面提出治理措施,最后作出对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财务舞弊特征内部控制治理研究Abstract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has been exit since capital markets persists, the problem is a matter that academic and practice extreme concern about. Especiall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is not very mature, while financial fraud occurs frequently, which will adversely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will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resulting in a credit crisis,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al fraud, understand fine features of it, research on treatment, and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 is an urgent work to be done.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ypically financial fraud case - Hunan Health Bureau Hail fraud case in-depth, combined with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to make the summary. And on this basis, in term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propose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nd finally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for better vision.Key words financial fraud features internal controlsresearch on treatment precautionary measures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2 文献综述 (2)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2)2 财务舞弊概述 (5)2.1 财务舞弊的概念、特征及危害分析 (5)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5)2.1.3 财务舞弊的危害分析 (5)2.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 (6)2.3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综述 (7)2.3.1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7)2.3.2 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8)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10)3.1 受我国政策影响的舞弊原因 (10)3.1.1 退市制度带来的影响 (10)3.1.2 再融资制度带来的影响 (10)3.2 受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影响的舞弊原因 (11)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 (12)4.1 万福生科公司基本概况 (12)4.2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回顾 (12)4.3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分析 (12)4.3.1 财务指标异常现象分析 (12)4.3.2 财务造假对报表结构的影响分析 (13)4.4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15)4.4.1 内部动因 (15)4.4.2 外部动因 (16)4.5 万福生科造假手段分析 (16)4.5.1 虚增收入 (16)4.5.2 虚增资产 (18)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措施 (19)5.1 上市公司自身层面的防范措施 (19)5.1.1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19)5.1.2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19)5.1.3 完善董事管理制度 (19)5.1.4 实际行使监事职能 (19)5.2 中介机构层面的防范措施 (20)5.2.1 树立中介机构诚信 (20)5.2.2 规范审计机构管理 (20)5.3 政府机构层面的防范措施 (20)5.3.1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20)5.3.2 依据法律严格执行 (21)6 结束语 (22)6.1 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愿景 (22)6.2 结论 (22)谢辞 (23)参考文献 (24)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财务舞弊的问题自现代资本市场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南海泡沫案件和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案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从1985 年开始,我国制定了会计法;1986 年,规定乡镇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制度、成本范围;1993 年,制定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乡镇企业的行业别,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施法,通知了乡镇企业的行业别,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施法的问题,制定了集体所有制工业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调整记账处理法;1996 年: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2006 年:制定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会计法律的不断的完善,我们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但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从某个层面上说明我国的会计法律还是不够完善,对会计舞弊原因的研究也变得更加的具有现实意义。
邓劼(2008)指出新会计准则在防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面是有一定作用的。
1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1.1研究历史会计舞弊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尤其在上市公司中,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会计舞弊的情况更是有多样性的特点。
想要预防和治理会计舞弊就必须从其原因着手,我国对会计舞弊现象一项相当的重视,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的什么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会计舞弊分为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
管理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会计人员和经营者)蓄意的造假行为。
主要目的是通过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
非管理舞弊是指公司内部员工(非管理人员)以欺诈性手段不正当获取公司钱财或其它财产的行为。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授意或指使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作出的选择,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
陈倩(2006)认识到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危害。
多年来国内外众多人士对会计舞弊现象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美国2002年《萨巴斯——奥克斯》法案的颁布在控制会计舞弊的法律制度历史上起了里程碑的意义。
1.2研究现状曹恩国(2007)提出了就会计舞弊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一、外在原因:其一是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法规, 但从现实需要来考察, 还很不完善和健全, 有些条文的可操作性很差, 这引起执法不严, 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从而使会计舞弊有机可乘。
另外就是会计理论不完善。
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还有就是外部监督乏力。
二、内在原因:其中包括单位负责人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会计舞弊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还有会计人员失职。
还包括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 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 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由领导决定。
最后就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以上指出了一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所引起的会计舞弊现象,但是并不全面。
牛连果(2010)经过自己的研究提出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利益驱动。
他们的研究所指出的会计舞弊原因基本相同,而从大体情况上,会计舞弊的基本情况也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的研究在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中却还是要得到补充的。
1.3取得的成就经过研究王力凡(2005)指出:会计舞弊的根本原因是两权分离会计。
会计舞弊的直接原因是利益驱动:一种是政治利益。
另一种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驱动会计舞弊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筹措资金。
二是为了偷逃税款。
会计舞弊的间接原因是监督不力,其细分为: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力度不够。
市场竞争无序也是会计舞弊的间接原因之一,民间审计的飞速发展产生了监督市场的竞争, “垄断”性的竞争演绎了竞争的“无序”性。
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舞弊行为的猖獗,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舞弊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
他的研究与前面两位相比关注到了审计的作用,我国现在的审计环境的确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有时只是摆设,甚至是协助会计部门进行舞弊,审计部门的失职大大影响了对会计舞弊的监督。
沈钰(2009)在《浅谈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了他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研究的观点,首先,他也提到利益的驱动导致舞弊行为的出现。
其次,他关注到政府侧面干预也是造成舞弊的重要诱因。
再次,就是会计政策不够健全。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中还是包括了利益诱导的部分,而在普通的会计舞弊中也是存在的一个原因,可见利益诱导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到我国的会计法律还是不够健全。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 上市公司舞弊现象不断出现, 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
这些舞弊丑闻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引发资本市场的信用危机。
结合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比较大的会计舞弊事件。
程勇(2007)认为会计舞弊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我国上市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这给违规者创造了条件;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不严、不到位,导致监管失灵;中介机构的“合谋”助长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侯芬娥(2010)也注意到了上市公司本身结果不合理所带来的会计舞弊问题。
顾颉(2010)在其论文中也谈及了审计在管理舞弊中的影响。
陈倩(2006)认识到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危害。
2.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自己的理解2.1自己的观点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四年的学习,本人认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应该是多元化的,我将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客观条件引起的,一种是主观条件引起的。
主观条件所引起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一、利益驱动。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公司都铤而走险。
二、为了追求“个人才能”展现,会计是一门艺术,而有一部分“艺术家”为了展现其才能,所做的就是会计舞弊。
三、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尚未被所有人们都认识到,使得内部审计无效化,有时可能还成为了“帮凶”。
四、上市公司本身结构不合理。
如“一股独大”使得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客观条件所引起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一、我国会计法律的不完善,由于我国的会计法律还在完善中,存在很多漏洞,这使得很多公司有了可趁之机。
二、外部监督力度不足,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尚未发挥其作用,使得外部审计成为了一种摆设。
三、中介机构的“合谋”助长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1.4课题的发展美国2002年《萨巴斯——奥克斯》法案颁布,在会计舞弊控制的法律历史上有了里程碑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也必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无论是从发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还是从治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角度来说,其首要任务都是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的分析。
为了完善会计法律,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的研究就变得更加的有意义。
2.2研究小结综上所述,前人在研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的观点已经基本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然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我们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的探究还是有必要继续深入。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其做出反应,包括事先的预防,舞弊的发现,还有对舞弊的补救措施等,同时我国的会计法律进一步完善也要依靠对会计舞弊原因的分析。
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会计舞弊,才能真正对其进行治理,这些所有都是要基于对管理舞弊原因的研究。
2.3研究选题因此,进一步探索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的原因为预防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发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和治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完善会计法律提供了依据。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 上市公司舞弊现象不断出现, 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
这些舞弊丑闻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引发资本市场的信用危机。
对上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是很有必要且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1] 李军. 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J].山西财税2008(03):45-46[2] 曹恩国.会计舞弊的原因和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71-72[3] 牛连果.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1):85-86[4] 曲岩. 会计舞弊手段的技术性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139-140[5] 王力凡. 会计舞弊原因的理性思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3):194-195[6] 沈钰.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198-199[7] 唐华.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 财经界2009(2):100[8] 王月.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及审计策略分析[J]. 商业会计2008(5):47[9] 颜永廷.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剖析[J]. 财会月刊2007(5):43[10] 程勇.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7(36):33[11] 顾颉.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模式研究[D].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0[12] 吴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有效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3] 邓雪聪.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法律控制研究[D]. 湖南:湖南大学2009[14] 侯芬娥. 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思考[J]. 财会研究2010(2):53[15] 邓劼. 新会计准则能否防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3):32[16] 彭莉.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分析模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108-109[17] 李世权. 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44-45[18] 陈倩.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法、成因及其防范[J]. 金融经济.2006(06) :[19] 岳殿民.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 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20] 张锋.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危害及控制对策[J]. 商业会计. 2009(7):57-58[21]王茜.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策略[D].西南大学2010[22]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7[23]张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危害及控制对策[J].Commercial Accounting .2009(4):57-58[24]侯海燕.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审计[D].暨南大学2002[25]周志红. 试论如何应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J].现代商业.2007(4):219-220[26]谭艳杰.我国会计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1):65[27]袁卫华.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180[28] Paul Hribar . A New Measure of Accounting Quality [J]. University of Iowa - Henry B. Tippie College of Business.2008(10)[29] Giovanni Immordino. Corporate Fraud, Governance and Auditing[J].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Salerno - Centre for Studi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CSEF).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