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汕头人民大胆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坚持整体规划,勇于开拓创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特区人民在逆境中奋起,在曲折中摸索前进。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进程中,汕头经济特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成长中也有困难和挫折,伟大的汕头人民从各种磨练中走向了辉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回顾总结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汕头特区发展建设及其经验教训,促进汕头特区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汕头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经验教训

一、汕头特区概况

(一)、地理环境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二)、人文概况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以精耕细作闻名,有“种田如绣花”之喻。潮汕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潮学”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影响深远。(三)、发展历史

汕头对外商贸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之称,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曾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1921年,汕头设市建制。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经济实力雄厚,影响力巨大。

二、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的巨变

(一)、政治领域的变化

1.进步:设立经济特区、扩大特区规模

截止2008年末,汕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共有44个街道、30个镇,其中金平龙湖和澄海为主城区(澄海只包括澄城、坝头、莱芜和上华一小部分),潮阳、濠江和潮南为副城区。

从调查报告中显示,对于汕头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基本国策的施行,民众对于其的认同程度是较高的,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基本国策非常支持,中国这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认同占了大多数。

20世纪80年代,汕头特区在全国率先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率先进行干部制度改革,改委任制为聘请制;率先提出“四放”(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试验,放手大干)方针,实行“三个一齐上”(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企业

一齐上,集体经济、横向联合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一齐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率先在全国首创出口创汇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从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城区规划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搞小开放不行,必须实行大开放;只搞半开放不行,必须实行全方位开放;只搞某一领域开放、某一层次开放也不行,必须实行宽领域开放、多层次开放。这就是说,必须按照邓小平的开放思想,实行全面开放、大开放,实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

2、不足:政策落实效果一般,腐败问题依旧严重

从调查问卷中显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虽然并不是很低,但基本上认为实施效果一般的人数占大部分,同时与深圳的政策落实效果调查相比,认为深圳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效果非常好的人数,是占大多数的。由此可见,汕头与深圳同是经济特区,但深圳的发展程度如此之高而汕头却止步不前的原因,与政策的落实程度息息相关。

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汕头的贪污问题是对汕头发展建设的一大绊脚石。提及腐败问题,这是全中国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区域,虽然建立了贿款上交制度,但许多官员只是上交一小部分“意思意思”,并不能有力地避免贪赃贿赂,而腐败问题则更多地需要体制规范来解救。

(二)、经济领域的巨变

1、辉煌成就

(1)劳务输出,特区敢为人先

1987,年汕头特区组派了一单为数325名的赴塞班岛务工的劳务输出在当时产生了多大的社会影响,这单劳务输出不单是汕头特区的第一单劳务出口合同,也是当时广东省输出人数最多的一宗劳务输出。

务输出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和财政收入,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虽然跟当年赴塞班岛的那批务工人员已经失去了联系,但是他曾经听闻这些人回国后自己办厂的为数不少,这得益于他们走出去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也赚到了比当时国内高10倍的工资,积累了资本,许多人因此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3)实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外潮人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上世纪80年代,海外潮人在汕头经济特区投资兴办的企业,平均投资额近100万美元。当时海外潮人在其他市、县投资兴办的实业,平均投资额只有lO多万美元至50多万美元不等。为突出的是,香港潮籍实业家李嘉诚投资近40亿港元,参与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汕头海湾大桥、发电厂、货柜码头、安居工程等9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4)投资足迹遍布潮汕城乡

改革开放30年来,汕头特区共吸引外商投资企业35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多亿美元。这些外商投资企业绝大多数是海外潮人独资或与有关方面合资、合作创办和经营的,其在潮汕地区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几占一半左右。

海外潮人在家乡踊跃投资兴办实业,有效地促进了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加速了潮汕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潮汕侨乡的现代化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5)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据调查显示,市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汕头特区最显著的进步便在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最显著的特征便在于市民工资普遍上扬;曾经的人们只能在过年的时候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而现在市民的穿衣打扮品味已经开始大幅度进步,再也不是穿中山装的黑白灰年代了;金银等装饰品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车也不再是富人的奢侈品;彩电已经不足为奇,液晶电视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吃的东西也开始讲究,吃的是健康有益,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的健康食品。

(6)发挥农业优势,办创汇农业

汕头特区根据地理优势,抓住了农业,引进国外农作物优良品种,进行小面积种植,实验和推广,并配备了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队伍,探索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做法和经验。

2、不足与经验教训

在改革开放的成就辉煌显著时,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建设的各种问题也出现了,许多老牌企业设备老化,管理制度陈旧,丧失生产活力;城市电力贫乏,公共设施破旧不堪,自来水管年久失修,下水道损坏严重,生活污水横流,环境卫生恶劣等,都是经济建设中的绊脚石。

因此,针对汕头地区现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准“朝阳工业”带动全区经济大发展。此外,汕头做为百年口岸,转口贸易由来已久,所处地理位置适中,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第三产业,发展转口贸易、仓储服务、运输、相应发展房地产、旅游以及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等。针对汕头的现实情况,应完善和充分发掘汕头保税区的功能,以及设施的完善和配套,以优良的内、外部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财团来区内投资、办厂,扩大保税区的知名度。

(三)、文化领域的巨变

1、蓬勃发展

(1)侨乡圣火传递见证别样"开放"

在08年奥运圣火传递期间,圣火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祥云”在汕头所经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新汕头。海湾大桥、礐石大桥、汕头游泳跳水馆、人民广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圣火的来到,点燃了汕头文化建设的激情,推动汕头的文化建设不断积极向前。

(2)改革开放中的潮剧发展

90 年代以来,国内潮剧团到海外演出更多,除泰国、新加坡外、还到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演出。此外,还有一些艺术人员、演员应聘到新加坡和泰国等地的潮剧团体进行艺术传授和排练。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潮剧管理体制到艺术创作,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潮流,还有待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2、面临的挑战

(1)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浮躁的双重作用。

由于教育、社会心理等诸多原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深,特别是在西方速食式文化冲击下,追求速食效果,许多年轻人普遍地缺乏历史、文化知识的铺垫,欣赏不了节奏悠扬的潮州音乐、戏剧的奥妙,听不懂用传统汉语写作的唱词,看不懂戏曲程式化表演艺术的情绪意蕴,对的潮汕传统文化从缺乏兴趣到热衷于西方流行文化,再到妄自菲薄鄙薄潮汕文化。长此以往,民族的传统的节日就会在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中淡化了。

(2)城镇改造忽略了保存潮汕建筑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然而城镇格局、建筑风格,很多忽视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城镇改造的市政建设中,往往是老城得不到保护,民居、祠堂、牌坊被大量拆除、

改建,代之以非中非西,毫无潮汕文化特点、到处雷同的新民居楼房,使人感受不到潮汕文化的氛围。如果在社会发展中缺乏保护地方传统特色的意识,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未能保留发展具有潮汕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显然有损潮汕文化赖以让人感受得到的环境氛围,有碍于潮汕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抹去潮汕地区建筑民居在文化上的个性特征。三、对汕头特区建设的祈愿:发扬光大改革精神,加快汕头崛起

改革精神是汕头人民的共同财富,对于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引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汕头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汕头人改革精神是汕头人民共同是创造的,同时又是汕头人民受用的,这就要求全体汕头人民呵护它,珍惜它,弘扬它,更要在工作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它,培育它,使之发扬光大。

发扬光大汕头人改革精神,就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改革理论,深刻领会邓小平改革理论的实质,增强改革意识,把邓小平改革理论与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不断深化改革,为汕头新一轮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发扬光大汕头人改革精神,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迷信,克服陈腐成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在敢想、敢做、敢闯、敢冒、敢创、敢变的同时,努力做到善想、善做、善闯、善冒、善创、善变,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水平;发扬光大汕头人改革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深入改革第一线,做改革排头兵,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发扬光大汕头人改革精神,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应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改革实践,科学总结、反思第一轮改革,加强改革理论的研究,创新改革理论,提升改革精神;发扬光大汕头人改革精神,就必须在文化大市建设中,整合汕头文化资源,改革汕头文化体制,发展汕头文化产业,提升汕头文化品位,特别要培植汕头的改革文化,以培育新的汕头人改革精神;发扬光大汕头人改革精神,必须把重点放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改革精神的教育。为此,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勇于改革的精神,使改革精神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同舟共进》2009年01期——汕头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建设状况【2】、陈汉初,经济强市——汕头展望,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

【3】、何佳声,论汕头经济特区的特色,四川大学

【4】、杨正军,王建新,粤东侨乡——汕头新和村社会经济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3.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4.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6.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7.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C.1988.9——1992.2 D.1992.2——2003.10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十四大的内容? A.把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思想变成我们全党的一个纲领。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邓小平理论。 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修订稿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着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 我们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于此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那一代人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因此在农村来说,他的文化发展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仅仅有看大戏、听说书等一些。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农民们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不但让民众单纯的解决了温饱,对于文化的普及,各级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东方书报亭,到各个社区的活动中心,从露天电影到露天舞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的就是让人们的生活过得舒坦,过得开心,过得丰富。而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文化领域在改革开放30年中,无论风雨都是向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来,像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它是比较顺畅的回归到了自然的地位。 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变迁,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巨变》演讲稿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巨变》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巨变》。 翻开历史的画卷,迈进历史的长河。 同学们,你知道吗? 1978年春天,白发苍苍的邓小平爷爷,在中国南边的一个城市,他用双手重重地画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圆圈,从而吹起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声。这号角声顿时传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城乡面貌、教育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改革开放30年前,父亲的家在农村,听父亲说,他小的时候,村里走的是一条泥路,路面坑坑洼洼,而这里的村民就是靠着这样的路才能走出去。雨天,一身泥,弄不好还要在泥水里泡一跤;大晴天又是一身土,如果有一辆车路过,那这一路上到处是用红土捏的雕塑了。在这样的路上,我的阿婆硬是从凌晨四点就出发,推着一辆吱吱哑哑的木车,一直到十点钟,才能走到镇上,卖掉那一车的石灰,换回来五元钱,给我的父亲交学费。当他推着木车到家时,已是半夜了,我的父亲已经在门口的石板上

睡着了。等阿婆叫醒他时,看到的是一个土人,母子俩抱头痛哭。而如今,我和父母开着汽车回去看老人,走的却是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而且村里还建起了漂亮的新校舍,我回去的时候,还可以和农村的小伙伴们在操场上打球呢,而他们的球技比我还要好,现在他们上学也不用交费了,每次路过学校,父亲都会高兴地说:“多好呀,改革开放了,孩子们真幸福呀!”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祖国发生了令人骄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现代厂房,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了全国各地;超级商场、豪华酒店星罗棋布;现化化高速公路、铁路横贯神州南北……人民的生活奔小康,国家的人才数不清;科技水平大大提高,经济繁荣惊叹世界! 同学们,你听,那是飞船升空时,震耳欲聋的呼啸声!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神七的发射成功,让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同学们,你看,在20XX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5.12特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亲爱的同学们,祖国的明天是灿烂,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但我们也是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一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教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心得体会三篇

教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谈谈切身感受。 一、衣着方面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衣衫破烂不堪,春夏秋冬就一身衣服,根本无法更换。记得七三年上师范,全家都为我高兴,可是上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妈妈非常为难,只好与嫂嫂子商量,把她的结婚的衣服让给我穿上。当时我特别激动,对嫂子倍感谢意。体面的来到师范学校,同学们都很羡慕。冬季学校举行越野赛,我也报了名。可是自己连秋裤都没有,怎么能轻松完成任务呢?当时我只能舍脸和最好的同学借了一条补丁摞补丁的破秋裤参加比赛。回想起来十分寒酸,而现在,自己的内衣也有十几套,外衣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上到千元,下到几百元不等,皮衣、羊绒大衣、高档流行时装任意穿着。真是冬有棉,夏有单,穿着舒适,美观大方。 二、饮食方面 以前我们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哇哇哭。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噜噜直叫,根本睡不着觉。白天饿得双眼冒金星,一片漆黑。 整天盼望着过春节,因为到春节才能吃上顿饺子,吃上顿保饱饭。而现

在,天天大米、白面,顿顿有肉、鸡、鸭、鱼不断。天天像过年一样,吃喝不愁,餐桌食物丰富多样。随着季节,吃着时令的新鲜疏菜、水果,就连做饭都发愁不知道吃什么啦。因为过年都不觉新鲜啦。 三、住房方面的变化 记得我和爱人恋恋爱时,他家四口人,只住一间半小平房,还是职工宿舍。公婆住一间、爱人和小叔子住一间,二上下床,偶尔我去一次,都没地方住,爱人只好到哥嫂家挤住一夜。我们结婚时,公爹从服装厂争取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子。家具也很简单,一个大衣柜、一个小衣柜,一个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全部家当。1980 年公爹单位分一套三居室,全家人喜气洋洋搬进了楼房。1990 年我爱人单位也分到一套三居室,我们把房子进行装修,帖上了壁纸,买了全套家具,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连作梦也没有想到,1990 年爱人单位为了改变职工住房条件,又在良乡西潞园购买了楼房,我们又分到近九十平米的三居室。再次装修,上了档次,居室宽敞明亮,更换全套家具家电,一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满,齐乐融融,生活无忧无虑,我感到非常称心如意,同时我还给儿子在市里购买了一居的楼房,这都托共产党的福,子女工作顺心,安居乐业,我们老俩尽享天伦之乐。 四、出行方面的变迁 过去人们出行全靠两条腿,无论多远都是步行。记得上小学时,离家五十多 里地,每天同学们都三一群两一伙结伴步行回家吃午饭。乘坐公交车只 当时需伍角钱,但是都舍不得花,因为根本就没有钱。而现存我们出行非常 方便,各种各样的公交车四通八达,而且车费打折,百姓得到了实惠,出行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3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 一时期内国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历史的颠簸前行中,一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并初 步定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也开始越来越清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尝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方面做一个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简洁的概念,但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 从总体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 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探索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 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所有这些 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 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在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 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开 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在这些理论中贯彻 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目标,即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的基 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是通向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 和路线。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蓝图,更 重要的是向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地说,这就是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以此为基础 形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_高中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感谢您的阅读!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还坐着小黄包车,而小黄包车的走动还需要人力;改革开放以前,有电话的家庭都会称作为有钱人,有官位的人;改革开放以前,小孩子的玩具简简单单,几个骨锤,一个皮筋,一的毽球,一个小皮球就行了等等。而现在呢?! 大街上,新旧汽车到处都是,替换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小黄包车;改革开放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的电话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以前那简简单单的玩具,现在已被替换成电子玩具;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 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自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进入了科学时代,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

西安改革开放30年(1978——2007)巨变

逐步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已由过去形式单一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2007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34.15亿元,是1978年的20.5倍,年均递增5.3%。粮食总产量189.1万吨,年均增长1.7%;蔬菜总产量204.3万吨,年均增长5.7%;水果总产量60.51万吨,年均增长10.5%;猪肉、奶类、蛋类和水产品产量年均分别增长6.4%、12.7%、12.4%和12.9%(见图2)。形式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渐被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所取代。2007年,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174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252个,带动农户40多万户。以“四大板块”、“十条产业带”为支撑的区域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368个,占全市行政村的11.8%。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达8.55亿元,是2003年的3.6倍,是1978年的78.6倍。 第二产业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化工业特征明显。全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3.8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96.60亿元,年均增速12.8%,高于全市GDP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见图3)。特别是1996年以来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位数。轻重工业产值比由45.6∶54.4调整为37.0∶63.0。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80.12亿元,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6%。大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1978年底,全市有大中型工业企业80家。到2007年,大中型企业达165家,30年净增85家。2007年,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3%、80.1%和85.0%;产值上百亿元的企业2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26家。 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以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2000年,西安成为继广州之后,副省级城市中第二个第三产业比重突破50%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加速形成。以航空航天、通信设备与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撑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7年,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增加值131.8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2.1%。2007年底,西安地区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582.71亿元,比1978年增长356倍;贷款余额2683.77亿元,增长113倍(见图4)。 成就4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从1978到2007年,西安建成区面积由95平方公里增加到268平方公里,增长1.8倍。1983年,临潼、蓝田、户县、周至、高陵五县划归西安市,全市土地面积由2441平方公里增加到10108平方公里。2002年底西安与咸阳市正式签署《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落实全省“一线两带”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关中城市群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发展规划,增加了西安发展腹地,拓展了西安发展新空间。 自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西安又相继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高新与经开双雄并立,浐灞与曲江交相辉映,航天与航空两翼齐飞的“四区两基地”城市战略构架初步形成。2004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无水港,打造西安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以西安为辐射中心、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速公路运输网已经形成,截止2007年底,西安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思想解放永无穷期doc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思想解放永 无穷期 岁月流逝,时驰势易。伟人小平逝世已整整11年,他的宏钟大音“南方谈话”发表已有16年。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也驶过了30年的历程。 30年,成就辉煌;30年,又问题多多。中国的前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没有问题,重要的在于科学的前瞻和认真的回顾总结。可以说,这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历史经验表明,坚持思想解放,中国就改革就发展就进步;反之,就停滞就倒退就落后。 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是在邓小平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了第一腔,以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为标志,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发起大冲击,极大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解放日报1991年“皇甫平”四篇评论文章开了第一腔,以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简称“南方谈话”)为标志,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

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定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6年前这些话,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推进深一步改革开放;也只有果断推进深一步改革开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思想解放的形势。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然要解决许多体制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革。 和16年前的思想解放主要涉及“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问题不同,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地向民众提供公共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国民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司法公正、**权利、信息对称、贫富差距、环境保护、腐败现象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在经济建设和改革上,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Post By:2008-8-29 16:20:00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2007年GDP超过24万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用袁绪程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评价》中的数据来说,就是“1978年GDP总量仅3624亿元,2007年已达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9.7%,增长速度极为罕见,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人均GDP过2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和工业化中期阶段。”(来源:中正网) 在当今国家已经变得富裕强大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为什么国家强大了、富有了,而工人、农民却由领导阶级,同盟军变成了“弱势群体”,长期处在贫困的状态?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新的“三座大山”?改革以后流行的顺口溜“房改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把你提前送终”所描述的严酷现实,说明了什么? 中国政府拥有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什么? 请看张宏良教授的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政治上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在经济上再次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所不同的只是19世纪末2 0世纪处,西方列强是用各种条约瓜分了我们,现在西方列强则是用各种规则在瓜分我们。中国被瓜分的主要标志,就是正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随意挤压的“奶牛”,身上被国际垄断资本插满了财富吸管,用断子绝孙的资源毁灭式开发,所透支形成的巨大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的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提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可怕的是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基础。可以说,用牺牲子孙后代资源基础的办法,来换取一代人的富足,已经是一种犯罪了,更何况这种资源的毁灭式发展,连这一代中国人都没有享受到,完全被这一代西方人给消耗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约30年的经济起飞,日本工资赶上了美国,中国工资却只有美国3%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掌握了70%财富的0.02%(最新统计)的人口拼命向国外转移财产和亲属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民会重新陷入“三座大山”压迫的原因。并且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已经做好了奶挤干净后的杀牛准备,这就是通过金融市场股市和汇市的对冲操作,将中国最后的剩余资产全部卷走。(张宏良《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教授又说:“就外汇来看,中国用民工的如河血泪和矿工的如山骨灰,换来的巨额外汇完全无偿的奉献给了美国。面对中国空前的资源劫难和百姓劫难,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却是一片欢呼,声称我们赚取了宝贵外汇。我们的确拥有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些外汇储备与其说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不如说是美国的宝贵财富更加准确。一方面,一万亿外汇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美元资产,美元是什么,说穿了就是美国印刷厂印刷的纸张,美国想印多少就可印多少,随着美元印刷的增加和美国经济的减弱,中国血汗换来的外汇在随着美元大幅贬值,用欧元计算的美元资产,几年来已经贬值50%,中国外汇储备中7000多亿美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30年,在这3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作为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我有幸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我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虽然有些改革曾经让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我仍认为这30年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的一个时代。我这样说,无意去歌功颂德,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和深切的感受。 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我孩提时代一直在外公身边,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全家被下放到抚州老家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几个姨舅也相继在农村插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外公一家在当地很是被人瞧不起,全家人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外公给我的印象就是整天闷闷不乐。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外公摘掉了“地主兼工商资本家”的帽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全家人也从农村迁回城里,外公正式退休,二舅顶职(接替外公的工作)进了商业局上班,三舅光荣参军,小姨进了纺织厂当工人,真可谓喜事连连,外公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生活压抑多年的外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也跟着外公进城,在街道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听得最多的是从他们嘴里蹦出的一些诸如“落实政策”、“平反”、“回城”、“补发工资”、“顶职”、“招工”等之类的话题,年幼无知的我对于当时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概念,对此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和当时改革开放沾点边的话题是我的大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中学教书,这件事很长时间是当时全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舅也被我们后辈视为努力进取的榜样。 八十年代初,我回到父母所工作的县城开始上学,通过学习逐渐接触和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一些信息和知识,但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主要的信息渠道和话题仍然来源于家庭,对改革开放的感受也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变化,这是反映那个时代国家政策最好的缩影,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都跳动着国家政策的脉搏。父亲1958年在北京当兵,复员后在县法院当法庭警察,文革时期公检法系统遭到破坏,他调到粮食部门工作,后来成为“保皇派”,挨过红卫兵的批斗,至今脑后还留有一道很深的鞭痕,父亲在那个反复折腾的政治运动年代中几度落魄,从此心灰意冷,文革结束后他在县粮食局机关上班,除了对我们三个子女严格管教外,工作上再无建树。这些我都是后来听母亲所说,其实父亲很少跟我们谈及他的过去,这些历史对我们而言讳莫如深。我的母亲70年代在国营化工厂上班,是一名化验员,八十年代初调到县委招待所当会计,母亲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管在哪个单位上班每年都能评上先进工作者,但她始终对工作单位不是很满意,她的梦想是进入事业机关上班,但由于没有社会关系,而且又不是干部身份,虽然她一直很努力的工作,但这个梦想很难实现。还是改革开放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终于出现了“考干”的制度,1988年,县里第一次举行面向社会“考干”(通过考试从职工中选拔国家干部),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政治和英语,母亲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报名参加了考试,虽然已经丢弃课本多年,而且中学是学俄语,但凭借多年坚持勤奋好学打下的底子,加上考前的突击复习,母亲以总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国家干部,并调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_方创琳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1-0019-0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 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 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镇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1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 在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30年。在这辉煌的30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5.94亿人,历年平均增长速度4.4%,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9%[1],年平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城市个数由190个增加到661个,平均每年增加16个,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2000多个增加到1.89万个,平均每年增加640多个[2]。城镇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7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239亿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9%。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 2扩展到2005年的 32520.7km 2,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6.7m 2增加到2007年的27.1m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36.3,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1.5%,城市燃气普及率由11.6%提高到82.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5m 2增加到7.9m 2。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拉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为国民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3],要继续坚持把城市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城市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se ,2000年)所说: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4]。在未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将有超过发达国家劳 收稿时间:2008-08-10;修回时间:2008-12-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321-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编号:2006BAJ05A06,2006BAJ14B03)资助。 第29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29,No.12009年1月ECONOM IC GEOGRAPHY Jan.,2009 DOI:10.15957/https://www.doczj.com/doc/9714622330.html,ki.jjdl.2009.01.005

最新精品作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_1500字作文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_1500字今年是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不说,单说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从政治上讲,在78年就评为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79年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84年底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

年代,由于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可喜的是,家小儿子吴钢在上月底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在们家庭来讲,也算是后继有人,从而使非常宽慰。在文化方面,是在日踞时代,在山阳小学肄业(五年级),解放后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只能算是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爱人曾在解放前业余中学读过一年书,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文革中过来的初中生,错过了正规求学机会,只有小儿子仍苦苦自学,在成人教育领域中,争得本科毕业文凭,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家小儿子身上体现。 二个孙女。一个外孙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大孙女是三年前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毕业,现在漕泾化工区外资企业工作,外孙今年是上海理工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生,最值得庆幸是小孙女今年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目前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 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这个老头不甘寂寞,到奉贤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绘画,还学习电脑打字。上网和玩起了数码相机。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家分到一间60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一)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管理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大力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987年4月20日,全国第一个劳务集市在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礼堂开张。1988年,广州市越秀区将劳务集市罱化,并规模化,形成职业介绍所。之后,市、区(县)劳动部门相继成立了固定的、常年开放的职业介绍所。1995年,广州市根据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国家级的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建成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人事服务的市场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州正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去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996年5月8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频道”正式开播,这是全国首创的以企业和广大求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广播频道。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制度,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政策,完善和加强街镇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工作。如“十五”期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左右。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末的3.15%下降为2.08%,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26%,广州市政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8月,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06万人,已有17.51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70%,登记失业率为2.23%,实现了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和在穗就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人员就业培训和服务资助力度。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聘用制度,着重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扎实做

心得体会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9714622330.html,)/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近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地实施了从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保持了近10%的年经济增长率,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短短30年间,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这个不平凡的30年,内涵十分丰富。 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我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1.政治地位的提升

1997年的香港回归和1999年的澳门回归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有能力自主行使自己的主权及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中国不再受他国的干预、欺凌。 2.经济实力的增强 3.科技实力的发展 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20XX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XX年神七成功发射。我们飞天梦想的实现,又一次奠定了我国科技实力位于世界的重要地位。先进的科技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保证了我国国防安全。 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提高。记得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给做新衣服,平时穿得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可是现在,想什么时候添新衣就什么时候,不仅穿得暖了,而且穿得好了,从质量到款式,那是应有尽有,再也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期盼了。我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温饱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吃荤菜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一般也要等到一些重要的节日,才有机会尝个鲜。现在,鸡鸭鱼肉已经不是什么垂涎三尺的东西了,有些人吃腻了,反而要吃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