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药剂混悬剂
- 格式:ppt
- 大小:329.50 KB
- 文档页数:46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滴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皮肤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如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
✧口腔科用液体药剂:如含漱剂、涂剂、滴牙剂。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药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优良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含量测定;具有防腐性且成本低。
溶剂的分类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称杀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防腐剂❖常用抑菌剂:酸碱及其盐类:苯酚、甲酚、麝香草酚、羟苯酯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类、戊二醛等;❖中性化合物类:苯甲醇、苯乙醇、三氯叔丁醇、氯已定、聚维酮碘、挥发油等;❖汞化合物类:硫柳汞、醋酸苯汞、硝酸苯汞等;❖季胺化合物类:氯化苯甲烃铵、溴化十六烷铵、度米芬等。
矫味剂与着色剂一.矫味剂1.甜味剂能掩盖药物的咸、涩和苦味。
包括天然和合成二大类。
2.芳香剂(香料与香精)天然香料包括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
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在人工香料中添加溶剂调配而成。
植物性香料有柠檬、茴香、薄荷油等,以及此类挥发性物质制成的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等3.胶浆剂: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干扰味蕾的味觉。
4.泡腾剂:有机酸(如枸橼酸、酒石酸)、碳酸氢钠与适量香精、甜味剂等制成,遇水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能麻痹味蕾而矫味二,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用以识别药剂浓度或区分应用方法,改善药剂外观,减少病人对服药的厌恶感。
特别是颜色与矫味剂协调。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1.概念: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2.附加剂:矫味剂、着色剂、助溶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3.用法:以量代称取,服有方便。
混悬剂相关知识简介1. 混悬剂(suspension):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2. 属于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体系;3. 药物微粒一般在0.5~10μm,小者可为0.1μm,大者可达50μm以上;4. 固体微粒一般是水不溶性的,也可以是水溶性的;分散介质多为水,也可用油;详细介绍1|制成混悬剂的条件1)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2) 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应用时;3) 制成水溶液后不稳定的药物时;4) 味道不适的药物;5)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6) 为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2|混悬剂的质量要求1) 药物的化学性质稳定;2) 根据用途不同,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有不同要求;3) 粒子的沉降速度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4) 混悬剂有一定的粘度要求,外用混悬剂应易于涂布;3|干混悬剂1) 定义干混悬剂系指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用适宜方法制成颗粒或粉末状制剂;2) 优点干混悬剂的设计可有效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4|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 药物的性质●混悬剂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存在主要包括液体中溶解的小部分药物和以固体微粒形式分散于液体中的大部分药物;2)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微粒的沉降●微粒的成长●晶型转变●微粒间相互作用力3) 微粒的沉降●微粒沉降速度服从Stoke’定律:4) 微粒的成长●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在放置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在不断的变化,即小微粒数目不断减少,大的微粒不断长大,使微粒的沉降速度加快,结果必然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5) 晶型转变●常见的药物晶型有稳定型和亚稳定型;●稳定型:溶解度小,体内吸收慢;●亚稳定型:溶解度大,体内吸收快;●制备过程中加入助悬剂以防止药物晶型转变;6) 微粒间相互作用力●一般选择絮凝剂和反絮凝剂来改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絮凝:是指降低微粒的ξ电位,减小微粒间的排斥力,使形成疏松的絮凝聚集体的过程。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滴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皮肤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如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
✧口腔科用液体药剂:如含漱剂、涂剂、滴牙剂。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药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优良溶剂:➢具有良好的溶化性和分散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响;➢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含量测定;具有防腐性且本钱低。
溶剂的分类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称杀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防腐剂❖常用抑菌剂:酸碱及其盐类:苯酚、甲酚、麝香草酚、羟苯酯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类、戊二醛等;❖中性化合物类:苯甲醇、苯乙醇、三氯叔丁醇、氯已定、聚维酮碘、挥发油等;❖汞化合物类:硫柳汞、醋酸苯汞、硝酸苯汞等;❖季胺化合物类:氯化苯甲烃铵、溴化十六烷铵、度米芬等。
矫味剂与着色剂一.矫味剂1.甜味剂能掩盖药物的咸、涩和苦味。
包含天然和合成二大类。
2.芳香剂〔香料与香精〕天然香料包含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
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在人工香料中添加溶剂调配而成。
植物性香料有柠檬、茴香、薄荷油等,以及此类挥发性物质制成的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等3.胶浆剂: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干扰味蕾的味觉。
4.泡腾剂:有机酸〔如枸橼酸、酒石酸〕、碳酸氢钠与适量香精、甜味剂等制成,遇水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能麻痹味蕾而矫味二,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用以识别药剂浓度或区分应用方法,改善药剂外观,减少病人对服药的厌反感。
特别是颜色与矫味剂协调。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1.概念:药物溶化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2.附加剂:矫味剂、着色剂、助溶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3.用法:以量代称取,服有方便。
(医疗药品管理)工业药剂学实验实验一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所制备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是其它剂型的基础剂型,药剂学上一些普通剂型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均以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液体制剂为基础,所以液体制剂的应用具有普遍的意义。
按分散系统可将液体药剂分为:1均相液体制剂1)低分子溶液剂也称溶液剂,由低分子药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药剂。
2)高分子溶液剂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药剂。
2非均相液体制剂1)1)溶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2)2)混悬剂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3)乳剂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第一部分溶液型液体药剂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溶液性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中附加剂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常用溶媒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
溶液剂通常采用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制备。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
最常用的是溶液剂和糖浆剂。
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溶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其浓度为85%(g/ml)或64.7%(g/ml),不含任何药物,除供制备含药糖浆外,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等。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药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
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50ml)、玻璃漏斗(6cm、10cm)、量筒(100ml)、普通天平、玻璃棒、滤纸、电炉等。
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匀相液体药剂。
均相液体药剂包括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非均匀相液体药剂包括溶胶剂、混悬液剂、乳浊液剂。
2.液体药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供内服过外用的液态制剂。
其特点是:分散度大、药效快;给药途径多,使用方便;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水性药液容易霉变,携带、运输和储存都不方便。
3.液体药剂质量要求:浓度准确、质量稳定;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口服液体药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包装容器应方便患者用药。
4.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其注意事项为:(1)溶解法:工艺流程:附加剂、药物称量→溶解→滤过→补足溶剂量→搅拌→质量检查→包装;(2)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使用时再用溶剂稀释至需要浓度。
挥发性药物浓度稀释过程中应注意挥发损失。
5.芳香水剂、酊剂、甘油剂的概念.芳香水剂是指挥发油或其他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制备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称为浓芳香水剂。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供口服或外用。
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甘油剂系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6.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多采用溶解法.高分子的溶解与低分子化合物的溶解不同,其过程缓慢。
7.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化学性质稳定;微粒大小符合规定要求;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8.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势降低至一定程度而使混悬剂产生沉淀的过程称为絮凝,混悬剂絮凝后降低其稳定性。
第七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液体药剂是:将药物(固、液、气体)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和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或其混合形式)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分类一、液体药剂的特点分散度高、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给药途径广(内、外、注射)便于分剂量与服用,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减少胃肠道刺激稳定性差(降解、霉变)携带、运输不便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相(单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真溶液)。
(2)非均相(多相)液体制剂;药物是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
内服液体制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部分溶液剂、滴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灌肠剂、灌洗剂等。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含义:能显著降低两相间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组成: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两亲性。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1.胶束的形成与结构胶束:在溶液内部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团互相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亲油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集合体,称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CMC。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根据经验,将HLB值范围限定在0~40(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的大小),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20之间。
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而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
3.昙点: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当温度降低到昙点以下时,有些溶液恢复澄明,有的则难以恢复。
因此需加热灭菌的这类制剂应格外注意。
吐温类有起昙现象,但某些聚氧乙烯类如泊洛沙姆188等水溶性极好,在常压下直至沸点也观察不到昙点。
混悬剂怎么服用方法
混悬剂是一种药物剂型,通常由固体药粉和液体药剂混合而成。
混悬剂的服用方法一般如下:
1. 摇匀:在使用混悬剂前,首先需要摇匀瓶中的药物,以保证药物的均匀分布。
2. 测量剂量:使用瓶盖上附带的测量器,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测量出正确的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量器时要保持垂直状态,读取液面的底部。
3. 口服服用:将测量好的药剂直接倒入口中,尽量避免溅出,并尽量在服用前保持空腹。
4. 清洗:服用完毕后,用适量的水清洗测量器和瓶盖,以确保下次使用时药物的准确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服用方法和剂量应该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来进行。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剂师咨询。